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秘写作 > 新闻报道 > 列表页

广西日报区运会新闻报道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6  分类: 新闻报道 手机版

篇一:关于《广西日报》的调研报告

关于《广西日报》的调研报告

姓名:杨莉学号:1306020131

【关键词】 报纸定位、改版、发行现状、媒介融合现状

【正文】

(1)前言

本学期的《报刊研究》课程,为了让对报社的整体运作模式有一个更具体的认识,增加对本土报刊的了解,2015年12月18日,在李志雄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广西日报》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我们的实地调研、和报社人员的座谈会、前期后期查阅文献资料,我们对日报的整体大概的运作模式,报社目前的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 先来说说《广西日报》的概况:它是广西区党委机关报,1949年开始创刊,有着悠久的办报历史和独特的办报理念,是广西第一大综合性报纸,一直以来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

(2)主体

报纸的定位

从功能定位的方面来说,《广西日报》以宣传为主,监视、教育为辅。积极宣传国家方针、政策、方案。同时也对全区范围进行监视,对全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舆论监督,同时,还是全区人民了解中央政策的风向标,它的观点就是国家的观点。

从市场定位的方面来讲,也就是,这份报纸是办给谁看的问题。就《广西日报》目前的现状来看,它早已形成了自己比较固定的市场范围,那就是公费订阅,订阅者一般是各级党政干部和中高级知识分子,所以它的市场定位为:严肃的高级报纸。

报纸的内容特点:

党的喉舌,为党说话。这八个字就决定了它的内容。我就概括为,坚持主流,品位高级,内容格调有深度,它的观点就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最新一次改版的情况

2015年4月,日报社新社长叶乐阳同志上任后,《广西日报》在5月进行了一次改版。这次改版主要有三个地方的改动,第一标题变粗,第二增加评论版,第三增加文摘版。

标题变粗能让标题更加醒目、好看,让版面增加均衡的美感,报社还立志于用精彩的评论吸引读者,而文摘版并不是刊登纯文艺类的文章,而是要做成现代版的资质通鉴,让读者受到启发。据晏主任给我们介绍,这次的改版赢得了业内人士的好评,但是,由于报社内评论人才不足,党报方面的很多限制,所以目前,评论版要做得好看,报社还是感到有些吃力。

关于创新的基本情况

受限较多,人员缺乏创新意识。由于报社的骨干人员多为六零、七零后的老同志,他们的思想偏向于传统与保守,他们的行为因循守旧,不讲究也不追求创新,加上党报在发文上的诸多雷区、许多规定,如同级党报不能批评同级党委,头版一定要留给领导,头版要放宣传部要求突出的文章,这么多的条条框框,一定会挫伤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创新积极性,使他们的新闻理想逐渐泯灭。

创新就意味着不确定,就意味着可能会触及雷区,所以,报纸在编排上小心翼翼,基本不谈创新。报社内,八零、九零后的人太少,报社在创意来源上就缺乏,创新意味着要承担风险,从报社的机制制度上来看,并不鼓励创新。

报纸发行现状

自20005年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创办南国物流公司之后,《广西日报》开始自办发行。目前总的发行数量为二十多万份,全区共有3300多名配送人员。

据发行部主任介绍,由于发行工作的人员既需要有较好的人文知识素养,又要兼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报社目前不缺采编人才,缺发行人才。发行部目前的工资待遇在整个报社来说是较好的,正在努力招募有能力的人才。报社的发行目标是,未来两到三年内发行量达到三十万份。

报社还有一个长远计划,为了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的时效和提高服务质量,报社近年来计划打造一个覆盖全区的完成最后一

公里配送的物流网络。

报社对新媒体运用的现状

《广西日报》新媒体部2013年成立,发展到目前共有22人,目前,它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微博、微信、数字版和客户端,也算是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潮流。《广西日报》的微博拥有粉丝80多万,发博4万多条,微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但它使用的语言陈述方式与报纸的一样,过于平实,不够活泼。微博的转发和评论数量非常少,几乎没有影响力,由此,我认为,它的微博做得并不成功。

相比较之下,它的微信做得比较好,每天推送一次,包括5-7条消息,每一条都是不同类型的,比如12月27日有一条为“涨知识,吹风机原来还有这么多用法”,它在微信的运作和内容制作方面都已经比较熟练和成熟。从晏主任口中我们了解到,“由于近年来广告份额的下滑,报社用于支持新媒体运作的资金非常有限,报社对于新媒体运作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目前并没有发现新媒体的赢利点在哪里。”

《广西日报》由于自身的地位优势,拥有比较固定的一群受众,对于新媒体并不是那么地依赖,所以,虽然目前报社的新媒体只是搭起了一个架子,但是,报社并不会把主要的精力、金钱放到新媒体上。

【结尾】

《广西日报》作为一份非常传统的党政机关报 ,有着党报所有

的优点和缺点。我觉得,虽然它不具备生存压力,也没有竞争,但是,它不应该沉浸在安逸里,故步自封。而应该努力积极地写出更多有新闻价值的文章,打造自身的特点。所以,我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打造区域文化特色,多刊登一些广西风土人情的文章,第二多关注广西在经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在区域突发事件的报道上掌握先机。

2015

年12月28日 杨莉

篇二: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广西活动新闻稿

2016年广西(南宁)国际博物馆日

主场城市活动新闻通稿

5月18日是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由广西文物局、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主办的2016年度广西(南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活动在南宁博物馆举行。

在上午的启动仪式上,自治区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文物局局长顾航和南宁市__共同启动了“希望之光”按钮,标志着主场城市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启动仪式为获得“第一届全区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第一届广西博物馆协会优秀学术成果”的单位和个人颁奖,启动仪式期间还举行了“南宁市骆越文化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和“汉风越韵——广西出土文物精品展”开幕式。之后,出席启动仪式的领导、嘉宾、参会的代表和观众集体参观了南宁市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下午,在南宁市博物馆的多功能厅举办“博物馆与文化景观”主题论坛。在论坛会上,来自中国文化遗产院、中央民族大学的专家、教授与广西同行就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和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交流。当天晚上,南宁市博物馆还向市民推出了一项特别的文化大餐,馆内的所有陈列展览首次向市民夜间开放,开放期间还推出了“骆越之旅”晚会、游园活动和免费品尝水街传统美食等系列活动,让观众领略了“博物馆奇妙夜”的巨大魅力。

今年的“博物馆与文化景观”主题,强调了博物馆应当对文化景观承担起责任,要求博物馆为文化景观的管理和维护贡献知识和专业技能,扮演积极的角色。据统计,今年全区博

物馆将围绕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举办270场形式多样的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其中,柳州市充分发挥在区内率先启动博物馆群建设的优势,推出了“一座柳州城,一群博物馆—— 2016?柳州市54家博物馆建设成果联展”,集中向观众展示近年来柳州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丰厚的民间收藏文化。广西自然博物馆与桂林博物馆合作推出“蝶踪魅影”展览,让观众通过参观展览走进自然科学的多姿世界。钦州市博物馆推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及相关普查故事图展”,宣传我区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果。广西博物馆举办“印象〃广西博物馆手绘明信片大赛”,向社会公开征集以广西博物馆景观为主题的手绘明信片作品,并评选出优秀作品制作成文化产品。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展厅寻宝——寻找文化景观活动”,通过“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宣传折页,引导观众走进展厅寻找3个以上文化景观拍照合影,通过上传微信朋友圈获取精美奖品。桂海碑林博物馆发挥自身特色,举办亲子拓碑互动体验活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博物馆与城区各学校开展“明日之苗”文化活动,对中小学生普及仫佬族文化知识。

全区各级博物馆通过在国际博物馆日举办各类引人入胜的展览和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认识、了解和欣赏人类的创造和多姿多彩的文化。

篇三:关于南宁市报刊亭规划思路的报告(广西日报社)

关于南宁市报刊亭规划思路的报告

南宁市城市管理局:

根据当前南宁市报刊亭点布局和设置和规划的实际情况,我报社(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市报刊亭点的现况和结合南宁的城市规划进行深入研究,现将南宁市报刊亭点发展现状和我报社初步思路汇报如下:

一、南宁市报刊亭现状

多年来,我报社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其所属报刊亭也承载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神圣使命,配合当地党委、政府与主管部门坚守正面、主流文化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报刊亭点的布局呈现出以下几点特点:

(一)报刊亭整体数量较少

城市报刊亭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窗口,重点展示和销售国家和区内党报党刊,是党中央政令和文化传播的绿色使者。但从2000年起,我市开始对占道亭的设置采取严格控制政策,并近年来为配合首府城市亮化改造工程的开展和城乡清洁工程的推进,部分报刊亭被撤销,报刊亭从原来的400多个减少了近三分之二。目前南宁市仅剩报刊亭128个,其中,青秀区38个、江南区15个、兴宁区43个,西乡塘区32个,这128个报刊亭是当时南宁市在120万人口的时候规划的,随着近几年南宁市的飞速发展,南宁市辖区人口已达到666.16万(截止2012年底统计资料,市区人口为344万),当前的报刊亭数量已落后于南宁市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市民购买报刊的需求。

(二)设置点位缺乏科学规划

由于多年未有新增,现有的绝大多数报刊亭均是2000年以前设置的,且南宁市报刊亭的布局仍按多年以前环境的要求设置,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至目前来看,占道亭的设置已经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不均衡现象。突出表现为:一是老城区密集,新建城区稀少。所有报刊亭集中在江南区、兴宁区、西乡塘区、青秀区,新建城区如良庆区、邕宁区、琅东片区、仙葫开发区、东盟使馆区、凤岭片区、五象新区、相思湖区则相对稀缺甚至没有,已经发展成熟的琅东片区至今未审批设置过任何报刊亭;二是过分集中于市中心,偏远路段相对分散。由于报刊亭早期规划时,考虑到以服务人流量大、商业气息较为浓郁的市中心为主,报刊亭设置比较集中,读者购买需要已得到满足,但相对较为偏远的道路和新开发区的各条主要道路报刊亭数量偏少,造成此区域居民出现买报难现象。

(三)报刊亭设计样式相对落伍

目前我市使用的报刊亭虽然按照前几年南宁市形象再造工程进行了一些改造,在外观上和样式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与近两年南宁市国际化、都市化的飞速发展,报刊亭还存在着面积较小、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实用性不够强等不足,与当前南宁市的发展步伐契合不够,未能有效体现出南宁市长效综合管理水平和城市形象。

以上情况反映出报刊亭在设置规划上未能有效跟上当前南宁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

广西日报区运会新闻报道

,与当前南宁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要求明显不符,与南宁要建设成为国际化都市的目标相差甚远,对南宁市报刊亭的重新规划应重新列上重要议程。

二、南宁市报刊亭点规划的几点设想

围绕当前南宁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以科学创新强化城市管理,通过提供有效的城市管理服务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南宁打造为全国城市管理最有影响的城市之一为目标,结合我报社实际,对南宁市报刊亭点规划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一)精心设计,突显南宁风格

建议从方便市民生活的角度考虑,适当考虑增设部分报刊亭,满足市民阅报需求。随着我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如何契合我市日新月异的城市形象设计新一代具有现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占道亭,切实做到报刊亭的功能发挥与城市环境景观相互和谐统一,进一步提升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水平和城市形象,成为目前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为此,建议由贵局牵头,我报社联合得到全国文明委认可的上海宝亭报刊亭公司共同策划,充分发挥我报社在报刊零售业务的优势以及上海宝亭在报刊亭建设的先进经验,设计出符合南宁城市规划的各种类型报刊亭样式,使报刊亭不仅成为方便市民的一个服务点,而且更好地融入到南宁市的城市靓化工程,展示出南宁城市的风采和特色。

(二)扩展报刊亭点的服务功能

从报刊亭的设点位置来看,比较方便与市民的接触,从方便市民角度出发,对报刊亭服务的区域和人群进行分析,在满足报刊销售基本功能后,适度增加报刊亭点的服务功能(具体方案见附件),实现便民亭、服务亭,以周到便民服务打造南宁市报刊亭品牌,将南宁市的报刊亭管理和规划树立为全国城市报刊亭管理的典范和对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落实,切实把南宁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文化先

进、开放创新、民主进步、法制健全、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生态环境最优、投资环境最佳、社会秩序最好、文明程度最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最终实现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建设一批有南宁特色的报刊亭,提升南宁城市的人文品味,同时提高市民对市政府这一便民措施的满意度。

(三)合理布局报刊亭

为切实落实南宁市委提出“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坚持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群众的眼前事,身边事做起,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创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精神,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美化景观、便民利民的原则,对我市报刊亭做进一步的调整,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结合报刊亭的扩展功能,提议在南宁市新开发区、车站码头、公务区、商业区、城市中心地带、休闲区按服务人群的疏密度增加新亭点的设置,由我局联手上海宝亭公司借鉴上海报刊亭建设经验负责策划,将融入民族元素、东盟国际元素和现代大都市元素的报刊亭摆放在窗口地段,以全面提升“美丽南宁 清洁乡村”整治工程的推进效果。

(四)规范管理,使报刊亭作为城市管理服务群众的文明窗口 当前占道亭多头管理现状,让市民和外来客人感到相对凌乱,一条路段相距不到30、50米出现两三个报刊亭、电信亭、牛奶亭,而由于这些亭点的管理者不统一,占道亭的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未能有效体现出南宁市作为国际化都市的形象,为有效解决这一现况,建议下一步报刊亭的管理全部由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和我报社(广西日报传媒集团)部门联合统一管理。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1、报刊亭作为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履行政府职能,为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公益性质,既能方便群众读报需求,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普遍服务,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阵地,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报刊亭零售网络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重要功能;建设报刊亭零售网络是全面、准确、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通过建设正规的报刊零售网络能够清除各种文化垃圾,使党和政府的的声音及时准确地传达到读者之中,成为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渠道。

为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在新形势下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报刊亭零售网络已经成为我区建设文明城市、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报社作为大型公益性服务型企业,管理报刊亭是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2000年,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新闻出版局、国家邮政局国邮联?2000?452号《关于在全国城镇建设报刊零售亭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求各地把报刊零售亭建设作为综合便民服务窗口和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区建设厅在09年5月《关于邮政报刊亭建设有关问题的函》(桂建函?2009?526号)中也提出“报刊亭是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我厅支持将其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中。” 2011年,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也积极呼吁,要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群众买书难、看书难问题。从上述部委、厅局的文件中可以看到,报刊亭建设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有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