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秘写作 > 新闻报道 > 列表页

中西方灾难新闻报道之比较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24  分类: 新闻报道 手机版

篇一: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新闻学一班张浩田41111051

摘要: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探析东西方差异性有利于我们的借鉴。

关键词:灾难性报道 新闻 比较 差异

所谓灾难性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害,是指由于瞬间爆发的、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

自然性灾难。所谓自然性灾害,是指自然变异超过一定强度,对人口和经济造成损失的事件。自然性灾难主要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前者如地震、塌方、雪崩、地裂缝、火山喷发等,后者如淫雨、干旱、冷冻、等。两者的关系密切,常常互为因果。例如2003年伊朗发生的大地震,两万多人死亡,全世界的媒体都迅速地给以报道。

社会性灾难。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者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各种突发性的意外事故,如汽车相撞、火车脱轨、飞机失事、游轮翻沉、房屋倒塌、火灾、工矿伤亡等,都无谓地造成生灵涂炭,是人类文明的损失。特别是那些重大事故,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得核电站事故、俄罗斯核潜艇沉没、“9。11”恐怖事件,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等都震惊世界,引起全球关注。

我国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导向原则,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舞和激励人们斗志和信心的新闻题材,但随着改革开放和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媒体部门观念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并开始向以“事”为本位、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有关灾难事件的报道大体有两类称呼:灾害新闻或灾害报道;灾祸新闻或灾祸报道。此外,鉴于黑色作为不幸、悲哀或死亡的象征意义,所以,也有人把灾难新闻形象性地称为“黑色新闻”。然而,在西方新闻学的术语中,

没有相对应的“Disaster News”一词。这恐怕跟西方的新闻观念有关,因为在他们的新闻定义里,灾难本身就意味着是新闻。因此,也就没有单独的“灾难新闻”的概念。但是,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但是由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根本不同,所以在对其理解和操作上就有一些区别。面对同样性质的灾难事件,中外记者的报道内容、写作风格等方面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灾难报道视角的区别

对于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的报道,东西方记者的眼光是不尽相同的,他们选取的角度也是各有特色。在中国的新闻报道中,“平衡”是一种普遍观念,尤其是发生洪水、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与自然发生冲突时,新闻报道中的文字和图片没有过多地对自然恐怖的描述,典型地体现出中国人“和谐”的价值观。而西方的新闻报道则一般不避讳苦难,有时候甚至是不惜笔墨地渲染苦难。无论是采访还是写作,西方记者更注重的是对个体的渲染,相对而言,中国的新闻报道在塑造人物上则更注重其共性,“类型化”表现得多一些。

对灾难事件的报道,西方媒体往往渲染的是个人在灾难面前所受的苦难,焦点对准灾难面前的个体形象。在同一题材的灾难面前,中国媒体更多表现的是另外一种文化诉求。中国的传统观念崇尚“天人合一”,所以在对灾难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尽力避免描述灾难细节,而着力挖掘人与自然的和谐,把现实的苦难升华为精神上的力量。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纵观全国各地形形色色的媒体,对这次大地震都抱以极大的关注,几乎不约而同地对灾害中涌现的人物进行了高度赞美,对抗震救灾中顽强拼搏的精神给予大力弘扬。 灾难报道主题的差异

主题是一篇新闻作品的“中心”和“主旨”,它既是组织材料的“纲”,又是材料表现的目的。在新闻写作过程中,主题是“纲”,记者在现实材料中发掘出具有代表性或普遍意义的观点,以此作为文章结构的基础和灵魂进行写作;主题又是“目的”,是传播者试图通过材料传达给受众的倾向或观点。所以,无论从写作角度,还是从受众阅听角度,主题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对中西媒体有关主题类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在新闻主题的确立方面存在一些差别。

著名新闻学者、复旦大学王中教授的一句话可以概括我国关于灾难报道的主题“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我们的灾难报道不是站在“事”的方位对灾情、抗灾、救灾进行反映,而是立足“人”的角度对事实进行总体审视,力求凸显人的精神。由“事实的悲”而生出“精神的乐”。也就是说,在价值判断中,重视宣传价值要远远高于新闻价值。

西方的灾难报道重视对灾难本身的关注。面对灾难造成的悲剧,西方记者惯于带着浓厚的情感以大量的笔墨赤裸裸地描摹事实,着力表现灾难对人的摧残,表现人的悲惨境地、痛苦命运,表现人与自然力的冲突,人的无助与绝望。这与我们的报道往往聚焦于灾难中人的精神,用人的“战天斗地”去消解灾难的悲剧性质有很大不同。我们的很多灾难报道都可以归入“好人好事”类报道。

从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新闻传播带有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重视“用事实说话”,即通过新闻报道来宣传一定思想,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中国新闻价值观之重要性乃置身于国计民生、国富民强、国之安定等以国为主、以国为重的政治伦理判断中。而在西方国家,新闻媒介刊播的内容常被当作满足社会需求的商品,新闻媒介的编辑方针中,都把满足读者需要作为重要的实务指导原则和评价新闻传播效益的重要标志。他们的“重大”多以个体为视点,聚焦于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对个体之重要便是新闻价值之重要。

灾难报道思维方式的不同

新闻价值观决定着事实是否成为新闻,题材的选择意味着事实成为怎样的新闻,而思维方式则偏重于事实怎样成为新闻。由于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不同,中西记者报道灾难事件的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注重思维理性是西方的一贯传统,从古希腊时期起,西方人就非常注重实证与分析,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逻辑思维和实证分析便成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因此西方传媒往往以具体的案例反映普遍的社会问题,以尽可能的客观叙述代替主观评论,由感性的披露上升到理性思考的角度。

中国传媒基于有限的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做出洞察、识别、理解和整体判断。与之相应,中国传媒往往用普遍的、被视为真理的东西统摄事实,由理性推及感性。中国传媒在整体思维中用普遍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观照不同的个体,西方传媒却善于从相异的个体中归纳出一般的

规范与原则。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报道内容上,西方记者注重仔细描摹事实,表现灾难的惨烈、人们的痛苦、悲剧的处境,以此唤起读者的同情。而中国记者受“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观念影响,很少突出毁灭感、绝望感,而注重表现英勇斗争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气概;在写作风格上,西方记者多客观描述而少抒情性细节,作者的恐惧、绝望和怜悯藏在字里行间。而中国记者强烈追求主题鲜明前提下的情景合一、激情奔涌。

总之,西方历来重视灾难新闻的报道,灾难新闻几乎涵盖了西方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接近性、重要性、人情味等等。西方传媒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迅速、深入、全面、准确,不仅不隐瞒负面的、悲剧性的因素,甚至充分展示灾难细节。同时,西方传媒也把追求社会效益作为其所标榜的社会责任,在突出“以事为本”的信息传播的价值取向的前提下,也注重宣扬西方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相比较而言,在中国新闻界有的新闻工作人员只抓正面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流,而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舞和激励人们斗志和信心的新闻题材。题材内容上的特殊性导致了新闻报道中价值取向的特殊性。这样,中国灾难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是以“人”为本位,强调一种道德教化的追求,即站在“人”如何与灾难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与力量的。现在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媒体部门观念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负面报道包括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但这种“以人为本”的灾难报道仍然在主流媒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一些对“人祸”的灾难新闻报道中更为突出。

我国的灾难新闻报道的经验还是相对欠缺的。对于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今后的发展,可以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加以改良,适应我国的国情,提高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信息传播的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1】杨方旭 《略谈中西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差异》

【2】范缤月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差异》

【3】刘志斌 《不同传播体制对新闻报道的不同影响》

篇二:中西灾难新闻报道理念比较研究

中西灾难新闻报道理念比较研究

2010-02-26 09:57:35

由于中西方长期以来存在着意识形态、历史人文背景以及媒体功能认定等方面的冲突和差异,中西方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理念也有所不同。我们所说的灾难性新闻的报道理念,就是指媒体和记者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所采取的报道方式、报道思想,以及对灾难本身的看法。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中西方灾难新闻报道理念进行比较: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方面表现为信息发布的快速性和公开性。这一点西方记者向来比较注意。西方国家非常看重媒体的社会环境监测功能,同时媒体最关注的也是这种突发性、灾害性的事件,只要发现有涉及公共安全或者涉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异常情况,媒体就会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秉承的理念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无所不能的西方记者甚至连捕风捉影的灾难也要报道出来,哪管它仅仅只是传说呢。像美国炭疽袭击,最后就证明多是谣言或恶作剧。中国新闻界向来是以正面宣传为主,像灾难这样的“负面报道”要遵从统一口径,等到政府批示之后才开始报道,时效性明显不强。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以5·12地震为例,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8分钟后就发布了第一条确认地震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2分钟后直播《关注四川地震特别节目》。36分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断原有节目插播地震消息,19时电台推出特别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面关注灾情和救灾工作。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媒体纷纷向灾区最前线派出得力记者。从5月13日起,四川省政府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快速、及时地向国内外发布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经由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不间断的覆盖式报道,5·12汶川地震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和公开,成为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的一个典范。

报道的内容

我国记者擅长波澜壮阔的全景式素描,西方记者则注重事实和细节的仔细描摹。中国媒体一向认为“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对于灾难的报道向来多停留在全党全国救灾的宏观场面,突出党和政府的领导,以及全民面对灾难无所畏惧的乐观主义精神。

西方记者在写作上善于从小切口入戏,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展开对灾区灾情的报道。2000年春夏,巴基斯坦南部遇到3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井水干涸,河流枯竭”,人们饮水困难,不少人和大牲畜渴死。美联社记者在报道当地灾情的一篇电讯中这样写道:“在巴基斯坦南部一个名叫巴西马的小镇,农民布希罗因再也无钱买水买粮,一家人身陷绝境,夫妇二人万般无奈,不得不把15岁的女儿扎胡拉从老远的家乡带到集市上,等着有人把她买去当佣人或者是做新娘。赶集的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布希罗悲哀地说:‘有什么办法呢?没有粮食没有水,我们都快要死了。如果卖掉她就能救活家里其他20口人。”尽管最终扎胡拉逃脱了被卖的命运,但是作者通过描述受灾地区再普通不过的一家人的故事,把旱灾的严重性,救援的急迫性,以及灾难给当地人造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苦难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读者了。

表达方式

我国记者在报道抗灾救灾的同时,不仅通过客观的叙事描写来表达主题思想,还会通过抒情议论等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方式来表达强烈的感情。2005年6月黑龙江局部地区连续暴雨引起沙兰镇洪水肆虐,《光明日报》的一则新闻《洪水无情人有情》这样写道:“灾难来得那么突然。一场猝不及防的山洪,在大地上留下了淤泥与悲恸。但在灾难中,有一样东西却没有被淹没,那就是爱,就是职责,这种爱,这种职责,不仅使受难者得以获救,更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温

情。”这里作者还没有讲述事实,就用先声夺人的抒情议论抓住读者的眼球,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同时这样的抒情和议论不仅有力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更加强了文章在抗灾救灾期间对人们精神的引导和启发,增强了文章的指导性和思想性,能够激发抗灾救灾的自豪感和英雄主义精神。

西方记者在报道中倾向于纯客观主义的叙事,对灾情只做白描式的刻画。2005年美国遭受飓风袭击,《纽约时报》在9月3日的头版刊登《新奥尔良情况依然悲惨——可能需要数月才能把水抽干》的报道写到:“飓风卡特里娜袭击海湾沿岸5天以后,新奥尔良国际机场的混乱景象使这个城市陷于希望夹杂着绝望的复杂情感。哪儿都没有秩序,成千上万目光茫然的幸存者,带着不过装了几只垃圾袋的物品,排着长得没有尽头的队伍等着逃离的机会。机场成了急救场所,在一角,有一排躺在担架上的人,还有其他困在轮椅上的人,有的人已经死去。在一个候机厅里建起了一个太平间。”这段话里完全是在描写和叙述,并没有对事件做观点鲜明的评价,也没有明显的抒情议论,作者的感情只是在字里行间通过单纯的叙事描写表达出来。

感情基调

中国记者对于抗灾救灾的报道总是不乏激昂和奋进,其着力点在于对人民群众抗灾救灾精神劲头的赞扬和描写,向外界传递的是中国人的坚韧、自强、众志成城、抗灾必胜的信念,包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理念。5·12地震震惊全国,当时国内媒体几乎步调一致进行大规模的抗震救灾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舆论氛围,媒体在报道中着力反映党和政府不惜一切代价营救灾区人民的努力,以及全国人民慷慨解囊对灾区的大力援助,抗震救灾在当时成为全社会一致认同的基本价值理念和自觉行动。这些有关抗震救灾的报道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此时的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回望当时的报道无不充斥着一个昂扬不变的主题,那就是“爱我中华,抗震必胜”!

西方记者在灾难报道中倾向于描摹灾难对人类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摧毁,表现人类在巨大灾难面前痛苦悲惨的处境和不加掩饰的毁灭感,凸现自己在巨大灾难面前无助挣扎的悲观意识和迷茫情绪。1986年旧金山发生地震,马尔科姆·麦克福特悲观地写道:“地震的最糟糕结果是终于使人惨痛地意识到,面对这样突然而来的自然力量,我们所有的人多么无助。高度进化,握有科技的我们是怎样脆弱。”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大概知道中西方对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不同取舍,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的舆论工具,受党和国家的指导和控制。建国初期考虑到一些政治因素以及维护大局稳定的需要,对灾难的报道比较慎重,秉承“正面宣传为主”的理念,对灾难的报道倾向于宣传人们如何同灾难作斗争以及取得的胜利。受这个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灾难新闻报道在信息发布和报道内容上就和西方有了上文所述的差别。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闻媒体是“第四阶层”,受政府的控制性较弱,新闻自由度相对较高,在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方面就占了先机。而且西方新闻界一向秉承客观主义的报道理念,这就造成了西方记者在灾难新闻报道内容上客观主义的描写以及表达方式多为叙述描写,很少抒情议论的格调。

同时,中国几千年来的“大一统”思想使人们倾向于形成一个统一的“思想战线”,中国媒体或者记者总会以政府代言人的口吻来报道灾难,这种一致性倾向和代言人身份使媒体或记者在报道中容易关注抗灾救灾的宏大场面,也容易因此激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就不难理解中国抗灾救灾新闻中充满的昂扬基调和乐观主义精神。经历过启蒙思想的完整洗礼以及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西方,人的思想极为开放活跃,正如美国一位脱口秀主持人所说,在美国,哪怕让所有人都承认天空是蓝的都是一件极不可能的事。所以西方对于灾难的报道很少会统一到政府和全国的口径上,只是在客观主义的基础上发表个人观点,记者以个人的

眼光看待灾难,记录灾难,表达个人对灾难的无助和思考,感受到的通常是人在自然力的巨大破坏面前无所作为的悲观和迷茫。

(作者单位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湖北 陈 娟

篇三:中西媒体对国际灾难性报道比较

中西媒体对国际灾难性报道比较

2004年12月26日海啸发生。地震和海啸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一重大事件引起了中外个媒体的竟相报道。

以文汇报和纽约时报为例,比较两者在同一新闻事件上的异同。首先在报道主题:通过统计,我们可以发现两报都围绕三个大的主题进行:一、灾情 二 抗灾 ,救灾,三、灾后反思和重建。两报报道数量最多,比例最高的都是关于抗灾和救灾活动。这与印度洋事件本身有关系,因为灾难发生后,救灾的规模大,涉及的因素多,持续的时间长,所以,两家报纸较多的关注这个主题也是根据事态的发展进行的。关于报道抗灾救灾这一活动的数量上看,文汇报比纽约时报多7篇,该报通过报道中外各国,各界的大救援行动,特别注重营造一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氛围。这种氛围能让人充分体会到整个人类的相互关怀的温暖,体会到人类团结起来一同抗灾的强大力量。在灾难时期,这种报道方法有极强的鼓舞作用。但是,文汇报在这个主题上的报道数量很多,甚至可以说比例失调。这表明,文汇报在报道过(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中西方灾难新闻报道之比较)程中,有意突出对抗灾、救灾的报道。

从对灾情本身的报道上看,文汇报提供的更多是关于伤亡、失踪人数确认的短讯,只有在转载的国外媒体的少数文章中,读者才能看到一些再现灾难的字眼。文汇报对灾难本省的报道仅限于“时间+地点+发生了**灾难”,或是“灾难导致**人死亡,**受伤”这种模式。以这种模式报道的灾难新闻和一般的新闻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它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不能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纽约时报则是持续性的、大篇幅的、多角度的对灾难本身进行报道。既有灾难发生是的场景再现,也有灾后惨状的描述;既有灾难亲历者的回忆,又有该报记者的现场描述。纽约时报不厌其烦的向读者传达灾情。这种报道似乎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灾难图画,能够给读者更直观的信息刺激,同时也给读者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时刻让读者感受灾难的存在。文汇报在关于灾民的报道中,多数是反映中国游客、中国旅行团顺利归国的专门报道,而对灾区灾民的描述非常有限。该报主要关注两种灾民;一种是偶然因素脱险的 外国灾民,一种是通过政府救助脱险的中国游客。而且,文汇报基本上都是正面报道灾民的情况,而很少反映那些还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灾民。而纽约时报中,大量是关于灾民状况的描述。但凡事过犹不及。该报曾在头版中,用很五栏的空间,配发了一张海啸中死去的儿童的照片,也引起了读者的反感。由此看出,文汇报是在可以躲避报道那些在灾难中的灾民,有报喜不报忧的指导思想在引导。而纽约时报对灾民的报道毫不吝啬,以浓墨重彩来刻画灾民形象,渲染灾难的残酷性。

灾难的责任追究报道,对我国媒体来说是个敏感的话题。那印度洋海啸的问责报道来说,文汇报是不敢轻易讨论这个话题的,更不敢明确指出谁该为灾难买单。而纽约时报则大胆的多。不仅要讨论而且还明确指责灾难责任人和抗灾不力的国家和政府。

总之,在报道主题上,文汇报谱写了一曲中国人民热情援助灾区同胞的凯歌,纽约时报记录了一段人与灾难抗争的历史,当然期间也夹杂了些许主观因素。两报在这次报道内容上的异同也是中西新闻媒体对国际灾难报道特点的一个缩影。我国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上历来就是以正面报道为主,尤其是国际灾难事件上,更加自觉的以国家利益为重,注重报道的宣传效果。而西方主流媒体历来以客观公正的报自居道,虽然也受各种利益的操控,但总会在两者之间达成妥协。

第二,从写作风格上看,首先看对引语的运用上的比较。文汇报很少使用引语,而纽约时报则引用大量的引语,包括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西方新闻界认为,使用因于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可以增加报道的信息量,引语比记者一般的叙述更醒目,更能凸显信息的真实性。文汇报使用的是转述别人的话,而纽约时报大多是使用直接引语。差别是前者的转述显得生涩、呆板、缺乏人情味和感染力,可读性差,而后者是不见其人,但闻其声,增加新

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让读者受到鼓舞,增强抗灾信心。

其次 从语言风格上看,文汇报喜欢把握整体,偏重从宏观角度含蓄表达,缺乏对细节的挖掘。例如,会从大体上报道这次死了多少了,失踪了多少等。纽约时报则重视描述细节,注重描写游客被卷走、村庄被冲走。渔船被击碎等场面的叙述。这足以让人感受到海啸的破坏力。当然,不是说过多的运用细节就越好,事实要通过适当的细节来体现灾难的视觉化效果,有利于更有效地传递信息。

最后,从对人的体现的角度看,纽约时报通过刻画一个人的遭遇来透视整个欧洲人的痛苦,关注个体的命运,从个人自然的过渡到整体。文汇报是对个体赋予了一种时代精神,很牵强的把一个人物拔到一个道德的高度。

通过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可以窥视出中西媒体不同的新闻理念和运作特征。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媒介自身的因素,一定时期的政治氛围、社会环境、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等因素。虽然国内的报道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还是可以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的对灾难性新闻的报道水平。首先,要提高报道灾难性新闻的业务水平,这还有赖于整个媒体实力的发展,其次要追求时效性,同时要注重报道的质量;第三,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各种媒介并存发展的时代,要综合运用,互为补充。第四,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把人作为一切事物的衷心的价值取向。 理解 :

西方 新闻自由观念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从约翰· 弥尔顿到约翰·洛克到密尔,最后由杰弗逊把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付诸实施,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护。 弥尔顿提出现代关于“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修正过程”的概念,那就是让所有想说什么的人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约翰·弥尔顿的观点成为了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之石 。弥尔顿、密尔、杰弗逊等早期思想家的争取民主自由的理想,从英国革命开始,经过200年的时间才作为制度在西方得以确立。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新闻制度发展比较成熟了,新闻自由得到了宪法和法律保障。正是从那时起,新闻自由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之一。

(二)西方新闻自由的特点

1.西方的新闻自由思想是有着深厚的政治、哲学基础的

2.西方的新闻自由思想在民众中是普遍的,彻底的

2.西方的新闻自由是人的与生俱来的权利

(一)中国新闻自由观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新闻自由观念是随着由外国传教士而传入的。鸦片战争前后,他们在出版一批中外文报刊的同时,也开始向中国的读者零星介绍报纸的观念和知识。早期传教士马礼逊曾在《广州记录纸》上发表过一篇《印刷自由论》,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出版自由观点和天赋人权学说。发表于1834年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新闻纸略论》在简略地叙述了报纸的起源和西方报刊的现状的同时,也提到了新闻自由。

国人新闻自由的思想是由太平天国时期的洪仁玕首次提出。从1853年到1858年,洪仁玕在香港用六年时间研究西方社会政治制度。1859年,在其所著的《资政新篇》中专门提出“新闻篇”的系统设想和具体操作方案。洪仁玕提出“要自大至小,自上而下,权归于一,内外适均而敷于众也。又由众下达而上位,则上下情通,中无壅塞弄弊者,莫善于准卖新闻篇或

⑤设暗柜也”,初步提出了允许民间自由办报的初步新闻自由思想。

此后,随着中国社会与西方国家更加频繁的接触,王韬、郑观应、梁启超、康有为、严复以及孙中山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也对西方的新闻理论与实践进行研习,并将其中部分理念引入中国,付诸于各种报刊活动中去。

(二)中国新闻自由观的特点

1.新闻自由观念的工具理性代替了价值理性

归根结底,新闻自由的本质应该是一种个人的权利,是个人的与生俱来的权利,这是西方新闻自由的全部逻辑出发点。但是,近代中国在接受新闻自由的观念的时候,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政治精英们也许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在救亡图存、挽救中国的宏大历史背景下,他们将新闻自由的含义偷换成了“设立报馆可以开启民智,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并将新闻自由的这一工具理性放在了第一位,而将新闻自由作为一种个人权利的价值理性放在了次要地位。

三、中西方新闻自由观不同的原因分析

近代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因此,一切从实用出发的价值取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除了时局所迫之外,还有文化传统和接受时候的误读也对新闻自由观念中国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文化传统不同

西方文化的内核之一是主张突出个体的主体性,维护个体自由和权利,保持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或多或少的独立地位。这种个体主义倾向在西方古代奴隶制度时期已经发端。如,亚里士多德的“人有意志自由”的观点,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原则等。古希腊对个人自由的观念和平等民主的观念非常重视。古希腊有很多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的宣扬的平等主义,为自由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武器。

尽管中世纪西方笼罩在专制统治当中,但是在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中,蛰伏已久的自由主义再次横空出世。在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号角鼓吹之下,以张扬个体自由和个性解放为特征的自由主义又开始得到张扬。

16世纪以来,逐渐兴起的资产阶级为了从教会手中夺权,要求享有完全的“出版自由”,反对政府对这种自由的粗暴干涉。伴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这种思想逐渐在欧美普及开来,甚至席卷了全球。特别是在法国大革命后,政治派别更替频繁,无论哪个派别只要对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限制,必将遭到人们的抵抗,被推翻下台。这

种从下自上的全民运动,使得全体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洗礼,他们把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看作了与生俱来的权力,不可剥夺。因此,这种自下而上的“自由主义运动”使得新闻自由成为了全体人民的共识。

综上所述,西方文化中一直存在者尊重个体自由的理性精神之中,并且一直是把个人的自由放在了首位,个人自由是国家自由的基础,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所在。面对政治自由和个体自由的两难选择中,西方的学者和理论家始终相信没有个体自由就没有政治自由。因此,新闻自由观所涉及的对象也必然是以个体自由为基础。

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没有个体自由的论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群体观念的影响很深。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家天下”成为了专制政权和文化意识的主流。在古代中国,“国”和“家”的概念已经合而为一,即有国无家,在这样的社会中是没有什么个人自由可言的。 中国近代思想家在接受新闻自由的观念的时候不免会受到这样的传统的影响。他们主要不是强调个人自由,而是强调“群体自由”,“国家自由”、“总体自由”。康有为认为“中国

⑨其民最自由”,而少“民权”,甚至说“自由与合群,其义至相反。”孙中山也曾强调不

⑩可将自由“再用到个人上去,要用到国家上去。”

(二)接受时候的误读

新闻自由观是随着外国传教士的报刊活动传入中国的。但是,在实践中,外国传教士为了便于清廷接受在中国办报活动,他们在陈述办报理由的时候不是从天赋人权和宗教宽容出发用理论来探讨新闻自由的合理性,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实用主义出发,强调报刊沟通中外,沟通上下,富国强兵的功能,并进一步将报刊比附于中国古代的谏鼓谤木,主观上是为了他们报刊自由进入中国制造舆论,客观上却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国人理解上的歧义。国人仅仅把新闻自由理解成为单纯的出版自由,其目的也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服务的。中国近代学者、知识分子、官员在接受新闻自由的观点也只是把新闻自由简单地等同于反对专制的武器。

2.1 西方 的新闻 自由

在人类历史上 ,随着 自由资本主 义在 欧洲 的崛起 ,西 方

社会 的政 治经济环境 发生 变化 ,启蒙 运动 兴起 ,新 闻的 自由

主义观念应 运而 生 。一 些 思想 家 在 17~ 18世纪 率先 提 出

了要求言 论、出版 自由 的 口号。《论 出版 自由》是 西方 新 闻

自由出现 的标 志 。之后经历 了约翰 ·洛 克 、密尔 ,最 终到杰

弗逊把 出版 自由和言论 自由付诸 实施 。在 近代 的西 方新 闻

自由思想被看 作 是 个 人 与生 俱来 的一 种 权 力 。在 当下 来

看 ,西方“新 闻自由”思 想过 去是 新 兴资 产 阶级 反对 封建 专

制的理论武器 ,今天 是西 方 新 闻界对 抗 政府 新 闻管 制 的有

效工具 ,同时也 是新 闻媒体和 民主 国家 自我包 装 、自我 营销

的有 效策略 。西方 的政治 制度 、经 济体制 、文 化传统 等 因素

也使新 闻 自由的观念 能在整个社会 中普遍接 受 。

西方 国家从总体上 讲 ,历来 有 尊重新 闻 自由的传 统 ,比

较重视 以法律 的形式来处理 涉及新 闻 自由的 问题 。在近 2O

年 中,尤其在冷战之后 ,西方 国家在 倡导新 闻 自由同时 已带

上明显 的政治 目的 ,开始 作为影响 和干 涉他 国的一种手段 。

2.2 中国的新闻 自由

新 闻 自由这一 概念 ,我 国是 在 近代 才 开始 从 西方 引入

的 。最早提 出新 闻 自由的思 想 的是 洪 仁歼 。此 后 ,随着 中

国与西方 国家频 繁地接触 ,我 国出现 了一 批先进 国人 ,例 如

王 韬 、梁启超 、康有 为以及孙 中 山等 。他们 不 断地对 西方 的

新 闻理 论进行研 究 和 实践 ,并 将 部分 理 念 引人 中 国。在鸦

片战争 到五 四运动之 间的近 7O年里 ,中国近代 报人奉 行 的

主题一 直是“出版 自由”和“言论 自由”。就 我 国新 闻媒 体近

二十年 的新 闻 自由度 而言 ,应 该说 是 在 不 断扩 大而 且在 逐

步推进社会 的发 展 。与 西 方相 比较 ,中国社 会 整体 上还 缺

乏 对新 闻 自由尊 重的传统 习惯 ,法制 化程度也 相对 较低 。

从总体来说 ,我 国新 闻媒体 尚处 在一 种高度 自律 状态 ,

有 时会考虑社会 稳定 与 发展 的成 分 偏 多 ,会 以牺 牲一 些新

闻 自由为代价换 取 宣传 价 值 。有 时 ,这 种 自律 模式 是 必要

的 ,但有时则会 走 向保守 ,把新 闻 自由流于形式 。

3 有关 中西 方新 闻 自由异 同 的思考

3.1 中西方对 新闻 自由认识的 差异

中西方新 闻 自由存在 巨大 的差 异是 很 容易 理解 的 ,“从

根本上讲 ,新闻 自由是 一 个 政治 命题 。”要求 新 闻 自由似 乎

是全世界 的共识 。然 而 ,给谁 自由 ,多 大 程度 上 的 自由 ,却

决 不是纯粹个人 的或抽象 的问题 ,而 是与 社会环 境 、社会制

度 等方面密切相关 。

3.1.1社 会 环 境 不 同

在现实生活 中 ,新 闻 自由相 对 的程 度 以各 个社 会 的总体环境 而定 。中西方对新 闻 自由的不 同表 述与 他们 的不 同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政治体制 的影 响 ,他 们 的思 维理 念也 会 产 生差 异 。对于 这个 问题 ,很 多明智的 外 国学 者也 有相 同的 意见 。美 国密 苏里 大学新 闻学 院的资深教授约翰.梅 里尔 就认 为 ,每个 国家 的新闻制度都应该 根 据 自己国家 的情 况来 制 定 。但在 中国 ,按照孔子的观点,集体比个人更为重要,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上

建立 的新 闻制 度 ,当然应 该有 别 于西 方 。新 加坡 实行 了西

方 资本主义 的经济 制度 ,并没 有全 盘 引进 西方 的民主 制度 。

所 以 ,对新 闻 自由的理解和运 用 ,也应 该视 各个 国家 的不 同

情况 而定 。

3.1.2社 会 制 度 不 同

新 闻 自由是社 会 制度 的产 物 ,在 不 同社 会 制度 的 国家

具有不 同的模 式 。例 如 ,在 中 国 ,报 道 普 通工 人 、农 民 的生

活 、工作 、欢乐 和疾 苦 的新 闻是 非 常 自 由的 ;而在 美 国媒 体

上,这类新闻很少 ,媒体老板们认为没有价值常常不予报

道。美国媒体热衷于报道政客们的相互抹黑、政党攻击 ,这

是多党政治 的必然 反映 。而 中 国 ,没 有 政党 纷争 ,任何 揭 露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