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秘写作 > 新闻报道 > 列表页

回顾式新闻报道是什么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5  分类: 新闻报道 手机版

篇一:展开新闻报道

展开新闻报道

哪些因素会决定一条新闻是否应该展开?

重大事件:灾难(地震,干旱,911),经济危机,体育比赛,政治(选举,两会,红杉军),

社会因素(超女,华南虎)

重要人物:杰克逊,奥巴马,章子怡

专题:拯救男孩——拯救男孩(什么是男孩危机,原因探求)

寻找上海男孩(三个上海小学生,对女孩子的对比)

85后男孩的进化史(大学生)

男孩、男人与科学(成长的问题,医学、生理的研究,政治学研究,男

女性别差异探讨)

其他:记者和编辑的意见,发行市场的大小,独家报道的压力,竞争对手的做法,正在展开

的其它新闻

客观因素:,发行市场的大小,独家报道的压力,竞争对手的做法,正在展开的其它新闻 主观因素:记者和编辑的意见,价值,娱乐性,显著性,影响力,受众关注度,跟踪报道

新闻报道展开分为哪些阶段?举例说明

新闻要素——原因探究——背景交待——独特的角度

深入展开新闻报道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时间顺序:冬奥会周洋回答问题

平行式:旱灾报道,冬奥会总结拯救男孩

回顾式:向总理提问

问答式:春晚十问

究其原因式:再问央视大火

普及推介式:科技类

爆料式:中国的神经病院

如何用时间顺序深入开展报道?举例说明

优点:时间脉络清晰,容易看懂

选题特征:亮点明显,灾难性,突发性,人物性,旅游性体育类,政治性 结构:新闻报道,时间脉络,背景介绍,突破口和切入点,观点总结

写法:报道,概述,新的消息来源,尽可能多的消息来源,增色点,处理截稿时间带来的压

力,与其他记者合作

如何用平行式开展报道?举例说明

时间平行:过去现在和将来

观点平行:正反观点,多角度观点

空间平行:不同地点的报道

如何用回顾式开展报道?举例说明

单独事件的回顾:十月围城

相关事件的回顾:关联事件的回顾——嫁入豪门,兽兽门

背景事件的回顾

篇二: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演变

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演变 董天策 蔡 慧 于小雪

2008年5 12汶川地震发生后,对灾难新闻报道的研究日益受到新闻传播学界的重视,但有关研究大多是个案分析,理论探讨有待深入。本文拟对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演变作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以期更加深入而准确地阐释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转变与突破。

一、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关于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的报道模式,已有一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作过论述。其中,孙发友、王蕾的分析较有代表性。孙发友2001年把我国灾难新闻的报道模式概括为两个阶段与两种模式,即: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为第一阶段,报道模式是“以‘人’为本位,即在报道中,总是站在‘人’如何与灾害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80年代初以后为第二阶段,“与前阶段相比较,这个阶段的灾害报道最明显的变化是从‘人’的角度跳出,移向‘事’本位”。王蕾2008年以1978年、2002年两个转折点为界,把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的报道理念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8年为第一阶段,灾难新闻的报道理念是“突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歌颂党和毛主席的关怀,高唱人类战胜灾害的赞歌”;1978~2002年为第二阶段,灾难新闻的报道理念是“努力追求灾难新闻的时效性,注重受众的知情权”;2002年至今为

第三阶段,灾难新闻的报道理念是“不断突破禁区,力求信息透明”。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理论问题主要有三个:其一,如何划分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演变阶段;其二,如何概括不同阶段灾难新闻的报道模式;其三,如何阐释不同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内涵。

由于孙发友的文章写得比较早,自然无法考虑到2003年以来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新变化,他的两阶段说显然已经无法反映出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全貌。应当说,从2003年的非典报道开始,由于政治文化生态的改善与信息发布机制的进步,灾难新闻报道已有了巨大的突破与超越,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报道,更是走向了灾难报道的新纪元,以其及时、透明、全面、丰富的信息发布而成为灾难新闻报道的标志性范本。因此,纵观新中国60年来的灾难新闻报道,将其演进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

至于第二三阶段的分界时间,笔者认为还是确定为2003年比较合适。这是因为,尽管党的十六大在2002年11月举行,SARS疫情也在2002年11月出现,但SARS的流行是在2003年1月以后,公开报道则始于2003年2月10日。而真正的政策转向是胡锦涛总书记在4月2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强调:“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要准确掌握疫情,如实报告并定期对社会公布,不得缓报、瞒报。”从4月21日起,原来5天公布一次疫情改为每天公布一次,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做法接轨。可见,从灾难新闻报道本身的角度看,2003年的非典报道是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一个拐点。

对于第一二阶段的分界时间,孙发友确定为80年代初,王蕾确定为1978年,究竟确定在

哪个时间点好呢王蕾把1978年作为一个转折点的理由主要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应当说,就整个社会历史进程而言,1978年无疑是个转折点。但是,具体考察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情况,不得不承认报道模式的转变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开启之后。王蕾在举例说明时也认为,“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1980年7月22日同时刊登的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事件为标志,揭开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媒体公开报道灾难新闻的序幕”。因此,孙发友提出“80年代初以后,我国灾害报道情形逐渐发生了变化”的观点更加符合实际。在他看来,“如若硬要寻求标志物的话,我以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1年7月14日播发的消息《四川暴雨成灾》和《南方日报》1983年6月13日刊发的消息《今天凌晨广州市降特大暴雨》可以算上”。笔者认为,以今天的眼光看,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事件发生在1979年11月25日,媒体并未及时报道,但1980年7月22日的公开报道,被业界认为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个标志性灾难新闻,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当时,国务院在《关于处理“渤海二号”事故的决定》中指出,“一切重大事故均应及时如实报道,不得隐瞒和歪曲。”因此,把第一、二阶段的分界时间确定为1980年,应当说能更准确地反映出灾难新闻报道的演变。

那么,又应当如何概括这三个阶段的灾难新闻报道模式呢王蕾的文章对三个阶段的灾难新闻报道理念做了具体分析,却缺乏理论上的概括。孙发友的文章将前两个阶段分别概括为“人本位”与“事本位”,在理论概括上作了重要探索。但是,他的文章未能涉及第三个阶段,而且将80年代以前的灾难新闻报道模式概括为以“人”为本位,尚有待商榷。他说:“前阶段灾害报道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教化层面的意义”。既然是“教化”,就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事实上,当作者说“站在‘人’如何与灾害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的时候,所谓的“人”已经成为抽象意义上的“人”,被赋予浓厚的官方意识形态,早已不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而只是一个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抽象概念,与当今时代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活生生的“人”为本完全是两码事。显然,真正意义的“人本位”,即“以人为本”,应当说是第三阶段的根本特征。而第一阶段的灾难新闻报道模式,与其说是“人本位”,还不如说是“党本位”,那就是:灾难发生后,受灾民众乃至全国人民都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抗灾救灾,战天斗地。

二、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三个阶段与三种模式

如果说当代中国灾难报道的第一阶段是“党本位”,第二阶段是“事本位”,第三阶段是“人本位”,那么,结合这三种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具体内涵,笔者将当代中国60年来的灾难新闻报道模式概括描述如下:

(一)1949年~1980年:“党本位”的单向度闭合报道模式

笔者认为,从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以前的灾难新闻报道模式,比较准确的概括应当是“党本位”的单向度闭合报道模式。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出于维护新生政权的需要,加上“左”的思想影响和“报喜不报忧”的思维定势,灾难新闻报道长期处于自上而下的严密控制状态。1950年4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发布《关于生产救灾报道的指示》,要求“各地对救灾工作的报道,现应即转入救灾成绩与经验方面,一般不要再着重报道灾情。”这种指示精神,1957年被王中教授概括为“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因

此,这一阶段的灾难新闻报道,总是从党的宣传教化出发,着力强调党和毛主度的英明领导与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灾难新闻报道最终化作“革命英雄主义”或“共产主义大协作”战胜灾难的赞歌。于是,灾难新闻报道形成高度政治化的报道框架——“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国家调动人力物力抗灾救灾+灾区群众不畏艰难与灾难斗争+英雄典型救灾成绩突出”,从根本上淡化灾情实况、灾民命运、灾难影响。这种高度政治化的报道框架,使灾难新闻报道呈现为单一闭合、低度再现的状态,不仅让人无法建构全面透彻的“灾难图景”,而且灾难本身的悲剧意义及其对社会的警示作用也难以表现。在这种框架控制下,灾难新闻报道形成了僵硬的模式化套路,具体表现为:(1)十分注重“官方”与“集体”,灾民只能得到“集体呈现”,个体则被极端边缘化;(2)采用官方视角,重英雄领袖,轻平民百姓,忽略乃至漠视灾民的生存状态;(3)英雄典型求全求美乃至加以神化,把人的革命精神拔高到无所不能的程度。1954年的长江大洪水报道,1961年前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报道,1970年的云南海通大地震报道,1976年的唐山地震报道,就是这种报道模式的典型体现。(二)1980年~2003年:“事本位”的多向度客观报道模式

进入20世纪80年代,灾难新闻报道逐渐发生变化。由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曾经作为“禁区”、“雷区”的灾难新闻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1987年7月18日,中宣部《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规定:“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和灾难性事故,应及时作报道”。1989年1月28日中宣部《关于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工作的通知》规定:“为了争取新闻报道的时效,对于不同性质确定在不同范围公开报道的突发事件,可分阶段发稿。新闻发布单位在获得中央或地方有关部门提供的或记者自行采访到的确切消息后,应尽快发出快讯。先是对最基本的事实做出客观、简明、准确的报道,然后再视情况的发展做出后续报道。”由此可见,公民的知情权逐渐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这一阶段灾难新闻的信息内容不断丰富,对人员财产损失、抗灾救灾、经验教训,甚至原因剖析与警示作用,都成为报道的重要内容。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报道中的《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不仅直面灾难、呈现灾难,而且深刻揭示了灾难背后的官僚体制、人物命运与环境毁坏;1991年的抗洪报道中的《天问》《人证》《地圩》,则从环境生态和人类共存的视角进行了深刻的反思。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新闻在全景式地报道洪灾和抗洪斗争基础上,冷静客观地揭示洪水的人为原因——过度乱采滥伐、围湖造田、破坏生态平衡,充满思辨色彩,发人深省,令人震撼。1999年11月24日山东烟台“大舜号”海轮沉没,270多人死亡。新华社坚持每天播发稿件,对海难情况、救援过程、打捞进展、原因调查和善后处理等作了连续不断的报道,成为国内外受众了解“11 24海难”事件的权威渠道。应该说,这一阶段灾难新闻报道的最大进步在于,信息内容打破了单向度闭合而得到了多向度的呈现,比较充分地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有论者认为,这种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突破具体表现在:首先,报道的客观性加强了;其次,报道的及时性增强了;最后,报道的深度和理性增强了。当然,由于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守旧的新闻报道机制的制约,媒体面对灾难依然持谨慎保守的心态,满足于告知信息,对于生命的轻视和冷漠还相当明显,人文关怀还十分欠缺,导致报道模式化,报道视角、话语表达等方面的人性化操作空间还相当狭小。(三)2003年至今:“人本位”的全息开放报道模式

与前两个阶段相比,2003年以来的灾难新闻报道模式又发展成为“人本位”的全息开放

报道模式。从2003年开始,SARS疫情早期“禁报迟报”的严重后果终于使党和政府警醒,确立了及时公开报道疫情的全新机制。随后,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条例来推进信息公开,保障民众知情权。从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颁布,到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普遍确立,到官员“问责制”的逐步尝试,一步一步地促使灾难事件的信息得以有效披露,进一步释放了灾难新闻报道的空间。而媒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崛起,客观上要求媒体必须塑造公信力,强化专业精神,更好地改进灾难新闻报道。与“事本位”的多向度客观报道模式相比,2003年以来的灾难新闻报道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呈现出信息开放的局面。同时,党的十七大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也促使媒体的人本精神和报道的人文关怀不断加强。在“人本位”的全息开放报道模式中,媒体不仅重视对灾难本身的报道,重视对救灾工作的报道,而且在报道过程中充当了关怀者的角色,关注受灾者的困境及精神状态,将人文关怀贯穿在灾难新闻报道之中。与前两个阶段的两种模式相比,“人本位”的全息开放报道模式又有新的突破,那就是:(1)人性化报道突破模式化报道,由“集体呈现”向“个体呈现”转变,从人性视角还原多元人物的生存状态;(2)人性化报道突破官本位报道,打破“英雄神化”与“领袖宣传”的迷思,灾难背后的人性光辉得以充分挖掘。这样的特点,在2008年的雪灾报道、“5 12”汶川地震报道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尤其是汶川地震报道,把当代中国的灾难新闻报道推向新的历史高度,从而成为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史上的一座丰碑。

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不仅体现了当代中国新闻报道的历史性进步,而且体现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尽管谁都不愿意看到灾难,但中国却是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就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又发生了“4 14”玉树地震。衷心祝愿不断进步的灾难报道能够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平安与幸福。■

(作者分别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注释:

孙发友:《从“人本位”到“事本位”——我国灾害报道观念变化分析》,《现代传播》2001年第2期

王蕾:《论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胡甫臣:《事故报道的新要求》,《新闻战线》1980年第11期

田中初:《新闻实践与政治控制——以当代中国灾难新闻为视阈》,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王益民:《中国当代精彩新闻评说》,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时统宇:《让历史告诉未来——新中国灾害报道反思》,《新闻知识》1999年第2期王润泽:《探寻灾害报道的模式突破》,《中国记者》2006年第9期

篇三:新闻类栏目讲义

电视新闻栏目

一、电视新闻栏目概述

(一) 概念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具权威性、公认度最高的新闻定义,仍是陆定一提出来的,即:“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

(二) 特征

电视新闻栏目的基本特征:

全球传播 即时传播 线性传播 声画合一 视听结合电视新闻栏目是电视台每天播出的相对独立的信息单元,按照新闻内容编排布局的完整表现形式。

它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播出时间、固定的栏目宗旨,每期播出不同的内容。

1、电视新闻栏目的共性特征:

时效性:时效是新闻报道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即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新闻才有传播效果,才有价值,是决定新闻报道价值大小的重要决定因素

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力,新闻必须真实,这是一切新闻传播媒介必须遵循的工作原则。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新闻必须真实,不仅是现象的真实,还要求本质的真实。

电视新闻形象化的特点,要求报道不仅事实必须真实,而且要求试听结合的形象传播也是真实可信的,要求真实性与真实感的统一。

客观性: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美国学者博耶归纳出六项客观报道的要素:1,平衡与公正地呈现一个议题中各方面的手法;2,正确与真实的报道;3,呈现所有主要的相关要点;4,将事实与意见分开,但是将意见视为相关;5,将记者本身态度、意见,或涉入的影响减至最低;6,避免偏颇、怨恨,以及迂回的言论。

社会性:新闻媒介面向大众,它的传播是向整个社会开放的,传播的社会性是新闻的共同之处。

2、电视新闻的个性特征:

立体信息传播:重视同期声,重视非语言符号

直观形象思维:抓拍典型情节、细节 蒙太奇思维

现场纪实再现:现场的视角 纪实的手法

观众多层次参与:间接参与 直接参与 思想参与 参与再传播

表现多元素综合:视觉--现场纪实影像,情景再现 照片 文字 动画 听觉——同期声 画外音解说 现场声音 音乐 音效

报道多工种配合:前期采摄--“采摄合一”到“采摄分家” 后期制作--剪辑 配音 包装

3、不同类型新闻栏目的特征

(1)消息类新闻栏目(联播类)的特征

消息: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事态。是电视新闻实现“国内外要闻总汇”的主要渠道。 1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载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9月1日

消息类新闻的基本特点:迅速、简要、客观、及时

增强创新意识

(2)访谈类新闻栏目(访谈类、辩论类、观察评论类)的特征

访谈新闻直观的形象、面对面的交流是报纸、广播的对话题材所不具备的优势

(3)直播类新闻栏目的特征

共时性

直观性

参与性

收视率高

(4)专题、深度类新闻栏目的特征

新闻专题是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的报道。它报道的范围很广,可以说,它是消息新闻的延伸和拓展。

新闻专题的特征

新闻性

重要性

专题性

多样性

深度报道的特征

深度报道是某些通过展示宏观背景,对新闻事实(事件)进行分析、解释、预测以达到相当深度的报道的总称。

深度报道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或者几种问题,还应该包括某些体现出深度报道理念的独立文体(如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深度人物访谈)以及一些特殊编辑形式(组合报道)等。

(三) 类型

1、消息类

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它的特点是真实、新鲜、灵活、短小,强调用事实说话、用新人新事说话、用形象说话,其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消息类新闻栏目的基本表现形态为演播室口头播报与现场记者采访报道有机结合,它以迅速、及时、简要、客观的报道新闻事实为特点。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以及各省、市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类栏目均属此类。

《新闻联播》

栏目创办:1976年党的生日那天,根据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的意见,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回顾式新闻报道是什么)电视新闻联播,向微波干线沿线的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

栏目宗旨:

节目宗旨“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

播出时间:

现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全国各省级电视台卫星频道或第一卫星频道、部分上星城市电视台卫星频道、各城市电视台主要频道、各地方、县级电视台频道于19:00并机现场直播;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于次日06:25、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21:00、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02:00重播。时长30分钟。

栏目定位:

百姓们说:“这里有国家的大政方针,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衣食住行。” 干部们说:“这里有百姓的苦乐冷暖,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新闻联播》与中南海有最迅捷的通道,是国家级电视新闻发布机构。Cctv-4-4的徐俐同志指出,《新闻联播》对于一则消息的论述,代表着中央对它的表态和“定调”。

《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王牌栏目,并跃升为世界上观众最多的新闻节目。 《新闻联播》拥有遍布世界的优秀记者,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是国内外大事的真实记录者;通过国际广播转播、央视国际频道重播、网络视频、台港澳媒体收录,备受全球瞩目。

《新闻联播》是专题综述和系列通讯领域的开路者。

2、访谈类

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些问题去访问知情者、事件本人或专家,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就叫做访谈。

访谈的对象肯定是人,而访谈的内容可以是新闻事件或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也可以是人物专访。

访谈的基本特征是针对性、专题性、典型性。即访谈的目的性特别强,针对某事、某人、某个问题;围绕一个中心提问;访谈的人、事、问题具有典型意义。

做好访谈必须做好三点:对访谈的对象和内容有比较详细的了解;访谈主题要明确,提问要简明清晰而附有针对性;要有较好的提问技巧。

访谈类节目既能直接展示信息源,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又以谈话方式提供给人信息和观点,促使观众进行思考,由此与观众达成了一种新的、更为积极与健康的对话方式。

1、《新闻1+1》

(一)栏目创办时间:2008年3月24日

(二)栏目的宗旨: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 (三)栏目的时长及播出时间

首播:新闻频道:每周一至周五晚21:30

重播:新闻频道:次日凌晨2:00 4:45

(四)栏目定位 1、内容定位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采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像,更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给观众最质朴的新闻。

2、形式定位

《新闻1+1》开创了一种以主持人加观察员为主要形式的“二人转”式的新样态。主持人不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对节目观点的系谱进行宏观把控,对新闻意见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平衡,把选题外围的思考空间交给观众,在每个“关节点”发出疑问,防止受众落入窠臼,既把他们引进来,又让他们能厘清关系,顺畅地走出去。

《新闻1+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选题大都是采用网络上热议的话题,着力于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点进行探讨,并且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情感诉求。《新闻1+1》通过网络话语和官方话语互搭梯子的方式让草根议程走上了公共议题的舞台,既集纳公共领域意见,又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让偏私或者非理性的网络语言得到自我修正。

3、栏目包装

《新闻1+1》-结构框架

《新闻1+1》的主题大致分为三类:时事政策解读、公共话题、突发事件。每类主题都敢于选取一些较为敏感的话题,触角也会伸向体制机制层面,为决策层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谏。这一方面需要胆识和评论策略,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握好评论时机,在大量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寻求忠恕、公允、客观、平衡的新闻意见。

时事政策解读

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建构媒介层面上的国家议题 在时事政策解读方面,《新闻1+1》曾推出一期引起网民讨论的节目——《临界点:中日关系圆桌论坛》。节目中双方嘉宾的交锋非常激烈,谈到许多敏感问题时也直言不讳。节目最后,双方拉手的姿态也表现出中日关系正在走向暖春的新图景,为观众呈现出国家意义层面上的中日关系,从新闻控制的角度上说有利于引导受众理性地看待日本社会和民众,从而完成媒介层面上的政治意义建构。

突发事件

注重报道时机,凸显“不一样的解析” 在突发事件类选题中,《新闻1+1》也开始关注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同时采取适当的策略,不抢“第一落点”,只抢“第二落点”。因为突发事件需要一个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陷入舆论的狂躁中,必然增加新闻意见的政治风险。只有当事件逐渐平息后,掌握翔实、准确的材料,对事件有一个全景式把控,才能做出理性、富有建设性的评论。对突发事件评论另一种策略就是独到、深入、异质的阐释,在思考维度上抢占先机。

公共话题

把百姓关注点作为切口,促进决策科学化 《新闻1+1》通常会对微观事件进行剥茧抽丝,最终抽象为体制机制层面的公共议题。《承担与感谢》这期节目,在探讨百姓怎样去理解和遵守奥运会期间的临时措施时,白岩松建议政策制定者能否在一些措施的细节处更以人为本。

3、 专题类

一、定义

专题类电视新闻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事件或某些新闻价值又为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以及某一战线,地区新面貌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2

二、特征

(1)新闻性: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是新闻专题区别与社教类专题节目的主要特点。新闻性专题是围绕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新闻典型等展开的。报道要有时效性,或是新近发生的事情,或是适宜于当前形式所需要的,报道要有新闻由头。对有重大新闻价值的题材,及时地深入采访,挖掘,把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都达到一定高度的完整节目呈现给观众,这是新闻专题的重要的特征。

(2)重要性:与消息类新闻报道题材面广泛不同,新闻专题的题材需要精选。

(3)专题性:专题类新闻电视节目必须具备专题节目的特征,它是消息类新闻的延伸和拓展。是报道内容思想的延伸—深入,深化。是报道时间的延伸—足够的长度,能容纳分析,透视事情的内容的篇幅。是新闻品种的延伸—从传播形式上它设立固定的栏目作为传播新闻性专题窗口,也可作为特别节目推出。

三、分类

2 《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第14页,中国广播出版社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