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秘写作 > 新闻报道 > 列表页

新闻报道人文关怀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7  分类: 新闻报道 手机版

篇一: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小悦悦事件"电视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2012-02-14 15:40: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新闻记者》杂志供稿

2011年10月13日,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被2辆车3次碾压,18路人见死不救,引发了国人的震惊和反思,也引起了各大媒体的竞相报道。司机的凶残、路人的拒救,交织成面色冷漠的众生相。而阿婆陈贤妹的援手让极度冷漠的社会有了一丝温暖,以朴素的悲悯情怀挽住气若游丝的生机。个体境遇是世态的微观映射,“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不啻为“冷漠流行症”的再度发作。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席卷全国的小悦悦事件报道中,同样也凸显出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少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和收视率,在报道中缺乏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本文以国内数十家卫视为观察对象,以10月16日至23日这段时间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报道为观察样本,对此试加分析。

1.新闻采访缺少换位意识

电视采访最大的特点是在摄像机镜头前进行的。作为采访记者,职业决定其已经习惯了镜头前的交谈,有的记者就忽略了被采访对象的感受,往往开门见山、劈头盖脸地向对方发问,常常弄得被采访者手足无措、狼狈不堪,根本无暇认真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因此,电视新闻采访学当中提倡换位意识,所谓换位意识就是要求采访记者首先要考虑和尊重被采访对象在镜头前的感受(有些批评或揭露性采访除外)。综观小悦悦事件中的人物采访,很多记者恰恰缺乏这种换位意识。

在此次事件中,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小悦悦的父母了。在南方电视台《今日最新闻》和《米线社区》的新闻画面中一度出现两位哭泣的镜头,特别是作为母亲,曲女士曾敲打自己,长跪不起。然而,我们的记者却一遍又一遍地提问为什么没有看管好孩子甚至是事发几天后还有记者问她当天的情形,这无异于再次揭开别人的伤疤,在其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曲女士表示已经不愿意回忆当天的情形。如果不愿开口就不要进行采访,强行采访不但得不到好的效果,还会对受访者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

另外,对陈贤妹老人的采访也有失人文关怀。一是媒体过度采访。陈贤妹本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农家妇女,老人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天会上电视,甚至成为“名人”。尽管这位连普通话都不会讲的阿婆表示,“这只是件小事情,我当时只想帮一下,没有想太多,没什么好讲的。”但多处画面中可以发现,她在接电话的同时,还在众媒体的包围当中,一支支话筒还在对着她。她自己都向记者表示这已经干扰到她和家人的正常生活。为了回避采访,她的儿子刚把她接回清远老家,第二天又被政府“请”回赶去接受颁奖。二是媒体不当评论。有人质疑她三拒政府慰问金的目的是想出名。当有记者问她是否是炒作之举,这位老人表情

很茫然,没有回答上来,或许不识字的老人根本不知道炒作是什么意思,但记者们却给这位老人贴上了“莫须有”的标签。对于这样的采访,我们的记者不仅没有换位意识,还可能对老人心理上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

曾经,2006年在央视《新闻调查》《一只猫的非常死亡》一片中也有类似情况,主持人采访“踩猫事件”的当事女子王某时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要选择踩它的眼睛呢”这个问题单刀直入当事者的心理层面,这或许体现了《新闻调查》的质疑和思辨精神,然而当时令王某受到刺激而产生严重痉挛,直到注射安定才得到缓解,节目播后出也有观众反馈这个问题听起来有些过于残酷。

记者的本职工作就是挖掘新闻,那么在灾难报道中,对灾民经历的挖掘又有悖于新闻职业道德,岂不冲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两者并不冲突。只要把握好“度”,时刻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可以避免记者人为伤害和刺激的发生。

2.新闻镜头缺少人文意识

就在大家对小悦悦事件中的道德沦丧、社会无良口诛笔伐之际,殊不知,电视台、各大视频网站也在对监控录像中小悦悦不幸遭遇的事件全过程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播出。汽车一次次地碾过,小女孩血肉模糊的形象,路人漠视地路过,一览无遗地反复展示在全国观众的眼中。在笔者的观察中发现,很多电视台的播报是画面直接播出,没有经过任何技术处理。只有极少数台的新闻报道,如凤凰卫视,对于汽车碾过的镜头,进行了马赛克处理或适时剪切;南方电视台《米线社区》在播出前主播有提示让小朋友回避,但画面还是直接播出。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细节,相对于路人见死不救的漠视来讲微不足道。但是,我们记者在一次次批判路人的冷漠之时,是否也扪心自问:我们的报道是否也缺乏人性化思考与人道主义的关怀如果这样的画面被小朋友或未成年人一次次地看到,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

3.新闻播报缺乏情感意识

近年来播音学理论与实践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由播新闻演变成说新闻甚至是戏说新闻,意即播音员播读稿件时要有情感色彩的融入,而不是简单地读新闻。但这种情感色彩的融入要恰如其分,如果处理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小悦悦的离世是让人倍感遗憾和惋惜的一则新闻,而辽宁卫视《第一时间》栏目的播音员在播报这则新闻时,却表现得相当轻松,这不由让人对播音员的职业素养产生质疑。对于灾难性新闻,且不说我们要表达真情实感,应有的肃穆和庄重是必须的。毕竟,这是一个幼小生命的消失,应表现出对死者足够的尊重。赵普在汶川地震新闻播报时情绪一度失控,引起网上热议,却表现了一个播音员良好的职业素养。

4.新闻制作缺少细节意识

细微之处见功力,细节在某种程度上能衡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在本次小悦悦离世的新闻报道中,有的播音员身着红色衣服,有的栏目在画面中对小悦悦的离世用红色字幕标识(而不是用黑色字幕),虽然这些是细节问题,没有绝对的对或错,但如果有人文主义的考虑,细节更能体现一个栏目的新闻素养。前段时间关于“绿领巾”事件的报道,白岩松在《新闻1+1》栏目中就佩戴了一条绿领带,把节目的主题与服饰很好地结合了起来。笔者认为这个细节就处理得很好。

在灾难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多数记者习惯性地将灾难中受害者的创伤揭开,将血淋淋的事实赤裸裸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这样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受访者,同时报道中的残忍现实也对受众造成了心理创伤。因此,在灾难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新闻媒体要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引导机制,承担起事实报道者、舆论引导者、主要议程设置者角色,充分发挥对于报道突发事件、缓解各方矛盾、降低社会恐慌以及减少不良效应的扩展与传播的重要作用。新闻报道要有受众意识,加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价值观,真正为受访者、为受众考虑,使突发新闻的采访与报道尽量做到人性化。(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教授)

注释:

胡智峰:《电视节目策划学》第3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孙宝国:《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发展走向》第155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11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初探

《今传媒》杂志社供稿 文/任冬梅

2009年11月27日11:17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摘要]灾难性事件作为突发性新闻,其社会关注度极高,也是各家媒体竞相报道的重点。“5·12”汶川大地震更是对国内媒体灾难报道的一次考验。灾难报道极易对受害人及相关人员造成伤害和二次伤害,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此,灾难新闻的报道应该“以人为本”,体现出应有的人文

新闻报道人文关怀

关怀。

[关键词]灾难 新闻报道 人文关怀

灾难性事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媒体在此类事件的报道中通常都会派出精兵强将争分夺秒“抢新闻”。

一般而言,灾难是指某种不可控制、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或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员财产损毁的现象。灾难新闻是新闻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

灾难新闻不同于其他的新闻体裁,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灾难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以及图片的运用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以人为本”则是所有原则中的第一原则。

“以人为本”,简而言之就是要关注灾难事件中的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维护和尊重被

采访者的权益和尊严,从精神和心理层面将灾难对当事人的危害降到最低。

灾难新闻的特殊性及其采写要求

灾难新闻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首先,灾难新闻具有突发性,灾难大多突如其来,需要记者呼之即来。其次,灾难新闻具有严肃性和客观性,灾难本身具有悲惨性,灾难新闻则应起到传播灾情、争取救援的重要作用,人命关天,必须客观、真实、准确,马虎不得。

灾难新闻还有科学性的要求,灾难发生后,媒体必须通过报道澄清人们认识上的愚昧和麻痹,力戒迷信等非科学色彩,通过对专家的采访,寻找灾难原因,警醒人们预防灾难的再次发生。

由于灾难事件的特殊性,决定了灾难新闻报道方式也具其特殊性。这些年,新闻媒体开始提出“以人为本”。其实这和西方媒体所提倡的“新闻人文主义关怀”是一个道理。

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的“两个核心”,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

灾难性事件带给人们是悲痛、恐慌、焦虑、不安,而灾难新闻的任务是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唤起各方关注,尽量减轻灾害损失,并转变受众的消极情绪,使他们的悲痛得到抚慰,恐慌得到缓减。这就要求我们在灾难事件新闻报道中要“以人为本”,关注弱者的生存状态,维护被采访对象和受害者的尊严。从这一个角度上讲,灾难新闻的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有时甚至会改变事件的走向。

由此可知,灾难新闻中的“人文主义”关怀所强调的正是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所倡导的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平,维护每个人的尊严。

灾难新闻在人文关怀方面的现状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各级新闻媒体的灾难报道往往侧重正面报道,少侧面报道;报道领导多于群众;关注群体多于个体,无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各级政府认为灾难事件是“给政府抹黑”,在这种思想主导下,部分媒体的灾难新闻报道偏离了新闻规律。即使见诸报端,灾难中的“主角”——死难者及其家属也只会是几个简单的数字。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局面已经有所扭转。

就目前新闻媒体灾难新闻报道的现状,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关注领导 忽视弱者

灾难往往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灾难中的受害者是物质损失最惨重、精神创

伤最严重的群体,他们也最需要关心和帮助。媒体必须真实地反映这种状态,唤起更多的关爱和救助。

但不少媒体在灾难新闻中只写事件,事件中人的思想、人的感受通常淹没在对事件经过的叙述和议论之中。各级领导的批示占据了报纸的主要版面,某某领导“亲临现场”“亲自指挥”等字眼充斥版面。

2007年5月5日,山西蒲县发生一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8名矿工不幸遇难。事发后,多数报道都重点报道了事故原因、救援进展、官方批示和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灾难中遇难矿工及其家属的命运和他们面临的生活困境则很少有媒体报道。经历那么大的灾难、面对生离死别,却听不到遇难者家属的声音,这本身就是媒体的一种“人文关怀的缺失”。 2.追求轰动 漠视生命

2004年9月1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的一所学校遭一帮武装分子袭击,400多名师生被劫持为人质,后来俄安全部队采取强攻,恐怖分子引爆炸弹,导致338人死亡。全球各大媒体都做了详尽报道,在图片运用上,不少媒体为了吸引眼球,都采用了同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名遇难学生被炸得已不完整的遗体。

从新闻角度看,这种处理或许可以给报纸带来短期的关注效应。但对于遇难者及其亲人而言,这无疑造成了“二次伤害”。虽然事出异国,但我们在这种新闻的处理上也应该考虑大多数读者的接受程度。9月2日,《三晋都市报》在天下版对这一新闻作了重点处理,在图片处理上,选用了营救过程中,特种部队队员怀抱哭泣赤裸男童的一张照片,既恰当地避免了过于渲染血腥场面,也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而9月6日,央视4套《今日关注》栏目在报道别斯兰人质事件时,滚动播出了有奖竞猜信息:“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选项:A.402人;B.338人;C.322人;D.302人。”节目播出后,引起了观众的极大愤慨和上级领导的关注,后来央视对相关责任人作出惩处,在宣传例会上通报批评,《今日关注》两名制片人被免职,值班编辑被开除。

除此之外,当前的新闻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还表现在侵犯当事人肖像权、隐私权等方面。

如何才能在灾难新闻中彰显人性

随着通讯方式的革命性变革,灾难新闻的传播早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而互联网的普及,对灾难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媒体的报道可圈可点。央视打破常规,从地震当天起,24小时滚动播出来自灾区现场的报道。国内媒体的合力报道,使外界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地震灾情,中国政府在灾后进行的积极有序的救援行动也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在国内,则形成了“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的共识,使灾难性事件凸显出激发爱国情怀,凝聚民族精神的正面社会价值。

总结以往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得失,对于“如何在灾难新闻中彰显人文关怀”,笔者总结

篇二: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摘要 人文关怀是一切以“人”为中心,强调对人心灵深处的关心,寻求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性真善美的追求。新闻报道的宗旨就是人文关怀,就是关心民生。面对目前我国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逐渐缺失的现状,本文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加强人文关怀的对策。

关键词 新闻报道;人文关怀;传播媒介

1 人文关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1.1 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在中国古汉语中被视为人类的文明与文化,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精髓,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现实意义;“关怀”即强调对人的关心、尊重、爱护,它更是一种博爱精神。它强调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思想和情感;肯定人的价值和主体性,以人为本;关怀个体的自我实现与自由,追求人性的完善,实现人的最大发展

[1]。笔者认为,人文关怀就是一切以“人”为中心,强调对人心灵深处的关心,寻求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性的真善美的追求。

1.2 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世界的双重关怀。人文关怀在当代应关注人的生存和安全,关注人们的生活追求和经济活动,鼓励个人的生活追求和物质利益的观念,肯定人们物质要求的合理性。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一个个不期而至的灾难,上演人间的一幕幕生死离别。灾难无情人有情,社会各界人士自发捐款、捐物,以助那些遇难者重建家园,从捐助的物质里面流露出浓浓的人文关怀的情意与气息。灾难发生之后,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抵达,慰问灾民;我们的新闻媒体也在第一时间报道相关新闻,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各种慰问的信息随处可见,“亲人们,坚强地站起来!”,一句句平凡的话语让我们莫名的感动,感动了你我,也感动着灾区的群众。这不正是人文关怀在精神层面上的具体体现么?人文关怀对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世界的关注从来都不是孤立的。

人文关怀具体地体现着时代的精神风貌。时代在不断发展,物质世界的繁荣背后,更多的是精神家园的荒芜。很多人在这个变革的多元社会理念里迷失了方向,于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贪污腐败、命丧黄泉。人文关怀的缺失让精神家园荒芜。于是我们看到我们的社会呼唤人性的回归,寻找遗忘的灵魂,重塑迷失的自我。我们的时代开始不仅关注人的社会行为,更关注支配这些行为的人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它唱出了我们时代的精神,也唱出了人文关怀的本质要求。

2 新闻报道与人文关怀的辩证分析

篇三:新闻报道应具人文关怀

新闻报道应具人文关怀

目前,新闻报道缺乏人文关怀现象日趋严重。

在某媒体对一次空难的报道中,记者细致残酷地展现在空难停尸房停放的七八具罹难者遗体的惨状,对受害者的亲属进一步造成伤害,被评价为毫无人道主义的报道。还有一些媒体在报道矿难时用死亡多少人,而不用遇难多少人。

中央电视台第4套节目的《今日关注》栏目曾在关于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人质危机的报道中滚动播出有奖竞猜信息,以选择题的方式让观众猜测人质危机死亡人数。这种举动引起观众极大愤慨,不少观众在网上留言指出传媒应有道德底线,不应借人质事件发财。后来,相关责任人被开除公职。

法律与生活》杂志(2013年8月第15期)封面文章《冀中星,守住底线》一文中,对冀中星的报道就不失人文关怀。冀中星在多次维权无果后,选择了自杀式维权的方式,在首都机场引爆炸药。但他在点燃炸药前,曾善意地提醒周围人躲开。文中称冀中星的行为虽犯罪,但他守住了人性的底线。像死亡多少人这种表述方式、刻意进行有奖竞猜人质死亡人数的举动,就没有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一些国外媒体在报道人辞世的消息时,多用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或者不幸遇难等饱含深切同情的语句。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特别是突发性、案件类、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客观、理性和对遇害者、受灾者的同情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不能麻木不仁、冷若冰霜,更不能一味地制造卖点和所谓的轰动效应。每个生命都是人的同类,都值得人们同情与关怀。

在灾难性报道中,更应体现人文关怀。媒体应持人文主义关怀的精神,给人们以精神上的抚慰和鼓励,因为灾难除了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还会在人们的心灵上留下重创。

什么是人文关怀呢?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应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无论弱者、强者。究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查一切事物的中心价值取向。所以,我国在几年前修改《宪法》时将国家尊重保护人权写进庄严的《宪法》。但一些媒体却常常逾越人文关怀的底线。

孔子曰:仁者爱人,人恒敬之。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就是人最基本的同情心,是起码的人性。如果连这点儿都做不到,谈何优秀的记者?所以,对于当前媒体报道冷漠化现象及其发展趋势,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应当反思反省,不再犯这种错误。从媒体人文精神重塑、媒介文化品位的提高、媒体从业者素质的改善以及自律和他律等多方面对当前的新闻报道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构建,很有必要。只有如此,现实中新闻报道的冷漠化现象才会逐渐减少,新闻传播的本质和最终价值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体现。毕竟,对人权的尊重与否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起码标准。即使是遇难者,也应有尊严。作为媒体,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和人祸时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地传播正能量,决不能麻木与冷漠。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