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意思 > 列表页

下句丽什么意思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9  分类: 意思 手机版

篇一:“高句丽”和“高丽”是指同一个国家吗

“高句丽”和“高丽”是指同一个国家吗? 花郎

朝鲜称韩国为南朝鲜,韩国称朝鲜为北韩。作为朝鲜和韩国的通称,英语中的Korea、法语Corée、德语Korea、俄语Корея、希腊语Κορ?α、西班牙语Corea统统源自另一个词“高丽”。

中国人比较熟悉的隋炀帝三征高丽、唐高宗灭高丽,这个“高丽”指的是否就是Korea?没错,确实是。但这么说,一定有人反对:“隋唐皇帝亲征的不是?高丽?,而是?高句丽?!”那么,高句丽和高丽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二者有何关系?

高句丽兴亡:700年屡受挫未亡国

高句丽(也作高句骊)国,建立于公元前37年,相当于西汉末年。在高句丽人自己所立的巨型石碑好太王碑(韩国称“广开土大王碑”)中记载,其第一代王是“邹牟”。高句丽建都于今天辽宁省桓仁县,不久迁至丸都(今吉林省集安市)。王莽时代对周边部族推行歧视政策,引起北方部族纷乱,高句丽也被更名为“下句丽”,直到东汉初年,汉光武帝才恢复了 “高句丽王”的王号。

最初的高句丽国只是汉朝玄菟郡内的小国,经过对周围小股势力的长期兼并,到曹魏时代,它形成了一个对周边部族有很大影响力的政权。曹魏在消灭了割据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几个郡的公孙氏之后,242年派大将毌丘俭攻打高句丽,焚毁都城——丸都城,给高句丽造成灭顶之灾,《毌丘俭纪功碑》中就有“高句骊反”“讨句骊”的记载。

毌丘俭碑拓片(局部)

然而,高句丽并没有覆亡,它慢慢恢复,趁西晋永嘉之乱,进占了乐浪郡、带方郡故地(313年),乐浪郡故地统治中心在今天的平壤一带。当时朝鲜半岛南部从众多小国中逐渐成长起来的百济国,都城在汉城(今首尔附近)。高句丽进入平壤一带后,就和北上扩张的百济相遇,两国争战不断。那时半岛南端的新罗还只是一隅小国,实力不能与这两个国家相提并论。与百济作战的同时,高句丽不断“西进”,与辽河流域新兴的慕容鲜卑长期作战,争夺辽东郡和玄菟郡,相较之下,慕容鲜卑更胜一筹。

342年,高句丽都城丸都被慕容鲜卑攻陷,高句丽王的母亲和妻子被掳走,父亲的墓也被盗掘,高句丽王被迫向慕容鲜卑称臣纳贡。

其后,经过较长时间的积蓄发展,高句丽再次趁着中原战乱,恢复实力,牢牢掌控平壤地区的同时,重新开始攻占辽东郡、玄菟郡。在好太王时代,高句丽终于完全占据辽东(约405年)。至此,高句丽吞并了西汉以来所设置的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四郡的广大辖区,并在427年将都城迁到平壤,大力经营朝鲜半岛。

在随后的南北朝时代,高句丽通过控驭辽东和黄海东部交通,展开“越境外交”,与南北对立的中原王朝同时建立联系,并且远通北亚草原的柔然和突厥,甚至与中亚粟特人也有联系(很多学者认为撒马尔罕壁画中的鸟羽冠使者就是这一联系的证据),可以说高句丽已然成长为欧亚东部世界的一个强国,因此中原史书称高句丽“强盛不受制”。

阿夫拉西阿卜(撒马尔罕)壁画中的鸟羽冠使者(右)被认为是高句丽人 6世纪下半叶,隋帝国最终结束南北分裂,中原走向统一,高句丽问题也日渐被提上议事日程。后来,隋唐屡征高句丽,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征辽东”。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国内大乱,身死国灭。继之而起的唐帝国,在668年与后来居上的新罗联手,先是灭亡了百济,又在白江口(今天韩国的锦江口)的大海战中大败前来援助百济残余势力的倭军。唐军与新罗水陆并进,南北夹击高句丽,趁其内讧之机,一举攻破平壤,灭亡了高句丽。随后,唐朝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统辖其地。

综合来看,高句丽是一个强韧的国家,屡屡与中原抗衡,最终覆亡仍然是由于外部的摧毁。自汉末至唐初,高句丽共存在了705年,先后以桓仁、集安、平壤三地为都,所以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在现今中朝两国境内都有分布。

两个“高丽”,还是一个“高丽”?

那么,高丽又是“谁”?这要做两层解释。

首先,高句丽在后期就开始被称为“高丽”了。

在南北朝时代的中国正史中,“高句丽”就开始被写作“高丽”,在南朝,《南齐书》最先如此称呼,而北朝可能更早,至晚《北齐书》已经将“高丽”作为

“高句丽”的称呼了。至于原因,学界目前仍有分歧。有人认为是高句丽自己改名了,也有人认为是中国史书的简写——之前也曾简写“高句丽”为“句丽”、“句骊”。但是到隋唐时代,史书中对于高句丽的称呼绝大多数都改成了“高丽”,仅有个别记载同时并用“高句丽”。一句话,高句丽还是那个高句丽,只是叫法有所变化。

高句丽历史地图(612年)

其次,高句丽灭亡之后,新罗通过战争以及外交手段,逐步统一了朝鲜半岛中南部广大地区,也就是原来百济的全部领土和高句丽南部的一些领土,这之后的新罗被称为“统一新罗”(朝鲜史学界不承认它是统一国家,故称之为“后期新罗”)。经过两个世纪之后,统一新罗衰落,它的内部掀起反叛势力,其中有两股最终做大:一股是900年在原百济地区兴起的甄萱,建立的政权被称为“后百济国”;另外一股是899年在原高句丽一带兴起的“后高句丽国”(又叫泰封国、摩震国),后来为了凝聚力量、反叛新罗,新首领王建在918年改定国号为“高丽”。三方混战,最终高丽统一了四分五裂的朝鲜半岛,由此“高丽”又成为这个统一的新国家的国号。

这个高丽完全继承了新罗的全部国土,并向北有所伸张,重要的是,它持续统治朝鲜半岛近500年,直到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取而代之。王建所建立的这个高丽,定都开京(今朝韩边境附近的开城),又称王氏高

篇二:高句丽

高句丽

提示:本条目的主题不是高句丽县或高丽。

高句丽

高句丽

前37年–668年

高句丽鼎盛时期的疆域 首都 卒本扶余(前37年–3年) 国内城(3年–427年) 平壤(427年–668年)

君主制

前37年

66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朝鲜

韩国

俄罗斯 主要宗教 佛教 道教 萨满教 政体 历史 - 成立 - 解体 今属于

高句丽(汉语拼音:Gāogōulì 或 Gāogōulí、注音:ㄍㄠ ㄍㄡ ㄌㄧˊ、谚文:???)又称高丽、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时期又写作高句骊,是于前37年发源于汉四郡之一的玄菟郡,后逐步把疆域拓展到今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大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一部分的古国。高句丽在公元5世纪到7世纪的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朝鲜史学界称为三国之一。

[1][2][3][4]

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引用传说(一些史籍推论是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建立高句丽。高句丽建国后,迅速扩张,逐步吞并了其周边的扶余、沃沮、东濊并吞并汉四郡。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全盛时期,之后的1个世纪里,保持了在朝鲜半岛对新罗,百济的压倒性优势,控制了今朝鲜半岛大部和今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隋唐时期,高句丽不断与隋唐王朝交战,国力陷落,668年八月为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三国史记? 高句丽纪十》记载“总章二年夏四月, 高宗移三万八千三百户于江淮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之地。潜入内地的高句丽人成为中国内地一股重要的武人集团,在唐末五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5],少部分高句丽遗民被新罗吸收。[6] [7][8]

高句丽立国700余年,曾成功在与倭和与隋战争中获胜,在东亚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高句丽独特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朝鲜半岛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9][10], 中国传统历史界将迁都平壤后的高句丽视为朝鲜历史范畴[11][12]。1980年代起,高句丽争议浮出水面,由于高句丽本源于中(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下句丽什么意思)国境内,[13]后扩展至朝鲜半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国土横跨今日的中国东北、朝鲜大部及韩国北部,三国都认为高句丽

自始至终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或地方政权。 另外日本学者的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说也认为高句丽、扶余可能为日本民族的起源。[14][15]

目录

[隐藏]

?

?

?

?

?

?

?

?

?

?

? o o 1.2 高句丽的起源与成立 o ? 1.3.1 卒本城时期(公元前34-公元3年) ? o ? 1.4.1 平壤城时期(公元427 -586年) ? o 1.5 6世纪末和7世纪初的混乱 ? ? ? 1.5.3 唐与高句丽的战争和与新罗的联盟 o o 1.7 后继运动o 3.1 高句丽语言 o o 3.3 高句丽舞蹈

[编辑] 历史

[编辑] 建国神话

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引用传说,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鸭绿江沿岸的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3宋元丰五年(1082)二月己巳条中记载:‘盖自朱蒙至藏,可考者一姓九百年,传二十一君而失国。其后,复自为国,而名及世次兴废之本末,与夫王建之所始,皆不可考。” 一些 史籍推论 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或公元1世纪中期。不过还没有证据证明这些濊貊人自称自己为高句丽。首次将高句丽和濊貊部落联系起来的是《汉书》对公元前14年高句丽起义摆脱玄菟郡的记载。[16][17] 琉璃明王西伐居住在今太子河流域的梁貊,进而袭取了西汉玄菟郡的高句丽县。[18] 西元28年,东汉辽东郡太守发兵讨伐高句丽。大武神王高无恤坚壁清野,退入国内城。

光武帝建武八年(32年),新成立的东汉接受高句丽的朝贡。 高句丽人在其成立的初期是由濊貊人和扶余人组成的。[19] 据《三国志》记载,濊的“言语法俗大抵与句丽同”。[20]

据公元4世纪的好太王碑记载,高句丽的始建者朱蒙是扶余国王(解慕漱)与河伯女儿柳花夫人的儿子,后被金蛙王收养。朱蒙遭到带素的谋杀后,逃离东扶余,来到卒本扶余。朱蒙与卒本扶余国王的女儿(召西奴)结婚,后又成为卒本扶余国国王,创建高句丽国。建国第一年驱逐勿吉,公元前36年,高句丽灭沸流国;公元前33年,灭荇人国;公元前28年,灭北沃沮。[21] 大武神王时代杀东扶余王带素。有观点认为高句丽一名,来自沸流国的高夷。高句丽的王族是桂娄部。沸流国的高夷是高句丽基本族源,溶入一部分扶余与貊人,汉人。高句丽一字有人以它字根桂娄解释,说是城池,另一说法是貊人。

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认为高朱蒙是在古朝鲜部落句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于公元前27年建立朝鲜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主义国家。在主体史学中,高句丽为朝鲜的第二个国家主体。

高句丽的国名来源有较多说法,比较起来"建筑于高山上的城堡"这一说法较为被各方接受。除此之外还有"搞离"说, "山高水丽"说, "高大黑马"说,"介菜"说,"高台建屋"说, "双足驰行于高山曲谷间"说, "铜"与"黄铜"说, "中京"或"中国"说, "首邑"或"上京"说等等。[22]

篇三:王莽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妇孺皆知

王莽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妇孺皆知,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如雷贯耳。在诸多历史学者著作、历代史书以及文学作品中,王莽可以说是千夫所指,万人唾弃,被贬低的程度绝对超过了当初“齐名”的曹操、董卓。现如今,尤其是易先生品过了三国之后,曹操的名声大幅度回升,在大部分“三国迷”眼里绝对好过了欺世盗名的刘备。可王莽呢?是不是真如评书里说的那样野心勃勃的大奸臣?或是史书里评价的篡权多位的逆贼?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家,政治家?王莽究竟是“代汉”?还是“篡汉”?本人只在此陈述归纳部分史料,功过由大家评说。

? 一、王莽生平

我们先来简要看一下王莽的生平(介绍他生平的史料还只能主要从《资治通鉴》和《后汉书》中查找,其言辞不免贬低。二者相比,《资治通鉴》略为客观一些,可以理解)。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成帝时,王政君的兄弟王凤、王商、王音、王根等四人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王氏封侯者达九人之多,朝中重要官吏都出于王氏门下。王家势力的显赫,为王莽代汉奠定了政治基础。 成帝时期,王氏居位辅政,而王莽却疏散家财,赡养儒生。“子弟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唯莽“折节为恭俭”,受《礼经》于陈参,“勤身博学”,事母养孤,以德行著称。其伯父大将军王凤临终向王政君荐举了王莽,于是莽拜黄门郎,官至光禄大夫侍中,爵新都侯。莽为人矫饰,曾倾资赈施宾客,招纳名士,结交公卿大夫;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莽继王根为大司马,愈为俭约。妻子“衣不曳地,布不蔽膝”,访客以为是使婢。

王莽作为大司马辅政一年多。哀帝即位后,哀帝立,重用自己的外戚丁、傅两家,莽奉政君命罢官就国。哀帝卒,无嗣,王政君即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召还莽,拜大司马,迎立年仅九岁的中山王,是为平帝。此时王莽已不再听命于政君节制。从此,“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大吏进退皆任莽意之所欲(注,《后汉书》语)。元始二年(公元1年)莽进位太傅,号安汉公,再进宰衡。他讽公卿奏请政君归政,政事由安汉公平决,权同皇帝。

? 为取得民众支持,王莽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交大司农赐予平民;还依古制起明堂:辟雍、灵台,增加博士名额;网罗儒生数千人诣京师,令改正前人乖谬,统一异说。他辞让新野田的封赏,吏民上书颂德者近五十万人。元始五年加九锡。是年平帝不明不白死去,莽立两岁的刘婴为帝,臣民称莽为“摄皇帝”。初始元年(公元8年),刘婴“禅让”于王莽,莽即皇帝位,次年改国号为“新”。 及帝位后王莽针对社会时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遭到失败,并引发了绿林、赤眉起义,于公元23年死于起义军战火。

二、王莽改革

我们再来看一下导致王莽政治失败的改革。王莽的改革在很多史书上说是“复古更制”,其实这并不是他自己首创,而是沿袭了汉武帝以来的政治、学术倾向。王莽自幼诵习《周礼》,迷信古代制度,以为完美无缺,是治国最好方案,同时也是为了缓和西汉末年尖锐的阶级矛盾,于是附会《周礼》,托古改制,下令变法,其主要内容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其一,王田、私属。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土地和奴婢问题,王莽根据井田制度,实行“王田”、“私属”制。规定: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男丁八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者,分余田与宗族邻里乡党;原无田者,按制度受田,即一夫一妇受田百亩;奴婢称为私属,不得买卖。

其二,五均、六筦。王莽下令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制度。“五均”是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长安分东西市,设令,各市有长;令、长皆兼五均司市官,称为"五均司市师"。五均官的任务是管理市场的物价,收工商税(相当于今天的工商管理局)。各地五均官制定货物的标准价格,称作“市平”。物价高于“市平”,则把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价格低于“市平”,则任其出售。“赊贷”是由政府办理贷款(合作信用社?)。规定贫民遇有丧葬、祭祀或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者,可向政府贷款,政府借钱不取利息;祭祀贷款限十天归还,丧事限三个月归还不收利息;工商贷款每年要交十分之一的利息。“五均”、“赊贷”,加上政府经营的盐、铁、酒、铸钱和山泽税,合称为“六筦”。

? 其三,币制改革。王莽进行了三次币制改革。第一次是在居摄二年(公元7年),他下令在五铢钱外更铸五十大钱,又造币值五百契刀、值五千错刀。王莽称帝后,在公元9年又废除错刀及五铢钱,另外发行“宝货”,计有五物(金、银、龟、贝、铜)、六名(钱货、黄金、银货、龟货、贝货、布货)共二十八品。由于货币种类太多,流通不便,仅一年就废除,只留小钱值一、大钱五十两种继续使用。在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又废除大、小钱,另推行五铢货泉、二十五铢货布两种。但货币换算比值仍不合理。

其四,王莽下令实行统一度量衡制度,将标准的度量衡器颁行天下,令“万国永遵”。(值得指出的是,东汉以后各代多承袭新莽度量衡制)。

此外,王莽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郡县地名、行政区划,也屡加改变,甚至连新朝的国号也多次变更。 王莽这些改制,有些措施触及当时社会重大问题,如针对土地高度集中和奴婢问题而实行的“王田”、“私属”制;施行“五均”、“赊贷”、“六筦”,则企图限制豪民富商的高利贷盘剥。然而这些政策却遭到了剧烈的反对,首先,改制或多或少地触及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其次,制度本身存在弊病,如币制改革变化不一,给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混乱,给劳动人民也带来了灾难。加之吏治腐败,导致社会经济日益恶化,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如富商大贾执掌五均六筦大权。他们“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藏不实,百姓愈病”(《汉书.食货志》)。 王莽时期,还对东北高句丽、西南句町以及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发动了战争。结果,劳民伤财,损失惨重,不仅加重了国内人民的负担,而且破坏了自汉武帝以来中央与周边民族的稳定关系。

王莽改制没有能够解决社会危机,频繁的战争,沉重的赋役,残酷的刑法,反而使百姓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于是,终于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最终他本人也死于自己燃起的战火之中。

? 三、王莽改制失败的反思及原因

对王莽改革的反思:王莽改制是一场地主阶级为自救而进行的改革,改革针对的是当时土地兼并、奴婢泛滥的社会现实。从改革内容看,其中的王田制是井田制形式下的限田和均田,其实质是要限制土地

兼并,缓和阶级矛盾;而不许买卖奴婢等含有关心民间疾苦、保护和扶植小农利益的要求,其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王莽改制的结果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却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王莽集团和少数民族的矛盾,最终政权也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灭亡了。

王莽改制为什么会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具体条款分析来看

第一,王莽改制期间出台的一些政策违背了客观规律。如“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并按井田制重新分配。在这里王莽着意于立即消除土地兼并,初意未始不善,但这一政策违背了当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规律,这就注定了它的失败。再如币制改革恢复已被历史淘汰的原始货币,直接违反货币发展规律,徒增货币流通的障碍。

第二,改革过急过速,容易采取一些过头的政策措施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地社会基础。如王莽将奴婢改为“私属”,并禁止奴婢买卖,本意是要制止奴婢数量的扩大,解决社会上日益严重的奴婢问题。但这项措施也遭到了上自蓄奴之家,下至失地之民的反对,因为禁止奴婢买卖,既触犯了官僚、豪富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无路可走的农民断绝了一条卖身为奴的生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第三,王莽还采取行政手段,对不恰当的改革措施强制推行,引起普遍不满。如币制改革中以小易大,以轻换重,所铸大泉,重不过12铢,只相当于五铢钱的2.4倍,却要当五铢钱50枚用,所铸重一铢的小泉,却要与五

?铢钱1枚相等。如此不合理比值的存在,就难以禁止盗铸私钱。王莽只得实行诸如“以私铸钱死”、“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等严刑酷法来强行禁止。但是,政策强制对于经济规律是无法抗拒的。所以不管王莽把政治强制强化到何等程度,依旧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想当然的改革措施终究得不到贯彻。

第四,王莽还改变朝廷与地方的官制与官名,频繁地更改地方行政制度及名称,甚至一个郡更了五次名,弄得官民都记不清楚,公文上还得附写上旧名。还设五等爵,大行分封,但因“图簿未定,未授图邑”,有些诸侯只是虚封。还新定吏禄制度,分明等级,多少不等,但因制度烦碎,“课计不可理”,官吏往往得不到俸禄,于是“各因官职为奸,受取贿赂以自供给”。这又加重了百姓的灾难。

第五,王莽在民族关系上也捣鬼。他无理地侵侮各族,贬降各族的王为侯,引起各族的不满与反抗。王莽随又加以征讨,更加侮辱对方,如改称高句丽为“下句丽”,改称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于是破坏了汉与各族的友好关系,特别是破坏了汉匈和亲,断绝了汉与西域的交通,发动了几次战争,造成重大损失。

其次,从深层次的主观原因分析来看

第一,王莽其为人急功近利,对改革急于求成,而且自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只用心于定制,而不着力于兑现,故改制多停留在纸面上。寄希望于一天建成的“罗马城”成了空中楼阁。

第二,王莽改制往往“讲合《六经》之说”,尽管他也针对时弊,但不无儒家教条的教条主义。王莽所承袭的是西汉汉武帝以来的儒学界“复古更制”的思想,其本人荣登大宝也是这种思想的作用产物(此条在后文另有分析,看官先别忙拍砖),所以免不了宋元以前儒家空泛主义作风,制定的制度多从理想主义出发,大多没有经过实践考察和论证(这是中国古代政治革新的一大通病)。

? 第三,缺乏类似于近代政党的政治集团支持,王莽所依托的只是当时社会,尤其的儒学界流行的思想潮流,而非有明确政治纲领的集团或强权个人,也就没有稳固的政治基础,这样的改革一有些许波动,就会产生蝴蝶效应。而且王莽改革所托非人,所用官吏乃原班人马或阿谀奉承之徒,多非于才,而善于为非作歹,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由此看,不论二十一世纪还是古代,都是“人才重要”。

第四,王莽好改变制度,政令烦多,朝令夕改,不讲功效,故变得快,吹得也快,花样多,收效少。这些,都与王莽本质上是个贵族地主的代表人物及志大才疏的书生性格分不开。他了解一些时弊,也想解决社会矛盾,但真正做起来,并不从根本上触动本阶级的利益,并不精明干练。

四、我看王莽

首先,我觉得应该肯定王莽在汉朝历史上是有作为,有贡献的人物,在这点上王莽和曹操有异曲同工之妙。王莽当时更可能是被广大拥护他的臣民和儒家学者推上帝位,而不是自己把皇帝赶下台的,这与后世曹丕依托强势的曹氏政治家族逼迫汉献帝退位是颇有不同的。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获得统治帝位之后,儒学界就形成了“复古更制”的思想,宣扬恢复上古时期的帝位“禅让制”,并将朝代更替系统化:1.圣人受命;2.天将符瑞;3.推德定制;4.封禅告功;5.王朝德衰,天降灾异;6.禅国让贤;7.新圣人受命。尤其是武帝以后儒者多鼓吹“让贤论”。而西汉自宣帝以后,连续元、成、哀、平四个皇帝都是极端荒淫无道,腐朽无能的。把文、宣之治苦心经营的昌盛局面,逐步糟蹋的一片衰败,民不聊生。达官贵族穷奢极欲,下层民众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可以说是危机四伏了。而当权的皇帝一个个不是九岁,就是两岁,皇权完全操纵在外戚和后宫手里。此时要靠刘氏皇权扭转败局,只能是望梅止渴。而此时的王莽是手握大权的大司马,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庞大的权力网。再加上王莽一向有孝悌之名,为官期间谦逊自重,秉公无私,在朝野上下有较好的人缘。当时的人们甚至把王莽当成圣人、周公来歌颂。所以当大臣们上书要求王莽即位时(据钱穆先生《国史大纲》所言,上书臣民多达487572人),倒不是慑于王莽的权威,而是寄希望于王莽出来撑起天下,扭转惨局,造福于民。此议提出时,并没有多少人出来反对,刘氏后宫和小皇帝也不好说什么。王莽就比较顺利的当上了新朝皇帝。应该说是历史把王莽推上了皇位。

? 王莽当政后,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深知要因循守旧必是死路一条。他以果断的决心,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有其进步的意义。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已

经决定了败落的趋势,王莽的改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另外王莽不看已经变化了时势,生搬硬套过去的做法,也不合时宜,反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上他皇权思想过重,诸多猜忌,内乱不断。又因收回北方匈奴的印玺,引起匈奴不断入侵,战乱频发。搞得内外交困。

原来人们对他的希望破灭了, 转而变成了怨恨。此时中国人正统的皇权思想也把王莽逼上了绝路。过去不敢反对他的站出来了,过去不用的理论也用上了,说天下大乱,是因为王莽“违天命”。说王莽鹰眼虎咀,声似蛙叫,不配做帝王。说来说去,还是刘家是真命天子。 你反了皇家就“名不正,言不顺”,你就是大逆不道,你篡位就该杀。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平民大众做奴才久了,连自己的利益和帝皇将相们的利益都分不清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正因为这个观念的支配,你王莽整个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坏蛋,你过去好的方面都是假的,伪装的,都是为篡位做准备的。我们的史书上对王莽的评价也都是基于这个基调。其实,王莽在做皇帝前,在朝野上下威信是很高的。然而王莽的优点,到后来全都成了伪装,做秀。这是很不客观的。

王莽之被歪曲和否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成者王,败者寇”传统定论影响。王莽建立的新朝只存在了14年 ,比秦朝只少了一年,就被汉室子孙刘秀等推翻了。所以他注定要被打入另册。历代官史干脆就不承认新朝是一个朝代。如果新朝成功的维持上百年,我看史官们就不会这么诋毁王莽了。就该歌功颂德,对王莽神话连篇了。王莽就不是篡位,而是“天降大任于斯人”,是“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了。想想看,当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不是篡位吗?朱元章一个叫化子,刘邦一个小乡镇官,起兵造反,推翻“真命天子”的统治,不是犯上吗?不是逆贼吗?不算!因为他们成功了。成功者一切都是正确的,凡是他们的对立面则是贼寇。这就是历史。王莽之冤,根子就在这里。 记得白居易有诗曰:“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历史上的周公与王莽,到底孰忠孰奸,恐怕永远也辩不明白,也没必要辩明白。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