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意思 > 列表页

别无选择的意思再造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21  分类: 意思 手机版

篇一: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jūn yún sōu suǒjūn yúnxuǎn zé zhǎn xīn piāo yí ( ) () () ()( ) () shèn zhòng chóng dié ya bǐng chù jiǎo h?n jì zhù zhái ( ) ( )()( ) ( ) ( zhù zhǐ dòng xué róu ruò qīng xié píng tǎnbā tǔ ( )() () ( ) () ( kuān chǎng yǐn rén zhù yì háobùkě xī yǐn bì ( )()() ( ) suí yù ?r ānwǎng fai xīn jī ( )( )

二、辨字组词。(4分)

莫( ) 借( ) 挥( ) 虎( ) 铺( )燥( 寞( ) 腊( ) 浑( ) 虚( ) 捕( )躁( 痕( ) 寓( ) 择( ) 扒( ) 执( )浑( 狠( ) 遇( ) 泽( ) 趴( ) 抛( )辉( 毫( ) 腊( ) 豪( ) 蜡( )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为比喻句:改为拟人句: 2.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的假说,震动了地质界。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四、理解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8分)

A.没有变质的食物;B.没有枯萎;C.不含杂类气体;D.稀罕。1 ( )2.名信超市运来了一批新鲜的水果。 ( ) 3( ) 4 ( ) 五、选词填空。(6分)

冷静 静谧寂静 1.在赞扬声中,我们的头脑要保持( )。 2.夜深了,四周一片( ),我们的钟老师还在伏案工作。3.魏格纳在( )的病房里坐卧不安。 隐蔽 隐藏 躲藏 4.青草丛中( )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5.别的昆虫大多在自己的( )所藏身。 ) 6.她( )在大树后面,让妈妈找了好久。 六、照样子写句子。(9分)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里弹琴。(写拟人句)

2.魏格纳在静谧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写比喻句)

3.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用“即使??也??”造句)) ) 七、修改病句。(12分)

) 1.爬山虎的叶儿在墙上铺的那么平均。

) 2.住宅的所有的全部部分,都做完了。

3.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

4.她穿戴的都是新衣服。

八、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zhuǎ zhǎo)子。 2、在朝(cháo zhāo)着阳光的堤(dī tí)岸上,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3、茎上长叶柄(bǐng bǐn)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7、叶尖一顺儿朝(cháo zhāo)下铺(pū pù )得均匀不留空(kōnɡ k?nɡ)隙。

8、爬山虎的脚没触着(zhe zháo)墙,不几天就萎了。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kān kàn)守门户。 9、蟋蟀用前足扒(bā pá)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九、将下列词语、句子补充完整。

引人( )意毫不可( ) ( )遇而安 浩如( )海 不可( )议精神大( ) ( )费心机 坐( )不安 正月梅花 ,二月兰花 , 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 , 五月,六月荷花, 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 九月菊花 ,十月芙蓉正上,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 。

十、课内阅读

(一)古诗阅读

1.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1)、这首诗是( )朝诗人( )所写。 (2)诗中“缘”是( )的意思。

(3)表示立足点和角度,所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可以用(),()来表示。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告诉我们( )这样一个道理。 2.默写《游山西村》

(1)这首诗是宋朝爱国诗人()所写。“疑”在诗中的意思是( )。 (2)这首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你觉得从哪两句诗可以感受到这份热情:( ),( )。在( )情况下,人们会经常使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 3、《蟋蟀的住宅》

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请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 )------( ) ( )------( ) 我还会写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

安静——( ) 简朴——() 简单——( ) 2.这段话是按从( )到( )的顺序写的。

3.我们只所以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是因为()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达。

蟋蟀的住宅很( ),很( ),还很( )。

我觉得蟋蟀真( )! 4、 认真阅读《爬山虎的脚》选段,按要求答题。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跟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空隙”的“隙”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舒服——( )均匀——( ) 拂过——( )好看——( )

4、用“﹋﹋”划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这里把 比作 。 5、第三自然段作者简要地写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用“——”划出有关句子,再用“△”标出表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的动作词。

6、爬山虎长大的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 ,二是叶子的方向是 ,三是叶子在墙上铺得,既没有 ,也没有 。 7、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能这么细致地描写爬山虎的吗?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4分)

骆驼蓬

骆驼蓬,你是沙漠植物中的骄子。

啊,你看上去是那么不起眼!没有(挺拔 挺直)的茎,翠绿的叶,艳丽的花,但你一代一代倔强( qiáng jiàng)地生长着,把根须深深地扎( zhā zā )进沙砾之中,(摄取 拿取)一星半点的水分和营养,日积月累( lěi lai ),把它储进自己的叶和茎里??但那不是为自己永存,而是为他人造福。

可不是吗?当长途跋涉的驼队饥渴难忍之时 你无私地奉献出自己地茎和叶 为驼队继续加油出力 当严寒(袭击 打击)驼队的时候 你还是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的一切 燃起熊熊大火 给辛勤的跋涉者以光明和温暖 。

骆驼蓬,你本是一种普通的,无名的蓬,但人们用“骆驼蓬”这个美号为你命名,这是你的骄傲,也是你的光荣。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划“—”)。(1.5分) 2、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1.5分) 3、请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3、请你用“~~”划出文章的中心句。(1分) 4、作者说骆驼蓬“为他人造福”,文章是怎样描写具体的,用“—”划出有关句子。从这些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骆驼蓬具有,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骆驼蓬 的思想感情。(5分) 5、文中的骆驼蓬你喜欢吗?说说你喜欢的原因。(3分)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九、课外阅读与训练。(共14分) 蚂蚁的壮举一位旅行家在南美洲草原上,目睹了这样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场面:夏日正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呼呼直蹿的烈火形成了一个火圈,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节节败退,它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但是,就在此时,出乎意料的场面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烈火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噼啪作响,然而“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河水把“蚁球”冲向岸边,大多数的蚂蚁绝处逢生。

小蚂蚁在遭受毁灭性打击时的这种壮举,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1.辨字组词。(6分) 魄( ) 逼(魂( ) 副( 2.出乎意料的情况是什么?(3分)3.为什么蚂蚁能绝处逢生?(3分) 4.读了故事你有什么启示?(2分)

) 劈( 臂( ) )

习作:

每种植物都有各自的特点:你只要轻轻地一碰含羞草,它的叶子马上就会闭合;向日葵的花盘会向着太阳转??观察一种植物,把你观察到的这种植物的特点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用词恰当。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篇二:普陀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普陀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2014.6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基础积累7分,阅读部分53分,写作部分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学生答题一律使用0.5毫米黑色水笔,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基础积累(7分)

1.名句填空(5分)

①所以 ,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②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③谢公宿处今尚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一骑红尘妃子笑,。(杜牧《过华清宫》)

⑤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

2.文学文化常识填空(2分)

(1)从体裁上看,杜甫的《登楼》属于七言

(2)被尊为西方现代派文学先驱的奥地利小说家是

二.阅读部分(53分)

①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6题(9分) 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写下了以上那些字。

②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

③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

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3.第①段中没有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2分)

A.排比 B.对比 C.反复 D.反语

4.根据上下文,选择最恰当的标点填入第③段方框处。( )(2分)

A.逗号 B.分号 C.句号 D.顿号

5.第③段“忘却”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6.联系全文,概括作者感到“沉重”的原因。(3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2题(16分)

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肖复兴

(1)入冬后北京最冷的那天晚上,我在一家小饭馆里。家里的人都出了远门,没有饭辙儿,要不我是不会在这么冷的天跑出来到这里吃晚饭的。正是饭点儿,小饭馆里顾客盈门,只剩下靠门口的一张桌子空着,虽然只要一开门,冷风就会趁机呼呼而入,但别无选择,我.

只好坐在了那儿。

(2)服务员是位模样儿俊俏的小个子姑娘,拿着个小本子,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一口外地口音问我:“您吃点儿什么?”我要了三两茴香馅的饺子和一盆西红柿牛腩锅仔。很快,饺子和锅仔都上来了,热气腾腾的扑面撩人,呼啸寒风,便都挡在了窗外。

(3)埋头吃得( a )的,觉得忽然有一股冷风吹来,抬头一看,一位老头已经走到我的桌前,也是别无选择地坐了下来。在我的对面坐下来之后,大概看见我正在望着他,老头冲我笑了笑,那笑有些僵硬,不大自然。也许,是为自己一身油渍麻花的破棉袄感到有些羞涩,和这一饭馆( b )光鲜的红男绿女对应得不大协调。我看不出他有多大年纪,或许还没有我大,只是胡子拉碴的显得有些苍老。我猜想他可能是位农民工,或是刚刚来到北京找活儿的外乡人。

(4)他坐在那里,半天也没见服务员过来,便没话找话地和我搭话,指指饺子,问我饺子怎么卖?我告诉他一两3块钱吧。他立刻应了声:“这么贵!”

(5)这时候,那个小个子姑娘拿着小本子走了过来,走到老头的身边,问道:“你吃什么?”老头望了望她,多少有点儿犹豫,最后说:“我要一碗米饭。”姑娘低下头在小本子上记下来,又抬起头问:“还要什么?”老头说:“就一碗米饭!”姑娘有些奇怪:“不再要点儿什么菜?”老头这回毫不犹豫地说:“一碗米饭就够了。”然后补充句:“要不麻烦你再给我倒碗开水!”姑娘不耐烦了,一转身冲我眉毛一挑,撇了撇嘴,风摆柳枝般走了。

(6)过了好长时间,也没见姑娘把一碗米饭端上来,更不要说那一碗开水了。姑娘来回走了几次,大概早忘了这一碗米饭。

(7)我悄悄地望了一眼对面的老头,看得出来,老头有些心急,也有些尴尬,又不知.

道如何是好,如坐针毡。如果有钱,谁会只要一碗白米饭呢?但如果不是真的饿了,谁又会.

非得进来忍受白眼和冷漠而只要一碗白米饭呢?

(8)我很想把盘子里的饺子让给老头先垫补一下,但把剩下小半盘的饺子给人家吃,总显得不那么礼貌,有些居高临下,就像打发要饭的似的。那锅仔我还没有动,可以先让他喝几口,但一想饭还没吃,先让人家喝汤,恐怕也不合适,而且也容易被老头拒绝。

(9)因此,当姑娘又向这边走来的时候,我远远地冲她招招手,她走了过来,老头看见了她,张着嘴动了动,一定是想问她:“我那一碗米饭呢?” 但如今的小姑娘哪一个好惹?看人下菜碟,已是常态,势利的现实和势利的城市,早完成了她活生生的青春期教育。为了避免尴尬,我先把话抢了过来,对她说:“姑娘,你给我上碗米饭!”话音刚落,怕她同样嫌弃我也只要一碗米饭,便又加了句:“再来三两饺子。”姑娘在小本子上记了下来,转身走了。我冲着她的背影喊了句:“快点儿呀!”她头没有回,扬扬手中的小本说道:“行哩!”

(10)老头望了望姑娘走去的背影,又望了望我,什么话没有说,似乎是想看看,同样一碗米饭,到底谁的先上来。一下子,让我忽然感觉偌大的饭馆里,仿佛主角只剩下了老头、姑娘和我三个人,三个人彼此的心思颠簸着,纠结着,一时无语却有着不少的潜台词。 .

(11)我望了望老头,也没有说话。我是想等这一碗米饭和三两饺子上来,一起给老头。

谁家都有老人,谁都有老的时候,都有饿的时候,谁都有钱紧甚至是一分钱让尿憋死的时候。

(12)老头垂下头,不再看我。我埋下头来,吃那小半盘的剩饺子,也不敢再望他,我不知道此刻他在想什么,但生怕我的目光总落在他的身上会让他觉得尴尬。有时候,只能让人感慨生活现实的冷漠,比窗外的寒风还要厉害,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如今是越来越深了,并不是一碗米饭几两饺子就能够化解的。

(13)很快,也就是那小半盘剩饺子快要吃完的工夫,只听姑娘一声喊:“您的米饭和饺子来了。”便把一碗米饭和三两热腾腾的饺子端在我的桌子上,同时也把老头的那一碗米饭端在了桌上。

(14)可是,抬头的时候,我和姑娘都发现,对面的老头已经不在了。

(15)其实,只是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7.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趁机chèn B.尴尬gān C.针毡...zhān D.颠簸.pò

8.第(3)段(a)、(b)处的词语用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热呼呼;衣着 B.热乎乎;衣着 C.热呼呼;衣著 D.热乎乎;衣著

9.本文开头反复强调“天冷”、“风冷”,用意是。(3分)

3分)

11.对这篇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个人彼此的心思”体现出心灵的隔膜。

B.选材来自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以小见大。

C.写法上先抑后扬,构思巧妙,富有悬念。

D.叙事风格朴素亲切,人物刻画细致生动。

12.文章最后一段颇具匠心,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赏析。(4分)

(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5分)

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3.从“柳深青”、“柳絮飞”等景物特征来看,这首诗描写的是时节的景象。(2分)

A.初春 B.暮春 C.暮秋 D.初冬

14.明人郎瑛主张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以免和“一株雪”重复。对此你有何看法,请作简要阐述。(3分)

(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0分)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

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

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令人长号不自禁。

15.“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的“轩”名为。(1分)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1)大母过余曰 ( ) (2)比去 ( ) (3)执此以朝 ( ) ...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

18.节选部分主要运用了人物描写中的 描写,作用是。(3分)

(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4题(13分)

①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

人芋也。”雨止,别去。

②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

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

③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者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④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

(节选自周容《芋老人传》)

〔注〕①尚食:这里指朝廷赏赐的食品。②不饬:不守规矩。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1)尽一器( ) (2)向者( )(3)芋老人之名大著( ) ...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命妪煮芋以进 / 照之以明月B.载以来 / 能以足音辨人 ....

C.以污贿不饬罢 /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D.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 / 不以物伤性 ....

21.第③段画浪线的句子中应有一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1分)

已 而 妪 煮 芋 进 相 国 亦 辍 箸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老人知道者!

23.第③段中芋老人所闻的两个事例可以概括为“得举而弃②①□”、“为吏而背□”。(2分)

24.本文题为《芋老人传》,作者为什么没有对芋老人的事迹多作介绍,反而花了不少笔墨描写昔日书生、今日相国的不同表现?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简要分析。(3分)

三.作文部分(40分)

25.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的提升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只要有了更进一步的觉悟,他所做的事就有不同的意义。

你对此有何感想和联想?请结合生活经验或阅读感受,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篇三:关联词的用法

常用的关联词汇总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例句: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反倒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④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2.假设关系

如果??就??、 即使??也?? 、要是??那么?? 、倘若??就??、既然??就?? 例句: 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③即使拼上性命,也不能一下子就把敌人消灭掉啊。

3.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即使??也?? 例句: 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③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④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⑤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为?? 例句: 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④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⑤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5.并列关系

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 不是??而是??

例句: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④妈妈刚才才问我吃饭没有,现在又问,真健忘!

②是你说错了,不是我说错了。

④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①你的钢笔不是芳芳拿去了,而是明明拿去了。 ③云朵有时戴在山顶,有时围在山腰。

6.承接关系: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用关联词语有:

㈠、叙述前后续发生的动作、步骤,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如:……就(便)……、……才……、……又……、

……于是……、……然后……、……接着(跟着)……、……从而……、首先(起初)……然后(其次)……、 先……再……、最初(起先)……后来……、先……接着……、……终于……、当……的时候……

例句: ①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就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㈡、表示三个接着连续发生的动作、步骤,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首先(起初)……然后(其次)……最后……、 先……再……最后……、第一……第二……第三……

例句: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先穿过树林,再翻过山坡,最后回到草房。

㈢、表示四个以上接着连续发生的动作、步骤,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首先(起初)……然后(其次)……接着……最后……

首先(起初)……然后(其次)……接着……后来……(再后来)……最后……

7

别无选择的意思再造句

.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④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⑥他们一见面就吵架甚至还动过手。

⑧王师傅不但会开车,而且会修车。 例句: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⑤这个冬天不但很冷而且下了好几场大雪。 ⑦我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

⑨我考试失败了,妈妈不但没有责备我,而且还鼓励我继续努力争取下次的成功

⑩这道菜不但好看而且好吃.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例句: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④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例如:

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2.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

3.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 “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

三、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

例如: 1.虽然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2.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 让人念起来感到很别扭,如果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句子就顺畅了。

四、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

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例如:

1.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第一句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但缺少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让人读了以后,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如果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

2.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

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的句子,前面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因为缺少与“如果”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句中的结果就不明确,让人读后也有一种话未说完的感觉。要是在“把这件事情办好”之前加上“就能”,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五、不要滥用关联词。例如:

1.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

应把“并且”改为“却”。

2.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滥用“但是”,应删去

练习一:

1、( )多读多练,作文( )会进步。

2、()你答应去,( )该准时去叫他。

3、这本小说有趣极了,()我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

4、雨来()牺牲生命,( )泄露秘密。

5、凡卡心想,()在城里受罪,( )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6、我俩()住得很远,( )不常见面。

7、()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要虚心听取。

8、()要努力读书,( )要关心政治。

9、()军校招生,我()报考军校。

10、()走到哪里,他( )听到乐声。

11、()“非典”疫情再大,我们( )战胜困难。

12、()大家都同心协力,这场无声的战斗,我们()会取得胜利。

13、花()多,( )没有奇花异草。

14、()对犯错误的同学,我们()不应该轻视他们。

15、 我们要组织到公园参加游园晚会,你不去,他( )不去。

16、 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 )高大,( )庄严。

17、 我问小刚:“你( )参加美术小组,( )参加航模小组?”

18、小刚让我猜他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我说:“()美术组,( )航模组。”

19、( )他不一定能来,我们( )要通知他。

20、 这里的花( )很多,( )没有奇花异草。

21、 鲁迅先生( )爱惜自己的时间,( )爱惜别人的时间。

22、我们( )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可以看见火力点,( )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滥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

23、妈妈( )织毛衣,( )看电视。

24、( )他不一定来,我们( )是要通知他。

25、船被撞了一个大洞,( )洞已经用麻布和衣服堵住了,水( )可以渗进来。

26、多好的古井啊,它( )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 )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27、蟋蟀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 )有温暖的阳光。

28、医生说要让你多休息,( )我不能让别人打扰你。

29、我们是邻居,( )平时来往不多。

30、田里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 )庄稼得到了好收成。

1.( )鲁班记着师傅的话,给人们造了许多桥梁、机械、房屋、家具,还教了不少徒弟,( )后世的人都尊他为木工的祖师。

2.江姐( )牺牲自己的生命,( )泄露党的秘密。

3.( )明天下雨,春游的活动( )推迟举行。

4.小明做事很马虎,上学( )忘了带书,( )忘了带笔。

5.班干部( )以身作则,( )能得到同学们的拥护。

6.( )工作多么忙,他( )坚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7.爸爸( )会开摩托车,( )会开汽车。

8.姐姐( )会唱歌,( )会跳舞。

9.()天气很冷,爷爷()要坚持早锻炼。

10.()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 )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11.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 )多读多写,作文( )会有进步。

12.( )困难有多大,我们()能克服。

13.()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 )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14.()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 )应该准时去找他。

15.刘胡兰( )牺牲自己的生命,( )说出党的机密。

16.放学后,我们()在街上乱跑,( )回家读一读课外书。

17.我( )知道这件事情,( )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8.( )你去,( )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9.他()牺牲自己,( )暴露党的组织。

20.同学们( )走着,( )谈论着。

21.(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22.小李在学习上( )有这么好的成绩,是( )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