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意思 > 列表页

马诗的意思一句一句解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31  分类: 意思 手机版

篇一:马诗的意思

马诗的意思

注释

1. 大漠:广大的沙漠。燕山:在河北省,东西走向,构成了一些重要隘口,如古北口,喜峰口等。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2. 何当:何时,何日。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妆 饰的马笼头。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文

广阔的沙漠在月的映照下如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兵器)的弯月。何时能配上金饰的络头,在清爽的秋季里奔驰在沙场上。

创作背景

李贺的二十三首咏马诗,全都写马,以短小的篇幅,勾勒了马的形象。例如“其二”,写马在腊月雪天“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表现马的吃苦精神,“其三”写项羽自杀后他的乌锥马对英雄的思念: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其四"千里马在遭遇很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其美好的素质:“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二十三”则嘲讽封建统治者弃置好马,而只养一些无用的“肉马”。这些马诗,其实都是托物咏志,写物抒怀之作,通过对马的吟咏,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或讽刺封建统治阶级不爱惜人才,或寄寓自己希望得遇明主的情思。

篇二:马诗二十三首其四阅读答案

篇一:马诗二十三首其四阅读答案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高考诗歌鉴赏_高考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高考诗歌鉴赏_高考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鉴赏 古诗鉴赏 0123 1034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李贺 此马非凡马, 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 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用拟物的手法写人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鉴赏 古诗鉴赏 0123 1034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李贺 此马非凡马, 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 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 “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 好马。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 次句“房星本是星”,乍看起来象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房篇二:马诗二十三首其四阅读答案 《马诗二十三首 其四》的作者是,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91卷。此诗用比喻手法,以马写人,表现诗人欲有所作为的理想和处境恶劣、有才能不得施展的苦痛。前二句写此马非同寻常,后二句说此马尽管境遇很差(瘦骨),却仍骨带铜声,有非凡的素质。

【原文】

马诗二十三首 其四

作者:唐 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

房星:天上星宿名,这里指马。

【译文】

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

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

次句 房星是本星 ,乍看起来像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 房星 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诗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复,那么这首诗就有一半索然无味,没有价值。但如细细咀嚼,便会发现第二句别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较隐晦曲折。《晋书 天文志》中有这样一段话: 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房星明,则王者明。 它把 房星 和 王者 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说马的处境如何与王者的明暗、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既然马的素质好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状况就不言可喻了。这是一种 渗透法 ,通过曲折引申,使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字面的含义。

三、四句写马的形态和素质。如果说前二句主要是判断和推理,缺乏鲜明生动的形象,那么,后二句恰恰相反,它们绘声绘影,完全借助形象表情达意。李贺写诗,善于捕捉形象, 状难见之景如在目前 ,这两句就是突出的例子。 瘦骨 写形,表现马的处境; 铜声 写质,反映马的素质。这匹马瘦骨嶙嶙,说明境遇不好。在常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匹筋疲力尽的凡马,只有真正爱马并且善于相马的人,才不把它当作凡马看待。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尽管它境遇恶劣,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却仍然骨带铜声。 铜声 二字,读来浑厚凝重,有立体感。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丰富:铜声悦耳,表明器质精良,从而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使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 素质 原很抽象, 声音 也比较难于捉摸,它们都是 虚 的东西。以虚写虚,而又要化虚为实,的确很不容易,而

诗人只用了短短五个字就做到了,形象化技法之高妙,可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尤其可贵的是,诗歌通过写马,创造出物我两契的深远意境。诗人怀才不遇,景况凄凉,恰似这匹瘦马。他写马,不过是婉曲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字长吉,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三人并称唐代 三李 。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但早已没落破败,家境贫困。他才华出众,少年时就获诗名,但一生只作了一个职掌祭祀的九品小官,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死时年仅27岁。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 习古堂国学网 的李贺的诗全集栏目。()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 诗鬼 。其诗被称为 鬼仙之词 或 李长吉体 。

【繁体对照】

全唐诗卷391_4【马诗二十三首 其肆】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篇三:马诗二十三首其四阅读答案

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次句“房星是本星”,乍看起来像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房星”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诗只四句,首句平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篇四:马诗二十三首其四阅读答案

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 次句“房星本是星”,乍看起来象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房星”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诗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复,那么这首诗就有一半索然无味,没有价值。但如细细咀嚼,便会发现第二句别

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较隐晦曲折。《晋书。天文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房星明,则王者明。”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说马的处境如何与王者的明暗、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既然马的素质好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状况就不言可喻了。这是一种“渗透法”,通过曲折引申,使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字面的含义。 三、四句写马的形态和素质。如果说前二句主要是判断和推理,缺乏鲜明生动的形象,那么,后二句恰恰相反,它们绘声绘影,完全借助形象表情达意。李贺写诗,善于捕捉形象,“状难见之景如在目前”,这两句就是突出的例子。“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这匹马瘦骨嶙嶙,显然境遇不好。在常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匹筋疲力尽的凡马,只有真正爱马并且善于相马的人,才不把它当作凡马看待。“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尽管它境遇恶劣,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却仍然骨带铜声。“铜声”二字,读来浑厚凝重,有立体感。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丰富:铜声悦耳,表明器质精良,从而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使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素质”原很抽象,“声音”也比较难于捉摸,它们都是“虚”的东西。以虚写虚,而又要化虚为实,的确很不容易,而诗人只用了短短五个字就做到了,形象化技法之高妙,可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尤其可贵的是,诗歌通过写马,创造出物我两契的深远意境。诗人怀才不遇,景况凄凉,恰似这匹瘦马。他写马,不过是婉曲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

篇三:马诗

师:我们已经学过不少的古诗,谁能背一首给同学们听一听呢?

(指名三位学生背诵古诗,对出现的不准字音予以纠正,并予以鼓励。)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诗,请大家看老师写诗的名字。(板书“马诗”)齐读课题。同学们见过马吗?请说说。(学生交流对马的认识)在古代战场上两军交战时,大将军可都是骑着战马,威武得很。今天我们要学的《马诗》就是写古代战马的。诗的作者是唐朝的李贺,他可是很了不起,7岁就成了全国有名的诗人,是个神童。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1页。

师:我们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会认的字就读字,不会认的字先读读音节。要把诗多读几遍。

(学生自读古诗,教师巡堂辅导,了解学情,及时个别辅导。)

师:(指着一位同学)黄可欣同学很会学习,他读了几遍诗后,就把生字做上了记号,还把生字多读了几遍,这样就可以把生字记得更牢了。

(学生圈画生字,自读生字。)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我们可不可以再在小组里读一读呢?小组长可以把老师发给你的生字卡片拿出来与小组同学一起读一读,考一考。

(小组内学习生字。)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能不能认识这些生字呢?

(屏幕出示本首诗的生字。指名一个小组先来齐读生字,再指名一个学生按顺序认读生字,重点指导“燕”“脑”“踏”,再指名一个学生不按顺序认读生字,及时肯定学生,并在肯定中指导读准字音。)

师:老师还有一样特殊的本领,就是不用看字,只看你们的嘴巴,只要一做生字的口型,老师就能猜出是哪个字。

(师生玩猜字游戏)

师:我们把生字都读准了,那么把这些生字送回诗句里去,我们能读准他们吗?请同学们再来读诗吧,争取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读,教师巡堂辅导)

师:我们也可以在小组里一起读一读。

(小组内一起读)

师:谁可以来大声的读这首诗?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还要评价一下别人读诗。

生1:(读完了这首诗)

生:李强同学读书声音很大,但是把“月似钩”的“似”字读成了“shi”。

师:王娜同学既会听,又会评。他表扬了李强同学读书的声音大,但又能发现他的不足之处,真棒!

(老师用卡片出示了读得不准的“月似钩”三个字,组织全班同学巩固了这三个字的读音。)

生2:(正确地朗读了这首诗。)

师:张昕同学读得很好,不仅读对了每一个字,还读得很通顺连贯,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屏幕上的这幅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学生观察图画并练说看到的景象。)

生1:我看到了很大的沙漠。

生2:我看到了弯弯的月亮。

生3:我还看到了远处有很多山。

师:是啊,你们看得真仔细。这正是“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课件在原图上加上这两行诗)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行诗

(学生自读并指名读)

师:我听了艾芷箐同学的朗读,好像看见了连绵起伏的燕山上空挂着一轮弯弯的月亮,就像打仗的铁钩。月光下,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沙漠就像铺了一层薄薄的白雪。多么安静的夜晚啊。我们再来读读这两行,争取也像艾芷箐一样,让同学们和老师听了你的朗读,就像到了大沙漠一样。

(学生练读,再指名读。在评议之中不断肯定、鼓励学生。齐读)

师:(接着学生的齐读后范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课件出示第二幅图和三四行诗,并指着诗句描述诗意)骏马呀,什么时候能戴上昂贵的络脑,在战场上奔驰杀敌,为国家立下功劳?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和描述,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两行诗吧。

(学生自读并指名读)

生1:(较好地读完了两行诗)

师:田付志同学读得很好,尤其是“何当”这两个字,让老师一听就感觉到心里很想早一点上战场,很急切。

生2:(比生1读的还好,除了读出了急切之情,还注意到了“快走踏清秋”的节奏。)

师:读得多好!老师不仅听出了急切之情,还从“快走踏清秋”中似乎听到了战马奔驰的脚步声。老师很想学习着他们来读一读。(再次范读这两行)

(学生再次练读,然后指名读,分男女读,齐读)

师:现在我们再来完整地读一读全诗,大家一定要记住刚才是怎样练习的。

(学生练读,指名读,女生一起读前两行,男生接着读后两行,再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可以不看书把这首诗读好吗?

(全班学生一起诵读,指名诵读,小组诵读,全班再次一起诵读。)

[课后反思]:

古诗诵读是鄂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精粹,丰富语言积累,接受美的熏陶与感染。《马诗》(大漠沙如雪)是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以骏马自喻,抒发若遇知己定当一展雄才的远大抱负。同时,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这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古诗文字虽少,但蕴含颇深。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了边疆战场景色:连绵起伏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既是悲凉肃杀的战场,也是志士报国之地。在悲怆冷峻之中又有些豪情壮志。三四句则是借马抒情,直述胸臆: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强烈传出无限期盼之情。这样的诗,对于一年级学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年代相隔久远不说,诗的意思与意境都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去甚远,情感更是难以产生共鸣。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落实古诗的价值呢?

一、读是根本。相对于现代文的教学,古诗教学对读的依赖更强,这不仅缘于古诗的韵律特色,更因为古诗语言精练,几个字往往表达复杂的意思,深刻的道理,须仔细品味才能深究其中蕴味。在一年级,古诗的读可分为自主读通读顺和教师指导读好读美两个过程。读通读顺必须先由学生自己独立自主读诗,哪怕花费较多的时间;然后识字,可以采取较多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识字,最后再来读诗,争取读通读顺。这是一个明显的三部曲。它是学生感受诗意,读好古诗的前提与基础。

读好读美是在初步感受诗意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帮助下,努力读出一点诗的韵味,它需要反复的涵咏,并达到熟读成诵。

二、感受诗意的指导。针对《马诗》,必须提供一定的直观形象。“大漠”学生也许还可以理解,但“沙如雪”则很难想象了,所以老师可以出示类似的图片,帮助学生感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只有靠教师的描述和课堂创设的情景给与学生的一种感觉了,并在反复朗读中去感受诗意。

三、朗读的指导。读好读美古诗是古诗诵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感受诗意与读好古诗交织在一起,看图、听老师描述明白了一点意思,并争取把这种意思读出来;同时创设一定的情境,如场景的创设,音乐的渲染、烘托,也能帮助学生读好古诗。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对古诗的节奏、韵律都不是很清楚,老师的范读能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但范读不能滥用,否则学生都学成了老师的强调,失去了自己。另外,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比如比赛读、轮读、齐读、配乐读等,可以使读书活动丰富而不枯燥。当然,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每次读诗的目的要明确,读书的层次要明显。这样,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就能逐渐读好诗,从而达到熟读成诵,这是水到渠成的功夫,也就无需再去指导学生背诵了。

3.阅读教学

漠漠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燕山顶挂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骏马啊,什么时候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

诗人以丰富的想象,通过作诗咏马来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前两句诗比喻新奇,展示了供马驰骋的广阔画面。后两句诗虽有广阔天地,骏马也不能奔驰,借以抒发自己施展宏才,为国立功的愿望。

前两句写景,赋中设比,描绘出一幅苍茫辽远的疆域(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马诗的意思一句一句解释)画面。放眼望去,边陲之地平沙莽莽,无涯无际,仿佛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令人倍感荒凉。到了晚上,一轮弯月升上天空,笼罩起伏连绵的燕山峰岭,气氛是何其肃杀。这里,“燕山月似钩”的“钩”,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剑而曲,颇为锋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 (《南园》之六)的“弓”字用法相似。可见,这两句是通过对边塞环境的渲染,为后面抒发感慨先作好了铺垫,就形式而言,则两两相对,看起来整齐,读起来顺畅,而连喻更为生动形象。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渲染环境,提供必要的视觉资料,在形象思维的层面,给学生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后两句抒怀,托寄遥深。在边关战事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本是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而情况却非如此,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呼喊:什么时候这匹宝驹才能披上锦鞍玉络,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跃,一闯敌营,为国效力呢?作者在《马诗》之一中也写道:“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革,谁为铸金鞭?”与此诗结尾两句意思相同。正是诗人借马喻人,为自己渴望为国出力而又不得重用所发出的呼喊,表现了一种不平则鸣的感慨。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作者进行简介,使学生有所了解,才能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情感。

4.活动提示

(1)“背诵这首诗”。这项要求旨在积累,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读一读,写一写”。这道题目的在于积累词汇,扩大词汇量。其中“金络脑”一词不

常用,注意积累后的巩固。

(3)“说一说”。本题意在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先对照诗句理解,再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也要学生懂得体会作者写诗的用意。

5.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在教学中,学生可能对“沙如雪”理解起来出现困难,此时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一弯冷月下,广阔的大漠闪现出如雪般的清辉,给人以清冷荒凉的感觉。也正表明了作者此刻的处境。全文是借景抒情,借马自喻,表达了作者现实中的无奈之情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

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人称“诗鬼”。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27岁就英年早逝。

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从汉魏六朝乐府及萧梁艳体诗多有汲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要凌驾大自然而创造出新奇幽美的艺术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并对中晚唐某些诗人产生了一些影响。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新课

教师:歌曲中一匹骏马在奔腾,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一首马的诗。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2、自己试读课文。并圈划生字。

3、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自由读课文,品读诗句。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