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意思 > 列表页

读众人书,含人惜,是什么意思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15  分类: 意思 手机版

篇一:语文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2009.2.25

一、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桑葚 jī瞬息shún .shan骊歌lí 木屐.

B、幽寂yōu 讪笑 shān 叮嘱 zhǔ 掸子dǎn ..

C、蝉蜕 pǔ丑陋.duì 盔甲 kuī花圃..l?u

D、恢复huī 灯芯..xīn玉簪.zān收敛.liǎn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鉴赏 懒惰 挨啄 荒草凄凄

B、臃肿 恐惧 嫉妒 来势凶凶

C、鞭痕 肿胀 篱笆 抽抽搭搭

D、恼髓 确凿 排挤 人声鼎沸

三、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宿儒读音 xiù 字义是: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 .

B、人绩罕至 读音 jì字义是:脚印. .

C、人生鼎沸 读音fai字义是:水开. .

D、幽寂读音 yōu 字义是:深远,昏暗. .

四、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1、蓝色的烟雾像云似的在这些黑树之间。

2、走过院子,看那 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3、鸟雀们久已无处 的时候才好。

4、心儿永远着未来。

A、弥散低垂 吃食 渴望

B、弥漫垂落 觅食 向往

C、弥漫低垂 觅食 渴望

D、弥散垂落 吃食 向往

五、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B、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的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C、“你们不了解我。”小鸭说。

D、他们飞得很高??那么高,丑小鸭不禁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或以钱币乞之qǐ .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bān .

C、泯然众人矣 mǐn .

D、不能称前时之闻 chan .

七、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隶:奴隶。 .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收:聚.团结。

C、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受:承受。

D、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

八、翻译句子不恰当的一句是()

A、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文: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B、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译文: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

这些东西。

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译文:他的天资.贤能比一般人要高的多。

D、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九、阅读

文段一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②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③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④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⑤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将本文文字分成两层,用||隔开。

① ②③④⑤

2、概括本段大意:

3、第④句用了那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答:

4、这一段写捕鸟一事生动简洁。请按照下面所列内容要求,用课文里的话把它整理出来。

(1)时间

(2)地点

(3)捕鸟条件

(4)捕鸟过程

5、文中加点的“久已”照应前面的哪个成语?

答:

6、请用原文中的词语组成一句话,概括下雪后再百草园只好来捕鸟”的时候。不超过个20字)

答:

答案

一、A二、C三、C四、B五、D六、B七、A八、C

九、文段一

1.①||②∽⑤;层次之间是总分关系。

2.雪后的百草园也充满乐趣。

3.扫 露出 支起 撒 系 牵看 拉 罩住这些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和捕鸟的方法,从而反映出捕鸟的有趣及作者对百草园快乐生活的喜爱留恋之情。

4.(1)冬天。 (2)百草园。 (3)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 (4)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原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5.积雪。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评价检测 2009. 3.3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脑髓 (suǐ ) 花圃 (pǔ ) 骊( lí )歌 倜傥(tìtǎnɡ)

B.沮(jǔ)丧讪(sàn)笑 菜畦(wā)确凿(záo)

C. 嫉(jì)妒 丑陋(l?u) 蝉蜕(tuì)弥漫(mí )

D.书塾(shú) 叮嘱(zǔ)瞬(shùn)息 收敛(liá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小心翼翼 惴惴不安 兴高彩烈 B忍俊不禁 人迹罕至 来利不明

C绅士风度 躁动不安 活泼伶俐 D风和日历 恭恭敬敬 荒草萋萋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确凿(确实) 人声鼎沸(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B.人迹罕至(到)识破机关(这里指秘密的意思。)

C.闯练(走出家庭,到生活中去锻炼。) 来势汹汹(形容波涛的声音)

D.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骊歌(告别的歌)

4.填入句子“不必说( )的菜畦,( )的石井栏,( )的皂荚树,( )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的黄蜂伏在菜花上”括号中最准确的词语是( )。(2分)

A. 美丽 坚硬 高大 可口 大大B.碧绿 光滑 光秃 可口 大大

C.碧绿 光滑 高大 紫红 肥胖D.美丽 坚硬 光秃 紫红 肥胖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12分)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

读众人书,含人惜 是什么意思

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7.回忆原文,本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分)

8.选文中加点的“也许”一词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2分)

篇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本文选自 代小说家 写的短篇小说集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缀行甚远( ) (2)恐前后受其敌( )

(3)其一犬坐于前( ) (4)一狼洞其中( )

3.下列“其”字均为代词,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意将隧入以及其后也 ③屠自后断其股 ④其一犬坐于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4.本文段表现狼贪婪、凶恶的本性的句子是 。

5.本文段反映屠户由畏避到醒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是 。

6.翻译。

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

⑵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 。

⑶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

7.结尾一段是什么表达方式?

[二]第二组习题:

1.我能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B.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 目似瞑,意暇甚D. 止增笑耳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止有剩骨

2.我能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久之,目似瞑 ②又数刀毙之 ③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④盖以诱敌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我能用 “∕ ”线为下面两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1)其 一 犬 坐 于 前 。

(2)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 ?

4.我能指出对下列文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B.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

C.弛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5.我能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1)《狼》一文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

、 (两句);表现屠户警惕性很高的句子

是 。

(2)写出四个带“狼”字的成语: 、 、 、 。

6.文章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看,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我认为:

7.阐述本文主旨。

8.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夸父逐日》

1.补充文中空白处。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与日逐走()⑵河渭不足( ) ⑶北饮大泽() ⑷弃其杖()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⑵未至,道渴而死

⑶弃其杖,化为邓林

4.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5.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答:

6.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愿望和精神? 答:

7.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答:

8.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翻译下列句子。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译:

⑵天柱折,地维绝译:

⑶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

2.“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3.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4.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5.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怎么看的?

6.你认为共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 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口技》

1、本文节选自《 》是清代编选的小说。作者,字,

人。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会宾客大宴( ) A.适逢,正赶上 B.会议 C开会D.会合

(2)众妙毕备( )A.毕生B.毕业 C全、都 D.完了

(3)宾客意少舒( ) A.少量B.稍微 C减少D.年轻

(4)不能名其一处也( )A. 名字 B.名声 C. 出名D.说出

3.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一时齐发”指文中

5.本文写到了口技艺人表演的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6.文中描写宾客听表演后神态的句子是

,这样写的作用是

7.文中用 写声之远,用、 和写声之近,用写声之大,用 写声之小、夜之静。

8.文章正面描写了 ,侧面描写了 ,都是为了突出 。

9.在听口技表演时,本文居然写道“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你认为这可信吗?谈谈你的独到见解。

10.口技人在表演时,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动动脑筋,想想看,这

有什么作用呢?

[二]阅读第二段回答: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妇抚儿乳() (2)既而儿醒( )

(3)一时齐发() (4)众妙毕备( )

2.用“//”将本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段意。

第一层:

第二层:

3.这段文字描绘一家人由睡到醒的情况,主要运用了 、 的描写方法。

4.本文段描写听众的情态,有何作用?

答:

5.本文段描写听众表现的文字中,说明听众入了神,唯恐听漏,同时还想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的词语是;表示听众心领神会,感到满足的词语是;说明听众为之折服,但又不便忘形叫好的词语是。

6.翻译: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三] 阅读第四段回答: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 虽人有百手()

(3)不能名其一处() (4)两股战战( )

2.直接称赞口技者的句子是;

从侧面烘托口技者的句子是 。

3.直接表现火势凶猛的句子是 。

4.表现大火中人们行动的声音是 。

5.描写听众表现的句子是 。

6.翻译。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7.按要求填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是 、;文中拟声的叠音词是 、 ;文中表示不同声音的动词是。

《孙权劝学》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 时期的 家、 家。

主持编写的,它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

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初(当初)当涂(当道,当权)多务(多事务)

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博士(知识高深的人)辞(推托)

C.涉猎(粗略地阅读) 往事(历史) 过(到)

D.见事(认清事物)及(到了……的时候) 非复(不再是)

3.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翻译句子。

⑴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⑵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方法:目的:

6.本文主要通过 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

是 ;吕蒙是 。

7.鲁肃的话表现他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文末“ ”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8.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答:

9.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答:

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1.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答:

《木兰诗》

1.本文《》选自宋代 编的 一书。这首诗是 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 )( ) 燕山( ) 胡骑( ) 辔头( )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⑵万里赴戎机(赴:)

⑶出郭相扶将(郭: ) ⑷策勋十二转(策: )

⑸著我旧时裳(著: ) ⑹关山度若飞(度: )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⑴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通 ,意思是

⑵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通 ,意思是

5.翻译下列句子。

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⑷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

7.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答:

8. “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

篇三:江苏省扬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附加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附加题

文字录入:曲塘中学 唐国富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曰:“吾既造《后汉》,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唯志可推耳。博赡可不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合异体乃自不知所以称之。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晔之高自夸诩如此。人苦不自知,可发千载一笑。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21.前“四史”除《后汉书》之外还包括 、 和。(2分)

22.对范晔的说法,洪迈有怎样的认识?(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知道自己死后魏延必反,因此秘授赵云锦囊妙计,假意对魏延忠心,待魏延真反、大喊三声“谁敢杀我”之时,断其首级,以保蜀国稳定。

B.《边城》中女主人公翠翠的爱情还没有完全展开就仓促结束,随着大佬殒命、二佬出走和爷爷离世,翠翠朦胧的幸福梦被迅速击碎。

C.《子夜》中杜竹斋在公债生意做到关键处时,投靠赵伯韬,这最后的一击使吴荪甫悲剧命运达到高潮,绝望的他曾举起手枪想自杀,但最终决定与妻子到庐山度假。

D.《欧也妮·葛朗台》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欧也妮生日的场景,通过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和银行家格拉桑一家的精彩表演,揭露了金钱社会的罪恶,暗示了欧也妮的悲剧命运。

E.哈姆莱特在复仇过程中,优柔寡断,在叔父为自己的罪行祈祷之时,他已经明确地知道叔父就是谋害父王的真凶,但因为害怕伤害母亲而错过了最佳的复仇机会。24.简答题。(10分)

24.简答题。(10分)

(1)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众人都笑了。 湘云笑指“自行船”打趣黛玉,引得众人都笑了。“自行船”事出《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请简述此事的来龙去脉。(6分)

(2)“你尽可以毁灭他,但却打不败他。”这充分表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精神。请概括硬汉精神的丰富内涵。(4分)

三、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毕竟是宋人

李欣

宋人最卓绝的,是品位与识见。中国传统审美,有一点特殊,绝异于西洋,也绝异于时见。诗文书画乃至琴艺,或言志,或求韵,旨趣都在知性层之上。相当于知性层的审美即是才华与技巧,贬抑才气、技巧,就成了传统老观念。因此,知性层,而不是感性层,是汉文明传统审美起平线,停滞于此,就判成低。至于感性层的声色媚好、绮语、激情,更无论了。

宋代皇室也能超脱于感官的愉悦,乃至知性的眩惑。宋徽宗认为“定器有芒,不堪用”,嫌定窑的瓷器色泽亮白,锋芒耀目,弃置不用。他青睐的是汝瓷,有较为含蓄的天青色,或是更为沉着高贵的粉青。仅此一点,让迷恋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的清廷何以堪。

宋人的表达真好,无须动用更多字、更多词,甚至无须表达,已经懂得。懂得,弥漫在空气中,那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氤氲,就像鱼相忘于江湖。

宋人卓识不源于身份,源于文化。深厚的文化教养让他们意识到感官甚至知性的魅力与心灵中的超越倾向相冲突;而韵味、德行之所以总是让他们魂梦以之,因为后者所根柢的超越禀赋,是人性中最高贵的品性。宋人识见,与其说是一种禀好,毋宁说是一种尊严。

宋人如果活在当下,或许会孤独。活在典册之中则不然,德不孤,必有邻。宋代,在文化识见上最中国。温宋代之故,或可知当下之新。

25.在作者看来,中国传统审美可以分为哪三个层面?试加以概括。(5分)

26.为何作者认为宋人的“懂得”就像“鱼相忘于江湖”?(4分)

27.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6分)

附加题参考答案:

20.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合异体/乃自不知所以称之。(每处1分)

21.《史记》《汉书》《三国志》(写出两空得1分。三空得2分)

22.范晔自我评价过高;人很难正确认识自己。(每点1分)

23.AE (A项“赵云”应为“马岱”。E项原因应是担心叔父祈祷时被杀死灵魂会进入天堂)

24.(1)紫鹃为试探宝玉心意,假说黛玉第二年要回苏州老家,引得宝玉呆症突发,众人惊慌失措。(2分)宝玉重见紫鹃方哭出声来,又担心金色自行船来接黛玉,将其藏于被中。(2分)呆症醒后宝玉向紫鹃表达了愿与黛玉同生共死的心意。(2分)

(2)面对不可知的自然的信心和勇气;面对重重困难(或逆境)时的顽强和忍耐;面对一无所获的现实(或失败)时的镇定和冷静(或尊严)。(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

25.感性层面;知性层面;品位和识见层面。(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26.运用比喻手这,(1分)“鱼”比喻具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宋人,(1分)“江湖”比喻宋代的文化氤氲,(1分)两者相互融合,使宋人感觉到了一种会心的快乐。(1分)

27.当下文化停滞于感性层面和知性层面,(2分)宋代在品位和识见层面的审美具有超越性;(2分)借鉴宋代的审美经验,可以给当代审美带来新的风尚。(2分)

【参考译文】

范晔在狱中时,曾给他的外甥和侄子们写信说:“我已经写成了《后汉书》,认真察看古今的著述及有关评论,几乎很少有符合自己心意的。班固名望最高,但是创作随意.没有体例。不值得评论优劣,只有书中的《志》值得推重。在材料的全面和丰富程度上我可能不如他,若论材料的整理我却不一定心中有愧。我杂续在传尾的议论文字,都有精深的意旨。赞语的部分当然是我文章杰出的部分,基本上没有一字虚设,行文求变出奇变化无穷,就是相同的内容也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竟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如何称赞它。这部书流传在社会上,自然会欣赏之人。”范晔自夸自大、自我夸耀居然到了这种地步。人最怕没有自知之明,千载之后仍可引人一笑。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