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范文 > 政府政务 > 列表页

商丘政府工作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14  分类: 政府政务 手机版

篇一:商丘,政府工作报告

篇一: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5月6日在商丘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商丘市人民政府市长 余学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科学应对、有效处置了强飑线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主动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圆满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过去的五年,是商丘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城镇建设四项重点工作,明确把基础做牢、把总量做大、把产业做优、把持续做好、把保障做强总体要求,擦亮商丘建设、商丘标准、商丘品牌、商丘创造、商丘质量、商丘环境六大标志,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保持了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17.9亿元,年均增长1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6.4亿元,年均增长22.1%。其中,税收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0%以上,是全省税收占比80%以上的3个省辖市之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6亿元,年均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51元,年均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37元,年均增长15.5%。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初步形成了充满活力、富有潜力、支撑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粮食总产达121.6亿斤,连年稳定在120亿斤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市已成为全省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工业支撑作用日益显现。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87家,比2006年增加421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270家,比2006年增加212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72.9亿元,年均增长18.9%;实现销售收入1887亿元,年均增长32.9%;实现利润126亿元,年均增长25.7%。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介等已经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交易额达到150亿元,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每天滚动播出的商丘农产品价格信息,已成为全国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

过去的五年,是承接产业转移大见成效的五年。我们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努力增强发展后劲。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主攻长三角,紧盯闽浙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淮海经济区、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大京九经济协作带的战略合作,突出招大引强,加强与央企及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创新招商方式,成功举办了第二、第三届国际华商节、第六届豫商大会等重大节会,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累计引进省外资金852.3亿元,引进项目2476个,其中引进3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8个,投资总额422.3亿元;实际利用境外直接投资5.1亿美元,年均增长17%;出口累计完成4.7亿美元,年均增长20%。我市先后与中石油、国电集团、中建材集团、国药集团等知名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飞龙电器、爱玛车业、香雪海电器、万宝制冷集团、国药集团、安踏集团、乔治白、力量新材料集团等一批产业转移项目相继落户商丘。神火集团1×60万千瓦电厂、河南煤化集团千吨级碳纤维、浙江华美河南冰熊制冷公司冷柜、柘城海乐电子、夏邑彩虹纺织、大洋纱线、河南泰丰小鸟电动车等一大

批项目竣工投产,为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蓄了势能,增强了后劲,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效明显。

过去的五年,是产业集聚区大发展的五年。我们坚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带动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抓龙头、促配套,抓集聚、促集约,抓创新、促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区实现了大规模、高水平发展。全市11个产业集聚区全部实现了“三规合一”,培育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产业集聚区已成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和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为商丘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6平方公里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以上,入驻项目1096个,吸纳就业人员30万人以上。全市制冷产业冰箱冷柜年生产能力将达1000万台,压缩机年生产能力将达1000万套;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链条逐步完善,纺纱能力360万锭,乔治白、阿玛尼、阿迪达斯等国际国内知名服装品牌落户商丘;新材料产业前景广阔,t700宇航级碳纤维填补了中国高端新材料行业的空白,金刚石微粉年产量45亿克拉。2011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40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57.5%;实现利润8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35亿元以上,增长76.8%。民权县、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分别进入全省十强、十快行列,有4个产业集聚区纳入省首批示范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范围。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按照“一核两翼组团发展、四位一体统筹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统筹中心城区、县域城区、中心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率达到40.2%,增长11.3个百分点,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区以“四城联创”为契机,新修、拓宽、改造了华商大道、神火大道、建设路、中州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相继完成了供热、供气、污水垃圾处理、弱电管网、运河治理等一批城建重点工程,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超100平方公里,人口达104万,迈入了特大城市行列。商丘新区已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启动,17平方公里的商丘新区中心商务功能区规划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一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已经开工。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林业生态市,先后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县域城区坚持规划引导、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提高品位的原则,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了县域城区综合承载能力,永城市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并入围“中部百强”前十强。中心镇区以重点镇、试点镇、特色镇建设为重点,以“30强20快”乡镇创建为抓手,以一镇一品为特色,创建出国家级、省市级重点镇36个,特色乡镇和村庄20个,培育出一批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特色农业型乡镇。重点围绕产业集聚区、城乡接合部、中心镇区和特色专业村,基本完成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布点规划,全市新确定的100个社区试点稳步推进。涌现出了永城民生花苑、民权南华社区、宁陵后陈社区、睢县龙王店社区和夏邑冉庄社区等一批规划科学、进度较快、初具规模的新型农村社区典型。

过去的五年,是奠定跨越发展坚实基础的五年。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商周高速二期建成通车,连霍高速商丘段改扩建工程、济祁高速公路永城段、210省道豫鲁交界至324省道段二级公路改造项目进展顺利,310国道“二升一”工程、沱浍河航运工程开工建设,商丘机场、郑徐客专商丘场站建设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7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75公里、干线公路1413公里。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电网建设资金100亿元以上,投产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43.8公里,变电容量409.9万千伏安,电力供应得到较好保障。加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实施了中小河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和引黄灌区节水改造等重点工程,17次荣获省“红旗渠精神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9.05亿元,解决了农村20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了一批广播电视发射台、通讯基站,有线电视、广播覆盖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移动通讯实现了全覆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五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未来的商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第一季度,

我市经济发展实现了开门红,全市生产总值2(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商丘政府工作报告)86亿元,同比增长14.3%,位居全省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5.8亿元,同比增长24.7%,位居全省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0.9亿元,同比增长27.3%,位居全省第三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9.3亿元,同比增长34.8%,位居全省第二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48元,同比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94元,同比增长15%。在全省统计的17项主要指标增速中,我市有13项位居全省先进行列,其中有9项位居全省前三位,总体经济运行保持了好的态势、好的趋势、好的气势。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改善民生,着力构建和谐商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02.4亿元,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校数量达到6所,居全省第4位。我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累计新增就业45.4万人。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体系,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90%以上。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09万户,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60多万平方米。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了市体育馆,开工建设了商文化博物馆等。文化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演艺集团、报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我市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低生育水平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商丘建设,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安全感指数逐年提升,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工作先进省辖市。在全省率先启动警务机制改革,公安多项工作在全省领先,“清网行动”七项指标名列全省第一,获公安部贺电表扬。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稳定工作,连续两年实现赴京集访零登记,连续3年被评为信访工作先进省辖市。圆满完成第六、第七届村委会和第三届居委会选举工作。加强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连续3年被省政府评为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市。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大力实施科技兴商、质量兴市战略,开展了首届市长质量奖评选活动,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消防、气象、防震减灾等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巩固了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过去的五年,是政府工作整体推进的五年。我们坚持依法行政、忠诚履职,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两转两提”、“三治三提”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强力推进四项重点工作。在省内率先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市、县两级对审批、收费等行为的全程实时监控和管理,提升了行政效能,提升了公务员素质。坚决维护市委权威,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815件,满意率在98%以上。顺利完成了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认真做好市长信箱、公开电话工作,办理来电来信来访10万多次,办结率100%。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等制度,市政府领导班子向全市公开作出“七不”承诺,塑造了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依法治市工作扎实推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了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涌现出了商丘水上义务救援队和“贩菜哥”王超华、“弯腰哥”张伟等一批道德模范典型和文明市民标兵,展示了新时代商丘人的新风采、新面貌。全市有5家单位和3个村

镇获国家级文明单位(村镇)荣誉称号。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社科联等人民团体工作顺利开展。对口援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做好军转安置工作,驻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支持地方建设、抗灾救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市六次蝉联全省和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外事侨务、统计、史志、盐业、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管理、市场发展、烟草、档案、体育、人防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商丘的发展呈现出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的良好态势。今天的商丘,政通人和,充满生机,已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这一切,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商丘籍和在商丘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帮助,凝聚着全市各级各部门同心同德、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心血和汗水,铭刻着全市人民与时俱进、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壮志和豪情。在此,我代表市三届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商部队和公安民警、武警消防官兵,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为商丘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艰辛铸就辉煌。回顾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面对纷繁复杂的宏观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积极作为,在形势变化中捕捉机遇,在政策调整中抢占先机,才能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加快发展步伐;面对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和政府工作的崇高追求,只有坚持市委的正确领导,认真贯彻市委的决策部署,继承发扬政府的优良传统,围绕中心,顾全大局,才能始终做到目标同向、工作同步,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面对千头万绪的政府工作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坚持重点突破,抓住关键,持之以恒地抓好事关大局的重点工作,才能带动全局,整体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面对人民群众美好期待和财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竭尽全力为群众谋福利,才能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合力;面对赶超发展的艰巨任务和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只有坚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升行政效能,狠抓工作落实,才能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各位代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较低,基础差、底子薄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与全省及省内兄弟市相比、与周边先进地市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经济结构不优,二、三产占比低的问题依然突出;转型升级任务较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降耗压力较大,经济发展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仍需增强,改善民生、普惠于民的任务还比较繁重;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庸、懒、散现象在一些职能部门和个别工作人员身上仍然存在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强化措施,认真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商丘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再攀新高峰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目前,全市上下思发展、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中原经济区、谋划商丘新区等机遇千载难逢。我们要抢抓机遇,科学定位,提升标杆,乘势而上,实现商丘更好更快的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按照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部署,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扭住发展不放松,着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全力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努力成为又好又快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板块,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战略任务是:全力建设“四区两枢纽一基地一中心”,即积极探索并走出一条“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三化协调”发展试验区,率先建成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着力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精心打造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先行区,基本建成中原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和中原经济区物流枢纽,基本形成产业特色明显的新兴工业基地,努力构建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努力实现“两高一低一提升”,即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豫鲁苏皖四省周边地区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提升商丘在淮海经济协作区中的地位。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发展愿景是: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二三产业比重进一步增加,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翻一番,超过2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5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力争超100亿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以上。

——开发开放实现新突破。产业集聚区基础功能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增强、产业特色和集聚效应明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篇二:2006年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2005年及“十五”工作回顾

2005年和“十五”期间的主要工作:

(一)重点抓好“三农”工作。

(二)突出抓好工业经济。

(三)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五)加快城镇化步伐。

(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七)高度重视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八)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深化各项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二、“十一五”发展的主要设想和2006年目标任务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社会全面进步,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为完成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全力提升工业化水平。

(三)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四)强力推进招商引资。

(五)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六)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壮大县域经济。

篇二: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5月6日在商丘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商丘市人民政府市长 余学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科学应对、有效处置了强飑线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主动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圆满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过去的五年,是商丘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城镇建设四项重点工作,明确把基础做牢、把总量做大、把产业做优、把持续做好、把保障做强总体要求,擦亮商丘建设、商丘标准、商丘品牌、商丘创造、商丘质量、商丘环境"六大标志",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保持了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17.9亿元,年均增长1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6.4亿元,年均增长22.1%。其中,税收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0%以上,是全省税收占比80%以上的3个省辖市之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6亿元,年均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51元,年均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37元,年均增长15.5%。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初步形成了充满活力、富有潜力、支撑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粮食总产达121.6亿斤,连年稳定在120亿斤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市已成为全省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工业支撑作用日益显现。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87家,比2006年增加421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270家,比2006年增加212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72.9亿元,年均增长18.9%;实现销售收入1887亿元,年均增长32.9%;实现利润126亿元,年均增长25.7%。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介等已经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交易额达到150亿元,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每天滚动播出的商丘农产品价格信息,已成为全国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

过去的五年,是承接产业转移大见成效的五年。我们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努力增强发展后劲。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主攻长三角,紧盯闽浙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淮海经济区、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大京九经济协作带的战略合作,突出招大引强,加强与央企及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创新招商方式,成功举办了第二、第三届国际华商节、第六届豫商大会等重大节会,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累计引进省外资金852.3亿元,引进项目2476个,其中引进3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8个,投资总额422.3亿元;实际利用境外直接投资5.1亿

美元,年均增长17%;出口累计完成4.7亿美元,年均增长20%。我市先后与中石油、国电集团、中建材集团、国药集团等知名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飞龙电器、爱玛车业、香雪海电器、万宝制冷集团、国药集团、安踏集团、乔治白、力量新材料集团等一批产业转移项目相继落户商丘。神火集团1×60万千瓦电厂、河南煤化集团千吨级碳纤维、浙江华美河南冰熊制冷公司冷柜、柘城海乐电子、夏邑彩虹纺织、大洋纱线、河南泰丰小鸟电动车等一大批项目竣工投产,为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蓄了势能,增强了后劲,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效明显。

过去的五年,是产业集聚区大发展的五年。我们坚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带动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抓龙头、促配套,抓集聚、促集约,抓创新、促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区实现了大规模、高水平发展。全市11个产业集聚区全部实现了“三规合一”,培育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产业集聚区已成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和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为商丘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6平方公里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以上,入驻项目1096个,吸纳就业人员30万人以上。全市制冷产业冰箱冷柜年生产能力将达1000万台,压缩机年生产能力将达1000万套;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链条逐步完善,纺纱能力360万锭,乔治白、阿玛尼、阿迪达斯等国际国内知名服装品牌落户商丘;新材料产业前景广阔,T700宇航级碳纤维填补了中国高端新材料行业的空白,金刚石微粉年产量45亿克拉。2011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40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57.5%;实现利润8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35亿元以上,增长76.8%。民权县、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分别进入全省十强、十快行列,有4个产业集聚区纳入省首批示范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范围。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按照“一核两翼组团发展、四位一体统筹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统筹中心城区、县域城区、中心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率达到40.2%,增长11.3个百分点,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区以“四城联创”为契机,新修、拓宽、改造了华商大道、神火大道、建设路、中州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相继完成了供热、供气、污水垃圾处理、弱电管网、运河治理等一批城建重点工程,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超100平方公里,人口达104万,迈入了特大城市行列。商丘新区已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启动,17平方公里的商丘新区中心商务功能区规划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一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已经开工。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林业生态市,先后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县域城区坚持规划引导、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提高品位的原则,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了县域城区综合承载能力,永城市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并入围“中部百强”前十强。中心镇区以重点镇、试点镇、特色镇建设为重点,以“30强20快”乡镇创建为抓手,以一镇一品为特色,创建出国家级、省市级重点镇36个,特色乡镇和村庄20个,培育出一批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特色农业型乡镇。重点围绕产业集聚区、城乡接合部、中心镇区和特色专业村,基本完成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布点规划,全市新确定的100个社区试点稳步推进。涌现出了永城民生花苑、民权南华社区、宁陵后陈社区、睢县龙王店社区和夏邑冉庄社区等一批规划科学、进度较快、初具规模的新型农村社区典型。

过去的五年,是奠定跨越发展坚实基础的五年。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商周高速二期建成通车,连霍高速商丘段改扩建工程、济祁高速公路永城段、210省道豫鲁交界至324省道

段二级公路改造项目进展顺利,310国道“二升一”工程、沱浍河航运工程开工建设,商丘机场、郑徐客专商丘场站建设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7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75公里、干线公路1413公里。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电网建设资金100亿元以上,投产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43.8公里,变电容量409.9万千伏安,电力供应得到较好保障。加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实施了中小河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和引黄灌区节水改造等重点工程,17次荣获省“红旗渠精神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9.05亿元,解决了农村20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了一批广播电视发射台、通讯基站,有线电视、广播覆盖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移动通讯实现了全覆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五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未来的商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第一季度,我市经济发展实现了开门红,全市生产总值286亿元,同比增长14.3%,位居全省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5.8亿元,同比增长24.7%,位居全省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0.9亿元,同比增长27.3%,位居全省第三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9.3亿元,同比增长34.8%,位居全省第二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48元,同比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94元,同比增长15%。在全省统计的17项主要指标增速中,我市有13项位居全省先进行列,其中有9项位居全省前三位,总体经济运行保持了好的态势、好的趋势、好的气势。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改善民生,着力构建和谐商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02.4亿元,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校数量达到6所,居全省第4位。我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累计新增就业45.4万人。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体系,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90%以上。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09万户,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60多万平方米。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了市体育馆,开工建设了商文化博物馆等。文化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演艺集团、报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我市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低生育水平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商丘建设,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安全感指数逐年提升,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工作先进省辖市。在全省率先启动警务机制改革,公安多项工作在全省领先,“清网行动”七项指标名列全省第一,获公安部贺电表扬。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稳定工作,连续两年实现赴京集访零登记,连续3年被评为信访工作先进省辖市。圆满完成第六、第七届村委会和第三届居委会选举工作。加强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连续3年被省政府评为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市。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大力实施科技兴商、质量兴市战略,开展了首届市长质量奖评选活动,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消防、气象、防震减灾等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巩固了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过去的五年,是政府工作整体推进的五年。我们坚持依法行政、忠诚履职,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两转两提”、“三治三提”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强力推进四项重点工作。在省内率先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市、县两级对审批、收费等行为的全程实时监控和管理,提升了行政效能,提升了公务员素质。坚决维护市委权威,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

派人士及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815件,满意率在98%以上。顺利完成了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认真做好市长信箱、公开电话工作,办理来电来信来访10万多次,办结率100%。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等制度,市政府领导班子向全市公开作出“七不”承诺,塑造了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依法治市工作扎实推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了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涌现出了商丘水上义务救援队和“贩菜哥”王超华、“弯腰哥”张伟等一批道德模范典型和文明市民标兵,展示了新时代商丘人的新风采、新面貌。全市有5家单位和3个村镇获国家级文明单位(村镇)荣誉称号。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社科联等人民团体工作顺利开展。对口援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做好军转安置工作,驻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支持地方建设、抗灾救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市六次蝉联全省和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外事侨务、统计、史志、盐业、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管理、市场发展、烟草、档案、体育、人防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商丘的发展呈现出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的良好态势。今天的商丘,政通人和,充满生机,已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这一切,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商丘籍和在商丘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帮助,凝聚着全市各级各部门同心同德、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心血和汗水,铭刻着全市人民与时俱进、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壮志和豪情。在此,我代表市三届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商部队和公安民警、武警消防官兵,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为商丘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艰辛铸就辉煌。回顾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面对纷繁复杂的宏观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积极作为,在形势变化中捕捉机遇,在政策调整中抢占先机,才能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加快发展步伐;面对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和政府工作的崇高追求,只有坚持市委的正确领导,认真贯彻市委的决策部署,继承发扬政府的优良传统,围绕中心,顾全大局,才能始终做到目标同向、工作同步,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面对千头万绪的政府工作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坚持重点突破,抓住关键,持之以恒地抓好事关大局的重点工作,才能带动全局,整体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面对人民群众美好期待和财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竭尽全力为群众谋福利,才能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合力;面对赶超发展的艰巨任务和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只有坚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升行政效能,狠抓工作落实,才能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各位代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较低,基础差、底子薄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与全省及省内兄弟市相比、与周边先进地市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经济结构不优,二、三产占比低的问题依然突出;转型升级任务较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降耗压力较大,经济发展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仍需增强,改善民生、普惠于民的任务还比较繁重;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庸、懒、散现象在一些职能部门和个别工作人员身上仍然存在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强化措施,认真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商丘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再攀新高峰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目前,全市上下思发展、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中原经济区、谋划商丘新区等机遇千载难逢。我们要抢抓机遇,科学定位,提升标杆,乘势而上,实现商丘更好更快的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按照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部署,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扭住发展不放松,着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全力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努力成为又好又快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板块,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战略任务是:全力建设“四区两枢纽一基地一中心”,即积极探索并走出一条“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三化协调”发展试验区,率先建成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着力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精心打造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先行区,基本建成中原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和中原经济区物流枢纽,基本形成产业特色明显的新兴工业基地,努力构建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努力实现“两高一低一提升”,即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豫鲁苏皖四省周边地区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提升商丘在淮海经济协作区中的地位。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发展愿景是: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二三产业比重进一步增加,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翻一番,超过2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5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力争超100亿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以上。

——开发开放实现新突破。产业集聚区基础功能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增强、产业特色和集聚效应明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取得

篇三:2011年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2011年07月06日来源: 商

丘市政府

【字体:大

中 小】

2月12日,市长陶明伦在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复杂形势和诸多困难,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扩内需、调结构、促转 型为主线,以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城镇建设四项工作为重点,抢抓机遇,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 会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初步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左右;全市财政总收入83.7亿元,增长18.8%,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亿元,增长21.6%,一般预算支

出180亿元,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5.3%。

(一)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我们采取了针对性较强的措施积极应对,年初以保障电煤供应为重点,全力支持企业开足马力 生产,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了开门红,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1%;5月份以后,随着货币政策和行业优惠电价政策的调整,工业经济发展遇到了困难,我们把遏 制工业经济增速回落作为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积极帮助骨干企业争取大用户直供用电,加强银企合作,服务企业开拓市场,全年完成新增贷款88.72亿元、新 增资本市场融资51亿元;10月份以来,在电力供应日趋紧张的压力下,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保证了居民、农业和重点领域的电力供应,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和居民生活没有受到影响。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9.6亿元,增长17.9%;克服低温多雨等不利天气影响,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达到 123亿斤;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90.39亿元,增长23.1%。

(二)四项重点工作成效明显。按照招商引资有大活动、产业集聚区有大变化、项目建设有大突破、城镇建设有大动作的要求,扎实推进四项重点工作。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组织参加了豫浙经贸洽谈会、深港澳闽籍企业家访豫、河南台湾月、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系列对接等活动,围绕出新、出彩、出效,成功 举办2010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全年招商落地5000万元以上项目232个,到位省外资金200.9亿元,总投资12亿元的香雪海年产300万台冰箱 冷柜项目实现了百日竣工投产,完成了香雪海生产基地向我市的整体搬迁。产业集聚区建设速度加快,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0.55亿元, 使每个产业集聚区原计划2亿元的基础设施年度投资目标翻了一番。全市11个产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246家,营业收入实现650亿元以上。在全省产业集聚区 观摩评比活动中我市取得好成绩,柘城县、民权县产业集聚区跨入全省示范产业集聚区行列。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深入开展“项目提升年”活动,254个省、 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7亿元。商周高速二期工程等129个项目开工建设,庄周50万伏输变电工程二期等132个项目建成投产,中石油商丘千万吨炼油 项目列入河南省和中石油集团战略合作协议,正在努力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商丘机场项目上报国务院、中央军委待批;千吨级碳纤维项目8个月建成投产,创 造了商丘速度。城镇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围绕做靓中心城区、做美县域城区、做特中心镇区、做新农村社区的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建设,中心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城 镇框架进一步拉大,一些县城及中心乡镇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7.8%,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城镇吸纳和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三)“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实施粮 食生产发展规划,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扩大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20亿斤左右,完成粮食收购40.2亿斤,带动农民增收1.6 亿元。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种植和规模化养殖,增加果蔬、油料、花卉等经济作物面积,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

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0% 以上。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8.6%,在全省率先建成林业生态市。农业产业化步伐逐步加快,重点扶持30家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年产值超亿元 的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37家,省级以上达到49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586家,32家被评为全省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农 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投入水利建设资金7.2亿元,实施了吴屯、石庄水库除险加固和三义寨引黄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第16次荣获省“红旗渠精神 杯”。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万多座。解决了农村54.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123.2万千瓦,居全省第二位。改造中低产田8万亩,建 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完成4626个行政村的村庄发展建设规划,组织开展了以道路、电网、 通信网络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实施“扶弱培强”工程,抓好“百村示范”建设,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四)落实政策措施及时有效。认真落实国家围绕保增长、调结构、减排放、稳物价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抓好节能减排,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 重点企业,健全资金投入、政策引导、监督管理、目标考评机制,加强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节能重点工程建设,预计万元GDP能耗降低到1.14吨标准煤,比上 年下降4.3%。大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0.4%。COD和SO2减排目标圆满完成。推进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增强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全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优势产业,加强与央企及国内外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促进市内骨干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壮大行业地位突出的 大型企业集团;加快碳纤维、电动汽车、新型电池、生物能源、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开展首届市长质量奖评比和 “千企百家质量行”活动,全市名牌产品达到30个,省级著名商标达到66个。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大发展, 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加强物价监控,以落实调控政策、加强行业监管、维护市场稳定为重点,科学引导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全市房 地产开发投资78.4亿元,增长31.4%,销售价格增长平稳。积极抓好基本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保障供应,落实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及收费减免政策,维 持了全市整体价格水平,生活必需品价格保持平稳。

(五)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注重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突出重点领域改革,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圆满结束,公安警务机制改 革取得明显成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市级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全部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管理,规范了审批行为,提高了审批效率。积极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战略重组,壮大主业规模,实现优势互补。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阶段性目标。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发挥区位优势,加 强与淮海经济区、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大京九经济协作带的战略合作,加强与央企及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飞龙电器、沃尔玛、红星美凯龙等一大批知名企 业落户商丘。我市被省政府评为对外开放优秀单位、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制定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加大案件查办和企业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 度,及

时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通过民意快线、市长热线、市长信箱和政风行风热线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办结率、反馈率、满意率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 环境综合考评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

(六)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持续加大投入,集中财力办好省定十项民生工程和市定十件实事,兑现各项惠农补贴资金 15.6亿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制定了教育、人才改革发展规划,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99.5%;高等院校达到6所,居全省第四位,华豫学院转设为独 立设置民办本科院校,商丘科技职业学院专升本工作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评委评审,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全国示范性职业院校验收,我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地方政府促 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下岗失业再就业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8%;劳务输出 220万人,创劳务收入140亿元。繁荣发展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新建乡镇文化站9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扎实推 进,广播电视有效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代表河南省参加赴台文化交流圆满成功。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新增中央投资县级医 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精神卫生项目158个。扎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参加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取得较好成绩。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社保覆盖面和最高支付限额大幅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人均150元,参合率达到92%,睢阳区被纳入国家第二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加快推进保 障性住房建设,建成廉租住房8760套、经济适用住房501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25.26万平方米,灾后倒房重建任务如期完成。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继 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77%。,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达到4个。

(七)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整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全 市安全形势平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健全大调解机制,认真开展大接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疏通群众上访渠 道,在推进“事要解决”上下工夫,全市新发信访案件总量持续下降,重大敏感时期、重大活动期间没有发生来自商丘的干扰。以平安商丘建设为抓手,加强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不断创新完善民族宗教工作机制,巩固了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的大局。

(八)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政协 履行职能,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1件、政协委员提案631件,办结率100%。“五五普法”活动深入开展,依法治市全面推进。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各民 主党派、工商联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围绕大局,发挥作用,形成了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加强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 建活动,公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大力开展国防教育,深入做好双拥工作。驻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支持

地方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外事、侨务、对台工作进一步加 强,审计、供销、邮政、盐业、烟草、史志、地震、人民防空、档案管理、社科研究、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慈善事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第六 次人口普查工作进展顺利。

各位代表,2010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胜利实现。“十一五”这五年,我们积极应对复杂局面,有效化解金融危机,战胜罕见自然灾害,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进入蓄势发展的崭新阶段。

——“十一五”期间,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生产总值翻了一番,提前一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由7951元达到 13800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334家增加到目前的81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10.2亿元增长到359.6亿元,工业总产值超亿 元的企业由68家增长到224家;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6.6亿元增加到43亿元,年均增长21%。

——“十一五”期间,结构优化实现历史性突破。在稳定农业的前提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为重点,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由二一三调整为二三一。

——“十一五”期间,粮食产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百亿斤以上,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1/9,居全省第三位,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20亿斤,成为全国18个粮食总产量超百亿斤的地级市,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地位进一步确立。

——“十一五”期间,城镇化进程实现历史性突破。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22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达到 313万人,全市城镇化率5年提高11.2个百分点,商丘正在向特大城市行列迈进。我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 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华商之都”城市品牌的影响力和 美誉度不断增强!

“十一五”时期取得的辉煌成绩,书写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篇章,奠定了商丘未来发展的良好基础,坚定了我们战胜困难的雄心壮志。这些成 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 市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广大干部、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参与商丘建设的各位投资者和所有关 心支持商丘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十一五”特别是去年的工作,我们经受住了国际金融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