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列表页

李家大院调查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27  分类: 调查报告 手机版

篇一:李春雪_肖明月_项玉婷_丁娅平调查报告

关于把握现在,规划未来的调查报告

组长︰李春雪

组员︰项玉婷

肖明月

丁娅平

调查时间︰2010年11月14日

调查地点︰昆明学院洋浦校区内

调查对象︰历史系历史学专业的老师及学生

调查方式︰询问

调查人︰李春雪、项玉婷、肖明月、丁娅平

调查分工︰丁娅平、李春雪负责询问,肖明月、项玉婷负责记录,最后四人共同整理资料并完成调查报告。

前言

人生就是一部作品。谁有生活理想和现实的计划,谁就有好的情节和结尾,谁便能写得十分精彩和引人注目。—莎士比亚

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历史系恐怕是最传统、最冷僻、最不受学生欢迎的系科之一了。这些年高考时,学生们都纷纷填报计算机、财贸、金融等时髦热门的专业,有的无奈被历史系录取,也千方百计地转学换专业。原因很明显,历史系毕业生不吃香,或者当老师,或者搞研究,而搞研究必须是“板凳一坐十年冷”,还要面临漫漫的读硕读博历程。当然这方面不能仅仅怪罪于学生,而是具有社会原因。据我们历史专业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的亲身体会,当别人一旦得知你是历史专业的学生,马上会问:“那你将来干什么?”

针对此问题,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了解自己的现状,认清自己的优势,知道怎样学好自己的专业。为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正文

一历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根据网上调查就业现状如下︰

﹙一﹚毕业生薪酬指数:

1.毕业生1年薪酬指数:78%的历史学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8%。按照十分制计算,历史学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7,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2.毕业2年薪酬指数:69%的历史学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4%。按照十分制计算,历史学专业毕业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0,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3.毕业3年薪酬指数:66%的历史学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7%。按照十分制计算,历史学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2.91,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二﹚应届就业率指数:

历史学专业毕业生中,66%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34%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6.6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下。

﹙三﹚发展前景指数:

历史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17%,42%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20,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偏下。 ﹙四﹚工作舒适度指数:

42%的历史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较舒服”。8%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太舒适或很不舒适。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舒适度指数为6.88,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舒适度指数为中等偏上。

总体来说,历史系就业状况并不理想。

二历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⒈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失衡。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数近年迅猛增长,其直接结果就是目前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近几年,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涌入市场,导致大学生供给量绝对值增加。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逐步显现,劳动力的社会实际需求增加缓慢,与过多的新增毕业生的数目相抵消后,形成相对供需失衡,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困难。

⒉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软硬件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①是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相对于社会需要比较滞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没能及时更新,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教材多年未变,专业划分不合理,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对知识传授比较看重,而对能力培养却比较轻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造成结构性供求矛盾。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和周期长的两个特点确定了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而高校人才预测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甚至还没有开始,都造成了高校招生功利性比较明显,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甚至脱节,导致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②是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据部分高校的追踪调查,两年之内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不足七成,甚至有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或者因为社会关系,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些都与高校的用人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目前大多数高校人事缺乏灵活性、流动性和主动性,学校需要的人才进不来,别的学校需要的人才也出不去;有的学校追逐热门专业,师资、教材没有能力应付,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二﹚自身原因︰

⒈历史学专业与市场需求联系不紧密,不象理工科与生产挂钩。

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误区。大学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能够找到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但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造成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显著增加而西部城市求贤若渴。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更加严重影响择业与就业。其二,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觉得求职时优秀的成绩和评优奖励的证书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不惜通过造假来求得一张证书以骗取企业的青睐,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三 历史学专业的优势

通过对历史学专业老师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⒈接触较多知识,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历史系看似“故纸堆”系,实质上是个跨学科的“全能”系,不仅学习古今中外的知识,而且还接触各类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内容丰富庞杂,这样造成

了在某个方面的知识不细,但所知的领域更加大。例如,历史系的学生虽然对作家和文学作品的了解没有学文学的同学知道的,但相对其他学科背景的同学要了解的多,历史系学生虽然没学经济的同学了解经济运作规律,但是也肯定知道“重商主义”、“凯恩斯主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概念;世界史的学习使学生能对各国历史和国情有所了解,对各国家关系和国际政治有所了解。我们可以看看历史系的方向,有国别史(包括美国史、英国史、苏俄史、日本史等),断代史(包括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辽金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史(包括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民族史、中西交通史、中外关系史等)。虽然这些课不能都开全,但我们至少可以说历史系学习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 这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只要我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使特点成为优点。一个优秀的历史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遨游于多种门类的学科,获得了比其他专业学生更为广博的知识。同时知识面的拓展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⒉综合性学科优势,有利于培养“快速学就能力”。我们的大学教育专业分得太死,法律就是法律,哲学就是哲学,中文就是中文,其他理工科更是精而又精。而历史系却不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史不分家”,其实是“文史哲不分家”。历史书籍里面包括了历史、中文、哲学甚至其他各种门类的学科。例如,大学专业中有政治学,历史学中“政治制度史专题”;大学专业中有经济学,历史学中有“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大学专业中有外交学,历史学中有“中外关系史专题”、“新中国的外交”;大学专业中有国际关系学,历史学中有“战后国际关系史”,历史学中具体问题的分析更离不开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理论成果。其他学科的学习也都追溯学科的历史发展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条件和具体背景。经济学是当代社会科学的显学,但也是一门历史科学,因为必须在历史进程中研究客观经济规律。现代社会是个高速发展的“知识爆炸”社会,各种新的知识急速增长,大学所学的知识在工作时或许用不到或许早已淘汰,所以最需具备的能力是“快速学就能力”,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就通过几天的学习马上就能具备与应用。而一个优秀的历史系学生,一个本科阶段没有仅仅在一个领域死钻的学生(事实上,本科阶段也不可能在一个领域死钻)就能具备这种能力。

⒊培养大历史观念,有利于形成看事做事冷静的素质和宏观性的战略思维。可以说历史学是除天文学之外的以大尺度时间为单位来思考和研究的一门学问,动辄就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历史的学习能够使习惯于思考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事件和问题,人的短暂一生,那就是很不在话下了,这就使得他们能够不拘泥于短期利益,比较善于从长期利益角度来确定自己的当前行为,因而有较强的战略头脑。另外历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惯看历史的成败,也有利于形成看事做事冷静的素质,冷静的态度更能让人去理解分析,这正如斯宾诺莎所说的历史的任务在于“让人不悲不喜,而在于理解”。培根也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⒋训练“史料眼光”,有利于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缜密大胆的推理能力。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是论从史出,要求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所以历史研究往往会对史料的使用比较细致谨慎,强调史料的反复多角度求证,就我们熟知的王国维先生就提出过“二重证据法”。这有利于培养历史系学生严谨的态度。光有细致谨慎的态度还不够,因为前人留给我们的只是历史的残片,所以还需要我们有大胆的假设和较强的推理能力,正如胡适先生所提倡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论。另外长期的史料考证有利于我们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因为现在生活中很多平常事或物或许在若干年后成为研究现在的历史材料。长期的学术训练能够让学生用“史料眼光”看待事和物,因而能够培养细致的观察力。⒌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智商”,也有利于提高“情商”。历史学归根到底是一门人文学科,一门研究“人性”的学科。历史学中虽然看似缺少各种理论,但是充满着各种案例(当然新史学开始采用各种社会科学的成果)。就中国传统史学而言,典型的是“案例似教材”,如《资治通鉴》的命名本身就体现了这一点。理论学习虽然在现代社会比较流行,在传播的速度上是个优势,但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人性难以量化和模型化,人性能否理论化本身就是个问题。其次理论往往将复杂的人和事抽象成理想状态的简单的模型,但是当人真正去实践时还有非理性情感的参与。这就是炒股专家不能成为炒股高手的原因,当真正买股票时直觉、勇气这些因素也在起着作用。第三理论学习固然有利于提高人的理性思维,但是不利于培养人的非理性情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情商,而“理性只是人类情感的冰山一角”,很多研究表明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情商比智商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案例学习通过描述还原“历史现场”,相对而言优势在于能够接受非理性因素的熏陶。

⒍知识经济的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历史系学生的比较优势。现代社会是个高速发展的“知识爆炸”社会,各种新的知识急速增长。虽然学术界对“知识经济”这个词尚存争议,但知识的重要性谁也无法否认可以说知识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正如农业社会的土地和工业社会的资本。知识的重要性使企业对知识的管理十分迫切,真正的大企业是专门由相关部门进行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个体知识团体化,内隐知识外显化,外部知识内部化 ,组织知识产品化。”人才需要流动但知识需要留住。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于企业的长足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正规,而我国可以说刚刚起步,正在建设过程中。知识管理也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员工认同感、归属感的增加。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培训业在中国的起步,业内人士的普遍认识是我国培训业发展迅速但现状混杂、需要通过大规模的倒闭兼并的重新洗牌使培训业真正发展。相关研究也表明: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投入1%的财力就能带来7%的收益。而历史学背景的学生在接受历史学的人文主义熏陶后能够在培训方面具有优势,特别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持续认同、工作态度的持续端正上。一些大的企业也在建立企业大学,如金融界的平安集团,企业大学不仅使员工技能增加,而且还能让员工对企业文化持续认同、工作态度持续端正,更应该创造文化消费,让员工感受到快乐,这正是历史学学生的优势所在。可以说《百家讲坛》便是典型的文化消费,其中很多节目是具有历史学科背景的。再者大企业也是需要历史学背景的人才的:跨国公司需要对中国本土国情和文化习惯的深层认识;一个企业正如一个民族,如果想要真正走远,不仅要有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存在与支撑,也需要一些仰望星空、关注星空的人存在,尽管这样的人不多,但是无法缺少。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既要有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主导,更要有文史哲人文学科的补充,不仅要有技术管理,更要有人文管理,只有人文管理才能给员工以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这些因素都要求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有历史学学科背景的人存在。

四毕业后的实习与未来规划

﹙一﹚毕业后的实习

实习是师范学生参与实践的最有效环节,也是师范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作为师范生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是高师学生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是当前高等院校培养人才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们对毕业后的实习有如下构想︰

⒈备课环节。充分掌握备课的三备。

①首先是备教材。熟悉并背诵教材内容。将新、老教材进行对比,参考教案、教参等内容把握课题重、难点。 ②其次是备学生。在讲课前,通过与老师、同学交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因材施教。

③再次是备方法.由于每章节内容不同,教学方法就不同。

2、上课

①在上课前多听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上课,吸取好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

②情景导入赋予创新性。除了运用传统的复习已讲及相关知识的讲授法外,还运用表演的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③根据备课内容,因材施教。

④传授记忆知识的方法独特新颖。

⑤抓住学生兴趣点,联系时事。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⑥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如在记笔记方面,特别是初中生很多都不会记笔记,不知怎么做,做到哪里。必须要老师提示写在哪。

篇二:古建筑调查报告

古建筑调查报告

班级: 2011级建筑学

组员:纪冰曦李建岗 杨金辉 陈晋李健荣常洪强

古建筑测绘调查报告

★龙尾关概况

龙尾城又名龙尾关、下关,位于下关西洱河北岸,西起天生桥,东至大关邑村,由苍山斜阳峰南坡向东延伸,城南有天然护城河——西洱河。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0.5公里,唐朝樊绰编写的《蛮书》有记载:“龙尾城,阁罗凤所筑。萦抱点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河上桥长百余步。”初为边关哨所,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王阁罗凤将其拓建为龙尾城,龙尾城的历史已有1200多年。是南诏都城的南大门,为南诏国的一镇边关,筑城的目的是为了拱卫南诏的首都太和城。龙尾城的地势十分险要:“倚苍山斜阳峰麓,扼洱河之尾,负山阴水,为郡南屏蔽。”范围从天生桥(江风寺)起,到泰安桥附近,“以山为壁,以水为濠,内高外下,仰攻甚难也。”因此龙尾城又称“龙尾关”,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御敌于国门之外,是历史上著名的天宝之役的古战场。龙尾古城已列入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名册,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龙阁罗凤时代所筑的龙尾城,只有南边的一道土夯城墙,到黑龙桥口临河建了一座小城,城门向南,面临西洱河,派有重兵把守。此处是从南边进入大理的唯一通道,也是茶马古道北上的要冲。明军傅友德攻破大理后,在龙尾城的原址筑了一座砖土小城,周边两里,只有三道城门,无东门。现龙尾街、中丞街是这座城的中轴线,西门现名西门巷,南城门正对黑龙桥,城楼20世纪30年代初才被拆去。清道光、咸丰年间,曾三次对龙尾城加固修缮。

龙尾城清代划归太和县,民国时期为大理县玉洱乡。

时至今日,尾古城内已有全长一公里多的龙尾街(茶马古道与博南古道的交叉口),1200多年历史的蛇骨塔,江风寺、风伯雨师庙、三清宫、文昌宫、关圣殿、武庙、文庙、玉皇阁、普济寺、财神殿、弥陀寺、白马庙、将军洞、灵瑞庵等20余处古迹,著名的三眼井、鹭鸶塘、大井、二井、小井、七蛙井等一批优质苍山矿泉水名井、名泉,菜园巷的马家花园、西门巷的李家大院、红土坡一号的一颗印进士府第、小井巷的杨家大院、龙泉巷的苏氏名医世家宅第、明代赵雪屏翰林府第、清代马恩溥翰林府第等数座名士宅院,依然散发着南诏、大理两个王国的古貌遗风。

下关发展成为滇西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城市后,人口增加,市区扩大,现代建筑不断增多,但是龙尾城这一片区仍然保持着古城的轮廓和风貌。走过黑龙桥,进入龙尾街,多数铺面显得低矮、陈旧,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房子。1925年大理发生大地震,大理古城内的民居几乎全部夷为平地,下关龙尾城的民房却没有倒塌,街道宽窄、房屋的布局结构仍保持原貌。龙尾街是爬坡而上,坡陡度约20度左右。以前民间俗称“豆糠坡”,因卖粮食、豆糠集中在这段街上。地方人士

觉得不雅,按谐音改为“寿康坡”。寿康坡明显的标志是鼓楼,始建于明代,清末及1936年曾重修,1986年再次修葺,立有《重修龙尾城城楼碑记》。这座城楼往往被误认为是龙尾城的北门城楼,实际位置是在城的中央。过底层通道正街名中丞街,左边一条巷名大井巷,聚居着苏氏家族。往北与红土坡相接,是云南出名厨的地方,民间盛行的“八大碗”筵席,正宗就是红土坡的厨师理料操厨。大井巷和二井巷因井得名,这两眼井最为古老。井为地下涌泉,每眼井分三塘,上塘为饮用水,中塘洗菜,下塘洗衣,约定成俗,千年无人违犯,反映出龙尾城人传统习俗中的美德。

中丞街上段下关第二小学的前身玉龙书院,是大理古城四大书院之一(即大理“西云书院”、凤仪“凤鸣书院”、银桥“桂香书院”、下关“玉龙书院”)。书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末年改称“大理府太和县高等学堂”;民国年间改称玉龙小学校。校内原有斗拱重檐、雕刻精美的“三滴水”门楼,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大殿“讲堂”,近年才被拆毁。从玉龙书院到玉龙小学,培养出龙尾城的几代知识分子。例如明嘉靖年间进士赵汝濂,任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中丞街的街名含有纪念他的意义。清代马恩溥,文渊阁直阁学士,在玉龙书院任教7年。清末的书法家王联元,在书院任教多年,他的诗词楹联作品在大理名胜景点多有留存。西门巷的马程九家中藏书达5万多册,被称为“万卷楼”。古籍之外有近现代著名杂志《东方杂志》等10多种,20世纪70年代北京中国书店派专人前来全部收购。

★ 石家院概况

我们小组负责测绘的是石家院,是一个一进三院的院落,

同学们来到了石家院,

经了解,石家院已经有大约200多年的历史了,经过院子主人的回忆,他是住在这个院子里的第四代人,房子到现在没有经过改造,只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部分装饰雕花被铲除了,至今保存的还是非常完好的。

沿着入口第一个门,进去院子,看见两侧墙壁已经泛出很久的年代感,院子主人详细的给我们讲解院子的年代,历史等等一系列的故事,小组同学边听边仔细记录。

继续向前走来到第二进大门

★ 现场测量记录图片

篇三:二0一一年度述职述廉述学报告

运城市河东文化研究中心2011年度 领导班子及个人述职述廉述学报告

运城市河东文化研究中心

运城市李家大院景区开发管理中心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市考核组的要求,下面我就中心领导班子和本人2011年履职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报告如下,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我们李家大院景区2007年4月动工,2008年10月开业运营,2010年3月份,我被组织上任命为运城市河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并兼任运城市李家大院景区开发管理中心主任。2010年5月份,中心党支部成立,现有党员3人,员工123人。

一、工作履职情况

2011年,是河东文化研究中心和李家大院景区转型跨越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职能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下,我们全体员工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实现了接待游客50万人,门票收入比2010年递增15%,景区综合收入达到683万元的新跨越。我本人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评为“山西省五一劳主任 李虎

动奖章”、“促转型、谋跨越优质服务标兵个人”。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自担任中心主任以来,我把加强学习和调研,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素养作为首要任务,一方面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了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文章,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运城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文件,学习了经济、科技、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并在业余时间了解了一些互联网、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计算机等知识,使自己理论素养有了新的提升,视野不断开阔,先后记学习笔记五万余字。另一方面作为政协委员,到临汾、渭南、三门峡、晋城等一些景区进行调研,认真学习兄弟景区的管理经验和好的做法,学习调研过程中,我特别注重与一线职工和专家广泛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们的经验和办法。同时积极参加市政协组织的落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题学习并进行专题发言,为了进一步强化善文化的学习,我们不仅举办善文化知识讲座,而且给每位员工发放善文化知识题,对每位员工进行善德文化知识测试,使大家对善的含义有深层次理解。在学习调研中我进一步认识到,一个旅游景区要转型跨越发展,关键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要有一个好的规划来引领。要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以超前眼光和超人胆气,挖掘景区的善文化和笑

文化的潜力,以此来增加景区的文化附加值,提升景区旅游产业收入。

(二)加强工作督促和落实

为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我把加强工作督促推动工作落实作为当务之急,全面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抓住工作重点,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亲历亲为加以推动。主要是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营销工作快速推进。全年累计完成营销投资162.5万元。同21家网络公司签订了网络销售门票协议。与26家网络联盟合作,集中宣传李家大院。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旅游推介会,与西安市平安、中大,洛阳好心情、金象等80家旅行社签订了发团协议书,各旅行社组团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大关。全年在周边地市投放线路广告费6.47万元,在运城各县市170多家旅行社发放宣传彩页10万份。

二是宣传工作层层深入。在做好户外硬广告宣传同时,做好纸媒宣传、电视媒体宣传、网络宣传,在华商报、洛阳晚报和其他报刊杂志,分别作了短、长期广告宣传。在省市电视台播放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三套的“欢乐中国行”走进运城节目中大力宣传李家大院景区。开通李家大院景区官方微博,网络征集李家大院广告语。这些宣传工作大大提升了景区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李家大院和笑话博览园被美景中国?中国旅游总评榜组委会分别授予“中国最具潜力

的十大民居建筑”和“中国最具潜力十大主题公园”。

三是善德文化创编成果显著。善德文化是景区的核心文化资源,是我们重点研究和打造的品牌,围绕这一核心,我们完成了40万字的《善文化宝典》丛书的编校发行工作,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作序,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题字。完成30集电视连续剧《李家大院》的文学剧本(40万字)创编论证工作。与运城学院合作共建德育教育基地。11月份,“运城学院德育教育基地”在景区挂牌,双方签署了协议,并互聘文化顾问和兼职导师。

四是景区管理迈上新台阶。我们以人性化工作理念为基础,发扬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团队精神,并安排员工分批赴皇城相府等兄弟景区学习取经,提高了员工素质和工作效率。景区各部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卫生清洁区责任到人,物业管理、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安保工作,实行“三抓三定”。抓队伍、抓思想、抓工作,评选品牌保安员;对景区分片定人、定岗、定职责,使安全保卫做到了零事故,游客投诉为零,游客满意度达到了98%。古玩市场进一步壮大,已发展成为华北民间最大的古石器收藏交易市场。特别是创新工作思路,实行部门负责人班后值班制。这样做既方便了外地游客,又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被运城市旅游局评为“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五是文物管理工作有条不紊。我们牢固树立文物保护和

旅游开发“一盘棋”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李家大院第七批国保申报材料已通过省文物局评定和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目前处于等待国务院审核公布阶段。同时抓好文物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不定期进行隐患排查。编制文物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安保人员进行消防演练。文物安全日常管理做到人防、技防相结合。文物档案进一步清点登记健全,截止目前,共清查清点文物库房3座(晋商文物、民俗文物计6186件)、户外石雕民俗文物1153件,共计文物7339件。

六是对上积极争取资金。2011年,我们多次赴省城太原,向省发改委争取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150万元,争取农业观光采摘园扶持资金4万元。完成了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游人步道、四星级卫生间的建设和改造工作,使景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充实。

(三)抓班子带队伍

2011年市级换届,干部冻结,我们河东文化研究中心的领导班子和中层科级干部还未配备到位。为了利于工作,我们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政策法规,选拔指定了各部门的临时负责人。这些同志,政治思想作风上靠得住,工作上会干事、能干事,善于管理,为我们打造一流的文化旅游(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李家大院调查报告)景区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为了提高景区员工的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我们坚持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