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列表页

莫言获奖,调查,没读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07  分类: 调查报告 手机版

篇一: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十次月考 语文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

语文单元验收试题(10)

实用类阅读(21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冯骥才:守望民间文化的知识分子

冯骥才很健谈,但大多谈的是守望文化,对他自己则很少提及。作为作家,喜爱他的读者说,他的作品扎根于民间,来自于乡土;作为文化研究者,关注他的学者说,他有着博大的文化责任感。 今天,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抢救民间艺术的事业之中,不惜花费毕生积蓄,不惜年高劳顿,高擎起守望文化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旗手。

不保护,我们的根就没了

?最近一直忙着浙江西塘召开的古村落保护高峰论坛。之后,将再进行一系列的考察活动,比如苏州桃花坞调查、比如南通蓝印花布基地挂牌等。?中国文联副主席、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的日程表排得很满。?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箱底儿。再不忙着保护民间文化,我们的根就快没了。? 经过去年大半年7个省份的下乡调查,冯骥才越来越感到,古村落内在的、沉甸甸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被抽空。他觉得造成这样的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步入现代化的过程不是递进,而是突然的,人们由此造成了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失。贵州东南部,30多万人在苏浙一带打工,面对市场冲击及百姓对物欲的追求,苗寨居民不说苗语,很多少数民族村寨的年轻人已经不穿民族服装了,在南方一些富裕的小县城,冯骥才发现生活富足的农民在建设自己家园时竟是如此赤裸裸地照搬洋文化,在村落中,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艾菲尔铁塔?,或是小型的卢浮宫;而中国的飞檐翘角、雨榭楼台早已淡出视野,退出记忆。

?历史的记忆和传承都没有了,长此以往,十几年后,我们传统的东西就都没有了。我们无法阻止一个时代的变化,但是,文化,我们必须挽留。?冯骥才说。

要保护,知识分子有责任

在文化保护工程中,冯骥才强调最多的就是文化人的责任。他说,巴黎的历史保护为什么做得这么好,实际上是三个作家起了作用:第一个是雨果,他写了《向拆房者宣战》,成为第一个对乱拆房者宣战的人;第二个作家是梅里美,他当时成立了一个古典建筑的监督委员会;第三个是小说家马尔乐夫,他提出在全法国进行文化普查。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使法国文化保留了他们的根。

?中国知识分子也应反省一下,在时代变迁过程中应承担什么责任。中国传统文化大到一个古村落,小到一个荷包,都需要我们抢救和保护,否则将在我们手中消失!守望精神家园的责任应当由文化界承担,但现实却是,我们的文人、知识分子大多在旁观。当然,要做好守望工作,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为了成立民间文化基金会,冯骥才作画义卖,虽然最终募来200万元,但如今手腕上一个作画劳累形成的大疙瘩仍在述说着当年孤军作战的些许无奈。令他欣喜的是,中国现在终于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忙保护,“不务正业”挑重担

冯骥才是作家,也是画家。20年前,在他事业辉煌的时候,他却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中去,以至于招来?不务正业?的指责。对此,冯骥才表示,?我们是讲责任的一代。当看到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出现不和谐时,看到我们的精神领域有这么多的困惑时,就会毫不犹豫地守望我们的文化。?

他说,作为一名小说家,理所当然要把写作当成正业,但作为知识分子,他肩上必然要挑起民族文化的重担。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遭遇外来文化冲击时,知识分子的首要任务是守望本民族的文化。?我现在是急于写我的小说,急于画我的画呢?还是急于到文化的第一线去,到田野里去,到民间去?毫无疑问,我会选择后者。而且这个选择是完全凭自己的良心。?冯骥才真诚地表示。?只

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独特的气质、独特的传统,才能传承下去。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因为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爱。?60多岁的冯骥才有时候也会觉得很疲倦。不过,一旦有个电话打过来,说到一个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掉的时候,他再累也会跑去……

这就是冯骥才,?不务正业?的作家,守护民间文化的人。

(摘自中国人物传记网)

(1)下列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冯骥才不顾年高,不惜金钱,高擎起守望文化的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引领者,他的

动力来源于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感。

B.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及百姓对物欲的追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年轻人在语言和生活方

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这说明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C.经过长时间基层调查,冯骥才认为造成当前文化危机的原因是中国步入现代化的进程突然,

进而造成知识分子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失。

D.巴黎的历史保护工作做得好,实际上是三位作家起了作用。冯骥才认为,中国知识分子应

该自我反省,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

E.当有电话打过来,说到一个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掉的时候,冯骥才再累也会跑去……一方

面说明他有责任心,一方面也说明他缺乏主动性。

(2)为什么说民间文化保护是一项急迫的工作?请结合原文事例作简要分析。

(3)冯骥才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

(4)冯骥才是作家,也是画家,可是他却在自己事业辉煌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的第一线。有人认为冯骥才这样做“不务正业刀,冯骥才却乐此不疲,你对冯骥才的做法怎么看?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特立独行梁漱溟

梁漱溟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不依附任何势力,也不趋新媚时;没留过学,没上过大学;不崇拜西方也不崇拜东方……这是一个直道而行的狂士,是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是一个重视行动的仁者。在中国人利用一切思想资源来追求个性时,粱先生已经实践了一个世纪中国人的梦想。但遗憾的是,我们绕过了梁先生。这不是粱先生的悲剧,而是我们浮躁社会的悲剧。

1953年9月,在全国政协常委会的小组讨论会上,梁漱溟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在一个公开场合,梁漱溟被毛泽东批得一无是处。自此梁漱溟深居简出。文革中,他受到冲击,被抄家,被打耳光,但他承受下来了。1972年毛泽东生日那天,梁漱溟把尚未出版的《中国——理性之国》手抄书稿送到中南海作为寿礼。这并不代表梁漱溟臣服了,他在人格上始终是平视对方的。

文革结束后,不少人希望听到梁漱溟对毛泽东的批评,90岁高龄的他却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指毛泽东)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已故世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这是一位世纪长者的直言。粱先生的态度值得我们尊重,甚至应该是我们思考的起点。

走近梁先生,我们也许能够理解,他最大的贡献在于给我们示范了一种在中国文化中极为稀有的人格:我们的社会总是压抑人的个性,我们自身也会背叛曾经有过的自尊自强,转而依附,随大流。梁先生却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自己的思考人生,在时代变迁中直道而行。

新文化运动后,西方文化支配着中国知识精英,梁漱溟却坚持自己的思考。1921年,他发表著

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以极大的勇气批评?向西走?不对,宣称他就是要?向东走?。他没有把中国经典悬臵起来,而是把儒、佛、西方哲学糅合在一起。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要么欠缺西方知识,要么排斥中国经典,要么对佛教文化想当然,甚至不少人以为只有科学或西方社会学科教授的才称得上知识。

1973年底,全国兴起?批林批孔?运动。在学习会上,人人要?表态?,梁漱溟一直沉默不语。众人追问他对?批林?的态度时,他说?我的态度是不批孔,只批林?,这番话引起了对他的大规模批判、l974午9月,对梁历时大半年的批判会告一段落时,主持人询问梁漱溟对大家批判他的感想,梁漱溟脱口而出:?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主持人勒令他作解释,梁漱溟说:?匹夫’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招只是坚信他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他,但这个‘

莫言获奖 调查 没读过

志’没法夺掉,就是把他这个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

梁澈溟是一个特立独行之人,他的独特曾被视为迂腐,但他并非不近人情。他一生从不坐人力车,因为年轻时碰见一个老人拉人力车,内心感到痛楚难忍。梁漱溟好布施,他自己花销少,却经常接济别人。后来成为哲学家的唐君毅,就收到过梁漱溟托人带给他的5元钱。

晚年,梁漱溟苦于络绎不绝的访客,亲自书写了?敬告来访宾客?的字条,上写:?漱溟今年九十有二,精力就衰,谈话请以一个半小时为限,如有未尽之意,可以改日续谈,敬此陈情,唯希见谅,幸甚。?有心人看出,那?一个半小时"的?半?字,是后来加上去的。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梁漱溟说:?我愿终身为华夏民族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他做到了自己所说的,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去世,享年95岁,他弥留之际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累了,我要休息!?

(有删改,作者余世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梁漱溟先生没留过学,没上过大学,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成为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被人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B.在许多中国人运用各种方式来追求个性时,梁漱溟先生已经做到了个性十足,可悲的是他曾被这个浮躁社会给忽视了。

C.梁先生没有像一般中国人一样欠缺西方知识,排斥中国经典,对佛教文化想当然,而是把儒、佛、西方哲学糅合在一起。

D.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虽然遭受了大半年的批判,但梁先生认为“匹夫不可夺志”,仍然坚持反对“批林批孔”的观点。

E.梁先生的晶格与言行,使他成为社会永久信赖的人;临终的话“我累了,我要休息!”表明他终身都在为华夏民族尽力。

(2)梁漱溟的“特立独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3)文章说梁漱溟先生是“重视行动的仁者”,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说的原因。

(4)梁先生“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自己的思考人生”,这样做并非易事,有时甚至要付出代价。梁先生是怎样做到的?给了你哪些启示? 结合全文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莫言: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7时,全球文学爱好者的目光聚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文学院会议厅,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由此,莫言成为

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也打破了过去10年间这一奖项一直被欧洲作家所垄断的局面。

“并非一个艰难的决定”

评委会介绍,?借助魔幻与现实以及历史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创造了一个世界,所呈现的复杂程度令人联想起威廉〃福克纳和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福克纳是美国推理小说作家,代表作之一是《喧哗与骚动》,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之一是《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奖。

恩格隆表示,一周前审议委员会决定选择莫言,?并非一个艰难的决定?。 ?今年的获奖者(莫言)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来自一个我们大部分人都接触不到的世界,他生长在农村,出生在农民家庭,他12岁以前都在地里干活。?对于那些不熟悉莫言的读者而言,恩格隆推荐大家从1993年出版的《天堂蒜薹之歌》开始。?当你准备好,去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的时候——那里居住着许多你从未遇过的人,那儿能让你用新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

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莫言的颁奖词说道:?(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魔幻现实主义?成为诺贝尔赋予莫言的一个标签。立足于东方古老的民族,对魔幻现实主义地借鉴拓宽了中国文学作品在描绘现实时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内容,这也许正是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的真正意义所在。

几百万字的作品,短短的两句话是显然不够的

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所授予自己的这一评价,莫言认为这基本表述出了自己在创作中的一些特质,也可能与自己所讲述的中国民间故事有关,但如果把自己几百万字的作品全面概括出来,短短的两句话是显然不够的。批评家严锋称其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都有强烈的关怀,挖掘很深,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级?。

有人请莫言推荐他自己的一部作品,莫言推荐了今年在瑞典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他说,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其次在本书中,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语言也是比较庞杂的,既有古典的书面型的语言,也有一些读西方翻译过来的小说这样的语言,更多的还是来自乡土。莫言认为,这些方言土语,写到小说里,完全可以看得懂,而且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一个真正的文学家,就是应该千方百计地丰富本民族的语言。

“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莫言从小喜欢说真话,因而给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笔名为?莫言?,就是告诫自己要少说话。事实证明,他一句话也没有少说,而且经常在一些特别庄严的场合,说出实话来。他认为,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如果一个作家讲假话,不但对社会无益,也会大大影响文学的品格。因为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边,尤其是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

他曾说过,?我有一种偏见,我觉得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和人性中恶的部分。所以我的很多小说一旦发表以后,有些读者也不高兴。因为我把有些黑暗暴露得太彻底。当然我不会迎合这样的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莫言曾这样描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莫言曾直言:?如果说我不想得诺贝尔奖,那我太装孙子了! 但忘掉所有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一个作家不可能把自己的写作追求限定在一个什么奖上,也没听说哪一个作家为了得什么奖调整了自己写作的方向,改变了自己写作的方法。而且,即便你想改变,变得了吗?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尽管之前莫言从没有想到过自己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认为忠于对人的描写是自己斩获这一大奖的主要原因:?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的东西,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我想这样的东西超越了地区和种族?。

(选自2012年10月12日东方网,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莫言打破了过去10年间欧洲作家垄断诺贝尔文学奖的局面,成为了首位获得此项殊荣的中

国籍作家。这证明了中国文学的崛起,欧洲文学的衰退。

B.“魔幻现实主义”是莫言的标签,这正是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的真正意义所在,莫言并不认

同这一评价。

C.莫言不把文学作为唱赞歌的工具。他认为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

D.莫言说“忘掉所有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是指作家不能为获得奖项而写作,要忘记名

利,为理想而写作,这是作家最崇高的境界。

E. 以“莫言”为笔名,意在提醒自己少说话,他却一句话也没有少说,这种无法控制自己的行

为也属于作者自己要揭示的人性中恶的部分。

(2)莫言在文学创作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莫言曾这样描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如何理解莫言这句话的内涵?请简要分析。

(4)莫言在文学上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硬汉”李书福

杨坤

在汽车领域,李书福一直是位居高不下的话题人物,汽车界的传奇。无论是白手兴家创建吉利集团,投资8亿多元建造全国最大民办大学——北京吉利大学,还是?迎娶?瑞典名车沃尔沃。李书福那敢闯敢拼,豁得出去的架势,总能激发出无限可能。

只要你一提到?硬汉?、?造车狂人?,几乎不用思考,大家都会对号入座地扣在李书福身上。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一事直接将李书福推到世界的舞台上,让全世界都认识了这位?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穷小子?。在一片不被看好的唏嘘声中,无论从年销售额、资产规模还是发展历史、品牌影响力上看,吉利与沃尔沃都不在一个档次。有的人更大肆吐槽:?就算是上汽那样的实力连个双龙都收拾不了,何况沃尔沃早已亏损严重,瑞典人自己都经营不下去,你小小的一个吉利又怎能收拾这么一个烂摊子??就在大家都抱着看戏的心态,满心期待李书福将如何应付时,结果却令他们失望了。李书福以?只要我幸福就行了,自我感觉良好就可以了?,一句帅气的话撂倒了一片好事者。这种始终坚持自我,以?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的方式隔绝了外界所有不友善的舆论。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就在3月28日这天,吉利最终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典汽车企业沃尔沃100%的股权,随之,各大报纸铺天盖地地报道穷小子?吉利?迎娶瑞典高贵公主?沃尔沃?的跨国世纪?婚礼?,那些看不起李书福的人统统都傻眼了。

收购协议签订完后的李书福笑得如同盛开的向日葵,小眼睛都成了两弯月牙。因为这一刻,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努力和辛酸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2011年年欧洲的经济非常不景气,但沃尔沃的两大主要工厂之一的比利时根特工厂,产销却较去年同期提升25%以上,达到27万辆,创下根特工厂45年历史最高纪录,让那些原本处于失业状态的人都有了工作的机会。为了表彰李书福为比利时汽车工业所作出的贡献,比利时阿尔贝二世国

篇二:江苏省南通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南通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Ⅰ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校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刘勰的《文心雕龙》论述了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继承与革新等关系,构建了宏大而 ▲的丈论体系,初步 ▲了我国文学史观,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前所未有的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也是我们现在进行文学创作、文艺批评研究的 ▲的理论依据。

A.紧密 确立 首当其冲 B.紧密 创设 不可或缺

C.缜密 确立 不可成缺 D.缜密 创设 首当其冲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曹文轩荣获“世界安徒生奖”,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至高荣誉。继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文学再次在世界展现了蓬勃的生机。

B.今年4月24日被确立为中国首个航天日,相关部门将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筹划、制订“开放日”“科普周”等系列宜传和科普活动。

C.我国老龄人口已经占人口总数的12﹪,而且近一半的老人缺少子女的照顾和陪伴,民政部门面对这样的统计数据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D.相关企业应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措施,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B.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敦煌,这个西北边陲戈壁深处的城市,却积淀了一千多年灿烂的文化。千年前敦煌因使臣、僧侣和商队云集而经济兴盛、艺术繁荣,四百多个洞窟中四万多平方米的壁画, ▲, ▲ 。 ▲ , ▲ , ▲ , ▲ 。如今,敦煌艺术依然默默地穿越历时空释放着耀眼的光芒,

①微启的唇嘴似乎在悠然轻唱

②衣裙巾带在风中飘曳飞舞

③用笔奔故传神

④尤其那些凌空起舞的飞天

⑤好一派清歌妙舞的极乐世界

⑥构图气势雄伟

A.④⑤②①⑥③ B.⑥③④①②⑤ C.②①④⑤⑥③ D.⑥①③②④⑤

5.阅读下面的表格,分析子手孕的一项是(3分)

A.在图书消费品类选择上,不同年龄段人群有着明显差异。

B.60后更注重健康,喜欢阅读保健养生、医学类书籍。

C.除60后外,其他人群注重自身成长,更多选择升学类书籍。

D.小说类书籍在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阅读选择中占有较高的地位。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新刊欧阳文忠公全集序

[明]钱溥

欧阳文忠公,庐陵人也。庐陵旧有公全集本,既而收上内府,而天下遂不复得是全集久矣。海虞程君宗,广求之而得于胡文穆公家,盖内出本也。亟命工翻刻于郡横。适予使交南至庐陵,其郡博郑钢,首进而请曰:“使庐陵文献足征而使天下复有是集者,太守功也。愿一言序其首。“予峻拒之弗获,至舟不能行,乃抚然有间曰:“士尊文章之难也,而以文章救世为难。“苟、韩、黄老之术起,斯道遂亡于秦。幸而韩愈世出,概然以斯道为已任,其文章足革弊而拯弱。尝曰“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则亦隐然自任其传矣。后又变而为五季衰陋之习,虽宋兴七十有余年,而学者亦未易遽复于古。一旦欧阳子出,以文章道德为宗师。若范仲淹之贬于饶也,一时名士目为党人。公在谏院,为《朋党论》以献,群言遂息,不然,党锢之祸成矣。嘉学者争尚怪僻为奇,文体大坏,公知贡举,黜险怪而录雅正。士初喧然腾谤,其后不五六年,文格遂变而复古,不然弊将若何而止哉?世所谓文章必以救世为难也。

虽然,当是之时,倡而和者,韩有柳宗元,欧阳有苏氏父子,其他李翱、张籍之流,曾巩、尹洙之辈,声振而气从,金舂而玉应,文非不美也,而较其救世之功,则若列星之有五行,众山之于五岳,其功化发育呈露,盖自有不侔者。宜其崛起于千百载之前,而并耀于千百载之后,而渺焉未有能继之者,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盖唯有二公焉。

是集之行,程君嘉惠后学亦至矣。使善学者诵其文而知能以身任国家安危之计,其用舍为世所重轻,进不知富贵为乐,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后学云间钱溥,谨书于螺川驿。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附录》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亟命工翻刻于郡横亟:赶快

C.予峻拒之弗获 峻:严肃

C.嘉学者争尚怪僻为奇 尚:祟尚

D.程君嘉惠后学亦至矣 惠:聪明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来刊印的欧阳修全集本被内府收藏,天下好久没有欧阳修全集流传,于是海虞人程宗广泛寻求欧阳修全集,最终在胡文穆家发现内府本。

B.钱溥在赴交南的行程中收到庐陵郡博郑钢赠送的欧阳修全集刻本,郑钢请他为欧阳修全集的刻本写序,他拒绝丁这个请求,但没有能够成功。

C.韩愈、欧阳修倡导文学革命都得到众多有识之士的响应,但这些有识之士的文章不够精美,救世的功效也不能与韩愈、欧阳修相提并论。

D.钱溥认为读欧阳修的文章可以让人增强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肯定了欧阳修作品的思想价值,也肯定了程宗重刻欧阳修全集的社会影响。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幸而韩愈氏出,慨然以斯道为己任,其文章足以革弊而拯弱。(4分)

(2)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巳。(4分)

9.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简要概括欧阳修文学复古主张的意义。(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郎士元①

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

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②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

[注]①郎士元,唐代诗人,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②避地衣冠:西晋末年,中原士庶大举迁居东南,史称“衣冠南渡”。

(1)颔联和颈联从哪三个方面写“吴越风烟”?(3分)

(2)请简要赏析“避地衣冠尽向南”一句的艺术技巧。(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好学近乎知, ▲,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3)其间千二百里,▲。(郦道元《三峡》)

(4)▲,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5)间关莺语花底滑,▲。(白居易《琵琶行》)

(6)艰难困苦,▲。(《新唐书》)

(7)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苏轼《赤壁赋》)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生 活

叶圣陶

①乡镇上有一种“来扇馆”,就是茶馆,客人来了,才把炉子里的火扇旺,炖开了水冲茶,所以得了这个名称。每天上午九、十点钟的时候“来扇馆”却名不副实了,急急忙忙扇炉子还嫌来不及应付,哪里有客来才扇那么清闲?原来这个时候,镇上称为某爷某爷的先生们睡得酣足了,醒了,从床上爬起来,一手扣着衣扣,一手托着水烟袋,就光降到“来扇馆’’里。露筋的桌子上满缀着油腻和糕饼的细屑;狭条板凳有的断了腿,有的裂了缝。某爷某爷坐满了一屋予,一口沸烫的茶使他们神清气爽,几管浓辣的水烟使他们精神百倍。于是一切声音开始散布开来:有的讲昨天的赌局,打出了一张什么牌,就赢了两底;有的讲自己的食谱,西瓜鸡汤下面,茶腿丁煮粥;有的讲些异闻奇事,说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午饭时候到了,他们慢慢地踱回家去。吃罢了饭依旧聚集在“来扇馆”里,直到晚上为止,一切和午前一样。岂止和午前一样,和昨天和前月和去年和去年的去年全都一样。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②城市里有一种茶社,有五色玻璃的窗,有仿西式的红砖砌的墙柱,有红木的桌子,有藤制的几和椅子,有白铜的水烟袋,到这里来的先生们当然是非常大方,非常安闲,洪亮的语音表示上流人的声调,顾盼无禁的姿态表示绅士式的举止。他们的谈话和“来扇馆”里大不相同了。他们称他人不称“某老’’就称“某翁”;报上的记载是他们谈话的资料;看破世情的话常常可以在这里听到,他们说什么都没有意思都是假。他们或是三三两两同来,或是一个人独来;电灯亮了,坐客倦了,依旧三三两两同去,或是一个人独去。这都不足为奇,可怪的是明天来的还是这许多人,也还是重演昨天的老把戏!岂止是昨天的,也就是前月,去年,去年的去年的老把戏。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③上海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谁能计算他们的数目。车马的喧闹,屋宇的高大,相形之下,显出人们的混沌和微小。我们看蚂蚁纷纷往来,总不能相信他们是有思想的。马路上的行人和蚂蚁有什么分别呢?挺立的巡捕,挤满电车的乘客,徐步看玻璃窗内货品的游客,鲜衣自炫的妇女,谁不是一个蚂蚁?我们看蚂蚁个个一样,马路上的过客又哪里有各自的个性?我们倘若审视一会儿,且将不辨谁是巡捕,谁是乘客,谁是游客,谁是妇女,只见无数同样的没有思想的动物散布在一条大道

上罢了。游戏场里的游客,谁不露一点笑容?但是笑声里面,我们辨得出哀叹的气息;喜愉的脸庞,我们可以窥见寒噤的颦蹙。何以没有一天马路上会一个动物也没有?何以没有一天游戏场里找不到一个笑容?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④我们丢开优裕阶级欺人阶级来看,有许许多多人从红绒绳编着小发辫的孩子时代直到皮色如酱须发如银的暮年,老是耕着一块地皮,眼见地利确是生生不息的,而自己只不过做了一柄锄头或者一张犁耙!雪样明耀的电灯光从高大的建筑里放射出来,机器的声响均匀而单调,许多撑着倦眼的人就在这里做那机器的帮手。那些是生产的利人的事业呀,但是……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⑤一切事情用时行的话说总希望它“经济”,用普通的话说起来就是“值得”。倘若有一个人用一把几十位的大算盘,将种种阶级的生活结一个总数出来,大家一定要大跳起来狂呼“不值得”。觉悟到“不值得”的时候就好了。

(选自《叶圣陶散文》,有删改)

12.作者通过文中四种人的生活写出哪两类生活状态?请简要概括。(4分)

13.文章前四段都以“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作结,有什么作用?(4分)

14.文章第③段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15.联系全文,试探究结尾“觉悟到‘不值得’的时候就好了”一句的深刻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中国的人和自然

木心

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从《诗经》起,历楚汉辞赋唐宋诗词,有着相互参透的关系,中国的自然滋养了中国的人,中国的人亲近着中国的自然。

②《诗经》几乎都要先称植物动物之名,才能开诚咏言。楚辞通体苍翠郁,却过于避世独居;汉赋则好大喜功,把金木水火土边旁的字罗列殆尽,再加上虫鱼鸟兽的谱第,仿佛是在对自然说:“知尔甚深。”到唐代,花溅泪鸟惊心,人和自然相看两不厌,举杯邀明月,非到蜡炬成灰不可;而宋词对待自然的心态转入哀婉,梳剔精致,吹气若兰。

③中国的人和自然紧密相联,无处不在。中国的“人’’中有“自然”,这个观点已经被理论化了,好事者从“烹饪术”上作出不少印证,有识之士则着眼于医道药理、文艺武功、易卜星相……也许还有另一面:中国的“自然”内有“人”——谁种的花服谁,谁卜居的丘壑有谁的风神,谁的衣裳具备谁的性情……街头巷尾,无不可见一闪一烁的人文剧情、名城宿迹,堆叠如山,令人无法喘息。幸亏自然清明而殷勤,亘古如斯地眷顾着人。家家户户便栽花种草,休沐盘桓于绿水青山之间。

④另外,人有时不免苦闷,苦闷逼使人有所寄托,因而将目光投向自然,但也有与自然过于亲昵的,至少可先举两则趣例:金鱼、菊花。不知花了多少代人的宝贵光阴,才培育出婀娜多姿的金鱼,化畸形病态为固定遗传,其品种令人叹为观止而源源不止。野菊本是单调的,也被嫁接盆栽,作纷繁的形色变幻。金鱼和菊花,是人的意志取代了自然的意志,是人对自然行使了催眠术。自然在金鱼、菊花这类小节上任人摆布;在阡陌交错的大节上,如果用“白发三千丈”的作诗方式来对待庄稼,就洽谈室以颗粒无收告终。

⑤中国的山水花草之所以令人心醉神驰,那是真在于自然的钟灵毓秀。池水井水、盆花圃花、犬马鱼鸟都会恋人,与人共休戚,或盈或涸,或茂或凋。如果说这些是体小者,那么体大者如崇岳莽原、广川密林、大江巨泊,在历史中与人曲折离奇地同褒贬,共荣辱。

(有删改)

16.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6分)

17.请理解第④段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8.结合文意,阐述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简单的事物常常容易被忽视,但简单中却蕴含着生活态度、人生哲理??

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Ⅱ(附加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为附加题,共2页。满分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由选考历史的考生完成。

2.所有答案在加试题答题纸上完成。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靖将答题纸交回。

一、阅读材料,宪成20~22题。(10分)

所谓七音者,牙舌唇齿喉及舌齿各半是也。然则音者,其韵书主权舆乎?夫单出为声,成文为音,音则自然和、不假勉强而后成。虞廷之赓歌康衢之民谣姑未暇论至如国风雅颂四诗以位言之则上自王公下逮小夫贱隶莫不有作。其所居有南北东西之殊。故所发有剽疾重迟之异,四方之音万有不同。

(节选自《洪武正韵〃序》,有删改)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每处1分(5分)

21.文中的“七音”是指宫、▲、▲、商、徵、半商、半徵。(2分) ·

22.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四方之音,万有不同”的原因。(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对有关名籍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三国演义》中关羽率领大军进攻樊城,曹操派于禁、庞德的去增援。关羽见汉水猛涨丽而水淹之计,后曹军覆没,庞德投降,于禁被擒。

B.《凤凰涅槃》中,《凤歌)以男性激昂的调子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诅咒和反抗,《凰歌》以女性依恋的口吻回顾中华民族多年来的屈辱和悲苦。

C.《边城》中,祖父死后,翠翠新得了一个伯父——杨马兵。他告诉翠翠许多事情,这些事情使得翠翠不知道自已是否应该等待,应该等待什么。

D.《哈姆雷特》中,挪威王子小福丁命拉斯聚合众人准备进犯丹麦为父报仇,他雄心勃勃,行动果决,与优柔雾断的哈姆雷特形成了鲜明对比。

E.《老人与海》中,在与马林鱼周旋的第二天傍晚,老人为了增强自己的信心,回想起年轻时在卡萨布兰卡酒店且与大个子黑人比手劲的情景。

24.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黛玉说“孙行者来了!??孙行者指谁?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其性格特征。(5分)

(2)《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生日那天,葛朗台面对公证人和银行家两家人争相对欧也妮献媚求宠的情形,暗自心想:“他们都看中了我的钱,??我就利用这般人替我钓鱼! “这般人”替葛朗台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儒林外吏》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与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几乎完全背离。清代,小说日益为受过良好教育的文人所作,他们厌弃流行的因果报应的迷信观念。吴敬梓也是如此。他对杜全各个阶级的人们有着广泛的接触和认识,目光变得敏锐。同时,以他的朋友和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为创作原型,用讽刺的笔触现实地刻画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意在将小说从流行宗教的羁绊中解放出来。

此前的《西游补》《醒世姻缘》皆系纯粹虚构之作,它们的作者仍然用职业说书人的惯用文辞。相反,《儒林外史》则极少这样做,在这部小说里,多运用口语化的散文笔调,使得描绘的片段第一次与叙连的正文有机结合起来,让那种运用诗词和骈文进行的雕琢描写明显消失。作者有意避免那些公式化的诗词描绘用语,从而证明他已根据自己对不同人物和地点的观察来描写。南京、杭州等江南城市中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日常生活在作品中得到生动的再现。此外,方言和俚语已很少使用,他已自觉地适用“国语”或民族的白话写作,这种纯净和富有表现力的叙述文体,成为晚清和民国初年的小说家竟相模仿的对象。

吴敬梓写作的时代,正值乾隆年间,满族统治达到极盛阶段。崦他的小说写的是先朝明代事情,他对于退出官场正直性格的褒奖经常被认为是对满族统治的间接批评。但是在他现存的著作中却找不到任何可以说明他有意和统治者不合作的例证。吴敬梓把他的小说假托在明代不仅是便利的缘故,而是他对明代历史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并予以尖锐深刻的评论。

篇三: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

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

语 文

第Ⅰ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荒芜/安抚偃仰/揠苗助长连累/硕果累累

B.酒馔/杜撰裨益/沁人心脾蛮横/横行霸道

C.官邸/砥柱忏悔/诲人不倦寒舍/退避三舍

D.篡夺/编纂咆哮/越俎代庖甲壳/金蝉脱壳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乳肥臀》,运用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 。

A. 出类拔萃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B. 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C. 鹤立鸡群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D. 鹤立鸡群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3.根据下面材料,依次概括“嫦娥三号”探测器落月全过程的四个关键步骤,每一步骤的概括不超过5个字。(4分)

据介绍,“嫦娥三号”探测器由月球车和着陆器组成,根据落月探测时可能遇到的状况,探测器进行了多方面的充分准备。为了克服能源限制特别是推进剂限制,“嫦娥三号”设计了环月圆轨道飞行方案,运行一段时间后开始进行变轨。考虑到探测器降落地点和月球表面存在不可知性,“嫦娥三号”将采取软着陆的措施。当探测器接近月球时,将使用新研制的一种变推力发动机来刹车,以确保制动效果。安全降落后,月球车要从着陆器上分离、释放、解锁,转移到架舱(梯子)上来,再降落到月面。

答:▲ ▲ ▲

4.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5分)

①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3分)

②为漫画拟写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标题。(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贾生传

【清】侯方域

贾生名开宗,商丘人也。少落拓不羁,十四岁从其师学。师故儒者,喜绳墨。贾生慕司马相如之为人,学击剑鼓琴,嗜远游。师以弗类己,诮之。贾生固谓:“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即日除弟子籍,更去与里中少年伍。间读书为文词,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是时贾生年二十余,益负才。

陈腾凤来校士,寓意郡太守,欲贾生充饩县官,贾生曰:“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却不就。共郡人张渭等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白昼射箭,中夜击鼓。宋俗上元夜张灯饮酒。贾生率其徒,疾驰百余里,漏下三鼓抵睢阳。司马氏者,睢阳巨族也。张银瓢,容酒数斗,约能胜饮者持瓢去。群少皆醉卧,窘甚。贾生忽叱咤登阶,举瓢一饮,即掷瓢付奴持之,不通姓名,坐宾骇散。

久之,贾生贫益甚,盛夏,服短褐不完,过市,儿童随笑之,贾生浩歌不辍。会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为计赀财,复田舍。

凡七应举不第,因大悟,尽焚其素所读书,闭户揣摩十余年,驰骛于先达师说十余年,最后而冥坐穷思,与侯方域、徐作肃往复辨论又几十年,卒轨于正,天下以“纯儒”称之。 既老,更追忆少游京洛,集所闻见述《帝都》、《君德》、《相术》三篇。已,买舟金陵,泛吴越。与侯方镇、方域为忘形之友,又自称为“野鹿居士”。

侯方域曰:“以余观贾生,所谓羊质①善变,然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所称大人先生②者欤?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呜乎,彼终身守一,众矣。倘非其与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

(有删改)

【注释】①羊质:典出扬雄《法言》“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谓徒具外表而无其质。②大人先生:阮籍有《大人先生传》,通过虚构人物“大人先生”,抨击虚伪礼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师以弗类己,诮之 诮:担忧

B.陈腾凤来校士 校:考评

C.尽焚其素所读书素:平时

D.卒轨于正轨:遵循,依照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贾生“不羁”的一组是(3分)

①学击剑鼓琴,嗜远游②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

③更去与里中少年伍 ④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

⑤贾生浩歌不辍⑥闭户揣摩十余年

A.①②⑥ B.①③⑤C.②④⑤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生年轻时就放浪形骸,十四岁从师学习,与老师循规蹈矩的性格不合,于是离开自己的老师,与村里的年轻人为伍。

B.贾生酒量过人,还因此赢得过一个银瓢。他还在盛夏之时,穿着破旧的衣服,路过集市放声歌唱,全然不顾儿童的嘲笑。

C.贾生参加了七次科考都没有结果,于是大彻大悟,遵循当初老师教导,潜心研究儒学十

余年,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儒者。

D.作者认为贾生年轻时有侠客之风,后来却成了学识渊博之士,与不知变通的人相比,是一个依道行事、善于变化的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3分)

(2)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3分)

(3)会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解佩令·登大别山

【清】史承谦

澄江如练,碧峰孤拥。指晴川、片帆催送。转眼春归,奈客里、

登临谁共?踏残芳,玉鞭飞鞚。

东连彭蠡,斜通嶓冢。古山川、楚天遥控。落日鱼龙,唤长笛、

一声吹动。恨茫茫,北云南梦。

(1)开篇“澄江如练,碧峰孤拥”两句描写景物,有何特点?(3分)

(2)“古山川、楚天遥控”中的“控”字历来为人所称赏,请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

(3) 这首词寄托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词作内容作简要说明。(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 。 (《诗经·蒹葭》)

(2)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 (孟子《鱼我所欲也》)

(3)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戍卒叫,函谷举,______________,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6)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7)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___________。 (《左传》)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吃喝之外

陆文夫

我觉得许多人在吃喝方面都忽略了一桩十分重要的事情,即大家只注意研究美酒佳肴,却忽略了吃喝时的那种境界,或称为环境、气氛、心情、处境等等。此种虚词不在酒菜之列,菜单上当然是找不到的。可是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虚的却往往影响着实的,特别决定着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

五十年代,我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采访,时过中午,饭馆说是饭也没有了,菜也卖光了,只有一条桂鱼养在河里,可以做个鱼汤聊以充饥。我觉得此乃上策,便进入那家小饭馆。 这家饭馆临河而筑、正确点说是店门在街上,小楼是架在湖口的大河上。房屋下面架空,可以系船或作船坞,是水乡小镇上常见的那种河房。店主领我从店堂内的一个窟窿里步下码头,从河里拎起一个扁圆形的篾篓,篓内果然有一条活桂鱼,约两斤不到点。

我从一架吱嘎作响的木扶梯上了楼。楼上空无一人,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见底,河底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隐隐青山若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

南草未凋。”鱼还没吃呐,那情调和味道已经来了。

“有酒吗?”

“有仿绍。”

“来两斤。”

两斤黄酒,一条桂鱼,面对碧水波光,嘴里哼哼唧唧,“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低吟浅酌,足足吃了两个钟头。

此事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间我重复啖过无数次的桂鱼,可我总觉得这些制作精良的桂鱼,都不及三十多年前在小酒楼上吃到的那么鲜美。其实。那小酒馆里的烹调是最简单的,和得月楼的桂鱼放在一起,那你肯定会感到得月楼胜过小酒楼。可那青山、碧水、白帆、闲情、诗意又在哪里??

有许多少小离家的苏州人,回到家乡之后,到处寻找小馄饨、豆腐花、臭豆腐干、糖粥等这些儿时或青少年时代常吃的食品。找到了以后也很高兴,可吃了以后总觉得味道不如从前。可能是这些小食品的制作不如从前,因为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花大力气赚小钱,不过,此种不足还是可以想办法加以恢复或改进的,可那“味道”的主要之点却无法恢复了。

那时候你吃糖粥,可能是依偎在慈母的身边,妈妈用绣花挣来的钱替你买一碗粥,看着你站在粥摊旁吃得又香又甜,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你又饿又馋,她的眼中含着热泪。你吃的不仅是糖粥,还有慈母的爱怜、温馨的童年。

那时候你吃豆腐花,也许是到外婆家作客的,把你当作宝贝的外婆给了一笔钱,让表姐表弟陪你去逛玄妙观,那一天你们简直是玩疯了。吃遍了玄妙观里的小摊头之后,还看了出猢狲把戏。童年的欢乐,儿时的友谊,至今还留在那一小碗豆腐花里。

那一次你吃小馄饨,也许是正当初恋,如火的恋情使你们二位不畏冬夜的朔风,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在那空寂无人的小巷里,无休止地弯来拐去。到夜半前后,忽见远处有一簇火光,接着又传来了卖小馄饨的竹梆子声,这才使你们想到了饿,感到了冷。那小馄饨的味道也确实鲜美,更主要的却是爱情的添加剂。如今你耄耋老矣,他乡漂泊数十年,归来重游旧地,住在一家高级宾馆里,茶饭不思,只想吃碗小馄饨。可你还是觉得宾馆里的小馄饨没有担子上的小馄饨有滋味。世界上最高明的厨师,也无法调制出那初恋的滋味。冬夜、深巷、寒风、恋火已经与那小馄饨共酿成一坛美酒,这美酒在你的心中、在心灵深处埋藏了数十年,酒是愈陈愈浓愈醇厚,也许还混和着不可名状的百般滋味。

近几年来,饮食行业的朋友们也注意到了吃喝时的环境,但往往只是注意饭店装修,洋派、豪华、浮华甚至庸俗。也学人家服务,由服务员分菜,换一道菜换一件个人使用的餐具,像吃西餐似的。西餐每席只有三、四菜,好办。中餐每席有十几二十几道菜,每道菜都换盘子、换碟子,叮叮当当忙得不亦乐乎,吃的人好像是在看操作表演,分散了对菜肴的注意力。有一次我和几位同行去参加此种“高级”宴会,吃完了以后我问几位朋友:“今天到底吃了些什么?”一位朋友回答得好:“吃了不少盘子、碟子和杯子。”

(有删改)

11.“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虚的往往影响着实的,特别决定着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12.文章多处描述了“味道”,请概括影响味道的几个要素,并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13.“楼上空无一人,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见底,河底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隐隐青山若现。”这句话描写了窗外的景色,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

14.本文以朋友“吃了不少盘子、碟子和杯子”这句话结尾,有什么深意?请联系全文进行探究。(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 ~17题。

何必温馨?

周国平

①不太喜欢温馨这个词。我写文章有时也用它,但尽量少用。不论哪个词,一旦成为一个热门、时髦、流行的词,我就对它厌烦了。

②温馨本来是一个书卷气很重的词,如今居然摇身一变,俨然是形容词家族中脱颖而出的一位通俗红歌星。她到处走穴,频频亮相,泛滥于歌词中,散文中,商品广告中。以至于在日常言谈中,人们也可以脱口说出这个文绉绉的词了,宛如说出一个人所共知的女歌星的名字。③可是,仔细想想,究竟什么是温馨呢?温馨的爱、温馨的家、温馨的时光、温馨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朦朦胧胧,含含糊糊,反正我想不明白。也许,正是词义上的模糊不清增加了这个词的魅力,能够激起说者和听者一些非常美好但也非常空洞的联想。

④而事实上,我无须举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奥涅金与达吉亚娜,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例子,每一个经历过热恋的人都不妨自问,真爱是否只有甜蜜,没有苦涩,只有和谐,没有冲突,只有温暖的春天,没有炎夏和寒冬?我不否认爱情中也有温馨的时刻,即两情相悦、心满意足的时刻,这样的时刻自有其价值,可是,倘若把它树为爱情的最高境界,就会扼杀一切深邃的爱情所固有的悲剧性因素,把爱情降为平庸的人间喜剧。

⑤比较起来,温馨对于家庭来说倒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概念。家是一个窝,我们当然希望自己有一个温暖、舒适、安宁、气氛浓郁的窝。不过,我们也该记住,如果爱情要在家庭中继续生长,就仍然会有种种亦悲亦喜的冲突和矛盾。一味地温馨,试图抹去一切不和谐音,结果不是磨灭掉夫妇双方的个性,从而窒息爱情,就是造成升平的假象,使被掩盖的差异终于演变为不可愈合的裂痕。

⑥此外,我无意赞美形形色色的英雄、圣徒、冒险家和苦行僧,可是,如果否认了苦难的价值,就不复有壮丽的人生。困境和逆境本就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往往促人奋斗,也引人彻悟,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儿不温馨。

⑦写到这里,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许多广告画面,画面上是各种高档的家具、家用电器、室内装饰材料、化妆品等等,随之响起同一句画外音:“??伴你度一个温馨的人生。”一点也不错!舒适的环境,安逸的氛围,精美的物质享受,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理想,这就是“温馨”一词的确切的现代含义!这个听起来好像颇浪漫的词,其实包含着非常务实的意思,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标准,一种讲究实际的人生态度。不要跟我们提罗密欧了吧,爱就要爱得惬意。不要跟我们提哈姆雷特了吧,活就要活得轻松。理想主义的时代已经结束,让我们回归最实在的人生??

⑧我丝毫不反对实在的生活情趣。和突出政治时代到处膨胀的权力野心相比,我倒是觉着这是一个进步。然而,实在的生活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决非限于舒适安逸。使我反感的是“温馨”这个流行词所标志的人们精神上的平庸化,在这个女歌星的唱遍千家万户的温软歌声中,一切人的爱情和人生变得如此雷同,就像当今一切流行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如此雷同一样。听着这些流行歌曲,我不禁缅怀起歌剧《卡门》的音乐和它所讴歌的那种惊心动魄的爱情和人生来了。(有删改)

15.作者为什么“不太喜欢温馨这个词”?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理由。(6分)

16.文中第⑦段描述了许多广告画面并突出了同一句画外音,有何用意和效果?(6分)

17.作者对有些人“理想主义的时代已经结束,让我们回归最实在的人生”的观点作何评价?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述。(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年,英国牛津大学发现,有着350年历史的学校大礼堂的横梁已经风干朽化,必须得更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