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调研报告 > 列表页

园区经济调研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08  分类: 调研报告 手机版

篇一:关于我市园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园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组

2012年6月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2年工作计划安排, 6月19-21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由柴修连副主任带队,部分常委会委员和财经工委委员参加,赴8个县(市、区)和开发区的18个园区,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座谈、深入企业实地察看等形式,对全市园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市、县(市、区)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理念,坚持以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加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呈现出园区建设快速推进、企业投资大幅增长、产业支撑初步显现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全市18个园区(省级园区9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1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1个、其它园区7个)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相当于再建一个阜阳城区。界首市一园四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已占界首现有市区面积的60%;太和县一区两园建成区面积也突破10平方公里,占太和县现有城区面积的45%;阜南县、颍上县园区建成区面积都突破10

平方公里,达到1l.3平方公里。2011年,列入全市考核的18个开发园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0亿元,同比增长40%;新增入园企业247户,累计园企业1400多户;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00亿元,同比增长39%;财政收入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50%;实际完成投资150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用于园区建设20亿元,同比增长89%;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0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上。今年1—4月份,全市工业园区新增入住企业75户,其中工业企业58户,同比增长

7.1%;投产工业企业产值214亿元,同比增长38%;园区投资完成9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6.4亿元,同比增长124%;企业投资完成38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工业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47.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约占全市2/3,财政收入占全市的1/3,实际完成投资占全市2/5。园区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推进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注重园区建设,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市园区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了建设投资力度。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金参与、市场机制运作的园区开发建设体系。借助城投公司等融资平台,经营好土地资源,筹措建设资金。抓住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整体组团式转移,与沿海地区政府、园区、战略投资者、央企、合肥市合作,园地制宜采用区中园、托管园、共建园等

形式共建园区。园区基础设施已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园区市政设施与城市统筹建设。园区内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逐步增强。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市18家园区用于基础设施投资11亿元,同比增长35.4%。阜阳经济开发区12平方公里建成区达到“七通一平”,各县市区园区建成区也达到“五通一平”。

(二)注重招商引资,产业集群各具特色

我市各地园区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积极采取会展招商、以商引商、小分队招商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大批项目,特别是引进了一批亿元以上,甚至是数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提升了园区的档次和水平。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市18家园区共签约项目280余个,合同资金300余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9.5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60%以上。在引进新的投资者的同时,园区通过一流的服务,引导原有企业增资扩股、新上项目或技改升级。各地园区进一步明确做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使主导产业比重迅速增长。2011年末,全市园区共入驻各类企业1300余家,其中绝大多数是工业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产业聚集态势明显:阜阳市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专用车、汽车物流业;阜南重点发展洁具、林产品加工业;太和重点发展医药、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界首重点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临泉重点发展机械电

子、纺织服装业;颍上重点发展光伏玻璃、食品业;颍东重点发展食品业;颍泉重点发展建材、彩印包装业,颍州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纺织服装业。

(三)注重项目建设,园区发展后劲强劲

我市园区项目建设日趋优化,企业入驻档次有了根本性改变。全市18家主要园区招商项目由过去的普遍性洽谈向选择性洽谈,普及性引进向优质型引进转变,许多新洽谈的中小型项目,被有计划的向乡镇工业聚集区和小型工业区转移。引进了北矿磁材、杉杉股份等上市公司和人人家食品、悦康药业等知名企业的入驻。园区在引进项目数量上虽较往年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企业投资强度却大幅增强。2011年,我市18家园区新入驻企业247家,同比下降43.2%。其中:工业企业212家,同比下降42.4%。园区各类企业实际完成投资77.7亿元,同比增长78 %。其中:工业类投资63.3亿元,同比增长78.4%。企业投资、工业类项目投资增幅均高于上年。

(四)注重提升效能,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各地注重提升效能,把优化投资环境摆上重要位置,打好“服务和环境牌”,确保客商招得进,留得下,住的安。一是实行首问负责制和公开承诺制,涉及企业的办事程序、领办人员、办结时限、收费标准,公开承诺,公之于众,接受监督。 二是对优惠政策和承诺的事项,按时兑现,落实

到位。三是从项目立项、审批、办证、征地、规划、供水、供电、用工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为企业全程代办证照,使外商安心项目建设。注重抓好企业融资,协调召开银企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贷款。帮助协调解决外来投资客商子女就学、就医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是坚持“精简、统一、高效”原则,尽可能简化办事流程和事前审批,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五是对凡是外商举报或发现有破坏投资环境、损害客商利益的人和事,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五)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园区正在形成

在加快园区建设的同时,各地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坚持发展与惠民、富民与强区相结合,确保开发建设成果惠及园区群众。建立覆盖园区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就业培训制度。同时,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高水平启动安置小区建设,切实解决了园区失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为园区建设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三、当前制约园区发展的突出问题

我市园区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通过调研,一些制约园区发展的问题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资源制约明显。目前我市资源制约形势明显:建设用地指标较少,土地资源日见稀缺;资金筹集渠道单一,建

篇二:关于社区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区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社区经济主要是指面向社区居民,以为居民提供服务为主的经济。城市社区经济建设,指依托基层社区组织建立起来的,由各种经济成分构成的社区经济系统及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总和,它是履行社区职能的物质基础。如何发展社区经济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带着这个问题于xx年xx月上旬到xxxx社区居委会进行了调查,对居委干部、党员同志、社区群众进行采访,对如何构建和谐社区进行了解,就社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面临矛盾和应采取举措进行了调查与探讨

一、社区居委会基本情况:xx社区居委位于xx街道办事处北边,总户数xxx户,总人口数为xxx人,居委会有干部xx,设立一个社区居民党支部,有4个党小组,支委3人,社区党支部党员总共xx人。其中,退休党员45人,35岁以下党员10人,大专文化程度以上14人,高中、中专42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年龄均在30岁以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社区集体经济06年收入1.5万元,社区党支部设有党员活动室、多功能室、电视室、文体活动室等。在去年换届选举配强配好班子基础上,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认真完善社区建设,发展社区经济,为构

建和谐社区打下坚实基础。

二、发展社区经济重要意义。社区经济主要是第三产业,近年来,社区经济对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说明作为城市第三产业重要载体的社区经济将日益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第三产业中,最具吸纳空间、最少投资需求的就是以社区服务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社区经济。社区经济一般劳动强度不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相对不高,是劳动力特别是下岗职工就业的新的重要途径。

随着就业方式由计划安置转向市场配置,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正在由计划色彩浓厚的国有经济领域转向劳动用工、劳资关系等方面已市场化的民营经济领域。而社区经济直接面向居民群众,服务领域广阔,市场潜力大,且投资小、占地少,经营方式灵活,有利于民间、个体投资,是发展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的重要载体。 此外,社区经济在房地产业这项综合产业体系中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大有作为。目前,城镇住房建设、流通和消费上还没有真正形成良性循环,大量空置商品房还没有完全消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难以完全显现出来。因此,要加快城镇住房商品化改革步伐,启动住房消费市场,必须抓好配套建设,注重发展

社区经济,加强小区的物业管理,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努力发展社区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以满足人们在住房消费中的高品质生活环境的需求。只有如此,才能切实推进住宅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促进并引导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发展社区经济的建议。由此看来,社区经济建设能够涵盖社区居民的许多需求热点,体现出城市社区经济建设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发展城市社区经济建设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发展服务型经济,增强社区自我服务能力。社区服务是一项社会性、区域性的便民措施。在社区经济建设中,社区服务既是着眼点也是落脚点。社区经济建设寓于服务之中,发展服务型经济既可以促进社区服务,方便居民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又可以促进社区经济发展。一方面通过贯彻“大服务、大福利、政府办;小服务、小福利、社区办”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以家庭服务为重点的便民利民服务,如:快餐、早餐、自行车棚、浴池、奶点、报刊零售点、各种中介服务网点等,开拓帮助企业卸包袱的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市场机制,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社区有偿服务,以有偿养无偿,做到既便民又赢利,既立足又发展,以此

促进服务业的产业化进程,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社区自我服务的能力。

二是发展庭院型经济,扩大下岗职工就业渠道。社区经济建设在大力发展服务型经济的同时,必定促进庭院型经济的大发展,从而适应社区内人才素质、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实际,为下岗职工在社区内实现再就业、进行生产自救提供便利条件。通过走家庭手工业编织、小工艺作坊、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温室栽培等路子,推动庭院经济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进而通过引导发展庭院型经济进一步扩大就业渠道,实现社区经济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和层次的进一步深化。

三是发展税源型经济,通过外引内联繁荣社区。发展税源经济是社区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社区经济发展可以为社区组织挖掘和培育新的税源,为社区建设和繁荣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援和经济保障。社区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走“小服务,大商贸”、“小社区,大舞台”的路子。充分发挥社区的地缘优势、功能优势、物流优势,大力引进和创办商业、旅游、餐饮、娱乐服务项目和专业市场,与大商业联合,建立连锁店,与大企业联合,充当经销商、代理商,与大农业联合,建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绿色食品配送中心。充分利用社区

资源,优化组合,外引内联,养源开渠,繁荣社区。 社区经济建设应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确定街道在社区经济建设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强化社区自身管理经济的职能。街道及社区可因地制宜,从可能与可行出发,科学地制定社区经济实体的年度建设数量与规模,社区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目标计划,经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上级审定后实施。市(县)、区政府要给予街道充分的社区经济建设管理权,同时从资金上应加大对社区经济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适当增加街道可支配财力。各街道应从中按适当比例提取社区经济建设发展基金,实行统筹管理,专款专用。本着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街道可将社区经济建设的具体工作以委托的方式下放给各社区,以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社区对社区建设事务综合统揽的能力。对今后社区自办三产、新增税源的收入,社区可按适当比例上缴社区经济建设统筹基金,余额由街道专户存储,社区自主支配。在一些条件较好的社区,可进行社区经济建设奖惩机制的试点,在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层级管理上探索新途径,进一步完善社区经济建设管理体制。

篇三:服务XX县工业园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服务XX县工业园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了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精神,如何进一步发挥工商职能,全力推动和服务工业园区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探索。

近年来,各地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引进项目,使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领域、质量效益得到不断扩张和提升,步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工业园区作为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成为产业聚集和升级发展的载体。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园区经历了由自发形成到政府自主建立的过程,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地推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并且促进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新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成为一种被普遍采用的区域发展政策工具。成为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逐步成为主体经济、立区经济和富民经济。

一、我县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园区总体布局分散,硬件设施参差不齐,未达到园区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制约着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2、工业园区规划编制滞后,缺乏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设计,造成重复、无序建设,土地有效利用率不高。

3、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综合服务功能不健全,由于资金短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园区“五通一平”(通路、通电、通水、通讯、通暖,场地平整)及各项服务设施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工业园区建设的进度。

4、部分入园企业既要生产又要发展,资金需求较大,但融资渠道不畅,金融部门体制不灵活,贷款门槛过高,制约企业发展壮大。

5、管理服务体制不够完善。缺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协调机构和机制,难以形成众多政府职能服务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高效、便捷的社会化服务体制尚未建立。

6、管理服务质量不高。尽管多年来区上在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意识谈薄,服务功能不强。有的执行政策僵化,缺乏灵活变通,有的办事推诿拖拉,说的好,办得慢,一些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遇事想的是怎样拿政策规定卡住你,而不是想办法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灵活变通让你过关。

7、资金短缺融资比较难。这是调研中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机构银根紧缩,信贷服务限制多、条款多、门槛高、程序繁、难度大;二是部分企业诚信度较低,贷款更加困难;三是融资渠道狭窄。我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仅有的一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资金量小,担保额度十分有限,同时激活民间资本机制还未形成,造成非公有制企业担保难、民间渠道融资难;四是银企交流合作机制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出来,银企之间相互交流少、互信度低,影响了信贷服务。

8、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一是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普遍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知识,在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做大做强上往往力不从心。二是企业经营管理较为粗放,质量、营销、成本、资金、财务管理等方面大部分还处于较低水平。三是专业人才缺乏。企业普遍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引进、留用和培养机制,人才队伍不稳定。四是劳动用(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园区经济调研报告)工制度不够规范。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不为员工缴纳“三金”(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企业员工享受不到法定的劳动保护。企业用工制度的不规范还导致员工的流动性较大,不仅影响到企业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企业的后续发展,亟待政府引导和规范。

二、工业园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观念指导发展。一是牢固树立发展至上的观念,凡是党委政府决策的事项,各个职能部门都自觉执行,主动做好服务,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共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共识和合力。二是只要政策法规不明令禁止,企业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工商部门就帮助扶持企业干什么。

(二)环境保障发展。要建立快速、高效的办事机制。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制,规定有关登记事项五个工作日内办完手续。对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需进行前臵审批的企业,推行“工商管理、抄送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反馈”的并联审批制度,派驻了园区工商联络员,安排专人对项目进行跟踪,帮助投资商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三)招商引资推进发展。开展“三百工程”对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全程为新企业办理全部手续,直到项目建成投产并提供后续服务。

三、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毫不动摇地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当前,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指导意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我区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并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新突破。一是在公平准入上,进一步放宽非公有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凡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未禁止的一切行业和领域都应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真正做到“四个不限”、“六个平等”,特别应鼓励支持非公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进入市政公用事业的投资、建设与运

营,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二是在鼓励全民创业上,出台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复员军人、下岗再就业和城镇待业人员、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及从事个体经营的优惠政策,以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在制定出台新政策措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政府服务功能。探索建立健全公开、便民、高效的政府服务机制。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制、项目前臵审批的并联审批制,实行办事限时制、服务承诺制和政务公开制,明确办事责任,优化、简化办事程序,实行“一条龙”服务。同时对一些重点项目可建立专门的服务小组,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

(三)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信贷金融支持力度。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做大做强政策性担保机构,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性担保公司“四两拨千金”的引导作用。同时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出台相关政策,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信用担保领域,建立民营融资担保公司和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并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采用会员制形式组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互助担保机构,逐步建立由区政府全资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会员担保机构组成的信用担保体系。加强对各类担保机构的监管,防范担保风险,有效缓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