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调研报告 > 列表页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04  分类: 调研报告 手机版

篇一:风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

风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

——郑州市人民公园规划分析

调研时间:2011年9月3日

调研目的:了解综合性公园的设计特点,重点研究其分区规划、设计风格、

设计手法等。 调研内容:

1. 公园总体概况

郑州人民公园坐落于郑州市位于市区中心地带,东起二七路,西至铭功路,南至西太康路。人民公园是解放后兴建的第一个综合性公园,也是郑州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2.出入口及布局

人民公园以西面正大门为主要入口,其他东、南两个次入口和一个专用通道口。西门进入左拐是儿童游乐区,直走是休息厅,右边是公园管理处。由东大门进入迎面就是门前广场,广场上的大型人造

假山石景观是主要的观景点,假山旁还有水域。

3.游行路线及景观节点分析 人民公园道路组织属于分散式,园路、建筑、水系等布局错落有致。

园内的道路是以几条主干道为主,主干道起到了一个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小干道则根据行人的目的设计,起到了游行捷径和欣赏景观的作用。殿后为人工湖,西为青年湖、友谊山,湖中心有两岛。园中最大的人工湖——青年湖

位于公园的假山后面。湖心岛作为园中的景观中心点,有利于人群的分散活动,使人在不同的空间各得其所,而景观更显自然、幽静。

人工湖东岸有划船亭及划船码头,荡舟西行,穿过两桥,可达“樱花

园”。在青年湖中,顺东河北行,经湖心岛,穿水泥桥,可至湖滨茶社。

穿桥荡舟北行,至公园最大的青石假山下。公园中心有莲花形喷泉一座。周环月季花坛花带及大草坪、大法桐、大雪松,间植常青灌木花丛。西北有玉兰园,东有竹园、梅园。鱼池东为迎春园和秋园,两园东西相连,并建有花卉展览馆一座。迎春园东边为儿童游戏场。进入公园西大门,遥望丛林之间,有凉亭五座,为彭公祠的一部分。彭公祠亦为民国建筑,目前仅剩纪念亭以及汉白玉石碑残存。各景观节点不仅是游览的视觉中心,也是游客的主要集散、活动场地,能够有效组织人流和景观结构的整合。

4.景观结构解析

(1)纵横直曲的道路骨架。园中道路直曲交错,直线式道路作为主路,方便快捷,便于疏散人群,蜿蜒的小路能够增加公园意趣,颇有曲径通幽之境。纵横直曲的道路骨架总体支撑公园的结构框架,使整体组织协调有序。

(2)清晰明确的分区规划。文娱活动区主要为儿童乐园、水上乐园,属于闹区,人群嘈杂,为公园增添了“参与性、动态性”的元素。而湖周

边包括古建在内的区域为安静区,环境优雅,观赏性极强。建筑、广场及园路布局均衡,与分区规划紧密结合。

(3)风格多样的多类空间。现代公园追求多元化,人民公园内也同样具有风格多样的多类空间。多类空间也与分区规划密切联系,开阔、明朗的空间与闹区结合而隐蔽、幽静的空间与安静区结合。

(4)疏密相间的植物肌理。利用丰富的植物材料创造包括苗圃景区,疏林草地,密林等类型的环境,同时与人民公园年代久远的古木相结合。

(5)多种设计手法综合利用。按要素分项设计,由硬质和软质的景观共同创造出不同尺度、不同功能的空间。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并进行适当改造。突出主景,利用轴线终止、塑造地形等手法营造视觉中心。 总结:

这次的调研着重在调查结果基础上加以分析研究得出一些结论,从而更好的掌握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的各种手法,因而对于接下来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方面都值得借鉴参考。

篇二: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郑州绿博园

碧沙岗公园

调研时间:2015. 4.12

小组成员:

目录

郑州绿博园 ............................................................... 3

环境要素 ............................................................... 4

选址条件 ............................................................... 4

气候条件 ............................................................... 4

交通状况 ............................................................... 5

地形地貌 ............................................................... 5

人工环境要素 ........................................................... 5

使用人群 ............................................................... 6

文化氛围 ............................................................... 6

交通状况 ............................................................... 7

人们的评价 ............................................................. 7

调研总结................................................................. 8

碧沙岗公园 ............................................................... 9

碧沙岗周围环境 ......................................................... 9

使用人群 .............................................................. 10

园内道路设计............................................................ 10

郑州绿博园景观设计调研

中国绿化博览园位于郑州市区以东郑汴产业带白沙组团与官渡组团之间的生态绿化防护带内,万三路(规划的新107国道)以东,中央大道(郑汴物流通道)以南,人文路两侧。郑州绿博园面积2939亩,相当于郑州城区内的碧沙岗公园、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的总面积,园内不但有国内各省、市及相关行业的86个和8个国际友好城市修建的永久性展园,还有观光塔、展览馆、音乐喷泉、综合服务中心等多项主体建筑工程;栽植各类绿化苗木700多个品种、63.5万株,园内开挖的枫湖,水面面积有260余亩。

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

选址条件 绿博园位于万三路(规划的新107国道)以东,中央大道(郑汴物流通道)以南,人文路两侧的郑汴产业带白沙组团与官渡组团之间的生态绿化防护带内,规划面积2939亩。

气候条件

绿博园区域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清爽;冬寒干燥。

水利条件

园区东临黄河引灌渠,西南临近贾鲁河,一般条件下地下水位在4~6m之间,丰水期不足2m,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丰水期易产生内涝。

交通状况

郑州绿博园位于郑汴新区的核心地段,在郑开大道以南2公里,西临107国道,北接郑汴物流通道,东至中牟县人文路。 地形地貌 园区地势基本平坦,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略向东北方向倾斜,最大高差约2m,局部分布小型沙丘,对环境影响不大。园区南侧为一处奶牛养殖小区,内部地貌情况较复杂,建筑、大规格泡桐、铺装分布其中。

人工环境要素 绿博园区规划设计立足生态性、注重示范性、拓展休闲性、彰显文化性和科技性,融入了绿色生命、绿色生活、绿色经济、绿色家园和绿色科技的理念,充分体现“让绿色融入我们的生活”的主题。绿化景观结构分为 “一湖、二轴、三环、八区、十六景”。一湖为中心湖区 “枫湖”。二轴为“绿色宣言”景观轴和“山水中原”景观轴。二轴线交汇于枫湖,形成全园视觉中心。三环为三个景观环,内景观环体现湖光山色的“绿博”美景。中间景观环主要为各类展园,为“绿博园”精华荟萃带。外景观环为背景森林带,是整个园区的绿色大背景。

八区:全园分为入口区、枫湖区、展园区、湿地区、背景森林区、绿色生活体验区、休闲娱乐区和苗木花卉交易区八区。

十六景:指外八景和环湖八景。外八景是指内环以外八景,包括挹秀亭、桃花源、多彩大地、果林花溪、森林剧场、科普园、北入口、东入口。环湖八景包括枫湖半岛、阳光沙滩、生态浮岛、观景台、演艺中心、东码头、西码头、南码头。中心湖水具有流水环绕、碧波荡漾、水绿交融、坡岛交接的水系特征。以修规布局为基础,强化结构、明晰功能、落实景点,提升景观。形成绿博园“一湖、二轴、三环、八区、十六景”的布局形式,使园区功能分区明确、空间结构清晰、景观特色鲜明。届时,将邀请全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

篇三:景观规划调研报告

绿

广

班级:建筑设计技术13-5

姓名:张啸坤

学号:2013108805014

首先我们我们调研了位于郑州市的绿城

广场,绿城广场是郑州市的中心广场,绿

城郑州的点睛之笔,是郑州市一个面积较

大且功能齐全的休息娱乐广场。绿城广场

始建于1986年,1987年5月建成对外开放,

规划占地面积近9公顷 。广场位于中原路

与嵩山路两条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西靠

市委市政府,地理位置优越。广场内建设

有音乐喷泉、观礼台、雕塑等设施。配以

大面积绿色草坪,花灌木,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环境宜人,是郑州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集会、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

绿城广场是一面围合的广场,里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空间分割,对二次空间进行组织,如设置了一些下沉空间、点状空间、块状空间等。广场空间的分割主要

是底面通过高差或铺装的不同把广场分成若干个

空间,绿城广场也是利用布置下沉空间和铺地材

料、花纹的不同进行空间的分割的。绿城广场内

有多个下沉空间,其中一个大椭圆形的下沉空间

是主空间,起着主导作用。这是个椭圆形的旱冰

场,平时人们可以在里面滑旱冰,也可作为人们

集会和举行公共活动的场所,旱冰场边缘的台阶

为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场地,整个下沉空间是人流

聚集最密集的地方。绿城广场的次空间以点、块

状为主,其中点状空间一般是由植物(如植物立

面造型、枝叶覆盖等)、喷泉、水池等构成,块

状空间由铺地、草坪等构成。

绿城广场的绿化用地有草坪、水面、花卉、乔木、灌木等组成,具有遮挡、划分、联结、导向的作用。如

大片草坪中种植小片的树

木,起到划分空间、遮挡视

线的作用,使得草坪不是一

下子完全呈现在人们眼前,

而是随着人的行走逐步展开

空间,既起到了点缀大空间

的作用,又吸引人们更深层

次的进入;而大片草坪中孤

植的树木,凭借其独特的造

型,吸引人们逐渐向它靠近,

起到导向的作用。广场内绿地有可进入性绿地和封闭性绿地,封闭性绿地满足人们远距离观赏的需要,可进入性绿地满足人们近距离亲近自然的需要。

在进行广场设计中运用的是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

如乔木、花卉、草坪、动物、巧妙的结合达到了柔化空

间的效果。绿城广场内种植了大型树木和大面积水景

的。为了给广场带来更多的绿色。大体采用在局部区块

上布置了乔木及花、草相配的手法以形成不同形态的绿

化体系。配合树池、花

钵丰富了空间景观,柔

化了大量的硬地铺装

给人带来的冰冷。广场

的边缘地带大量的运

用了绿篱,接着是大面积的绿化带,这样不仅为

广场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绿色背景,而且对周围的

噪音也有很好的隔绝作用,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安

逸的环境。

在绿城广场的设计中。地面色彩与整体环境在统一中求变化,大面积以灰色系瓷砖铺设,通过材料冷暖明暗的不同形成具有丰富节奏的地面形式。广场的铺底和材料主要用来对广场的功能划分和引导市民。广场的铺装变化、绿化和地面的高差将其分割成不同功能的空间,将广场和人行道划分开来,但同时又不会在视觉上和功能上阻碍人们对广场的接近。

该广场的休息凳遍布了每一个角落,不仅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市民休闲娱乐的要求,还成为外地游客暂时停靠和交流的平台,广场的坐凳也是形式多样,有结合树木的围栏形式、有独立设置的、有结合一些动物石雕设置的以及舞台前的观演式的坐凳。分别为市民提供了集体自由交流、小群体交流、观演式交流的空间。广场的北面是青少年宫,西面是郑州市博

物馆和科技馆,为广场增加了一些人文气

息。

丰富、精致的景观离不开“城市家具”

的布置,包括座椅、垃圾筒、路标等,绿

城广场在小品的布置中将可组合的设施整

体设计,如座椅和树池、指示牌结合形成

统一的小品形象。雕塑、喷泉、小品是点缀广场的饰品,增添广场的文化意蕴。在绿城广场的中央设置了以代表地方文化特色雕塑的“滔滔黄河,巍巍嵩山”,人们可以在这里散步、聊天、休憩、观鱼等。

参观完绿城广场之后我们又来到了

位于中原路与西三环交叉口的绿都城小

区,

绿都城地块有80多年的工业历史,

各个时期的工业遗迹和原生林木遍布其

中,绿都城尊重地块的原有文化积淀,

在项目的

规划设计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上,将项

目融入城

市,确立

“后街区”的主体定位,将原有的工业符号(铁

路、水塔、厂房、生态树林等)保留并赋予强烈

的现代元素,使区域文化得以再生。同时,绿都

城强调城市后街区生活,并增加人文情怀,以开

放取代围合,以共生取代分割,打造融合、便利、

自由、共生

的“后街区

生活”。后

街区,以原有街区的文脉为根,糅合人类本

真需求,汲取现代文明,是街区的再生;后

街区,以地域文脉为基,包容历史沧桑,洋

溢现代风采,是街区的升华。

绿都城小区设计考虑到人与自

然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

理念,设计中又以生态环境优先为

原则,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的底

蕴。设计中保留原有的积极元素另

外小区里面的布局也很合理,花草

树木的布置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

觉,小区里面还有用以前火车道保

留下来的路灯做的地灯给人一种古

老的气息。

绿都城小区模仿自然群落的的

植物配置,运用植物,小灌木,色

叶小乔木,大乔木形成多层次,色

彩丰富,高低不同,姿态与色彩不

同的树木,使居住区具有丰富的层

次变化增加绿化层次,加大空间感

使整个居住区显得活泼,同时通过

植物景观,还能使整个建筑成为整

体的布局,从而达到一种优美的环

境空间。

通过这两次的调研,我觉得景观规划设计想做好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它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内容也很多,我要从中学的也很多。这次调研让我对景观规划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对以后的景观设计也有了一定的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充分利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做好设计尽自己的的一份力量去实现城市生态化建设。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