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端午节 > 列表页

端午节是鬼节吗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4  分类: 端午节 手机版

篇一:一年中的重要祭祀节日

一年中的重要祭祀节日

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以下日期为农历 .

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也在此日祭祀先人。

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民间有拜观音求救渡的习俗。

七月十五:即鬼节,此日亡人可以得渡,脱离苦海,是灵魂解脱的节日。

七月三十:地藏菩萨生日,将救助一切行善之人。

(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端午节是鬼节吗)

十月初一:此时寒意已现,民间有送寒衣之俗。

十一月十七:此日祭供有请求佛祖超渡亡灵之意。

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祭祀迎春之日。

同时,可以在每月初一、初八、十五、十九、二十三、二十九和三十祭供, 以消罪生福,另可按逝者生卒日进行祭祀。

篇二:中国传统文化320题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320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26题)

(一)民风民俗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2.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B)

A.蒿饼 B.巧果 C.汤圆D.竹筒饭

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

4.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C)

A.纪念屈原B.纪念伍子胥C.纪念范蠡D.纪念秋瑾

5.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D)

A.浴兰节 B.女儿节C.地腊D.中天节

6.三冥节指的是(B)

A.鬼节 五月节 下元节B.清明节 中元节下元节

C.鬼节 端午节 中元节 D.重阳节 冥节 下元节

7.重阳节的传说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A)

A.恒景 B.后羿C.王维D.张衡

8.我国传统图案里以石榴象征 (A)

A.多子 B.多福 C.多寿D.多财

9.重阳节,人们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和喝(A)的风俗。

A.菊花酒B.雄黄酒C.葡萄酒D.黄酒

10.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出现在(D)

A.唐朝B.宋朝 C.元朝D.明朝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年初一,不吃稀”的意思(A)

A.为了过好年 B .为转变贫穷命运

C.为避免下一年犯糊涂 D.祈求来年新气象

12.清明、中元、寒衣被称为三大鬼节,清明扫墓在(A)已成习俗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13.新娘出嫁时蒙上红盖头,最早的原因是(A)

A.碍于兄妹身份 B.红色彰显喜庆

C.用于比魔驱邪 D.遮挡新娘羞涩

14.妈祖是中国海洋的保护神,对她的崇拜始于(C)

A.隋代B.唐代C.宋代D.元代

(二)民间艺术

15.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A)

A.景泰蓝 B.彩陶 C.琉璃 D.铜鼎

16.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

A.苏绣B.顾绣 C.蜀绣 D.湘绣

17.全部是浙江省的瓷窑是(A)

A.瓯 窑 余杭窑 婺州窑 龙泉窑 B.武义窑 龙泉窑 余杭窑 临汝窑

C.瓯 窑 婺州窑 德清窑 德化窑D.余杭窑 龙泉窑 临汝窑 德清窑

(三)中华地理

18.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19.“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A东海 B西域C南国 D中原

2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21.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 B.武当山C.九华山 D.峨眉山

22.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23.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

A河南B 甘肃 C陕西 D山东

24.在中国名山中,五岳位臵显著,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25.我国古代元明时期的地图是(A)

A.朱思本的《舆地图》B.《五岳真形图》与等高线的运用

C. 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 D. 贾耽及其《海内华夷图》

26.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B)

A.山南水北B.山北水南C.山南水南D.山北水北

(四)汉子汉语

2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

28.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B)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29.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3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 .60--70岁B.70—80岁C. 80---100岁 D . 100岁以上

31、“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32.“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

33.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

34.成语“偃旗息鼓”中的“偃”是指什么(C)

A.摘下B.收起C.放倒 D.转移

3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之口(A)

A.孔子B.老子 C.孟子 D.荀子

36.“三折肱而成良医”,其中的“三”并非是实际数目,下列何种不是此用法?(D)

A.三思而行 B.九死一生C.百炼成钢 D.二八佳人

37.下列成语中,哪个不适应用来形容“美女”? (B)

A.闭月羞花 B.春花秋月C.沉鱼落雁D.国色天香

38.“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是哪位人物的名言?(A)

A.陈廷焯 B.苏轼 C.葛洪 D.杜甫

39.迄今所知,我国较成熟的最古老文字是(B )。

A.陶文 B.甲骨文 C.简牍文 D.金文

40.“一丝不苟”中的“丝”的含义是(D)。

A.计量单位 B.丝线C.丝绸D.发丝

41.“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孺子牛”典出(D)

A.《论语》 B.《汉书》 C.《礼记》 D.《左传》

42.“登堂入室”中从“登堂”到“入室(A)

A.技术水平更加精进 B. 技术水平略有精进

C.技术水平更加退步D.技术水平没有变化

43.海外华人虽人居海外,但忠贞赤忱,称“海外赤子”源于(D)

A.《诗经》 B.《礼记》 C.汉书 D.《道德经》

(五)中国文学

43.现存最早的宋词歌谱是(B)

A《汉宫秋月》 B《白石道人歌曲》

C《白鸟朝凤》 D《 葬花吟》

44.《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A)

篇三:中元节的由来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历》、《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民间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时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也有在七月十四的。据说,中元节这一天,在阴间的孤魂野鬼会被放出来,为了缅怀先祖,祭拜地官,在阳间的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好好祭拜这些来自阴间的先人。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佛教传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盆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且佛教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每逢七月,民间必定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全国各地,无论是商业区还是组屋区,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普度”仪式是中元节中最最重要的环节,大致可分为街普、市普、庙普等,以街坊为主的普度称为“街普”,以市场为主的普度称为“市普”,由庙宇住持的普度称为“庙普”。普度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祀,也有很多人在家门前摆放供桌,陈设祭品,还会在屋檐下挂纸灯。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所以简称“七月半”祭祖。但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

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了祭祀的时候,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一请出,恭恭敬敬地摆放在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三十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送回时,要选择断黑之后,一般是一家之长及家中男丁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衣物,称烧「包衣」,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

现在,中元节的祭祖仪式已经简化,大部分地区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或七月十四傍晚开始举行祭祖仪式。祭祖仪式也已经简化了,逐渐剔除了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