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商
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范文 > 房地产商 > 列表页

房地产商绑架政府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26  分类: 房地产商 手机版

篇一:房地产暴利,谁之过?

房地产暴利,谁之过?

莫开伟

如今,房地产业已成了千夫所指的暴利行业,房地产开发商似乎成了没有道德血液的不法商人,那些商品房也似乎像“有毒食品”一样坑害国人。国家实施调控房价政策的力度和频率是从没有过的,先是颁布实施了新“国八条”,派出了巡查小组深入各地彻查房价,制定了房价调控目标及各种限价措施,目前发改委正着手出台反房地产暴利法;整个房地产业如临大敌,房地产商为之喊冤叫屈,也深感忧虑和不安。当然一些民众也为之抱屈:把房价过高的板子仅打在开发商身上,太不公平;房地产价格过高及其暴利形成不是房地产商的错,它是我国经济体制中深层次矛盾的一个缩影,也是经济利益格局混乱的总显现。对此,我们必须做出理性反思:

急于求成的经济体制改革,埋下了房价上涨的定时炸弹,不能让房地产业成为舆论攻击的出气筒。二十世纪末中国进行的住房、医疗、养老等三项重大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各种保障制度没有建立健全的情况下实施的。医疗、养老两项改革实现了小范围社会统筹但没有覆盖全社会,城镇职工与居民在实行福利分房后,基本住房保障权被打入了另册,把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建立中低收入阶层保障性住房的义务全部推向了市场,推行城市居民住房全面市场化。由此,房

地产业应运而生,国家在金融信贷、税收政策等方面曾给予大力倾斜。房地产业发展初期,对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就没有第一轮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也没有中国城市的迅速扩张、更没有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由于中央及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发展缺乏前瞻性的引导与规范,比如制定《房地产业发展方向与目标指引》、《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及其他法律规范等等,使中国房地产业处于一种无序的、自发的、盲目的发展状态;加之物价、审计等部门监督不到位,房价混乱和涨幅过高现象不断发生,已影响到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面对此,中央政府惊慌失措,不在体制上找原因,而是把精力放在抓房价过高这个表现上,并在舆论导向上发生失误,似乎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城镇居民买不起住房都是房地产业带来的恶果。其实,经济体制改革失误才是问题关键所在,失误的责任应记在中央政府头上,不应该由房地产商来当这个冤大头,更不能让房地产业成为民众发泄怨恨的出气筒。当前应重在经济体制上加大改革力度,实行政府政策保障性住房开发与开发商市场性住房开发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中央与地方政府加快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对住房的要求,让中低收入阶层买政策保障性住房;让高收入阶层买商品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房价控制住、

也能保证城镇居民有房住。

产业结构调整失误成为房价上涨的催化剂,不能让房地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殉葬品。由于中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的差异,经济结构调整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利益,国家宏观调控的效力往往被大打折扣,调整也就难以到位。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一控就死、一放就乱”。中央政府在房地产业调整上尤为突出:缺乏长远战略调整目标,短期行为严重;而当问题显现后又总是病急乱投医,甚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整体治理方案。比如房地产业发展的无序状态影响到国家经济健康和社会稳定后,中央政府才如梦初醒,仓促制定控制房地产业的“新八条”、严令地方政府拿出措施抑制房地产价格,并确定房地产价格下降指标,派出巡视组到各地督查落实。这些明显的不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反市场经济行为,是典型的治标不治本行为,很难凑效。除非中央政府勒令所有房地商一夜之间退出房地产业,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来营运房地产,否则不可能控制住房价持续上涨势头;当然或许政府控制下的房价会更高,因为形成了政府垄断,也与现在电力、石油等垄断行业一样涨价;即使是控制了也不会持久。中央政府应认真反思,总结产业结构调整失误的教训,拿出长期的治理房地产战略调整与发展方案,并在税收和价格监督两个层面加大力度,房地产价格才会回归良性运行轨道。千万不能因目前通货膨胀压力而把民

众更多的注意力和经济矛盾转向房地产业,如果房地产业成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牺牲品,中国的经济会陷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明白人都能预见。

社会物价总体水平上涨过快,拉动垄断行业价格的攀升,不能让房地产业成为反暴利法的牺牲品。由于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中国经济受输入性通货膨胀影响,一季度消费物价指数涨幅较快,达到了5%,创下了32个月新高,预计二季度仍将处于高位运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亦升

7.3%,为30个月以来最高位,这说明目前中国处在事实上的通货膨胀之中。面对通货膨胀,中央政府没有控制住物价上升势头,致使以油价为基础的国有垄断行业的价格大幅攀升,如钢材、水泥、电力、贷款利息等等,让民众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一面是物价上涨,民众生活压力加大;一面却是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增加,如中石化、中石油两大企业去年净利润分别为707.1亿元、1398.71亿元,日赚5.76亿元;今年一季度中石化、中石油净利润分别为205亿元,370亿元,日赚6.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9%和13.9%。由于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0.5%,也导致银行贷款利率的升高和盈利能力增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11年一季度净利润达到1701亿元,每天净赚18.9亿。平均净利增速达到了31.9%。其实,石油、银行凭借垄断经营地位摄取巨大利润,才是真正的暴利,发改会也要对他们实施反暴

利?如果不反,仅对房地产业实施反暴利法,带有明显市场歧视和行政干预色彩,也带有反市场经济性质,类似于“只准州官点火、不准百姓点灯”的闹剧,不利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房地产业产生了很多亿万富豪,但也有许多房地产商倾家荡产,国人不能只用有色眼镜来看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商,应以公正心态面对。诚然一些不法房地产商有偷税漏税、坑害国家和民众利益的嫌疑,但这种责任不在房地产商身上,而在国家税收体制缺陷,以及物价、审计等部门监管失职造成。当前,中央政府应在税收体制层面上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和完善收入高、多纳税的公平税负机制;通过公平的税负机制规范房地产商经营行为,调节房地产业收入过高乱象,消除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而不应以误导宣传来煽动民众对房地产商的仇富心态,否则对国民心态的培育、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将是灾难性的。

地方政府是暴利的始作俑者和最大收益者,不能让房地产业成为地方政府利益的替罪羊。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地方政府巨大政绩推力,政府与房地产商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曾有人撰文说房地产商绑架了地方政府,但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地方政府牵着开发商的鼻子走。2010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3.5万多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39万亿元的10%。可见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中的收益何等可观;而且地价涨幅惊人,不断有“地王”记录刷新。目前社会上广为

篇二:中国房地产问题浅析

中国房地产问题浅析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其实严格的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首先,土地和房屋的流转模式是由政府行为决定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郊区及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法律不允许居民自建房居住,也不允许集体土地上建造的房子合法流通,只有地方政府征用土地后,以国家名义高价拍卖给开发商,由开发商开发成商品房后方可自由流通。土地征用后再拍卖而且只能拍卖给房地产开发商,从表面上开,征用后将土地变为国家土地,并且給予被征地者合理补偿,拍卖也是根据“价高者得之”的市场原则,政府好像是严格的依法办事,好像遵循市场规律,但实际上这完全是一个政府行为,因为征用和拍卖仅仅凭政府的一纸红头文件,便可使原来的土地一下子会升值数十倍,甚至上百倍,通过这一行为获利的只有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除了GDP和房价虚高外,并未创造任何社会财富。其次,房地产开发商这一特殊行业也是由政府刻意制造出来的。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既不规划设计、也不监理建筑,既无自有资金,又不创造社会财富,既不断的给中国经济制造风险,又将自身的风险及时转嫁给银行和消费者,用曹建海的话说,这是一个不创造任何财富,靠倒卖土地和哄抬房价牟取暴利的皮包公司而已。但就是这样一个怪胎,却能在中国呼风唤雨。最后,在资本流转上,国有商业银行唯地方政府马首是瞻,既不愿失去房产这一所谓的“优质贷款项目”,更不愿担上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罪名,于是银行置资金安全于不顾,天量信贷资产涌向房地产市场.我们不能说银行的领导都是没有看到风险和泡沫的傻子,怪只怪银行也可以转嫁风险,因为银行是国有的,国家不会看着自己的银行因呆账坏账太多或资产缩水而破产的,这就是银行的底线。所以,中国的房地产,看起来是开放商投资在搞,其实是银行在搞,但说到底还是冤大头的国家和人民在搞。从这个意义上说,房价,涨,百姓苦,跌,百姓苦。 中国房地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难题。虽然,如曹建海、时寒冰、牛刀“房地产三剑客”及无数关注民生,关注中国经济的人已经认识到房地产泡沫化严重的问题,认识到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绑架人们幸福的事实,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特别是曹建海通过系统研究,做出了高房价必将回落的大胆预测。近期,国务院调控房价的宏观政策也相继出台,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也出现回落,这似乎朝着曹先生《向高房价宣战》中预言的方向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本人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能否回归到解决民生居住的起点,能否彻底给民生,给中国经济松绑持悲观态度。因为,房价问题本身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其运作也不是正常化的市场方式,目前的房价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问题乃至社会问题的圆心所在,它关系到中央与地方关系,关系到国家发展经济的思路和战略,关系到银行资金安全,关系到反腐倡廉,关系到内需与民生,关系到就业与社会稳定等等。因此,所谓的需求无限必将决定房价上涨论,所谓的宏观调控将抑制房价回落论都是非常片面的,或者说即使理论很完美,在现实中也是行不通的,任志强说错了吗,理性的思考一下,任大炮的言论好像很有道理,牛刀说错了吗,好像也没有。但为什么只要任志强的言论一出,必遭围攻?为什么很多人在09年初听了牛刀房价要跌的预测后没有买房子而后悔不已?可见,任何出于良好出发点的调控政策或者即使非常科学的预测都是不能左右其趋势的。所以,我们批评房地产开发商的贪婪也好,批评政府致民生于不顾的不作为也好,批评投机客的血腥也好,都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因为,除了只知道批评的人以外,其他置身于这一链条中的主体,无论中央及地方政府,还是开发商、银行、投机客等,我想他们对整个问题的认识都是比较清楚的,因为只有对全局有了宏观地认识后,地产商才敢肆无忌惮的圈地,银行才敢无所顾忌的放贷款,炒房客才敢倒买倒卖。所以问题的根源是整个体制和模式存在问题,而且,利益和矛盾的错综复杂程度现在已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因此,谁要改变这个虽然大家都知道有问题的体制和模式,那么马上受损失甚至完蛋的就是谁。所以,解决房地产问题,不是简单的调控和利益大小博弈那么简单,必须作为一个系统的大工程来多管齐下。为此,至少应从以下

几点着手:

1、改变经济发展思路,中国经济应“去GDP”,代之以藏富于民,扩大内部需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对产业的定位与扶持力度上,要将能够给国家创造财富的基础产业,和能提升各尖端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研发作为支柱予以大力支持,而不是将一个本身就不健康并且制造了诸多社会问题的房地产行业作为支柱产业并大力扶植。近十年来,我们已经潜意识的把保证GDP不低于7%作为目标,也作为衡量政府工作标准的主要尺度,但是我们的GDP构成中,“由钢筋水泥所搭建的GDP”,也就是常说的投资占了70%左右的比重,而钢筋水泥的投资并不具有可持续性,除非今年建成明年拆除,或者建了六环建七环,直至N环,或者建了高速公路,再建高速铁路,但问题是土地终究是有限的,建这么多的路和桥梁使用率和投资回报率究竟有多高?是否能收回成本?现实的问题是实体经济已经被依靠钢筋水泥的GDP压得奄奄一息,当国人沉浸在“炒”的热潮中时候,粮油米棉等真正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已经被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大量吞噬,请不要再饮鸠止渴,不要过度透支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我们的GDP可以不保八,甚至短时间内可以为0,只要我们的实体经济坚挺不倒,只要我们的CPI不像房价一样迅猛增长,只要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要再过100多年前中国人过的那种日子,GDP究竟有什么大不了的?唯一的问题只能是部分依靠GDP获益的群体的垂死挣扎。

2、改变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及问责模式。在改变经济科学发展观提出来已经很多年了,可是依靠GDP的高低来决定官员升迁的官场潜规则却丝毫没有改变。可能有无数的地方官员认识到单纯GDP经济导致资源贱卖,导致重复建设的诸多弊端,可能有无数的银行领导认识到开发商拿着银行的钱盖房子,投机客拿着银行的钱钞房子,银行的钱很不安全,但是不会有一个官员会拿着自己的政治前途去和GDP叫板,没有一个银行的领导会错失房地产这一国家大力扶持项目的优质贷款。为官一方,只管一时,不管一世,“今日官不管昨日事,昨日官更不管昨日事的”的问责模式不改变,国有资产流失,百姓生活疾苦这些问题即使是一杯毒酒,对所有官员来说却是甘甜无比的佳饮。我们现在大力提倡和谐社会,这从一侧面说明现实中有很多不和谐的因素,我想对官员的政绩考核能不能用一个包括经济结构与速度、安全事故发生数量、贪污腐败的发现与惩治率、民生与群众满意度、环境与资源的改善与保有量等内容的“和谐指数”来取代GDP的单一考核?能不能创造出一个对前任官员在离任后一定年限内(3-5年)进行一个在任期贡献与损失比,或者创造的财富与制造的麻烦比来制约目前这种为官一任内短视的发展行为?

3、在宏观调控上要推行围绕房地产市场所开展的“大调控”。首先,政府要将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作为首先目标,要着眼于长远,重新调整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廉租房、商品房所占的比例,解决小产权房等历史遗留(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房地产商绑架政府)问题,根据城镇人口的实际收入、流动定居情况,实现“居者有所住”。重点是抑制商品房在整个房地产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因为,现实的问题是,有钱的,有权的早已经解决了住房问题,房价的涨与跌对他们而言,基本上都是旱涝保收;而低收入群体,我说的是一线城市中月收入在6000-10000元左右,二线城市中月收入在5000-6000元左右的白领阶层,不包括农民工和毕业后参加工作不久者,别说房价继续涨,即使在现在的基础上再降30%,我想10年内对他们来说,买商品房仍只是个梦想。另外,先不说商品房价格能否降下来,即使房价大跌,穷人仍然买是不起房的,因为房地产在开发时,是被开发商垄断的,但在销售领域却是市场化运作的,这就给人一种供不应求的感觉,如果房间降了,即使政府再调控,仍然很难禁止有钱人囤积房产后再待价而沽;另外,如果房价降了,从房地产市场退出来的钱,必将冲向消费品领域,这势必会推高通货膨胀,穷人还是腾不出钱买商品房。所以,政府在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的同时,重点是做好城乡建设的规划与布局,允许一定范围内(如城乡结合部,乡镇等地)自建房,同时,在城市大力发

展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抑制商品房,同时,通过象征性收取一定费用,将一定面积和户型范围内的小产权房合法化,才是解决房地产问题的釜底抽薪之计。在房地产货币政策上坚持全面宏观调控,通过加息、从紧货币政策紧缩银根,从而切断炒作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链;在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上,如果大幅度降低开发商品房的比例能够实现的话,完全可以将土地拍卖所得转为国家财政收入,地方财政代之以来源稳定,且增长平缓的物业税上,这样对地方热衷于征地卖地也是一个釜底抽薪之策。当然,一旦这样做的话,GDP很可能马上缩水,但GDP本来就是吹出来的,如今为了持续发展,将它请下神坛有何不可?

4、重拳惩治房地产市场的腐败和黑恶势力,不铁拳治吏,不打黑除恶,一切举措的执行力势必大打折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并不健康,但却能越来越火爆,究其根源,应该在于从征地拆迁,到拍卖建筑,整个开发过程中有一根巨大的利益链条。这几个主要环节滋生出了官、商、暴力集团几何式增长的经济利益。前面说了,国家在是否通过强势的调控政策把房价降下来的问题上,一直面临着两难选择。中国房价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一旦房价降了,经济势必受影响,而且,国有商业银行必将产生大批呆坏账,从而导致资产缩水,维持房价吧,美国、日本的昨天很可能就是中国的明天。如果通过惩治腐败,将国有商业银行在房地产市场损失的钱从腐败官员和房地产商那里拿回来,这既是一种弥补,也是国家下定决心调控的动力所在。另外,腐败与打黑给人们对于房产未来的预期不亚于宏观调控。或许,有人会说,我这是痴人说梦,发腐打黑谈何容易,况且这些钱简直就是杯水车薪。首先,什么事情都容易的话那世界上就没有事情可做了,其次,看看现在已经被法律制裁的官员的贪污受贿金额,就知道这些钱究竟有多少了。当然,这样做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一旦治吏,必定会引发财产向国外的大量转移,反而帮了外国人忙的难题。但是,技术上的问题总是有解决办法的,比如,法律的手段而且是惯用的手段,以追缴赃款数额决定刑罚,行政的手段是限制公务员亲属在外置业等,总之不能因为技术上的问题而放任贪腐的蔓延。

5、重建社会秩序。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必须从思想文化,运行秩序上进行配套治理,让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而非既得利益集团的歪理邪说来引领社会潮流,让社会各阶层的人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而不是通过世袭官僚资本来获得社会地位和财富。孙立平曾说过:“制度的失败,往往不是制度本身的原因,如果制度赖以运行的基本秩序遭到破坏,制度的失败是注定的。”近期,国家和地方政府明文鼓励通过发展限价房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但是,山西、深圳等地马上爆出“限价房成为公务员福利房”、“家住高档住宅甚至别墅的海关人员申领限价房”的丑闻,这是我们的公务员队伍的丑闻;而普通民众为了多分一套房子,政策一出,突击性的假结婚、假离婚,类似新闻俯拾皆是。诚然,房子是压在人们头上的一座大山,但为什么有房子甚至有豪宅的人,仍然还要挤占本该属于弱势群体的,狭小的居息之所?为什么弱势群体为了多获一套房子,全然置自己的信誉于不顾?这就是我们一部分学者一直以来以“西方月亮比中国圆”的思维模式所鼓吹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酿成的祸根。从公务员到老百姓,从有钱人到穷人,人的信用和尊严已经被利益吞噬殆尽,这比没有房子住更可怕。

就个人而言,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和难题,能写得也就这么多。我想,能认识到这些问题的,甚至认识更加深刻的人因该是不计其数,认识问题虽然重要,但仅仅是个开始,或者只能是纸上谈兵,问题能不能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究竟会何去何从,所有的预言只能是预言者的大胆猜测。如果有人问我,房价究竟能不能降下来,何时买房为最佳时机,我只能说,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房子住或者想更好改善居住条件,那么只要你手里的钱能够买得起房子,那你直接买房就行了,不要听信任何人的预测,因为买贵了,是自己住,买便宜了,还是自己住,房子的价值正是满足你居住的需求,与其买前犹豫不决,买后患得患失,还不如买时果断出手,买完后把时间和精力省下来好好赚钱;如果你想买套房子用于投资或

用来保值,你可以按照现在的行情计算一下房屋的租售比,如果觉得回报远远高于储蓄(至少是储蓄回报的2倍左右吧,因为目前来看房子的寿命一般是50年左右,我不敢保证50年内中国经济没有萧条的时候,所以不敢保证利率永远不会上调或者你的房子能不间断的租出去),那就大胆的买吧;如果你手里有很多闲钱,就是想投机一把,请原谅我不能告诉你答案,还是看你自己的悟性和运气吧。

篇三:通货膨胀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什么是通货膨胀: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所言“高通货膨胀是因为政府印刷货币太多。就是这么回事。那就是惟一的原因,哪里都如此。”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经济中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客观需要量,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贬值(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减少或购买力下降),价格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即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压力正在加重?

数据越来越显示,中国经济的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即便是人们对国统局的数据不太完全相信,但是这里出来的数据已经相当严重了: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其中6月涨幅更是高达4.4%,连续4个月达到或超过3%!

通货膨胀对房市影响如何?

这一段来,好多人都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通货膨胀来临,我该在什么时候购房呢?

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必须区分以下几种情形:

(1)通货膨胀发展态势是温和的,还是恶性的?

(2)通货膨胀毕竟会过去的,但是以硬着陆告终,还是以软着陆结束?如果是前者,那么可能会出现经济的萧条,物价有可能会下跌;而后者的话,可能会保持物价格总水平的相当稳定。

(3)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财富水平处于哪一阶段?也就是说,面对通货膨胀,你是理财型、投资性动机,还是生存型、消费性动机?

考虑上述三方面、六个因素的不同组合,得出来的决策一定是个“决策束”,不同的人要小心谨慎地进行参考。

在此,我仅作一些一般分析。

首先,如果通货膨胀发展比较温和且软着陆的话,房市发展也会保持健康发展态势,价格会保持较快速度上扬。在这种情形下,购房需求还一如先前一样比较强硬,因为,对住宅等不动产进行投资,是避免通货膨胀带来损失的传统办法。但是,如果通货膨胀发展朝向恶性趋势,即物价水平上涨很快,超过了经济与市场容忍的范围,那么,人们就会向恶性通货膨胀方向预期,这种预期会推动人们在市场上出现抢购现象,这反过来又会推动物价更快上升且更难控制。对于房市来说,也是一样的,由于预期恶性通货膨胀,因为购房即期需求大大增加,这必然进一步推动房价。但是,这种情形下的房价上升,预期起了极大且破坏性的作用,住宅价格在短时期间被大大高估,其结果是产生大量的泡沫,市场逐渐失去理性。

到此为止,我们就可看得出,如果是把房产作为投资,在温和通胀下,跟现在情形差不多,不失为一种好的投资选择。但是,如果碰到后果,则不同时期投资,其结果迥异,必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赢家只有两种,一如股市,要么是先进先出者,要么是后进抄底者!

而对于普遍收入者,并不想把购房作为投资者,如果遇到的通货膨胀是温和的,且收入能在后期得到调整(如政策性收入调节政策—“涨工资”),那么影响不是很大,对于购房来说,也没有多大可以影响的。因为,手头上不宽裕,无论是支出普通商品,还是购房,都是要精打细算花的。但是,如果碰到恶性通胀,老百姓将会很惨,生活都得节衣缩食了!

通胀猛于虎!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20年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推翻现有的社会基础,最巧妙、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扰乱通货。这一过程使得经济法则中所有内含的力量都趋向于毁灭!而且百万人之中也不会有一个能够对症下药。”

美国人则喜欢用他们独有幽默来表达对通货膨胀的看法: 所谓“繁荣”,就是你出售商品时价格上涨; 所谓“通货膨胀”,就是你购买东西时价格上涨。 所谓经济“衰退”,就是别人失业的时候; 所谓经济“萧条”,就是你自己失业的时候。

现在中国经济经不起任何萧条期的产生。主要问题就是房地产的问题。毫无疑问,中国目前处在通货膨胀的起始阶段,这场通胀很可能是两种类型的通胀中的一种,一是92年那场通胀的再版,第二种可能是政府故意引导的有控制有秩序的通胀,目的是为了消减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减少贸易逆差,

并让房价回归实际价值。

都说房地产商绑架了中国的经济。房价可以缓降,但绝不能急降,这点政府非常清楚,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银行的坏账和窟窿足以给中国经济以毁灭性的打击,政府也休想再从卖地皮里头赚取巨额财富。但目前,房价缓降进行软着路已经几乎不可能了,因为泡沫吹得太太大了,房价偏离实际价值太远了,目前房价纯粹是靠经济无知的民众的盲目跟风在维持着高位。当哪天房价开始持续下降的时候,跟风抛售房产的狂热只有比现在抢购房产的热情高十倍以上。所以我说,房价没有软着路的可能性。要么持续涨价,要么,高台跳水,一夜跌破产万家。对于本轮通胀,我认为不太可能是92年的翻版。因为之前经济势头发展一直很健康,贸易逆差一再创纪录,国内国际环境也相对稳定,绝对跟92年那种在89之后,国内政策趋于保守,各种外界制裁限制的大环境不同。所以我认为,本轮通胀很可能是政府主导下的有意行为,对外可以减少逆差压力,对内,可以刺激百姓消费,拉动内需,还可以让房地产“不着路”,因为房价软着路不可能,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着路,即让现在本来荒谬的房价在通胀后变成合理的价格。但有一个问题是,房价也会跟涨,所以相信政府很快将出台一些力度远大于以前的调控房价政策,目的是使房价涨幅低于通胀水平,逐渐实现房价向实际价值回归。所以初衷是好的,但这样一盘大棋掌控起来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谁能保证如所愿操纵自己的命运?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对于调控的实际效果让人很容易持悲观态度。通胀和房价是否会失控?如果失控,那么结果必然是经济萧条,经济

萧条结果必然是房产泡沫破灭和崩盘。

房产商真的能够永远绑架中国经济吗?这个问题等同于中国经济是否能够永远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不说政体政权等因素,中国经济是否能够永远没有萧条期?大家也许早已遗忘了90年,而且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真正的房地产市场。我认为,中国房价经得起政策的打压,但绝对经不起经济大环境的萧条,任何萧条都会在房地产行业内放大十倍。因为房产商和炒房客的真正最终客户——工薪阶层也大多也被房地产绑架了,他们已经被透支过度使用,他们薄弱的现金流已经被绷得很紧,再经不起任何折腾,任何萧条带来的打击都可能使它断掉。所以,萧条会从下往上沿着销售链进行放大式地打击,谁也休想逃掉,除非你不在这根链条上。房地产就像一个吹得饱胀的大气球,仅仅只需一根针就会让它瞬间从眼

前消失。所以,我们只能祝福中国经济永远走好运了。

从去年以来两件事困扰着我,一件事是通货膨胀,一件事投资。工作十几年了,有了点积蓄,看着物价越来越高,自己好不容易存的钱也是逐渐缩水,心里面着急。在外打工多年,渴望稳定,希望老有所养。所以一直都在关注投资,国民的投资渠道非常有限,同时象我这种打工者,在传统的教育体系培养下也缺乏理财的知识。业余时间学习和看了很多资料后觉得房地产投资比较适合我。2002年曾经准备投资门面,当时的门面价格已经上涨很厉害了,记得当时考察了沙坪坝步行街地下商场门面,有下叉的冲动了。好得没有买,在看似热闹的热点地段,出租情况是惨不忍睹。在这个教训下开始转变策略准备买二手房来出租,结果也是阴差阳错没有付诸实施。后来后悔呀,这几年房地产的上涨幅度之大,比打工的收益不知道要高多少。

去年看到重庆房地产的价格突飞猛进,存了多年的钱又在贬值,终于按耐不住冲动购买了两套一室一厅的房子。购买的价格是4000元/m2 ,后来价格变成5200,5500,6200,庆幸在暴涨之前下了叉。后来发现一个事实是这个时候的价格已经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了,因为就是我买楼盘现在几乎就没有交易量了。前几天去办事的时候听说房价又会调整到5千多的价格。有个问题浮现在我心头,重庆的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

中国的市场很特别,尤其是投资市场。渠道狭窄不说,很不规范,政策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对于我们这种天天要上班的人来说,也不可能对于市场的风吹草动都有所洞察。对于国家的大的政策还是要了解的,比较政策对市场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简单的就是对于宏观经济有所了解,微观不是我这种局外人能够洞悉的。投资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购买的时间。

今年以来国家的政策让我很迷惑,房地产市场到底会如何发展。我分析有三点对房地产投资影响很大:1、通货膨胀2、美国次级债3、建设部的表态。下面逐一说明:

1、通货膨胀,说白了就是市场上钱多了,商品不够,所以物价上涨。原因:我觉得更多是由于外部环境造成石油、铁矿石、煤、粮食的上涨,更厉害的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造成热钱大量涌入。

2、美国次级债对我们的影响是,让中国决策人认识到银行的优质信贷-------房贷,也是有风险的,有时候甚至存在巨大风险。

3、建设部的表态是要让房地产健康发展,不要出现房价过快增长。

然后看看国家的具体政策,去年的连续加息,今年突然放缓。去年开始频繁的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今年依然保持高频率的调整。对于房地产的主要政策是控制第二套房屋的贷款利率,控制贷款给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以上事实可以看到国家的政策目的是:严控通货膨胀,暂时打压房地产。这是今年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重点,通货膨胀是政治上必须考虑的,控制的好坏对政治的稳定有重要意义。为什么要暂时打压房地产?热钱袭击的主要对象就是股票和房地产,看看今年这

两个领域就明白,国家要把泡沫控制住,不让热钱强烈冲击这两个领域。国家通过政策和经济手段让投资人不要象去年那样疯狂炒作,否则当热钱退出中国时候就是中国出现经济危机甚至其它危机的时候。为什么是暂时打压房地产呢,房地产已经是国内的支柱产业,国家也从中获益匪浅。发展房地产的受益方是国家、地方、银行、开发商、官员,他们是最乐意房地产的蓬勃向上的。所以出于现状的考虑现在要暂时控制,估计热钱大量退出中国时候就是房地产暴涨的时候,那时候就是“补涨”。其实现在有资金的大房地产企业是最高兴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失血,是他们实施兼并的最佳时期,从而做大最强,现代时候不再是通过勤劳和负责任,可以生存和发展的了。资本运作才是王道,才是丑小鸭变白天鹅的办法。

从个人投资的角度,什么时候是投资的机会呢?又该如果评估投资的房地产的价值呢?我觉得首先不要人云亦云,大家都看好的时候肯定不是机会或者说机会不好了,别人都不介入的时候反对是要冷静分析,找到机会。如何评估要购买的房地产的价值,看租金收益,做长期投资,至少以长期投资的思路来评估房地产的价值。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