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书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书 > 列表页

计划生育小康工程社区工作计划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10  分类: 工作计划书 手机版

篇一: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栏杆小学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为了切实加强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目标,进一步落实“三为主”工作方针,结合我校计生工作发展情况,以人为本、依托社区,真正体现教师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依法管理以“三为主”工作方针政策,全面推行以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和生殖健康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特制订我校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地结合起来,在教职工队伍中,认真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对计生工作的思想认识,在本职工作中,积极主动配合镇党委、政府、计生部门,做好计生工作,为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生活服务。

二、工作目标

确保了我校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目标的落实,我校计划生育率、女职工初婚晚婚率、一孩晚育率、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合格率、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药具发送随访率达100%,药具使用有效率在100%以上:各项宣传活动覆盖面积达100%。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均达到100%。

三、主要工作

1、强化“国策”观念,增强责任意识 。 以学校党支部为核心,广泛深入地在教职工中,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文献以及党和国家有关计生工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对计生工作的思想认识,从而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主动地宣传好、落实好学校教职工的计划生育工作。

2、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工作 。 学校的党支部、工会、共青团组织,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教育广大教职工,自学地遵守党和国家的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自觉地执行国家的计生政策,自觉地落实计划生育措施,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为人师表。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计生政策法规,营造计生文化氛围。抓好计划生育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计划生育教育活动。开展计划生育知识竞赛,寓教于乐。

3、注重常规管理,抓好平时的随访和督查,切实做好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地做好常规工作,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坚决杜绝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行为发生。

4、建立健全教职工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做好相关资料档案的建立和规范工作,做到计生工作档案齐全。真正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5、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的奖励政策,对符合计生奖励政策的教职工,认真落实计生奖励优惠政策。

6、认真完成好上级有关计生工作的任务,特别是有关计生工作的表格资料要按时、按质、按要求填报上交。

篇二:某某社区开展小康社区创建实施方案

**镇****社区小康社区创建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创建渔农村小康社区的重大决策,努力把****社区建设成“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的小康社区,根据镇《关于创建渔农村小康社区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现结合****社区实际,就创建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渔农村经济、增加渔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为保障,努力把****社区创建成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的小康社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民为本,突出服务”原则。社区群众是创建小康社区的主体,要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群众选择,依靠群众力量推进小康社区创建;社区切实履行渔农村公共事务服务职能,着力教育和引导群众,调动群众的积

极性。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根据社区区位和发展阶段,尊重客观规律,从现有经济基础出发,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做到实事求是、重点突出。 ——坚持“注重结合,突出实效”原则。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将小康社区创建与完成社区各项工作任务相结合,努力实现各项工作目标。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将小康社区创建与加强社区服务功能相结合,确保社区群众真正得实惠。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小康社区创建与完善社区各项管理服务制度相结合,切实建立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

(三)创建目标。

实现“六个进一步”的创建工作目标,即“社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群众生活进一步富裕,社会风气进一步改善,社区环境进一步美化,社会和谐进一步推进,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

二、创建思路

1、围绕一条主线。即开展小康社区创建,要紧紧围绕服务和促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这一主线。

2、发挥两大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新社区作为渔农村小康社区创建中的“引擎”作用,另一方面更要充分发挥渔农民在小康社区创建中的“主体”作用。

3、坚持三个原则。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突出服

务;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结合,突出实效”三大原则。

4、突出四项重点。根据社区辖内工业相对发达、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社区环境亟待整治、重大工程土地征用多等客观实际,明确把促进渔农民增收致富、促进社区环境美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区提升服务水平四个方面作为创建工作重点。

三、创建重点

(一)大力发展社区经济,着力提高渔农民收入

****社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区,社区居民收入主要依赖手工业,生活总体上较为富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居民收入来源稳定性存在较大隐患。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帮助社区居民创造更多更稳定的就业机会,通过宣传和运用各种激励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转产专业,自主创业,积极投身于二、三产业,从而带动社区整体经济水平和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作为社区,将逐步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塑造新型渔农民职工;加快秦晋船业有限公司建设进度,解决部分社区居民就业问题;加紧处理轮窑厂、茶场承包合同到期后的遗留问题,尽快使企业步上正轨;理顺宅基地整理土地生产发展思路,力争发展现代旅游、休闲农业基地。

(二)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优化社区发展环境

以垃圾乱倒、污水乱流、赌博、封建迷信为整治重点;以道路硬化、环境美化、农户厕所无害化以及治水、治乱、治污为主

要内容,大力推进新村新风新貌建设,建设与社区规模、布局相协调的渔农村路网体系,村庄主干路、支路和宅前路全部硬化。建设街头绿地、见缝插绿。改造厕所,实现渔农村厕所无害化。拆除村庄内占用道路、河道、绿地等公共场所的违章建筑,实现村庄干净整洁。

(三)发展公共服务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建设与社区规模相适应的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强设施共享性,提高利用效率。加大图书室建设力度,满足群众读书、阅报等活动需求;加强卫生室建设,配备专门医务人员和急救联络系统,满足渔农民初级医疗保健需求;鼓励联村或者连片连锁便利店建设,满足渔农民日常购物需求;积极推动渔农村信息化进程,重点推广网络、电视等信息网络,满足渔农民对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的需求;引导社区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卫生厕所,加大露天粪池整治力度,打造社区优美环境;组建社区文艺骨干队伍,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文艺活动,塑造积极向上的和谐环境。

(四)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坚持“硬件建设上水平,软件建设上素质”,探索切实可行的新渔农村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村民代表大会等组织的作用,创新渔农民参与机制,激发渔农民创造新生活的自主精神,动员和组织渔农民投资建设新

渔农村;建立社区综治治警务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社会救助服务保障室,处理群众生产生活、公共事务、社会治安、邻里关系等事务;建立健全能充分体现新渔农村建设内容和要求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社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加强渔农村法制教育,提高渔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加强渔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塑造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的新型渔农民。

四、实施步骤

综合小康社区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和****社区实际情况,计划分五个阶段来分步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7月前) 通过多项举措加以宣传发动。一是会议宣传。召开动员会,宣传新渔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传达中央及省、市、县精神,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作法,安排部署小康社区创建工作。二是培训骨干。聘请老师给社区干部讲课,培训新渔农村建设的有关形势、任务及作法,帮助社区干部正确了解创建小康社区、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涵义,正确把握创建工作运作办法。三是横幅标语宣传,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宣传专栏,广泛宣传创建小康社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和建设目标,让人民群众了解小康社区创建工作,投入到小康社区创建中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二)调查摸底阶段(2009年7月)对照舟山市渔农村小康

篇三:社区发展与计划

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社区和谐

社区建设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多年来,政府始终把社区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表现是,社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办公条件明显改善,50%以上的社区实现了办公微机化和网络化;社区组织稳步发展,普遍建立了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各种民间组织 。

也积极发挥作用;社区职能不断强化,社区的自治职能、稳定职能、保障职能、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得到有效发挥;社区服务日益拓展,建立了街道和社区二级便民利民服务网络;社区文化更加繁荣,市民学校、社区文体活动站、群众性文体团队广泛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文化生活在社区得到大力推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对社区建设的职能定位不够清晰,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长效机制还不健全等。这是我社区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也是我们今后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社区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我国改革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社会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加快推进社区建设对全面落实十七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建设目标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必须站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和切实抓好社区建设工作。

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把科学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城乡社区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根据地,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集聚地。政府关于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如生活环境、医疗教育、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社会保障等等,都要最终体现在社区,落实在社区,反映在社区。社区建设搞不好,居民群众的困难和需要解决不好,人民群众就会有反响,执政为民就无从谈起,科学发展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必须把维护民权、关注民生、服务群众、解决群众实(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计划生育小康工程社区工作计划)际困难,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全、整洁、舒适、方便、和谐的生活环境,满足社会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社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加大力度,着力解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注重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到公共服务建设,事无巨细,都要顺民心、适民意。用扎扎实实的工作,用百倍努力和实实在在效果,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要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更要求人与人、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给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变化,城市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社区日益成为城乡管理的重心,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园,各类经济组织活动的舞台,也成为社会各种利益、需求、矛盾的汇聚点之一。如何平衡各类利益关系,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已经成为社区工作的重要职能。从社区承担的这一特有功能看,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紧密相连,只有社区日趋和谐,社会和谐才有基础,实现长治久安才有保证。

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建设是巩固执政基础,扩大城乡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的根本保证。社区是城乡基层管理、服务和社会工作的平台,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济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并落户社区,许多企业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进入社区,党和政府的工作必须进一步向社区拓展和延伸。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与时俱进抓好社区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工作网

络,这对于增强党和政府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推进党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有着特殊意义。

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建设是加快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经济社会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工业发展、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建设而言,迫切需要加快改善社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素质,不抓新型社区建设,现代化城市和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载体和依托。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说,社区能够有效地配合企业改制,承接起企业分离办社会的职能,对企业退休人员、下岗分流人员实行社区管理,扩大社区就业再就业服务,为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做出贡献。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是我们在新形势下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

总之,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社区建设作为一项民主工程、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来抓,在态度上必须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在推进力度上多下功夫、再加把劲,使社区真正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基础,社会组织活动的基点,社会管理稳定的基石,居民和谐生活的基地,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普及现代文明的组织载体、推动载体和实践主体,成为居民和谐美好生活的大家园,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以设施建设为依托,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建设组织架构健全、运行机制规范、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完善、保障措施有力、社会作用明显的现代化新社区,不断提升社区自治水平、参与水平和服务水平。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完善社区基础设施。要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通过政府投入、社区单位资助、居民群众自筹等多种途径,加大福利性、公益性社区事业投入,解决社区服务基础薄弱。互助服务的需要。要发动社区内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免费为社区居民开放图书馆、健身场馆、文体活动场所,努力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要继续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到2010年,实现微机管理全覆盖,实现社区信息网络化管理和服务。同时,还要解决好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和待遇问题,充分发挥居民主人翁作用,提高社区自治水平。社区民主自治主要体现在社区组织依法管理、依法自主决定社区内部事务和对政府工作实施评议监督上,核心是充分发挥社区自治功能,落实社区自治权利。要进一步理顺社区居(村)委会和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社区党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界限。要完善居民自治体系,落实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完善社区事务民主决策机制和社区居民自治章程,规范和深化居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