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列表页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02  分类: 管理论文 手机版

篇一:保险公司服务管理创新研究_MBA毕业论文

书脊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同济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经指导教师同意,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 月 日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篇二:保险经营管理-111277330001-朱建宏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专升本)

2012-2013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2.8) 《保险经营管理》

主讲教师: 陈璐

学习中心:____奥鹏远程教育深圳学习中心(直属)____ 专业:__保险学________ 姓 名:___朱建宏___ 学 号:__ 111277330001 _ 成绩:___________

一 、请同学们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我国财产(或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及提高偿付能力的对策;

2、保险公司营销渠道的创新——电话营销;

3、我国财险(或寿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方法及结果;

4、保险公司如何严把核保关,提高承保质量;

5、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优势分析;

6、保险公司投资房地产的风险管控;

7、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8、我国目前保险市场结构分析;

9、论保险社会营销理念与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10、保险市场监管与保险业健康发展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的写作要经过资料收集,编写提纲,撰写论文等几个步骤,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占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的文献资料。

三、最终提交的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2、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应占主要篇幅。论文字数一般在2500-3000字。论文要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有独立见解。要理论联系实际。引用他人观点要注明出处,论文正文数字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1)①。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3、参考文献,论文后要标注清楚参考文献附录(不少于3个),参考文献要注明书名作者、(文章题目及报刊名称)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序号使用〔1〕〔2〕〔3〕??。 参考文献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保险市场监管与保险业健康发展 提要:中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分析我国保险市场监管的现状并为保险业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保险监管发展前景保险市场

一、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是2002年的1.8倍,在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也就是说,中国保险业的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1位。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其中外资公司43家,比2002年底的22家公司增加了21家;中国保费收入达7035.8亿元,是2002年的2.3倍,同期,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420亿元,是2002年的9.1倍;外资保险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9%,比2002年增加4.4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各地区实现保费收入97840966.41万元。

中国作为一个潜力无比巨大的对外完全开放的市场,对国际保险资本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许多国际知名的保险企业已把在中国发展业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来安排,对于中国的保险企业来说,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一国际化发展的潮流,中国保险行业已步入高速发展期,保险行业的经营模式也向着多元化发展,未来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前景看好。

(二)、投资渠道稳步拓宽

2007年是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稳步拓宽的一年。受益于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扬和投资渠道的拓宽,2007年1至11月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6万亿元,收益率达10.87%,为近年来最好水平。自2007年4月保监会将保险资金入市比例从5%调高至10%后,保险机构在一、二级市场的活跃程度不言而喻,保险巨头身影频现,中小险企相继加入,各保险公司投资股票的比例直逼上限。当然,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绝不会仅仅局限于A股市场。2007年7月,中国保监会公布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保险机构海外投资不得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15%,投资范围包括固定收益类、股票、股权等产品。保监会批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运用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15%的自有外汇资金和人民币购汇资金,投资香港股票市场和重大股权项目。

二、我国保险市场的监管

加入WTO以后,我国保险监管的法制环境将产生重大变化,保险监管将更加有法可依。与WTO规则不一致、与中国政府承诺相冲突的保险监管法律、法规和制度将得到修改或废止。同时,还将有许多反映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保险新法规面市,保险公司与市场经济体制及国际惯例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活动将得到法律的认可。《保险代理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估公司管理规定》、《保险经纪公司管理规定》等已经于2002年1月开始生效。在监管实践方面,保险监管将进一步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依法、审慎、公平、透明和效率的监管原则。监管方式和监管重点也将产生重大变化,从运动式、间歇式、大清理转向常规的间接

监管,在继续坚持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的前提下,逐步向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方式过渡。2006年出台的一个文件《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的综合经营能力,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公司。我国保险业正积极探索与银行业、证券业,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综合性的保险。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促进保险业综合经营、健康、稳定的发展。2007年中国保监会颁布了《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再保险市场中长期发展方向、目标与政策。

我国保险业监管的核心内容是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偿付能力的监管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金。公司开业必须有符合国家规定并与其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本金数额,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资本金是保险公司得以设立和运作的基础,设立保险公司必须有足够的资本金。足够的资本金,是保障保险公司正常经营的重要条件。保险公司承保的业务属于风险性业务,在公司开业初期应当具有充足的资本金作为保险赔付的基础,否则,保险公司有可能因为开业初期的保险赔付而倒闭。这就说明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是其积累资金的坚强后盾。资本金既可在保险公司重组和清算时提供所需费用,又可以减少被保险人或债权人在清算时的损失。因此,各国法律对设立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一般都严格规定了最低限额。我国《保险法》规定,设立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两亿元。但此限额只适合对刚开业公司的偿付能力控制,对老公司作用有限。其主要缺陷有:(1)未考虑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的风险性;(2)未考虑保险公司不同业务种类中隐蔽的风险;(3)很难区分出保险公司的优劣,无法为保险监管部门提供有利的信息。

(二)、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处理未到期责任和末决赔款而从保险费收入中提取的准备金。我国现行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规定,保险公司的各种责任准备金有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长期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长期责任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以及寿险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方法目前看来比较合理。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我国采用1/2法提取。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便于操作,但有一定的盲目性。因为1/2法对于保险合同签订的不均匀虽然不合适,比如上年保险费有3/4是在9月份之后收取的,按1/2法应在本年度6月底终止责任,但上年9月份之后的保险单提前几个月作为上年保险公司的收入结转,使本年度风险加大。对未决赔款准备金和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的提取,我国现行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只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而对估算范围及方法没有明确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在实务中,未决赔款准备金和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常被当成利润调节器。如经营业绩好的公司为了隐瞒利润,推迟纳税,高估多提;经营业绩不佳的公司为了骗取保户和股东的信任,有意不提或少提,增大了经营风险。另外,实务中的估算方法不够科学,统计制度也不够规范、健全,准确性较差。

(三)、保险保证金。这是国家控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提取保证金,掌握一部分实有资本来保证保险公司的变现资金数量。它是被保险人利益的最后保障。我国有关法规规定,保险公司成立后,应将其注册资本总额的20%作为法定保证金,存入保险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银行,仅用于保险公司因解散或清算时清偿债务。显然,保证金存放银行不具有资金营运的功能,而且数量固定,不能随承保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当承保收人远远大于保证金数量时,其保障作用就会下降,经营风险加大。

(四)、保险保障基金。我国的《保险法》规定:“为了保障被保险人利益,支持保险公司稳健经营,保险公司应当按照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提存保险保障基金;保险保障基金应当集中管理,统筹使用。”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基金在税前按当年自留保费收入的1%提取,该项基金提取余额达到保险公司总资金的6%时停止提取该项基金。保险保障基金由各保险公司总公司于每年决算日按当年全系统保险费收入统一提取,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专户存储。当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或濒临破产,需动用保险保障基金时,需报经保险监督管理部门、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后方可动用。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保险保障基金管理上存在以下问题:(1)保险保障基金的提取方法不科学,没有考虑产、寿险的各自特点,区别对待;(2)不利于保险保障基金运用收益的提高;(3)若保险公司经营失败,其安全性不高。

(五)、总准备金。总准备金属于所有者权益,是保险公司为发生周期较长、后果难以预料的巨灾和巨额危险而提留的准备资金,是构成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因素。保险公司经财政机关或公司董事会批准提取的总准备金主要用于巨灾风险的补偿,只能在当年业务收入和其他准备金不足以支付赔款时动用,不得用于分红或转增资本金。提存总准备金并使其积累到适度规模,有助于保险业的发展,对保障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保障被保险人利益十分重要。我国目前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既没有规定总准备金提取比例,也没有规定其积累规模,使总准备金的提取带有随意性。

(六)、最低偿付能力额度。这是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标准。若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低于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时,就应增加资本金,扩大最低偿付能力。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的实际资产减去实际负债的差额不得低于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数额。

三、我国保险业发展前景

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广阔。保险业置身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面临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机遇。

(一)、国内经济环境对保险业发展十分有利

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1.4%。支撑经济增长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不断增强,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个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生活要求出现多样化,对住宅、汽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健等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明显提升。

(二)、国内社会环境对保险业发展十分有利

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公报2007年未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为保险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潜在保险资源,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正在经历着重大变革,商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这一切都正在改变着人们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对风险的态度,引发了人们对保险的需求,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四、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建议

(一)、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保险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思路是继续深化保险业的企业改革,继续落实各项改变措施,将改革不断引入深化,鼓励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社会资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支持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保险企业。继续培育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体系,继续培育和发展国际的大型保险集团,允许保险公司根据

篇三:保险业务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保险业务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基于B/S架构保险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系 部 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学部

专 业 网络工程

摘 要

面对日趋严峻的经营环境,各保险公司竞争致胜的关键是如何形成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营运主轴,并建立国际化、标准化与优质化的组织架构、作业流程,以及相应的信息系统,同时这也是各公司所需积极应对的挑战。保险核心系统是一个保险公司开业的先决条件,保险公司也已经广泛地认识到保险公司业务的高速增长和面临的巨大竞争压力需要得到一个高度灵活的、可靠的和可扩展的核心业务系统的支持,这个核心业务系统需能够为保险公司和所有的用户提供完整、全面的业务处理支持。国内的保险核心系

统通常以保险公司现有业务作为模板进行开发,往往缺乏前瞻性,这样的系统缺乏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由于不同保险公司之间的业务和经营模式差异性较大,需要通用核心系统具有高度的模块化、参数化、以满足不同保险公司的需求,同时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关键词:

B/S,J2EE,保险核心系统,Java企业架构,架构模型,通用架构

Abstract

Facing the serious business environment, how to form to the customer service as a center spindle is the key to winning the competi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and quality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processes, the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required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s.Insurance core system is an opened prerequisite for the insurance company has also been widely recognized that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insurance company's business and facing enormous competitive pressures need to be a highly flexible, reliable and scalable core business system support core business systems need to be able to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all users to provide a complete, comprehensive business support. Domestic insurance core systems are usually developed as a template tot he existing business of the insurance company, and often a lack of forward-looking, such systems lack the scalability and portability. Business and business mode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insurance companies, th(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e common core system with a high degree of modularity, parameteriz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insurance companies, while ensuring that the system has good scalability and portability .

Key words:B/S, J2EE, Insurance core system, Frameworkmodel,

UniversalFramework

目 录

1 绪论 .............................................................................................................................. 1

1.1 背景及目的 ........................................................................................................ 1

1.2 研究主要内容 .................................................................................................... 2

2 开发工具和开发技术选择 .......................................................................................... 3

2.1 B/S模式 ............................................................................................................. 3

2.2 JSP技术 ............................................................................................................. 4

2.3 JSON技术 .......................................................................................................... 8

2.4 Struts技术 ........................................................................................................ 10

2.5 Spring技术 ...................................................................................................... 11

2.5 Hiberanate技术 ................................................................................................ 12

2.6 本章小结 .......................................................................................................... 13

3 系统的需求分析 ........................................................................................................ 14

3.1 需求分析 .......................................................................................................... 14

3.2 新旧系统功能对比 .......................................................................................... 15

3.3 本章小结 .......................................................................................................... 16

4 系统的设计 ................................................................................................................ 17

4.1 整体技术架构 .................................................................................................. 17

4.2 构造思路 .......................................................................................................... 23

4.3 架构实现 .......................................................................................................... 24

4.3.1 PCIS V6应用服务器的配置 ................................................................. 24

4.3.2 配置文件 ................................................................................................ 25

4.3.3 DW展示 ................................................................................................ 30

4.3.5 PCIS V6 业务层 .................................................................................... 38

4.3.6 业务层事务处理 .................................................................................... 39

4.3.7 PCIS V6集成层 ..................................................................................... 39

4.4 数据库分析和设计 .......................................................................................... 43

4.5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 44

4.6 本章小结 .......................................................................................................... 47

5 系统模块的实现 ........................................................................................................ 48

5.1 用户登录模块的实现 ...................................................................................... 48

5.2 新增投保模块的实现 ...................................................................................... 50

5.2.1 前台界面字段设置 ................................................................................ 51

5.2.2 后台界面字段设置 ................................................................................ 54

5.3 暂存单查询模块的实现 .................................................................................. 54

5.4 投保单查询模块的实现 .................................................................................. 55

5.5 本章小结 .......................................................................................................... 55

6 调试与测试 ................................................................................................................ 57

6.1 程序调试原则和目的 ...................................................................................... 57

6.2 程序调试 .......................................................................................................... 57

6.3 系统测试 .......................................................................................................... 58

6.4 本章小结 .......................................................................................................... 61

总 结 .......................................................................................................................... 62

参 考 文 献 .............................................................................................................. 63

致 谢 .............................................................................................................................. 63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