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其他论文 > 列表页

中国的酒文化的议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11  分类: 其他论文 手机版

篇一: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酒是美好物品的象征,是表达心意、寄托情感的媒介。酒为粮食酿造之精华,美味甘甜,补益身体。但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物质财富极度贫乏,不可常得。故作为“天之美禄”(《汉书·食货志》)的酒,只有在祭祀和节庆时才能享用,并且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物质产品丰富后,亲朋好友来了,要用美酒招待,以尽地主之谊。

酒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作用。酒能消毒杀菌,舒筋活血。适量饮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舒活筋骨,消除疲劳,有益身体健康。

酒具有兴奋作用。饮酒后,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大脑受到刺激,情绪激昂,精神振奋,思维特别活跃。它可以增加酒宴上的欢快喜庆气氛,给人带来生活乐趣,但过度兴奋会带来负面影响。

酒具有亲和作用。酒宴上轻松愉快的气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能联络感情,消除隔阂,调和矛盾,增强凝聚力。

酒具有麻醉作用。过度饮酒,神经麻木,神智迷忽。在麻木状态下,思维得到抑制,心灵得到安宁,无忧无虑,忘却了烦恼和痛苦。“醉酒忘世”有时是一种度过心理困境的消极方法,政治黑暗时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处世态度,但其负面作用很大,有损身心健康。中国酒文化还承载了许多社会功能。

酒是一种饮料,但它是一种特殊的饮料。酒是属于物质的,但它又融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酒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却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敬神祭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普遍遵行的礼法习俗。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都要祭祀祖先,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仰。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勇士出征,要用酒来激励斗志;战士凯旋,要用酒来洗尘庆功。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酒特有的诱惑力,使人上瘾,饮多致醉,不能自制,惹事生非,伤身败体,被认为是引起祸乱的根源。所以,饮酒不仅仅是饮酒者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特别是贵族阶层耽湎于酒,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耽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最高统治者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不得不对酒的生产和消费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直至禁酒。

《战国策》记载:“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实践证明夏禹的预言是正确的。夏商两代的末君都是因为耽湎于酒而引来杀身之祸并导致亡国的。西周统治者在取得天下之后,周公总结借鉴夏商两代亡国的历史教训,制定和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酒诰》中认为酒是丧德亡国的根源,这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某些时代禁酒的主导思想之一,成为后世人们引经据典的范例。

在教育方面;中国酒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礼”和“德”。

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首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或下级要主动敬长辈或上级酒,敬酒时,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又如酒桌新上的每一道菜都要首先转到主位等。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礼仪要素,这是一种不成文但力量强大的礼仪。这些礼仪要素的重复、强化最终会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酒桌上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以敬为礼、谦和礼让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等级秩序的标志,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中国的礼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不成文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具有国家管理功能的体系,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酒文化折射、演绎和传播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规则,酒文化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而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是中国酒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中国酒文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也同时起到对“德”的强大传播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德”和“礼”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要素,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则为“道”,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为“德”,而孔子把“德”的推行又具体化为“礼”,这是一脉相承的儒家哲学,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基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深入人们日常活动的各个领域,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社交活动中,酒与民风民俗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日寿庆、庆功祭奠、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必备物品。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借酒缅怀先祖、寄托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和意愿;村中乡饮时,乡里邻居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气氛,因为酒的兴奋作用和亲和作用而达到极致。男婚女嫁是人生终身大事,在隆重的婚礼中,喜庆的婚宴充满着民间特有的欢乐情趣。丧葬之酒,表后人忠孝之心;生日寿庆之酒,显人生之乐趣;亲友相聚之酒,叙手足之情谊。总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以举行,悲喜情感便无所依托。酒文化是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

篇二: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

【摘 要】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化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介绍了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研究了其深刻内涵,最后探讨了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酒文化研究的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国酒文化。

【关键词】酒文化;起源与发展;内涵;现实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饮酒已经摆脱了单纯的食用价值,凝结了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创作,上升为一种饮食文化。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具有很大的精神文化价值。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更是一种艺术文化。酒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1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酒文化起源于酒的酿造,而民间对酒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例如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战国策》中有这样的记载 “: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 ,进之禹。禹饮而甘之 ,遂疏仪狄 ,绝旨酒 ,曰 : ‘后世必有以酒亡 其 国 者 ’”;杜康酿酒,《说文解字·巾部》中也有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 ,杜康也”,这个说法在民间广为流行;酿酒始于黄帝时期,《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黄帝与岐伯讨论酿酒,《神农本草》载有酒的性味;酿酒与天地同时,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然而无论那种说法 ,都能说明我国的酿酒历史距今起码在四千年以上 ,当今的许多考古发现也都证明了这一点。不过现代观点认为酒是谷物自然发酵的产物,晋代江统《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或云杜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果酒和乳酒是第一代饮料酒,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水果中含有较多糖分,易自然发酵生成果酒;动物乳汁中含有蛋白质和乳糖,也易发酵成酒。商代出现了利用谷物糖化再酒化的酿酒技术;先秦时期, 出现了活性微生物或其酶类的直接酿酒法; 汉代发展了制曲技术并从西域引进了葡萄酒的生产; 唐宋开始酿造果酒和药酒; 元代出现了蒸馏法酿制的烧酒技术; 明清时期, 伴随着造酒业的进一步发展,酒度较高的蒸馏白酒迅速普及。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酒文化。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晶。

2中国酒文化的深刻内涵

中国酒文化与礼仪

酒礼,是酒行为的礼节,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饮酒的习俗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格,如壮族敬客人酒的风俗是饮交杯酒;云南佤族有以泡酒待客的习俗;藏族待客的青稞酒;布依族人饶有风趣的“迎客酒”等,无不体现出我国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酒文化特点。

中国酒文化与诗文

中华古国是酒的故乡,也是诗的国度。诗从开始产生,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酒成为文人经常吟咏的题材,借酒劝世、傲世、消愁、韬晦、放浪名教、表现名士风流成为永恒的主题。数千年来,诗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帝王祭祀山川、祖宗和举行朝廷大典,都奉献酒诵颂诗;唐朝在乡试饮酒礼中要诵《鹿鸣》之诗,称之为“鹿鸣宴”。从宫廷到民间,酒与诗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成为人们一种精神生活的需要。 酒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发展的酵酶。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305 篇中有40 多篇与酒相关,酒与诗仙李白流传下来约 1000 首诗,说到其中饮酒的就有 170首,诗圣杜甫现存诗 1400 首,与酒有关的约占 300 首之多,翻开我国的文学史,从《离骚》到《女神》的历代诗词中,有关酒的描写比比皆是。古往今来,在中国诗酒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传诵至今的佳话。多少文人骚客都与酒脱不了干系,因酒而兴致勃发,才思横溢,酒酣墨畅。魏晋时代,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有一半谈到酒,如“试酌百情远,垂觞忽忘天”。唐代,诗歌大盛,诗人们嗜酒成风。代表人物首推诗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的名句相信大家也都熟知。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是在他饮酒微醉中写成的。无独有偶,北宋时的诗人苏东坡,在山东密州,中秋节饮酒,喝到微醉时,诗兴大发,写下豪迈悲凉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酒能使人脱离世俗的困扰,写出真情的诗篇。中国诗酒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文化体系。纵观诗酒文化发展史,酒醉诗情,诗美酒醉;诗借酒神采飞扬,酒借诗醇香飘溢。诗与酒,相映生辉,形成绚烂的文明景观。

3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

古往今来,酒文化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社会生活中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酒在发挥其强大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 包括酒后滋事、 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社会问题以及酒依赖、 酒精肝、 胰腺炎、 胎儿酒精综合症等医学问题, 而所有这些危害当中以酒依赖最为严重。因此, 我们对待酒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客观的, 酒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乃至世界传承这么久,足以证明它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 但是当我们面对它时, 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它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好助手, 但是如果你不能适度地控制,它的作用也可能会适得其反。凡事要有度, 这是我们在接受酒文化并将其传承所应有的态度。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酒文化”一词,是由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提出来的。酒文化是以酒为特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中华酒文化在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 心态观念的变迁,社会制度的更迭,成为它变化运行的内在动因; 而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切入,成为它变化运行的外部环境。在这种内应力和外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中华酒的物质内涵、精神观念、载体结构、功能价值不断调整变化。

参考文献

[1] 田耀婷. 浅议发扬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J],酿酒科技,2011,38(4):20-21.

[2] 万伟成.中华酒文化的内涵、形态及其趋势特征初探[J], 酿酒科技,2007 , (9):104-108.

[3] 陆平. 论中国酒文化及其发展特点[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1):74-75.

[4] 木鱼.中国酒文化[J],地图,2006.11:84-85.

篇三:浅谈中国酒文化利与弊

浅谈中国酒文化利与弊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但是在酒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对此我们也应慎重对待保证酒文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酒文化 利与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发源地之一。以固态发酵固态蒸馏为特征的曲蘖酿造技术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贡献的第五大发明,曾经对东南亚各国的酿造技术以及西方的酒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具有很大的精神文化价值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更是一种艺术文化 酒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但是在酒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内涵或形式上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具体讨论其中的利弊。

一、中国酒文化的意义

(一)中国酒文化的社会生产意义

在酒文化中有一种形式是物质酒文化,所谓的物质酒文化主要体现在酿酒及引用过程中所涉及的装置酒具、器皿等。在酒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与酒相关的产业,例如在酒具方面,工匠师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明创造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酒具工艺品,赋予他们艺术性,现实性;在酿酒技术方面,一些技艺也能用于其他应用上,等等。这些无一不在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中国酒文化对政治的意义

中国酒文化既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酒在政治家、军事家的手里,某种程度上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和武器。万隆会议上周总理用中国的名酒,贵州怀仁县酿的茅台酒,使中国外交所取得了成功;1972年在欢迎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总理用茅台酒招待,打

开了中美外交的大门。可以看出中国酒文化对社会稳定建立外交关系等政治行为

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酒文化对文化的意义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几千年的酿酒与饮酒,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 美酒与美诗美书美画如胶似漆融于一体,创造了中国诗词与酒书画与酒的艺术文化。

(四)中国酒文化的其他重要意义

发扬中国酒文化还有助于我国酒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助于我国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整理和研究民族习俗婚俗礼俗等历史文化;有助于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等。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在丰富深化和完善着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文明进程,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酒文化的内涵愈来愈丰富和广泛,并且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极高的精神文化价值。不过理智的面对酒文化,发现酒文化存在的问题,也是酒文化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中国酒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片面复古,追求历史悠久

无可否认 中国酒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发展起来的,但是历史只是中国酒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历史被无限放大并被推上了神坛,似乎酒无古不香。为了举起历史这面大旗,企业各显神通:有的借助当地名人有的依靠出土文物;有的从史记中找出一段记载声称是自己品牌的源头 甚至有的杜撰一段神话故事;实在找不出也要说自己产品是传承“千年酿造工艺”。

其实,时代在进步,人类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酿酒技术也不断提高。新知识、新技术的运用,使白酒的酿造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还片面地认为古人酿的酒更香似乎不合实际。

(二)一醉方休的饮酒方式

当今社会,“不醉不归”等成为了酒席上的主流思想,致使过量饮酒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伤害了饮酒者的身体,也滋长了醉酒闹事的现象,久而久之饮酒有害的观念也深入人心。

就饮酒而言有3个方面的功效:一是交友聚会助长气氛,试想如果席上人人喝得面红耳赤借酒撒疯者有之呕吐者有之胡言乱语者有之那种朋友间交流畅谈的融洽氛围何在;二是商务应酬,以酒作为感情润滑剂,但如果过量饮酒导致酒成了健康杀手,恐怕感情没有联络到反而埋下了仇怨;三是享受美酒达到感官舒适和精神愉悦的层次,这时如果过量饮酒伤害身体自然谈不上享受了。

中国的酒文化的议论文

三、中国酒文化出现问题的分析

通过前面的讲述可以看出 中国酒文化在历经漫长的发展之后,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精神财富的同时也遗留了不少糟粕。探寻中国酒文化问题产生的根源应该从文化层面去思考。

酒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其物质形态就存在并发展,人们惊叹于它所带来的感官享受,并且在代代相传中不断探索,从酒的质量到酒的包装总结出一整套工艺,使酒的物质层面得以不断提升。但物质层面上的发展必然伴随着酒文化精神层面的变化,酒文化的物质成果决定了人们有关酒的观念意识想象的产生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嬗变轨迹,渗入了中华民族的诸种意识形态之中,由此衍生出酒文化的精神形态。酒文化的精神形态主要体现在人们对酒的信仰,崇拜传统的酒伦理道德,酒文化对民族文化性格的影响,民族酒文化心理中国酒文化思维方式、审美情趣 、民俗语言文、社会理想、哲学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这些精神形态正是中国酒文化的魅力所在,却也成为糟粕孕育的发源地。

当然,酒文化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制度也有一定关系。中国人不仅充分估计到酒的壮身健体扶衰养疾等功能,也充分认识到其伤身丧生乃至亡国等负面效应。但中国人更能借助一系列调剂手段,制定出政治经济礼仪制度来规范人们酒事行为,调整被酒扰乱的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创造出中国酒文化的制度形态成果,以酒礼、酒政为突出。这些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很容易走上不正确的道路

结语:在中国传统的酒文化中酒已经不仅仅是餐桌上的一种食物,而且还是一种可以传达寄托人们无限情感的媒介,一种人们用来交际的无声的手段和符号被赋予了丰富的个人希望和社会期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仅要享受

酒带来的愉悦,也要记得剔除酒文化里不合理之处,引导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1]杨柳,.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健康发展[J]. 酿酒科技,2013,(4).

[2]张燕,. 中国酒文化的二元对立结构分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4).

[3]刘世松,. 重塑中国酒文化内核[J]. 中国酒,2012,(11).

[4]何秀贤,庄小将,. 中国酒文化承载的社会功能——和谐社会视角下酒文化建设问题研究之一[J]. 中国集体经济,2011,(3).

[5]田耀婷,. 浅议发扬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J]. 酿酒,2011,(4).

[6]吴慧颖,张秀军,张晓,. 对中国酒文化的内涵、形态与特点的探讨[J]. 学理论,2010,(5).

[7]徐少华. 中国酒文化研究50年[J]. 酿酒科技,1999,(6).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