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意思 > 列表页

细读的意思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8  分类: 意思 手机版

篇一:短语细读 很有意思

短语细读 很有意思! 1、世界上難以自拔的,除了牙齒,還有愛情。

2、廢話是人際交往的第一句話。

3、現實中人們用真名講假話; 虛擬中人們用假名講真話。

4、痛苦本來就是清醒的人才能擁有的享受。為痛苦而清醒,為幸福而糊塗。糊塗者幸福。

5、所謂長大,就是你知道那是什麼事,所謂成熟,就是你知道後故意說不知道。

6、感情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淡; 友情經得起平淡,卻經不起風雨。

7、願意留下來跟你吵的人才是真正愛你的人。在乎你才爭才吵。留下來的是不離不棄。

8、謊言與誓言的區別在於:一個是聽的人當真了,一個是說的人當真了。

9、回憶是通往寂寞的牢。

10、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碰到。

11.人不可能把錢帶進棺材,但錢能把人帶進棺材。

12.當你覺得保守一個秘密比傳播一個秘密更有價值時,你就成熟了。

13.智力测验就是看你笨到什么程度。

14.偷一个人的主意是剽窃,偷很多人的主意就是研究。

15.兩個男人追一個女人,用情淺的那個先放棄; 兩個女人追一個男人,用情深的那個先放棄。

16.古代爱情故事多,當代爱情事故多。

17.女人應該注意這些信號:他殷勤,那是他剛剛愛上你; 他笨拙,那是他深深愛著你,他從容,那是他已經厭倦你。

18.婚姻的難處在於我們是和對方的優點談戀愛,卻和他的缺點生活在一起。

19.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

20.還能衝動,表示你還對生活有激情,總是衝動,表示你還不懂生活。

21.出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别一便秘就怪地球没引力。

22.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不仅收视率低,而且工资不高。

23.你有什麼不開心的事?說出來讓大家開心一下。

24.幸福是什么?医院没我家病人,牢房没我家犯人。

25.失戀,痛苦,挫折,失敗......如果這些從來沒有經歷過,人生未免不豐富,若是次數太多,又豐富了別人。

26.很多人連自己的鄰居都不認識,卻對地球外有沒有外星人極為關心。

2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篇二:解读家的含义

解读家的含义

家是由“宀”和豕组成的,豕(shi)古代的意思是猪,“狼奔豕突”这个成语可能大部分人比较陌生,除了那些文人骚客时不时的卖弄一下文采,用一下这样的生僻词,常人根本就想不到会有这样的词义。我们在理解“家”的意思时,如果拆开来讲,那将会进入另一境界,加上宀,家的意思就成了养在舍里的猪,这样的解释有点贬义,但是我们从另一个层面来理解时,它又会有更深刻的意思。猪与世无争,安心的生活在猪舍里,不愁吃穿,也不用去争去抢,只等到了时间就可以安乐去死,虽然生的时间短暂,但是当你明白了什么是一生,怎么才有意义的时候,就会知道只有奉献自己的价值,就等于了却了一生。

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生活在猪舍里的猪。人生活在自己的家里,图的就是安逸、幸福、和谐,餐有美食,住有遮避,乐有相伴。如果把工作搬到家里,那家就不会安宁,再好的美食也会食之无味,再好的玩伴也会失去乐趣,再华丽的装饰也只是一个摆设。如果把功名权势带到家里,那就会家无宁日,成天忙碌于工作应酬,忙碌于勾心斗角,忙碌于争权夺势,没有时间陪家人,没有时间享受人生,更没有时间思考自己的得与失。

曾经看过一个哲理故事,一位在海边晒太阳的老人拦住一个匆匆而过的年轻人,问他:“小伙子,你这么忙的去干什么啊?”

那个年轻人说:“我忙着去赚钱啊”

“那你赚钱了又去干什么呢?”

“我赚了钱去买套大房子,找个好媳妇”

“找了好媳妇以后呢?”

“找了媳妇再去挣更多的钱,最好成立一家自己的公司。” “然后呢?”

“成立自己的公司,争取在十年内成为国内及至世界有名的大公司。”

“那时你多大了?”

“我想我在三十岁前结婚,四十岁前成立自己的公司,六十岁前把公司做成世界五百强,然后就退休。”

“那你退休以后干什么去呢?”

“我梦想着,退休后,可以在海边买套别墅,每天可以在海边晒晒太阳,钓钓鱼,这是我最理想的生活。”

“那年青人,你说我现在在干什么呢?”

人追求的目标不同,但最终的归宿基本是相同的,人的一生可能是轰轰烈烈,也可能是默默无闻,关健要看你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一家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忙自己的事情,晚上一家坐在一起吃个晚饭,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是追求的平淡而安逸的生活。男人或者女人,也或者两口子,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也许一天见不了一次面,说不上一句话,晚上就算躺在一张床上,还要考虑怎样与人斗争,怎样在尔虞我诈中赚取自己的利益,夫妻没有共同语言,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把家当

成是一个临时休息的地方,这是追求刺激而崇尚利益的生活,他们会把利益看自己生命的终极目标。不同类型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想像,在第二种家庭中,他们的快乐是征服他人时的快感,是获得巨大利益时成功的喜悦;第一种家庭则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不求荣华富贵,但求丰衣足食,过平和而淡然的生活。

所以理想中的家古人已经给我们定义好了,应该像猪一样生活在猪舍中,劳作后,只要吃、住、玩就足矣。人的一生不过区区几十年,平淡一生的老人会坐在海边钓鱼、晒太阳,终老一生,奋斗拼搏一生的人,最后身心疲惫时,也会到海边晒太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欲望是无限的。佛说:人生在世,欲望无穷,丰衣足食,唯愄终极。《黄帝内经》中记述: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歧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富贵而不能终极,仍人生之大悲也。奋斗了大半生,而无法享受自己辛苦所得来的物质生活,与平淡一生,安逸生活相比,那个更划算一些呢?因此,人不可无欲望,但不可把欲望当

成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该歇息的歇息一下,该放弃的就放弃,不做名利的奴隶,做一个敢爱敢恨、敢想敢说、敢说敢笑的“自由人”。

篇三: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

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

陈思和

文本细读与文学史教学

细读文本与文学性因素

文本细读的方法

简短的结语

一文本细读与文学史教学

近二十年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一个转折。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现代文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那时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学术流派和治学方法都是从古典文学派生出来的,学习研究现代文学者也多是从古典文学的治学方法中寻找路径和方法。比如,作家的著述系年和年谱的编写、作家资料的收集以及文本细读等等。但从整体上说,由于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现代文学研究也不得不从以论带史的立场出发,将学术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术界为了纠正原先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化而导致的以论带史倾向,更加强调了学术的客观性和资料性的重要意义,方法上似乎又回到作家作品的具体研究上来。1980年代研究现代文学的学者几乎都是从系统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开始起步,他们的第一本论著,多半是具体的作家研究和作品论。这也就意味着,后来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和“重写文学史”的一代学者,其实都是在阅读大量的文学原著以后再提倡和进行宏观研究的。1985年以后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一来是学术风气强化了宏观研究的必要性,二来是西方理论学说的不断引进,导致了学术界盛行新方法和新理念,对文学史的理论研究逐渐取代了具体的作家作品研究,文本细读逐渐不被人们所重视。到现在,20年过去了,一届届的研究生都被笼罩在宏观的体系的理论的阴影里,虽然在理论上也能自圆其说,但心里总也是虚的,没有充分地阅读文学原著,理论底气很难会充足。 当轻视文本阅读的治学态度渐渐地成了一种风气时,间题就有些严重起来。我这样说,当然是有感而发——我每年主持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都发现一些相同的现象:许多考生对几本流行的文学史著作准备得相当充分,对于一些流行的学术话题和读物也相当熟悉,但当你抽样地选一些文学作品作为问题的话,立刻就会发现破绽,他们对于文学作品阅读量不仅相当少,而且几乎不具备解读作品的能力。曾有一位考生诚实地告诉我:他的导师对他说,做学问就先要建立起一个自己的理论框架,然后把符合框架的作品往里面填。我听了当时就很想告诉他,如果你学习现代文学史没有成百成千地阅读作品,没有对于现代文学史上的名著融会贯通、如数家珍,那么,所谓的文学史理论体系都是别人的,而与你无关,你将永远被关在这一专业的门槛以外,你不会产生真正的独立见解和自己的学术观点。现在考研究生的考生只注意招生章程上开列的参考著作,其实,再详细的参考书都不可能把阅读作品的细目开列出来,而这恰恰是考你专业基础是否扎实的关键所在。

我常常想,所谓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关系,大约类似于天上的星星和天空之间的关系。构成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就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就像夜幕降临,繁星闪烁,其实每个星球彼此都隔得很远很远,但是它们之间互相吸引,互相关照,构成天幕下一幅极为壮丽的星空图。这即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文学史。我们穿行在各类星球之间,呼吸着神秘的气息,欣赏那壮丽而清奇的大自然。这就是遨游太空。研究文学史,就是一种遨游太空的行为。星月的闪亮,反衬出天空夜幕的深邃神秘。我们要观赏夜空,准确地说就是观赏星月,如果没有星月的灿烂,我们很难设想天空会是什么样子的,它的魅力又何在呢?我们把重要的人物称之为“星”,把某些专业的特殊贡献者称之为“明星”,也是为了表达这样的意思。当我

们在讨论文学史的时候,就不能不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这样一批类似“星”的文学名著上。换句话说,离开了文学名著,没有了审美活动,就没有文学史。

只有在对文学名著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欣赏,我们才会有好奇心去关心这些名著是怎样诞生的?作家是在怎样的生活环境下创作这部文学名著的?作家的生活经验与创作之间构成怎样的关系?于是,才进入文学史的第二个层面即文学史知识的掌握。文学史知识包括文学思潮流派的发生原因和经过,包括作家的生活环境与命运遭际,也包括文学与外部社会的各种关系,诸如出版、市场、经济和各种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关系。但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围绕文学名著的解读和传播服务的。离开了文学著作的审美意义,所有文学史知识都成为文学外部的因素,文学外部的因素只能证明外部世界的一些原因,而不能针对艺术审美本身。所以,许多文学史构成因素用之于社会研究或者文化研究是有价值的,但并不能为文学的审美自身证明什么新的证据。我把文学史上的精品视为艺术奇观,其原因似乎很难从具体的生活环境给以准确地揭示,我们只有在不断地欣赏与体验中来确认其价值。

只有在充分掌握了文学史的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来了解现代文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即它的并不长远的历史过程本身体现了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寻思。20世纪,中国文学在世界格局的观照下并不能说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但是它是活的文学,有血有肉的文学,这意味着文学创作中体现和包容了知识分子的巨大的精神探求的动力。这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的精神传统,或许我们正是其中的一员。在这个意义上学习和理解现代文学,我觉得是直接关联到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和行为模式的规定。但即使是这样一种比较崇高的目标,作为借助现代文学这个专业来完成的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指归,同样是从审美出发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性力量普遍缺失的环境里,尔虞我诈、追名逐利都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心干枯就仿佛土壤的干枯,它无法再生出新鲜活泼的生命意义来。为了寻求精神甘泉,一些人走宗教的道路,这也是人们精神不死的证明之一。但我更相信人性的自身力量,相信人依靠理性与美好感情可以保卫自己的尊严和自信。这就是人文精神。在中国这样一个宗教传统相当薄弱的国度里,坚持和弘扬人文精神,是凝聚民族信心的主要力量;而对于美的感受和对于美的创造,则是人文精神的基础部分。阅读文学作品也是一种训练,训练读者对文学语言和文学美感的感受能力与把握能力,进而发现和洞见人性的丰富性,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丰富起来,滋润起来。

我常常以胡风为代表的“七月派”创作为例来说明这个过程。如果说第一个层次需要我们认真细读文学作品,从诗歌里领悟诗人们的美好感情,那么,第二个层次需要我们掌握的是有关“七月派”诗人的遭遇和整个胡风事件的来龙去脉;而在第三个层次里,我们将学习和讨论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种种特定环境的精神反应以及他们自觉的使命、追求和他们所遭受的灾难的教训。然而,对胡风事件的所有理解都是从对“七月派”创作的美好的感性认识开始的。只有在艺术上认定了诗人们的创作价值,才能提出后来的质疑:创作了这么美好的作品的人们为什么会遭受如此的灾难?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一切都是从阅读作品开始的。如果离开了第一个层面的感性认识,那么整个理解都会出现片面性。

我把文学史的教学分为三大类,其中最基本的教学类型应该是从细读文本出发(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细读的意思),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在提升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认识文学史的过程和意义。由于艺术创造是与人的生命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是生命的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所以,以艺术形式出现的社会道德意义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以生命的开花为目标。就像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所提出的以“人的文学”为其标准一样,人的文学也是以生命开花为其核心的。只有建立在以读解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基础上,我们才能够进一步探讨以文学史知识传播为主型和以知识分子人文精神为主型的两种文学史的教学意义与可能性。后一种可能要到研究生阶段才能探讨,而在大学本科生阶段,甚至是硕士研究生阶段,能够指导学生细读文学名著,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通过文学名著的阅读提高他们对文学史的基本理解,要比盲目的理论鼓吹或者

死记硬背一些文学史知识有益得多。何况作为一门文学作品细读的课程,它总是为文学史学习做准备的,所设计的作品选读课程的背后依然构建着文学史的模式,或者说是教师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一种理解和描绘。文学作品选读不会离开对文学史的认识,我们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选读,同样能够达到对文学史的基本了解,也同样能够普及必要的文学史知识。读单篇的具体的文学作品当然不需要顾及文学史知识,但如果你学的是一门课程,修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文学作品选读,或者读了整整一部文学作品选教材的话,实际上已经接受了某种文学史的观念。修一门文学作品选读的课程,读一本文学作品细读的专著,都是进入文学史领域的必要台阶。

二细读文本与文学性因素

细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过程。我们阅读文学,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为熟悉或为陌生的心灵世界。我这里所指的心灵世界,包括两个主体:一个是作家的主体,即作家在创作的背后应有一个完整的理想境界,是作家对作品应达到的境界的期待;另一个是读者的主体,即读者对阅读作品所期待的一种理想境界。但文学作品本身是一个自在的客体,它既不可能完全等同于作家的主体期待,也不可能完全重合读者的主体期待。文学阅读的过程也正是这样三个元素的互相融合与冲突的过程。

我试图用三个定语来作为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途径,那就是欢悦地、投入地、感性地阅读作品才能使自己真正地进入文学。欢悦即快乐,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曾经有许多的学生问过我:人生有许多选择,你为什么选择文学?我回答说,因为我喜欢文学,我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是最放松最快乐的时候,也是想象力最活跃最放纵的时候。读作品当然不能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完成什么写作任务,首先是为了快乐。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让我重温人性的温馨与美好,让我窥探人性的黑暗和深刻,同时也让我遐想、励志、憧憬和寻找生活勇气,人生所有不能达到的境界几乎都可以在文学里得到满足。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这样切身的体会,无论遭遇了什么样的困境和绝望,读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会使你平静下来,忘却身边的烦恼。人需要最后的精神家园,而惟有文学才能给予。其次是投入,读文学不是读文件,可以放松自己的情绪,任自己被文学的语言和审美境界所吸引所感动,你可以哭笑自如,可以拍案叫绝,可以舞之蹈之,可以废寝忘食。投入是一种忘我境界,只有“忘我”,才能把你的人生经验和内心欲望都极大地调动起来,使你与文学产生生命相连的亲密关系,你从文学中读出的是你自己的内心隐秘的声音。这时候的文学是属于你的,属于你的独立的精神世界的,于是就有了第三条保持感性的要求。读文学最怕是失去了主观的感性内容,当你情绪与文学融为一体的时候,你需要了解的是:你为什么读之感动?这既要了解文学,也要了解你自己,你需要通过阅读文学来认识自己内心深处纠缠着怎样的情感因素。这时候最忌讳的是依靠一个教条的理性指令:就像多数评论家所教导的那样——从主题思想到政治教条,或者是验证某种思想理论,最终把文学自身的魅力割裂得支离破碎,荡然无存。一旦属于你个人经验和完整的生命意象的审美效果失落了,那么,再精致的文学也会索然无味。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使人的生命变得丰富起来,满溢开去。这就是巴金老人所说的“生命的开花”,也是文学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离开了这根本的一条,文学的意义都变得非常可疑了。

以上三个定语所修饰的阅读态度,都说明了阅读者对作品的主体性参与。作为阅读者,他首先是在当下环境中生活着的人,是一个对当下生活有着自己的感情寄托和主观要求的人。当他欢悦地、投入地、感性地进入文学世界,必然会带入自己强烈的生命信息和主观愿望。从这种主体性出发,他在阅读中总是会读到他所愿意读到的东西。文学是美好的,也是丰富的,它能够从各个方面来满足阅读者的阅读需要。但这种主体性包含了文学性和非文学性两个部分。前者是诉诸感情或者出于审美的需要,后者解决的是知识或者工具的需要;前者没有功利性的目的,而后者则相反。在其他社会科学尚不发达的情况下,社会科学研究者不能

不利用文学作品作为研究政治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各种相关学科的资源与材料,这本来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而不是文学自身的本质功能。比如,我们对古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常以当时的文学作品描写为研究材料,这当然不失为一种办法,但随着考古的发现和其他历史文献的发掘,逐渐建立起更加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科学方法,而文学作品即使能为历史生活细节提供某些资料,也不可能成为其主要的研究依据。文学曾经有过一个畸形繁华的时代,它背负了极为沉重的非文学的责任和功能而成为一门显学。人们在文学文本里寻找着各种非文学的信息和答案,以弥补各种学科的知识的缺乏,但文学自身的审美功能则很容易被遮蔽。与此相关,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长期统治文学理论领域的工具论倾向,把文学创作视为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从“左翼”文学运动开始,这种非文学的功利主义就逐渐渗透到文学分析与文本解读之中,直到后来庸俗社会学的文学批评成为中国文学理论的主要方法。这两种倾向——无论是以知识为目的还是以工具为目的,都是属于文学批评的非文学性的要素,表现为文学性要素的异化。

当然,不能否认非文学性要素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同样体现为主体性,也不能否认文学创作确实包容非文学性的功能。但是,当文学批评者以明确的功利主义标准来决定文学创作的价值的时候,当庸俗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逐渐取代了文学性的批评与研究的时候,文学的文本意义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文学性被放逐、被忽视甚至遭受耻辱的野蛮时代离我们也就不遥远了。之所以要在讨论文本细读时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一直在思考:文本细读本身是一种方法,可以为各种文学批评和研究的目的服务,也可以体现为各种层面的阅读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先要解决的是,文学名著的文本细读究竟应该从文学性着眼还是从它的社会性着眼?我们有没有可能提供一种方法,即透过文学性读解以达到对社会性的认识,而不是回复到庸俗社会学的批评方法?提出这一问题与思想的倾向性无关,只是对那种把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批评方法的一种警惕。

在当代文学史上,曾经存在过长期把文学当作思想演绎工具的危害。直到1985年,寻根文学崛起以后,创作才从文学观念上形成走向审美境界、转向语言与形式革命以及开始重视文学的主体性的趋势。近二十年来,文学创作虽然在审美境界上并没有创造出引人注目的贡献,但这与创作主体的疲软和客观环境的压抑有关,不能归咎于文学审美本身的价值。文本细读本来是文学批评的独立人格的展示,文学批评不是文学创作的附庸,批评者与创作者同样是站在生活的面前,以创作为对象来抒发对当下生存环境的主体感受。任何文学作品里都可以发现文本所含的社会性意义,只是由于艺术观念和表现方法的不同,有些社会意义必须通过对作品的艺术分析后才能感受到,有些则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我以为,我们在今天重新来探讨文本与社会分析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警惕的是跨越了文本的文学性而片面强调其社会性意义。这样做的话,本来就淡摸甚至不为人们重视的文学性因素会因此而淡出,庸俗社会学的阴魂也会卷土重来。

文学作品的文本细读,当然是应该从文学性出发,那么,文学性因素究竟应该怎样衡量?是什么样的文学性因素在文学作品里足以包容社会性而不是排斥它?如果抽象地来讨论这些问题,就会显得含糊不清,但如果从文学艺术的审美功能这一点上来理解,文学性就是诉诸感情或者满足审美的需要。阅读审美当然是主观的形式,也只能在极为主观的体验下才能真正确认文本的文学性因素。我可以举一个自己阅读的例子。对于阅读文学名著的经验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只是有些人时过境迁忘记了,有的人却受其教益终身难忘。为什么我总是把文学作品的阅读与人生的意义看得那么重要?因为这与人格的熏陶非常有关系,我自己切身的经验就是这样。我的学术生涯是从研究巴金起步的。最初读巴金的小说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才十三四岁,那个时候每个少年都百无聊赖。有一次,我读了巴金的长篇小说《憩园》,这是一本旧书,封面都撕掉了,我那时读繁体字直排本还很吃力,但读完以后却被它深深地感动了。“文革”中泛滥成灾的暴力事件与小说描写的温馨故事完全背道而驰,风马

牛不相及,我的内心竟然遭受了很大冲击。每天黄昏的时候,太阳斜斜地照过来,树的影子慢慢地长下去,我就呆呆地朝着树底下看,仿佛眼前就会转出这么个人来—我脑子里想,这个人是灰白的长头发,胡子很肮脏,穿一件蓝绸布大褂,是个很瘦的老乞丐。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老是觉得看见过这么一个人物,脑子里老是出现这样的形象。然后我就想,如果他出现了,我就会像书中的孩子一样给他什么东西。其实,生活里从来没有过这么一个落日、黄昏、老人的衰败的形象,但是,这个故事却让我激发了全部内在的同情心,激发了人性中的善良的道德力量,帮助我辨别当年的形势和以后的人生道路。后来我读大学写毕业论文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读巴金的书,研究巴金,进而再研究现代文学史。艺术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你未必能够有效地利用它,但它会在你心里生下这么一个根,那就是对人生的理解,对自我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也许《憩园》并不是巴金最有影响的小说,我也没有对这部作品作过深入的研究,但杨梦痴这个形象我就一直深深记得。人文的培养就是这样,文学的魅力也就是这样产生的。

文学性因素对读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格上的潜移默化作用,而非清晰的理性的指点迷津,更不是思想理论的演绎图解,文学对社会的理性批判也并非是很重要的标准。正如我从《憩园》里所受到的感动,在“文革”时代,正是一种当下意识的批判立场,它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这样的独特的感情世界里包含了对社会主流意识的抗衡和批判。如果读者一定要在这个文本里寻找社会批判的意义,其深刻性或许不及巴金其他的革命小说(如《激流三部曲》、《爱情的三部曲》等),而我却在它间世二十多年以后的中国现实环境下,切实地感受到了它的微弱温馨里所含有的尖锐的批判力量和孤独的人道力量。我讲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文本细读的功能在于探讨一部作品可能隐含的丰富内涵与多重解释,窥探艺术的奥秘与审美的独特性,而不是重返以往庸俗社会学所作过并被实践已经证明是错误的服胃的社会学分析。

既然文本细读的文学性因素联系着极为隐秘的个人感情经验,那么,文本细读的过程则是个人经验的传播与交流,是使人心从互相隔膜到互相了解的心灵撞击与交流的过程。我不赞成把文本细读看作是与作家主体和社会客体都无关的纯技术形态,因为作家主体的所有信息都会从文本中反映出来,包括他对社会的态度与立场。但文本也不是一个思想或者意识形态的简单图解。文本细读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它只是一个待启发、待补充与交流的开放性的文学性平台,有时候需要热烈的争辩来充实其留白空间,有时候需要静静的玄想才能感受其丰富的内涵。中国古代有“诗无达话”的说法,西方也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之说,我觉得两者的意思差不多,任何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都不能穷尽其艺术魅力,也没有一种永恒的标准答案。而如果过分强调文本的非文学的因素,尤其是知识性的考据或者工具论的演绎,丰富的艺术魅力就只能简化为一些类似数学公式般的教条,失去了文学创作应有的生命活力。我想,这是文学和非文学因素在文本细读中的必然区别。

三文本细读的方法

文本细读是一种能力,它可以帮助你阅读文学名著,帮助你透过文字或者文学意象,达到作品所隐蔽的精髓之地。通常来说,优秀的文学名著总是含有多层次的丰富内涵,其表层所承载的总是社会上一般流行观点的意义,但其真正的精华不能仅仅以此为目的。前面已经说过,作家在创作的背后有一个完整的理想境界,这是他对自己的创作应达到的境界的期待。这种期待有的时候是作为一种无意识存在于作家的创作心理中,可能连作家自己也不怎么清楚,但是它恰恰是创作的最初或者最根本的动机,决定了作品的文学性因素。细读文本的任务是揭示出这些隐含在作品里的真正的动机,把作品的艺术内涵充分地显现出来。

(一)直面作品

直面作品,是阅读者最重要的把握作品的途径。我们细读的一般都是文学名著,经过了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