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范文 > 政府政务 > 列表页

2006年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0  分类: 政府政务 手机版

篇一: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去年工作回顾

2005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增加5232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较稳的良好局面。

——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增长23.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新增就业9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9.6%和6.2%。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继续搞好宏观调控,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综合运用财税、货币、土地等手段,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遏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和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进一步增加农业、能源、交通、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投入,促进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后劲。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继续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保障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继续加强“三农”工作。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对部分粮食主产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454万吨,达到48401万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制定和实施了能源、重要原材料和装备制造等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了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重点行业健康发展;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生产能力。

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突出抓了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和政策措施,启动了178项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加强了矿产开发、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管理。去年投入国债资金152亿元,主要用于淮河、太湖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工程。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治理,解决了一些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

(三)深化体制改革和推进对外开放。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加快。中央财政安排219亿元支持116户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继续进行。财税、投资、价

格改革继续深化。邮政体制改革开始启动。铁路、民航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制定并实施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我们积极应对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出口退税、关税和加工贸易政策,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完善出口退税机制。稳步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全面部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各项工作。

(四)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投入国债建设资金95.4亿元。

在科技方面,加强了国家创新体系、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开发、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档数控机床研制等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重要进展。在国务院领导下,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经过两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广泛论证,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在教育方面,重点加强了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0多亿元,对592个重点贫困县17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还为中西部地区1700多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许多辍学儿童重新回到学校。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两年来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400多所,为16万个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配备了远程教育设施。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在卫生方面,着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村卫生工作。近三年,中央和地方投入105亿元,基本建成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总投资为164亿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进展顺利。中央安排30亿元国债资金支持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已扩大到671个县,惠及1.77亿农民。加强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和对人的传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文化方面,积极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顺利实施。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五)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大对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去年中央财政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专项补助、再就业补助209亿元,比上年增加29亿元。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等就业工作。中央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已有17个省(区、市)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城市低保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明显提高,中央财政安排优抚事业费74.6亿元,比上年增长90%。28个省(区、市)、2300个县(市)已初步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框架。救灾和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全年中央财政用于抗灾救灾的资金89亿元,救助受灾群众9000多万人次。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扶贫资金162亿元,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245万人。

(六)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21个省(区、市)完成了村委会换届选举。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不断扩大。加强了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工作,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重视政府法制建设,国务院提出了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等7部法律议案,制定并颁布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22部行政法规。制定和实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提高。审计、监察监督进一步强化。认真做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准备工作。

实施新的《信访条例》,畅通了信访渠道,规范了信访秩序。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专项整改活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刑事发案数有所下降,社会保持稳定。

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外交工作成果显著。

一年来的成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驾驭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表示诚挚的感谢!向

2006年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一些长期积累的和深层次的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又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一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当前粮价走低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都不小,影响农民增加收入和种粮积极性。耕地不断减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粮食安全存在隐患。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仍然偏高。有些行业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偏多,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反弹的压力比较大。三是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的不良后果开始显现。产能过剩问题日趋突出,相关产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企业利润减少,亏损增加,潜在的金融风险加大。四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突出,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库区移民、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违反法规和政策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五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煤矿、交通等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我们还认识到,各级政府工作中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一些工作落实不够,办事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甚至贪污腐败。

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发扬成绩,改进工作,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把政府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绝不辜负人民的厚望和国家的重托。

二、今年主要任务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做好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坚持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通观全局,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稳定政策,适度微调。继续搞好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注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二是把握大局,抓好重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各项工作,着力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是统筹兼顾,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搞好“五个统筹”,更加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做好今年工作和实现“十一五”

规划目标结合起来,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注重实效。

今年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从当前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看,今年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但制约发展的矛盾也不少,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要采取正确的应对之策,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

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鉴于当前经济增长势头较好,社会投资活跃,今年要继续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和财政赤字。拟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00亿元,比上年减少200亿元,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100亿元;拟安排中央财政赤字2950亿元,比上年预算减少5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资金和预算内投资,主要用于农林水利、科教文卫、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西部开发等方面,保证重点续建项目,适当开工建设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从今年开始,参照国际通行做法,采取国债余额管理方式管理国债发行。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切实加强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财政支出要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确保重点、厉行节约。加强财政监管,控制行政经费增长。要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就业、助学的信贷支持,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健全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一是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要在“多予”上采取更多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各地都要合理调整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制定和推行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逐步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的问题。建立并完善防止工资拖欠的法规和机制。认真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今年国家将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在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同时,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二是稳定居民支出预期,扩大即期消费。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减轻居民增加消费的后顾之忧。三是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现有流通网络的作用,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为农民增加消费提供便利。四是完善消费环境和政策。改善居民住、行条件,积极发展旅游、文化、健身等服务性消费。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合理调整消费税,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抓紧清理、修订现行抑制消费的不合理规定和政策,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当规模,坚持有保有压,优化投资结构,防止投资过快增长。继续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按照贷款条件和市场准入标准发放贷款。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建设。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要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重点发展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和住房租赁制度。整顿规范房地产和建筑市场秩序,基本完成建设领域清理拖欠工程款任务,促进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健康发展。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尽快使广大农村面貌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

具补贴,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要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加快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这是一个重大转变。主要是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防汛抗旱和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道路、饮水、沼气、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主要措施是:逐年加大国家财政投资和信贷资金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整合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益设施建设投资投劳;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投向农村建设,逐步建立合理、稳定和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通过坚持不懈努力,使农村基础设施有一个大的改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原先336亿元的农业税赋,而且取消了700多亿元的“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等,还取消了各种不合理收费,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为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从今年起,国家财政将每年安排支出1030多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每年将达到780多亿元,地方财政每年将安排支出250多亿元。需要指出,全部取消农业税后,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关键是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包括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这些改革,既涉及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也直接触及农村上层建筑变革,意义更深刻,工作更艰难,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规划;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和迫切任务。一要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继续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关键是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在一些重要产业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和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主要措施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实行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改善市场环境,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支持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二要推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进行这项调整,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措施是: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严格市场准入标准,控制新增产能;推动企业并购、重组、联合,支持优势企业做强做大,提高产业集中度;依法关闭那些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等措施,合理利用和消化一些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积极而有序地进行。

篇二: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定稿)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6年2月7日廊坊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廊坊市市长 王爱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廊坊市人民政府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及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是我们面对诸多挑战、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新胜利、跃上新台阶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共廊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圆满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过去的五年,是廊坊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的五年。 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经济总量迅速壮大。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368.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32.9亿元(同口径为680亿元),年均增长12.1%;2005年全部财政收入剔除基金部分为53.7亿元(同口径为58.5亿元,是2000年的3.1倍),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3亿元,

是2000年的2.1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178亿元,年均增长17.5%,是“九五”期间的两倍。

——过去的五年,是廊坊发展环境显著提升的五年。 坚持打基础、造环境,持续实施软硬环境建设工程。累计投资180多亿元,用于交通、供电、通信、环保、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市承载力显著提升,一大批精品工程相继完工。标准化、公共财政、市场监管服务等软环境建设十项工程硕果累累。在全国中等城市中率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一批国家级荣誉。

——过去的五年,是廊坊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的五年。 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积极平稳地推进改革攻坚。国有企业、公用事业、农村税费、政府机构、财政体制等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批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迅速壮大,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引进内资300亿元,年均增长19.8%,实际利用外资9.5亿美元。环渤海合作机制会议、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合作论坛、国际金融论坛年会等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议定址廊坊。

——过去的五年,是廊坊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五年。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2.5

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左右。加快构建大社保体系,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五大社保基金积累达9亿元;住房公积金制度实现全覆盖,累计归集资金12.8亿元。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得到加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152元和4621元,比“九五”末分别增长49.4%和29.8%。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增加5.3和4.5平方米。

——过去的五年,是廊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五年。 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人才工作得到加强,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全省首家国家级示范中心。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发展加快,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招生。各类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群众文化活动、基层文化建设、专业艺术工作水平提高,一批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防控禽流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消除了六个重大火灾隐患,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社会稳定工作得到加强。

此外,统计、审计、公安、工商、税务、物价、民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地方志、人防、人口、信访、民族、宗教

等工作迈出较大步伐,外事侨务、档案、气象、防震减灾、国防动员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廊坊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把“壮县、强市、富民”作为基础性工作和现阶段主要任务,突出“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集中精力上项目”,各项工作捷报频传,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1%;全部财政收入增长27.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1%和6.5%。

2.大项目攻坚成果丰硕。全年共实施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827项,实际完成投资221亿元,争列省重点项目居全省第

一。特别是总投资100亿元的华为北方生产基地、总投资30亿元的中兴北方生产基地、总投资1.2亿美元的利比玻璃、总投资5亿美元的成功(中国)大广场等一批立市立县项目落户廊坊,推动我市项目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3.园区经济迅速成长。四个省级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的92.7%。廊坊开发区设立出口加工区,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国家级品牌。固安、永清等一批新工业园区围绕市场运作、高层次规划和招商机制创新,大胆探索并取得成功,

吸引了一批项目落户,成为我市园区经济的新亮点。

4.金融支撑作用增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01.3亿元,比年初增加100.7亿元,同比多增30.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91.6亿元,比年初增加57.4亿元,同比多增42.9亿元。建立京津廊票据自动清分系统,实现了京津廊同城结算,在全国首开了支票跨区域流通的先河。成功召开第二届经济金融合作恳谈会,赢得了域外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包括英、德、日、韩等国在内的66家域外金融机构,对我市112家中小企业累放贷款105亿元。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9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市农村信用社在全省率先直联大额支付系统,在改革中争取到中央银行专项票据16.5亿元。

5.高科技产业规模壮大。高新技术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82亿元,增长17.4%。以华为北方基地、世维光通讯、久智光电子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群,以量子高科、神威药业、杰希药业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群,以国瑞电子、鑫谷光电、晶日金刚石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群正在形成。

6.主导产业发展迅速。中国电子百强前十名的华为、中兴落户廊坊,霸州胜芳被命名为中国金属玻璃家具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引进了世原精工、正兴车轮、柳伯安利活塞环等一批知名企业。会展旅游业,全年旅游收入和引进各类展会同比均翻了一番。举办了中国渔具、消防技术设备、石油天然

篇三: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3月23日在咸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咸阳市代市长 千军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西部强市和全面小康咸阳,提前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开创了咸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根据经济普查结果,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3%,2005年达到433亿元,增长12.5%。财政总收入达到30.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7亿元,全市总财力达到29.7亿元,较2000年翻了一番。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一批独具优势和特色的果品、畜牧、蔬菜、食品、煤炭生产大县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果畜菜四大主导产业综合效益位居全省前列。果品总产265.4万吨,优果率达到60%。畜禽存栏量和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肉奶蛋总产量较“九五”末增长96.6%。华丰、汇源、海升、通达、光明、鲁洲糖等龙头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支撑。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纺织、建材工业加快发展。彬长旬东煤田开发快速推进,大佛寺、亭南、下沟等一批新建、改扩建项目建成投产,全市煤炭产量达到848万吨,是2000年的4倍。仓储超市、连锁经营等现代商贸业态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壮大。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1.8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势强劲,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7%。

改革开放全方位推进。国企改革力度加大,市属一级法人企业累计完成改制61户。财税、金融、粮食以及事业单位、城市公用事业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867项,精简率91%。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全民招商、叩门招商战略,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年大幅增长,去年达到121.8亿元,引进了上海光明、北京汇源、杭州娃哈哈、浙江声威、天津康师傅、山东张裕、安德利、蓝星和台湾天义生物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外贸出口累计完成

8.5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被国家西部开发办列入西部开发“十一五”重点区域开发规划。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进展顺利,“市校合作”、新技术推广、农民培训成效显现。

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9亿元,超出前50年的总和。水利、交通、城乡电网设施进一步完善,建成了引冯济羊、三原西郊水库、209省道乾法段、泾淳二级公路及11条县际公路改造项目。银武高速、关中环线咸阳段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累计退耕还林13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59平方公里。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中国咸阳门户网站升级改版。“数字咸阳”正式启动。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市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果汁、造纸、印染三大结构性污染治理深入开展,市东郊污水处理

厂建成试运行,礼泉县在全省率先建成县级污水处理厂。

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37.6亿元,建成世纪大道、迎宾大道、玉泉西路、渭河桥、咸通路立交桥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改造维修渭阳路、文林路、民生路等道路42条,新增城市道路64.3公里。咸阳湖建成蓄水,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统筹规划建设了一批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新增城市绿地42.5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30万平方米,城市天然气气化率达到90%。“双创”工作扎实推进,市容市貌发生新的变化。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以旬邑、兴平为代表的各县市城镇建设长足发展。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35%。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免征农业税和取消农业特产税,每年为农民减负近5亿元。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49亿元,使 58.5万人脱贫,35.6万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去年全市在外务工人员98.3万人次,创收4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80元,分别较“九五”末增加643元和2968元。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养老、医疗等五大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连续3年坚持为农村和农民、城市居民、残疾人和教育办了一批实事,全面落实了增加离退休人员困难补助、提高部分省(部)级劳动模范生活待遇、计生奖励扶助等8项政策,使城乡群众普遍得到了实惠。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151项,年新增产值12亿元。“普九”教育目标顺利完成,高中标准化建设、职业教育取得新进展。素质教育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强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地方志首轮编纂出版任务全面完成。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进展顺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以村务公开为核心的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四五”普法顺利完成,依法治市迈出新步伐。市政府坚持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100%。大力精文简会,开放市政府常务会议,拆除市政府围墙, 以民为本的行政理念进一步增强。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推行领导包抓信访案件和干部下访等制度,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累计清理历年拖欠工程款2.6亿元,兑现农民工工资7536万元;兑付2000年度以前基层干部职工陈欠工资1.3亿元。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咸阳”,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五年共查结各类违法违纪案件4400件,进一步维护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国土资源、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药品食品监督、价格管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审计、统计、人防、烟草、档案、地震、气象等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令人鼓舞,五年的成就催人奋进,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驻咸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来咸投资者和建设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的信任、支持和帮助,表示真诚的谢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与发达地区和兄弟市相比,我市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和运行质量仍有较大差距。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较低,带动全市发展的重大工业项目不多,农业和农村

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三是城市规划先导意识不强,功能还不完善,管理不够科学,市容卫生、交通秩序还不令人满意。四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不少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城乡贫困面比较大,全社会就业率不高,群众在就医、孩子上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五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不够充分,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责任心不强、工作不扎实、办事效率不高,政府自身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清醒地认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把政府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好,绝不辜负全市人民的厚望和重托?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建设西部强市和全面小康咸阳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我们拥有诸多优势,面临着难得的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我市优先接受西安和发达地区的辐射,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我市产业基础不断强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市上下团结稳定、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这些都为我市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开创咸阳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按照市委《关于制定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部署,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按照坚持“四个为先”、实施“五大战略”、谋求“六大跨越”的基本思路,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施项目带动,强化产业支撑,突破体制障碍,消除瓶颈制约,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加快建设西部强市和全面小康咸阳。到2010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达到780亿元,人均15500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达到20.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达到520亿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累计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经过五年的奋斗,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一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全力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科学制定整体规划,积极抓好典型示范,确保稳步实施。充分发挥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做大做强果、畜、菜、奶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提高新增财力用于新农村建设的额度,耕地占用税的新增税收、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水利基金主要用于“三农”,同时实施金融服务“三农”行动计划,逐步建立起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投入机制。不断增加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及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完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破除陋习,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着

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扎实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及村务公开制度,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有序发展。充分调动全市上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农民自愿主动、城市辐射带动、工业反哺推动、上下配合互动、社会各界支持参与联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格局。到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85亿元,粮、果、畜、菜产业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使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村容村貌呈现新变化,乡风民俗呈现新风尚,乡村治理建立新机制,使我市的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的前列。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工业强市。发展工业既是建设西部强市的核心所在,也是关键所在、潜力所在。工业兴则咸阳兴,工业强则咸阳强。“十一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工业强市观念,坚持把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举全市之力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优化工业布局,着力发展北部煤炭能源、中部建材食品、市区石化、电子、医药、纺织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优先发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等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成长性强、市场潜力大的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组建电子、纺织、煤电、石化、食品、医药集团,培育3—5个产值过百亿、10个产值过五十亿、80—100个产值过亿元的大企业,全面推进产业聚集、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油化工工业园、空港产业园、纺织工业园、台资工业园等建设为重点,打造产业集聚平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社会保障、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国有企业实行同等待遇。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综合素质,造就一批企业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竞争力,努力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到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815亿元,初步建成陕西第二大能源化工、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关中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医药保健品、建材工业七大基地。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75%以上,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达到15万人。

三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新跨越。围绕丰富咸阳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和建设工业强市这一重点,以建设历史文化咸阳、生态园林咸阳、产业基地咸阳为目标,创新建设理念,着力塑造城市特色。坚持规划立市,对城市进行高层次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全力打造精品城市。进一步深化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加强与西安在土地、产业、交通、生态环保等方面的衔接,主动融入大西安城市群。以中心城市为主导,以县城和重点镇为基础,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坚持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并重的原则,搞好城市综合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抓好城市路桥、园林绿化、城市供水、天然气化、集中供热、环境治理与保护、城市公交和旧城改造等八个方面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到2010年,力争市区建成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努力把咸阳建设成“生态、人文、精致、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四是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大力突破水资源和交通瓶颈制约,增强发展后劲。改造新建一批国、省、县、乡公路,加快通村道路建设,形成以“四纵四横”为主的公路交通网络,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465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000公里,实现通县公路二级化,通乡公路三级化,通村公路油路化。完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加快西平铁路、郑西客运专线、西安铁路枢纽北环线三大铁路工程咸阳段建设。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引石过渭、亭口水库枢纽等水源工程,配合省上做好东庄水库、旬邑马栏水库前期工作。加大电力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扩大农网覆盖面,彻底消除无电村。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固话信息化、农业互联网信息工程,全面完成农村电话、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任务。基本建成市级电子政务内网和应用平台,建设市、县两级广电综合信息城域网,实现“数字咸阳”建设新突破。

五是积极推进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大力实施彬长旬东煤田综合开发,着力促进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向化工产品转化,拉长产业链。按照节能、环保的总体要求,推进中部地区石灰石资源开发。到“十一五”末,原煤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60万千瓦。精心制定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积极推进地热在工业、农业及群众生活等方面的应用,高标准、高起点实施一批地热开发项目,把地热资源变为支撑发展的新亮点、展示城市魅力的聚焦点。着眼资源开发,注重深度加工,把资源开发与产业培育、城镇建设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增长区,为城镇化提供持久动力。

六是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落实富民政策,做大做强富民产业,精心办好富民实事,实现城乡居民及干部职工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普遍提高。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使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更强,教育的履盖面更广,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健康保障更加有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加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使市民和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使城乡群众住房更加宽敞、出行更加顺畅、饮食更加安全、医疗更加实惠、子女就学更加方便。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紧密结合咸阳实际,牢牢把握好以下五条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既要快中求好,也要好中求快。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奋力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真正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富民强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各项事业。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根本点推进经济建设,以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为目标推进政治建设,以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为重要任务推进文化建设,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着力点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第三,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深化经济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制度、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创新,放手让一切发展活力竞相迸发,让各种生产要素充分涌流,推动全市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按照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并重的要求,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扩大引资规模,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

第四,坚持经济与文化产业并重。在发展经济产业的同时,注重发挥咸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和文物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制定鼓励政策,支持民营资本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成为咸阳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

第五,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秦、渭、泾、兴四县市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实现率先发展;乾、礼、三、武四县以食品加工、建材工业和现代农业为重点,实现跨越发展;彬、旬、长、永、淳五县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果业、畜牧业为重点,实现快速崛起。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建设一批经济大县、经济强县。到“十一五”末,力争有1—2个县进入全省十强县和西部百强县的行列。

各位代表!实现“十一五”宏伟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相信,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经济实力将明显增强,西部强市和全面小康咸阳建设将取得更大进展,一个城乡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的新咸阳一定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