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案例 > 列表页

小学生字词能力评价案例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7  分类: 案例 手机版

篇一: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案例及分析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案例及分析

《新课程标准》提出中年段阅读教学目标之一即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可见词语教学在中年段尤为重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的关键之所在。现就自己曾执教的一节四年级阅读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例,谈谈自己如何在中年段进行词语教学,实现词语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一点感悟与思索。

【教学片段】

教学中出示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片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仿佛走在林荫道上,应接不暇。

师:这里的景色真美呀,这段文字也很美!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看看哪些词语最先跳入你的眼帘,使你兴奋,令你陶醉。学生读句子,汇报。

(有的说“花团锦簇”,有的说“姹紫嫣红”,有的说“应接不暇”)师:结合你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景象,想象一下“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了大街上到处是鲜花,五颜六色,十分漂亮!生2:我想象到的画面是走进了大花园,看到了很多美丽的花,还有许多的人在欣赏这些花儿。

生3:我好像还闻到了花的清香!

师:你的描绘,让我们仿佛闻到了浓郁的花香,听到了蜜蜂的嗡

响,小鸟的鸣叫,游人的惊叹。想看看这样美的画面吗?(课件展示,学生欣赏)

师: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十分茂盛,这就叫“花团锦簇”。(指名读词,引导学生发现它侧重写花的形态。

师:(描述课件画面)这些花有红有紫,有黄有白,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是“姹紫嫣红”。

(学生指名句子,读出“姹紫嫣红”的美景,引导学生发现它侧重写花的色彩。)

师: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我们发现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全班齐读此句。

师:不光一家窗前这样美,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呀!放眼望去——是花的长廊,花的海洋,真是让人——

生:应接不暇

师:“应接不暇”中哪个字最不好理解?

生:“暇”字。

师:“暇”是什么意思?

生:词典上说的是“空闲,没事的时候。”

师:你预习很到位,“暇”与时间有关,所以要记住它是“日”字旁。“不暇”就是——

生:没有空闲,很忙。

师:“应接不暇”呢?(出示课件,学生欣赏画面)

师:这里的花非常美丽。看了左边又想看——

生:右边。

师:看了楼上又想看——

生:楼下。

师:看了近处的又想看——

生:远处的。

师:看了怒放的又想看——

生:还没开放的。(师补充——含苞欲放的)。

师:看了这条街,还想看——

生:那条街的。

师: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眼睛都忙不过来,这就叫——生:应接不暇。

师:花多而美,让人眼睛看不过来,这就叫——

生:应接不暇。

师: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我们的眼睛看不过来,这也叫——生:应接不暇。

师:生活中,你有过“应接不暇”的时候吗?

(学生用练习用“应接不暇”说话。)

生1:东湖的美景让我应接不暇。

生2: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美味零食让我应接不暇。

.……

师:家家户户窗前都有鲜花,如此美丽,如此壮观,真是让人应接不暇呀,我们欣赏到了德国美丽的风光,神奇的景色。你能通过读

再现这样的美景吗?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点评)

师:要把“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读好,读慢一点,慢慢回味。谁再来读?

【案例分析】

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

小学生字词能力评价案例

别人看的》这篇课文前,我深入研读教材,发现本课的词句理解是关键,尤其是课文的第三段里,“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理解更能起到以词带句,深刻体会作者情感的作用。因此,在备课及教学中着力研究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首先在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时,结合语境,引导学生发现词语,并结合生活实际,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所描绘的画面,随之出示课件,展现其所描绘的画面,借助画面,对它进行形象化的理解,这种由“形”到“意”再到“境”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和积累。其次,对“应接不暇”的理解,采用重点突破法——先理解“暇”的意思,分析“暇”的形旁,把握字形,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想其意思,借以指导学生运用。如此赋予过程以情趣性,学生于语境中,于生活经验中,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训练了语言的迁移与运用能力。最后,将词语还原于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不同味道,读出课文中蕴含的意味,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就词解词的不良做法,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这样调动学生

多种感官参与关键词语的感悟、理解和运用,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说明了词语的重要性。对于中年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词语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的关键,我们不妨尝试以下几种词语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基本能力:

1、注重读词

常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词语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并且在情感体验上得到一个升华,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就能使学生不但真正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而且懂得这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知道这个词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语言文字的距离,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感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

2、串联词语进行教学

通常我们从文章中找出的关键词语并不是孤立的,都与语言情境、故事情节、中心人物发生一定的联系。因此,如果在教学中只是将词语机械而零散地进行教学,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有效记忆,而且不易帮助学生理解,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相反,将这些词语以一定主题或是情境进行串联教学,就可以提高学生词语理解和记忆的效果,而且课堂结构严谨,节奏快捷。

3、让词语教学“有景”

尽管中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但对于语言不易描

篇二:小学生能力辅导案例一

辅导题目 小小行李包

主题分析 这是关于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自理能力反映出学生管理自己的本领大小,它是生活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一个弊病,就是不注意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显得日益迫切。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人格的构建、自信心的增强,而且可以锻炼学生自我判断、自我分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活动就是假设小学生即将参加一次集体活动的情境,让小学生自己来思考、衡量所携带的行李包的合理性,认识各种财物的相对价值,克服依赖心理。

目的要求

1.通过教师创设情境以达到锻炼小学生自理能力的目的。

2.教会小学生衡量各种财物的相对价值的本领。

课前准备

1.排练小品《游泳去》。

2.准备饮料、矿泉水、食品、药品等。

辅导方法 表演法、讨论法。

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要依靠爸爸妈妈,好像离开了爸爸妈妈以后,什么事情也不能完成。暑假快到了,我们将要举行军营两日夏令营活动,在那里要过上一夜。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这两天活动,你应该带些什么物品?”

2.课堂操作。

(1)夏令营前的准备。

①请同学们写出夏令营活动你应带的物品,一般不超过十件,要考虑周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②分小组讨论。由每一个人陈达带每一件物品的原因及实际需要。小组评分:就每一件物品,小组中的大多数成员认为合理,则记1分,否则不记分。有的组员缺带了必需的物品,请大家一起出点子,想想补救的办法。

③教师小结:从刚才几个同学的交流情况来看,我们有能力来管理自己,只是我们的依赖性很强,这是很不好的。

(2)小品《游泳去》。

提示:小品里的明明是怎样做的?你觉得他这样做行吗?

时间:某星期六下午3点

人物:晓晴、明明、明明的奶奶

内容:星期六下午3点,晓晴来敲明明家的门。明明的奶奶开了门。

晓晴:奶奶,明明呢?

奶奶:明明还在午睡呢!

晓晴:明明赶快起床呀,我们一起去游泳吧!

明明:(明明从床上跳下来)对呀!我差点睡过头了。奶奶,帮我把毛巾、救生圈、拖鞋全拿来。 奶奶:(把准备好的东西给了明明)游泳时小心点啊!

明明、晓晴:奶奶再见!(便走出门去)

讨论评议:你对小品中的明明有什么看法吗?

(3)即兴表演《谁是合格的小主人》。

内容:明天就要去秋游了,妈妈为你准备了一大堆东西,让你装进行李包。你将怎样来准备这个行李包呢?

①把准备好的饮料、矿泉水、食品、药品等全部摆放在一起。

②按自然组每组选派一名同学上台表演“准备自己的行李包”。

③请表演的同学陈述自己选物品的原因及实际需要。

④根据四人所选物品的合理性,评选出一名“合格的小主人”。

总结和建议 同学们,通过这堂心理辅导课,我了解到我们当中有些同学的自理能力较强,有些同学稍微差一点,不过没关系,只是平时缺少锻炼而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独立能力也随之会增强。只要我们平时能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不要什么事情都依赖别人,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你们会在这方面取得很大进步的。请你们记住:学会生活自理是我们走向独立自主的第一步。

课外作业 如果你将参加一周的夏令营活动,你该做哪些准备?

篇三: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案例—三二班肖慧芳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典型案例

案例:

我班有个姓马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他就是我班男生中最为调

皮、令人头痛的学生。他虽然头脑灵活,但自控能力差,上课随便插

嘴、讲废话、下座,干扰其他学生学习。作业经常少做或不做,还有

说谎的坏习惯。劳动时没老师监督就没人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学

生”,经常与同学吵架、打架,班上所有的同学都被他欺负过。班级

曾因为他打闹,违反纪律被扣分,多次与校级“荣誉星班级”失之交

臂。由于他的影响,班上的班风、学风均不好,许多同学心里不平衡。

通过家访得知: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作为家里的独生孩子得到

家里人尤其是老人的百般宠爱,从而养成了他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

性格。别人的东西想要就用抢的方式占为己有,美其名曰为“借”;

随便拿过别人的东西任意撕毁破坏;动不动就威胁那些不愿意和他玩

的人;经常挑拨同学之间的关系,挑起事端??当爷爷奶奶得知问题

严重时就转手让爸妈进行教育。由于一直缺少父母管教,孩子内心很

空虚,就用特别的方式引起老师和家人的关注,于是乎,情节愈演愈

恶劣,最后到了无法控制自己行为,多动的程度。他把自己的快乐建

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并且乐此不疲,家长为他收拾许多烂摊子。找

家长,遭投诉,对于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忍一忍就过去了。错,

继续犯。

【案例评析】

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完全不管,爷爷奶奶溺爱,欠

缺方法,问题一出,棍棒解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不管教,

爷爷奶奶认为是儿子的问题。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

大了就会懂事的。

二、学校方面,现在过分注重应试教育,只要孩子成绩过得去

就觉得还可以,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

三、小学生年龄小幼稚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

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

一切批评。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

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

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学生

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

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态

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

【对策】:

第一,活动育人是教育途径的最佳选择。刚接手这个班我发现这

个孩子整队整得特别好,自己的站姿也是笔直的。于是我就试着先让

他在做操时领队整队,让他担任本班体育委员,开始他也很主动认真,

可时间不长,又旧疾复发。于是我找他谈话,得知他当班委久了就厌

倦了,不当一回事了。我就安排了一位同学和他竞争,谁表现得好谁

就当体委。从情感上,动之以情,是思想教育的原则,也是心理教育

的前提,我们教师要重视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即师生之间互相尊

重、互相信任,教师要主动靠拢“问题学生”,从各方面给予他们必

要的关怀和照顾,有效消除他们的心理对抗。

第二,从行为习惯上。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经常学习《小学生守

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公约》等,并严格按要求规范

自己。我们强调对“问题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仅

要爱,而且要爱得深沉、持久。在他一违章犯规时,我就及时地用恰

当的、合情合理的批评教育,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使他心服口服,

并下决心纠正错误。平时课堂我也会读一些励志教育的书籍,借此教

育。

第三:矫正行为。沉疴用猛药。除了因势利导之外,我还采用严

格管制与当头棒喝的策略。课堂上,用眼神提醒暗示他,由于他的情

况特殊,我把他的座位掉到了靠窗户的第一桌,保障其他学生的专心,

也使他自己能认真做笔记,我一发现他有进步时就鼓励表扬他,每天

都坚持给他写张小纸条带回家给家长看,上面写着他今天的优点和缺

点以及老师对他的期望。一段时间后,我又会给他调换位置,让他和

他喜欢的学生做同桌,但得约法:如果一有学生反映讨厌时,就得回

到原来的位置,这样他就只好珍惜有同桌的时光。在我校的春季运动

会时,他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项目,刻苦训练,由此看出,他还

是个集体主义感强的学生。不吝啬表扬。

第四、惩罚教育不能少。由于他的恶习是长时间形成的,一时半

会儿难以改正,今天改,明天犯,关键时候还得用特殊手段。问题严

重时我会把打电话通知家长,告诉问题的严重性。

五、理解他学习上存在的困难,理解他所犯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今天我尽量地理解他的失误、宽容他,力争站在他的心理,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么做才能更好。所以,他才感到我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给他改正的机会。

成效:

学生的沉积陋习已根深蒂固,所有的教育都只是表面教育,不能改变他的内心世界,他也只是在老师的监视下尽量的收敛自己的行为,出了学校就恢复原样。收效甚微。但他在老师的鼓励下现在能自觉完成作业,字迹工整。

反思:

在工作中,我们往往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有时还因为自身原因,草率了事,有时甚至不予理睬。这样做,将使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教育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如果他的父母能亲自带孩子,和孩子交流沟通,孩子犯错误时能及时帮助纠正会更好。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责任,我们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单位:唐山市路北区鹭港小学 肖慧芳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