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计划规划 > 列表页

区域经济规划案例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21  分类: 计划规划 手机版

篇一: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1分析沿海经济特区的特征

在经济学中,区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沿海经济特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沿海经济特区是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区域是一个地域空间的概念,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是局部的概念。是落实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不同的只是坐落的方式和坐落的地点。②沿海经济特区能够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区域是区内各经济主体在经济上紧密联系,社会、文化趋于或融合为一体的地域空间,不仅区域内部经济主体具有独立性,而且任何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也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差异或界面分割,各区域相对独立,具有能够组织和协调内部经济活动和区际经济联系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它不可能单独组成一个区域。③沿海经济特区在更大范围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一个独立的区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它是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优化调整自身组织结构、发挥自己独特功能的单位。由于不同的区域所赋存的资源要素状况,如自然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科学技术、文化、以及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这种区内的同质性与区际间的差异性,表现为一种区际间的分工与专业化。这样,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基础结成密切的经济联系,这又构建了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体系。

2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与发展模式

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与发展模式是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结合的成功模式。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特别是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由于较发达地区主要处于技术创新和经济兴旺阶段,无论在经济,还是在技术上均属于高梯度地区。而落后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都是由处在成熟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则地区经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状态,这就属于低梯度地区。由科技进步引致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推进产业结构的更新。梯度推移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途径来进行的,既产生经济要素向高梯度地区集中与转移,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区域等级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所以会产生有序的梯度转移。

反梯度推移理论认为,现有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引进先进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顺序,经济发展的顺序只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决定。只要经济发展需要,而又是有条件,就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发展,而不管该区域处于哪个梯度。落后的低梯度地区,也可以直接引进世界最新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技术,实现超越发展,然后向高梯度地区进行反推移。按照梯度推移理论的做法,落后地区始终跟随于发达地区的后面,永远也赶不上发达地区。这是同世界新技术革命给落后国家或地区带来的超越发展的机会不相适应,也是同经济发展的实践相矛盾,反梯度推移的现象也是大量存在的。

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与发展模式表现了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这是我们运用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最好实践。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没有差异,便无所谓优势,从而也就无所谓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无论是区际竞争,还是区际合作,均是出于强化区域优势或区际间优势互补的目的,以便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善,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的协调、快速、健康的发展。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发达与落后的差异,才迫使落后地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向发达地区学习,从而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来说,会产生一种“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使得落后地区在追赶发达地区进程中大大节省成本,少走弯路,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从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区域间争先恐后的和谐格局,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

3湖南长株潭经济发展模式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所谓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部门、各产业之间按照一定经济技术联系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础;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新的增长的必要条件,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促进了经济的较快增长。

湖南长株潭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各产业间在生产规模上的比例关系,它反映资料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配置是否合理的问题。如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生产资料部门与消费资料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各部门内部之间的数量是否合乎比例,这些比例关系主要体现产业结构的量的特点。

析产业结构优化组合带来的经济效益,

南长株潭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产业结构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综合,

规模的绝对扩张,而且还必须依赖于产业结构质的改善,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过程,

构的演进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4分析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区域规划布局

建国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布局战略,

经济布局不断趋向合理化。

衡布局、东中西三大地带非均衡布局以及实施东中西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等阶段。

所谓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就是在社会主义时常经济体制下,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合理的动态的区域经济(产业)分工体系,并在政府有效干预(宏观调控)下,使区域不平衡差距保持在

一端以区域之间不出现两极分化,

发展和区域间的共同富裕。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可以加快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减缓区域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也可为发达地区的继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同时又可以进一步发挥发达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域合作、财政转移支付等形式帮助落后地区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

看,在20世纪

年代初起,又通过较大规模地开发长江中下游沿海经济带,构成:

海地带与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联互动奠定了初步基础。

和经济布局取得了巨大成功,

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我国在新世纪的重大任务。

经过改革开放后

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时期。

外向发展战略,

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的同时,

趋势。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题中之义。

发展政策还须对各种不同的

展的战略目标应该是:第一,缓解东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第二,缩小地区社会发展的差距;第三,促进各类

应该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现代化。5分析城乡协调发展的科学性

在中国现阶段推进城乡发展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有效地整合、二是各产业、各部门之间以投入产出为基本内容的关联关系,它反映资源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利用效率和质的特点。同时也是技术进步推动下的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的过程。 50余年来,我国实施宏观经济布局战略大体上经历了沿海与内地均”(其一端以不影响全国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为界限;保证社安定为界限) 从构建经济空间总体框架和国土开发主轴线的角度80年代是以沿海地区(东部地带)为轴线带动全国经济发展;自但与此同时,区域差距也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经历了“均衡”东部沿海相对发达地区需要提升经济结构水平和实施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带已具备了加快开发步伐的条件。不失机会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问题区域”均能覆盖。因此,“问题区域”的发展。根据上述战略目标,我国区域发展的宏观布局 80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区域发展战略和2010年,我国区域发湖整个另90 以此分区域经济发展不仅依赖于各产业区域产业结并适合地加以调整和转换,以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差异警戒线以内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并通过区我国实施的宏观经济布局战略,年代末、“T”字形骨架,为加强东部沿就总体而言,我国宏观区域发展政策 、“非均衡”的发展过程之后,我国区域经新的历史时期,在继续加快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十五”计划及至协调两者关系,建立起良性互

动机制,从而使它们共同得到提高。

(1)借助农村工业化,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向非农化转移

(2)以资源要素的聚集为依托,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功能优化

(3)充分发挥农村城市化的功能,实现农村工业化加速推进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5)铲除城乡隔离体制,促进城乡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6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分析

中央政府推行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作出的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这是我国东部、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整体部署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中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策性的谋划,其本身具有面向未来的倾向性,是区域开发中的发展观与全局谋划的有机结合。它对中部经济发展具有宏观指导和运筹帷幄的作用,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一个科学的、符合区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能正确地指引区域经济的发展,并能加快发展步伐。

从中部地区的开发模式看,落后地区一般来说,地域辽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参差不齐,实行全面推进的开发方式是不现实的。借鉴国外落后地区开发的成功经验,中国落后地区的开发应采取“重点开发,由点及线,以线带面”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增长中心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络开发模式的统一和有机结合。

在中部地区,政府行为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落后地区政府最主要的职责是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尤其是提供具有权威性的法律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效地组织社会经济资源,对经济发展施加巨大的影响。中部地区的政府只有更积极地发挥其经济职能,才能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加快实现现代化。

以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为基础,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积累物质资本,改善经济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突施科教优先发展战略,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篇二: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案例分析报告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案例分析报告

一、成渝经济区的形成原因及基础

(一)成渝经济区形成的法律政策基础

2005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方针,把现有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的一些地区,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2007年6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集四川省、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员召开了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座谈会,正式通报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纳入国家区域规划编制工作范畴,并就如何作好相关前期工作交换了意见。从国家的宏观战略和政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政策基础已经具备,将来也会有一些中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成渝经济区的发展。

(二)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历史文化基础

巴蜀文化是川渝两地人民共同创造的,早已融为一体,成渝两市以及成渝走廊内民间的亲情、血缘关系早已密不可分。自古以来,川渝两地一家亲,作为近邻,川渝饮同一江水,说一样的方言,看一样的川戏,好一样的“麻辣”。两地山水相连,地缘相亲,民俗相同,文化相融,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让两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都和重庆是巴蜀文化沉甸最深厚的地区,长久以来也一直作为一种共同文化类型而存在。文化传统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化传统会使人们对建设成渝经济走廊产生认同,广大民众会积极支持和参与。

(三)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地理区位基础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空间来看,成渝经济区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它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西藏,东邻湘鄂,处于东西结

区域经济规划案例

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经济较四周发达,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从东中西三大区域看,它通过长江可以贯通中东,直至沿海最发达地区。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看,无论战争样式怎样变化,成渝经济区始终是祖国的战略后方和国防安全基地;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看,北部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南边的南贵昆经济区只有点状的城市而没有密集的城市群,以成渝经济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可以推动这两个成长中经济区的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

(一)成渝经济区形成的资源禀赋基础

成渝经济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好,历来就是我国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成渝经济区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无霜期长,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农业自然条件良好,劳动力成本和土地资源成本比低,能源和水的保障程度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较好,复种指数高,是我国粮食、生猪、柑橘、蔬菜、中药材等的重要生产基地。

成渝经济区是中国未来最大的能源基地。成渝经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多年平均流量为13680米/秒,年径流量为4233亿立方米,是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成渝经济区是我国矿产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能源、矿产资源中,除石油资源短缺外,其他多居全国前列。此外,成渝经济区也是我国自然和人文景观最为丰富、受到联合国保护的遗产最多的旅游资源富集带。

成渝经济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渝经济区人口接近1亿,是七大经济区中人口最多的区,人口密度达到490人/平方公里,是西部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区域。此外,由于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产业体系较完备,形成了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群体。

(二)成渝经济区形成的产业基础

成渝经济区良好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成渝经济区有良好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已初步成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水电能源基地、天然气化工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西部最富饶的农牧业区。此外,成渝经济区国防科技工业发达,战略后方优势明显。“军工出身”是成渝经济区不同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重要特点。成渝经济区的国防科技工业,无论在总量、产业领域、科技含量诸方面,在全国均具有突出地位:川渝“三线”军工总量在全国居第一,领域从核能、航空航天、新材料、军工电子到常规武器,遍及十大军工集团。无论是在过去的冷战时期还是在目前科技强军时期,成渝经济区的国防科技工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我国的世界地位,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 成渝经济区的区位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

按照经济集聚程度和地域连片及自然条件相似的特征, 成渝经济区具体范围包括: 除攀枝花市、广元市、巴中市与阿坝、凉山、甘孜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外的四川省其他地区, 以及除黔江、酉阳、秀山之外的重庆市其他地区,合计县级行政单位142个,城市35个, 其中特大城市两个,中等城市 16个,小城市 17个。该区域的幅员面积为20.28万平方公里,占四川、 重庆两省市总 面积的35.75 %, 占西部面积的3.02 % , 占全国总面积的2.11 %。人口总数为 9 959.06万人, 占四川、重庆两省市的 91.98 % , 占西部的 30.88 % , 占全国的7.7 %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流域的上游, 它与长江流域下游的长三角经济区、 中游的大武汉经济区构成了长江流域三大经济集聚中心。它是我国西部人口数量最密集的地区, 也是西部地区工农业生产最为发达的区域, 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点。作为西南重要的科技、 经济和商贸中心, 这一区域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研能力, 是国家高科技产业扩散的首选区域。

图1 成渝经济区范围示意图

四川和重庆均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大省(市), 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量一直居西部地区第一。根据 2005年的统计数据, 四川省列入成渝经济区的 14个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056元, 较全省平均略低; 其三次产业均发育较好, 2005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9.0:42.3:38.8 , 与全省三次产业比重基本相同(四川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8.6:43.7:37.7)。重庆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略高于四川省,其“一小时经济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6300元, 是全市平均的131 %;“一小时经济区 ”2005年三次产业比重为 10.9:44.9:44.2 , 与全市平均相比结构显偏优。表1显示了列入成渝经济区的四川与重庆部分从2000到2005

年基本经济与产业结

构的变化情况

表 1 四川 14个城市2000年和2005年三次产业GDP及其结构

可见, 成渝经济区以川渝两省市不到 1/3的国土面积、 3/4左右的人口, 创造了两省市3/4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 是对川渝两省市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 举足轻重的核心发展区。成渝经济区面积仅占全国的 1.7 %% , 但聚集了全国

4.7 %%的GDP和接近8 % %的人口。在我国中、 西部地区, 很少有以这样少的国土面积、集中如此多的人口和生产力,产出如此大比重的生产总值的经济区域。1

(二)区位优势

1、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有力促进了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分工和协作

便捷的交通网络是构建经济区的重要条件。成渝两地近年来在基础设施领域投入巨大资金已取得明显成效,拥有比周边地区更便利的交通条件。目前,成渝经济区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空中、管道、信息通道六位一体的现代立体快速交通网络,有力促进了成渝经济区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国防工

2、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突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成渝经济区是世界级的水能/富集区0,是我国未来清洁能源的主要供应基地,也是我国矿产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多种矿产资源的组合配套好、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为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硫化工、磷化工和建筑材料等原材料工业及其后续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雄厚的科技力量与充足的人力资源紧密结合,有利于多种产业的集聚与持续发展

目前,成渝经济区拥有近64所高等学校,科研机构200多个,两院院士50名,高级科技人员10多万人,是西部科技力量最雄厚的区域。成渝经济区从重庆经成1 王崇举. 对成渝经济区产业协同的思考 [ 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 2008( 2): 1- 5 .

都至绵阳的400公里距离内,有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在产业集聚、培育新兴产业和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在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工业门类齐全,部分产业优势突出

成渝地区目前拥有在整个西部首屈一指的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的雄厚工业体系和产业基础。在全国40个工业大类中,成渝经济区有39个,其中在电子信息、冶金化工、汽车摩托车、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航空航天、铁路交通设备、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和国防军工等产业具有相当优势,涌现出了在全国具有优势的工业行业和企业集团,崛起了一批专业性很强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5、成渝经济区城镇的空间集中程度较高

2004年,全国及川渝每百平方公里设市城市数量是0.007个,而成渝经济区是0. 017个,成渝是全国的2.43倍,也是川渝两地的2.43倍。全国城镇密度是0.22个/百平方公里,成渝经济区是1. 10个/百平方公里,川渝两地是0. 47个/百平方公里,成渝是川渝的2.34倍,是全国的5倍。建制镇密度全国是0.21个/百平方公里,成渝经济区是1. 04个/百平方公里,川渝两地是0. 44个/百平方公里,成渝是川渝的2.36倍,是全国的4.95倍

三、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不足分析

(一)川渝分治导致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不整合, 导致产业协调配合不够,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川渝分治。

成渝经济区被分割并分别隶属于四川省和重庆直辖市, 从而由一个省内经济区跃升为省际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也受到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整合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制约。主要体现在: 川渝总体发展战略的改变, 导致两地经济发展的离心倾向加剧。四川省以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圈为重点的向东北发展的发展战略和重庆的建设渝西经济走廊和都市经济圈, 向东发展的战略, 使内江、自贡、永川等经济区中段的地区由中心地区变成了省际边缘地区, 导致成渝两地区位优势弱化, 经济发展的离心倾向加剧。行政调整之后,成渝经济区内的协调工

篇三:区域经济规划理论和方法案例分析

《区域经济规划理论和方法》案例分析

晋元

1、区域经济理论在区域经规划中的应用案例—环渤海经济圈规划P91—97

1.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佩鲁将经济空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作为极化内容的经济空间;二是作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三是作为均质整体的经济空间。其中第二类型的经济空间是增长极的出发点。该理论主要用以论述推进型产业或关键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增长极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这里的极是指推动型产业及予其相互依赖的产业部门,不是地理空间上的极。

1.2渤海经济圈规划(略)

1.3渤海经济圈特点:根据渤海经济圈特殊地理特点,其经济一体化进程应该实施“极圈”加“通道”的战略。具体为:以渤海高速公路圈为极圈,涵盖青岛、烟台、天津、北京、大连等沿海中心城市。由此圈向南形成青岛、烟台、济南的南向通道;由此向西形成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的西向通道;向北形成大连、沈阳的北向通道。通过一圈加三条通道把区域内部有机的联系起来。并以三条通道为主轴向南、向北、向西辐射华中、西北和东北,形成区域发展的纵深地带。同时整合区域内部的人力、资本、技术设施、工业基础,形成发展空间,各具特色,协调发展整体优势,建成中国重要的超大型经济圈、世界级制造地、国际物流中心、高科技知识经济主导区域。

2、区域经济理论在区域经规划中的应用案例—旅顺北路大型交通经济带产业规划应用P100—101

2.1点轴系统理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 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2.2旅顺北路经济带产业规划(略)

2.3分析:大型交通经济带等产业规划总应用点—轴系统理论,其中的点就是指各等级的城镇中心,而对于中小级交通经济带产业规划的点,可将其称为不同等级的城镇中心所构成的组团。旅顺北路经济带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营城子、三涧堡等四大组团,其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也在其周围,为近期、中期远期的产业布局规划,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支撑。

3、城乡一体化案例—温岭市城乡一体化规划P293-302

我国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模式)必须包含两个主要内容:第一是将集中于分散有机的统一起来。第二建立起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体系。

3.1区域一体化: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过程,不同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有5个要素构成:生产要素一体化,资源、资金、技术生产力等流动;产业要素一体化,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城市发展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依托和表现形式是社会经济高效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包含交通通讯、能源供应等内容是城市生存运转的条件;环境资源开发和保护一体化,包含大气、土壤水源以及滩涂岸线、

自然景区等具有稀缺的特点,对其开发会产生外部效果。

3.2温岭市现状(略)

3.3温岭市发展战略规划:第一,城乡经济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发展集团化、第三产业工贸结合化。第二,城乡社会一体化,实现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第三,城乡空间发展战略,首先进行城镇化水平测试,其次选择城镇化方式,确定较为切合实际的(网+集中)发展方案。再次建构城市居民点体系。将温岭市居民划分为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四级。最后进行城乡空间战略演进分析,对未来经济发展进行阶段性的规划。确定实现目标。

4、国土资源开发案例—《云南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P348-357

4.1区域国土资源开发的内涵:区域国土资源开发规划的研究对象是区域国土资源系统,它是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已妥善处理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主线,对区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作出谋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综合性国土资源开规划。涉及到区域内所有的资源要素;二是专项资源的开发规划。如矿产、能源、水资源、生物和海洋资源等。

4.2《云南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略)

4.3制定资源开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资源开发产业发展规划是区域国土资源开发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在对区域内国土资源开发禀赋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发展重点产业、如何发展、如何安排产业布局等的部署。具体为:第一,是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依据现有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产品结构,明确自身发展优势和劣势。第二,选择重点产业和项目。第三,制定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第四,安排产业布局。第五,建立支撑体系和保障措施。资金体系、技术创

新体系、服务体系等。措施为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

5、社会基础产业配置规划理论案例—以电力、卫生规划系统规划为例P405--420

5.1社会基础产业配置规划理论

5.2

2012.12.9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