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企业文化 > 列表页

企业文化内训必读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29  分类: 企业文化 手机版

篇一:2015企业内训课程大全

篇二:企业经典内部培训课程推荐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培训中心

中国企业能力建设工程大讲堂

经济决定生死 标杆传递成功 高度决定成就 能力决定成败

【背景】

2010年,国际大的经济环境和国家的产业政策牵动着每个企业的命运,无疑对每个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是占有更多资源或资金,而是是否拥有强大学习能力的人才队伍。创建学习型企业,强化企业员工内部培训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为企业的战略发展导入基业长青的运营机制。

综合企业所实施的战略性投资,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无疑是企业内训。它既可以转变员工的观念,提升职业竞争力,又能够增强员工工作满意度、成就感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内训形成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强有力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提高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又使员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实现企业和个人愿景目标的实践中,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完美价值。

【宗旨】

解决企业在生存、经营、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高中国企业的管理者管理素质、能力,构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岗位+能力”的复合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机构优势】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隶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培训中心是专门致力于为大中型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与培训的服务机构。在研究会学术的带领下,管理专家深入企业一线,基于对企业运作和管理问题的深刻把握及科学的诊断分析,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工具,为企业提供系统、专业、实操性强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人力资本的不断增值,提高企业的管理有效性及整体绩效,最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 业务领域与经营业绩

中心自2003年共举办公开课上千场,企业内部培训500余家,人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被誉为中国培训领域的“黄埔军校” ,中心雄厚的师资力量,高质量的培训课程,互动式的培训模式,完善的后期服务受到企业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

◆ 知名合作伙伴

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国电华北电力、华电国际电力股份、大唐国际、中国电信、神华集团、船舶重工、兵器工业、航天科工、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科院系统、核工业集团、核电工程、国华沧东发电、中国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南航、首都机场、超市发、华联集团、长城资产、中铁建工、地铁线路、北辰置地、顺峰餐饮、光明乳业、中建市政建设、首发股份、朔黄铁路、神州物业、北汽福田、中青旅、深圳国旅、天津天狮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辽河石油勘探局、胜利油田、工商系统、税务系统、交通系统、公安系统、国家统计局、国家烟草专卖局、人大会议中心、杭州市政府、宁波市政府、秦皇岛市政府、温州市政府等500多家企事业单位。

【课程介绍】

一、通用管理类

【师资阵容】

陈东琪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 著名经济学家

沈荣华国内知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起草组专家。

韩智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劳动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研究员 戴焰军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国内著名管理咨询专家

许玉林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学家; 许伯源国学大师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特聘专家 清华大学特邀教授 刘 田著名领导力和综合管理专家 李 虹管理心理学教授 人力资源专家

王汉武清华大学特邀教授,国内著名品牌推广管理专家

周士量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生产管理研究专家,北京大学培训中心教授 姚能笔台湾金融研训院约聘讲师呼叫中心世界网首席顾问/知名讲师 李艳梅北京移动迎奥运首席服务讲师上海移动迎世博首席服务讲师

杨宗华北京大学销售管理高级研修班特聘讲师香港专业效能管理学院NLP训练师 艾学蛟管理学博士著名危机管理专家

马晓河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刘 峰企管博士 中国管理科学院领导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行政学院领导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黄 杰国内著名企业运营系统改善专家 实战型生产管理专 许乃威台湾客服协会监事中国电子商会呼叫中心委员会顾问

佘继标现任香港新生电机科技集团董事局主席 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会长

【培训流程】

内部培训,我们采用的是咨询式培训,整个培训是在培训师的辅导下进行企业诊断、方案研究和设计实施,从而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地系统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我们向客户提供的产品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客户最适合的。

【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号国际创业园1号楼12E 邮编:100085 办公电话:010-8289526713691055816 传真:010-82893340 联 系 人:王娟

网 址: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培训中心

北京华夏智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10年

内训需求调查问卷

尊敬的客户:

您好!为了使我们设计的内训课程更加贴合贵公司需求、更具针对性,请您详细填写以下的资料,填完后,请以邮件的形式发到曹老师的电子邮箱:wangj1221@126.com,非常高兴能有机会给您提供这样的服务,预祝我们合作愉快!谢谢!

公 司 基 本 情 况

篇三:企业员工内训

企 业 员 工 内 训

——企业管理培训课程集锦

文/华略咨询 ()

员工管理,其实并不难:

一个2.4亿人的部落,可以不理解他们,却不可以视而不见。可以不欣赏他们,却不可以回避。他们是“草莓族”、“我字当头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可以指责他们,但不能对他们视而不见!他们将是你明天的面包、工作、职位的买单者和签字者,是老板和管理者们命运的决定者!

很多企业管理者抱怨:“真搞不懂80后的员工怎么回事?我们对他们已经够忍让的了!对他们好也不是,坏也不是!他们要求一箩筐,但做起事来却懒懒散散。到底要我们怎么做,他们才满意?”而80后员工则抱怨:“为什么领导就是不理解我,不信任我,我的能力比谁差啊?天天叫我干这干那,干完还不满意,这简直把我当活驴使吗?” 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去规范、约束和改造他们,难!因此,我们一要,尊重他们,下班后他们干什么,没必要干涉:二要,建立企业经理人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而绝对不要用拔高的理念去约束他们。最近出现针对经理们管理80后的培训班。尽管培训内容并非那样有针对性,却吸引了为数不少管理者。

对待员工的“三个转变”

万科有高层曾感叹:“遇到80后,我十几年的管理经验要清零了!”有些企业管理者开始患上80后管理恐惧症。因此,为适应80后员工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企业CEO及管理层必须顺势转变管理理念和认知方向。否则,就会成为管理障碍。当越来越多伴着物质充裕和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后进入职场,面对这样一个与过去迥然不同的群体,作为管理者的“80前”们该如何行动呢?是继续固执己见,让这些小年轻们去适应自己,以捍卫得之不易的权威,还是敞开胸怀,忘记过去的一切,试着去理解一个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在新的(可能是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一、魅力提前、命令退后

80后员工对粮票和自然灾害没什么概念,对动荡的认识仅停留于想象,他们闻不到芫荽散发的脉脉香气,取而代之的是汽车尾气,但他们有供自己任意驰骋的网络原野。他们既拥有巨大的消费能力和欲望,又具备如同美国西进运动中依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创业精神,接受比前辈们更为良好的教育。

他们反感训斥、推卸责任、玩弄权谋的管理者,他们需要尊重、关怀和真诚。对80后员工要更多地采取激励、领导的管理方式,而不是传统的硬性管理,管理者也要努力成为一个具有号召力的领导者。因此,管理者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和领导形象,强化领导方式的人性化与科学化,努力把自己打造成

企业文化内训必读

魅力型的管理者。

二、平等提前、等级退后

他们宁愿失业,也不愿容忍自己的价值被忽略,80后员工有很强的自尊心,而且一碰就可能导致彼此关系僵化甚至离职。因此,管理者应树立起平等心态,改变高高在上的命令式。可以采用商量方式去解决问题和布置任务。如联想集团推行“称谓无总”,规定名字为三个字则叫后两个字,名字为两个字则直呼其名,否则就罚款50~100元。联想推行这种亲情文化,就是要打破上下级的等级味道,营造出彼此尊重、平等、宽松、包容、民主的企业文化氛围。这取决于企业老板在观念和行为上能不能真正作出改变。

三、理解万岁、抛开成见

80后既是未来的主流消费者,又是员工,理解他们,是通往未来的唯一道路。80后,由于是独生子女多,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呵护,生活在一个完全自由自在的天地。一旦走入职场,一切都必须以业绩来论,单位领导也往往不会从体贴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你的业绩。由于公司不能带给他们家庭所给他们的关注,这让80后们感到被忽视、不被尊重,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标准使80后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最后觉得自我价值不能实现,从而造成了他们很实际的情感饥渴。

管理者对80后员工已有很多成见。如:不能吃苦、眼高手低、合作性差等。而80后员工则埋怨:“为什么没遇到能懂我的上司?”面对80后员工,我们不要首先就把他们标签化。其实,80后员工希望得到尊重和肯定,获得价值认同感。管理者需要抛开成见与认知误区,用心去读懂80后员工的真正需求。

管理要诀“十化”

一、 企业文化要人性化

面对80后员工,中国企业需要反思传统的企业文化,真正建立起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一是,信任文化:企业间各种关系应以相互信任为核心,且要保持透明,以避免相互猜忌。

二是,快乐文化:80后员工的职场观念是:要工作,也要生活,更要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三是,开放文化:企业对内应建立开放、民主的管理平台,把问题放到桌面上交流。 四是,平等文化:80后员工反感管理者高高在上,喜欢彼此平等与尊重。 五是,独立文化:80后员工说:“工作时全身心投入,回家后就不想工作的事。要不,多累啊。”企业需要改变上下班不分的习惯性思维,给他们以独立的空间。这有利于帮助80后员工平衡好工作与生活的矛盾。

二、企业培训要得体化

80后员工认为,员工与企业之间是纯粹的雇佣关系。因此,企业对他们的培训不仅仅是技能,更重要的培训内容是责任心、忠诚度、职业操守及企业文化引导等。奥克斯空调营销总经理郑宏伟接受采访时说:“2007年我们提出了3380人才战略工程,即在三年内培养380名中高层干部。培训流程是,先去市场、召回、培训、考评,再放入市场、再召回、再培训、再考评,最后进行深层次的实战案例培训,培训老师都是我们各领域的优秀代表。一年以后,选择优秀的进入我们的人才储备库,再进行过程监控与管理,三年内我们的中层和基层管理队伍将呈现年轻化,80后逐渐接棒。”但切忌洗脑型培训,因为80后员工对此很反感:“都是聪明人,忽悠我会不知道?”

三、应对跳槽要职业化

80后员工跳槽相对比较频繁。这对企业和管理者都是一个考验,就看你有没有胸怀去接受。管理者必须要有耐心,不要一味谴责他们,因为人都有一个成长过程;对他们要宽松,用职业化的方式去约束他们。同时,80后员工要合理定位,一旦确定后就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因为频繁跳槽,也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中国网通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公司员工基本上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生,平均年龄近30岁。一方面,做好员工的职业指引:入职前做一个月的封闭式培训,接着采用轮岗方式进行半年的工作体验式学习,再区分他们的职业倾向。另一方面,营造信任沟通、进取热情和业绩承诺的组织氛围,建立起沟通渠道和工作坊,让员工各抒己见和快乐工作。因此,不用打卡机,也很少有人迟到,而且离职率仅有3%.

四、沟通方式要平民化

他们崇尚参与,而不是自外而内的灌输与命令,与80后员工的沟通方式确实有待改变,否则将困难重重。为此,关键要把握好两点,说真话,千万不要打官腔;尊重他们。具体做法:一是,管理者应调整传统过于含蓄的习惯性表达方式,选择直接沟通方式,不过于拐弯抹角。二是,沟通开放式。如微软公司的沟通机制采用“开门政策”,企业任何人可以找任何人谈任何话题。三是,多用集体讨论式沟通。如微软的各级管理者做决定前鼓励员工充分发表见解,并听取他们的意见,以确保决策的有效执行。四是,与80后员工的沟通习惯同步,采用一些新式的方式,如电子邮件等工具沟通。五是,不要发号施令般去沟通,可采用尊重、关怀、平等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

五、压力管理要专业化

80后员工说:“我们大学毕业即失业。”他们承受的工作和社会压力并不小,但外界却指责他们抗压能力差。因此,企业和管理者有必要做好他们的压力管理。作为管理者,一要关怀他们,二要理解他们,三要包容他们,四要对他们有耐心。同时,可以采取有关措施:提供职业培训,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专业指导,帮助他们做好心理调节;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帮助他们调节工作情绪;保持更大的包容心和耐心,允许他们适当犯错,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帮助他们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让他们扮演好不同的社会角色等。

六、情绪管理要理解化

80后员工往往因小情绪多而成为管理的“麻烦制造者”,要是处理不好,则容易“鸡飞蛋打”。一定要运用情商,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尊重、体谅、了解他们。因此,管理者应加强管理技巧的运用,多采用鼓励性而非谴责式的管理方式。如:多引导、以朋友身份谈心、夸奖等;以教练、家长、老师、同事、朋友等多重身份相结合加以正确引导。同时,管理者不要一味地要求他们来适应自己,而可以采取主动的姿态去适应他们。但适应不是迁就,而是原则性地开放与融合。

七、工作奖励要即时化

80后员工的自尊心与成就感都比较强,而且没有耐心长期等待公司未来可能变化的奖励。80后员工的思想很简单:你给我多少钱,我就给你做多少事,而且先给予我再做。这就出现了给予与付出之间的时间差。在这个环节中,高层管理者要调整的是自身,而不是80后员工。管理者要适当调整原有的马拉松式激励方式,要把即时奖励、即时兑现常态化。

八、日常管理要弹性化

80后员工容易接受凸显个性风格的工作方式。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采用以结果为导向的自由式管理方式,限定工作总量,不硬限工作时间。如IBM公司最早实行弹性工作制:员工每月不需要天天朝九晚五,只要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项目就行。

九、凝聚团队要渐进化

80后员工的独立性比较强。因此,团队建设就成为管理者的一道难题。为此,可以借鉴诺基亚公司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采用虚拟团队做法来弱化等级观念;二是,由传统的单向管理向双向管理模式转变,让作为下级的80后员工有机会管理上级。如:替上级解围、征求上级意见、与上级建立友谊并赢得信赖、恰当地赞美上级等;三是,因势利导,让80后员工的个性能适当彰显,提高其集体参与度,以凝聚团队精神。

十、管理机制要透明化

80后员工希望公司的制度完善和透明。因为在他们看来,完善与透明的公司制度可以减少被老板盘剥的机会,这样的公司才值得信赖。因此,公司应制定明确的工作责权利,并按透明的绩效考评方式去执行。同时,公司还应平衡好工作量和薪酬的关系,因为80后员工的态度是:“你给我多少工资,我就做多少事,多余的我愿意就做,不愿意也没有义务贡献。”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上做到专业化与职业化。 赢在员工:

《中国企业员工敬业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尽管初入职场,但却表现得最不敬业。而且多数管理者表示,面对80后他们有些手足无措??

的确,当今世界的管理理论诞生时“80后”还没有出生,如今已成为未来的生力军,他们正值就业年龄,如果我们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哲学,这无疑是拿一把旧尺丈量姚明的身高、测算刘翔的速度、计算李宇春的财富,是注定让人难以理解的,然而就是他们创造了足以令世界侧目的成绩。

可以说,谁掌握了“80后”谁就是未来企业的赢家。面对80后,作为管理者们要懂得哪一些基本的事实呢?应当做哪一些调整呢?

首先,不是80后改,而是60、70后改。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