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社会普及社会实践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8  分类: 社会实践报告 手机版

篇一:社会实践-昆曲调查

“两课”及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报告

题目:昆曲发展情况调查

专 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机电一体化12-8专班姓名: 蒋荷林、朱涛、丁卫高

学 号:指导教师: 张晔庚

实践地点:昆山昆曲馆

实践时间: 调查对象:昆曲

调查方法: 资料查阅法

实践成绩:

2013年 8月 25 日

实践报告要求:(反)

1、统一使用A4纸正反面打印及装订;

2、标题用二号宋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1.5。

3、每份报告字数不低于2500字,小组合作:每成员撰写字数不得少

于1500字,报告总字数按人数累加。

4、调查报告主要包括:调查目的、过程、结论、建议等

5、交打印稿和电子版(文件名:题目+班级+姓名)并做成PPT汇

报,需附调查时的真实图片。

昆山昆曲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前言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他们对自己民族的“雅乐”都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是什么?我想是戏曲吧。

历史像一堆灰烬,但在灰烬深处很可能还有余温,我们的任务不是扒发已经冷却的灰烬,而是把我们的手伸进灰烬,去触摸那个余温。

小时无意间看到苏州昆山的昆曲牡丹亭,就被它吸引,优美绚烂的文辞,刻画柔情似水的人物形象,深深让人折服。随着学识的见长,我懂得了许多,同时也愈发的喜欢上了这种悠扬婉转的江南戏曲,如今就学于苏州昆山,使我更方便地近距离了解它。

昆曲简介及在明清时期的发展

诞生于元朝末年的昆曲有六百年多历史,被誉为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之一,为什么说,中国人的音乐韵律、舞蹈精髓、文学诗性和心灵境界,尽在昆曲之中?600年的历史,是什么使他经历百转千回?是什么赋予它穿越时空的力量?又沉淀着怎样的民族文化审美?带着种种疑惑与不解,我利用暑期,对其进行了一番了解与认识。

带着一种憧憬与想象,我们进了昆山亭林园的昆曲馆,零距离的亲近这号称“百戏之祖”的昆曲。昆曲又称昆山腔,昆曲发源于元朝末期江苏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是柔和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的艺术表演。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从明朝起,由于江南文化的崛起,由于苏杭地位的提升,江南文化领导

中国文化潮流,无论在书画方面,在绘画方面,在文学方面,在戏曲方面,在明清两代,文人的文化和审美趣味成为领导中国的文化潮流。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在流传于苏州民间的“昆山腔”基础上,创造出“水磨调”。新声腔在原昆山腔的基础上集中了南曲柔媚婉转的特点,同时吸收了北曲慷慨激昂的唱腔,这使以魏氏新腔演唱的民间戏剧在吴中大受欢迎。1421年明自南京迁都北京。随着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移以及北京经济的繁荣,明嘉靖时期始,南方新兴诸声腔(包括昆山腔),开始传入北京,改变了宫廷演戏仅以院本、北杂剧承应的情况,而南戏复兴后尤以“弋阳腔”最受欢迎,宫廷和民间宴会唱弋阳已成惯例。明末昆曲传入北京,主要以宫廷演出、家班演出、职业戏班演出等三种形式而存在。从明末到清中叶,昆曲在北方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宫廷大戏的编纂以及家庭戏班、职业戏班演出的繁盛;诞生了有如《长生殿》、《桃花扇》这样的经典之作。但是,明清时期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是不平衡的。明万历年间到明末,除了昆曲在北京的流传和演出比较彰显外,北方天津、河北、山西也有昆腔的演出,但北方其他地区目前还未见记载。清代北京、天津、山西等地昆曲的演出比较繁盛,辽宁、内蒙、宁夏、甘肃、新疆等边疆地区也有昆曲演出。这些地区共同为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做出了贡献。清朝未年到民国年间,昆曲在北方的延续主要依靠折子戏演出和王府昆弋班、河北民间昆弋班演出来维持。明清时期,在诸多文献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国家的统治阶级在宴请宾客时,常会在宴席后听会小曲,而小曲又以昆曲为主,可以想象,他们一边品着香茗,一边听着昆曲。从塞外的九边重镇到京师,到云南边陲小镇,昆曲以一种如火如荼的狂热场面席卷全国。

昆曲为什么会如此令人着迷,令人疯狂?我和我的组员一起去了昆山周庄,聆听了纯粹的昆山本地昆曲,我们被其优雅的品格,原生地的氛围,锦心秀口的滋味所感动,所迷恋。我们感受到穿越百年前的剧作家们的神奇韵味,剧作家们写下来将园林景色和人物情感融为一体的昆曲,几百年来不知多少人

为之落泪,为之怅然。使现代的我们有种不到园林知春许,良辰美景奈何天的异样。文学家余秋雨说:“昆曲是一种美丽的辉煌,是一种怀念的过去,是一种充实的骄傲。”

昆曲在近代的发展状况

新中国建立以后,自1950年代初到196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对民间戏曲的政策经历了从“改戏、改人、改制”到“现代剧、传统剧、新编历史剧三并举”方针的转变,反映出意识形态对文艺事业发展的影响力。两个时期分别以南昆《十五贯》和北昆《李慧娘》的突出标志。《十五贯》所引起的“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效应,成立了包括“北方昆曲剧院”在内的若干专业团体和机构。而北昆的《李慧娘》则从短暂的辉煌巅峰跌入被批判的深渊,甚至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之一。而“十年文革”在极左路线的指导下,则把艺术“政治化”推向极致,包括北方昆曲剧院在内的昆曲专业团体全部被解散,刚刚恢复生机的昆曲事业受到重创。文革结束以后,文艺界同各界一样,拨乱反正,昆曲艺术如沐春风,北方昆曲剧院也恢复了建制。

昆曲在昆山本地的发展状况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昆曲艺术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特大喜讯传到昆曲的故乡,人们为之欢欣鼓舞。此后10年来,昆山人为保护、传承昆曲而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地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

由于昆曲高雅,所以传承艰难。昆曲几经沉浮,几经飘摇,但都在昆山人前赴后继的呵护下渡过了一轮又一轮的难关,至今仍能听到余韵,闻到余香。如元末明初的昆山玉山雅集、清末民初的昆山昆曲堂名,都曾经为昆曲的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如今,在昆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昆曲已在昆山故土上释放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篇二: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活动内容:

xxxx技艺,为中国传统印染“四缬”技艺之一。xxxx是以靛青为染料,用两片纹样对称的木板夹住丝或棉料染制出各种图案的织品,民间大多用xxxx制作被套,是婚嫁的必备之物。xxxx技艺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其中乐清xxxx技艺和xxxxxxxx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 。xxxx从制靛到制作雕版到印染,程序繁琐,工艺精湛,是中华民族民间智慧的结晶,也是传统民间文化的体现。几百年的手工艺传承,是雕版印染的活化石。

上午8;30从xxxx坐大巴出发,10点左右到xxxx市xxxx镇xxxx博物馆。在负责人的组织下,我们先参观了xxxxxxxx博物馆,由馆长向我们亲自介绍了xxxx的历史,欣赏了馆内xxxx的实物展。“夹缬起于秦汉,盛于唐宋,唐明皇曾将其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遣唐使。至元、明,夹缬向单蓝色转化,最后仅在浙南地区保存下来,以xxxx为中心,向台州、丽水等部分接壤地区辐射。古代的染料,主要分为植物染料和矿物颜料两类,先秦至汉代,主要是使用矿物颜料,汉以后,矿物颜料主用得不多,植物染料日趋普及。植物染料发展至唐代,便成了相对固定的印花用染料,两宋至明清一直沿用不衰。浙南几个县其中染缬工艺流传到xxxx一带。原遍布xxxx各县(市、区)的xxxx染坊,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陆续歇业后,一位苍南农民在外籍商人的资助下开设染坊,至今又断续作业,并对该技艺的传承保护产生积极影响。”夹缬在古代是十分受欢迎的,仅用作被面,是流传地民间婚嫁必备用品。xxxx在浙南地区是婚嫁必备物品,和生活密不可分。当年几乎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家染坊,较为富有的地区甚至1个村庄就有2家。这些实物的残片,至今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正仓院等世界一流博物馆视为国宝级珍藏品,然而在中国它却面临失传的危机,没有市场让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陷入一个窘迫的境地。但近年来,各界各地对于xxxx的保护与传承重视起来了,为庆祝xxxx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更好地宣传展示xxxx技艺,值此全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和xxxx市首届文化遗产节到来之际,乐清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办了xxxx专题展。xxxx专题展于6月10日-14日在乐清市文化馆一楼展厅举办。此次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打靛和印染的两个工艺流程和乐清的3位省、市级xxxx技艺传承人。展厅里设置了xxxx专题视频展播,纺纱和织布现场表演;展品中不仅有乡间收集到的传统夹花被、靛染的衣服、古老的雕花板、板蓝根、靛青染料,还特地到乐成街道里章村蓝草生长的地方采了几株蓝草,以用于现场展示。省级传承人陈松尧和xxxx市级传承人张承桃在现场进行染布表演,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来欣赏。在保护名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有能力的人在不断做出努力,地方政府在加强文化宣传,人们对于xxxx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据馆长介绍,不久前中央电视台还专门前来拍过xxxx的记录片,xxxx作为xxxx的代表非物

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相信以后它一定会被更多的人所知道。

之后馆长向我们专业地介绍了xxxx的制作过程:首先是打靛,每年十月靛青收割好,打靛师傅通过包含十几道工序的制作环节,使监靛植物变成印染的靛青染料;其次是准备好质量上乘的雕版,雕版纹样以传统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图案和花鸟走兽吉祥图案等为主,艺人精雕细刻,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动物形象;在前两个工序的基础上再通过多达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印染。xxxx技艺程序繁琐,工艺精湛,几百年的手工传承,是雕版印染的活化石。

1、去浆。将坯布放在锅里煮熟,泡洗去浆。2、理布。按雕版尺寸要求,把半湿坯布折理。3、上版。将折叠好的坯布夹在雕版中。4、上箍。用铁箍套住整组夹版(一副雕版17块,正好夹印一条被面)。5、敲花版。将一块块榫头用棒槌敲进夹版组上端,越敲越紧,一直敲到敲不进去为止。6、挑布边。用竹条挑开露在夹版组外的坯布边,不让粘拢,重要部位用小竹条撑着,为的是着色均匀。7、下缸。将沉重的布版组放进染缸。8、印染。布版组在染缸里每隔10分钟被提上来一次,反复几次,视色而止,期间还要翻面染。9、出缸。将染好的布版组提出来。10、冲洗。将布版组放在离地面的架上,用清水冲洗表面浮色。11、吸水。用布将布版组包裹,撒草木灰其上吸干水份。12、卸架。卸下布版组上的铁箍,将布取出。13、晾布。染好的xxxx在高高的竹架上晾干,完成。“制靛”和“xxxx制作”工艺都无法量化,全凭经验传承。

xxxx的主要特点是程序的多样性,技艺的精湛性。xxxx技艺包含了织布、制靛、雕版刻制、印染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烦琐的程序,而且各个程序讲究技巧、工艺精细、要求高。它多以戏曲人物为主要纹样,剧种涉及昆曲、京剧、乱弹等。xxxx的纹样特征为研究戏曲以及民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后同学们也在老师傅的监督下体验了xxxx的部分制作。

中午在这个博物馆吃了午饭,简简单单的农家菜,朴朴素素的会客厅,让人体会到这个馆存在的一种坚持。没有什么多余的收入,因为xxxx并不为大多数人所关注,而这个馆存在于这样偏僻的山间,只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坚守。三层楼高的小馆 ,石灰泥抹的墙面,很简陋的一间房屋里陈列着各种xxxx,淳朴而贫穷的老师傅,带着憨憨的笑,向我们演示古老的工艺。他们的一生都致力于发扬我们的传统工艺,师傅手上渗进蓝颜色的指甲恰恰证明了他们对于xxxx的不断探究,他们质朴的守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时代的进步,冲刷了很多先人留下的智慧,让我们在数字化的今天,为所谓的科技蹉跎岁月,虚晃度日。有想过我们内心深处究竟在渴望什么吗?这几代人的坚持,为的只是一份平平淡淡的幸福??

接着同学们还体验了蜡染。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同学们将白色的布覆盖在有图案的纸上,在粗糙的布上进行描画,描画完毕后用工具将蜡涂上,涂上蜡的地方在浸染之后会变成白色,其余未涂上蜡的地方将变成蓝色。同学们围成一圈在桌子上聚精会神的制作自己蜡染工艺品,屋子里很安静,除了偶尔风吹过纸张的声音,大家都沉浸在这工艺的别样魅力中。大家在一个个项目中渐渐体会到xxxx传

统手工工艺的乐趣。

传统是很脆弱的,特别是在现在一个各方面都趋于西化的社会,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工艺要么濒临失传,要么被一些国家虎视眈眈的想要据为己有,篡改历史。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上都是辉煌的,可是我们这些后辈们不知道珍惜。所以,我们小队想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多的同龄人能够了解xxxx,想去了解xxxx。现在有很多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保护我们国家传统工艺的重要性了,纷纷行动起来为保护民族传统贡献力量,这是一个好的趋势。所以我们通过xxxx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加入关注民族非物质的行列,作为青少年,为此出一份力。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如果跟不上,一个民族的根基如果扎不稳,又怎么能够屹立在世界之林而处于不到之地呢?

我们小队的成员们通过这次探访,纷纷有着想要多了解我们民族传统工艺的感叹。我们这一代与自身民族的共鸣太少了,有的时候真是应了那句话“身是中国人,心是美国心”。在青少年这一群体中,民族意识的淡化,思想观念和掌握技艺的西化,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所以,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并学会保护我们的传统工艺刻不容缓。

篇三: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文艺下乡

嘉兴学院平湖校区教育系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赴平湖市老年公寓

“文艺下乡”实践服务队

团队成员:

指导老师:

时间:

地点:XXX老年公寓

歌舞携老迎新春

—师范学子展技能

团队成员:

指导老师:

前言:

这是2011学年的寒假,我们“嘉兴学院平湖校区教育系赴平湖市老年公寓‘文艺下乡’实践服务队”齐聚于平湖市老年公寓。此行实践,为了使所学的职业技能学有所用,我们结合了自身的专业及当前老年朋友们的文化需求现状,组织了一次以“歌舞携老迎新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几天紧张的节目排练及策划,于2012年1月10日赴平湖市老年公寓展开一场载歌载舞的文艺演出。

正文: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昆曲社会普及社会实践报告)要内容是赴平湖市老年公寓迎新春文艺汇演。该活动结合了我们教育系的专业特色,活动节目形式多样,既有歌舞类节目,又有乐器类节目,更有符合老年朋友的戏剧节目,整场演出活动时间为一个半小时,精心的准备和精彩的节目赢得了现场老年朋友们的热烈掌声和笑声,得到了老年公寓领导的好评和称赞,活动现场更是迎来了平湖市电视台记者前来采访和报道,使得此次活动圆满顺利地完成。

从确定寒假社会实践主题到活动结束这短短几天时间,我们的团队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主要总结如下:

一. 联系工作

一方面,与平湖市老年公寓的联系工作。1月7日上午,团队两位主要干部持学校的介绍信到达老年公寓,公寓主任为人真诚。她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一同商量了活动的相关事宜:确定活动具体时间、地点、演出节目形式等。与此同时,主任也对我们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与寄望,希望我们能在本次活动中坚持下去,克服困难。这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此时的我们正代表着教育系以及咱们学校的形象,也让我更加地坚定了此次活动的方向。

另一方面,与演出同学们的联系工作。由于正值寒假,同学们刚置下紧张忙碌的期末阶段准备轻松一会儿,并且我系的同学们分布在浙江省的各个地区,因而此时的学校真可谓是“人走楼空”,这给我的节目筹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于是我们马上转移方向,将重点置于本地以及留校函授的同学当中,开始分工筹集以及监促排练的工作。

二. 演出策划工作

这部分工作实则较为精简,主要为:汇总节目名单、演员名单、撰写主持稿、督促演员们的排练、租借演出服装、道具以及化妆等工作。

本次演出节目单如下:

1. 舞蹈《Kiss Kiss》 表演者:

2. 组歌—歌颂祖国 表演者:

3. 舞蹈《相亲相爱》 表演者:

4. 横笛演奏《 荷塘月色》表演者:

5. 独舞《太阳花》 表演者:

6. 小快板 《赚钱了》 表演者:

7. 朗诵 《青春中国》表演者:

8. 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表演者:

9. 舞蹈《大眼睛》 表演者:

10.二胡演奏 《赛马》 表演者:

11.傣族舞 《傣家姑娘》 表演者:

我们在筹集节目的同时考虑了老年人的审美情趣,加入了一些如越剧、快板儿、二胡等元素以丰富我们的节目涵度。

主持稿如下:

(男):年岁的风霜染白了双鬓,

(女):但我们的梦依然执着,心依然年轻。

曾:今天我们嘉兴学院平湖校区教育系的同学们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怀着满腔的热忱,带着社会对老年朋友们的关爱来到这里。

沈:是呀,在这个热闹的时节里,我们欢聚在和谐温馨的老年公寓,用歌声与舞姿表达我们的喜悦,用热情与真诚来传送我们对老年朋友们在新的一年的祝福。 曾:话不多说,我们的文艺演出现在开始!

沈:这印度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民族,而印度舞则更是以它优美而神秘的韵味吸引着人们,下面我们就首先来欣赏由等同学给我们带来印度舞《Kiss Kiss》,一起欣赏。

曾:舞蹈总能让人心旷神怡,而歌声则让慷慨盎然。下面请欣赏由带来的组歌《歌颂祖国 》。

沈:相亲相爱,幸福融合,我们在老年公寓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了温馨与暖意,那么现在就请一同欣赏舞蹈《相亲相爱》,表演者:等;

曾:悠扬清静的笛音,需要我们的摒吸聆听。下面请欣赏的横笛独奏—《荷塘月色》。 沈:舞蹈是造型艺术,也是音乐艺术,它是音画结合的综合艺术,下面请欣赏独舞《太阳花》,表演。

沈:都说快板儿是项绝活儿,下面一起听段小快板儿《赚钱了》,表演者。

曾:听了歌曲,欣赏了舞蹈,那么下面一起领略朗诵的磅礴,有请沈嫣婷、侯心如带来朗诵—《青春中国》。

曾: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从此,“南国红豆”就成为粤剧的美称。下面请欣赏由同学带来的粤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沈:民族舞韵味足,古典舞优雅,那么要说现代舞就是清新活力了。请欣赏舞蹈-《大眼睛》。表演者

曾:二胡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下面是李雯的二胡拉奏—《赛马》,请欣赏。 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傣族,可谓是大西南的一支独秀!幽静的竹楼,欢乐的泼水,宛如舞动的孔雀!下面请欣赏由带来的傣族舞—《傣家姑娘》。 曾:美好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又到了我们文艺汇演结束之际。

沈:是啊,今天很开心,来到老年公寓。面对底下和蔼慈祥的爷爷奶奶们,我们教育系的同学们都是满满的热忱。感谢老年朋友们的到来与老年公寓的支持。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

曾:我们再会!

全场工作人员:新年好(之后送春联、合影留念)

这份经过我们一同拟写斟酌的主持稿拉近了我们与老人们之间的距离,当然曾腾与沈嫣婷两位主持也是尽心竭力。通过它,我们向大家表达了我们不仅仅只是在完成一项活动,当中包含着我们大学生乃至社会对他们的关怀与暖意。

3.排练节目

1月7、8、9三天,有表演任务在身的同学们都各自组队进行紧张的排练。1月9日午后,主要干部对各个节目进行视察以及意见修正。1月10日上午8:30,做最后的彩排准备。上午10:40,达到老年公寓。

由于时间紧促,许多在校函授的同学不得不利用仅有的课外时间来排练;此外大家的排练场地也许是空旷的食堂,也许是无人的寝室,又或是临睡前的默记。这时候,大家都指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也真正像是一个团队。

4.服装道具准备

首先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重点团队,校区及系里都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1月9日上午,校区学生会干部早早地为我们打开了演出服装仓库,服装问题基本解决。1月10日中午11:00,各个节目拷贝背景音乐。11:30再次确认道具:琴谱架子、乐器、快板儿等。11:50,演员开始换装及化妆。

三. 活动现场记录

平湖市电视台的媒体到场拍摄采访,我系干部同学接受了采访。

于2012年1月13日嘉兴日报平湖版第二版刊登。

平湖网也以“演出送到家门前”为题作出了相关报道。

而我系此次负责摄影的是两位干部。参加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近30位成员为老年朋友带去了歌颂祖国的动听歌曲,温暖人心的舞蹈,独具一格的戏剧,美妙的乐器弹奏,流利敏捷的快板等等,赢得了现场老年朋友热烈的掌声和鼓掌声。短短的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