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同义词 > 列表页

标尺的同义词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6  分类: 同义词 手机版

篇一:辨析近义词

专题一:词语的理解与应用

第1课时:近义词辨析

【方法指津】

辨析近义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辨析近义词的确切含义

二、辨析近义词词义的轻重

三、辨析近义词的适用对象与范围

四、辨析近义词的感情色彩

五、辨析近义词的不同搭配

【搭配练习】

1、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是( )

①临行时我______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②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______,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

③人类______地发掘了死寂的星球,报纸杂志上令人遗憾地报道这些星球上没有生物。

A、珍惜容颜 连绵不绝 B、珍惜面貌 接连不绝

C、珍重面貌 连绵不绝 D、珍重容颜 接连不绝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______,无疑会成为及其危险的人。

②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_______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③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_______,轻松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④端午节与父母团聚,对于偏远山区的有些留守儿童来说,这只是一种_______。

A、无动于衷 沉醉 左右逢源 奢望

B、不动声色 沉醉 绝处逢生 愿望

C、不动声色 沉湎 左右逢源 奢望

D、无动于衷 沉湎 绝处逢生 愿望

3、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禅_______了你的名声!

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_______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③我们______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_______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A、掠夺萧索 既然??就?? B、掠夺萧条 既??也??

C、篡夺萧索 虽然??但是??D、篡夺萧条 虽然??但是??

4、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______清脆的喉咙。

②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迅速占领了2012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的榜眼位置。无论诺贝尔文

学奖的评价标尺如何惹人争议,但是它的经济乘数效应却______,而且不分国界。

③ 夏洛克,你自己可以去查查明白。_______你要求公道,我_______给你公道,而且比你

所要求的更地道。

A、卖弄不置可否 即使??就??B、卖弄 毋庸置疑 既然??就??

C、夸耀毋庸置疑 既然??就??D、炫耀不置可否 假如??就??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灵足够______,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______。这是一笔任何外力都都不走的______,是孟子所说的“人之安宅”,你可以借以安身立命。

A、丰富自强不息财富 B、富裕 坚强不屈 财富

C、富裕自强不息财宝 D、丰富 坚强不屈 财宝

6、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面对这让人()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剩宴”。近日,团中央,全国学联开展了( )的“光盘行动”,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广大学生纷纷用实际行动响应号召,合理消费的做法()。

A、瞠目结舌 波澜壮阔 蔚然成风 B、触目惊心 来势汹汹 风起云涌

C、骇人听闻 声势浩大 家喻户晓 D、触目惊心声势浩大 蔚然成风

7、依次填入下列居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历史已雄辩地______,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持和无私奉献,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

②挑起岛屿争端,参拜战争罪犯、扩张军事实力,充分______了其狭隘的民族主义和贪婪野蛮的军国主义本性。

③ 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我市为______“人本”理念和科学发展观,追求优质教育而采

取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A、证实 表露 践行 B、证明 暴露 践行

C、证明 暴露 实现 D、证实 表露 实现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沉默不仅仅是一种权利,而且还是一种境界和______。

②杭州西溪湿地有着______的江南水乡风光,处处富有诗情画意。

③在这次国事访问中,奥巴马大部分时间都______地谈论着美国当下经济和就业话题。

A、功夫 典范 煞有介事B、工夫 典范 一本正经

C、工夫 典型 煞有介事D、功夫 典型 一本正经

9、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书法______,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研习、欣赏书法作品,______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______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______的审美情趣。

A、独具匠心虽然 但 精致B、博大精深不管也 优美

C、博学多识既然就 典雅 C、源远流长不仅 还 高雅

【易混同(近)音词辨析】

1、 必须和必需

2、 变换和变幻

3、 不和和不合

4、 处世和处事

5、 出生和出身

6、 度过和渡过

7、 噩运和厄运

8、 遏制和遏止

9、 妨碍和妨害

10、反应和反映

11、过度和过渡

12、化妆和化装

13、截止和截至

14、流传和留传

15、启事和启示

16、启用和起用

17、清净和清静

18、祛除和驱除

19、终身和终生

20、中止和终止

21、捉摸和琢磨

篇二: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研究述评

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研究述评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10-6-23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供稿文/乔 倓

[导读]对外汉语教学界近十年来关于同义词的教学和研究在本体同义词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突破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乔 倓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摘 要】同义词一直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难点。对外汉语教学界近十年来关于同义词的教学和研究在本体同义词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突破发展,本文就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在同义词的界定、标准和范围的探讨,以及同义词辨析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以回顾和评析,同时浅谈个人的观点,以期对学者们的继续研究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对外汉语 同义词 界定问题辨析问题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26-03

一、汉语本体关于“同义词”研究综述

汉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一方面它们丰富着人们的语言表达,使之更为精准多样;但另一方面,同义词其自身细微的差异和多面的复杂性,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误用现象,尤其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同义词的辨析和正确的使用是他们学习汉语词汇的难点,也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对外汉语同义词的教学,是以汉语的本体研究为基础。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关于同义词的界定,学界集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争议:第一,关于同义词内部的分合问题。有学者认为同义词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如吕叔湘(1952)、张永言(1982)、胡裕树(1995),这一观点普遍被许多教材所接受;还有学者认为同义词不应该包括近义词,应该分开,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词,如王理嘉、候学超(1963)、刘叔新(1980)、葛本仪(2002、 2003)等。学界对此争议采取了综合的做法,将同义词的界定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的“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狭义的“同义词”仅指意义相近的词。(黄伯荣、廖旭东,1999)第二,关于同义词判定标准的问题。学界对同义词的判定标准,一是意义标准,即“反映同一概念”(石安石,1961),“反映同一事物”(刘叔新,1980),“义位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同义词”(钱乃荣,1995)。一是意义形式标准,主要要有两种判定方法,其一,如果可以互相替代而不改变意义,就是同义词,意义上有共性,但不能互相替换的是同义词(王理嘉、侯学超,1963),这是替换法;还有同形结合法,确定不同词语所指对象是否同一,从而鉴定同义和近义词(刘叔新,1980)。可以看出,同义判定标准中,意义形式标准避免了意义标准主观性过强的弊端,较为客观。第三,关于词性不同是否为同义词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词性不同就不能算作同义词,如周祖谟(1956)、孙汝建(1982)等,而如张世禄(1956)、吕叔湘(1979)、谢文庆(1982)、梅立崇(1987)

等认为同义词的同义,是指词汇意义相同,语法意义不一定要相同。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关于同义词的辨析,学界达成了普遍的共识。首先,从理性意义方面进行辨析,在指称范围、词义的着重点、语义轻重的程度以及词义的抽象和具体方面的不同展开;其次,从色彩义方面进行辨析,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形象色彩的差异辨析中展开;再次,从用法方面进行辨析,对比词性、搭配对象、造句能力以及构词能力和构形变化。汉语本体在同义词辨析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这也是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从本体同义词研究中汲取最多的部分,最大程度地保存着意义和用法辨析的基本框架。汉语本体同义词的研究,虽然关于同义词界定的三个方面问题仍未有明确的结论,但对于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和研究都有很大的借鉴和促进作用,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的蓬勃发展,同义词的研究更加深入,视角更为深入和广泛,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同义词的研究更具有对外汉语教学自身的特色。本文就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在同义词的界定、标准和范围的探讨,以及同义词辨析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以回顾和评析,同时浅谈个人的观点,以期对学者们的继续研究提供参考性意见。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同义词的界定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界较之本体语言学界,在同义词的界定方面分歧不大。总体都是采取更为宽泛的理解。在上世纪 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不能局限于同、近义词的辨析”(刘缙,1996)。本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便沿着这条路走,在本体语言学广义的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拓展。

具体来说,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同义词界定的看法,根据其界定范围的宽泛程度,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种观点:

其一,大体上遵从本体研究对于同义词定义和范围的界定。例如陈杰(2005)所认为的同义词界定就采取了本体研究中广义同义词的定义,甚至还提到,“近义词是指基本意义大体相同或大部分重合的词,那些基本意义无共同点的不能算同义词,基本意义只有一小部分重合的也不能看作近义词。”还如吴琳(2008)认为,“同义词”至少在某个义项上存在着意义大同小异的关系,“大同”的基础是该义项的核心理性意义相同,“小异”存在于该义项的周边理性意义、附加意义、组合方式、聚合方式或者在其他义项的以上任何一个方面存在差异。其他的如张丽娟、李芳芳(2005)、姜雪(2008)、郭雪玫(2008)都持遵从本体研究的同义词的概念。

可以看出,这些学者都将核心的理性意义或基本意义的绝大部分相同作为同义词组的存在的基础,他们的论述进一步深化了本体研究中界定笼统模糊的广义同义词的概念,但这些学者由于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关于同义词与近义词的分合问题、同义词的标准问题以及是否为同一词性问题,这些在本体研究中有着强烈争议的问题,在这里都不再是讨论的对象,只要核心理性意义或基本意义相同,其他方面并无严格的要求。同义词、近义词皆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而且同义词不一定要求词性相同。正如姜雪(2008)所说,“不采用?等义词?和?近义词?的分类,而是采用?完全同义词?和?不完全同义词?”。以防留学生在这些术语的争议下困惑。

其二,很大程度拓宽本体研究中同义词的界定标准和范围。如赵新、李英(2001)认为,“有些意义相近的词(特别是单音节虚词)、惯用语、固定结构,虽然中国人不会弄错,但外国人却容易混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注意这类

词的辨析。”还如,刘晓梅( 2004)提到,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从而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的标准和范围作了如下界定:“①以相同的意义成分为单位,而不只是以义项为单位;②部分语素相同的词;③不限音节数;④不限词性。 ”其他的如邹雪(2004)、周莉(2004)也持相同或类似的观点。

这些学者的观点是本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同义词界定方面的主流观点。他们的论述中“同义词”已完全跳出了本体研究中同义词的框限,着眼于词义出发,只要意思上有联系,能引起留学生的混淆,就将其划定为同义词的范畴。这一范畴下的“同义词”,不再拘泥于指称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不再限于音节数的对等,不再囿于词性的同一,可以仅仅有相同的语素,意义上有一些联系。这些“同义词”,哪怕在母语是汉语的人眼里,差异十分大,但还是被纳入进对外汉语同义词辨析的对象中,如刘晓梅( 2004)论文中举出的例子“错开 /错过”。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和第二语言习得者认知的状况,提出了如此的同义词标准和范围。然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此宽泛的界定,突破了本体研究中“同义词”、“近义词”的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引发争议,使人们在概念理解上陷入混乱,词义相同或相近的标准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对此,学界中就有学者提出另外的概念,来代替本体汉语“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称说,以免造成这些基本术语范畴性质的混乱。

其三,彻底走出本体“同义词”、“近义词”的界定,并改换称说。对外汉语教学界持此主张的代表是张博( 2008),他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辨析应当放弃?同义?、?近义?这类汉语本体研究提供的标尺,真正转换视角,基于中介语词语混用的现实进行词语辨析,所辨析的对象就是?易混淆词?。”他认为这些“易混淆词”不仅包括在意义上有联系的词,而且音形方面易混淆的因素都可以包括在内。为避免易混淆词与本体“同义词”、“近义词”在概念和范畴上的模糊,张博在其论文中分析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交叉,并非包含或并列的关系,进而说明“?易混淆词?是站在中介语的立场、着眼于目的语理解和使用中的词语混淆现象并根据混淆的普遍程度归纳出来的词语类聚。”他将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的类型概括为七大类:①理性意义基本相同的词,也就是狭义的近义词;②有相同语素的词。在汉语中,大量复合词因含有相同的语素,在意义和书写形式上都有相同之处,最容易发生混淆;③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④字形相近的词;⑤母语一词多义对应的汉语词;⑥母语汉字词与对应的汉语词;⑦方言词与对应的普通话词。张博关于“易混淆词”的称说在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共鸣,其他的学者如张蕾( 2009)对此表示认可。

笔者认为,采用“易混淆词”的称说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辨析的对象是合适的。本体语言中关于“同义词”的定义笼统模糊,关于同义词的相关问题也存在较大争议,而对外汉语教学界所涉及的辨析对象,又较本体语言的“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标准或范围宽泛,这样使原本有着较大争议的本体同义词界定问题的研究,更为混乱。再者,对外汉语教学界应该切实根据学习者的语言特点、中介语的实际状况来确定词汇辨析的对象,然而这其中包含相当一部分是不为本体同义词范畴所收纳的词语,当然本体同义词范畴下的一些词语由于使用频率低或某种原因,没有对留学生造成理解和使用上的偏误,就不再作为辨析的对象。综合这些因素,可以认为,“易混淆词”的叫法,不论从称说方面,还是从它涵盖的范围来说,都是较为科学的。“易混淆词”的确定,对于今后学界的研究有了明晰的方向。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同义词的辨析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界在二十一世纪来对于同义词的辨析,基本延续着本体语言研究的同义词辨析的传统。例如,赵新、李英(2001)提到同义词辨析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在教学中应该着眼于从语义特征、语法限制、语用选择各方面对同义词进行全面辨析。杨寄洲( 2004)认为,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比两个词语意义的异同可从基本意义、感情意义、语体意义角度入手,对比两个词语用法的异同可从词性、搭配对象、造句功能、构词能力、构形变化、使用场合和使用频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学界中陈杰(2005)、郭雪玫( 2008)、张蕾( 2009)等都持相同或相似的观点,表示同义词的对比辨析应该从这些方面进行。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和教师经验的积累与发展,学者们对于怎样辨析这些留学生易混淆的词语,在传统辨析内容的基础上,有的学者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有的学者从技巧上进行探索,有的学者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研究。

1.从理论角度对易混淆词的辨析方法和步骤进行研究的,例如,周莉

( 2004)从聚合和组合角度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从聚合角度,着重于近义词内部的对比分析,词义的范围、轻重、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运用对象和句法功能的不同方面对比;从组合角度,运用典型例句来理解同义的微妙关系。邹雪( 2005)认为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词、采用不同方法辨析,即:语音相近和词义交叉的词组,如果学习者出现混淆的原因主要有单纯的语音干扰、义项干扰,教师就只需向学习者区分词的读音,明确词的意义就行了。至于同义词、近义词,首先可以根据词义的具体性和概念同一的标准,将意义相近的词分为同义词和近义词两种,再分别根据词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辨析。在聚合和组合的维度基础上,吴琳( 2008)从同义词的“同”“异”内部构造出发,发现同义词之间的“异同”项目分布在不同的层面上,并创新性地提出明晰同义词的操作流程:即通过静态的系统化实现动态的程序化,使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摆脱无序所导致的繁杂状态。可以看出,吴琳系统化、程序化的同义词教学法也是基于前面学者的探索和总结,这种词汇辨析教学的系统观是不断发展的。

还有学者从相关领域借鉴理论来尝试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如邹雪( 2005)提出参考认知或者心理学的一些规律来观察、定义、划分同义词。还如,张蕾( 2009)认为借鉴“语块理论”来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并未深入具体地谈到。

2.从技巧角度对易混淆词的辨析进行探索的,例如,张丽娟、李芳芳( 2005)提到,大量感性材料应用有助于同义词的辨析,配备形象生动的例句是有效的方法。此外还要不断反复地强化,包括课堂上有节奏的重复,也包括课下的作业和有意识的交谈。还如,许晓华( 2007)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探讨了同义词的替换问题,她指出,“①同义组成员在习惯搭配上存在明显分工,则不能替换;②同义组成员在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完全不同时,不能替换;③同义组成员的适用对象明显不同,不存在任何交叉,不能替换;④替换后语意发生明显改变的,不能相互替换。⑤同义组成员在色彩方面存在较大反差的,不能互相替换。”可以看出,这些学者往往是通过例句来探索语境模拟对词汇辨析的作用,然而究竟准备什么样典型的例句,怎样展示等一系列的细节问题,仍需要继续的研究。

3.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探讨易混淆词语辨析的,刘晓梅(2004)在论文中,就辨析内容、辨析语言、用例、辨析原则、方法等这些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值得指出的是,用例中提到的“①小语境清晰、丰富,在小语境中要体现出足够的信息量,尽量保持语言的自然状态,有利于学生记忆;②对比句要有明显的对比度,强化对比点。把同义词放到非常相近的语境中,对比度强,学生

易于掌握其异同;③句子的难易要有梯度;④提供错误用例。”可以看作是对上述那些学者采用例句或替换技巧的一个原则上或方法上的指导性补充。在方法部分,她提到了“先列对比句,让学生依靠例句来体会差异,然后再给出语境让学生造句练习,也可以先写出学生错误的句子,让全班同学在老师的暗示或提醒下改正,之后再归纳出每组对比词的异同。”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够加强学生的印象,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但笔者认为,错误例子的给出应该把握一定的“度”,以免混淆学生的理解,造成相反的教学效果。

此外,学界还有学者针对易混淆词中的特殊类别进行辨析论述。如程娟、徐晓华( 2004)以 HSK(汉语水平考试)单双音同义动词为研究对象,将同义动词的辨析角度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还如,刘春梅( 2006)筛选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 185组单双音同义名词,通过对比释义和考察应用实例,探寻了单双音同义名词在词义、色彩、功用等方面的差异,现代汉语单双音同义名词的主要差异。再如,陈静( 2009)针对名、动、形三种词的偏误原因,着重辨析语素意义、巧设语境,精讲多练,结合中国文化知识,采取了“考察词典释义,简化词义模式,分析归结异同”的辨析步骤。这些学者都是从对外汉语教学混淆词辨析的某个类别词入手,对留学生出现偏误的词语进行详细地描写分析,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今后学界词汇辨析研究的深入化、细节化方向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个人观点简述

通过对二十一世纪以来学界在同义词教学研究成果的回顾和简要的评析,在此表达一些对此的个人观点。

第一,众所周知,本体语言学界在同义词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对外汉语教学界输送了丰富的营养,不论是同义词的界定方面,还是同义词的辨析方面,上个世纪对外汉语教学界都基本借鉴过来。然而我们发现,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界自身学科理论建设的发展及经验的积累,从 90年代末,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同义词”的界定,已经超越了本体语言中“同义词”的界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关于这一术语的范围和标准一再地拓展,从而出现了以新的称说代替了语言本体范畴下的“同义词”的标尺。从对这一称谓脱离了本体限制,到其标准、范围和性质的确定的这些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界基于本体语言研究,又探索出适合自身教学和研究的对象,真正地走向成熟、走向完善。尽管“易混淆词”的称谓在学界还未达成共识,其辨析的性质和范围依旧有很大的分歧,但较之以前与本体语言相同的“同义词”的称谓,是科学的。关于“易混淆词”的研究,目前还缺乏相当系统的探索,而这些,也恰恰说明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研究潜力,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学界众多学者们的群策群力。

第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同义词”的辨析内容基本承袭本体语言的框架,在于对意义和用法两大方面进行辨析。对于如何辨析的问题,是对外汉语教学界探讨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论及技巧方面的摸索。在理论方面,我们从上述内容中看到了发展相对完善的聚合和组合结合使用的系统辨析方法,然而,这种方法,看似系统性强,面面俱到,但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可行性还有待验证。看似毫无疏漏的对比,会使学生加重记忆的负担,忽略对比差异的重点,对于其理解和实际的使用帮助不大。在技巧方面,学者们提出的方法十分有效,但选取一些什么样的句例,应该根据留学生中介语库的资料及日常生活中高频的偏误进行说明,在加强学生的实际辨别能力方面才会有积极地作用。此

篇三:语言学常用术语

A List of Commonly-used Linguistic

Terminology

语言学常用术语表

Part IGeneral Terms

通用术语 Acquisition 习得 Agglutinative language 粘着语 Anthropology 人类学 Applied linguistics 应用语言学 Arbitrariness 任意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人工智能 Behaviorism 行为主义 Behaviorist psychology 行为主义心理学 Bilingualism 双语现象 Cognition 认知 Cognitive linguistics 认知语言学 Cognitive science 认知科学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比较语言学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计算语言学 Corpus-linguistics 语料库语言学 Creole 克里奥耳语;混合语 Culture 文化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描写语言学 Design features 识别特征 Developmental psycholinguistics 发展心理语言学 Diachronic/historical linguistics历时语言学 Dialect 方言 Dialectology 方言学 Displacement 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 Dualism 二元论 Duality 二重性 Epistemology认识论 Etymology 辞源学 Experimental psycholinguistics 实验心理语言学 Formalization 形式化 Formal linguistics 形式语言学 Forensic linguistics 法律语言学 Functionalism功能主义 General linguistics 普通语言学 Grammaticality 符合语法性 Ideography 表意法 Inflectional language 屈折语

Inter-disciplinary 交叉性学科的 Isolating language 孤立语 Langue 语言

Macro-sociolinguistics 宏观社会语言学 Mentalism 心智主义 Micro-sociolinguistics 微观社会语言学 Montague grammar蒙太古语法 Neuro-linguistics 神经语言学 Orthography 正字法 Orthoepic 正音法的 Paradigmatic 聚合关系 Parole言语 Pedagogy 教育学;教授法 Philology 语文学 Philosophy 哲学 Phonography 表音法 Pidgin 皮钦语;洋泾浜语 Polysynthetic language 多式综合语 Prescriptive linguistics 规定语言学 Psycho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 Psychology 心理学Semeiology符号学 Sociology 社会学 Speech 言语 Soci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 Structuralism 结构主义 Synchronic linguistics 共时语言学 Syntagmatic 组合关系 Theoretic linguistics 理论语言学 Universal grammar 普遍语法 Universality 普遍性 Part II Phonology 音位学 Ablaut 元音变化 Acoustic phonetics 声学语音学 Affricate 塞擦音 Allophone 音位变体 Alveolar 齿龈音

Articulatory phonetics 发音语音学 Auditory phonetics 听觉语音学 Articulatory variables 发音变体 Aspiration 送气 Assimilation 同化 Speech organ 发音器官 Speech sounds 语音 Stop塞音 Stress 重音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超音段特征 Back of tongue舌根 Back vowel后元音 Bilabial 双唇音 Blade of tongue 舌面

Broad transcription 宽式音标 Central vowel 中元音 Collocation 搭配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互补分布

Consonant 辅音 Dental 齿音

Diacritics 变音符号;附加符号 Diphthong 双元音

Distinctive features 区别性特征 Fricative 擦音

Front vowel 前元音 Glide 音渡 Glottal 喉音 Hard palate 硬腭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国际音标

Intonation 语调 Liquid 流音

Manner of articulation 发音方法 Minimal pair最小对立体

Narrow transcription 严式音标 Nasal 鼻音

Nasal cavity 鼻腔 Palatal 腭音

Pharyngeal cavity 咽腔 Phone音素 Phoneme音位

Place of articulation 发音部位 Plosive爆破音

Phonemic contrast 音位对立 Phonetics语音学 Rounded圆唇音

Soft palate (velum)软腭 Spectrograph 频谱仪

Teeth ridge (alveolus) 齿龈隆骨 Tip of tongue 舌尖 Tone音/声调

Uounded 非圆唇音 Uvula 小舌 Velar 软腭音 Vocal cords 声带 Voiced 浊音 Voiceless清音 Voicing 浊音化 Vowel 元音

Part III Morphology

形态学

Acronym 首字母缩略词 Affix 词缀

Affixation 词缀法

Back-formation 逆成法 Blending 紧缩法 Borrowing 借用

Bound morpheme 粘着语素 Clipped words 缩略词 Coinage 创新词

Compounding 合成法 Conversion 转换法 Closed class 封闭类

Derivational morpheme 派生语素Free morpheme 自由语素 Idiom 成语

Inflection 屈折变化

Inflectional morpheme 屈折语素 Jargon 行话

Lexicography 辞典编纂学 Loan words 外来词 Morpheme 语素 Open class 开放类 Prefix 前缀

Productive 能产的 Root 词根

Stem 词干 Suffix 后缀 Suppletion 异根

Word formation 构词法

Part IVSyntax

句法学

Abstract noun 抽象名词 Accusative 宾格 Active voice 主动态 Adjective 形容词 Adjunct 附加状语 Adverbial 状语

Agreement 一致关系 Anaphor 照应语 Antecedent 先行词 Apostrophe 省略符号 Apposition 同位语 Article 冠词 Attribute 定语 Case 格

Cleft sentence 分裂句 Collective noun 集合名词 Comment 述题

Competence 语言能力 Complement 补语

Compound predicate 复合谓语 Compound sentence 复合句 Concession relation 让步关系 Concrete noun 具体名词 Connective 连接词 Constituent 句子成分 Content word 实词

Continuous aspect 进行体 Coordinate clause 并列句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 并列连词 Copula 系动词

Declarative sentence 陈述句

Descriptive adequacy 描写充分性 Direct object 直接宾语

Discontinuous constituents 非连续性成分

D-structure 深层结构 Dual number 双数 Dummy word 伪词

Endocentric construction 向心结构 Ergative 作格

Exclamatory sentence 感叹句 Existential sentence 存在句

Exocentric construction 离心结构 Explanatory adequacy 解释充分性 Feminine 阴性

Finite clause 限定性分句 Finite verb 限定性动词 Function word 功能词 Generic term 泛指性成分 Genitive case 所有格;属格 Gender 性

Gerundive 动名词 Habitual aspect 习惯体 Head 中心词

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 (IC Analysis) 直接成分分析法 Imperative mood 祈使语气 Imperative sentence 祈使句 Imperfective aspect 非完成体 Indirect object 间接宾语 Infinitive 不定式

Inflectional affix 屈折前缀 Informal language 非正式语言 Intensifier 强势语 Interjection 感叹词

Interrogative sentence 疑问句 Intransitive verb 不及物动词 Intransitivity 不及物性 Irregular verb 不规则动词

Labeled tree diagram 加标记的树形图 Language faculty 语言器官 Lexical verb 实词性动词 Main clause 主句 Masculine 阳性的 Matrix sentence 主句 Middle voice 中动语态 Modality 情态

Modal verbs 情态动词 Modification 修饰

Modifier 修饰语

Morphological process 形态过程 Move 移位 Negation 否定

Neuter gender 中性 Nominal 名词性的

Nominal clause 名词性分句 Nominalization 名物化 Nominative case 主格

Non-place predicate 空位述谓结构 Numeral 数词 Object 宾语 Objective 宾格 Oblique case 斜格

Observational adequacy 观察充分性 One-place predicate 一位述谓结构 Onomatopoeia 拟声词 Particle 小品词 Parts of speech 词性 Passive voice 被动语态

Past perfect tense 过去完成时 Past tense过去时

Perfective aspect 完成体

Performance 语言运用;言语行为 Personal pronoun 人称代词 Personification 拟人化 Phrasal verb 短语动词 Phrase 短语

Phrase structure rules (PS-rules) 短语结构规则

Plural 复数的 Plurality 复数性 Postposition 后置词

Postpositional phrase 后置性短语 Predicate 谓词 Preposition 介词

Prepositional phrase 介词性短语 Present tense 现在时

Progressive aspect 进行体 Projection principle 投射原则 Pronominal 代词性的 Pronoun 代词 Quantifier 数量词

Reciprocal pronoun 互指代词

Reflexive pronoun 反身代词 Reflexive verb 反身动词 Relative adverb 关系副词 Relative clause 关系状语 Relative pronoun 关系代词 Rhetorical question 反意疑问句 Sentence 句子 Sentential 句子的

Sentential complement 句子性补语 Simple sentence 简单句 Singular 单数的 Singularity 单数性 S-structure 表层结构 Subject 主语 Subjective 主格 Subordinate 从属句 Substantive 实词

Syntactic function 句法功能 Tag question 附加疑问句 Tense 时态 Topic 主题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TG grammar) 转换生成语法 Transitive verb 及物动词 Transitivity 及物性

Two-place predicate 二位述谓结构 Unaccusativity 动词的非宾格性 Verb 动词

Verbal behavior 言语行为 Voice 语态

Word classes 词类 Word order 词序

Yes-no question 是非问句;一般疑问句

Part VSemantics

语义学

Agent 施事

Antonym 反义词 Antonymy 反义关系 Beneficiary 受益者 Color word 色彩词

Complementarity 互补性反义关系 Componential analysis 成分分析法 Contradiction 自相矛盾的说法

Deictic center 指示中心 Deixis 指示语

Downgrade 语义降格 Experiencer 经历者

Homography 同形异音异义 Homonymy 同音异义 Distal 远指

Encyclopedic knowledge 百科知识 Euphemism 委婉语 Focus 焦点

Generalized implicature 广义含义

Given vs. new information 已知与未知Hyponym 下义词 Hyponymy 下义 Instrument 工具 Locative 地点

Meaningfulness 有意义 Naming 命名论

Participant role 参与者角色 Patient 受事

Person deixis 人称指示语 Place deixis 地点指示语 Polysemy 一词多义 Possible world 可能世界

Predication analysis 述谓结构分析 Recipient 接收者 Reference 所指 Referent 所指对象

Selectional restrictions 选择限制 Semantic role 语义角色 Sense 意义

Superordinate 上义词 Synonym 同义词 Synonymy 同义关系 Theme 受事

Theta role (θ-role) 语义角色 Time deixis 时间指示语 Truth condition 真值条件 Valency 配价

Part VIPragmatics

语用学

Addressee 说话对象 Adjacency pair 邻接对 Context 语境;上下文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会话含义Cooperative principle 合作原则 Direct speech 直接话语 Discourse 话语

信息

Honorific 敬语

Il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为 Illocutionary force 言外之力 Implicature 含义

Indirect speech 间接话语

Informativeness principle 信息原则 Manner implicature 方式含义 Maxim of manner 方式准则 Maxim of quality 质量准则 Maxim of quantity 数量准则 Maxim of relation 关联准则 Performative 施为句

Performative verb 施为动词 Perlocu

标尺的同义词

tionary act 言后行为 Potential implicature 可能含义 Potential presupposition 可能预设 Pre-announcement 事先声明 Preparatory condition 准备条件 Presupposition预设

Presupposition suspension 预设中止Presupposition trigger 预设激发 Propositional act 命题行为 Propositional content 命题内容 Propositional relation 命题关系 Proposition 命题 Proximal 近指

Quality implicature 质的含义 Quantity implicature 量的含义 Scalar implicature 标尺含义 Schema 图式

Self-repair 自我修正

Sincerity condition 诚实原则 Speaker 说话者

Speech act 言语行为 Text 语篇 Turn 话轮

Turn-taking 话轮转换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