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同义词 > 列表页

以偏概全的同义词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29  分类: 同义词 手机版

篇一:同义词

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研究

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也许是大家最不重视的。但是,我发现其实这部分是最容易拿分的,经过认真研究试题,发现了一些规律。

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最重要的一种题型就是片段阅读(当然,近两年又加入填充词语部分,关于这部分见附录的三个帖子)。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其中一半是是片段阅读,另一半是填充词语。填充词语虽然在词语内容选择上有一定的难度,但与片段阅读相比,显然是后者偏难。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A类),全部选用片段阅读题型,可见其重要性。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共25题,全部是片段阅读。由此可见,所以把这种题型搞透是重中之重。 a

2008,2007道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包罗万象。有企业管理、政府管理、经济、语言文学(古典和现代)、古文、科技信息、生物、天文、社会等等;2006的30道题目还涉及到了医学、法律、音乐艺术等;2005年还涉及到了建筑艺术。总之,涉及面非常之广。但都有一个共性——有主题、有弯弯、难理解。这就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脑容量来进行思考。 从问题的提出来看,通常是这样(以2008,2007为例):

这段文字主要意思(主要阐明的)是: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这段文字主要在强调: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这段话的主旨是:

作者接下来可能主要介绍的是: 推理

这段文字后面将要谈论的内容最可能是: --推理

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 推理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 aqian

.....指代的是: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新)

结合2006年题目,还有: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推理

根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主旨

这段话主要介绍了:

这段话中“××××”指的是:

根据这段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非主旨句,判断正误。

根据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细节题

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推理

这段话谈论的核心意思是:

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非主旨句,判断正误

填入最恰当的是:

下面不符合这

以偏概全的同义词

段话所表达的意思的是:非主旨句,判断正误

从提问来看,这里面可分为四类。 aqian

一、(广义主旨题)先看第一类,是抽出文意主旨。主旨题一定要避免以偏概全,另外切忌推理引申。这里面有,“主要说明、主要意思、主要谈论、主要讲述、核心意思、主要表达、主要告诉我们”这些表达一般都是要求你领悟这段文字的主旨句。可以根据“主要”两个字来做判断,如果看到“主要”二字,基本上就是要求找出段落主旨。

1) 段落主旨题要重视段落的首末句。有时主旨句出现在中间,比较少见,起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遇到段落中前后段意思转折式,应该提高警惕,这往往是哦主旨所在。

2) 没有明确的主题句,要进行归纳,重视首末句。

3) 段落的主题句要看第二、第三句话,如果是对第一句话进行阐述,那么第一句就是主题句,如此类推。如果最后一句是对全段总结,那么该句就是主题句。如果段中转折,那么该句可能是主题句。

4) 作者反复强调的是主题。

5) 首段出现疑问句,那么这个问题就是全文探讨的内容,对该问题的解答就是文章主旨。当有转折词出现时,那么段、句的中心往往在这些词的后面。(篇章阅读)

3. 从选项中选择一个与四句话共同指向对象意思最接近的。

4. 找不到共同指向的论点,应该求助于排除法。

1) 一个选项首末段、首末句没有讲到,尽管文章其他部分竟到了,依旧属于无关选项,不是正确答案。

2) 一个选项,首末段、首末句虽然讲到了,但与整个原文意思不符,也不对。

3) 有二个选项首末段、首末句都讲到了,而且意思也符合,应该选择那个与原文意思最接近的,意义比较宽阔的,比较富含深意的,比较抽象的。

5. 选项干扰特点:一般是以偏概全,只是文章的细枝末节,不能覆盖全文。出现细节性的名词信息。过于笼统,范围太大,远远超过文章范围。过分肯定或否定。

目的题解题方法: (我把作者目的题并入主旨了)

1. 判断目的的主体和对象。

2. 找相应的得分句。

3. 答案一定在得分句、辅助句中产生。

aqian

上面还有一些表述,是要注意的。比如“我们可以知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理解不正确的是”“下面不符合这段话所要表达的意思的是”。根据这两年的真题,有时候要求在题肢中找出主旨句。如:

4 .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 天,小月定为29 天,一年有12 个月,即354 天,比阳历年少了11 天多。怎么办呢?在19 个阴历年里加7 个闰月,就和19 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 年。(2008 第四题)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A 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B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

C 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 D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 答案选d。

1 .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08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 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产生了和谐观念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

答案在所以之后。选b

6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08 aq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 .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C .新形势下亟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 .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

主旨在但是之后,选d

8 .商业设计也许越来越被赋予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价值,但它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把产品的特质用艺术的方式展现给顾客。如果一项商业设计不能让人联想到产品并对之产生好感,即使它再精美、再具创意,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设计。说到底,广告在创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关联性,我们不想被一个美轮美奂的作品吸引,结果却看不出它与所代言的商品之间存在任何联系。08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qian

A .独特的创意并非成就商业设计的绝对要素

B .对于设计来说,吸引顾客应该是第一位的

C .成功的设计必须能够艺术地展现产品特质

D .商业设计应尽量强调广告与产品的关联性

主旨在但之后,选 c。

1 8 .几次拿起《 十字路口的顽童》 这本书,几次又放下,因为不时会有画面打断我的思路,那是在我18 年的教书生涯中遇到的一个个顽童的画面。有意思的是,其他学生凝固在我记忆中的是“图片”—— 形象;而他们却是”视频”——故事,他们所占据的老师“内存”实在是比其他孩子要大得多。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08

A .漫长的教学生涯给“我”留下很多回忆

B ,顽童让“我”想起曾经发生的许多故事

C .顽皮学生留给“我”的印象更为生动深刻

D .这本书触动“我”对教学生涯的许多联想

主旨在最后。选c

19 .汽车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商品,汽车厂商支持环保事业、进行环保宣传,似乎是理所应当的。环保应当是汽车企业在发展中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但要求汽车企业没有利润甚至亏损来做环保,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也不会持久。汽车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才是长久之策。08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 .环保与实现企业利润存在矛盾

B .发展环保事业应该注重从实际出发

C .技术革新是解决汽车影响环境问题的关键

D .汽车企业应在发展的同时充分重视环境保护

主旨为最后一句。选c

20 . 20 世纪60 年代以前,世界各国普遍注重防洪的工程措施,即通过修建大堤、水库等水利设施对洪水进行控制。但在6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在防洪规划中越来越重视非工程措施的运用,即通过洪水预警、灾情评估、洪灾保险等多种手段,结合各种工程措施.从而尽可能减少洪灾对人类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08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 . 世界各国防洪理念的转交B .世界各国控制洪水的新途径

C .单纯重视防洪工程不能有效控制洪水D .非工程措施逐渐成为防洪规划的主导

主旨在但之后,选a

但“我们可以知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这种表述本身并不意味着一定是选出主旨句,所以,还是要注意。而另一类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下面不符合这段话所要表达的意思的是”,在2006年试题中就不是要求概括主旨,而是判断正误。

这类题目选用的一段话一般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或讲背景或是一种观点,在这之后则用一个转折的关联词分开,有一句话或半句话说明另一种观点。与这转折关联词后的内容相关的选项中提到的内容就是下文要讲的内容。

“填入最恰当的是:”的要求比前两者更我简单。因为有前文、也有后文,需要补充中间的内容。就可以看前后文。这里要求不能只看前文,不看后文。比如:

19.每个人都有命运不公平和身处逆境的时候,这时我们应该相信:。许多事情刚开始时,丝毫看不见结果,更谈不上被社会所承认。要想成功就应付诸努力,既不要烦恼,也不要焦急,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而一味盯着成功的果实,肯定忍受不了若干的寂寞,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

填人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好事多磨 B.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C.冬天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D.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答案选B。这段话其实是找主旨句。看完整段话就能看出,要填入的话就是后三句话的概括。 可以说,片段阅读中绝大部分的题目是要求考生把主旨句抽出来。这是分量最大的一部分。

所以,要努力锻炼这个方面的能力。

二、推理题 题干是这样:“作者接下来可能主要介绍的是:”“这段文字后面将要谈论的内容最可能是:”“填入最恰当的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主要想告诉我们()前两种表述要求的内容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前文来推后文。后两者要求推出言外之意。(个人认为这种题目会在以后的真题中大量出现。它反映了趋势) 推理题不会是原文的明确表述,一定要避免就事论事。

推理题:

1. 把握推理范围,大致全段,小至词语或句子。

2. 严格遵循逻辑规律,保持严密的逻辑和正确的思维过程

3. 可以利用相关部分提供的事实、背景和常识去推理。

正确:不是文中明确说明的内容。含义深刻是解!

干扰:

1. 只是原文简单复述。

2. 看似推理,但是答非所问。。

3. 看似推理,其实张冠李戴,如把原因说成结果,把结果说成原因,把手段说成目的等。

4. 不要掺杂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选项往往是错误的!

5. 推理过头,概括过度

6. 有的瞎编的

结论题:偏重于归纳,重要的是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注意过于概括,过于全面或过于细节化的往往是干扰项。

解题时要留意那些话中有话的句子。要留意那些含义深刻或结构复杂的句子。

特殊的题型:

针对作者思路的判断:要猜后面就看结尾,猜前面看开头。

5 .湿地指的是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称地球三大生态体系,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抵御洪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998 年那次长江大洪水让人们终于意识到湿地(尤其是和长江相通的许许多多湖泊和沼泽地)能够对洪水起到缓冲的作用。可是,许多湖泊因为围湖造田的需要而被人为隔离了,只留下一个很少开启的水闸和长江相通。于是,这些自然形成的水网被拦腰斩断,遇到洪水便无能为力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qian

A .围湖造田是一项弊大于利的错误举措

B .占用湿地是造成长江洪水的重要因素

C .人类应该反省自身行为对环境的破坏

D .应该充分发挥湿地对洪水的缓冲作用

答案选c,题眼在“可是”后。

8.中国很早就有鲛人的传说。魏晋时代,有关鲛人的记述渐多渐细,在曹植、左思、张华的诗文中都提到过鲛人。传说中的鲛人过着神秘的生活。干宝《搜神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虽然不断有学者做出鲛人为海洋动物成人鱼之类的考证,我个人还是认为他们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人类,其生活习性对大陆人而言很陌生,为他们增添了神秘色彩。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主要介绍的是:

A.有关鲛人的考证B.鲛人的什么传说

C.有关鲛人的诗文D.鲛人的真正居处

答案选A。接下来谈能证实作者个人观点与判断的有关证据。

篇二:五年级下册语文字词知识点总结

※ 注意:文中加粗的生字和拼音是比较容易记错和混淆的,请重点记忆。

第 一 单 元

1、《草原》

[我会写]*毯[tǎn] (毯子)(地毯)(毛毯)(绿毯如茵) 渲[xuàn] (渲染)(渲房)(淘渲)(打渲) 勒[lè] (勒索)(勒令)(勾勒)(悬崖勒马) *吟[yín] (吟唱)(吟咏)(呻吟)

迂[yū] (迂腐)(迂级)(迂见)(迂回前进) *襟[jīn] (襟怀)(襟带)(胸襟)(襟飘带舞) 蹄[tí] (蹄子)(蹄筋)(马蹄)(马不停蹄) *貌[mà

o] (相貌)(外貌)(礼貌)(貌合神离) 拘[jū] (拘捕)(拘留)(拘禁)(拘泥成法) 羞[xiū] (羞辱)(羞涩)(害羞)(羞与为伍) *涩[sè] (羞涩)(涩滞)(艰涩)(才短思涩) 跤 [jiāo] (跤场)(摔跤)(跌跤)

偏[piān] (偏向)(偏爱)(偏旁)(以偏概全) 涯[yá] (涯际)(生涯)(无涯)(天涯海角) [我会认]

鄂[ē](鄂温克族) 巧记生字

1 / 40

多音字

行【háng】 (双行)(银行) 【xíng】 (步行)(举行) 运用:步行(xíng)街街口,有4家银行(háng)。 勒【lēi】(勒紧)(勒措) 【lè】(勒令)(勒碑)

运用:工商执法人员勒(lè )令不法商贩将假冒商品装袋,并用绳子勒(lēi)紧。 辩字组词

渲(渲染) 蹄(马蹄) 羞(害羞 ) 跤(摔跤) 崖(天崖 ) 喧(喧闹) 啼(啼叫) 差(差别) 胶(胶水) 涯(生涯 ) 毯(毯子) 勒(勒索) 吟(吟唱) 迂(迂腐)襟(襟怀) 毡(毡帽) 靳(姓靳) 吩(吩咐) 迁(迁徙)禁(禁受) 貌(外貌) 拘(拘束) 涩(苦涩) 偏(偏向) 藐(藐视) 驹(马驹) 添(添加) 编(编写) 近义词

热闹—暄闹响亮—洪亮 飞驰—飞奔 天涯—天际 舒服—舒适拘束—拘谨 勾勒—勾画 柔美—优美 反义词

迂回—径直拘束—洒脱 静寂—热闹 柔美—刚强 无限—有限低吟—高唱 舒服—难受 清鲜—污油

2 / 40

勒——悬崖勒马,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止步。在陡峭的山崖边上勒住马的缰绳,使马止步。比喻到了极危险的地步。及时醒悟回头。典出自《元曲选外编?郑德辉<智勇定齐>三》:“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同义词:迷途知返。 资料链接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陈巴尔虎旗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部,海拉尔河下游,滨州铁路经 过南境。这里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农产品有小麦、油菜籽、甜菜等。 教你一招:

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是指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融人作者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本文就成功地运用了情景交融法,作者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叹之情。情景交融能使情与景融为—体,达到彔中有情、情中有景、情由景生、情以景显的艺术效果。 那么,如何运用情景交融法呢?

1.寓情于景,使人心领神会。就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让读者自己读出它的美和韵味来2.即景抒怀,直抒胸臆。自然景物和它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触动了作者的情感,并使其直接抒发出来。3。精笔细描,运用修辞手法。可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感情渗 透于字里行间,融人景物描写之中,使—切景物都含情,—切景语皆情语。

2※、《丝绸之路》

[我会认]

矗[chù] ( 矗立) (矗入) 凹[āo](凹凸)

戎[rónɡ] (戎装) (投笔从戎) 循[xún] (循环) (循规蹈矩) 鸵[tuó] (鸵鸟)

匕[bí] (匕首)(刀匕) 贸[mào] (商贸) (贸易) 芝[zhī] (芝麻) (灵芝) 奂[huàn] (美轮美奂)

3 / 40

载【zǎi】 (刊载) 【zài】(装载)

运用:经过数载(zǎi)的潜心学习,他终于学有所成,载(zài)誉归来。 将【jiāng】(将军) 【jiàng】(将领)

运用:爷爷希望我将(jiāng)来能当jiàng(将领)。 作 【zuō】(作坊) 【zuò】(作文)

运用:这作(zuò)家是作(zuō)坊主的儿子。 近义词

凝望——凝视 飘扬——飘荡 遐想——遐思 欢腾——欢跃

精彩——出色 迅疾——迅速 守候——等候崇山峻岭——千沟万壑始料不及——出乎意料 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反义词

典雅——粗俗漫长——短暂隐约——清晰 古朴——新潮 不计其数——出乎意料精神饱满——萎靡不振 探索学习

循——因循守旧,因循:沿袭。守旧:死守老一套。指思想保守,墨守成规,不求革新。典出自《汉书?循史传序》光(霍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同义词:墨守成规. 资料链接

4 / 40

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故事

玄奘是唐代著名的高僧,杰出的翻译家,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旅行家和最全面地记述古代丝绸之路沿途情况的著作家。玄奘从凉州出玉门关时西行,历时多年,游历三十多个国家,行程五万余里,最终回到长安。他的《大唐西域记》记叙了沿途见闻,为我们了解西域、中亚、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历史情况,了解丝绸之路的面貌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是一部闻名世界历史地理名著,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3、《白杨》

[我会写]

晰[xī](清晰)( 明晰)

伞[sǎn](跳伞)(打伞)(雨伞)(太阳伞) 抚[fǔ] (抚摸)(抚养)(爱抚)(安抚) 巧记生字

绍[shào] (介绍)(绍兴)(绍剧)

疆[jiāng] (疆域)(疆土)(边疆)( 新疆)陷[xiàn] (陷阱)(诬陷)(陷入)(缺陷)

要【yāo】 (要求)(要挟) 【yào】 (紧要)(纲要)

运用:要(yào)领的释义是体育、军事操练中某动作的基本要(yāo)求。 模【mó】(模范) 【mú】(模样)

运用:小孩子总爱模(mó)仿,打扮成奇怪的模(mú)样。 辩字组词

抚(抚摸) 绍(介绍) 僵(僵硬) 陷(陷阱)晰(清晰)伞(雨伞) 扶(扶持) 招(招呼) 疆(边疆) 焰(火焰) 淅(淅沥)余(多余)

5 / 40

篇三:正确使用词语

专题(五)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命题特点】

1、熟语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不仅体现在对熟语的辨析使用上,而且在语音、字形及语言表达中均有所涉及,因此,对熟语必须从读音、字形、结构、意义及使用全方位地掌握。

2、高考考查的熟语,生疏度是有所控制的,既非生僻,又非浅易,一般说来,出现在试卷上的熟语应是常见的,而且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考查根据语境选择熟语的能力。

3、命题人往往选考容易让人望文生义的熟语以引诱考生上当,或选考容易让人以偏概全的两用熟语,或选考某一熟语虽较为熟悉但不结合语境仔细辨析可能出错;另外,为了不难为考生,一题中总有一两个熟语是我们把握较大的,这些熟语在褒贬色彩、适用对象、范围大小、词义轻重、词性搭配、逻辑情理上较为明显。

4、谚语、惯用语、歇后语,通俗易懂,应当成为得分点。 【基本类型】

【结论】

1、了解基本类型,提高判断避误的能力,弄清所用熟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2、从修饰关系上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语义矛盾或前后重复的现象。 3、逐字解释熟语,同时注意熟语的整体意义,语境的组合与搭配,特别注意两用熟语的意义和使用。 基本题型】

1、 客观判断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样题:2006(四川卷)】

2、主观改错题——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样题:2006(福建卷)】 【病句类型】

专题(四)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基本题型】

1、选择填空题——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样题:2006(北京卷)】 2、选择判断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样题:2006(辽宁卷)】 3、自主填空题——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样题:2006(全国卷1)】 【命题特点】

1、随着高考试卷结构与题量的调整,实词与虚词的运用合在一起来考查已是大势所趋,在语病的辨析和修改中也可能会涉及到实词、虚词运用是否正确的问题。

2、考查重点将仍是结合语境把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虚词则仍将主要是平时常用、语法意义比较接近但在使用中容易混淆误用的虚词。

【辨析同义词

语言的敏感性(“意会”)。关键是树立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

2、辨析词语的内部结构,汉语中,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占大多数,许多同义词有一个语素(用一个汉字表示)是相同的,其含义当然也是相同的;另一个语素是不同的,词义的区别就体现在那个不同的语素上。例:“审定”“审订”;“失言”“食言”;“必须”“必需”;“圣地”“胜地”;“化妆”“化装”。

3、利用选择题题型特点,先易后难,化难为易,充分利用已知推断未知。 『辨析同义词口诀』

词语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是否符合具体语境; 使用对象是否超出了词语的使用范围; 感情色彩是否与具体语境相吻合; 该词语的语法功能是否有所越位; 词语的使用程度是否恰如其分。

【结论】

1、正确使用词语,前提是大量积累,积累的有效途径是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注意力及对

题(二) 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 【命题特点】

从2004-2006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字形题来看,主要从音近音同致误方面切入对汉字字形的考查,既考查辨析同音字的能力,又考查辨析形似字的能力;

有的年份虽未涉及字形的考查,但在第Ⅱ卷的名篇名句默写中却往往将名句默写中的难点设置在同(近)音、形近、义同的字、词上;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