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管理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探索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5  分类: 学校管理制度 手机版

篇一: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建设的探索

编辑推荐 迈入新世纪以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题中之义,“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这一命题,对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建立治理结构完善的新型学校,有着深远的意义。现代学校制度为什么要建立,怎样建立,对学校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曰益引起教育同仁的关心和思考,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和研究正渐入佳境。

内容简介 立足区域发展,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在区域教育事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列为重点研究项目,从2005年至2008年,着眼学校内部关系和学校与社区关系的探索,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围绕“科学的制度、民主的管理、开放的校园”三个维度收录了来自基层学校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部分研究成果,尝试从学校实践者的角度,来回答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为了什么,可以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意在以一种改革创新的精神对现代学校制度作出自己的诠释。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留下探索的轨迹,也希望为今后的探索提供借鉴与指导。

书摘与插图 科学制度篇 1.“普陀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若干方面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报告 二、课题核心概念释义 现代学校制度之“现代”有两种释义。一种指比照过去之时代的当今之时代,那么历史长河中任一点皆可为“现代”。此种理解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问题中强调的是历史时代背景对学校制度的影响、学校制度与时代背景的契合。一种特指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社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所形成的社会风貌,这种理解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问题中多数强调社会经济、科技因素对学校制度的影响。 “学校制度”又称“学校教育制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方面的规则,简称“学制”。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广义指的是为了指导和约束学校的行为和与学校有关的组织、机构、人员等的行为而制定的教育法律、规章等成文的规则体系,以及学校、学校所在的社区中的组织、人员认可了的与学校有关的习惯、道德标准、风俗等未成文的规则体系。广义的“学校制度”包含了狭义的“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个在实践中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动态概念。目前理论界有这样一些观点: 其一,特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学校依法自主、民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其二,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

学校法入制度为基础,能够规范政府与学校的新型关系,政校分离,产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由教育管理专家负责日常管理,指导和约束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其三,指符合现代教育基本理念,构建学校法人制度以确立学校的主体地位,以学校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新型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制度。其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前提,确立学校的法人主体地位是关键。 ?? 目录

前言科学制度篇 1.“普陀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若干方面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报告 2.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学校科学制度 3.组织变革促进学校主动和谐发展 4.学校主动和谐发展的三维组织结构 5.学校后勤从管理走向服务 6.现代学校制度的机制架构探索 7.构建现代学校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8.学校中层干部执行力刍议 9.打造学习型团队走向现代学校制度 10.学习型团队有效行动方式的探索 11.扁平化交叉式学校管理结构的研究 12.推进管理结构改革破解教学衔接难题 13.围绕学校德育目标发展学生学习品质的研究 14.构建学校德育目标体系的思考 15.提高对生对话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16.创建“一日巡检制”导控学校教学质量 17.构建“过程、导向、多环节”的教学质量导控制度 18.学校“一日巡检制”初探 19.教师自主发展与高质量教学的行动研究 20.发展性教师评价与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

21.发展性评价助我专业发展 22.发展性教师评价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 23.发展性课堂评价促教师专业成长 24.系统思考整合资源构建现代学校组织文化 25.小学“人文化”管理机制的建构研究 26.唤起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 27.建设自主研究的教研团队 28.完善学校内部干部任用与培养机制民主管理篇

29.坚持以校为本实施民主管理 30.基层党政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加强优化教代会工作推进现代学校制度 32.发挥教代会中心组在推进学校民主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33.规范教代会运作方式推进学校民主建设 34.从三个维度构建学院民主管理体系 35.构建民主决策程序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36.关于学校民主管理状况的调查报告开放校园篇 37.家校合作互动建设开放校园 38.现代学校制度中家校合作模式的研究 39.建立学校“家长议事会”制度的思考与实践 40.家校合作促进“两纲”教育 41.学校与家庭联动机制的研究 42.“家长一日校长制”初探 43.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带来的启迪 44.立足社区实施学校家庭教育 45.家园合作互动“循环操作模型”的探究 46.幼儿小班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家园互动 47.指导家长做好幼儿入学准备

学校变革:对学校发展困境的回应

“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着一个彻底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4]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而且学校的发展已经到了要突破制度性障碍的时候了。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实现传统学校向现代学校的转型,是社会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学校在新形势下更新与发展的关键。通过上面对现代学校制度的分析,我们知道,现代学校制度主要涉及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三个层面,在现代学校制度的框架下推动学校变革,可以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1.学校与政府关系的重新定位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重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学校自主办学的激活。传统学校制度在政府与学校角色关系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混淆,即政府在职能上将学校应该具有的职能全部包揽过去,对学校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从而使学校失去应有的自主权,出现学校成为政府

附属机构的现象。在学校产权制度上,学校投资一般由国家计划统一安排,政府无偿拨款,政府与学校的投资行为混为一体,导致了学校产权结构的不合理和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在学校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方面,学校作为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上级政府部门直接管辖学校的人、财、物,使学校缺乏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机制,形成了封闭办学,机制僵化、活力不足的问题。政府与学校之间的这种关系主要是一种“纵向关系”,不适合学校成为独立的法人,在办学市场上独立作为。

作为公共教育的举办者和管理者的政府,在现代学校制度下,需要主动调整与学校的关系,实现政校分离和自身的职能的转变,给学校以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要由过去单纯的隶属关系,转变为自主权和行政权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新型关系。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是权力下放、重心下移,突出责任和服务功能。政府应主动转变教育管理职能、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将上下级的被动关系转变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将对学校的具体指令性行政管理转变为以宏观调控和以服务为主,通过立法、拨款、中介组织、政策引导、督导、信息服务等各种间接手段对学校进行管理。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可以通过三种手段来达成: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学校进行宏观管理;通过下拨经费支持学校的发展;通过督导机构的督导和中介机构的评估对学校进行监督引导。另一方面,政府在下放权利的同时,还应该尊重学校的法人地位,给学校充分授权,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学校办学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2.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对学校内部管理改革进行积极探索。在现代学校制度背景下对学校内部结构进行改革,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最关键的是校本管理机制的建立、学校领导制度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校本管理机制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强调政府职能与学校职能的分离,强调政府将本该属于学校的权利还给学校。政府权利的下放标志着学校具备了实施校本管理的条件,校本管理的特征就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学校成为日常事务的决策主体。校本管理是通过运用分权、授权、协作、团队等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和技术,来构筑学校与外部(上级主管部门、社区等)及学校内部(校长、教师、学生等的相互关系)的新型关系的。[5]学校建立了校本管理的机制,也就等于学校改变了职能,即由原来的执行机构变成了决策机构,学校在享有更多权力的同时也必须为权力的使用及其结果承担更多的责任。建立校本管理机制,需要倡导共同决策,需要将教师、学生、社区、家庭吸引到学校决策中来。建立校本管理机制,还需要改革学校组织结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结构决定组织功能,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组织功能。传统科层式的学校组织结构需要变革,适应校本管理开展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需要建立,学校要削减不需要的部门或者合并功能类似的部门;减少学校决策层与操作层之间的间隔层次;改变传统垂直传递信息的组织沟通方式,增加横向联系与沟通;并尽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转移。

学校领导制度的改革。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还需要配合学校法人制度,依据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责权明晰的学校领导制度。为此需要健全由党组织、校委会、教代会三者责权明晰的学校领导系统。在传统领导体制中,校委会、党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三者责权模糊,混淆,存在不能很好的行使各自权力,甚至越位的现象。而在现代学校制度下,各个领导职能机构应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学校党组织是学校重大事情的决策机构和保障监督机构,以校长为代表的校委会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决策的执行

机构,教代会是民主决策和监督机构。),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制衡的有机协调系统。学校领导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校长传统角色的转变。在传统学校领导制度中,校长既代表学校,又代表政府,不能合理、有效地行使权力,校长只不过是上级指示的传达者和贯彻者。而现代学校制度下,校长的角色具有多样性,他不仅是学校目标的开发者和领导者,而且还是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者、启动者和协调者,学校理念的塑造者、学校权利的分享者以及学校与外界的沟通者,因此当前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快校长的专业化建设。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人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人的因素在组织绩效中起着关键作用。学校人力资源有着其他资源不可比拟的优势:知识性、智力型、教育性。现代学校制度强调学校质量的提高应着眼于开发最具活力的人力资源上,尤其是对教师资源的开发。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规划。从战略角度做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学校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和学校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二是学校教职工的聘用。教职工的聘用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内容,聘用高素质的,有潜能的人才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应根据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规划和科学的教师资格标准聘用教师。三是学校人力资源培训。教师培训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创造智力资本的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尤其是通过校本培训,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四是学校人力资源的激励。学校工作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就是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使不同层次人力资源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促进教职工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为学校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3.学校与社区、家庭关系的重新建设

学校是开放的社会组织。社区和家庭对学校发展有着更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学校制度框架下,构建学校、社区与家庭“三位一体”的学校教育体系,是学校变革的重要方面。传统学校制度缺少一种开放的机制,学校基本处于“闭门办学”的状态,与环境很少接触,而且很大程度上将社区和家长隔离在外,在这种情形下,家长和社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也严重缺位。现代学校制度强调学校组织的开放性,强调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沟通,交换和互动。根据现代学校制度的要求,学校要努力将社区和家庭纳入到学校管理的框架之中,并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的有效、互动机制。

教育民主化是一直以来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不断探讨的一个话题。教育民主化不仅是要把更多的教育给予更多的人,而且还要使更多的人参与教育管理。社区、家庭参与学校的教育发展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体现。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互动机制,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拓展社区和家庭的服务功能,争取社会各界参与学校管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协调的运行机制,是学校需要大力开发的一项职能。同时,家长和社区也要从建议者的角色向决策参与者转变,能够站在学校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学校要引入社区、家庭的参与和监督,必须要主动地公开校务,定期及时地向社区和家长报告学校的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情况以及学校政务、财务活动中的重要事项,并随时接受社会和家庭的监督;为了获得学校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学校要善于在社会与市场中发现需求,谋求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从而整合各种资源,获得主动发展;为了更好的发展,学校还可以邀请社会人士、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加入学校领导决策机构,参与管理学校的发展,拓宽学校发展的决策视野;加强与社区和家长的联系,学校还可以吸纳各领域的专业人士、有技能

的学生家长、社区成员,充实学校的教育教学力量;学校还可以运用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各类社会教育资源,使学校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在现代学校制度下,学校还要定期接受教育中介机构对学校的评估。教育中介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具有双向服务、双向沟通特点的中观管理层,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沟通、公证、监督和评价功能的机构。如教育决策咨询机构、教育信息管理机构、教育拨款审议机构、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机构、教育考试机构、资格证书机构等,设置中介组织的目的在于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使政府对教育的决策和管理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三、学习型学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下的学校变革策略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脱颖而出的一种的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以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才将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推向高潮。圣吉在其著作中首倡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认为学习型组织是这样一种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并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要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构建组织共同远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来完成。台湾学者杨硕英先生对此评论到:“圣吉所希望建立的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同凡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由伟大的学习团队形成社群,有着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不断创造,持续蜕变。在其中,人们胸怀大志,心手相连,相互反省求真,脚踏实地,勇于挑战极限及过去的成功模式,不为眼前近利所诱,同时以令成员振奋的远大共同愿景,以及与整体动态搭配的政策与行动,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由真正的学习中体悟工作的意义,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实现,并与周围的世界产生一体感。”在学习型组织研究热浪的影响下,许多学校以学习型组织的理念为核心,探索构建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学校的价值,就学校组织的层面而言,一方面除了能有效适应环境变迁,让学校组织学得更快、更好,增加生存的竞争力以外;另一个更深远而根本的价值,则是让学校组织内的个人可以活得更有意义。这两个学习型学校的重要内涵,涉及的是一种组织理论的典范转移,而学习型学校之所以值得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就在于它能够以人为主体,及以系统的角度思考,来处理学校中人的意义感以及提升组织的运作绩效,是一种值得加以发展与追求的学校组织型态。[6]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背景下,建设学习型学校可视作学校变革的一种策略。罗伯特·欧文斯和卡尔·斯坦霍夫在分析学校组织时,将学校组织内部结构分为人的子系统、结构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和任务子系统四个要素。建设学习型学校也可以从这四个要素入手。[7]组织结构中人的因素的变化最终都要体现在人的行为上。彼得·圣吉认为创建学习型组织要进行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构建组织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学校组织成员在建设学习型学校时要从这五方面对自己不断地加以完善。(1)突破外在施压,实现自我超越。传统学校组织过分强调对成员的外在的要求,把成员看作具有依赖性的个体而忽视了学校成员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动机与需要。为了发挥自身的潜力,学校组织成员要实现自我超越,理清自己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客观地观察现实,将学校的要求和自己的愿望加以合理的整合,从而突破外在要求、完成自我实现。

(2)改变心智模式,进行系统思考。心智模式是一个人理解与看待周围事物的思维模式。长期以来我们个人已经习惯了局部或静态思考为主的心智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因此在构建学习型学校时,学校组织成员要检查和修正自己的思维模式,学习在解决问题时候要了解整个环境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向以注重互动关系与动态变化的系统思考为主的共同心智模式转换。(3)转变学习方式,开展团队学习。现代组织的工作单

篇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在市人民政府与北师大联手启动的“孝义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促进工程”中,我校做为全市农村小学实验基地之一,紧紧围绕项目第三学年“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施主题,努力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逐步使学校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今年暑期我们聆听了刘永胜教授等专家讲解关于如何制定学校章程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10月19日——25日,市教育局又组织实验校长赴北京高级研修。我们认识到学校制度建设在学校科学管理中的重要性。在市教育局项目办的指导下我校成立了学校制度建设领导组。依法对学校的章程、三年发展规划等规章制度进行了详细修改制定。并经学校教代会通过。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我校建立了以学校章程、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纲领的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实现了学校管理有章可循,依章治校。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下面我从以下五方面汇报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用制度文化提升学校科学管理能力

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等相关的教育法律、法

规,增强法制观念,把依法治校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议程,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

二、用制度文化搭建依法治校平台

根据有关法律及我校章程,学校制定了《教职工岗位聘任办法、条件及绩效考核方案》、《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等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做到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通过落实教代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和监督干部的职权,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的进程。学校通过实施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让广大教职工在获得对学校知情权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教职工民主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真正实现学校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

三、用制度文化引领教学改革方向

金晖小学在“金玉其质、晖耀一生”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依据章程,紧紧围绕“自主教育”特色建设目标,制定了课堂教学理念:面向全体、乐学善教、自主教学、轻负高效。制定了课堂建设目标:课堂教学自主化、自主教学学科化、学科教学模式化、模式教学课型化。所涉及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等10

个学科教学模式。同时健全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来规范教学教研工作。严格落实课堂教学流程:三学三环。【三学】:独学、对学、群学;【三环】:展示、评价、拓练。课改模式根据章程,围绕教学流程,教导处出台了《金晖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职工学习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在课堂建设目标理念的引领指向下,学校把教学研究的着力点倾斜到变“他主课堂教学”为“自主课堂教学”和“自主课堂学习”这一重心上,紧紧围绕“自主教育”这一总课题,组织低、中、高段教研组确立了学科研究“小课题”13项。同时,我校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组挂靠,形成对接,确立了“自主探究学习策略研究”的子课题。通过各类活动,学校推出了14名“专业成长显著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四、用制度文化创新德育养成模式

1、学校根据《家长委员会制度》成立了“小学家长教师联合会”。我校以“家访”、“亲子教育”、“家长义工进校园”等活动,扎实推进“联合会”的工作,并通过举办家长讲座、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自主教育联系卡》等多种举措,以及邀请市镇两级关工委来校作报告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今年,学校先后召开了两次家长会,两次“小学家长教师联合会”,并评出优秀家长43名。

2、开设道德讲堂。我校先后举行了四期讲学:①主题为“尊老、敬老、爱老”;②主题为“感恩父母、关爱他人”;③主题为“百善孝为先”;④主题为“传承孝道、学会感恩”。道德讲堂开讲以来,学校多次分批组织学生走进新区开展“爱护环境、爱我家园”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自愿者走进老年公寓,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并启动了“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仪式。

3、创新常规育人环境。学校通过学生自主升国旗,自主开展“一队三岗”、自主召开班队会以及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等活动,促进学生“自律、自育”能力的提高,良好行为习惯和能力的形成。

五、用制度文化推进特色建设进程

1、打造特色“体艺2+1”高效课堂,让二课堂活动形成制度化

以“自主参与,培养兴趣”为主题,开发配备了系列性校本课程:之一指尖上的智慧《纸浆画》;之二指尖上的智慧《快乐剪纸》;之三《口风琴》;之四《花样跳绳》;之五唇齿间的表达《英语口语》。同时,依托我校创建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基地,开设了“舞蹈、绘画、二胡、葫芦丝、中国舞、街舞、手工、书法”等兴趣活动培训项目。每周一至周五下午课间活动时间和放学后进行分组训练。

2、推进“五自”活动。“五自”活动:即生活自理、学习自主、活动自主、管理自主、评价自主。我校自主教育研究中心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缺失和需要,分别编制了低、中、高段《小学生“五自”活动指导要点及操作评价手册》,付诸于课内外的指导与实践之中。“五自”活动具体由后勤处主抓生活自理的实施;由教导处主抓学习自主的实施;由政教处主抓活动自主、管理自主的实施。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的有效化和常态化,学校制定了考评《方案》,逐项配以评价工具,采取学生日评,教师、家长周评,月末总评的方法,着力推进“五自”活动落实到位。

在学校制度化建设的引领下,学校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荣获山西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吕梁市“少先队红旗大队” 等荣誉,是北京师范大学孝义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验工程“实验基地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重点支教项目“全国重点实验基地”,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面临的实际问题

1.在学校制度化管理下 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我们实施制度化管理体制的根本出发点,是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能动性,使学校管理对每位教师学生更加合理公平,更符合管理

篇三:现代学校制度探索

现代学校制度探索

北仑中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2013年4月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关于启动现代学校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我校紧紧抓住成为现代学校制度试点学校的契机,努力破解阻碍北仑中学发展的基本的、重大的、亟待解决的制度问题,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学校制度,激发学校活力,调动学校校长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以校为本”落实到“以教师为本”,最终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入探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方法和途径,引领北仑区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实验内容

1、依法治校:完善校长负责制,依法落实校长办学自主权,积极探索课程设置、人事制度和内部分配体制的改革;依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依法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培育一大批教育教学名师。

2、民主治校:依法落实民主管理职能、民主监督职能制定完善规章制度,明确监督事项,规范议事程序。重点是完善学校行政班了会议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工会制度、学生会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等,

3、学术治校:依法落实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学科指导委员会制度,明确工作职能和程序。

三、具体措施

1、在全体教职工中提高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思想认识

学校将利用教职工大会和年级会议等形式,宣传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统一认识,规范行动。通过学习要充分认识:现代学校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主体,是实施国民教育的重要保障体系。学校的内部结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育过程以及对外部的适应性和开放性如何,直接影响着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建立起民主的、法制的、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公正透明的、运转高效协调的、与社区相融合的现代学校制度,推动学校尽快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校“硬实力”的提升为主转向学校“软实力”的提升为主,把“软实力”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的“硬实力”,从而推动学校快速、全面地成为现代学校。

2、进一步发挥我校教代会在民主治校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校坚持实行教代会制度,推行民主管理,确立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会是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是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将进一步重视工会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只要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提交教代会讨论。完善校务公开,提高透明度。

3、树立学校管理目标的人本和校本观念,实现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发展

现代学校制度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因此学校将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让教师认识到自己劳动的价值,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发挥教师的创造潜能,以高度的责任感激发其创造活力;其次,学校行政和管理部门职员要确立服务意识,时时处处为教师着想,为教师办实事,为教师发展创造机会;此外,建立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以宽容的精神理解、相信教师也是教育创新得以发展的前提。借助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机会,重新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让每个学生选择一份富有个性的课程,为每个学生创造一片充分发展的时空,使每个学生获得一个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实质是环境的创造,情境的创设,氛围的创立,课堂存在形式应变被动为主动,互动,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应变传统的听、读、背、练为现代的参与、互动、探究和体验。牢固树立校本观念,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由校长、教师、学生自己探讨解决学校问题的方案并在学校加以有效实施;基于学校,从学校实际出发,挖掘学校潜力,利用学校资源,释放学校活力,求得学校发展。校本的实施,校本课程是核心。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发展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自然、信息化和校内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人员及其他力量合作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4、重新修订与现代学校制度不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将仔细甄别原有规章制度中过分重视学校工作的静态和有序性,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只注重了科学化和规范化,而忽略了校本和人本的那些条款。原有制度中有的条款标准越来越细,以致于事事处处、一言一行都有明确的规定、规范加以约束,使学校失去了活力,教师失去了灵性。对这部分规章制度,要酌情予以修改和完善。

5、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建设学校与社会、与家庭的多向互动机制 建设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互动发展的机制,是开展现代学校制度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整合各类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注重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相互开放和共享,努力形成“科学、民主、高效”的校本运作机制。确保学校的整体工作做到决策正确、执行到位、监督有力、反馈及时, 形成一个精简、灵活、高效并充满活力的内部管理机制,确保学校的顺利发展。同时,学校主动服务社区,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和资源服务;让社区参与学校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办学,建立德育实践基地,丰富学校的办学内容。

6、让创新成为现代学校制度的一部分

因为现代创新素质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而创新活动、创新教育没有制度做保障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创新制度的构建应该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突破点,是研究的中心问题,要充分以校为本。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10月):成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小组,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研究的总体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做好现代学校制度实验的思想、组织、人员、经费等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与推广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7月):全面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实验工作,突破重大制度,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基本框架,并在实验基础上稳步推广。

第三阶段:总结与深化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2月):全面反思与总结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经验与成效,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为现代学校制度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组织机构

1、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林世华

副组长:赵喜平、李进华、马洪炎、王需要、贺满耀

成 员:各处室主任、年级部主任,教研组长

2、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小组

组 长:李进华

成 员:各处室主任、年级部主任,教研组长、全体特级教师

现代学校制度不能靠简单的移植,而是要在教育自己的土壤中孕育、生长、开花、结果。我们坚信,仑中的教育现代化制度建设,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全体仑中人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2013年10月

芦渎中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北仑区教育局关于《北仑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方案》精神,我校紧紧抓住教育教学改革的契机,努力破解阻碍桃园中学发展的基本的、重大的、亟待解决的制度问题,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学校制度,激发学校活力,建立和完善 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调动学校校长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以校为本”落实到“以教师为本”,最终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为稳步有序地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及省厅与市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尊重教育发展规律,针对学校教育发展中基本的、重大的、亟待解决的制度问题,有效整合行政、研究与 实践等各方力量,通过制度改造、制度重建等方式,构建思想理念先进、法规依据充分、具体运行正常、实践成效显著的现代学校制度框架,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全力打造“幸福教育”,全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主要目标与总体部署

(一)主要目标

用半年左右时间,推进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以创设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调整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解决 制约和影响学校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为目的,科学统筹,明确目标, 增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具体目标

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主要包括“一个核心,六大任务”。核心是“民主、科学、高效、创新、专业、特色”“三大板块”。

“六大任务”:构建效率型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构建人本型的系统化规章制度;构建和谐型的合作化外部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健全现代学校资产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学校监督评估制度。

三、工作重点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现代学校领导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现代学校资产制度、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和现代学校监督评估制度。

1、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下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下的法人治理结构,即建立学校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学校行政班子),以实现政校分开和监督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2、建立现代学校内部管理制度。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根据《学校章程》和校委会决策负责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及行政管理,完善开放流动、公开、竞争及富有活力的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和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

(1)建立现代学校人事用工制度,人事管理的考核与竞争机制。

一是强化岗位管理,教师全员聘任。在市教育局核定编制的范围内,按照“资格准入、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原则,不断完善教师的聘任工作。严格聘用程序,严格合同管理,

严格聘后考核,全面推行“岗位聘用制”,学校推行全员聘用制的前提是实行岗位管理。我校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建立以事定岗、以岗择人、按岗聘用的岗位管理制度,用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学校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采取公开考录、竞争上岗等形式选聘,逐步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

三是细化教师考核管理制度。学校根据制订《芦渎中学教职工量化考核评价方案》,内容包括“师德考核项目及考核基本要求”,“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考核考核项目及考核基本要求”,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的依据。

(2)完善学校内部的分配激励机制。

学校根据“按需设岗、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深化教职工的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学校在实施校内分配制度、考核制度、岗位成才奖励办法等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坚定不移的推进学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

学校依据本单位的事业发展、人员结构、经费类型和运行效益等特点实行新的分配办法,坚持工资分配与业绩和贡献挂钩,真正做到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

(3)修订相关的内部配套制度 。

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全面修订工作,包括党务、校务、教务、教科研、学生处、师资管理、总务后勤、工会、团委等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建立现代学校监督评估制度。

1.实行学校目标管理考核。

建立科学合理的责任考核制度,引入事业目标责任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区教育局、校务会对学校年度履行职责、开(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校本管理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探索)展业务活动、完成年度目标责任、运行效益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以督促学校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各项任务,确保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2.完善学校财务审计报告制度。 学校在建立完善的事业法人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严格实行全面的事业财务审计和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学校财务监督。

四、具体措施

1.观念引领——建起先进的制度观念基础理念,切实用新的思想观念武装头脑、指引行动。

学校将利用教职工大会和年级会议等形式,宣传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统一认识,规范行动。通过学习要充分认识:现代学校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主体,是实施国民教育的重要保障体系。学校的内部结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育过程以及对外部的适应性和开放性如何,直接影响着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形成现代教育观、师生观、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等,使现代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奠定先进观念基础。建立起民主的、法制的、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公正透明的、运转高效协调的、与社区相融合的现代学校制度,推动学校尽快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校“硬实力”的提升为主转向学校“软实力”的提升为主,把“软实力”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的“硬实力”,从而推动学校快速、全面地成为现代学校。

2.重点突破——部分重大制度取得实质性突破。规范制定《芦渎中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对独立、相互支持的新型学校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学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