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应急预案 > 列表页

应急预案名词解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8  分类: 应急预案 手机版

篇一:应急管理名词术语解释

应急管理名词术语解释

突发公共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和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应对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

应急预案:指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事先制定的,用以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用什么资源来做的应急反应工作方案。

总体应急预案:指国家或者某个地区、部门、单位为应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综合性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指国务院或者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单位根据其职责分工为应对某类具有重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通常作为总体预案的组成部分,有时也称为分预案。 应急处置:指对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应急响应措施。

专项指挥部:指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经市政府同意设立的,对有关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实行统一指挥协调的各专项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委员会等机构。

应急工作机构: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和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日常办事机构。

监测:指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观测收集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评估预测的过程。

突发公共事件重大信息:指对本地区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关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包括单独或其它因素一起可能引起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各种类突发公共事件隐患;本地区可能、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和泼及范围可能扩大的有关情况;其他地区可能、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的,并可能会对本地区的生命财产、生态环境、社会秩序等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情况;其它地区可能、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的,由于本地区具备与其他地区相似的环境、因素等情况,本地区也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情况等。

预警:指根据监测到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中的相关规定,提前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并提出相关应急措施建议。

应急状态:指为应对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在某个地区或者全市范围内,政府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在一段时间内依据非常态下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采取的有关措施和所呈现的状态。

先期处置:指突发公共事件即将发生、正在发生或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和专项指挥部在第一时间内所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 应急保障:指为保障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种保证措施。一般按功能分为:人力、财力、物资、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治

安维护、人员防护、通讯与信息、公共设施、社会沟通、技术支撑以及其他保障。

应急联动: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联合行动,必要时,与军队、武警部队联动,互相支持,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的应急工作机制。

扩大应急:指突发公共事件危害、影响程度、范围有扩大趋势时,为有效控制突发公共事件发展态势,应急委员会等机构或者单位通过采取进一步有力措施、请求支援等方式,以尽快使受影响地域、领域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各种应急处置程序、措施的总称。

次生、衍生事件:是指某一突发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其他事件。

耦合事件:是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内发生的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突发公共事件。

后期处置: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得到基本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恢复正常所采取的一系列善后处理行动。

篇二:应急预案编制提纲

应急预案编制提纲

目录

第一章 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国家、行业及地方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

1.3适用范围

1.

应急预案名词解释

4工程概况

1.5应急预案体系(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说明本项目的应急预案体系由以上三项中的哪些组成,可用框图表示)

1.6应急工作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等内容) 2事故风险描述

事故风险分析应简述本单位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可引用项目编制的危险源辨识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可用结构图的形式明确组织形式和组成单位或人员。应急组织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3.1应急组织总指挥部或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和权限,办公室的设置,具体联络人和联系电话)

3.2各专业应急工作小组(包括:后勤保障、应急抢险、技术服务、医疗救护、善后处置、新闻发布等,并明确成员、负责人和各小组具体职责和权限)

4预警及信息报告

4.1预警需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

4.2 信息上报需明确上报流程、内容、时限、方法和责任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报告:

1.内部信息接收与通报

2.上报上级单位、主管部门

3.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的信息传递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本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对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Ⅰ、Ⅱ、Ⅲ、Ⅳ级响应)。

5.2响应程序:描述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5.3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组织抢险急救、现场保护、人员撤离或疏散等活动具体安排等)

5.4应急结束:明确应急响应结束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6信息公开

明确向有关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的部门、负责人和程序及通报原则。

7后期处置

主要明确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评估等内容。

8保障措施

应急保障措施包含: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物资装备保障、经费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内容。

9应急预案管理

9.1明确应急预案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使有关人员了解相关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等内容。

9.2明确应急预案演练的形式、范围、频次、内容及演练评估、总结改进等内容。

10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应列出多种联系方式,并及时进行更新

11应急物资名录或清单

应包括主要物资和装备的名称、型号、性能、数量、存放地点、运输和使用方法、调用程序、管理责任人和联系电话等。

另外,为保持应急物资的持续适用性,还需明确对应急救援物资的维护和定期检测要求。

12关键路线、标识和图纸

主要包含:应急指挥部位置、救援队伍行动路线、疏散路线、警戒范围、外部救援力量分布图、联系方式和最佳行车路线等内容。

13其他

13.1项目重大危险源清单

13.2个人防护器具佩戴、抢险救援器材使用、现场自救和互救等注意事项及基本常识等。

第二章 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遵从综合应急预案的框架。在综合应急预案的框架基础上,根据专项应急预案所针对的不同风险类别,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对重复内容可不再赘述),对于应急措施应根据不同风险类别加以详细说明。

如:物体打击应急预案应急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①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人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②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附件1

一、部分术语及名词解释

1.1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1.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1.3应急响应: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1.4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1.5应急演练: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篇三:应急管理名词术语解释

应急管理名词术语解释

突发公共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和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应对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

应急预案:指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事先制定的,用以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用什么资源来做的应急反应工作方案。

总体应急预案:指国家或者某个地区、部门、单位为应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综合性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指国务院或者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单位根据其职责分工为应对某类具有重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通常作为总体预案的组成部分,有时也称为分预案。

应急处置:指对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应急响应措施。

专项指挥部:指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经市政府同意设立的,对有关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实行统一指挥协调的各专项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委员会等机构。

应急工作机构: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和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日常办事机构。

监测:指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观测收集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评估预测的过程。

突发公共事件重大信息:指对本地区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关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包括单独或其它因素一起可能引起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各种类突发公共事件隐患;本地区可能、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和泼及范围可能扩大的有关情况;其他地区可能、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的,并可能会对本地区的生命财产、生态环境、社会秩序等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情况;其它地区可能、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的,由于本地区具备与其他地区相似的环境、因素等情况,本地区也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情况等。

预警:指根据监测到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中的相关规定,提前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并提出相关应急措施建议。

应急状态:指为应对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在某个地区或者全市范围内,政府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在一段时间内依据非常态下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采取的有关措施和所呈现的状态。

先期处置:指突发公共事件即将发生、正在发生或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和专项指挥部在第一时间内所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

应急保障:指为保障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种保证

措施。一般按功能分为:人力、财力、物资、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治安维护、人员防护、通讯与信息、公共设施、社会沟通、技术支撑以及其他保障。

应急联动: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联合行动,必要时,与军队、武警部队联动,互相支持,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的应急工作机制。

扩大应急:指突发公共事件危害、影响程度、范围有扩大趋势时,为有效控制突发公共事件发展态势,应急委员会等机构或者单位通过采取进一步有力措施、请求支援等方式,以尽快使受影响地域、领域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各种应急处置程序、措施的总称。

次生、衍生事件:是指某一突发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其他事件。

耦合事件:是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内发生的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突发公共事件。

后期处置: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得到基本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恢复正常所采取的一系列善后处理行动。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