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意思 > 列表页

读诗使人聪慧,意思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7  分类: 意思 手机版

篇一:培根论美阅读答案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以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象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

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

阅读题:

1.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肃然起敬:

愧悔:

2.对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往往是机遇,而不是公式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规范的是不美的,根据公式创造的也是不美的,只有机遇才是美的。

B.只有机遇才是美的,规范的是不美的,根据公式创造的也是不美的。

C.美的创造和发现需要机遇,而不需要规范它,也不需要公式限制它。 D.美不应该用规范和公式去限制它,而是在适当的机遇中发现和表现它。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5分) 4.第二、四、五段主要各使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5分) 答案: 1.肃然起敬:很严肃地敬重起米。愧悔:羞愧与悔恨。 2.D 3.示例: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美。 4、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篇二: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3月)语文试卷

1.在横线上填写古诗句子。

(1)请君暂上凌烟阁 ,。(李贺《南园》)

(2),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杨炯的《从军行》中“百夫长”泛指,“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壮志豪情。

2.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愿将腰下剑,。(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凉州词》)

3、,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4、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5、___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二首)

6、 __________,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8、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10、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善读可医愚

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近来又出现一种的“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达到实用的目的。但我认为不能全代替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颇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家。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四世孙。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很深刻意的。

刘向说的“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包含两层意思:“医愚”讲的是作用,“善读”讲的是方法。“善读”这点很重要。从古至今,书籍之多,用“如山”、“如海”形容并不过分。人生有限,就是超世天才,也很难把天下的书读尽读完。因此,每个人特别是对主要职业不是与书打交道的人来说,读书还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各人应该根据各自需要从不同的典籍中吸收不同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营养。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每一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每个想读书的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自己借书、购书、读书的目标。这些书就像“药”一样,“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疗自己缺乏知识的“愚”的毛病,使自己变得聪明和充实起来。

过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一般来说这话不错,但对于一些涉世不深,头脑还很单纯的青少年来说,“善读”还是读书中的重要一环。图书就像朋友一样,会给人以善与恶的不同影响。英国一位作家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在我们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被坏书、坏影视作品和有害网站坑害,从一个单纯无知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着实还不少。许多人都是因为缺乏知识,特别是缺乏法制方面的知识造成的恶果。因此,我们的社会各界,老师、家长,在教育青少年勤于读书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善于择书,选择有益的书,充实他们,引导他们,正像选择好药一样,医治他们的缺乏知识的“愚言”之症。

此所谓“善读之可以医愚”也!

《人民日报》 ( 2006-04-22 第07版 )

【小题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

【小题2】作者将“善读”与“医愚”结合起来论述,从论述的重点来看,作者主要论述的是__________,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2分)

【小题3】本文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善读”的必要性?还指出该怎样有选择地读书?(4分)

【小题4】依照下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2分)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像是交了一个益友。”

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撕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书是——我说:“。”

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桓南郡公玄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或行陈不整,麇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常自带绛绵绳,箸①腰中。玄问此何为__________,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②也。”玄无语,去__________,自此小差③。

【注】①箸:穿着,附着;②芒:(麻绳上的)芒刺;③小差(chài):略好一些。

【小题1】解释上文中的加线词

(1)为( )(2)去( )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行走路线不整齐,獐兔跳跃逃走,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B.如果行走路线不整齐,獐兔奔腾跳跃,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C.如果军队行列不整齐,獐兔跳跃逃走,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D.如果军队行列不整齐,獐兔奔腾跳跃,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小题3】桓道恭“常自带绛绵绳”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小题4】从文中看,桓道恭是一个、的人。

2.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共13 分)

幼时记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 4 分)

① 项为之强()② 怡然称快()

③ 凹者为壑()④ 鞭数十()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 分)

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小题3】第三段中“ ”最能表现作者观察时神情专注,“

”概括出作者快乐的心情。(2 分)

【小题4】课文记叙了哪三件趣事?你认为作者幼时是怎样获得物外之趣的?( 5 分))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6分)

【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天净沙?春(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① 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

【小题1】甲诗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图;乙诗中画线句则展示了一幅的美丽画面。 (2分)

【小题2】【甲】《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与【乙】《天净沙?春》中“小桥流水飞虹”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2.)阅读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池鹤》一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小题1】诗中描写池鹤外形气质之美的句子是(2分)

答:

【小题2】 请对“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两句作简要赏析。(2分) 答:

【小题3】说说尾联“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二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答:

3.赏析诗歌《题破山寺后禅院》。(5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或“空”字的妙处。(2分)

【小题2】 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1.作文(40分)

蓦然回首,发现自己长大了。变得不再爱哭、不再孤独、不再空想、不再胆小??请以“不再”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填自卑、天真、害羞、等待、贪玩、想家、赶时髦、拥有宁静、相信眼泪、低人一等、放纵自己??

2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篇三:导学答案

九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参考答案

1 窃读记(2课时)

第1课时

【预习作业】

2.①尴尬 涨 ②欲望 迫 ③贴 ④送

3.B

★课文理解

二、交流展示

问题1:偷偷地,记叙自己偷偷地读书的经历。

问题2:假装询问价钱—→(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贴在大人身边)—→以雨天避雨为借口

问题3:“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却因为生活的贫穷而买不起书,只能无可奈何地到书店里“窃读”。

【教师点破】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的阅读方法。要充分预习,品读重要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并认真做好批注。

三、引导探究

探究1: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探究2:身体的物质需求——吃饭长大。

作者的快乐源于能够与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源于同伟人的对话,源于感受到书香气,源于从书本中吸取各种营养。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读书长大。

被人关爱,被店员默默的关心和帮助,这让我认清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不再固执地仇恨人类。也让我懂得,今后我也要把这种爱传递给别人,帮助别人。——在爱里长大。

探究3:作者写第一次“窃读”的经历,目的是和第二次“窃读”形成对比,不同的境遇带给作者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正因为有了两次不同的经历,才使作者更能深刻地感受到“爱”与“不爱”对于人生成长的巨大区别。

四、预留作业

1. 答案可参考教参第8面

2. 略

第2课时

一、交流展示

问题1:

前一次:高兴(暗喜、庆幸、兴奋)第1-4段→羞惭(尴尬、难堪)第6段→悲愤(仇恨)

第17段

后一次:快乐(激动)第20段→焦急(忿忿不平)第21段→绝望 第22段→慌忙(紧张)

第23段→害羞(感激、激动)第24段→愉快(满足)第25段→轻松 第26段 问题2:

①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②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③“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扑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三、引导探究

活动1:答案可参考教参第9面。

活动2:略

2 论读书(1课时)

3.A

二、交流展示

问题1: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问题2:

? 比喻说理:“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 排比说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对比说理: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而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而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问题3:

例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例2: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蒸馏过的水”比喻“一本好书”,使读者懂得读书不能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生动形象。用比喻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只论述比喻论证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给一半分)

例3“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射箭??漫步??骑术??,”

(用比喻的方法论证读书可以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学生只举一例谈认识即可。

四、预留作业

1.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在书中能够得到安慰,书是一生最好的朋友。 ——金庸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略

求知善读(1课时)

【预习作业】

3. C

二、交流展示

问题1:讲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论述了“求知”与“善读”的关系????

问题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书籍是知识的载体,因此善于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塑造自己人格的重要手段。作者围绕中心论点主要运用了理论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①理论论证:读书可以使自己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增长多方面的才华,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②比喻论证:读书是个很艰苦的事情,需要恒心与毅力。学问犹如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我们要获得学问的甜果,就要学习和发扬勤学苦读的精神。③举例论证:参见教材第4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

问题3:读书要有恒心和毅力,使用典型的例子进行举例论证,使论证极有说服力,更易让人信服。

三、引导探究

活动1:比喻说理: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它总会有的,这要看自己是否有恒心与毅力。????

活动2: 这些名言分别从读书的目的、作用和方法几个层面论证论点,而且彼此呼应,句句相承,所以不仅没有冗赘之感,反而使论述更加缜密有力。有的名言之间是互为补充的关系,譬如,文章的第10自然段,笛卡尔、菲尔丁、别林斯基和《礼记》中的名言,互为补充地阐述了读书要“善择”的道理,增强了论述的力度。有的名言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譬如,作者首先引用中外文化名人刘向和培根的名言,强调读书的作用之大,接着引用颜真卿、朱熹的著名诗句论述正因为读书的作用之大,所以要抓住读书的黄金季节,刻苦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的道理,增强了论述的逻辑性。(学生举例只举一处谈其作用即可,不求面面俱到) 活动3:

示例1:书是良师,每看一本好书就如结识了一位良师。

示例2:书是航船,每一本好书都是把我们送进知识海洋的航船。

香菱学诗(1课时)

【预习作业】

2. B

3.A

二、交流展示

问题1:“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这些语句都表现出了香菱学诗的刻苦与入迷的性格。

问题2:经历的阶段依次是: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表现了她锲而不舍的精神。举例略。

问题3: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使香菱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她热情,富于同情心,不虚伪,不做作。

三、引导探究

探究1: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侧面描写烘托渲染。举例和作用可见教参35面。 探究2:见教参38面。

探究3:略

四、预留作业

1. 你能根据文中提示,说出下列诗人的名字吗?

陆放翁__陆游_ 李青莲__李白 _ (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读诗使人聪慧,意思)老杜__杜甫_

小杜___杜牧__ 王摩诘__王维_ 陶潜__ 陶渊明

单元训练课

第1课时

【篇目1】

1. 热爱生活,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2. 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3. 爸爸表面严厉,内心却对孩子无限关怀。)

2.(1)花在文章中有象征意义,花开的旺盛,爸爸的身体健康。花儿落了,爸爸离开人世。非常含蓄的写出爸爸病情的发展乃至去世状况。文章首尾呼应,前后严谨周密。)

(2) 1. 文章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2. 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很悲痛;3. 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在文中也成为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

3.

1)回忆起爸爸叫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

2)回忆起爸爸惩罚她赖床不起,使她明白爸爸对她的爱是很深的。

3)回家后看到垂落的夹竹桃、掉在地上的青石榴,得知爸爸死讯时,她虽然很悲伤,但是想到爸爸对她说的话,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于是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和安静。)

4.这个标题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指“爸爸”种的花儿落了,另一方面暗含爱花儿的“爸爸”去世了;最后一方面则是把“我”比喻成爸爸的花儿,表明爸爸的死讯让“我”长大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的感情。

综合训练

(1)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2) “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第2课时

【篇目2】

【自主解读】

1. 中心论点是“善读可医愚”;阅读议论文找论点首先要关注标题。后一问若答“是从题目中看出的”或“本文题目就揭示了中心论点”等也正确。)

2. 引出中心论点。

3. “善读”的必要性有两点:①书籍太多,人生有限,所以必须有选择地读书②书籍有好有坏,所以必须有选择地读书。还指出:①人们应根据各自需要有选择地读书;②人们应选

择好书去读。)

综合训练:善读;道理论证

第3课时

【篇目3】

问题探究

(1)原因:①避开大批探望者想和宝玉说几句心里话;②已哭了大半天“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怕别人取笑。性格特征:①对宝玉爱之深切;②处事小心谨慎。)

(2)①对贾政的毒打不完全赞同也决不反对认为是宝玉自己不听劝告造成的有责备宝玉的意思。②劝宝玉改弦易辙回到封建统治者所倡导的“正途”上来;③不由自主流露出对宝玉的爱情但却用“我们”这个代称把自己隐没在众多的同情者之中。宝钗性格特点:从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宝钗是一位温柔、贤良、端庄的“大家闺秀”但又谙于世故城府极深。 《苏州园林》 第1课时

一、自主学习 1. 鉴、bàng、zhǎo、壑、mú、嶂、jiàn、l?u、qiáng wēi、xuān xia 、嶙。

2.鉴赏、赞叹、完美、景致、依傍 3.关注语段中的总分结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二、交流展示

1.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 A、亭台轩榭的布局 B、假山池沼的配合 C、花草树木的映衬 D、近景远景的层次

3. 关注语段中的总分的结构形式。

三、引导探究

1. 总说【完美的图画】——分说【第2段】

大处讲究:布局 【3段】 配合【4段】映衬【5段】层次【6段】

细部注意:每个角落【第7段】门窗图案【第8段】色彩【第9段】)

2. (一)1.①丘壑(或邱壑) ②雷同 2.B 3.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4.C

第2课时

一、交流展示

1. 作比较,生动形象。

2. 议论,表达作者的观点。

三、引导探究

1. 略。

2. A

3. 有花墙隔着和廊子界着,避免了一览无余,使整个园子时而幽曲,时而开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使游人几经转折,目不暇接,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增加了风景的层次和深度。“隔而不隔,界而不界”,使游人透过漏窗看那若隐若现如一幅幅出色的山水画一般的景致,有观赏不尽的感觉,“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设置花墙、廊子、漏窗,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观赏点,为求从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优美意境,让游览者感到美不胜美。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