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范文 > 政府政务 > 列表页

海口市年政府工作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09  分类: 政府政务 手机版

篇一:2012年海口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2月15日在海口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

会第一次会议上

海口市人民政府市长 冀文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和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奋力拼搏,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2.75亿元,增长12.3%;财政总收入188.82亿元、增长15.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0.93亿元、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414.6亿元,增长2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18亿元,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30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7160元、增长1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5.4%;城镇登记失业率0.94%;人口自然增长率8.2‰;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减排任务。

(一)科学研判宏观形势,采取得力措施,着力提高政府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按照市委“十二五”规

划建议,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16个重点专项规划,储备重大项目,进一步细化、充实和完善未来五年的规划体系。二是实施重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出台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以及鼓励航空、会展、金融和资本市场、总部经济、文化产业、航运发展等优惠政策。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700多家企业提供融资贷款27亿元。三是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702套,改造农村危房2036户,分别占省下达任务的147%和100%。探索廉租房和公租房、限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两个并轨”。严格落实国家楼市调控政策,调整房地产开发结构,产权式酒店管理规定在全国具有开创性。四是狠抓项目建设,25个省重点项目和55个市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竣工33个,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五是多措并举稳定物价,有效解决猪肉市场价格上涨过快问题,实施“菜篮子”工程,扶持蔬菜生产、流通、储备和农超对接,建立蔬菜基地7048亩,推出一批平价菜超市和农产品直通车。物价涨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六是取得抗击强台风强降雨重大自然灾害的全面胜利。

(二)谋大局、抓大事,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一是精心谋划和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全面启动“十二五”十大攻坚战。南渡江流域30万亩土地整治、南渡江引水工程、南渡江左岸堤防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区、“金盾”工程、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能力建设等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举办海口“十二五”规划纲要暨重大投资项目发布会,与中石油、

大唐电信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交集团合作推进港区建设。二是着力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特色休闲农业,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冬种瓜菜面积达18.9万亩,新增特色花卉基地4500亩,建成2个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点、12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成7个大中型、联户型沼气池,创建休闲农业示范点15个,新增造林1.6万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28栋防洪楼建设全面启动,防洪防潮工程加快推进。实现农业总产值76.8亿元,增长6.6%。努力提升工业规模和质量。机电制造、化工化纤纺织、食品和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巩固壮大,海马汽车销售总额超过百亿元,30万箱红塔卷烟易地技改、椰岛保健酒技改等骨干项目加快推进。以新能源、医药制造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英利二期前200兆瓦建成投产,“海口药谷”新增入园企业13家。筹划布局50平方公里美安科技新城,海口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实现工业总产值539.33亿元,增长14.7%。以旅游业转型升级、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成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海口船舶游艇交易所正式挂牌,新建游艇泊位140个。成功举办高尔夫世界杯、“海口之春”旅游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活动80多个。完成海南国际创意港一期。全国首家机场离岛免税店正式营业,美兰机场进出岛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3.02亿元,增长15.2%。马村港二期和新海港建设顺利推进,

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投入使用,海南国家级水产物流交易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现代物流平台正在搭建。海口港运送旅客突破85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突破4300万吨、集装箱突破80万标箱。海口农商银行正式成立,引进2家股权投资基金,协调1家保险公司和1家大型财务公司落户,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获批在海口设立分行。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86.68亿元,增长12.4%。三是以规划为龙头,狠抓城市建设与管理。完成27个片区控规,主城区控规基本实现全覆盖。编制“十二五”棚户区改造规划,完成海甸溪北岸、镇海村安臵房建设,完成朱云片区、滨江新城起步区拆迁征收工作。新埠岛起步区、西海岸南片区、金沙湾片区开发建设顺利推进。建成110公里绿色慢行系统。完成滨海大道示范段和滨海西路南侧园林景观改造。丘海大道延长线正式通车,海甸岛环岛路、滨海西路二期、龙昆南路延长线等顺利完工,南海大道整治按进度推进。继续实施“五大工程”,“打违”工作力度空前,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572宗69.7万平方米。

(三)直面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强区扩权的决定,再次向区级下放行政权项34项,调整市区两级在人力、财政、土地收益等方面的资源配臵。深化一般预算资金支出和部门预算审批管理改革。二是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海口公交集团,设立城市发展基金,参与筹建大宗商品期货交

易中心,引入省政府和海南钢铁公司注资市担保公司,筹划建立海口金融区。三是用足用好国家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国土资源部在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20项政策措施中单独增加对我市的扶持措施,省政府对我市常年瓜菜基地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大唐电信在我市设立2.5亿元的信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等。积极解决观澜湖项目用地等问题。四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率先在全省农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新进人员全部实行公开招聘。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审计、资产评估等工作。五是着力扩大对外开放。组织参加第七届泛珠大会等一系列重大区域性经贸活动。召开第二届海外智囊团年会,新增2个国际友好城市。被确定为唯一代表我国申办2017年世界石油大会的城市。

(四)用情用心用力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让市民更多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新增财力70%投向民生领域。扎实开展国家创业型城市创建,投入5279万元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3100万元,启用新的人力资源市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43万人。大力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白沙门、长流起步区公交首末站功能性投入使用,建成公交候车亭99座,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3条,投放节能环保及新能源公交车230辆,新增出租车300辆,更新出租车516辆,全市小学生实现免费乘坐公交车。在全省率

篇二:2011年海口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海口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13日在海口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海口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冀文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发展的回顾

“十一五”是我市历史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依法、民主、科学行政,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团结实干,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抢抓国际旅游岛建设重大机遇,战胜特大洪涝等自然灾害,取得了令人鼓舞和辉煌的成就。这五年,是海口历史上经济总量提升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是基础设施投入规模最大、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的时期,是改革开放力度最强、激发体制机制最具活力的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改善最明显的时期,是社会建设覆盖面最宽、各项事业最为协调的时期。

(一)着力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整体提升。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五年翻了一番;2010年达到59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1.9%,五年翻了一番半;2010年达到163.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8%,五年翻了一番多;2010年达到352.6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61个,特色花卉产业基地4.8万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12.6万亩,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22个,沼气建设和应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2010年达到60.95亿元,比上年增长5.4%。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光伏产业形成新的亮点,英利一期顺利投产、二期加快建设,投资175亿元的汉能光伏项目已经开工,为建成全国重要光伏产业基地打下坚实基础;综合保税区、高新区、海口药谷、狮子岭飞地工业园、云龙产业园等园区加快建设,海马第三工厂、30万箱红塔卷烟易地技改和椰岛保健酒技改等一批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机电制造、化工化纤纺织、食品饮料及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规模占全市工业的75.4%;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服务,2010年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5.6亿元;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9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3.5%提高到38%。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1%,2010年达到443.78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高尔夫、游艇两大论坛和高尔夫世界职业明星邀请赛,建成游艇泊位250个,高尔夫、游艇等旅游新业态快速发展;挖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资源,骑楼街区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积极打造“印象·海南岛”,筹建海南国际创意港;旅游与文体赛事、商务会展进一步融合,2010年接待国内外过夜旅游者、旅游总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9.5%和10.9%。物流业稳步推进,中商农产品物流园、现代美居物流园加快建设,建成花卉、建材、粮食等专业市场,

全省物流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房地产业保持平稳增长,交通运输、通讯信息、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2010年达到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二)重塑城市品质形象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并重,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加快城镇化进程,五年完成重点工程建设500多项,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97.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五年提高9.5个百分点。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建成区基本实现规划全覆盖,城市空间布局向多中心、组团式发展。采取“政府主导、让利于民”模式,以改造最难的玉沙村为突破口,旧城改造实现历史性突破,海甸溪北岸、朱云路、镇海村等一批旧改项目顺利推进。加大经营城市力度,以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建设西海岸起步区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区开发,新的行政中心投入使用,西海岸实现新城崛起,新埠岛、世纪海港城、鸿洲新城初具规模,城市价值大幅提升。加大城市路网建设力度,改造建设城市主干道5条,新增城市道路100多公里,市区外“六纵一横”和市区内“八纵五横”的主干道骨架基本形成。积极推动城市旅游化改造,规划建设免税店,启动骑楼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海口湾景观照明工程、滨海大道和滨海西路整治改造基本完成,绿色慢行长廊加快建设。新建白沙门公园,完成“一湖两园”改造,新增102个街心绿地,新建改造旅游公厕143座。全面实行城管综合执法,大力开展为期三年的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清洁、整洁、规泊、安静、打违“五大工程”,建立万米网格数字管理系统,五年共拆除违法建(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海口市年政府工作报告)筑200多万平方米,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完善中心城区污水截流并网,完成长流污水处理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二期、江东垃圾中转站建设和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7%,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2%;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减排目标,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十一五”新标准复检城市。注重基础设施功能向农村拓展,五年共投入7000多万元,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特别是有效解决羊山地区饮水困难问题,新增21万农村人口用上了自来水。

提前两年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道路硬化通车。完成27个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排涝防灾设施大幅改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获得国家和省奖励。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电子农务和农技110服务实现全覆盖。改造农村户厕超过70%。共建生态文明村1382个,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65%。

(三)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每年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五年累计投入250多亿元,解决了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5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7%和9%,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分别高于“十五”的4.9和4.8个百分点。就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国家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成效显著,五年累计新增就业22.9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全社会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五年投入90多亿元,是“十五”的2.5倍,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和巩固率均保持在99%以上;新增优质义务教育学位2.5万个;全面完成中小学校D级危房改造,“校安工程”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扩大到1.5万人,比“十五”增长一倍。卫生工作成效显著,投入20多亿元,建成市人民医院医疗综合大楼、中医院、疾控中心、医疗紧急救援中心、旅游医疗服务保障中心,完成32家镇卫生院扩建改造和设备升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基本建立疾病预防控制、食品药品监督、医疗卫生救治及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参合(保)率都保持在98%以上。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2010年荣获省人口计划生育先进市,成为全国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两度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大致坡镇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举办中国铁人赛、中国合唱节、热气球节、亚洲沙滩排球赛等一批高水平的文体活动。所有镇、村建成文化站和文化室,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共建成廉租房5156套、经济适用房26074套。2010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1177套,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36%。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92%、83%、80%和78%,比“十五”末大幅增长。全市农村7.1万名60岁以上老人实现老有所养,比国家要求提前4年。实施城乡低收入群体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7万多群众受益。加强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先进城市。扎实推进“平安海口”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建立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两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老龄工作荣获国家先进单位,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人防、档案、修志、地震预防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四)积极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科学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旅游控股、水务集团、城建集团,海峡股份在中小板成功上市。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实行“大城管”体制,深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设立市政府服务中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网上审批单位达34家,占进驻单位的95%;对中央投资项目、省市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实施并联审批。规范运行省政府下放的197项行政权项。强力推进强区扩权,76项行政权项下放到各区,区级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实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等改革,公共财政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在全省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得到国家的充分肯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试点。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北部湾、东盟区域合作,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成为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理事会成员,国际友城增加到20个,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实际利用外资比“十五”增长44.4%,外商进入领域逐步从房地产业、酒店业、商贸业向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延伸。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68亿美元,比“十五”增长65.1%。

(五)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政府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稳步提高。五年来,我们围绕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创新政府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政府执行力明显提升。主动争取人大、政协支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的作用。加强政府规章制度建设,制定政府规章17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法规12件。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实施政府工作规则和重大事项公示、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价格决策听证等制度,依法行政工作多次在全省考核中名列第一。建立“市长接待日”、政府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会制度,办好“12345”政府服务热线,政务公开的质量不断提高。加强行政服务向基层延伸,初步建立市、区、镇(街)、村(居)四级服务体系,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加强政府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重点加强

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领域的监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勤俭办事,树立良好政风。特别是面对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袭击,全市党政军民奋起抗灾,转移群众12万人次,筹集救灾资金3.7亿元,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工作成效显著,广大干部群众在抗洪救灾中形成的无私奉献、团结拼搏、迎难而上、顾全大局的精神,为推动海口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各位代表,“十一五”期间我市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同时,市政府的工作也得到市人大、市政协及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支持监督,得到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驻市军警部队,以及广大海内外投资者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海口市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发展仍然不足,经济总量较小;产业体系不够健全,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对外开放水平与国际旅游岛省会城市不相匹配;城市建设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日趋凸现;中心镇建设较慢,城乡发展不够平衡;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部分群众生活存在困难;一些机关的工作作风,公务员的思想素质、办事效率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差距较大,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我们继续下大决心,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思路

“十二五”时期的海口,正处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期、经济社会蓄势发展的上升期、创新和转型的攻坚期。按照市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新形势,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着力建设生态文明,为把海口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最精最美省会城市,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13%左右;财政总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1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到30000元以上和11000元以上;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民生状况明显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

《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城市建设、重点民生等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概括起来就是:实现一个目标,努力把海口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最精最美省会城市,跨入全国中等发达城市行列;遵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推进城镇化两条主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打造环北部湾和海南国际旅游岛中心城市、全省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经贸文化交流中心三个中心,凸现省会城市领军地位;明确重要物流基地、特色旅游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现代高效农业高地四个区域定位,准确把握全市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位置;形成汽车、食品饮料与农副产品加工、光伏、医药、文化创意与休闲娱乐五大产业集群,丰富充实经济发展的内涵载体;健全区域交通枢纽、现代信息服务、智力支撑基础、商务服务集聚、医疗卫生保障、文化体育中心六大功能,

不断提高综合保障支撑能力;建设路、水、电、气、通信、中心镇公共服务、农村配套完善七大城乡基础设施,全力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强化农村综合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市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更加开放的对外国际贸易平台、更加开放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平台八项改革开放措施,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实施创业就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保障住房建设、教育水平提升、医疗卫生保障、公共文化推进、社会保障健全、公共交通改善、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九大民生工程,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打好惠农良田整治、江河水系治理、城市发展空间拓展、惠民生态小区打造、两区八园建设、文化产业壮大、旅游产业提升、便捷交通体系构建、现代物流聚集、以申办世界石油大会为契机的会展繁荣十大攻坚战,牢牢抓住并充分利用好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好机遇。

做好“十二五”工作,我们要兼顾各方,突出重点,着力把握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城镇化水平

进一步增强省会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扎实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是海口推进国际旅游岛战略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按照“东进、南优、西扩、北拓、中强”的思路,进一步拉开城市骨架,适度扩容,做好增量,重点规划建设好江东片区、金沙湾和人工岛;盘活城市资源,提高利用水平和投资强度,同步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进一步增强城市持续开发的价值;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通达顺畅的区域交通枢纽和功能配套的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加快城镇旅游化改造,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特色风情镇建设,为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新平台、构筑新载体、拓展新空间。到2015年城镇化率超过70%。

(二)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积蓄经济发展后劲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海口科学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迅速扩大工业经济规模,整合园区资源,切实解决工业用地问题,力争到2015年,工业园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突出产业特色,努力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全省农产品物流加工中心,积极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商贸会展、现代物流等产业;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和休闲娱乐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和以生态高效为导向的现代农业,完成30万亩的“田水路林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努力打造汽车、食品饮料与农副产品加工、光伏、医药、文化创意与休闲娱乐等若干个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全面提升改革开放水平

在全省推进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进程中,我市肩负着排头兵的重任,我们要大胆先行先试,争取更大突破。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扶持民营经济,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等领域,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新格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增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功能。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抓好购物免税、外商投资等开放政策的落实;深化向东融入粤港澳、向西联合北部湾的区域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合作。

篇三:2010年海口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海口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市跨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建设最精最美省会城市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应对危机一揽子计划,科学谋划,主动作为,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全市生产总值489.6亿元,增长1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元,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2亿元,增长18.5%。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

运行质量稳步提高。财政总收入123.1亿元,增长23.1%,完成年度预算的10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4亿元,增长23.9%,完成年度预算的112.5%,税收收入比重达85.6%。驻市金融机构存、贷款分别增长28.4%和42.4%,盈利25.3亿元,增长35.9%。

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完成造林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8.3%,比上年提高

1.3个百分点。新增文明生态村170个,文明生态村数量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62%,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名列全省第一。万元GDP能耗下降3.31%。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43元,分别增长7.7%和8.2%。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9112人。城镇新增就业3.59

万人,增长14.6%,基本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一年来,我们坚持应急与谋远相结合,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保增长放在首位,应对危机成效明显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经济增长一季好于一季,回升势头明显。全力以赴扩投资上项目。抢抓中央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共争取中央四批新增投资、省配套资金及地方债券9.15亿元,中央新增投资项目总体开工率超过92%;深化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全年政府投资93亿元,增长74.58%。资金投入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全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8%。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成立“市重点项目办”,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绿色通道”。海口港二期、货运大道一期、海新大桥等26个项目顺利完工,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马村港一期、电网改造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这些项目既为当前保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海口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投入1600万元,开展旅游、房地产和农产品“三大促销”,组织企业到东北、华北、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举办大型推介活动24场。增加对境外航空公司和组团旅行社的奖励,发放旅游消费券1090万元;房屋销售面积和销售总额分别增长12.9%和32.4%;实现各类农产品订单50.5万吨、总额20亿元,分别增长8.7%和37.9%。落实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兑现补助资金876万元。有效化解办理房产证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培育旅游、通讯、健身等消费热点,全社会消费需求保持旺盛势头。

积极帮助企业渡难关。出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等8项政策措施。建立与各类企业经常性沟通机制。取消房地产中介服务费等8项收费。允许困难企业缓交五项社会保险费,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缴费费率,全市企业少缴三项保险费共3395万元。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投入担保贷款贴

息资金461万元、科技三项费用1430万元;放大融资担保平台的效应,共为288家企业提供11.15亿元的融资支持,分别增长73%和61%。

(二)调优扶强特色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坚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用足用活国家和省扶持政策,及时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特色优势产业稳步发展。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安排农林水支出6.8亿元,增长147.9%。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羊山特色产业带和花卉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畜牧业、渔业、花卉、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全面发展。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33个、大中型沼气池13个,新增循环农业示范基地1.32万亩,沼气产业体系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落实各类惠农政策性补贴4732万元,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5%。 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26个,全市合作社总数达到470个,带动农户4.5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4%。电子农务和农技110覆盖全市所有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7%。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4.1亿元,增长8.1%。

扶持发展新型工业。认真落实加快工业发展和促进医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成功引进光伏项目,兑现扶助医药产业发展的第45号政府令。海口综合保税区的规划建设和招商选资工作加紧推进,狮子岭工业园、海马工业园、海口药谷、云龙产业园等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海宇20万吨镀锡薄板竣工投产,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红塔卷烟30万箱易地技改等项目加快推进。我市跨入“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7家,获得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8个,专利申请量增长24.5%。24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增长2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工业经济恢复性增长明显,实现工业增加值83.1亿元,增长5.7%。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推出“印象·海南岛”大型实景演出,大力发展自驾游、高尔夫游、乡村游等旅游新业态。促进旅游与节

庆、文体活动的融合,成功举办亚洲沙滩排球锦标赛、中国合唱艺术周等大型活动25个。海口骑楼街区入选首届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全年接待过夜游客67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5.01亿元,分别增长5.4%和8.3%。加快发展物流业,开通海口至营口集装箱绿色航线,建成海南花卉大世界、钢材交易市场,开工建设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交易市场。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全年组织冬交会、旅交会等大型会展62场。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分别增长

7.5%、15%、19.1%、28.5%。全年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35.7亿元,增长11.7%。

(三)深化改革开放,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部署,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为我市科学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突出职能整合,理顺权责关系,共设置工作部门31个,其中新组建部门5个,更名6个,政府机构设置进一步优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行政审批大提速,改进机关内部办事流程,强化审批事项监督,审批时限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压缩一半。规范运作省政府下放的行政管理权项,在全省评比验收中名列第一。农村综合改革和农村土地二次调查基本完成,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国有资产权益比上年增长53.9%。“海峡股份”成功上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实际利用外资6.5亿美元,增长15.7%。积极参加第五届珠洽会、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经贸活动,组团到东南亚开展文化交流,区域合作卓有成效。利用海口-东盟对话会平台,发挥海外智囊团的作用,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南方电网、中国电信海南公司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四)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

紧紧围绕最精最美省会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城

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加强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西海岸、海甸岛等17个片区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试点工作逐步推进。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基本形成“八纵五横”的城市道路框架。长流污水处理厂提前建成,白沙门污水处理厂二期和10座小型垃圾转运站顺利完工。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投入3.93亿元,改造农村公路1124公里,率先在全省实现行政村道路硬化通车;投入4100万元,实施羊山地区农业用水工程;投入840万元,解决32个村庄的饮水安全问题;投入2500多万元,建成23个镇垃圾转运站和400个垃圾收集屋。

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提高项目策划水平,改善项目建设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海甸溪北岸、朱云片区旧城改造进展迅速,共拆迁8419户、93.5万平方米,玉沙村和海甸溪建设安置房6436套,旧城改造稳步推进。第二办公区主体建筑已经封顶,长流新区路网及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新埠岛起步区、世纪海港城、鸿洲新城等片区开发顺利推进,新区日渐成形,城市价值明显提升。

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成立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推进城市统筹管理。大规模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投入近3000万元,实行清洁、整洁、规泊、安静、打违“五大工程”,组织25万人次参加环卫大扫除,清理各类沉积垃圾6.9万吨、乱张贴35万多张;取缔占道经营摊点4.11万宗;查处违章乱停车辆5.54万辆次;拆除违法建筑36.8万平方米。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干净整洁的城市面貌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建立万米网格数字化管理系统,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基层基础作用,初步形成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五)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坚持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转化为保民生的各项具体措施,大幅增加民生投入。全年共投入36.5亿元,增长58.4%,20件“为民办实事”事项基本完成。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