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范文 > 政府政务 > 列表页

汾阳市年政府工作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04  分类: 政府政务 手机版

篇一:汾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7月27日在汾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王志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建议。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汾阳经济发展十分困难的一年。在中共汾阳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对危机,谋求发展,尽心竭力,扎实工作,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完成了年度计划。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85亿元,比上年下降1.1%。完成财政总收入16.89亿元,下降16.28%;一般预算收入45254万元,下降11.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29亿元,下降7.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9亿元,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86亿元,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58元,增长

5.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25.5元,增长6.93%。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八项工作:

(一)全力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煤炭资源整合稳妥推进。全市24座煤矿全部签定资产转让协议,有13座整体移交。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26个“双百双千”项目开工25个,完成投资39.53亿元,三泉焦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通过上级部门和专家评审论证。第三产业迈出新步伐。列入吕梁市的14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已有13个开工,总投资2.2亿元。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和“新网工程”建设,新建农家店、便民店57家。旅游业开发步伐加快。文湖景区累计投资超过1亿元,景区建设初具规模。新增山西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贾家庄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旅游名镇”。

(二)不断夯实“三农”发展基础。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粮食总产达到1.7亿公斤,实现连续6年大丰收;畜禽饲养量跃居吕梁首位,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8万吨、1.3万吨和0.8万吨。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建成优质谷子等七处示范园区,发展优质核桃基地3.5万亩,新增规模养殖大户1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3个。积极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改善耕地质量5.2万亩。全面落实新农村建设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联系制度,年内启动的重点推进村全部完成村级规划、“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等建设任务。全年培训农民7.1万人次,新转移农村劳动力5890人。

(三)努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继续实施“3113”工程,推进旧城八大改造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廉租房等建设,完成了西河路、南二环路改造和景区路、望阳路新建等工程。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完成南偏城集供等30余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53个村、5.26万人的饮水安全;启动磁窑河入汾口治理等4个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项目,完成峪道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7处节水工程,新增节水面积2.1万亩。加快交通路网建设,完成汾平高速连接线路基和79个村、331公里通畅工程,汾孝大道路基基本完工,园区铁路专用线建成运营。

(四)切实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有序组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完善“村财民管乡监督”机制,推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和电算化管理。积极稳妥推进企业改革,通过10户企业改制方案。实施地方金融改革,组建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成立2家小额贷款公司。完善部门预算和“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拓展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形式,引进上海华联等大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1.05亿元;成功举办了“首届汾州核桃文化节”。

(五)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环保攻坚第五战役。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申报节能降耗项目5个,关闭生铁高炉3座。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铺开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榆济天然气管道输送项目已基本完工并部分运营,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居民集中供气户1.5万户。扎实抓好造林绿化工程,市区新增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完成重点工程造林5.6万亩,四旁植树100万株。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较上年下降23.7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53%。市区二级以上天数全年累计达到344天,比上年增加42天。 (六)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维修、加固和改造中小学校舍6.43万平方米。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小学21所、初中1所。加快三级医疗网络达标化进程,铺开妇幼保健院建设,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2所,新建空白村卫生所1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受益率持续增长,参合率较上年提高1.88个百分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成杏花村镇等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新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100个、农家书屋20个、文化大院50个;成功举办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演出,各类艺术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7个。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到4.63‰,荣获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称号。完成18个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2万户。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9%,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38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20人。科技工作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强化。民政、统计、人事、地震、宗教、档案、史志、残联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 (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公安“三项建设”,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累计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78起,刑事拘留各类犯罪嫌疑人319人,破获“两抢一盗”案件190起,现行命案侦破率达到100%。认真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全年矛盾排查调解率达95%以上,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取得较好成效。强化安生生产,排查整治各类生产经营单位3726家,关闭取缔和停产率达100%。治超成果进一步扩大,车辆超载率下降到0.05‰。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安保和抗雪救灾任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查处违章违法案件72起、假冒伪劣商品案件77起。 (八)继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212件。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继续推行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清理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五个全覆盖”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向人民群众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部兑现。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中央扩大内需新增项目建设效能监察、政风行风评议等工作,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异常复杂、极其困难的形势下,取得这

些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中共汾阳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全市人民及所有关心支持汾阳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市域经济总量不大,转型发展速度不快,大项目不多,对全市经济的拉动力不强;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基础设施欠账太多,公共场所十分短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市级可用财力较少,公共财政投入矛盾突出;部分干部责任意识不强,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全市上下一心一意干事业、聚精会神谋发展的氛围不浓。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谋划布局“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任务艰巨。我们必须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恪尽职守,积极进取,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吕梁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市委三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快速发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争先发展”,以“一城一区一带”和“一白一黑一绿”建设为重点,着力实施项目攻坚,着力夯实“三农”基础,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着力改善民生事业,扎实推进酒都汾阳、绿色汾阳、文化汾阳、卫生汾阳和平安汾阳建设。

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4.5亿元,增长26.4%;财政总收入达到18.55亿元,增长9.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57亿元,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0亿元,增长5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5.3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00元和6000元,分别增长11%和12.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控制在6000吨、570吨之内。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年市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以项目和园区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夯实市域经济发展基础

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围绕项目转、扭住项目干,做到“规划一批、储备一批、报批一批、建成一批、竣工投产一批”。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实际,坚持产业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并重、强市与惠民并进、国有投资与民间投资并举,高标准建设一批好项目、大项目。重点抓好列入吕梁市“343”重点工程的34个项目建设,力争到2010年底前完成审批,五分之四以上项目开工建设,三分之一以上项目建成投产,2012年底全部建成。结合“十二五”规划,积极筹划储备项目,做好项目筛选、论证和评估工作,催生和孵化一批大项目。同时要继续抓好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和省市重点工程建设。 加快“一白一黑”园区建设。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是我市转型发展的科学选择。要充分发挥中华名酒第一村的品牌优势,借省委将杏花村酒业发展区建设列入全省重点项目的契机,遵循“品牌共享,集中发展,统一管理,创优环境,多元投资”的方针,举全市之力支持发展区建设,努力实现“35511”目标,即用3年时间投资50亿元,建成5平方公里的酒业集中发展区,新增白酒产量10万吨,增加销售收入100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安排劳动力就业3万人,新增税

收30亿元,带动10万酿酒高粱种植户致富。三泉焦化工业园区是我市“343”项目主要承载平台。我们要按照省委袁纯清书记在吕梁和汾阳调研时提出的要求,大力发展煤化工循环产业经济,引进特大型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年产煤炭600万吨、洗煤600万吨、焦炭1000万吨、甲醇100万吨、稀烃60万吨及聚丙烯、聚乙烯等精细化工。继续加快栗家庄食品工业园区和汾阳橡胶资源再生利用工业园区建设,构筑农副产品加工和橡胶业集聚发展的平台。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大项目入驻园区。

严格要求推进项目建设。对确定的重点项目,各级各部门要给予重点倾斜、重点服务,继续实行四大班子领导包联负责制度,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把服务项目建设、支持项目建设、推进项目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加快项目各个环节的审批进度,为项目审批创造高效便捷的审批环境。建立项目推进专项督查机制,强化效能监察,严格效能问责,坚决克服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治理和整顿官僚主义及推诿作风,严厉惩处破坏项目建设的人和事。 (二)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做大做强六大主导产业。白酒业,全力支持、服务汾酒集团的发展,为汾酒集团做大做强创优环境。在保护好汾酒、竹叶青品牌的同时,扶持汾阳王酒等一批地方白酒系列品牌,形成高中低档多层次互补、品牌化、系列化发展格局。煤炭行业,继续抓好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加快企业证照办理、手续完善、矿井改造提升和复工复产步伐,积极支持山西焦煤汾西和煤炭运销两大整合主体煤炭提升项目建设,力争9月份开工建设。焦化行业,按照“控制总量、置换提升、联合重组、做大做强”的思路,着力构建以三泉焦化工业园区为重点的焦化生产基地,实现产业循环和企业集群发展。年内完成金塔山60万吨铸造焦技改项目,加快山西焦煤五麟煤焦2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甲醇、东辉公司400万吨重介洗煤和华天100万吨/年焦化项目建设步伐,开工建设文峰2×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及热电联产发电项目。农副产品加工业,要以栗家庄食品工业园区为依托,着力在上规模、创品牌、拓市场上下功夫,重点发展汾州核桃、谷子、畜产品、长山药、苦荞等优势农副产品加工业。年内完成山宝公司年产3500吨冻干食用菌项目建设,加快裕源公司年产1万吨核桃浆、菜用核桃仁等系列产品生产加工。建材和钢结构产业,要以发展新型建材为主,继续抓好建筑结构公司、恒鼎水泥厂等企业的挖潜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加快非煤矿山资源整合,整顿规范石料开采加工和粘土砖生产秩序,上马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80万吨以上活性石灰生产项目。橡胶业,要积极引进轮胎翻新、熟化橡胶粉、钢丝胎裂解等高新技术,提升废旧轮胎、再生胶加工等橡胶资源再生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建设北京京运通轮胎加工项目。

发展壮大第三产业。落实政府扶持资金和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和煤企改制后的私人资本投资服务业。围绕“一带”(即:杏花村镇——峪道河镇--贾家庄镇——汾阳城区——三泉镇——汾孝大道阳城乡段经济发展带)建设,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保险金融、信息中介、教育卫生、商贸会展、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按照大物流、大交通的目标,依托太中银铁路、汾平高速等交通主干道,规划建设1-2个大型物流园区,把我市建成吕梁乃至晋中的物流集散地。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家电下乡、新网工程和放心粮油店工作。加大旅游招商和宣传策划力度,发展旅游业及其配套产业,对接全省旅游线路。年内完成杏花村旅游专项总体规划和文湖景区文庙、王文素纪念馆和民

俗馆工程建设。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大对节能降耗工作的考核和监管。继续引深环保攻坚战役,突出重点流域整治、主要交通干线整治、“三同时”执法、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重点,深入开展环境质量提升活动,巩固区域环境集中整治成果。保持对土小企业的高压态势,严防死灰复燃,逐步建立打击违法污染企业的长效机制。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区噪声监管和扬尘污染治理,完成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供气户2000户。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广低碳生产,倡(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汾阳市年政府工作报告)导低碳消费,构建“节能型城市”。市区二级以上天数稳定在340天以上。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新兴产业和社会公共事业。加大政府服务力度,搭建民营企业转产转型服务平台。鼓励扶持关停的煤炭企业转型发展、二次创业。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进入工业园区、集中区发展。发挥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作用,加大地方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兑现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逐步提高土地出让金、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和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用于“三农”的比例,不断创新“以工补农”、“以煤促农”的运作机制。全面铺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完成80%的林地确权任务。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汾州核桃、优质谷子和酿酒高粱基地建设。年内新栽植优质核桃5万亩,发展优质谷子、酿酒高粱各5万亩以上。规划建设“中国汾州核桃交易中心”,加快核桃产业化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核桃种植面积要达到60万亩,优质核桃产量达到4万吨。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扶持上马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年内重点抓好宏源公司万头肉牛育肥场、荣璋公司万头猪养殖场和华宝公司20万只优种蛋鸡养殖场项目建设,新增规模养殖户12户。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帮助企业创品牌、创名牌。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市场信息技术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旱作节水农业“三大工程”,完成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3万亩。加快峪道河灌区和栗家庄村等五个千亩节水示范园区建设,新增节水面积3.5万亩。完善农村防洪工程体系,铺开峪道河河道治理工程,做好禹门河河道蓄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前期工作。启动实施肖家庄镇、阳城乡1.4万亩基本农田开发整理项目。全面完成“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保封山育林第四批拉动内需任务,突出抓好通道绿化、平原农田林网绿化、文湖森林公园建设、石盘山景区绿化、经济林覆盖、矿区植被恢复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完成义务植树100万株,造林8万亩。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专业服务组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异常气候应对能力。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新启动的28个重点村建设。突出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加快推进“五四工程”。健全完善项目整合、资金捆绑、企业帮建、单位帮扶四项机制,不断加大以工促农、以财扶

篇二:2014年吕梁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吕梁市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 山西门户网站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10日

【字体:大 中 小】

吕梁市人民政府代市长董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总体要求,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积极应对复杂困难局面,调结构、促转型,市域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28.6亿元,增长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3.98亿元,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875.6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2.9亿元,增长2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4亿元,增长14.2%;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7.48亿美元,增长30.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0%,控制在年度目标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2.1%,低于4.2%的控制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等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以综改试验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经济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扎实推进综改试验区建设,编制完成转型综改2013—2015年三年实施方案和年度行动计划,“五规合一”、户籍管理、行政审批、中小微企业融资、矿产资源产权交易等五项重大改革顺利推进,扶贫开发、资源转化、生态建设、城镇化等10个方面重大事项全面启动,20个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面加快项目建设,全年共铺开重点工程173个,完成投资1445亿元,在省重点工程“六位一体”12项考核指标中,我市获得5个第一、2个第二、1个第三,走在全省前列,有力促进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传统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临县霍煤1000万吨煤矿、兴县肖家洼1000万吨煤矿、兴县中铝100万吨氧化铝、孝义信发180万吨氧化铝、汾阳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交城国锦2×30万千瓦电厂等项目基本建成或正式投产。孝义信发铝系二期、汾阳国峰2×30万千瓦电厂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中阳中澳生态铝循环经济一体化等项目落地奠基。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吕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在应用微小卫星、无人系统、能源互联网及新材料工业等领域取得较大进展,特别是“天河二号”落户吕梁,为我市成为全省、全国重要的运算中心奠定了基础。全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出工业增加值7个百分点,占到工业增加值的20.6%,创历史新高。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孝义义乌商品交易国际博览城基本建成,沃尔玛、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现代物流企业进驻吕梁,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96.5亿元,占GDP 比重较上年增长1.9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农业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粮食总产量达11.6亿公斤,实现“九连增”。“三农”支出达到113.96亿元,同比增长12.38%。“8+2”农业产业振兴工程顺利起步,建成核桃和红枣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3.5万亩、绿色谷子生产基地2.3万亩,新发展林下中药材1.3万亩、设施蔬菜2.52万亩,建设一级种薯和绿色商品薯基地各1万亩,发展窑洞食用菌6015孔、574.5万棒。扶贫攻坚扎实开展,启动“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50家省市企业与10个贫困县、1000个贫困村结对开发,组建开发公司20家,实施各类项目63个。易地扶贫搬迁、片区开发、整村推进等扶贫开发项目顺利推进,实现12.7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造林绿化深入推进,全年共造林77.4万亩,栽植核桃林50.9万亩。在汾阳市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世界核桃大会。

——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吕梁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得到省政府批复,吕梁新区主干路网、河道整治以及供水、供气、供热管网建设全面铺开,回迁安置房及部分配套设施相继开工。实施大县城建设项目211项,完成投资44.75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30335套,建成24648套。全市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7.91%,燃气普及率达到76%,污水处理率达到75.6%,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51.3%。城镇化率达到43.11%,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吕梁机场正式通航,中南、太兴及吕临支线铁路加快推进,西纵、环城两条高速基本具备通车条件。完成农村公路建设338公里。中部引黄工程进展顺利,龙门供水取水枢纽主体工程完工,千年水库主要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坪底供水工程大坝主体全面封顶。新打机井200眼,增加灌溉面积5万亩。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迈出重大步伐,地面抽采量达到15亿立方米,输气管网架构基本形成。

——社会事业同步推进,城乡统筹取得新进展。义务教育全面发展,交城、文水、方山、岚县完成薄弱学校改造任务,石楼、兴县、临县在城镇学校扩容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附属生活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年新改扩建城区幼儿园21所、农村幼儿园75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5%。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大关。科技创新成果斐然,申请专利963件,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到4亿元,增长18%。山西吕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获批,建成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医药改革继续深化,全市13个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圆满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任务。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276.3万人,参合率达到98.46%,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340元。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70.9万人,领取待遇人数达到36万人。文化事业不断繁荣,10个省级非遗项目通过评审,晋剧《刘胡兰》获全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剧目奖”。吕梁慈善总会正式成立。卫生扶贫、物价管理、防震减灾等工作受到国家表彰或中央领导肯定,为吕梁赢得了荣誉。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新改善。落实增收措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培育富民产业,加大补贴力度,积极培训和转移劳动力,鼓励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进机关定点扶贫、干部包村下乡。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45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67元,增长13.1%。完善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城乡低保补助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30元、24元;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15%以上;财政筹资570万元,将市属48户国有特困企业的3043名职工纳入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改善生态环境。12个县(市)和吕梁市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8%,市区PM2.5 日均浓度达标率为78.9%,全省排名第二。

——安全生产持续向好,和谐发展取得新成绩。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必须坚守的底线,坚决落实政府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62%、18.85%。深入开展“平安吕梁”建设,大力实施“六六创安”工程,积极推进“一社区三中心”建设,积极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深入推进“六五”普法。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突破。坚决执行“八项规定”,有效遏制“四风”,全年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案件231件,处理267人。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全面清理规范办公用房。搭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平台,交易总成本比分散交易降低15%以上。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全市行政审批项目由448项减少为132项。自觉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6

件、政协委员提案466件。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驻市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尽心履职的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吕梁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转型综改尚未取得重大突破,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一煤独大”产业格局远未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创新水平低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在全省处于垫底位置;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安全生产基础仍不牢固,安全责任和保障措施有待进一步强化。同时,在政府职能转变、作风建设、廉洁勤政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个别领域和部门还很突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不回避、不推诿,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三届五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牢牢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总体要求,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扶贫攻坚为要务,以民生改善为根本,攻坚克难,逆势奋进,着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为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2014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1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6%、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和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完成省下达任务,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3.2%。

各位代表,确立以上目标,既是完成省委、省政府考核任务的基本要求,更是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力进取,主动作为,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实现。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我市传统支柱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区域金融环境异常趋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很大,有的经济指标出现多年未有的负增长。面对严峻局势,我们要保持定力,增强耐力,激发动力,焕发活力。保持定力,就是要坚定看到丰富的资源禀赋依然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我市经济积极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业经济整体迈进“大矿时代”,基础设施有了根本性改善,云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开始崛起,具备了抗御风险的经济体量和物质条件。现在的困难是较高发展水平上的暂时曲折,是多年高速增长之后的合理回落,没有理由因为市场的正常波动而惊慌失措,甚至丧失信心。增强耐力,就是要客观地看到随着全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增长速度换挡期,能源原材料价格理性回归,经济增长速度适当放缓,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必然现象,我们要立足于这样的预判分析形势、定位工作、谋划发展,从而减少好大喜功的盲目,消除急于求成的浮躁,用更加理性、客观、从容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工作。激发动力,就是要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的严酷性、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和加快转型的紧迫性,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真正强化转型意识,坚定转型目标,加快转型步伐,化危为机,着力打造吕梁经济升级版。

焕发活力,就是要敏锐地把握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综改、刺激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不失时机地搭上内陆开放、中部崛起特别是新型城镇化的快车,培育新亮点,积蓄新优势,实现新跨越。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全市上下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凝心聚力、提振信心,精诚团结、众志成城,以上项目、保增长,抓转型、惠民生,重安全、促稳定为重要抓手,就一定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要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保持市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困难,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聚精会神谋发展,群策群力度难关。

千方百计营造宽松发展环境。认真落实省政府“煤炭17条”、“保障工业运行12条”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15条”、“金融12条”,以及市政府出台的“煤炭10条”、“扶持中小微企业20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为企业减负卸压、增强活力。充分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抓好现有企业提产增效。依法依规加快复工复产验收,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制定出台更为积极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惠政策,支持引进原创发明专利和技术,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行领导一对一挂牌帮扶机制,帮助企业强化内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创新促销方式,增强市场意识。加强行业组织和协调,帮助企业稳定客户,开拓市场,特别是煤焦行业要加快建立与大客户的稳固联系,实现长期合同供货,切实增强抗御市场波动的能力。强化发改、经信、统计等经济综合部门对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创新服务方式,切实发挥好对经济运行的分析、研判、监测和预警作用。

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建设。以深入开展“项目见效年”活动为契机,项目建设“六位一体”全面推进。今年要完成项目储备20000亿元,项目签约1500亿元,项目落地1500亿元,项目开工1500亿元,项目建设1450亿元,项目投产1500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力争达到1100亿元,在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上都有一个新的跨越。要不断深化领导包联项目制度,完善项目考核奖惩办法,坚持重点工程月调度机制,积极开展项目集中审批月活动,实行项目先期预审协调和并联审批机制,以及“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办理”机制和严肃问责制,高效、规范推进项目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依托自身优势、针对自身不足,瞄准优势产业、潜力产业、短板产业,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以园招商,力求在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要深化区域合作,积极发展飞地经济,主动对接京津产业转型。

全力以赴激发企业活力。落实梯度扶持政策,实施“星火”创业工程,新创办1500户中小微企业;实施“小升规”企业壮大工程,新增加30户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实施“小巨人”培育工程,新增15户营业收入亿元以上“小巨人”企业。同时,积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挖潜,增强企业内生活力。

毫不动摇推进园区建设。坚持把园区作为集聚生产要素、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采取有力措施,逐步解决目前我市各类园区“乱、散、弱、小”的问题,打造企业集聚发展的坚实平台。要对现有各类园区进行清理整顿,整合要素,提升水平,形成特色,创立品牌,按“一县一区”的原则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要重点推进孝义市国家级循环经济城市创建工作,加快兴县中铝循环经济园区率先发展。

多措并举创新金融服务。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政企银合作平台,深入推进对金融机构的考核评比,努力实现银企共赢。支持新的金融机构落户吕梁,鼓励现有金融机构扩容增量,延伸服务覆盖面。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

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积极创造条件,开办地方银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加快推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各类金融产品,着力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支持企业通过资产、订单、专利抵押和商标专用权质押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支持企业发行债券,扩大私募基金规模,提高直接融资能力。大力整顿金融秩序,依法打击非法集资,积极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长期的战略方针,又是当前的紧迫任务,要立足现实基础,着眼未来发展,着力打造“四基三带一核心”,逐步形成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两翼齐飞的雁阵式经济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资源型经济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着力打造“四大产业基地”,夯实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基础。

一要推进煤电一体。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矿井的同时,全力争取低热值煤发电项目,规划发展一批坑口电厂,实现“输煤”向“输电”转变、单一矿井向煤电一体转型。确保交城国锦2×30万千瓦电厂并网发电;加快推进汾阳国峰2×30万千瓦、文水国金1×35万千瓦电厂建设;开工建设临县霍州煤电2×35万千瓦、孝义晋能新阳2×35万千瓦、兴县华电锦兴2×35万千瓦、中阳大唐桃园2×35万千瓦电厂;积极争取离石大土河热电联产、兴县晋能电厂、交口华瑞电厂项目取得“路条”。编制完成全市火电发展规划,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初步扭转我市煤多电少、单极发展的被动局面,着力将我市打造成煤电一体化发展产业基地。

二要坚持焦化并举。巩固焦炭企业兼并重组成果,全市焦炭总量控制在4500万吨以下,单企规模达到200万吨级,园区(集中区)焦炭生产占到全市总产能的85%以上。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不断延伸煤化工产业链,实现焦油、粗苯、焦炉煤气等焦炭副产物集中加工和综合利用,并逐步实现由初级产品向碳材料和精细化工转变。重点抓好交城宏特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碳纤维、粗蒽深加工,孝义金州针状焦配套焦油深加工,孝义晋茂粗苯加氢精制等项目,着力将我市打造成焦化一体化发展产业基地。

三要延伸冶金加工。在发展冶金下游产业上做文章,进一步推进交城、岚县、交口等生铁铸造加工基地发展壮大,同时重点加强铝系产业发展,依托交口、孝义、兴县三个铝镁集中加工区,着力延伸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高端铝加工产业链条。抓紧推进交口道尔200万吨铝系产业园、兴华科技70万吨铝基加工、信发肥美延伸铝材加工,孝义信发二期180万吨氧化铝、兴县华兴二期100万吨氧化铝、柳林森泽煤矸石提取100万吨氧化铝、中阳中澳生态铝循环经济一体化等项目建设,重点规划上马一批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铝材加工项目,着力将我市打造成生态铝循环经济一体化发展产业基地。

四要实现白酒集聚。推动我市白酒生产由产量扩张向市场扩张转变、分散发展向集中发展转变、散白酒向品牌白酒转变。加快完善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支持文水散白酒集中发展,支持白酒行业成立战略联盟,鼓励中低端白酒企业与汾酒集团合作,改造提升生产工艺,创新管理手段,稳步扩展消费市场,着力将我市打造成白酒行业规模、品牌一体化发展产业基地。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三大产业集聚带”,构建市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一要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确保实现孝义与上海合作的新能源客车一期项目整车下线,同时重点抓好孝义金晖矿山煤机设备,汾阳联通玻璃钢管道、东晟刹车盘,交城国正高铁动车制动盘、正泰特种机电装备,文水华一重工列车车轮车轴、光华高效离心球墨铸管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带。

二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大唐岚县河口和王狮风电、云顶山文水和离石风电、文水晋能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组件、孝义太子光伏电站、汾阳中节能光伏发电等新能

篇三: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最终定稿)

2015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回顾2014年:克难攻坚,稳中求进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克难攻坚,保持了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初步测算,实现生产总值 亿元,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元,增长 %;财政收入 亿元,增长 %,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11%。

这一年,县人民通达梦扬帆起航。纵贯全县75.8公里、设有4个道口的告诉县段,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通过艰辛争取,商合杭高铁将在我县设置客运站。规划中的引江济淮工程县段全长93.5公里,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交通区位优势逐步显现。

这一年,承接平台建设驶入快车道。产业园被列入市8个次中心城镇之一,新增基础设施投入9.9亿元,30公里内网道路基本建成。新桥大道拓宽改建竣工通车,产业园—合肥西客站客 —1—

运专线获批筹建。110千伏变电站扩容工程完工,一期日供水5000吨自来水厂投入使用,合肥燃气实现向园区供气。

这一年,加快县域发展迎来曙光。我县作为省唯一县区,被列入国家 试点县,是践行绿色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这一年,我们挤入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行列。古城区控制性规划获批,古城保护与发展将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中央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政策支持,省委、省政府出台支持皖北地区发展“新十条”,市委、市政府将我县列为绿色发展试点县。政策机遇千载难逢。

一年来,我们集中精力抓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抓产业、调结构,发展质量日趋优化

工业持续增效。预计,规模工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15%;规模工业企业达84家,其中超亿元企业29家。工业用电量2.4亿度。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个,新申请专利139件。大众医药上市挂牌,定向增资2000万元。县工业园利用闲置土地5宗、盘活厂房6家。8个乡镇工业集中区续建项目32个、完成投资1.5亿元。

“十一连增”,第九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肉类总产14.7万吨,水产品总产9.8万吨。迎河现代农业示范区获批省级示范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农民合作社215家。新认定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2 —

市级龙头企业9家。建立绿色食品认证基地37.6万亩,新增绿色食品21个。

三产发展增速。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亿元,增长12%。实现进出口总额4550万美元,增长2.2%。利用外资1764万美元,增长22%。汇丰典当行获批运营,同聚祥商厦正式开业。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全省红色旅游小镇1个。县古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序推进,安丰塘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展顺利。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5亿元,增长15.7%。

(二)抓投资、上项目,发展后劲持续提升

盯项目。坚持把项目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累计谋划项目286个。100个市“253”项目完成投资42.7亿元,42个省“861”项目完成投资25.1亿元。瑶海钢构、娃哈哈饮品等项目竣工投产,国电团山风电场、中皖水务给排水等项目建设加快,寿西湖行洪区调整改造等项目积极推进。

重招商。深化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全年共引进招商项目117个、到位资金85亿元。创凯电子、格义新能源等项目基本建成,探索医疗、唐人神饲料等项目加快实施,汇格蜂窝制品、新桥重工装备制造签约落户。

强基础。 路大修开工建设,寿六路中修基本完成,升级县乡公路51公里,改造危桥6座。220千伏新桥输变电工程开工 —3—

建设。宾阳闸、东津圩加固、梁家湖治理和15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完成。扩挖塘坝2803口、清淤疏浚沟渠74条。改善灌溉除涝面积36万亩,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5万亩。新增造林1.6万亩。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获省表彰。

(三)抓统筹、重宜居,发展面貌不断改观

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县城总体规划、古城区重要节点修建性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实施城市重点工程37项,安丰路、双桥路、寿蔡路东西段、正阳关路加快建设。搬迁房屋2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保障房3311套、37.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公厕5座、交通信号灯12处,新增城市绿地20万平方米。中医院扩建完成,体育中心、老年公寓和公安指挥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古城区袁家巷、城角巷、仓巷北段等工程改造完成。 集镇发展步伐加快。强化乡镇规划管理,加强对重要交通沿线建设监管,推进道路、给排水、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保义、三觉、安丰、板桥等乡镇商住开发加快。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80 户。农村清洁工程实现乡镇全覆盖。解决8.4万人饮水安全。拆除集镇违章建筑12.3万平方米。

美好乡村成效凸显。坚持将美好乡村建设与“三线三边一城一地”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首批9个重点示范村通过省级验收,第二批10个中心村建设有序推进。新建给排水管道136公里,硬化道路27.8万平方米,新增路灯4768盏、绿化15.8万平方—4 —

米,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四)抓改革、破瓶颈,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不断深化改革。巩固水管体制改革、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完成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能移交,推进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深化“营改增”改革。农联社改制农商行获中国银监会批准,农商行第一次股东大会成功召开。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下放66项、取消35项。陶店乡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基本完成。

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财政资金存贷挂钩,新增贷款12.5亿元。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国投集团、新桥投资开发公司融资9.1亿元。实施土地增减挂项目7个,报批各类建设用地3315亩。积极经营城市和清收土地出让金,土地收益12.7亿元。通过全国土地出让金和耕地保护审计、国土部卫片执法检查验收。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措施,完善人才选用常态机制。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连续两年获市节能工作先进县称号。

推进结对合作。《合肥市与县结对合作规划(2014-2017)》编制完成,以产业园为核心区的合肥航空港经济示范区获批建设。县蜀山现代产业园起步区4平方公里框架形成,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27.8亿元。团肥路二期开工建设。新桥机场周边种植结构调整2.2万亩。两地旅游直通车常态化运营。

(五)抓民生、解民忧,发展局面更加和谐

—5—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