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企业文化 > 列表页

ups的企业文化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09  分类: 企业文化 手机版

篇一:UPS企业文化

UPS的企业文化是“携手工作就能成功

一是强调了团队精神的重要,

二是相互帮助,相互信任。不分种族、民族、性别、年龄,只要你是公司的员工,公司就会提供相同的发展机会给你,员工之间是融洽的伙伴关系,有被帮助的需要,就会有帮助者出现。为实现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各种具体的措施保障。

UPS独具创意的户外广告之篮球筐。(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UPS独具创意的户外广告之皮划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UPS独具创意的户外广告之自行车。(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UPS独具创意的户外广告。(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篇二:DHL与UPS企业文化的比较

篇三:UPS企业在中国的战略概述

UPS中国战略

摘要:世界物流巨头UPS随着中国加入 WTO,也开始逐渐着眼于中国这块充满着商机的沃土。从2001年获得中国境内商业直航权开始,UPS真正意义上地在中国“腾飞”起来。短短的几年间,UPS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业绩呈大幅度提升趋势,甚至在2004年,出现100%的增长幅度。而且还获得了包括北京、上海、广州、青海等20余个中国城市的直接掌控权,成功建立物流网络。比起早先进入中国的DHL,联邦快递等国际公司,UPS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为了让中国消费者认识和熟悉这个品牌, UPS也开始了在中国的品牌战略,而且效果显著。这一切不仅归功于UPS几十年来所创造的企业文化与战略,也得益于对中国这个市场细致的考量和充分的认识。

关键词:UPS 中国物流

目录

一:绪论 .................................................................................................................................................................... 3

1.1关于物流 ...................................................................................................................................................... 3

1.1.1物流定义与发展 ............................................................................................................................... 3

1.1.2中国物流现状 ................................................................................................................................... 3

1.2关于UPS ...................................................................................................................................................... 4

1.2.1UPS发展历史 .................................................................................................................................... 4

1.2.2UPS的中国步伐 ................................................................................................................................ 5

二:UPS中国战略 .................................................................................................................................................... 6

2.1先进技术与设备 .......................................................................................................................................... 6

2.2完善的解决方案 .......................................................................................................................................... 6

2.3应用电子商务 .............................................................................................................................................. 8

2.4收购兼并,寻求伙伴 .................................................................................................................................. 9

2.5供应链金融服务 ........................................................................................................................................ 10

2.6精确流程 .....................................................................................................................................................11

三:结语 ...................................................................................................................................................................11

一:绪论

1.1关于物流

1.1.1物流定义与发展

美国物流管理协议会:“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双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ups的企业文化)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活动自古有之,它与人们生产经营活动和生活密切相关,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剩余产品,交换过程中的物流便应运而生。传统物流是使商品在需要的时间到达需要的地点的经营活动过程,是提高商品流通效率的重要途径。相对于传统物流,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物流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重要性也日渐显现。

而随着物流的发展,未来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将会是那些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国际物流业巨头,收购兼并变革步伐稍慢的其他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已完全成熟而且被全球客户认同和接受,第四方物流方兴未艾,其与客户的联系与合作日益紧密,作为沟通买方和卖方的重要桥梁,未来物流业将在全球采购、制造、销售、运输及配送活动中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1.1.2中国物流现状

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现状是:

第一:中国物流行业按照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特点衡量,尚处于起步发展初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物流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相比,中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目前我国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层次还比较低,主要仍集中在对基本常规项目的需求上。

企业对增值性高、综合的物流服务如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代理等的需求还很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显示出了较大差距。

第二:中国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初具规模,但内在质量及运作效率亟待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设施设备的保有量和作业能力已成倍增加,截至到2004年底,我国铁路,公路,内河,航空,管道的线路里程分别达到了7.44万公里,187.07万公里,12.33万公里,204.94万公里,3.82万公里,港口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建设了很多仓库,成立了不少大型的国有储运公司,目前使用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已能够满足目前物流业务的需求。

第三:中国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刚开始起步,物流总体质量方面的潜力尚待大力挖掘。专业化物流是以第三方物流为标志,全面满足客户物流需求,提供客户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传统的物流企业并不意味着它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这里关键不是其被如何称呼,而是其所从事业务的本质特征,所提供物流服务的性质。第三方物流企业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提供合理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必须高度熟悉客户的物流需求,具有物流系统开发和创新的能力。物流外包不是业务的功能性延续,而是业务的创新。从这个衡量标准来看,我国目前真正具有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的物流企业凤毛麟角,但是发展潜力巨大。

第四:我国物流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动力,以满足客户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需求的服务理念尚未形成,还停留在我能提供什么服务,就卖什么服务给客户的阶段。相反,一些国际物流巨头已发展到研究客户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需求,来为客户开发定制服务的阶段,提供客户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增值服务,通过和客户分享定制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给双方带来的利益,获取更多利润,避免了和竞争者在低层次上的价格竞争。

综上所述,我国的物流行业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不论在中央政府或地方的宏观规划和指导,还是物流基础设施,或者是在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理念上,在物流企业竞争力上都存在着差距,这同时也说明,物流业在我国还有相当大的潜力。

1.2关于UPS

1.2.1UPS发展历史

UPS 成立于1907 年,作为一家包裹递送公司成立于美国,从一开始仅在美国西部几个城 市之间从事包裹递送业务,发展到在整个美国从事货物运输业务,到如今通过明确地致力于支持全球商业的目标,UPS 已发展到拥有 360 亿美元资产的大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包裹

递送,货物运输,供应链管理等业务。UPS,或者称为联合包裹服务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其商标是世界上最知名、最值得敬仰的商标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快递承运商与包裹递送公司,它同时也是专业的运输、物流、资本与电子商务服务的领导性的提供者。每天,UPS 都在世界上200 多个国家和地域管理着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

UPS 的发展壮大,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很多困难和发展瓶颈,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 年代末,在这一阶段,虽然UPS 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来运送货物,业务量也开始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存在于物流行业的竞争也越演越烈,其中FedEx 在美国本土已经可以和UPS 抗衡,UPS 在全球市场上又遭遇到DHL,TNT 等其他国际物流巨头的阻击。UPS 已经感觉到,仅仅从事包裹快递的服务,不能满足客户全方位的物流需求,而无法满足客户的这种需求,就无法保持可持续发展,因此,从1999 年开始,在北美大陆和欧洲市场,UPS 进行了大规模的收购兼并活动。1999 年,UPS 并购了20 家与供应链相关的公司,包括7 家物流、分销公司、11 家技术公司、1 家银行、一家航空公司。其中包括了加拿大最大的药品和化学制品物流企业Liringston以及法国最大的零部件物流公司Finon Sofecome。

1.2.2UPS的中国步伐

UPS 早在1988 年就通过与中外运签署服务协议开始其在中国的业务,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加入 WTO,外资还不允许直接进入物流行业,中外运成为了UPS 发展中国业务的重要伙伴。 上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重要转折点,当时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吸引着无数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设立工厂和办事处,同时,当时国家扶持企业出口创汇的政策,也涌现了大批外贸公司和外贸企业。UPS 看到了中国市场的这种需求,作为世界物流行业的领先者,显然是不愿错过这一机会的。

UPS 进入中国后,业务持续发展,而2001 年,对于UPS 中国业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点,根据中美双方于1999 年达成的《中美民用航空运输协定》中的条款:到2001年可在原有的双方各3家航空公司的基础上增加1家民航运输公司,UPS得以继联邦快递、联合航空和西北航空之后,直接参与到中美运输市场的服务。2001 年4月,UPS开通了每周6个货运航班往来于上海与美国,使用的是波音747 大型货机。到现在为止,UPS 每周连接中国和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航班已经达194个班次。UPS中国航空口岸从最开始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形成了南北中,覆盖京津唐地区,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战略布局。

UPS 中国业务成立初期,只有几十名员工,发展到目前超过4000多名员工,进口港口岸城市由原来的北京、上海和广州发展到北京、成都、大连、广州、青岛、上海、深圳、天津、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