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化论文 > 列表页

亚洲自然文化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19  分类: 文化论文 手机版

篇一:关于中国文化的论文

关于中国文化的论文

关于中国武术发展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剖析,指出影响中国武术发展的主要原因:文化观念、思想意识、自身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武术发展 中国文化影响 浅析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被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继承发扬,同时,作为一种技术体系,它是徒手或持械(冷兵器)的杀敌自卫本领,在我国有着优厚的文化底蕴。最近几年发展很快,但也存在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笔者从历史的角度浅析中国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中国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1、中华文化观念与武术

文化学者认为:“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思想意识、观念等,第二层是文物,即实物,第三层是制度、风格”【1】武术是身体运动的表现,是一种看得见的实物,但武术在发展中融合、扬弃创新这一过程又属文化,第一层的思想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思想意识、观念是行为的导向,应首先考虑。

中国武术是在中华文化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奇葩。在秦时,商鞅就有“故王者之政,使民怯于邑斗而勇于寇战”之说。【2】庄子在“说剑”中褒扬是“匡诸侯,天下服”的“天子之剑”而“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上斩颈领,下决肝肺”之“庶人剑”,被讥为无异于斗鸡。【3】中国在汉唐之前,统治阶层中也曾富有“尚武”精神,但是到上19世纪初,当中国遭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时,有许多人才开始重视武术。孙中山先生就提倡“尚武”精神,爱国将领冯玉祥在军中提倡实用武术,张之江先生身体力行,创立了中央国术馆,主张以武术强身强种,在学校、军队中推广武术运动,并把武术称为“国术”,即使这样,民风武勇却不被提倡。

众所周知,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必然会造就不同的国民性格。相对于游牧民族的骁勇强悍,富于开拓,以农耕蚕织为手段生存的中国人,则更乐于自给自足的安稳生活。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那是典型的防御性建筑,是中华民族抵御海外,维护和平的象征。

中国人历来“尚武”,然而,中国是文治的国家,在儒学思想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直是正统。孔子创立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中除强调德、智兼修,并在教学内容中列入军事体育的“射”、“御”等,但到了后面,孔子主张“兼武”的一面被抹去了,善于

驾车、射箭,并“多能鄙事”的孔子淡去了,经过统治者的重塑,孔子的形象变成了学富五车,文质彬彬。

儒家的人才设计是一种“尚文”的模式。学儒必重文,自中唐科举发达以来,此风进一步滋长。到北宋,宋真宗的《劝学诗》所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空前读”

【4】。满族入主中原,以“八旗”将士的骁勇善战为基础,但坐定江山,则重蹈“重文轻武”之辙。以致鸦片战争一起,领军去和英军打的不是职业军人,而是翰林学士林则徐。由此可知,“尚武”在中华主体文化中却地位低下。

2、传统社会心理与武术

在中国传统的心理中,赳赳武夫是不若谦谦君子的。今天,我国政府提倡向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学习,但对于多数家长来说,有些偶像是只能赞赏而不能比肩的。与其让子女成为体育冠军,倒不如让子女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从观念的深层来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

3、武术功能的社会认定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而不猛”和“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武人特有的风度,在我国武术界亦早有提倡,但操作程序上尚不成体系。中国民众对武术的认识,大致可以这样归纳:武术更多的是被作为一种

实用的技艺。作为锻炼身体,自卫防身,调节性情。由于诸多原因,武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因而,武术的师资总体水平不足满足培养人格的需求。可见,在根基并不十分牢固的情况下,迫于形势的需要,武术作为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推向世界,以展示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新中国武术运动是以推广长拳与太极拳为主要方向。经整理的长拳运动以“高、难、新、美”为艺术表现形式的,武术的踢、打、棒、拿、击、刺的内涵,赢得各国青少年喜爱。作为健身、养生、圆活轻松、柔和缓慢的太极拳运动则深得世界中老年人的欢迎。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人对武术的地位认识是不充分的,甚至不及外国人。

二、武术的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武术发展、普及非常之快,可以预言,武术列为奥运项目已为期不远了。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武术走向世界过程中,不仅有文化冲突,而且还有如何进入世界的理念确认。例如,“散打”作为中国武术的一种主要形式,登上竞技台。散打选手与美国职业拳击手、泰国拳击手、欧洲自由搏击手的对抗显示出中国武术的实力。然而,现在武术的套路与散打都是全国运动会和亚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但竞赛队伍的专业化,使武术的套路竞赛与散打竞赛分离,最终使武术“打练一体”内涵的完整性被完全分离。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正视,

亚洲自然文化论文

并作深入研究。

三、结论与建议

结论

1、中国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都是依靠武力的,但政权一稳,“重文轻武”又占主导地位,武学不被列入后世儒学的教学内容的范畴之中,“武技”更不被重视。

2、武术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基础,但武术作为有效地教育手段,尚没有被充分注意。

3、中国武术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重健身、怡情、竞赛,重展示武术丰富多彩的内容。在艺术表现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重文轻武的文化观念和思想意识,使武术具有应有的地位,并把武术运动真正开展起来。

2、在保留武术内容的同时,需要在表现、组织形式方面加以开发,改造武术内容,使它向徒手格斗方向偏重,并注重实效性。

3、广泛普及武术运动,使武术成为老幼妇孺皆知的世界体育运动项目。

篇二:日本文化论文

宋钊文 水利与建筑学院 土木1102A13110038 日本文化:武士道精神

欲了解日本,必先了解武士道。

武士道是日本文化精神的核心,对日本民族性的影响颇深,尤其是日本近代化过程中以及今天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中、精神信仰中,都留下了武士道精神的印痕。

研究日本武士道者,必以《叶隐闻书》为首要。

《叶隐闻书》成书于1716年(日本江户时代),共十一卷,是由佐贺藩主锅岛光茂的侍臣山本常朝口述,一个名叫田代阵基的武士用七年的时间笔录而成。主要为论语体,又称《叶隐论语》。

关于日本的研究,一般以为,《菊花与刀》和《武士道》二书是其入门要籍。前者为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所著,她以皇家家徽的“菊花”和日本武士的“刀”为符号,作为一种“既?又?”对立的文化模式,解读了日本人的内在矛盾,其观点曾影响了二战后美国对日的基本国策。后者是日本人新渡户稻造所著,在西方的骑士精神包装下,作者肆无忌惮地宣传武士道的残忍行为,企图为他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暴虐行为辩护,同时也推动了日本军事扩张的进程,从而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沉重的战争灾难。

以上二书,观察日本社会的视角虽有不同,但“武士道一直都是日本的精神与原动力”,人们对这一基本判断大概是没有疑义的。而关于武士道的精神形成,《叶隐闻书》应当是最重要的第一手研究资

料。书中我们不难看出,日本在何种程度上接纳了儒、佛学等外来文化的,乱世中他们又以何种方式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近乎魔道的死亡观念,如何通过日本武士来实现的。就读后感受而言,笔者以为,只有认真研究了那些不加掩饰的武士道言行,我们才可能把握或理解一个“暧昧”的日本。

《叶隐闻书》书中涉及到大量的切腹、复仇和异类死亡观念等内容,那些挑战人类道德底线的武士狂言,如书序作者所说,本该藏之深山或付诸一炬的,但那些血腥言论,不幸被奉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原典,从而演变成近现代日本的历史现实。

口述者开宗明义宣称:“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于生死两难之际,要当机立断,首先选择死。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言,此乃一念觉悟而勇往直前。”死亡观是该书的核心,也是武士道的精髓所在。 在我们看来,武士的“无目的死”是没有价值的,他们对生命的冷漠态度也令人发指。但是,山本常朝的死亡观念,不是一时冲动的即兴狂言,包含了日本人对待外来文化、自身生存的理解。山本常朝有两位导师:一个是湛然禅僧。和尚教导他,无念即是正念,行动就是无邪的无住念,故人生可由武士道直入佛门,即武士道——忠于主君——孝行双亲——慈悲心。另一导师是佐贺藩的儒者石田一鼎,儒家精神熏陶了他的“不可为而为之”刚强之勇和担当意识。但佛学中的不杀生规戒和反对自行了断生命的态度,却被日本的武士道抛弃了。

武士的“忠孝之道”,与我们儒学的忠孝完全是貌合神离的。儒

家中庸之道被口述者诠释为矫枉必须过正,“中道是究极的境界,可武士道却必须超越,敢为天下先。教人射箭,规定左右手要有相同的高度,可右手动不动就会抬高,所以,真要射箭时,右手要降低一些,才是正确的位置。”

一般来说,我们总是在逃避着死亡,而武士道就是要直面死亡,要思考怎样去死,抱着“死狂”激情,去实现死亡瞬间散发的“美学价值”。这种美学意义上的死亡,被他们赞誉为所谓的“落花之美”。“叶隐”就是“落花之美”意象,它意指凋零有期的花儿,隐藏于叶下,遇有知音,瞬间飘落而去,以展示自身生命的价值。从美学上看死亡,那些复仇、切腹等残忍血腥的场面,以“真漂亮啊”等赞许口气出现在《叶隐闻书》书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通过《叶隐闻书》书中关于武士道的死亡观简评,我们不难看出,日本是个谜,日本文化是独特的文化,它不是东方的儒学、佛学,但有儒学、佛学因素,它不是西方文化,但却有西方的存在主义和权力意志论的影子。依笔者拙见,日本文化就是以武士道为精神原动力的文化,这种文化本质上是要向外超越的,一旦给予外部条件时,势必要挑战人类的道德底线。

认真研读《叶隐闻书》后,我们会同意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卓识:“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是一个隐藏在‘暧昧’表象下,无与伦比的单一民族集团性和不择手段的进取性的国家。不管‘菊花’也好,‘刀’也好,都是维护大和民族共同体,进取扩张的手段——不同的手段而已。在日本人的世界里,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构

成了奇特的‘互补’”。

如果这一“奇特的互补”来自武士道精神,那么谦卑地接受黑格尔的教诲,应当是有益的。这一教诲就是:“‘精神’——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因为他们不知道,所以他们不自由。他们只知道一个人是自由的。唯其如此,这一个人的自由只是放纵、粗野,热情的兽性冲动,或者是热情的一种柔和驯服自身只是自然界的一种偶然现象或者一种放纵恣肆。所以这一个人只是一个专制君主,不是一个自由人。”

篇三:2015秋地域文化(本)论文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地域文化(本)》课程论文写作规范

一、选题指南

1.结合自己学习体会和当前社会需求谈谈学习地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

2.结合当地某一人文旅游资源,谈谈对地域文化的认识。

3.对家乡某一饮食文化,分析其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4.介绍一位三秦教育家,分析其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借鉴作用。

5.考察你所在的地区历史和现状,谈谈陕西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二、具体要求:

1.从以上选题指南中任选一项进行写作;在选题指南基础上自定论题,不能偏离主题。

2. 论文应立论准确,文必对题,有自己的观点和体会,理论应联系实际,有所创新。

3.论文要求规范化,全文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五部分。内容摘要字数为100—150字,关键词3—5个,参考文献至少在5篇以上,并在文尾列出。论文字数要求2500字以上。

4.不在选题指南范围内写作,以及复制、抄袭别人论文者,论文内容雷同者均以零分计。

三、论文评价标准

1. 选题正确15分

2. 论点、论据40分

3. 材料、数据20分

4. 写作规范性15分

5. 字数要求10分

附件:论文格式要求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 新城电大

专 业 会计(本)

学 号

学生姓名

2016 年 元 月

陕西地域文化

摘要:陕西(Shaanxi),简称“陕”或“秦”,中华人民共和国省

大流域中部,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陕西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而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就是陕北高原,中部就是关中平原,南部就是秦巴山地。陕北地处我国西北部,位于黄河中游,靠近内蒙古、宁夏一带。关中,即四关之中,关中地腹地西安(长安),“沃野千里”、“四塞以为固”,天然地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地必争之地和建都地理想之所。陕南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南北交界地带。北有秦岭,南为巴山,中间就是汉江谷地,横贯东西地汉江及其支流串连起了大小不等地平坝盆地,有“小江南”之称。食文化源远流长,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下孕育,具有非常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历史 地理 交通 饮食 旅游

一、陕西的历史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雍州、梁州所在,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个大一统王朝,有五个建都西安(咸阳),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陕西简称陕或秦。“陕”指陕陌,在今河南省陕县西南。西周初期,周、召二公分陕而治,陕以东,周公治之,陕以西,召公治之。此后,人们就把陕陌以西称为陕西,简称“陕”。“秦”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地辖区主要在这一带。人们又称陕西为“三秦”,一般就是从陕西地地理特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来理解地。“三秦”得名源于项羽分封诸侯,让秦地三个降将分治秦之故地:章邯为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领有陕陌以西。“三秦”即由此得名。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早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里。1953年在西安城东发现的半坡村遗址,展示出6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这里有最具原始社会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遗址和中国较早的城市西安杨官寨遗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长安,这里是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生于宝鸡)和黄帝(生于武功县)的诞生地、部族发源地及陵寝所在地,相传也是更为久远的华胥古国或华胥氏的所在。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元祖,她分别繁衍了女娲、伏羲,后来女娲、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黄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后裔,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