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研究报告 > 列表页

高一历史教育研究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04  分类: 研究报告 手机版

篇一: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

课题负责人:李春元

主要成员: 李春元 林进 白吉 王俊哲 拉姆 王然 卓玛央宗 四郎珍玛 格桑曲珍

立项序列号:LZEGKT LS001

研究起止时间:2013年5月31日--2014年6月10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新课程下初高中教材编写体例的不同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材,初中是主题式体例,高中则是模块加专题体例。初中教学需要打下非常扎实的历史基础,才能适应高中模块专题式的历史的学习。然而,本课题研究地当下的历史教学现状及初中教师的配备使初中历史教学难以达到这样的要求。初中学生历史时序感的缺乏、通史知识不全给高中专题教学带来困难。

2.林芝二高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情分析

长期以来,初高中教学相对独立。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学校对历史的教学普遍不够重视,我区甚至很多初中没有专业的历史教师。学生初中历史基础较差,加之汉语基础较差,历史基本上没有什么基础,、因而理解知识能力有限。加之当前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本为专题史形式 ,给学生历史基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我校学生学习历史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2)教师教学状况分析

我校历史教师绝大多数来源于初中上调,对初中历史教学有一定的认识,对新课改高中历史认识不足,在教学中,盲目以高中历史专题为教学的根本,忽略

了学生的课程基础实际,忽略了学生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使历史教学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给学生学习历史造成了更大的负担。另外,在课程任务较重的情况下,部分老师教学还存在着靠经验教学的情况,缺少教学理论素养,教学水平提高严重受限。

二、研究价值与预期目标

我们的研究主要是改变我校当前历史教学状况。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抱怨,不埋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分析研究,集全组之力寻求解决之道。通过课题研究研究,我们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1.学生迅速融入高一历史学习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有诸多不适应。本课题研究及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很快完成从初中历史的主题式通史学习、识记和感性理解为主的浅层次学习到高中历史的模块专题式学习、抽象理解为主的深层次学习的过渡。

2.提高高一教学效率

本课题研究侧重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兴趣爱好的了解,将学情研究作为本课题研究的起始点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使高一历史教学更有针对性。

3.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本课题组教师的学习自觉性更高,钻研业务的愿望更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4.构建具有林芝二高特色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

虽然本课题的研究不是首创,但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特殊性。我们研究主要是立足于林芝二高学生层面,根据我校学生的基本状况,探索我校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

三、主要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

四、现状调查和研究

(一)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及考试抽样调查

1.学生问卷调查

对于刚入学的高一新生,我们展开问卷调查,就他们的历史学科基础和现状以及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调查表明,学生对通史掌握相对薄弱,急需补充相关通史内容和历史时序线索以及历史阶段特征,以弥补现行教材模块编写方面的欠缺。通过问卷调查中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要求来看,学生渴求高中历史教学更多地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和现实问题,多创设情境,多进行探究合作等。 调查还表明,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急需改进,以前,学生养成了一种被动式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这就要教师将新课程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渗透于日常教学中,在学法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地熏陶。

2.学生座谈会

我们选择对历史学科兴趣较浓的学生进行座谈。学生们普遍反映初中历史比较简单,高中比较深奥。初中考试考书上的,且是开卷,较容易;高中考试不考书上的,且是闭卷,总考不及格。他们都反映,初中历史内容少,高中历史内容详细,不仅要背还要分析,高中历史考题带有思考性、理解性。部分学生认为,高中历史线索复杂,内容分析复杂,涉及的范围广、难度深。高中历史考试注重文字性的材料解析,字字要答到点上,答题空间很灵活。总之,高中历史学习要求高,难度大。

3.初中教师配备调查

林芝地区初中历史教师的配备和使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校和区域的不平衡明显;专业教师少,兼教的多。调查表明,林芝地区初中历史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初中历史教学水平不高,造成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基础不好,也造成高中历史教学的压力。

(二) 初高中《历史课程的标准》的差异研究

初高中《历史课程的标准》是指导初高中历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以此为前提,进行初高中的比较解读。从课程的基本理念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

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从课程性质看,初中历史课程只要求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高中历史课程强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多角度、多层次、多类型地看历史,形成历史思维——“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课程目标看,在知识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注意历史知识时序性和基础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综合性;在能力方面差别也较大,初中主要在于识记、理解,尤其是识记层面,而高中要求则更多在于理解和应用层面。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初中历史课程只要求学生“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高中历史课程则要求他们将历史学习与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以及其个性成长结合起来。从内容标准来看,初中历史课程是“通史”加“主题”体例编写;高中历史课程则是“模块”加“专题”的体例,侧重于对某一领域历史现象发展过程的揭示,强调对某一历史问题的更深入的探究。高中历史课程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有利于高中学生更集中、深入地学习和探究历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全局与局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但这种设计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我校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使得教与学出现了困难,导致了我校高一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茫然无措。

(三) 林芝地区初高中历史教学情况研究

1. 初高中历史教学地位的差异

由于长期以来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西藏初中历史教学逐渐成为一门边缘学科。社会和部分学校忽略历史学科,认为历史是“副科”,具体表现为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缺少足够的重视,部分学校的历史教学由其他专业老师兼职等。导致教师对历史教学研究的不足,教师缺乏积极性,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敷衍了事,给高一年级的教学带来消极影响。

2.学生历史学习的思维差异。

初中生的思维与高中生的思维有所不同。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而高中生

的思维则要形成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的。对他们的要求是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来归纳综合各种材料信息,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扩大其知识领域,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高一阶段就成为学生思维的转型的关键期。由于初中历史基础问题,很容易导致学生学科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飞跃的过程中产生了思维断层。而高一历史新教材中恰恰注重了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一是决定学生高中历史学科是否能学懂、学好的关键时期。

3.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

初中生依赖性较强,更多的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对知识的要求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但是,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必须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有的同学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结果是“学了大量的知识点,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的同学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穷于埋头做笔记,不得要领,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过程中出现了拐点,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深奥难懂。

4.教学方式的差异。

由于课标要求、学科教学地位、教材形式、学生年龄特点、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初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初中阶段,因历史学科不属于中考内容,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不成比例,教学内容不完整,初三则不开历史课。没有真正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历史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原教学大纲、人教版全国统编教材对很多历史教师的教学影响根深蒂固,其教学模式、授课习惯,仍以讲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以概念教学为主。而思维能力培养以综合归纳和演绎归纳为主要方式,忽视情景教学的创设,没有很好整合教学资源,没有搜集筛选提供大量图文信息和原始材料,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加工提取信息,进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很好落实课标要求的三维能力培养目标。

篇二: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

巡礼近代青岛

青岛七中 2011级10班 胡名馨

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课题:巡礼近代青岛

探究人:胡名馨

研究方法及步骤:

1. 查找资料,上网调查,取得信息。

2. 对信息进行整编,整理出一篇报告。

内容摘要:

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近代来,青岛有了什么样的发展与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青岛,一起探寻一下。

研究方法:

调查法。

研究时间:

2012年8月11日 研究资料:

青岛城市历史的特点不仅体现为差异化的城市发展路径,更在于典型性的近现代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价值。 一座建置仅百余年的城市得以跻身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是青岛历史令人瞩目之处。青岛近代的文化名人有康有为、梁实秋、老 舍、沈从文、闻一多等。1897年以来,青岛先后

遭到德、日、美三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历史发展可谓跌宕起伏、历经沧桑,城市性质既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色彩,又有封建半封建旧中国的印记;城市发展既有技术先进的工贸基础,又有独具风韵的城市文化;城市建设既有合理长远的规划引领,又有各具风情的多元化建筑——这就使青岛这座城市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城市风貌,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一座区域性的新兴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引发众多牵动全国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可谓屈指可数,而青岛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自从德国占领青岛以来,由青岛引发的全国性事件之多、对国内国际局势影响之深远,国内罕有可匹。“胶州湾事件”促发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德占青岛和修筑胶济铁路导致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日本取代德国占据青岛,进而抛出意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引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由此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更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被有的学者视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界线。1922年,在全国人民力争下,青岛回归祖国,成为外国在华租借地中最早收回的一处租借地。1925年发生的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和“青岛惨案”,使青岛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和“五卅”运动的中心之一。抗战胜利后,青岛成为美军基地,爆发了反对美军驻扎青岛的斗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及

其所产生的重大社会影响,赋予青岛历史以丰富的内涵,也奠定了青岛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报告总结:

现在的青岛,是我国举办大型赛事和国际盛会最多的大都市之一,已成为世界性区域贸易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国际著名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03年,设立国家级青岛出口加工区。 2004年设立国家级青岛保税物流园区。2006年,设立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2008年设立国家级青岛保税物流港区。2011年1月,国家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青岛作为其核心城市、龙头城。这些都离不开青岛人民的支持与努力。

期待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开展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历史。

2012年8月11日

篇三:高一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精心整理)

中国人姓氏来源探究

——会宁五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2014年3月15日——2014年5月25日,我们高一历史组在高一年级各班中深入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这是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 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2014年3月10日——2014年3月15日,我们学科组召开了多次课题组会议,对在高一年级各班多次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过论证,我们认为是可行的,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高一年级各班班的学生素质较好。多年以来,我校在不断加强常规管理下功夫,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基本养成了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2、高效课堂建设的需要。经过一学期多的高效课堂建设,学生已经学会了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3、高考改革的大势所趋。2000年广东省高考(3+X+1)文理综合试题第十九题(上海市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题)是典型的研究性学习的考题;最近几年全国和各地方的高考题多出研究性学习的考题,这代表了高考改革的方向,它表明研究性学习的考题在高考中的地位,紧跟高考改革的方向,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4、班主任支持。这几个班的班主任都较为支持,使得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对学生进行组织动员工作

考虑到高一年级没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时,我们只能利用历史课及一些班会课时间进行动员。首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使同学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同学们明确研究性学习不仅是高考改革的方向,(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高一历史教育研究报告)而且能够锻炼大家的学习、工作能力,是高中阶段不可多得的一次锻炼机会;最后,利用本班历史课时间向同学们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及研究程序,布置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任务。考虑到高一年级没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时,这一任务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所以,我们把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在课余将研究性学习的准备工作做好,利用空闲时进行研究,最后再整理研究成果。

三、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

在将学习任务布置下去后,我们着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准备工作——组建课题组,

制定研究方案。

首先,我们组织学生组成课题组,规定1——5人一组,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产生组长,由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与指导老师的联络等,并负责将研究课题和本组成员名单交给老师。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既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体现全体成员分工与合作的统一。

其次,为了把握研究方向,保证进度和质量,我们要求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其内容包括课题的名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和时间进程,小组成员的分工,预期的研究成果及表现形式等,并规定了研究方案交给老师的时间。

最后,进行开题论证工作,研究方案交上来后,我们组织了开题评审会,对每个组的“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评审(开题评审会记录另存)。为此,我们制订了详细的评分细则,内容有课题组所选(拟)课题的意义、课题组所选(拟)课题的可行性、课题组所选(拟)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的恰当程度、课题组对所选(拟)课题的设想的合理程度、课题组成员陈述课题及回答问题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等几项,依据这一评分细则对学生的课题进行了评分,好的研究方案建议学生保留,不合格的课题要重新准备后再通过开题评审,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

在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并通过开题论证之后,我们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研究,教师着手进行指导工作。

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首先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分工合作,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其次,我们给学生讲解了进行资料收集工作的方法:1、通过媒体搜集资料。我们指导学生通过媒体搜集资料,如互联网、图书馆、音像制品、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都是较好的搜集资料的媒体。

2、社会调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社会,由同学们亲自到所在班级调查,搜集相关资料。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到相关部门(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其实,搜集资料的途径很多,可谓条条道路通罗马,除上面的途径外,还可借助父母的关系,找到调查对象进行座谈;借助社会关系,访问不同层面的调查对象等等。在搜集到相关资料后,一定要注意原始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图像等)的保存,有条件的同学最好将资料输入计算机保存。

五、研究成果展示

2014年4月,同学们带来原始资料,教师首先指导他们进行资料的整理工作。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文字资料,还有数据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软件资料等。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搜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提炼,确定总结的内容,选择最合适、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得出研究成果。同学们有的写出了研究论文,有的写出了调查报告,有的整理出颇有分量的研究笔记。部分同学展示了他们的成果,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历经将近3个月的时间,在课题组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这一阶段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钻研,还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相互学习,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以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水平。

中国人姓氏来源探究

——会宁五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指导教师 王科 2014年5月25日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