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意思 > 列表页

咏柳前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15  分类: 意思 手机版

篇一:古诗《咏柳》教学设计(30分钟)

2《咏柳》教学设计

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的一首描写初春二月柳树的诗,表达了

作者对柳树的喜爱及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古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学会4个生字,会认2个生词。

3、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

的美丽景色。

课前交流: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苏醒,是温暖,是生机,是希望,你还记

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草》、《春晓》、《村居》

一、导入

1、揭题:是啊!春天就是那声声清脆的鸟儿的歌声,春天就是

那缤纷的野花,春天就是那枯了又荣的青青草,那么在诗人贺知章的

眼中春天又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咏柳》这首诗。(板书

课题)强调“咏”的写法。

2、解题:我们以前学过一首骆宾王的古诗,叫咏——,“咏鹅”

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 的意思就是——

[设计意图:轻轴拨琴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通过课前交流

生活发现、欣赏名句、走近作者,活跃学生思维,快速调动学生的语

言储备,引领其对柳树产生初步的美感以及急于学习本诗的期待,让

学生更自然地进入诗意课堂。]

二、通诗文。

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地朗读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读上两

遍,读第一遍,注意诗当中的生字,争取一字不差;读第二遍,注意

诗句内部的停顿,争取把它读通顺。听明白了吗?开始。

2、读完了吗?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

“碧玉”“妆成” “丝绦” “裁出”

“碧玉”指的是——青绿色的玉石,知道有这样一个词“小家碧

玉”吗?指的是小户人家年轻美貌的女子。碧玉是宝石,亦是美女,

你的脑海里有画面了吗?把这种感觉送回词语中再来读读!“碧”是

我们要求写会的一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一个姓王的人

和一个姓白的人一起坐在石头上)那这两个人怎样才能坐稳当呢?可

要防止从石头上掉下来啦!仔细观察这俩人,看看有新的发现么?指

导书写:王字旁最后一笔变提,斜斜身子给白让位子,石的横写平,

好让上面俩人坐稳当,口要写得扁才能更稳当。请同学们在生字栏的

旁边工工整整写一遍。(生书写生字)写好了吗?同桌互相欣赏欣赏,

看看写正确、写漂亮了没有?相互击掌庆祝一下吧!欣赏别人也是一

个很重要的本领,你们都学会了!

“妆成”是什么意思?(打扮)你觉得在你的身边哪些人最爱打

扮?看来爱打扮是女性的天性呀!一起美美地读!

“绿丝绦”是指?你们都知道,看来都会借助书上的注释来理解词

语这种好方法,奖励你们一起再读一遍这个词语,有个小小的要求,

要让老师的脑海里能浮现出这充满生机的绿色,能做到吗?一齐读

“裁出”“裁”容易和那几个字混淆?(栽、载)你有什么好方

法区分他们么?这个字笔画比较多,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强调“衣”,

空间很小,笔画要写紧凑,最后一笔捺变点,让出位子来。强调后面

的笔顺)和刚才一样请同学们在生字栏的旁边工工整整写一遍。写后

同桌鉴赏!

3、听到悦耳的击掌声,看来你们写字的本领都很强,把这些词

语送回诗句中,老师要来领教领教你们读诗的本领怎么样?

4、谁率先来读?好,请你!(果然读准了字音,字正腔圆,如果

把“绿”的颜色在凸显一下,让我们能看见这美丽的色彩,就更好了。)

谁再来读?(不错,注意了停顿,要是读得再舒缓点,融入你的感情,

就能更有读诗的味道啦!)还有谁想读?如果你就是贺知章,你当时

会怎样吟诵这首诗呢?我们一起来读!争取读出诗人的味道来!

三、品诗句。

1、品“咏”

诗人啊诗人,你对柳树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孩子们你们读出来了

吗?(抽多生说)你是从诗中哪个字看出来的?[赞美/咏]

2.品“咏”柳树和柳条

①作者从远处看柳树,起初看到了什么?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

垂下绿丝绦。

②借助刚才词语的理解,能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吗?“碧玉

妆成一树高”这句,作者是赞美了柳树的什么特点?[高] 引领学生齐读

这句,读出“高”的特点. “一树”仅仅是指一棵树吗? “一”在这里

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那么“一树”指什么?[满树.] “绿丝绦”

指的是?真的有一万条柳枝吗?“碧玉”是宝玉,是美女,作者把什

么比作碧玉,比作美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③这么美的柳树姑娘,谁来用你的朗读赞美她!我们像他一样

一起来尽情赞美柳树吧!

④引导想象: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欣赏书上的插图,静静地

听老师读。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柳树,说说?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美丽

场景呢? 在高高的柳树下,你又仿佛听到了什么?能把画面读成诗

吗?

3、品“咏”柳叶

①作者被美丽的柳树吸引,他不禁走近柳树感叹道——不知细叶

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产生了疑问,该怎样读?作者恍然大

悟,读出来!

②那这两句作者又写了柳叶的什么特点?[细]是采用了怎样的形

式写的?[自问自答]

③那数不清的柳叶,真是春风剪出来的吗?这是作者的巧妙想象,

让我们仿佛看见春姑娘用灵巧的一双手,剪出了这些柳叶,多神奇呀!

作者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了对什么的赞美?(春天)

④引导想象:孩子们,让我们边读,边做做动作。想象一下,春

风剪开柳叶,柳叶在春风中翻飞飘舞的情景是怎样的?(抽生回答)柳

叶和春风又会怎样友好的对话呢?

⑤其实,春姑娘创造的又何止这精致的柳叶,现在,请同学们做

一回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桌合作,运用“不知[ ],

二月春风似[ ]”的句式,来赞美生机盎然的春天。在同桌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表扬:你的想法真独特!想象力真丰富呀!比喻多贴切呀!

[设计意图:紧扣题眼“咏”,通过品词赏句、大胆想象及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进一步亲历诗人的情感世界,更好的品位出诗中的几个贴切比喻,体会到柳树的形态美、色彩美及其内在的生命力。]

四、入诗境

1、孩子们,古诗学到这儿,此时我们再看看,在作者贺知章的笔下,春天又是什么呢?是啊!是碧绿般的柳枝,是裁剪出千万片细叶的春风啊!

2、巧妙整体连接。从此,我们和诗人贺知章不再陌生。我相信大家以后在春游旅游或在上学放学的途中,当你看到有很多树木时,一定会去看看一种树,这就是[ ] 。当你看到柳树时,一定会记起一个人,这就是[ ]。当你记起贺知章时,一定会轻轻吟诵起他写的一首诗,这就是[ ]。

3、这么美的诗句,能背下来了吗?请你,不过老师对你有个小小的要求,你要用你的诵读,让老师和其他的孩子们脑海里能浮现出这美丽的柳树姑娘,你能做到吗?其他孩子们,让我们静静地聆听,感受感受!生背诵。你的脑海里有画面吗?怎样的画面?你呢?你呢?谁认为你能超过他,来试试,老师送你句话:只有入情入境,才是朗诵的上上之道,听明白了吗?开始!

4、让我们把画面带到古诗里,闭上眼睛,一起背古诗。

五、融诗情

1、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的柳树的诗篇.下面齐读这些经典的诗句。出示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沾衣欲湿杏花酒,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2、在指名回答后提问:为什么写春天总会写到柳树呢?(借柳树赞美春天)

3、我们再来看看在诗人杜甫的眼里,春天又是什么?

出示:《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小结下课:春天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剪开杨柳叶的春风,是万物的源头!让我们齐声诵读《咏柳》,把自己最美的歌颂送给春天!

板书:

《咏柳》

贺知章

赞美柳树

歌颂春天

篇二:《咏柳》诗词解析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3、妆成:装饰,打扮。

4、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7、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8、似:好像,如同,似乎。

译文:

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这一片 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咏柳前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赏析: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歌颂春的无限创造力。

1 / 1

篇三:咏柳的诗句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庭柳

【唐】姚系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唐】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