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入与研究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6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中国政治哲学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中国政治哲学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当代 政治 哲 学 在世界范围尤其是近年在 中国 的兴起是一件重大的哲学事件,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是学界对中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一种积极回应。政治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从政治社会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入手,建构自己的、适应于现实生活并能引导时代思想潮流的政治哲学理论。

一、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兴起的原因

思想是时代的声音,现实是问题的发源地,每一时代的问题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些问题正是对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的反映。立足时代和现实研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思路。政治哲学在世界范围的兴起,正是对当今时代所面临的一系列全球问题的回应。所谓政治哲学,综合学界观点,主要是指对政治生活或政治事物的哲学反思。西方发达社会 现代 化起步较早,自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逐步深入,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政治腐败、能源危机、社会不公等。在此背景下,西方学界纷纷转向对政治、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并迅速掀起了政治哲学的研究热潮。

相对于西方社会,中国现代化进程较慢,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也开始面临与西方社会相似的问题,但情况却更为复杂。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 历史 和文明特点更加鲜明。中国社会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善的专制政治体系及传统政治文化。在西方国家的政治思想史上,早在古希腊城邦时期就有了民主政治思想的萌芽,与西方国家相反的是,古代中国根本不存在民主政治的传统。. 回顾近年我国的发展成就不难发现,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沉重代价。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是中国的改革在经济、政治两个领域,是不协调的,甚至有时出现了失衡的情况。经过三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虽然市场机制尚未健全,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可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却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宏观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公民社会等领域的综合体,政治体制改革也只有与市场体制改革配套进行,才能有所突破。政治改革止步不前,从长远来看,将会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难题。

反思当代“中国问题”,可以看出,大多的问题都与政治领域的问题有关,而政治领域的问题,又都涉及权力过分集中的现状。求解当代“中国问题”,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这个根源很明显就在于政治领域的权力问题,更准确地说,是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权力结构不协调有关。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这一问题。1986年9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入与研究

邓小平就有关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几次重要谈话,在谈话中他明确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我国的渐进式改革之所以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又产生这么多的负面影响,都与此直接相关。正是出于对中国政治、社会领域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近年,越来越

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本质特征的科学理论体系:第一,历史地看待实践是马克思创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以往的哲学家的最大缺点是不懂得哲学和认识对人类实践的依赖关系,企图寻找所谓的最终实体和永恒真理。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历史地看待人类的认识和实践,认为任何时代的认识和实践都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就为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了逻辑前提。第二,以实践为检验一切理论的唯一标准为创立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马克思十分关注当代人类实践和科学发展中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要求和需要,实事求是地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并自觉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由此才创立了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实践的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本质和功能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第三,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马克思强调理论只有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断修正、不断丰富,才能具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这是它的实践性所规定的,也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内在源泉。

2、如何正确理解实践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实践是:(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坚持实践标准对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的思想观念和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闯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把改革推向前进。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时间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的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指出,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角度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其中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根基的。

实践唯物主义者一概念所要表明的不仅仅是一种把理论付诸行动的哲学态度,更重要的是指:时间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观点为基础把唯物主义与人的主体能动性统一起来,从而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世界的发展性原理统一起来,唯物辩证的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观点内在的包含了辩证观点,而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又逻辑的包含了历史观点。历史唯物的两成含义:1是指将历史作为对象的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2是指把历史发展原则作为其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去理解现实的感性世界、去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

4、谈谈学习“党的思想路线专题”的体会。

党的思想路线的定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其精神实质。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事实的全部综合,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逻辑起点。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从实际出发、运用理论来也就和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是党的思想路线展开的途径和方式。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他贯穿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始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强调的是时间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确定的,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逻辑归宿。总之,党的思想路线是一个完成的过程,实事求是贯穿于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党的思想路线是在我们党领导我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他又是在我们党领导我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的恢复和发展,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5、联系中国现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和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实际,谈谈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思想内涵丰富、理论形态完备的有机统一体。全面把握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必须弄清楚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而弄清楚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增强全面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同时解放思想也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坚持与时俱进,必须破除前进道路上错误思想和陈腐观念的障碍,最好的武器就是解放思想。反过来,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站在时代的前列才会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阔的世界视野,才会有思想的真正解放。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如同解放思想一样,与时俱进也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实事求是的首要前提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的,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发展的时代,才能符合变化的实际。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据和目的,也是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与时俱进从外在表现上看是顺乎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其实质则是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探求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新属性、新联系、新规律以有效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离开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反过来,与时俱进又是实事求是的实践目的。与时俱进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方法论又是一个实践的范畴。人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实事求是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与时俱进贯彻到理论创新上将结出实事求是的思想成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则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实践价值。因此,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又是一种互为条件和目的的关系。

弄清楚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系,我们在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以更加宽广的眼光观察当代社会,以与时俱进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另一方面,与时俱进不是盲目冒进,体现时代性不是贴标签,富于创造性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而必须把大胆探索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把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结合起来,把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统一起来,扎实有效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6、有人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实事求是很难,你认为难在什么地方 ?

①认识不到位。一是对什么是解放思想认识不正确;二是对什么是实事求是的认识不深入;三是对新形势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②能力不到位。不少党员干部不愿意学习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知识储备不足,又不能及时充实和更新,导致很难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凭老方法本事,自觉不自觉地背离客观实际。

③品德不到位。少数人在品德上存在问题,直接影响了党的思想路线的贯彻落实。一是压制群众,牟取暴利;二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三是好大喜功。

④环境不利。当前一些地方还没有形成实事求是的环境,导致不实事求是的现象大量存在,主要是民主风气不浓,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

⑤制约不利。目前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权力过分集中,政府职能未能根本转变等,造成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大量滋生,监督制约机制严重滞后。

综上所述,可见在实践中能否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受主客观诸方面条件的制约,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主观方面,取决于党员干部自身的素质,取决于各级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认识深度和对待党的思想路线的态度。

7、谈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是这条路线的简明概括。 (1)党的基本路线从理论上来说实质上是一个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的成果。因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特点:a、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建立来看,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只能靠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然后凭无产阶级专政,逐步改造私有制自觉地加以建立b、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状态来看,社会基本矛盾适合的方面是基本、主要的不适合的方面是非主要的c、从性质上说是非对抗性的矛盾d、从社会矛盾解决方式看,是自我调节、自我完善逐步加以解决。(2)现实意义: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要求。因为社会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矛盾b、坚持改革开放,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及其特殊的解决方式所决定。我们的基本矛盾,不是通过革命解决,而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我完善发展来解决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特点及其发展的要求。因为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表明、尽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不完善,上层建筑不成熟,但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我国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必须长期坚持不动摇。

8、结合实际,从哲学层面上谈谈应如何加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系统性,是在其具体的实践中立足全局,把握全面,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争取工作综合效应和最佳效果的必然要求,系统具有整体、结构、层次和开放四个基本特征。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我们把整体的功能和效益作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系统的结构性,要求我们优化结构组合以实现整体的最佳功能。合理的结构会促进系统的发展,不合理的结构会延缓甚至阻碍系统的发展。系统的层次性,要求我们处理好构成系统的各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因层制宜、分类指导,做到逐级分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干好工作,就要找好位臵。系统的开放性,要求我们重视和善于利用外部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因为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环境即其它系统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的。

预见性,在充分调查研究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形势动态、矛盾程度或具体工作发生变化或趋势的洞察与把握。如果缺乏预见性,就必然陷入盲目被动或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务主义中去。 我认为,增强工作预见性的最根本的方法是要注重超前思维,要做到四点:一是注重调查,掌握客观现实 ;二是去伪存真,尊重客观规律;三是发动群众,整合集体智慧;四是演绎推理,开发思维张力。要善于从全局的、长远的观点看问题,要把握住大机遇的蛛丝马迹和危机出现的苗头,尤其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关键信息、关键环节要予以充分注意与周密考虑,做到走一步,看两步;抓当前,想长远。

创造性,是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各项工作都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职工队伍也有许多与过去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经验,这就离不开创造性。增强工作的创造性,一是要善于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新问题,形成新见解,采取新行动。创新是全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是要有强烈的奉献意识。三是处理好创新与规律的关系。要以积极进取讲究科学的态度,对待客观规律,善于遵循和利用规律,及时总结和推广各种有效的新办法,新经验;四是破除迷信,敢冒风险,甘受误解。运用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思考问题,善于变换视角,变通方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9、谈谈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

(1)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应用。二者是一致的。掌握认识的发展规律,就应该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现实意义:

(1)群众路线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

(2)走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在党的领导方法上的具体运用和具体体现。

(3)走群众路线,合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4)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的历史创造,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专利”,是无产阶级政党比其他政党先进的显著标志。

10、如何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只有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才能把握人的本质和特性。以往的哲学家虽然指出了人身上确实存在的某种本质属性,却都不能以合理的形式把他们统一起来,而往往以一种属性去否定另一种属性。人身上的感性本质和理性本质是具有对立性质的,它们的统一只能从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理解和把握。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看来,人不仅仅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存在,从其现实性上说,认识一种包含理性在内的感性活动的存在,即实践的存在。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的,否定了这一点,就否定了人的存在的客观现实性,但是人的自然属性并不表现人的内在本质。表现人的现实本质的是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学说的主要内容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首先在于其类特性——劳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几觉得活动。”首先劳动实践之所以是人类的本质或类本质,是因为: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都是由劳动派生的是受劳工影响和制约的。其次,人的本质还在于其现实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仅仅了解劳动使人的本质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没有考虑到一定的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对人的影响没有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对人的不同作用,所以还是比较抽象的“一般本质”或“类本质”。最后,人的本质是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的辩证统一。

12、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学说及你的工作和思想实际,谈谈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的重要性。

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基本特点是:(1)以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和最高理想,并为实现这一远大目标而努力奋斗。(2)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其本质是大公无私。(3)以革命乐观主义为人生态度。以乐观精神和英雄气概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共产主义人生观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一旦形成,就必须按自己的面貌改造现实,造福人类,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共产主义人生观即无产阶级人生观。是无产阶级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产阶级人生观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根本不同。它是由无产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条件决定的是在现代化大工业所造成的社会条件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世界观的指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生有什么意义,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共产主义人生观,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科学、最崇高、最伟大的人生观。它的基本特点是:(1)以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和最高理想,并为实现这一远大目标而努力奋斗。(2)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其本质是大公无私。(3)以革命乐观主义为人生态度。以乐观精神和英雄气概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共产主义人生观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一旦形成,就必须按自己的面貌改造现实,造福人类,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三: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纲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各个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掌握以及运用能力而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自学应考者。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发使具备高国以上文化程度的自学应考者,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并为学好其他各门课程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能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

本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一门,它是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等)的基矗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带有全书绪论的性质,其核心是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学习这一章,在理论上要弄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所引起的哲学的革命变革;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特征及其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明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掌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两次飞跃及其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而今天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就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认初级阶段。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和阶级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

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材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结合与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本主义思潮和科学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根本区别。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正确态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科技革命的含义。现代科技革命对深化、拓展、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大作用。自然科学家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发展。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哲学中的优秀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四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人的素质。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根本的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当前最大的实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努力学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考核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识记:(1)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2)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3)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领会:(1)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对冲破形而上学世界观的意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3)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4)辩证法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的方法论

1.识记:(1)哲学。(2)世界观。(3)方法论。

2.领会:(1)哲学的基本问题。(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综合应用:用哲学发展史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引起的哲学的革命变革。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1.识记:(1)人本主义。(2)科学主义。(3)现代科技革命。

2.领会:(1)人本主义的错误。(2)科学主义的错误。(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3.简单应用:联系现代科学发展的具体成就,说明科技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与发展。

4.综合应用:运用理论思维的重要性观点,说明自然科学家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1.识记:(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

2.领会:(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飞跃的理论成果。(3)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问题。

3.简单应用:(1)联系毛泽东某一著作说明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2)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4.综合应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五)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1.识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领会:(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和途径。

3.简单应用:举例说明理论一旦掌握了群众,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4.综合应用:联系我国当前实际,说明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意义。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