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23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怎样理解时间是人的存在方式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

年 级:

专 业:建筑工程管理

层 次:高起专

学 号:

学生姓名:江亮

(函授站):江苏南通如皋奥鹏学习中心

20141403201402779203 年 6 月 9 日 学习中心

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首先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而被确立起来,是人的存在的现实表征和确证。

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和确证。首先,实践的动机包含着人对自然限制的突破和超越。实践观念作为客体尺度与主题尺度的观念层面上的有机统一,它不仅体现着来自对象世界的他律性规定,即“不能做什么”的客观限制,而且同时体现着来自主题自身的自律性规定,即“应当做什么”的价值取向。二者的内在契合才决定了人们的当下选择,即“必须做什么”。但是只有主体尺度的规定才真正出属人的特质。实践结果中所包含的那些无法被归结和还原为。客观必然性和自在世界的“剩余”规定,最终智能来自主体的价值尺度。其次,实践的过程及其产物使人的本质力量以直观的方式得以显现。所以,马克思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恩格斯》第42卷)人们正是在实践的客观结果中直观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这里所谓的“现实的,感性地对象”,作为人的实践活动所建构的产物,积淀并凝结着人的本质力量。

“劳动创造了人”的命题意味着实践对于人的存在所具有的逻辑先在意义。恩格斯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劳动对于人的历史生产所具有的前提意义,不仅表现在人类起源方面,而且表现在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成方面,它构成人类赖以存在的须臾不可离的永恒条件。马克思说:“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因此,恩格斯把劳动看做造成“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了人”的命题只是一个人类学本体论命题。离开这一视野去解读恩格斯的命题,就必然会限入悖论。而这一命题的独特视野所彰显的“劳动”对历史生成的前提意义,恰恰印证了人的实践的人的存在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和不可剥离的关系。因为从哲学上说,“劳动”也就是“实践”。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界定包括两层相互联系的涵义: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具有感性地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的生命活动所特有的性质和特殊的运动形式,它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更不同于纯粹自然物质形态的运动形式,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这是由实践在人类生活中所具有的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决定的。首先,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根据,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实践是社会生活得本质。其次,实践规定和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实践“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总之,实践使人类超越动物界,规定和创造了人的一切特征。

(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旧唯物主义把实

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界定包括两层相互系的涵义: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具有 感性的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活动。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的生命活动所特有的性质和特殊的运动形式,它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更不同于纯粹自然物质形态的运动形式,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存方式。这是由实践在人类生活中所具有的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决定的。首先,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根据,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实践是社会生活得本质。其次,实践规定和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实践“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总之,实践是人类超越动物界,规定和创造了人的一切特征。

实践的本质含义(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界定包括两层相互联系的涵义: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具有感性地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活动。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的生命活动所特有的性质和特殊的运动形式,它不用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更不同于纯粹自然物质形态的运动形式,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这是由实践在人类生活中所具有的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决定的。首先,生活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实践是社会生活得本质。其次,实践规定和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实践“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总之,实践使人类超越动物界,规定和创造了人的一切特征。

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也就是说一个物种的存在方式就是看其生命活动的形式。动物是在消极的适应自然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其存在方式就是其本能活动。动物及每一物种的存在方式都是由其生理结构,特别是其活动器官的结构决定的。与此相反,人有意识的“生产活动页就是类的生活。这是创造生命的生活。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正是这种特质的类特性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确证“人之所以为人”。劳动每天都在不断地重新创造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的,精神的等条件。”所以,实践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生命车型是,即它是社会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人的实践性存在,才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人的实践性存在与其它动物的消极本能存在不同。他是在有目的的能动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中存在。这就决定了人的存在方式有客观物质性,目的性,能动性,社会性等特点。

实践是一种自主的,创造性的生成活动,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现实性是其基本特点。人在实践中形成意识和自我意识,形成人的精神属性,获得人特有的主观世界。正是由于意识,人成了一种理解性,超越性,创造性的存在,产生了人的活动不同于动物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在实践中,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具有了主体意识和自觉目的。在自觉地意识到人对外部世界依赖性的前提下,人使自己在同自然界,同外部感性世界所发生的必然关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按照自己的需要,力量,方式和方法,自主地选择对象,设定活动的目的并通过活动实现目的,按照自己的目的的规定和对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事

物,掌握自然界和外部感性世界的对象,从而也掌握自己的命运。

实践活动就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主体对象化就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成为物(对象)的本质规定,即主体客体化。在主体对象化的同时,还发生着客体非对象化的运动,即客体对象的存在形式,变为主体的内容和存在方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和主体的本质力量,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

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实践的本质是创造,生成和发展,正是实践的特点,实践的本质内容和实践的内在矛盾运动,使人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绝对的变易运动之中,使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得以可能,而且成为具体的现实性,在实践中找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根源。从生物学上看,认识尚未被确定的动物,人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就是说,人的生活并不遵循一个顶先建立的进程,大自然似乎只做完一半就让他上路了,并把另一半留给人自己去完成。而人正是在劳动和实践中创造了自身,发展了自身,创造了自己丰富的本质,创造了自己的独立和自由,并开辟自己解放自己的道路。马克思曾经认为,黑格尔的“伟大之处“,正在于”黑格尔吧人的自我产生看做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

关于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吸取以往人学思想精华,深邃地加以阐论,指出:“人的存在即表现”,“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即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存在方式是指人体现自我存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模式。其实质是“实践”。实践是人有意识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它确证了人的自由自觉劳动的类本质,确证人存在的独特方式。人以物质生产实践的方式而存在,形成了主体问经济关系,同事也派生出主体间政治的思想的等方面社会关系的生存方式。一句话,人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存在,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人存在方式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人,对人加以实践地理解和把握。实践是主体(人)和客体(对象世界)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活动。一方面,主体人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工具系统作用于客体对象世界,使之发生改变,变为我的世界,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另一方面,客体对象世界也以其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方式反作用于主体人,转化为主体性的存在,丰富和发展着主体人的能力。实践活动是实现主,客体有机统一的过程,它把人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统摄于一体,实践作为人类独有的生命活动,具有能动性,直接现实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地把握了人,也就是对人客观地,现实地,能动地,社会历史地把握。因此,它克服了旧哲学对人的理解与把握的根本缺陷,实现了对其的根本超越。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完整的人的形成即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的基本条件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全面而丰富的社会关系的形成以及人的精神水平的极大提高。而实现这些条件的根本途径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人们的实践活动过程,就是生产力的形成过程。随着实践活动的日益广泛而深入地进行,生产力不断获得发展和进步。而实践活动形成的巨大生产力,

必然会要求建立更为全面,更为合理的社会关系来符合自己发展的需要,而否定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建立全面的符合人全面发展方向的社会关系,仍要通过实践活动及其发展来完成。实践不仅改造着外部世界,也改造着人自身。实践过程同时也是主体认识,评价,审美相统一的过程,实践的发展也必将促使人的精神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作为理解人格的“完整的人”的形成是一个永远向着未来开放的现实历史运动,实践每前进一步都使人从自然力,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方面获得一定的解放和自由,都或多或少地逼近完整的人的形成即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总结:第一,实践使人获得客体知识丰富自己。实践活动是双向对象化活动,当主题人在实践中将自己的目的,计划作用于客体使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中,主题人同时客体化,将客体的结构,属性,本质等转化为主体的知识积淀起来,使人越来越聪明。人和人类正是在这一活动中不断进化完善起来的。第二,实践使人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在长期反复实践活动中,人们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在实践的反复摔打中,人们的意志能力,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等得到锻炼,强化。实践是人不断丰富,完善的根本之路。其次,实践是人类获得自由的根本途径。人类存在的目标是为了获得全面的解放与自由。因此人的发展进步就体现着人不断地克服必然性,获取自由性的历史规律。人从必然王国步入自由王国,解决必然与自由的矛盾,根本靠实践。

篇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概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根本的标志,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的重要创造,他看到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赋予了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本文借鉴前辈观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这实践活动的进程。咋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给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地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对于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对于实践来说,它依然是第二位的东西。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

实践概念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构建了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实践哲学体系,开创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着必需的,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工具性活动,即创制,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另一类是“以其白身而被选择的”白由活动,即实践和思辨,这种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人在这种活动中就能够得到快乐。此后至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各不相

同,一些哲学家把实践的内涵仅仅限于伦理道德上,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及西方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康德等; 也有一些哲学家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实践,如培根认为人对自然的改造的前提在于认识自然;黑格尔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指出实践是在认识范围内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费尔巴哈却把实践理解为一种现实的感性主观的活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轻视实践或不能正确理解实践活动,未能形成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则扬弃了旧哲学及其实践观的局限,创立了科学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经历了五个阶段,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时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神圣家族》时期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期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酝酿过程,是对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与费尔巴哈直观唯物哲学进行改造的结果。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从其客观唯心主义出发,将实践纳入认识论,他把实践活动归结为绝对理念的精神活动,把人的实践看成是概念的外化。 在他看来, 实践只是理念的辩证运动的一个环节,真理是理念通过实践再回复到自身的辩证过程。 因此,在黑格尔那里,实践不具备本体论意义,它只是被看作理念自身实现的一个中介环节,是将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抽象的精神活动,是在纯思维的范围内进行的。

受黑格尔实践观的影响,当时马克思把实践当成纯粹的理论批判,强调实践即理论批判对于预见未来、改造世界的意义。 经过《莱茵报》时期的实践,到《德法年鉴》时期对宗教异化根源的探索, 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的思想并加以改造。费尔巴哈把实践理解为人的生理活动、利己主义活动,他的实践活动是直观的感性活动。 在他看来, 实践不是主体去积极地改造客体的活动,而是客体强加于主体,主体消极被动地去应付客体的活动。 当然,这种直观感性的物质活动,尽管是低层次的实践活动,毕竟把实践从遥不可及的天国拉回了现实生活中。 从费尔巴哈这里,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一种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实践具备革命性等特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法律思想在这部写于1843年7、8月间的篇幅巨大的未完成的手稿中,马克思不仅用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地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法哲学本体论,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著名论断,还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法学辩证法思想,提出了在矛盾分析基础上“把握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的唯物主义法学辩证法观,进而在法学本体论和法学方法论两个方面突破了黑格尔,为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的世界观转变,是从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开始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正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法律观向唯物主义法律观转变的重要标志。

在此时期,马克思、恩格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理论上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在实际中通过对英国状况和英、法、德三国革命运动的考察,逐步摆脱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束缚,向创立科学的实践观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但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阶段的实践观局限于作为主体的无产阶级对国家和社会制度进行革命的物质活动,未能从更广泛的主客体角度来理解实践的内涵。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神圣家族》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大

大深化了在此之前的实践思想,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雏形:首先,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其次,阐述了实践的客观性、主体性与创造性等特征;再次,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及实践对于认识的意义;最后,指出了物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其后在 1845 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最终得以确立。 马克思对实践的社会性进行了深刻的概括,强调指出实践是革命的改造活动;同时对实践的诸形式进行了阐述,指出生产实践是其它一切活动的基础。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实质是:人类实践是以生产实践为最基本的形式、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根本动力而形成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能动的社会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感性活动,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主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社会历史性和创造性、超越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一开始就是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形成之后更是辩证的运动发展过程:主体的天赋与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客体也愈客观地显示出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实践的范畴也由以物质生产为主发展为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

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基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现实需要, 列宁着重从认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明确指出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有着鲜明的哲学党性原则,即在始终坚持“物质一元论”的前提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他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与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实践形式有进一步分化的趋势。他不仅表达了主体和客体、精神和物质的 “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 的深刻见解, 提出了“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 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 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的著名论断, 论述了实践基础上认识的辩证运动和发展, 而且还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点, 在强调“如果把实践标准作为认识论的基础, 那我们就必然得出唯物主义”的同时, 揭示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些都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贡献。

列宁之后, 毛泽东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 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了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理论与实际的统一问题, 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他1937年发表的《实践论》中,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首次提出了“社会实践”的概念,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只是将认识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而实际上人的社会实践,不仅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属于社会实践。毛泽东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把实践理解为变革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不是下定决心去做某件事,而是终于完成了某件事,把实践规定为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认为实践具有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种主要形式, 系统地阐明了实践作为认识基础的全面含义。他将实践过程中认识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阶段。感性阶段是对事物感觉和印象产生的阶段,感性认识是事物之间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理性认识阶段则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产生了概念,所以它是事物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所以认识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到深的过程,无论认识什么事物,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够被认识。突出强调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理论与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并指出知行的统一是达到主客观统一的途径。此外, 他还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体化为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所有这些, 也都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增添了新的理论内容。

总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大环境下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源于实践,也指导实践,它要求人们不把理论当教条,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比如毛泽东《实践论》在当时的重大理论意义,不仅在于它革新了当时人民的世界观,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者拘泥于自身经验,不理解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性,据守于片面,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这篇著作在当时大大提高了全党的理论水平,直接为1942年开展的整风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想成为“四有”新人,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工具,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积极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时代发展》汪信砚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新性》常莎

《辩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_兼与章辉教授等商榷》刘继平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德国古典哲学实践观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刁隆信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吕晓丹

篇三: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1

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先了解“人”是什么 ?什么是“人”?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对人的解释是“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当代人学家张荣寰2008年3月给人以合理的解释:人是自然(多维度生物圈)的本我存在;人是超越万物的灵长;人能在生物圈获得两个层次的和谐幸福,即初级追求真、善、美所获得的和谐幸福;高级追求价值、意义、超越所获得的和谐幸福。

由此可以看出,人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是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因此,只有用辩证的眼光把人理解为实践的人,才能进一步认识和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性本质.

一、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实践是人类的生命活动,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生存是实践之“根”,实践是生存之“树”。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实践之“树”是长在生存之“根”上的。

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人类实践活动是由人类生命本身所决定的,是人类的生命活动。实践的主体是人,是人类的生命本身决定和规定了人类必须进行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维持人类本身的存在和发展。唯心主义把实践

归结为精神活动,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界定包括两层相互联系的涵义: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具有感性的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活动。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作为一个自然生命体,他不同于动物类,其有着能够生活的必要前提下进行“社会实践”, 即表现为制造工具从而使用工具来创造出吃、穿、住、行、娱乐之所需,由此人类繁衍生息,正是在这种“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实践活动下,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说:“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

正如马克思所说,实践“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总之,实践使人类超越动物界,规定和创造了人的一切特征。

3、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和确证。实践是人的生命活动所特有的性质和特殊的运动形式,它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更不同于纯粹自然物质形态的运动形式,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这是由实践在人类生活中所具有的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决定的。首先,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根据,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其次,实践规定和创造了人

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首先是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而被确立起来,是人的存在的现实表征和确证。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和确证。这就决定了生存论是实践的形而上学前提,是实践活动的本体论解释。

4、实践高于认识。用地球做一个尺度,人便是地球上的一颗尘埃,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尘埃,若天外有天,宇宙外还有宇宙,那么人类生存的宇宙是否也是一颗尘埃,因而人类则是尘埃中的尘埃??这不仅体现着来自对象宇宙的他律性规定,即“不能做什么”的客观限制,而且同时体现着来自主体自身的自律性规定,即“应当做什么”的价值取向。二者的内在契合才决定了人们的当下选择,即"必须做什么"。但是,只有主体尺度的规定才真正显示出属人的特质。实践结果中所包含的那些无法被归结和还原为客观必然性和自在世界的"剩余"规定,最终只能来自主体的价值尺度衡量。

二、实践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打破旧的限制,超越实现新的认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使新的认识得到进步、改造、发展和完善,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践的真正人生价值所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别的什么,而在于创造和奉献。一个人活着

到底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有多大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显然,只有创造的人生和奉献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积极的人生。我们每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智慧、能力、技术、真情、劳动、热血乃至于自己宝贵生命奉献给人类,才能真正实现和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有创造才会有奉献,要奉献就必须去创造。人类正是在创造的奉献中实现着价值,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在现代,实践的发展促使科学成果层出不穷,以至促成新科学的诞生。

第二、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的目的,认识必须满足实践的需要,为实践服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

只有实践才能提供认识所必需的信息。同时,也只有实践才使人们获得并不断发展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即思维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凡是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必然遭到失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在历史的发展着和完善着。 第三、实践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列宁突破了马克思主义中不经过商品货币关系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了经济落后的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必

须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间接过渡”到新社会的新观点;对国家资本主义的探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国家资本主义理论趋于成熟;对农业合作制的方式进行探索并得到发展,特别是在新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新的分配制度,并十分明确指出:“不劳动者不得食”是社会主义的信条,只有坚定不移地实行这一分配原则,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三、实践与创新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创新是以实践和发展为前提,只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体现与时俱进的需求。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经济上取得了连续35年年均9.8%的高速增长,期间6.8亿人脱贫,这是人类存在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但是在中国转型过程中“中国崩溃论”和“唱衰中国”的论调在国内外却此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