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社会实践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20  分类: 社会实践报告 手机版

篇一:参加社会(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研究生社会(教学)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所 在 学 院:

姓 名:

学 号:

入 学 年 月:

专业或领域:

导 师:

填 表 时 间: 2013年9月 机械工程 2014.12.14

说 明

一、实践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必修环节,研究生应按培养计划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实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按格式撰写总结报告,报告内容一般包括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实践主要内容、实践计划执行情况以及实践主要成果等,交由导师(组)给出考核成绩,并经学院认定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和申请论文答辩。

二、专业实习要有实习单位评价,提交总结报告时附实习日志(记录)。

三、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5次,需证明人签名。

四、参加研究生讨论班次数不少于8次(学术)、4次(专硕)。

五、外文文献精读不少于10篇,提交总结报告时附读书笔记,其中读书笔记审查后返还。

六、实践考核成绩记录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及格”及以上视为通过,取得相应学分。

七、实践总结报告一般不少于3000字,一律用A4纸正反面打印,一式1份, 在第五学期(学术型)或第三学期(专硕)结束前完成,学院辅导员(教务员)录入成绩,总结报告提交到研究生处培养科。

八、本表从2013级起使用。

篇二: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院微电132宜晟【报告】

摘要: 社会实践是每一位大学生、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社会实践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毕业生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2015年的暑假,作为即将进入大三的学生,我没有选择像以前一样待在家里,而是选择了做一名老师。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们都应该精心呵护与培养,所以无论是作为一名从事教学专业的老师还是大学生都应该注重小学生的教育,实施新式教育,为祖国培育一批新式人才。

关键字: 暑假,实习,教师,心得体会

这是大学校门后的第四个暑假,转眼间,一个炎热的假期就要过去了。蓦然回首,不能不感慨光阴似箭般穿梭中的那份无奈。当准备收拾心情,重整出发时,发现原来匆匆的假期里多了一份沉沉的充实。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教学生涯,现在的我对于"老师"这个称谓不再陌生,当别人称呼我"老师"时,没有了昔日的逃避与羞涩……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虽然我的暑期实习只是沾上了"教师"的丁点边,可我分明感到这两个字给我带来的豪迈感。然而当告别了教学职务时,原先最熟悉的称谓,瞬间只留下陌生的晕印,一圈又一圈……现将该次实践报告的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

实践对象:实验小学学校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差);

实践目的:对该生一年级所学知识作全面复习、巩固、提高,使其对即将学习的二年级的知识作初步了解;

实践过程:

在整个过程的起初的两三天里,我并未贸然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活动。我首先翻阅了该生一学期的作业及考试试卷,又向其家长了解了一些情况,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掌握:由于该生一直住校,家长管理较少,造成学习上的长期松懈,基础较差,具体表现有:20以内的加减法不能准确而迅速的算出;对拼音字母的识记和正确拼写有困难;……

针对上述情况,我为该生制定了一个“夯实基础—逐步提高—超前学习”分三步走的辅导计划 :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注重备课内容。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如果备课不认真,考虑不周密,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些教师为了弥补课内损失,加班补课、多留作业,同时又使教师更没时间备课,以致课

堂教学效率更低。这样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工作辛辛苦苦,但教学质量又理想。因此,教 备课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通常先从整体入手,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加以通盘考虑和安排,拟定学期计划;然后是进一步作好每堂课的教学准备,写出课时计划。这一工作过程的内容,主要是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包括教学参考书),了解学生,拟定授课计划,以及准备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也要坚持认真备课。

同时,要把一堂课上好,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除了对教材教法的把握外,更主要的是对学生把握。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动机、情感状况等。只有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通过大概一周(一周五天,每天两小时。下同)的练习后,该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我认为这一阶段的教学没有多少方法和技巧的讲究,关键在于熟练程度,即所谓“熟能生巧”。所以在这两周时间里,我保证每天都有足量的书面习题让其练习,并随时以口算的方式进行考察来加深印象、巩固效果。

而在“拼音”方面,对于“字母的识记”,据我观察,该生属于“场依存型”——借用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在课本所列出的声母表、韵母表、整体音节表中,按照顺序让其认读能够基本正确,然而一旦将顺序或单个提取,该生就很容易出现混淆和错误,甚至不能认读。这种情况在识记复韵母时表现得犹为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方法是:

“逐渐缩小其所依存的?场?”和“变换依存的?场?”,我按照“形相近”和“易混淆”的原则对复韵母又作了划分:

ai ao an ang en eng ei ie iu ui in ing ……

ai ao an ang ei er en eng iu ie in ing ui un ……

在教其在这种方式下反复认读后,又对其进行听写,逐渐开始打乱顺序和单个提取,出现混淆和错误的现象大大的减少了。

上述两者同步进行,耗时看起来长了一些,但我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将后面的教学顺利的进行下去。

第二阶段为“逐步提高”阶段(耗时约三周):

由于第一阶段的功夫下得扎实,在“计算”方面,20—100的运算在教其运算规则及少量练习后,50以内的加减法无论口算、笔算都显得较为轻松;50—100的加减法口算略显吃力,而笔算则没有什么问题。唯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在计算中由于粗心而忽略进位、退位。单纯的计算题对于该生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知识性的障碍了。

然而,该生却在“实际应用题”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对其应用题的辅导是整个过程中费时费力最多的一个环节。该生在解答应用题时的主要障碍是:①对语言文字的表达理解不足;

②对数量关系分析不准确;

③迁移能力较差。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仍然本着“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在为其编写应用题的开初阶段:

语言叙述尽量直白,数量关系尽量简单,涉及数值在20以内;等到这一关过了以后,我便逐渐加大难度,语言叙述,数量关系略显复杂,涉及数值扩大至100以内。与此同时,为培养该生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将供其练习过的应用题变换主题后抽取“条件”或“问题”让其补充完整再解答。经过这番辅导后,该生解答应用题的障碍基本得以扫除。

在“拼音的正确的拼写和拼读”这个问题上:我首先让其明确了拼音拼写拼读的基本规则,然后在其课本生字表内找出易错读、易混淆的音节为其特别指出,帮其加以辨认、辨读。接下来,我将生字表按“同韵、同音”的原则分类后,让其注音;还将生词的拼音写出,让其写出汉字。以此来加深其对字形与读音、拼写方式的印象。这样的练习完成一遍后,我又将在练习中出现错误的整理出来,先提供正确答案让其辨认、朗读,再为其听写。这样反复几遍,“逐渐缩小包围圈”,扫除“死角”。最终,该生在做“为字注音”“看拼音,写词语”这类型习题是都有了很高的正确率。

第三阶段,“超前学习”阶段(耗时二周):即对第三册内容作一些预习。在这个阶段,我并未对该生作过于严格的要求和施加太大的压力。

因为该生下二年级即将接触乘法,所以我初步向其讲解了乘法的意义与运算方法,并让其背诵乘法口诀表。语文方面,主要让他自己通过拼音来识记一些生字。

实践结果:

最后让该生做模拟考卷,语文、数学均能达到90分以上;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乘法的运算方法,完成了乘法口诀表的背诵;语文第三册生字识记过半,新课文朗诵流利。基本达到了预想效果。同时经过这一次学校实习,我真的是长了不少的见识,增长了很多社会经验,在实践中我也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我早晚都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染缸去。我积极的倡议当代大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锻炼中寻找自我价值。

实践体会:

第一,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专(钻)心”:我为这次实践的顺利进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虽然说对于一年级的知识不在话下,但我还是找来了教材和教参等专心备课,力求做到在知识上准确无误;除了在“教什么”上下功夫,我在“怎样教”也丝毫不敢马虎,我翻阅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法等专业书籍,上网查询了有关经验交流,在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从事教学工作需要“耐心”:面对一些年仅7岁的一年级的学生,他对知识接受和记忆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点和限制,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从自身主观出发“想当然之”。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要“耐心”的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同时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对路,切忌“简单粗暴”。第三,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与人“交心”:在教学中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叶障目,不视泰山”,要多与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教育背景。我注意了与家长的交流,一方面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有利于我“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我及时将教学进展及时反馈给家长,有利于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同时,我还向多位我以前的老师请教,他们的经验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第三,见识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学会怎么做人、与人相处,提早适应社会。”的确,大学生做家教得到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贴补,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价值能得到社会肯定,增强他们进入社会的信心。当家教的过程中,就是人与人交流的过程,在这之中,大学生可以提前感受下社会是什么样的,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你可以明白雇主和员工之间大概就是这样了,你要拿钱,你就要搞好和雇主的关系,这样你才能够让雇主心甘情愿的把钱给你,把孩子放心的交到你手上;在教学的过程中,你也可以在教导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改进,问问自己怎样才能让学生学的更好,让他们真真正正的在你教的过程中,在脑中领悟到知识的本质,而不再局限于浅显的表层。搞好你与学生的关系,让学生喜欢你,搞不好,你就多了份固定的工作了,父母听到孩子说你补的好,以后就定了,就是你了,给我孩子补课。

第四,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这一环节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新课改特别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前上课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教师做表演式的讲授、提问、示范,有条不紊地安排一节课教学程序,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而学生如何学论及很少,因而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这种单向交流模式不能体现教学活动的复杂性。而现在的课堂教学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现代教学认为,多向交流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过程。如果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教学过程就不再是简单的传输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这对于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减轻师生的负面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预定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

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人作用结合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所以,现代教学是每一个学生是否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发现、思维、探索、操作的学习过程中,许多教师采用了有利于学生主动、自主、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总结:

我记得有位老师评价时说到的这么几句话:“老师是高校的,那学生也是高校的吗?”“关注学生,读好学生的书。”这几句话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想这应该是给老师们的一个深刻提醒,我们将为未来伟大的教学事业而不断努力着。总结我的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但我认为是一次成功的的,有用的,受益匪浅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将

我通过这次为时一个半月的实践,从另一个侧面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发现一些了自己的不足,使我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弥补和提高。可以说,这次实践让我是“受益

教学社会实践报告

匪浅”。经过了一个月的相处,虽然我不敢以老师自居,但真的希望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同样我也学到了一些作为一名老师所拥有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将是我在踏入社会后需永远铭记的。

耐心,宽容,关心,责任,友善。我想,这应该是我今年盛夏收获的最丰硕的果实……

篇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教育类) -

横看成岭侧成峰

——新课改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2013年春节前后,为展示“新课改”以来,家乡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了解教育各界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意见,我在母校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开展调查活动。活动期间,面向该校师生发放调查问卷,并随机采访了几名教师和学生。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素来以素质教育试验办学著称,调查期间,特意选取了该校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和学生活动作为对象,分析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师生中的影响。调查归来,感慨良多,收获也颇多。这次调查学习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新课改,增强了新课程改革的信心,让我们更深刻认识了课程改革的意义,同时,也让我们也看到了差距的巨大,充分感受到了在现行高考制度下,更加适应环境的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高中课程改革,目的是培养更加有素质有创造力的人才,为高校人才选拔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但在现行条件下,“素质教育”名存实亡,许多看似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只是换汤不换药,或是表里不一掩人耳目。更有甚者,低年级的“素质教育”与高年级的“应试教育”对比鲜明,这一方面是日益增加的升学压力所导,另一方面,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悲哀。

一、 课程改革中的成就

自山东省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始,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始终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其课程创新力度在全省也颇有名气。为了更加全面了解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在课程改革中取得的成就,我专门采访了以前的班主任——负责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王主任。

访谈对象:王主任(以下简称王) 采访人:李同学(以下简称李)

李:王老师您好,这个寒假我们打算开展一个有关教育改革与创新方面的调查活动,因为咱们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的素质教育在全省都颇有名气,所以我选择贵校作为开展调查的基地。我们得知,咱们学校是以开展各种特色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著称的,王老师您能不能先简要介绍一下学校现在正在进行的一些课程的情况?

王:首先,欢迎你回到母校来,我们学校这边的确是有不少特色课程,其中主要是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这三个模块,那么在这三个模块当中呢,我们学校最有特色的就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就在前不久,

十一月份的时候,在咱们这里召开了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的现场观摩会,全省几十个兄弟学校的相关的领导教师到这里来学习指导。看到我们学校展示的这些课程,他们也觉得比较有特色。就拿研究性学习来说吧咱们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程,可以不夸张的说,在咱们省里面是一枝独秀的。那么在全国,据目前了解,相关课程可能也没有,当然我们的了解可能也窄一些(笑)。咱们研究性学习,现在是把省里面要求的每周两个课时,集中在一周完成,就这一周内学生到研究性学习的工作室来上课,我们就称之为研学周,这就是RLW教学模式,即research learn week模式。我们研学周的特点和它的优势,我感觉体现在学生在这里学习,他有进行研究过程的这样一种体验,所以说学生们对研究性学习周还是比较欢迎的,他们称之为是学生的一场文化大餐。尤其是到工作室里来上课的时候,工作室是很有特色的,是三位一体的,一个是传统上课的教室,第二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料,把研究性学习的图书都集中在一起,第三是电子阅览室。学生在研究课题的时候,在工作室的一角,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老师给他们传授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领他们慢慢地入门,然后他们在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时候,随时可以查阅大量的图书资源,图书资源如果不能够满足他们的话,他们就到电子阅览室去,通过网上海量的查询来找到一些资源。所以学生们反应,在研学周内上课的时候就真正体会到了一种研究的感觉。据我了解,从资源利用上来说,咱们学校的图书资源是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利用,就这一条也得到了兄弟学校的赞赏。因为目前了解的很多学校,图书馆的很多资源其实是浪费的,因为学生的学习时间太紧张,看书的时间相对少一些,但我们采取研学周模式,就能够使同学们充分的在研学周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这就是我们综合实践的特色之一,即研究性学习周。

另外呢,搞社会实践,摸索着到现在有八个年头了,在这八个年头中我们也逐渐的改进和完善,现在呢,我们实现了四大精品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是每年高一新生入校的时候有一个军训,我们称之为百炼成钢,军事训练,这是我们第一个精品社会实践活动,当然,在军训的时候,我们还会采取一些新颖的形式,教同学们在磨练意志的同时又不失欢乐,这是其一,第二个社会实践活动是每年初春的时候,我们有一个类似于春游的远足,对于远足,我们了解其他很多学校也进行过这种远足,但是我们远足的特色在于什么?我们学校你也了解,生源比较多,学生人数比较多,我们远足的时候高一高二七千多学生同时走出校门,这个规模是相当相当大的,也被其他学校惊叹。在这种环境之下,七千多同学出去,有很多人就问,你们不担心安全问题吗,其实我们也担心,但是在远足之前,我们工作做得特别细,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了预案,如果遇到问题我们应当怎么办,这个在之前社会实践领导小组都已经考虑到了。在社会实践的八年,

我们远足进行了六年,这六年的时间,可以说一次大的安全问题都没有出现,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学生跌倒了,或者是有些小伤了,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没有大的安全问题,现在这个体系是越来越完善了。

第三和第四个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是分高一高二同时进行的,高一的同学在每年中考期间,也就是麦收期间,“走进农村,体验生活”,然后同时,高二的同学,是进行“行业体验,导航人生”,为什么这样分呢?因为当时考虑到我们这两个社会实践,是以社会实践周的形式,你们大学也有社会实践周对吧?你现在也在做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当时考虑人数太多,高一高二七千多人,如果同时下乡,可能农村家庭也承担不了,所以分开了,让每个学生既走进农村去体验,同时,农村的孩子也能在城里行业体验,这样为他们以后走入大学走向社会都打下了好的基础,让他们提前体验一下生活。我感觉这里面开展最难的是走进农村,因为我们这边你也了解,农村的学生占到60%,得到65%左右,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因为菏泽本身鲁西南地区经济就比较落后,农村相对来说经济条件有限,所以开展走进农村的时候的难度在于,一个农村的家庭,他要承担,或者接纳三到五个学生在他们那里吃住一个星期。所以做这个活动之前,我们社会实践领导小组也做了大量的调查,一个是和农村这些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一下他们家庭的实际情况,看能不能接纳这些孩子,另外和他们的家长进行电话沟通,看他们家长愿不愿意接受这些孩子,还和城里孩子住到农村的这些家庭的家长,专门召开了家长会,这些“结合”的家庭他们之间也要有一个沟通,家长放不放心孩子到农村家庭去?农村家庭家长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协调和帮助的地方?这些我们都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把这些前期工作都做好之后,我们才开展这样一个活动,当然,在第一年开展的时候,出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不过到现在,我们走进农村已经四年了,在这四年的过程当中,我们越来越规范,整体上来讲,我觉得综合实践这一块,能够说出来的,稍微有些特色的就是四大精品实践和研学周这两部分。

至于校本课程部分,咱们学校整体

上在素质教育方面开展还是比较好的,

因为李校长对省里下发的文件,有关新

课改的一些措施非常的支持也非常的理

解,具有前瞻性。比如说,在校本课程

当中,咱们学校就开展了一些弘扬地方

特色传统文化的课程。比如剪纸,面塑,

这是比较具有地方特色的。另外还有书

法,这个有的学校也开展了,

还有篆刻。

咱们不是戏曲之乡吗?所以还开展了戏曲的课程,这些对弘扬家乡的文化是非常有帮助的。像剪纸这个课程,当然这些学生都没有基础,但是他们在上这些课的时候,却是兴趣非常浓厚,待会儿你可以去看一下,学生跟着老师动手去做,因为这些校本课程都是需要耗材的,像这里(指办公桌上的两个面塑),我这里的这些,就是咱们的面塑,你摸摸,这就使用普普通通的面加上彩色颜料做成的,

挺好的吧?(笑)这是我在学生作品中

挑了两个比较喜欢的,拿过来放在我办

公桌上,这都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学生

每次做完之后都特别有成就感。当然常

规的校本课程咱们也有,刚刚说的是挖

掘地方特色的。咱们学校在素质教育整

体上开展的还是比较好的,不过我们刚

开始的时候,家长还是很有疑问,就怕

耽误孩子的高考啊,耽误孩子的学习

啊!但是我们搞了素质教育,从零八年开始吧,到现在最新的一轮课改四年吧,这四年时间我们升学率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不但没有降反而增加了,所以这也有力地证明了素质教育并不影响同学的高考成绩,对提高学生能力方面还是有效果的。

李:这一点我在大学里面也是深有体会的。我们全国各地的同学都有,他们听到山东的学生在谈论学校各种特色课程的时候都特别羡慕,他们都没听说过,像研究性学习和社团活动,很少有学校开展,在山东范围内,别的地域也没有咱们学校这么丰富多彩的活动。当时就感觉挺骄傲的。(王老师笑)他们看来山东的学生综合素质特别高,大学有门课程叫大学美育,就类似于咱们现在基本能力的内容,什么都有,别的学生都很佩服我们,因为上课讲的内容我们都知道,都由衷地觉得我们高中学的东西太多了。

王(笑):那这也说明咱们素质教育确实有成效了,为大学也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

李:是啊,但在来这里之前,我也在高三那边做了些调查,他们反映对高一高二开展的这些活动,都是特别喜欢特别支持,但他们参与的同时,也是有刚才您提到的一些顾虑,怕把时间花在这种“看似无用”的活动上,对高考会不会有影响,另一方面,我也有个疑问,像咱们现在面塑这样的课程,会不会由于师资不足而出现走形式的情况?

王:这种情况现在是没有的,你也提示了我,我刚提到校本课程学生比较喜欢,从另一个角度说,师资资源来讲,其实是极大地开发了教师的潜力,在原来,

你看比如我教政治,我可能觉得政治是我的专业,很多老师可能像我这样一辈子就教个政治,但现在,开展了这些校本课程之后,就在老师当中开发资源,除了你的专业课程之外,每个老师肯定还有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长和兴趣,对吧?老师主动去报名。我们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说学校去指定老师去做,而是老师觉得,我有这个一技之长,我自己去开发,比如咱们面塑课,最初的时候是美术韩老师,韩老师开始只是教美术,你也知道素质教育之前,美术音乐是小科,都不受重视的,但我们素质教育之后,学校一说提倡开发校本课程,韩老师就主动说,我比较喜欢面塑,我开这样一个课程吧,还有李老师也是这样,她们就觉得这个课很好,我就开这个课程,再比如说剪纸课程,李华老师,周颖老师,开始咱们都不知道她们会这些东西啊,一说开校本课程,把她们给“开发”出来了,大家才知道原来他们还会剪纸啊!特别的心灵手巧。所以我觉得在这一块并没有感到师资短缺的问题,还拿剪纸为例,学生选修的越来越多,两个老师去教可能有些吃力,我们特意请校外的一些专业人士来,像剪纸和面塑,我们都请过比较著名的民间艺术家,把他们请过来,给同学们开个讲座啊,或把他们聘为我们的兼职指导教师,需要他们过来的时候就请他们来,这样把社会资源也利用起来了。其实我觉得在开校本课程的同时,既开发了学生资源,又开发了教师资源,同时也开发了社会资源。

李:这是一举多得的。您刚才也提醒我,我在母校参加级部组织的社团活动的时候,也有选修课,老师在利用每周某两节课时间,开一些像红楼梦选读,书法之类的。当时这些课就非常受学生欢迎,这也是开发老师能力的一种方式。

王:对对。

李:现在咱们还在进行这些课程吗?

王:对啊,一直在进行。现在可以说是“开足课时,开齐课时”,只要是省里面新课程所倡导的,咱们学校都是尽量满足。

李:在进行的过程中,咱们如果遇到像刚才提到的,家长,或是社会的不太认可,学校是怎么处理的?

王:其实最初的时候,这种阻力挺大的,当时首先是解释,给家长解释,如果有个别家长过来的话。首先是从校长,到级部主任,到各个老师,都先统一思想,我们首先要看清楚新课程对孩子们全面发展所带来的益处,其次是尽可能多做宣传,这个宣传就是每学期至少一次家长会,有的时候两次,在家长会的时候就给家长逐渐讲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对孩子终身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可以说为孩子终身幸福奠基。当然,作为家长来讲,他们虽然说对孩子的分数,孩子的高考成绩非常关注,但是毕竟从终生来讲,家长还是希望孩子幸福的。所以说我们这两种方式,一种就是每学期一次或两次家长会,给家长系统讲新课程的理念,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