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化论文 > 列表页

古罗马的政治文化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7  分类: 文化论文 手机版

篇一:古罗马论文

古希腊语言研究对古拉丁语语法的影响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几乎现代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追溯到希腊文化。希腊文化形成之后,像一个高能量的“精神能源”,呈辐射状向地中海周围地区强劲地扩散。其影响是巨大的,以致有学者断言:“一切文明国家在一切有关智力的活动方面都是希腊的殖民地。”而恩格斯也曾评价说:“没有希腊文化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而谦虚的古罗马人不甘堕落,他们几乎全盘继承了古希腊文化。公元前3~2 世纪,各种希腊哲学流派流行于罗马,上层社会和知识界率先接受了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思想的影响。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 年)便是典型的代表人物。他把希腊各种唯心主义哲学,主要是斯多葛派、柏拉图派和怀疑主义的思想拼凑在一起,结合成混杂的思想体系。西塞罗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以生动的拉丁语言将希腊哲学通俗化,从而便利了罗马人对希腊哲学的了解,他的作品也成为人们研究希腊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他以生动的拉丁语言将希腊哲学通俗化,从而便利了罗马人对希腊哲学的了解。卢克莱修继承了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学说,他的《物性论》就是对希腊“原子论”哲学的忠实阐述和论证。公元3~4 世纪。新柏拉图主义占据优势。罗马人完全接受了希腊高度发达哲学教益,从而导致更新更丰富的哲学成果创造难以完成。不仅如此,古希腊的语言研究对古拉丁语语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古希腊罗马语言研究中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古希腊的语言研究在两方面进行,即哲学方面和语法学方面,而这两方面都与认识学说的研究密不可分,都存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争论。对于当时作为焦点问题的名称本质的讨论,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持理性主义观点,认为词是大自然创造的,其学生克拉底洛斯(Cratylus)曾说:/每一个事物,大自然都赋予它一个专门的名字,就像把专门的知觉赋予每一个被感知的物体。德谟克利特则持经验主义立场,他引用同音词、同义词、无名称事物和改名现象的存在事实证实名称是根据习惯规定的,而非自然所赋。柏拉图(Platon)继承赫拉克利特的部分思想,为论证其理念论提出了“回忆说”。他认为,人的感觉只能认识变灭的、不真实的事物,而不能认识永恒的、真实的理念,人们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有通过回忆才能获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唯理论”天赋观念”的雏形。受认识论影响,柏拉图在语言研究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唯理主义倾向。他认为,真实存在的是事物的本质,即他所谓的理念,理念世界只能由思维来认识,而知识也就是对理念的命名;意义在于语言(名字)和事物间的“自然关系”,似乎由认识者对着“理念”说出便成。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反对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否认有天赋观念,第一个提出了“白板说“,坚持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认为感觉经验虽然不能告诉人们事物的原因,但是能提供关于个别事物最权威的知识,感觉是外物作用于感官引起的,是知识的来源。在古代语言学的第一个论争,即“自然派”和“惯例派”之争中亚里士多德持“惯例说”的观点,认为语言是“心的经验”的符号,意义来自约定,从而揭示了意义研究中的“事物-思维-语言”三元关系。在古代语言学的第二个论争,即“类比论”与“不规则论”的论争中,亚里士多德主张“类比论”。总的说来,亚里士多德经验主义的语言研究涉及到逻辑和语法的相互关系、词类划分、句子成分的识别标准、词项和命题的语义解释等问题。一直反对亚里士多德语言理论的斯多噶学派也遵循着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关于斯多噶学派的语言观,可用一个学者的话总结如下:“人出生于世,头脑像一张白纸,很适于在上面写字。”此后,亚历山大学派和帕加马学派分别持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立场,前者认为语言既然是人为的,就一定是有规律的,从而努力研究语言的规律性;而后者则继承“自然派”的理论,认为天然形成的东西无规则可言,侧重研究不规则词汇和语言的用法。这两个学派的论战持续了几个世纪。

一般认为,罗马思想重视实用和理性,但古罗马的语法研究由于深受古希腊语言学研究,特别是斯多噶学派和亚历山大学派的影响,因而其认识论基础主要是经验主义。沿用希腊语法理论和语法范畴描写和分析拉丁语是古罗马语法研究的特色。这其中首推瓦罗(Marcus Varro)。瓦罗认为“类比论”和“不规则论”这两种原则必须同时使用,其长篇语法巨著5论拉丁语6对词源学、形态学、句法学进行了颇为系统的描写。古罗马另一个重要的拉丁语法学家是普利森(Priscian),他本身并没有太多新观点和发现,而主要是将亚历山大学派狄奥尼修斯(Dionysius Thrax)《读写技巧》和阿波洛纽斯(Apolllonius Dyscolus)句法著作中的希腊语法术语和范畴用于拉丁语的描写。其经验主义倾向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他认为拉丁语中最常见的主格名词或代词(主语)在动词之前的词序,是自然的词序,因为物体总是先于它发生的动作而存在。显然,这种论断是根据不确切的经验观察来进行学术论证的危险结果。古罗马语言研究的另一个方向,是修辞学研究则表现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调和的倾向。如重视实用目的的修辞学家西塞罗在讨论与修辞学的技术方向和司法论辩的技术性方面密切相关的记号问题时,提出了事实记号(知觉事实)和神意记号(神迹)等记号来源。

二、古希腊罗马的词源研究

古希腊的词源研究和《克拉底洛篇》有很直接的关系。因为探究词的来源其实就是发现词最

初的、最基本的形式。从根本上说,古希腊对词源的研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性研究,而仅仅是解释性的研究。于是,很多荒诞的词源分析便由此而生。例如,古希腊语“尸体”是从“给虫子的肉”派生而来;而“战争”一词则起源于“美丽”,因为战争是不美丽的。古罗马对词源的研究基本上全盘继承了他们的古希腊老师。著名古罗马语法学就瓦罗认为,词起源于有限的原始词汇,这些词汇是人类为了指称事物而武断创造的,后来通过字母或语音的变化,又产生出更多的词汇。同时,语义也发生了变化。瓦罗的词源理论带有想象色彩,也不够全面。首先,他不了解拉丁语和希腊语接触频繁,而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借用其它语言的单词来扩充词汇。拉丁语单词acta“海岸,海滨”就来自古希腊语单词àktn“海岸,海滩,岬角”。其次,他把历时词源学和共时词源学混为一谈。他的共时描写胜于历时描写,有些词同出于印欧语的早期词汇,有些早期变化是当时不能解释的。须知,语言时刻变化,必须在语言历史演化中进行研究。瓦罗还认为,构词法与语用原则有密切关系,文化内容越丰富,词汇区别越细腻。比如,equus是“马”,而equa是“牝马”,这是因为讲话者需做这种区分。每个人,尤其是诗人,都可能创造自己的语用变体。总而言之,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罗马,他们的词源研究都太过于形式化。现代词汇学是对词汇内部的规律性和系统性以及词汇的结构要素和类别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对古希腊、罗马的词源研究 主要是研究方法上的借鉴。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相结合的。古希腊、罗马的词源研究是形式化的,特别是外部的形式化。他们总是试图从词的外部演变去寻找词的根本来源。这样做是不合理的。现代的词汇学研究与他们相比更注重内部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从而能对词的实质性进行解释。外部形式固然重要,但在重视外部结构的同时内部结构变化的规律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古希腊罗马的语法学研究

语法研究是古希腊语言研究中最辉煌的成就。早在公元五世纪,普罗塔哥拉就对希腊语名词的性范畴进行过研究。据记载,他认为像“愤怒”和“头盔”这样的词应该是阳性的而不是阴性的。普罗塔哥拉还在修辞学范围

古罗马的政治文化论文

内把句子分成不同的类型。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后世的学者对句子结构的形式分析得到了启发。柏拉图把希腊语句子大致分为名词性成分和动词性成分。这种区分方法在后来欧洲语言描写的句法分析和词类划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亚里士多德对陈述句可谓是情有独钟。他认为陈述句是句子的基本类型。所以,他除了接受柏拉图的区分之外,又增加了第三类句法成分,即后来的连词、冠词和代词。斯多噶学派的语法成果主要是继承并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词类范畴和语法范畴体系。首先,他们增加了词类;其次是赋予了此类更精确的定义,并提出新的语法范畴对这些词类的形态和部分语

法进行概括。对于如何实现新的分类,他们用了三步法进行区分。亚历山大里亚学派使斯多噶学派的语法理论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并且开始对语言本身产生兴趣,虽然它们只是把语言看作是文学研究的附庸。亚历山大里亚学派对现代欧洲语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属狄奥尼修斯对词类的划分。他把斯多噶学派的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整合为一个名词类;从动此种划分出分词自成一类。最终,狄奥尼修斯一共分出八个词类,即名词,动词,分词,冠词,代词,介词,副词,连词。他的这种词类体系划分对现代语言学也是一大贡献。古罗马的语法研究基本上是对古希腊理论的继承。普利森的《语法原理》是研究拉丁语语法的代表作。在对基本语法描写体系的建立上,他总的原则和前人是一致的。而在对拉丁语进行描写时,他们也并没有任何的新意,仍然用的是希腊学者的术语和范畴。和亚历山大里学派的学者一样,他们以研究古典文学语言为重点,并认为语法是文学研究的基础。而且他们不重视发生在周围的口头拉丁语和非标准书面拉丁语的脱节。总的来看,古希腊、罗马的语法研究更注重形态上的分析,而忽视了句法描写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这个时期的语法研究可以说是哲学研究和文学研究的附庸。现代语言学则吸取了教训,不但研究文学语言,而且对口语研究也极其重视。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编写的《美洲印第安语手册》的序中指出:在语言研究过程中,我们不必要生搬硬套传统语法的原则和范畴,而是要从语言自身实际出发来描写语言事实。萨丕尔在《语言论》中主张语言的实地调查,并将以口语作为语言研究的素材,然后对其进行客观描写和归纳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德尼滋·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欧洲史[M].蔡鸿滨,桂裕芳,译.海

口:海南出版社,2000:90,211.

【2】 罗建平.西方古文明与拉丁语的兴亡[J].海外英语,2011,(3):204—205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6.19.

【4】刘以焕. 古希腊语言文字语法简说[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王焕生.古罗马文学史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34; 154;154. 信德麟. 拉丁语和希腊语[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徐新.西方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22,24,93,104,124.

篇二:罗马帝国历史(小论文)

提起古罗马帝国,大家都会想起那个崛起于地中海,经过1000余年的经营成为横跨欧亚非大陆的超级帝国,被人们称为“世界帝国”,并且成为第一个将地中海变成自己内湖的帝国,留下了大量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在历史的舞台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罗马帝国究竟是如何建立的呢?首先我们还是要成罗马城开始说起。

罗马城的建立还有一个“母狼与婴儿”的典故,传说古希腊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埃涅阿斯的后人在意大利中部一个名叫“拉丁姆”的地方建了一座城市,并成为这里的国王。到了公元前7、8世纪,当王位传到努米托尔时发生内讧,他的弟弟阿慕略下令杀死了努米托尔的儿子,并把他的女儿西尔维娅列为侍奉灶神的圣女。依据规定,灶神的女祭司是不能结婚的,但是由于天神的安排,西尔维娅与战神玛斯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阿慕略得知此事,下令把这对双胞胎投入台伯河溺死。出于神意,这兄弟俩被冲上了岸,幸遇一只母狼用奶汁哺喂成活,后被一猎人养育成人。后来,两兄弟长大后杀死了阿姆利奥,并迎回外祖父努米托雷, 重登王位。努米托雷把台伯河畔的7座山丘赠给他们建新都。后罗慕洛私定城界,杀死了雷莫,并以自己名字命名新城为罗马。这一天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后定为罗马建城日,并将“母狼乳婴”图案定为罗马市徽,这也便是罗马帝国的最初。不过这只是传说,事实上经考古学家考证,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帕拉帝诺山地区就有人居住了,而罗马城则是通过不断吞并周围部落形成,直到公元前4至5世纪才成为一个较大聚居地,并修筑城墙,逐渐形成早期的罗马。罗马城随着帝国一同日渐繁荣,曾经在将近1000年的时间里未被攻陷过,被人们冠以“永恒之城”的美誉。

因为“母狼哺婴”的典故,罗马人也很自豪地称自己为狼的后代,具有狼的坚毅,血性和勇敢,以服役为荣,以伤疤作为炫耀的资本,其善武精神丝毫不逊色于斯巴达人,这些也是日后罗马军团能所向披靡的根本原因。但是早期的罗马军队在作战时采用希腊式的方阵,一个军团有3至4千人不等,分为8列,由于当时罗马军队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士兵的武器、铠甲甚至粮食都要自带, 因此罗马的军团整体上参差不齐,一般来说,能装备的起铠甲的重步兵派在前6列,而家里较穷装备不起铠甲的轻步兵派在后两列,后排士兵把长矛搁在前排士兵肩 上,形成一种密集阵形。在当时这种阵形可以说毫无机动性可言,更不要说是使用战术了,他们只依靠自己的勇猛去压倒别人,又无后备队,一旦阵形被击破,那他 就无法继续作战,加之又无骑兵即使打败敌人也无法追击。在公元前396年,罗马打败了比他们更无军事组织的埃特鲁斯人控制了意大利中部地区。

但是当盲目勇猛遭遇到灵活的战术时,失败是无法避免的。来自法兰西地区的高卢人于公元前390年进攻克鲁新城,由于罗马与这个城邦订有盟约前去救援,高卢首领带领7万大军转向罗马进攻。很快就打到罗马城下的阿里河,在这里两军展开激战,罗马军团的弱点暴露无遗,机动灵活的高卢军队很快绕到罗马人的侧翼及后方,罗马军团被团团包围,在高卢人如潮水般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下完全溃败,逃进城里的罗马士兵甚至连城门都忘记关,这一天后来被罗 马人定为国耻日――公元前390年7月18日。高卢人在罗马城内大肆掠夺、焚烧,把罗马变成了废墟。而坚强的罗马人并没有就此屈服,他们一部分军队和年轻的元老退入卡庇托林山上的要塞固守待援,而另一部分人突围出去寻找援军。卡庇托林山上的要塞易守难攻,高卢人屡攻不下,最后也只能在围困7个月,在得到

1000斤黄金的赎金后撤退。高卢人的进攻使骄傲的罗马人清醒过来,他们深刻的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于是他们痛下决心一定要建立一只强大的军队。

在与高卢人作战失利后,罗马人逐渐认识到自己军事体系的落后,由于一场改革也就随之而来。罗马人经过多年的实战考验后,罗马人终于建立了一套在当时行之有效的军事体系。他们改变了一直以来的装备和给养自备制,转而由国家统一配给制,定期在发放军饷,并提供武器和给养,实现了军队的职业化和装备的标准话,加之罗马人历来的民族精神使得他们的部队有着铁一般的纪律,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此建立起来。

在长期的东征西讨的过程中,罗马的版图日益辽阔,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意大利、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奥地利、希腊、前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埃及、利比亚和突尼斯等地,建立的帝国的基本也就此建立,缺少的只有建立帝国的人,时机以及事件。

公元前73年,罗马爆发了由角斗奴隶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大起义。罗马元老院任命克拉苏为“独裁官”,镇压斯巴达克斯起义,将6000名战俘钉在从卡普亚到罗马城大道两侧的十字架上。

公元前60年,凯撒与在镇压斯巴达克斯起义中崛起的庞培和克拉苏结成“前三雄同盟”。第二年,凯撒在庞培的支持下出任高卢行省(今法国一带)总督。在 高卢征战的10年里,凯撒的大军征服了300个部落、占领800余座城市、歼灭和俘虏了200万人。凯撒的功绩引起了庞培的嫉妒,当时克拉苏已死,庞培遂利用独任执政官的机会颁布法令,不让凯撒延长高卢总督的任期,凯撒与庞培的联盟遂告分裂。

公元前49年,凯撒回到意大利,庞培闻讯逃离罗马。第二年,凯撒与庞培在希腊决战,庞培战败逃往埃及被杀。凯撒率军追至埃及,与“埃及艳后”克娄巴特 拉坠入爱河,并与其生下一子取名凯撒里昂。3年后,凯撒班师返回罗马,被授予“国父”称号,并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终身保民官以及为期10年的执政官。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到元老院开会,被政敌用短剑刺了23剑,最后倒在庞培塑像旁死去。

凯撒死后,罗马的实权落到了他的骑兵长官安东尼手中。安东尼认为凯撒当时仅19岁的养子、生前指定的接班人屋大维不足为虑,于是跑到埃及投入克娄巴特 拉的怀抱。安东尼的行为激怒了罗马公民,也给了屋大维以口实。公元前31年,屋大维率舰队与安东尼决战于希腊半岛西南的亚克兴海角。第二年,屋大维在埃及 登陆,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双双自杀。

公元前27年1月13日,元老院授予36岁的屋大维“奥古斯都”(意为“神圣”、“伟大”)尊号。奥古斯都采用“元首”(意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

老”)称号,故史称其建立的政治制度为“元首制”。元首制实际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制。

然而花总有凋谢的一天,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建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因此又称“拜占庭帝国”,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交界处,领土以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为中心,包括亚美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尽管拜占庭帝国仍是自己为罗马人,但是他们的语言是希腊语,主体文化是希腊文化,他们只保留了名义上的罗马,而不是真正的罗马

公元476年,北方蛮族击碎了永恒之城的传说,西罗马帝国灭亡。古罗马的灭亡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罗马公民理想的丧失。在共和国时代,普通公民是国家的主人,人们为国家也为 自己而工作,各级官员、元老院也都一心为公,罕有贪污腐败现象发生。进入帝国时代,人民被排除到政治生活之外,罗马国家成了皇帝和身边官僚的私产。皇帝和手下的官员贪污腐败,巧立名目征收重税,几乎没有什么人还想到应当为公众做一些有益的事。普通百姓与政府离心离德,不愿服兵役,最后导致国家衰亡。

篇三:古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古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罗马人对世界文化所作出的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保存了希腊和中东地区的文化成果。古代罗马人在吸收丰富的东方文明古国和希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创造自己独特的文化,成为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罗马在欧洲文化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一方面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把这种文化传统传播到了欧洲其它地区。中世纪早期希腊罗马文化传统曾一度衰落。到文艺复兴时代,重新被人们认识,并且成了文艺复兴的思想渊源。

(一)法律

古罗马早期的政治体制是仿照希腊的,罗马人最大的贡献便是立法。第一部成文法律是《十二铜表法》,之后陆续产生的《万民法》、《公民法》、《民权大法》,更是奠定了西方法律体系的基础,形成西方法律的雏形。尤其是《民权大法》中规定的“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为后世西方法律中永恒的主题。

为了确保帝国境内各民族都能和平共处,罗马人制定出公平且合理的法律,赋予公民以许多权利。罗马人的所有法律后来都被收进《查士丁尼法典》。其基本精神是自然法观念、所有权观念、契约精神,对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人权观念产生决定性影响,也为西方后来的法律的制定提供了蓝本。罗马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此如今许多国家的法律都是以之为基础的。

(二) 公共工程、建筑与艺术

1、公共工程

为了便于军队的调动布防,维护帝国的强大,罗马人建造了优良的道路。罗马人不愧是伟大的筑路师,在他们所修建的道路中,有一些至今仍在使用,他们的筑路风格也一直被现代西方所模仿。

罗马人也是伟大的工程师。他们建造了许多桥梁和引水渠、高架饮水桥,让人们为他们的智慧叹服,而且其中有一些至今仍被使用。

2、建筑

罗马人是伟大的建筑师。古罗马建筑对后世的西方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最初罗马人的建筑多采用圆拱圆顶的营造方式,他们的神庙建筑更多地采用科林斯式的圆柱,为我们留下了诸如凯旋门、长方形教堂、圆形运动场、图拉真大广场、大竞技场、卡拉卡拉公共澡堂之类的建筑风格。在过去诸多世纪中,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曾经模仿过罗马人的建筑风格。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效仿古典时期的浪潮。此时出现了大量的仿古风格的建筑,比如:以古罗马凯旋门为样本的曼图亚圣安德烈教堂;采用古典立柱式的鲁切拉府邸;结合穹顶和立柱式的圣彼得大教堂等。

3、艺术

罗马的雕刻艺术是师承希腊的,但又有其特点,带有贵族气息,人物雕像大多以贵族、帝王为主。人物形象神情严竣、矜持,强调真实和个性。人物大多陷于凝神沉思中,呈现一种理性的美,这对西方的雕刻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三)基督教 罗马人还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假如当初罗马人没有接受基督教,那么,基督教可能仍将是中东地区一种无足轻重的宗教,而如今它已是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之一。在罗马帝国最后一个帝王统治时期,基督教被定为罗马的国教,从此开辟了欧洲基督教时代,直到今天西方的广大区域都以基督教为精神支柱团结在一起。在罗马帝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基督教,给整个人类特别是欧洲文化的发展打上了至为深刻的烙印。其宗教文化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日。

(四)语言

由于古罗马丰富多彩的文化对西方产生极大的影响,一直到中世纪晚期之前,几乎所有欧洲作家都使用罗马人的语言——拉丁语,而学者们对拉丁语的使用持续得更久远。在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时间里,拉丁语一直是罗马天主教会所使用的唯一一种语言。如今,拉丁字母表仍通用于全世界,以拉丁字写成的古罗马诗文仍是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在欧洲,有许多种语言都是从拉丁语发展而来的,如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特别是英语,每三个单词中就有一个是来源于拉丁语的。由此可见拉丁语对西方语言的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

(五)科学

罗马的自然科学比较注重实际的应用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框架的构造,西方科学注重实践应与此有很大关系。

1、天文

罗马天文学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托勒密,他的地心说统治了西方天文界很长时间,并成为基督教统治的工具。古罗马在天文学方面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制定了历法。我们今天使用的历法仍然是罗马历。"七月"(July)和"八月"(August)这两个月份的名称则来自罗马两位伟大统治者的名字,即儒略·凯撒和奥古斯都·凯撒。

2、农学与医学

古罗马保存下来的重要农学著作有加图的《农业志》、瓦罗的《论农业》、科路美拉的《论农业》等。罗马人对医学很重视,建立了第一所公立的医科学校,许多大城市里设有公立医院,这是西方医院的雏形。

(六) 哲学

古希腊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哲学思维、科学精神、民主政治、文艺精神等方面的原创性,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而对希腊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古罗马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古罗马主要通过其帝国势力的扩展和大量的文化持续传播,将希腊城邦狭小区域的思想放大而变成全球性的思想。古罗马使希腊世界化,没有这种量的扩散,古希腊仍然只能是区域性的思想。 古罗马孕育了西方的“世界精神”,有其进步性也有其局限性。罗马传播了文化,使得野蛮的罗马人没有使社会变成永久黑暗,而因其传播文明而使西半球明亮起来。当然,这种扩张还形成另一种深刻的观念,在罗马人心目中,罗马帝国在本质上是全世界性的。这种观点传给了基督教会,因此基督教会认为自己超越佛教和回教而成为“公教”,具有了审判全世界的先定合法性。古罗马传播全球性的观念——公教思想使得他们认为人类是一个大家庭,

具有一种普遍的文化,像一个世界性的国家,进而认为基督教以外的都是邪教,西方以外的地方只称为“非西方”。这就如同“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除了人以外都是“非人”一样。这也成为了今天美国的“全球化=全盘西化=美国化”的逻辑。

(七)战争、对外扩张 罗马它地处今意大利半岛,是一个多丘陵,多沼泽的地区。因此农业不十分发达。罗马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一种血腥的方式——侵略和扩张。为了满足罗马帝国日渐庞大的粮食、财富的需求,罗马人选择了不断地侵略,依靠着强大的军队、武器从各地掠夺来金银珠宝,粮食谷物。这些思想对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只要稍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后世西方各国基本上都经由了这个阶段,比如欧洲新帝国对非洲,美洲的海外扩张,奴隶贸易,俨然是罗马形式的另一版本 。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