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化论文 > 列表页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7  分类: 文化论文 手机版

篇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论文

摘要:

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发展影响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开端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可以说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吧,一直延伸到清朝的中后期,也就是1840年。在这几千年的光景中中国的思想文化都处在不断发展中,有高峰有低谷,也有各种思潮此起彼伏,思想文化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那么今天我就来谈一谈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以及它对中国的影响。 如果把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比作为一条河,那么炎帝黄帝的时代就是这条河的源头。皇帝和炎帝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先民,可以说这里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起源,因此中国人都喜欢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在炎帝和皇帝时期我们的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以后中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在这个时期,皇帝和炎帝在农业、医学、天文地理、文化艺术、手工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这些重大的进步促使早期的中国由采猎文明向农业文明的过渡,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表现。在炎帝和皇帝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中,他们是遵循了一定的原则的,那就是和谐的意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我想和谐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直接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句话也说明了早在炎帝和皇帝时期就确立了选贤任能的原则,并且也对人的基本品质做出标准,告诉我们要博爱。炎黄时代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各项事业的起步阶段,在农业手工业方面的成就促进了后世的经济发展;而公天下和选贤任能的政治思想促进了后世了政治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和谐思想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夏商周时期,源头活水已经汇聚成小溪,并不断走向壮大。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文化成果就是文字的不断发展和走向成熟,由甲骨文到金文,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文字的成熟使得生活中的各项事业都得以记录下来,为后世的研究和考古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我想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书籍就是《周易》了。它继承了前一时期的和谐思想,通过观察星像和自然的变化,通过占卜的形式把人和自然天然的联系在一起,无论什么等级的人物、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都要遵循上天的旨意,做到天人合一。这也为王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做出了解释,从而对维护社会秩序、加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促进生产力发展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一时期的思想对春秋战国乃至今日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像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的长江,各种思想流派的碰撞,撞出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最美浪花,这一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达到了一个顶峰,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各种思想的相互碰撞,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当然这种思想争锋的局面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战国七雄、春秋五霸相互争霸,使整个社会陷入分裂的局面,这就为各种思想的雄起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各家思想为了取得统治者的亲睐,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思想。思想的不断发展也反作用与政治,促进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为我国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奠定了思想文化上的基础。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其内容是礼治、德治和人治。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儒家的思想在中国的历史的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的主流文化。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道”为世界的最后本原,所以称之为道家。道家崇尚自然,返朴归真;主张唯道是从,无为而治;强调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道家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墨家思想在这个时期也占有重要地位。墨家主张兼爱,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天志掌握自然规律。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这个时期的各种思想文化,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而且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甚至今天人们的生产活动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政治的发展却给思想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毁灭性的打击,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焚书坑儒,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思想也遭到了灭顶之灾。然而法家的思想却在秦朝得以发展壮大,为中国古代的法律发展奠定了基础。汉朝时期也是一个思想巨变的时代,著名的儒学大家董仲舒通过对儒学的改造,取得了汉武帝的亲睐和支持,从此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在中国得以形成,儒家学说成了中国的正统思想。汉朝时期的新入学其本质是外儒内法,强调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可见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并没有脱离人与自然和谐的范围,而是对其不断地探索和深入的研究。

在宋元明清,儒学又有了新的发展,那就是理学。理学在很多方面对儒学的发展起着积极地作用,但是有很多方面却是倒退,加之科举考试的僵化,是近代中国不断落后的重要原因。

总之,中国的古代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都起到了重要影响,对世界的文化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发展,更是影响深远。近代以来,虽然

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重新认识和解读经典,必然赋予经典以崭新的意义。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中最值得珍惜的传统。它并非仅存在于吾人心灵之外的典籍,更存在于每个中国人内心的观念和价值。这珍贵的传统从未与时代脱节,且处处预示了每个时代的时代性。因此,我们应当将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开创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儒学社会主义道路,使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脉络中获得张举,进而成为现代文化中的活力,永续它的光辉传统。

篇二:论中国古代仁政思想毕业论文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论中国古代的仁政思想

论中国古代仁政思想

【摘 要】 古代的“仁政”思想在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仍不失为一种宝贵的财富。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人最为天下贵”这一光辉的人学命题,时至今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正是对这一思想的延伸和升华。

【关键词】仁政、以人为本、以德治国

【目 录】

一、中国古代仁政思想的提出。

二、中国古代仁政思想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仁政思想的影响

孟子的贵民思想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这些都是得益于孟子“以民为本”的重要启示而制定的。

孟子主张节用爱人、轻徭役、薄赋敛,并且多次谈到不违农时的重要性:“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⑨”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农民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减轻农民负担,最后宣布取消农业税,这是真正的为民着想、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

孟子的限制君权思想启发我们:如果不对权利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就不可能有效的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要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就要切实努力进行民主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通过健全的体制真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孟子提倡尊贤贵士,发挥人才的积极主动性。“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适当的选人、用人是富国强民的关键。这一主张与我们党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用人路线和用人标准是一致的。

一、中国古代仁政思想的提出。

(一)、儒家的指导思想

仁政,最早是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即指仁慈的统治措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仁政为其政治主张,政治思想。认为统治者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孔子在对“仁”的解释中,已有关于“仁政”的思想。孟子 发挥 孔子 学说,明确提出“仁政”的主张。《孟子·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 秦 楚 之坚甲利兵矣。”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 魏 人置 豹 祀之义,乃遐慕仁政,追述成功。” 清 唐甄 《潜书·柅政》:“虽有仁政,百姓耳闻之而未尝身受之。” 鲁迅《佚文集·随感录》:“一种是絮絮叨叨叙述些过去的荣华,皇帝百官如何安富尊贵,小民如何不识不知;末后便痛斥那些征服者不行仁政。”

(二)称颂地方官吏施政的套语

唐杜牧《寄牛相公》诗:“六年仁政讴歌者,柳远春堤处处闻。”《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水旱饥荒安得无?全亏仁政早先图。”

(三)仁慈的政治措施

清林则徐《拟谕英吉利国王檄》:“贵国王诚能于此等处,拔尽根株,尽锄其地,改种五谷,有敢再图种造鸦片者,重治其罪,此真兴利除害之大仁政。”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对于反动派和反动阶级的反动行为,决不施仁政。”

(四)“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二、中国古代仁政思想的发展。

(一)仁政措施的最早实施—周朝

在周以前,统治人们的是神权思想。人们认为,神的意志是不可违抗的,国家的兴亡,人世的祸福,都是神意的表现。因此,在神权面前,人们只是卑顺的奴仆。统治阶级任意用神意来解释一切现象,并宣称他们之所以有统治人民的权力是“受命于天”,借此来恐吓被压迫者,使他们顺从地为统治阶级创造社会财富。在此期间,神的存在和神的意志是不容置疑的。然而,随着夏商二代奴隶制王朝的覆灭和周王朝的勃兴,人们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虔信天意的夏商二代,为何转瞬灭亡了呢?巨大的变革启发了一些时代的先行者,使他们感到“天命靡常”,并进一步认识到鬼神上帝并不可靠,单纯去依靠它们甚至是危险的。这就促使们在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把对神意的虔诚信念转移到人世间来。周公正是这方面的先驱者。

周公清醒地看到,夏商的灭亡根本不是什么天意,而是因为在暴政压迫下的人民已经忍无可忍。他们发出“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的愤怒呼声,是因为桀纣之类的统治者“惟其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所以他警告康叔:“肆汝小子封,惟命不于常,汝念哉!”他还说:“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日:厥基永孚于休。若无裴忱,我亦不敢知日:其终出于不祥。”这里周公清楚地指出:虽然商灭亡了,周已“受命于天”了,但他仍然不敢相信能够依靠“天意”来永远保住自己的统治,充分证明了他对“天命”

采取了否定态度。既然“天命”被现实生活所否定,那么什么东西又是确实可信的呢?周公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他的“保民”思想,来作为奴隶主阶级赖以统治的指导思想。在周公看来,保民是立政和实施领导的物质前提。他基于夏商二代由于末代统治者不修德行,蹂躏人民而“早坠厥命”的事实,疾呼“我不可不监(鉴)于有夏,亦不可不监(鉴)于有殷”,训诫统治阶级的成员要保民—“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像保护婴儿一样使人民安康)。周公很注意观察民情,把民情作为反映为政的晴雨表,认为“开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天意在不在你,由臣民的情绪可以测知),主张“人无于水监(鉴),当于民监(鉴)”。周公这种以民为镜的态度是极其可贵的。 如何保民呢?周公认为应从善体恤、慎罚、戒荒宁几个方面人手。

善体恤,就是关心人民的疾苦,察民心匡政失。周公曾多次告诫众王臣要“知稼穑之艰难”,“知小人之依”(依:隐痛、疾苦),“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他还主张要时刻注意观察、了解人民的心理,看到他们有怨气,就应检查自己的为政,找出过失加以纠正。

慎罚,周公鉴于殷代乱罚招致民怨、民叛的经验教训,对罚的原则作了新的阐发,提出了“慎罚”。如何慎罚?周公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行罚主要不看罪之大小,而要视其犯罪的动机,倘若是故意犯罪,罪行虽小也要施之重刑;若非故意犯罪而又知道悔改,罪行虽大,也不能施之重刑。二是审查供词要慎重,要考虑五六天,甚至旬时,以避免判断的失误。三是对“不孝不友”的“元恶大憝”要“刑兹无赦”;对“乃别播敷,造民大誉”(另搞一套,骗取声誉)的贵族,也应施以极刑。做到了这三点,就达到“义刑义杀”。这就叫慎罚。

戒荒宁,这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要求统治者不贪图享乐,不恣意为非。周公谆谆告诫说:“无康好逸豫”(不要过分追求安逸快乐的生活),更不要沉湎于酒色,而应效法商王中宗“治民祗惧,不敢荒宁”和周文王“不遑暇食”的榜样,勤于理政,感悦民心。

(二)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对仁政进一步发展。

中国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同时还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自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定制。文帝还下诏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文帝十二年(前168) 又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这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汉文帝对秦代以来的刑法也作了重大改革,下诏废除黥、劓、刖,改用笞刑代替,景帝又减轻了笞刑。因此狱事简省,人民所受的压迫比秦时有显著的减轻。文景两代对周边少数族也不轻易动兵,尽力维持相安的关系。

文景之治之所以成为封建社会的盛世,与文帝个人励精图治是分不开的。他即位不久,就废止诽谤妖言之罪,使臣下能大胆地提出不同的意见。他又禁止祠官为他祝福。文帝自奉也相当节俭,在位23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他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为文帝提倡俭约,所以当时国家的财政开支有所节制和缩减,贵族官僚也不敢滥事搜括,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是“休养生息”政策的重要内容之

一。文景两代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的结果,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显著的发展,封建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但是,文景时期的“与民休息”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封建统治,一些看来对农民有利的措施,实则对地主、商人更为有利。

文帝为求得政治上的安定,对同姓诸侯王的权势虽曾有所限制,但未能采取果断措施消除其动乱隐患;景帝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合谋叛乱,与此当有一定的关系。

由此可见,只有实行仁政,以人为本才能从根本上稳固国家政权,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实行政治措施的准则,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三)唐朝建国以仁政味基本治国之策。

唐朝是建立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基础之上的,隋文帝的刻薄,隋炀帝的大兴土木、急政暴敛,导致了隋朝的二世二亡。这给见证隋朝灭亡的唐朝的建立者们以深刻的启示。唐朝的建立者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要想巩固新生的封建政权,统治广大的农民阶级,必须讲究一定的统治方法。《贞观政要》一书就是唐太宗和群臣们商讨如何巩固封建统治的记录。唐太宗君臣常以隋亡为鉴戒,探求如何有效稳定社会秩序,统治广大人民,如魏征谈到隋朝本来是“统一寰宇,甲兵强锐,三十余年,风行万里,威动殊俗”,为什么很快土崩瓦解,归于灭亡呢?这是由于隋炀帝“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而自奉”,“徭役无时,干戈不戟”,因此,“载舟覆州,所宜深慎”,“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3】卷1这句名言最早出自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荀况,唐太宗军臣反复引用这句话,一方面是对儒家治国思想,特别是仁政思想的归依,另方面最重要的通过一些仁政措施,缓和社会矛盾,保障社会民众最基本的衣食所需,以巩固其统治。唐太宗以后的唐代统治者及臣子也多能遵守太宗时期的治国思想,根据时代及统治的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仁政措施,从很大层面上保障了社会上广大农民的利益。

(四)宋朝“咸平之治”(宋真宗)引入仁政新措施“反腐倡廉”

宋真宗在即位之初,广开言路,勤政治国,较清明的政治和日趋繁荣的经济,使北宋社会出现了“咸平之治”的小康局面。

1004年,辽国入侵宋,宋朝大多数大臣建议不抵抗,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最后他们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双方在澶渊相交,宋胜。真宗决定就此罢兵,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在中国五千多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要说哪位皇帝反腐最狠,那肯定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制定颁布的《大明律》堪称史上最严酷之法,明朝对官吏贪污腐败的处罚力度也特别重,然而,如此严刑却阻挡不了明朝官员前仆后继的腐败步伐,朱元璋的反腐政策确实成效一般。那么,谁是中国古代皇帝中反腐倡廉的第一高手呢?

宋真宗在位25年,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稳定,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史称“咸平之治”。而它的缔造,得益于宋真宗卓有成效的反腐倡廉的举措。首先,宋真宗有一个传诸后世的良好的廉政理念。他颁布了告诫百官的《文武七条》:一是清心,要平心待物,不为自己的喜怒爱憎而左右政事。二是奉公,要公平正直,自身廉洁。三是修德,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四是务实,不要贪图虚名。五是明察,要勤于体察民情,不要苛税和刑罚不公正。六是勤课,要勤于政事和农桑之务。七是革弊,要努力革除各种弊端。这《文武七条》均是廉政之举,是统治者苦心孤诣的安排,也是百姓们的热切期望。在宋真宗看来,“清心”、“修德”就是廉政的源头,就能实现“德治”。

宋真宗通过实行仁政,并加大了反腐力度,从根本上杜绝了鱼肉百姓的通道,从而达到了国家的兴盛,通过宋真宗的一系列措施,不但就你一步延续了“仁政”而且对仁政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将反腐倡廉也步入仁政行列。

(五)明清仁政进一步实施

明清期间。先后有很多位皇帝都实行了仁政政策,明朝“永乐盛世”(明成祖朱棣)“仁宣之治”(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弘治中兴”(明孝宗朱佑樘),清朝“康乾盛世”

篇三: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学年论文

学 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年 级 2013级 姓 名学 号 论文题目《 中国传统文化分析》 指导教师 成 绩

2015年6月5日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引以为荣的一样珍宝,曾一直不被人们所质疑但是自从中国走上近代后,在外来文化入侵之后,我们便开始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修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已有数千年历史,其构成在每一阶段都会有新的内容添加,便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拥有很大的优越之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鸟兽不可与同居,吾非斯人之徒与谁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都是西方文化所望尘莫及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是任何保守力量都无法阻挡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十一封建社会文明为背景的。回顾历史,西方文化严格来说实在文艺复兴之时才逐渐形成的,是以资本主义为背景的。一个是封建社会色彩浓厚的文化,一个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文化,这就注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性。

落后便要挨打,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外来民族的种种入侵和蹂躏充分说明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弊端。

首先,在中国的文化发展中,我们缺乏了平等性,缺乏了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念。“平等”一词具有双重含义,一是人际关系的平等,也就是人格上的平等;二是社会关系的平等,也就是法律上的平等。在我国古代,封建等级观念森严,“三纲五常”作为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充斥在整个社会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的观念影响着中国古代的人民,无论是朝中要员还是家中妻儿,脑中都被封建纲常伦理所束缚,缺乏平等自由而不自知,皇帝可以随意杀死臣民,父母可随意打骂甚至杀死孩子,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父母棒打鸳鸯的事情是屡见不鲜,这些都是缺乏平等自由的观念。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思想的开拓,阻碍了思想的前进。 其次,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精神。中国虽然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有着辉煌的历法制度与科学著作,但是我们没有传统而且系统的科学精神,这一些发明都是在生产生活中为了适应需要而制造出来的,带有被动性和宗教性。究其原因,中国传统中关心的是人伦和社会,而不是自然界,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也只是局限在为了更好地维护帝王的统治,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平稳。中国传统的经典著作中很少涉及科学,作为选拔国家人才重要方式的科举考试也不会考及科学知识。学者李约瑟曾经赞扬道家是“最具科学精神”的,但是其产生的一些科学成果不过是追求长生术的副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就很难出现系统的科学理论。中国科学没能盛行还有一项原因,中国古代形式逻辑的缺乏,形式逻辑是数学的基础,而数学又被誉为是科学之母。在中国古代虽然出现了很多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出现了很多的哲学著述,但是这些都没有建立在形式逻辑之上。形式逻辑不仅对科学影响重大,还对政治和法律辩论有重要影响。形式逻辑的缺失,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缺陷。 最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在中国的社会进程中,中国忽视了对公共社会空间的关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明的发展使中国建立起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秩序。小农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家庭作为最基本生产单位的地位长期保持下来,并成为社会结构和国家体制的重要要素,所以,人们将中华

文化归结为家族本位文化。家族成了中国人社会生活的舞台,也是历代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重要基础”。家庭的概念使得君主要求民众像服从 “家长”一样服从帝王的权威。民众臣服于家长制的权威,效忠于“两庭”,而忽视了硕大的中部空间——— 公共社会空间。家庭观念的影响,人们只关注有血缘关系的人,对无血缘关系的人未予充分关注。同时随地吐痰,高声谈话,不遵守交通秩序等这些不良现象也都是人们对社会公共空间关注不够的具体表现。

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不全是糟粕,也有其可取的地方。毛泽东曾说:“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弊端正在被我们所抛弃,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与进步的一面,它指引着我们想着美好的方向前行。在这个科学与技术推动前进的世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传统文明中的精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排除掉其中的弊端,并不断创新,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振兴而努力,同时结合时代特征,为建设新型的中华文化而奋发努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被称为“汉文化圈”,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

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 物质、行为、制度、精神。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论文)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色象的诱惑下,很多人是经不起引诱的,他们都会对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的。特别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自身,而且往往与科学思想是有抵触的(这不是说科学是正确的,科学也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而科学的道理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认识的是物质,是事物直观的可见的表象。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宇宙飞船上天,原子弹爆炸,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上的成就,科学观念是很易被人们接受的。由于以上原因,人们对信仰发生动摇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正是这种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上帝的罪人。更头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师还染上了艾滋病,有媒体报道,他们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于不正当的性行为造成的,这说明他们已经远离自己的信仰,沦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们应当承认,天主教、基督教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