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化论文 > 列表页

陶艺与陶文化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29  分类: 文化论文 手机版

篇一:陶艺论文

陶艺

摘要:本文阐述陶文化悠久的历史,丰富内涵和伟大意义。指出其在推进素质教育中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关键词:陶艺 培养 重要性

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化,最主要的就是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弘扬陶文化教育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它让学生深入了解我们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陶文化是国粹,它涉及艺术、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等多种学科;它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非智力因素、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让学生从陶文化中汲取丰富的人文精神;以陶文化开发作为实践基地的特色,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现代教育赋予我们学校应有的责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倡创新精神的思想指导下,江都市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把陶文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于2004年初将陶文化教育引入实践基地,并开始把陶文化教育纳入正常的活动教学体系。培训专兼职教师,加大推进陶文化教育的力度。并且量力而行,逐渐推进,添置必要的设备、设施,创建了陶艺制作

篇二:陶艺欣赏与制作论文

陶艺欣赏与制作

论文

作者:

学院:

班级:

学号:

主题:宜兴紫砂壶的传统吉祥理念

宜兴紫砂壶的传统吉祥理念

摘要:传统吉祥理念源于原始社会中后期,那时的原始先民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崇拜,创作出他们认为能压住邪魔的形象,作为氏族的保护神。于是图腾出现了,其实体一般是人为创造出来的龙凤、麒麟等。原始人将图腾认作保护神,刻画在建筑物或山崖石壁上或在祭拜仪式上使用。

关键词:紫砂壶,人文关怀,传统吉祥理念

正文:

正如大家所知,陶都宜兴,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宜兴既被称为陶都,当然是因为它的陶文化很悠久,其中,宜兴的紫砂壶也是闻名遐迩的。正所谓“人间珠宝何处取,宜兴

紫砂最要得”。宜兴紫砂壶所包含的传统吉祥理念意义很值得我们去欣赏。

紫砂壶是出产于江苏宜兴市的著名陶制茶具。据考古发掘考证,宜兴制陶已具有至少7000年的历史。它以悠久的陶瓷文化,丰富的陶瓷制品及独特的制作技艺享誉世界,世人称宜兴为“世界陶都”。宜兴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与当今。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成为独步世界的艺术品。紫砂茗壶的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紫砂壶自它由原始实用品转化为赏用皆宜的民间传统工艺品以来的五百多年间,中华传统吉祥理念在紫砂壶艺作品中,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使得两者相辅相成,蓬勃发展、共同成长。民间传统工艺,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附于吉祥题材而进行创作,如年年有余、龙凤呈祥、吉祥如意、福禄寿喜(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陶艺与陶文化论文)等传统吉祥题材,在紫砂壶艺等民间传统工艺中就比比皆是,处处可见。其中包括建筑、室内陈设、标志、服装、包装等诸多行业,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耳熟能详的紫砂壶艺经典之作,如大彬如意壶、鸣远三友壶、可心云龙壶、景舟提壁壶等等。因此,当代壶艺家继承和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紫砂壶艺造型设计中,将会使自己的壶艺作品更具人性化和社会化,更具艺术生命力。

本文围绕“传统吉祥理念的起源”、“传统吉祥理念在紫砂壶艺中的表现形式” 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传统吉祥理念的起源

千百年来形成的华夏传统吉祥理念使人能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感。紫砂壶艺造型设计和工艺装饰融入吉祥理念,一是体现一种美感,二是为了表现某种美好的观念、意识和心理方面的要求。

传统吉祥理念源于原始社会中后期,那时的原始先民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崇拜,创作出他们认为能压住邪魔的形象,作为氏族的保护神。于是图腾出现了,其实体一般是人为创造出来的龙凤、麒麟等。原始人将图腾认作保护神,刻画在建筑物或山崖石壁上或在祭拜仪式上使用。

传统吉祥理念延续到今天,仍经久不衰。当今现代企业形象、行为规范、徽标、商标、颜色、吉祥物等在形式上均有显现。如08’北京奥运的吉祥物“福娃“,紫砂工艺厂的“方圆”徽标,则把“天地方圆”、“天地人和”、“吉祥和谐”的理念融入。中国传统吉祥理念的实质是以营造吉兆氛围为宗旨,以美的造型和装饰来寄托祈福求吉的心愿,其功能和寓意涉及纳吉、祝福、求平安等,它符合大众的心理趋求,这是它存在并让人们长期喜爱的源泉。

二、传统吉祥理念在紫砂壶艺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紫砂壶艺作为一门传统工艺,传统吉祥理念在作品上的反映尤为突出。从造型或装饰意向来看,吉祥理念的表现形象可分为动物形、祥禽瑞兽形、植物形、风景形、人物形、几何形等。这些吉祥理念在壶艺作品中,一般不是对自然属性的摹写,更强调理性观念的形体能具有特定的寓意象征。

通过总结,其表现的途径有三种:一是通过壶体造型以三维空间形象来表现。造型有总体或主件壶身筒或仅以附件如壶嘴、把、钮、足形象表现;二是通过壶体“立面”装饰,以体表上的形象求表现。如陶刻、泥绘等;三是通过造型和装饰的共同作用来表现。

其表现形式同样有三类:第一,以谐音的形式表现——即借音述意,如“竹子”和“蝙蝠”构成“祝福”,“鱼”构成“年年有余”,“羊”构成“三阳开泰”,“柿”构成“事事如意”等;第二,以寓意的形式表现——即借一件物体或一幅画面隐喻,如以“松、竹、梅”喻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喻为“四君子”,“牡丹花”喻为“国色天香”,“佛手、桃”喻为“福禄长寿”“龙凤”喻为“龙凤呈祥”等;第三,以标记的形式表现——即传统概念中形成的特殊形状符号喻示,如“卷曲纹”形状喻示“如意”,“扁平圆形”喻为“玉璧”,“棱扁圆形”上下对合称为“合欢”、“长方立体”称为“玉玺”等。

吉祥理念是中华民族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追求,在紫砂壶上体现吉祥理念,是紫砂艺人通过造型和装饰反映至善至美的心理本质。如珠玉、龙凤等,在中华传统吉祥理念中也都是瑞物。而玉,则是华夏民族原始先民就开始作为崇尚、辟邪、兆佑、显贵的吉祥物。良渚玉文化的底蕴深厚,玉文化与陶文

化融会,定能四壁生辉、珠联璧合。下面让我们以一些图,就吉祥理念来欣赏一下。

如下图的“珠丹壶”,壶身造型如“丹”字形,壶腰浮雕塑一束带,带上绘“朱壶丹心”字样,商标图案置中,龙头形把,壶钮似浪涌宝珠,熠熠夺目,壶底则点彩国色天香牡丹图。瑞龙、宝珠、牡丹,蕴含“吉祥、圆满、富贵”。

如下图的“大雄宝璜”,以存世甚少的良渚玉文化“璜”为题材,上为“宝璜壶”,下为“宝璜座”,合璜则成“玉璧”,显得温润、丰满。嘴、把舒出自然,双足稳重踏实。盖面以浅浮雕面突出,上塑灵气毕现的玉玲珑作壶钮,“璧”体中孔部和上下璜的圆角边,以浅浮雕卷曲纹装饰,倍添盎然古韵。“大雄宝璜”是玉文化和陶文化圆满结合的产物,一经问世,就因其拥有浓烈的吉祥理念,展露出成为传艺佳作的端倪。

篇三:《关于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

《关于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 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陶艺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特别是陶艺的制作工艺及其发展,更是绚丽多彩,鲜艳夺目的一页。中国作为瓷的母国、陶的故乡,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不断更新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文明史。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陶艺已经不再是中国特有的专利,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都把陶艺作为现代文化的一种形式,学习中国传统陶艺的技术,并融入他们的文化教育与生活之中。与陶的故乡——中国相比,其应用范围与文化辐射更为广阔。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对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国家教育部决定在二十一世纪新的课程标准中“将陶艺正式列入教育内容”,(教育部〖1999年213号〗)这将对广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如今,陶艺教育作为艺术教育形式的一种,仍然没有真正走入课堂,一些地区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对陶艺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同时由于陶艺教学中用到的陶泥原料、陶艺工具等都限制了陶艺教学的发展,更缺少的是科学化、实质性的教学研究者。一系列的现象说明陶艺教育工作还没有步入正轨。因此,如何使陶艺教育在小学顺利、积极开展,切实探索一条适合小学陶艺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势在必行的,更是有一定意义的。

捏泥制陶是人类童年特有的手工文化,伴随着孩子的充分

想象与灵巧的手的完美结合,把一块块泥变成一件充满稚拙、灵性的作品,不但开发了学生内在潜质,又充分了体验了成功的愉悦,这些都为学生培养了较高的审美情趣、激发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打下了良好基础。

综合以上几点原因,我校决定对陶艺教育在小学学科教学进行开发,在对陶艺教育进行系列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发陶艺校本教材,进行陶艺作品的制作等。我们决定在教学中采取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方法,即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难易不同的课程内容,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一起努力共同探索陶艺教育在小学的开发,我们积极对陶艺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如果能够得到升级,一定会得到许多有价值的陶艺科研成果。

二、研究目标:

(一) 陶艺教育课的课程特征:

1、 目的性:陶艺教育课具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即以本课内容为主的教学结果,它侧重于学生自我想法的建立:理性价值观念的建立、模仿与再创造的建立等方面,这些目标都是发展和延续的。

2、 工艺性:陶艺教学中一定要借助一些陶艺理念与技法,否则很难称为“陶”。

3、 艺术性:陶艺教学活动既重视艺术审美特征,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这一点同其他美术的基本特性是相同的,也就是它的艺术价值,因此陶艺更重视其艺术性。

4、 实践性: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制作了,才能感悟到陶的淳朴与多变的特性,才会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5、 独特性:陶艺本身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而且创新是陶艺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本质内涵,因此它的独特性是任何艺术类别代替不了的。

(二)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在小学教育中开设陶艺教育课,开展陶艺教学的内容、方法、策略等理论问题。

(三) 通过课题研究,探讨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陶艺知识、内容、技法及创作。

三、研究内容

(一) 欣赏陶艺作品的研究

通过欣赏一些陶艺作品,了解我国古代陶文化,不同时期不同特点。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地了解,开设欣赏课程、综合评述课程、讨论课程,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 陶品成形方法的研究

对于小学生来说,陶艺课重在情趣与创造,所以方法简洁、明确是我们对陶品成形方法研究的主题。形式简单,创作天空就广阔了,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

(三) 一系列辅助手段的研究

1、陶艺教室

陶艺教室是制作陶艺作品的专用教室,两边的墙上有作品展示台,展示学生优秀陶艺作品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又一有效途径,他们都喜欢把自己的作品摆上去,有一种成就感,而且欣赏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

2、陶艺教学经验交流与研究

课题组参与教学的教师在课后要相互交流,发扬优点、减少缺点,除了自己多看相关书籍、资料外,还要多与外校有经验的教师、技师交流,争取不断学习、进步,以满足学生不断的求知欲望。

3、其它方法、内容、途径的研究

除了课内的教学活动,课题组成员还成立了兴趣小组,不断探索新的研究内容,让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熟悉的景与物,并用陶艺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于学生经常能尝试新的内容,让学生在陶艺课上时时刻刻都有新鲜的感觉。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研究策略与方法

研究对象:全校学生

研究方法:理论研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采取欣赏、尝试、演示、创新、想象、综合评

价等有机方法相结合。

研究的支撑点:校长和课题组成员

五、研究进程

(一) 课题准备阶段(2001.9——2002.3)

1、 组织外出学习陶艺理论与实践知识、外出参加培训,查阅国内外有关陶艺教学资料,深入探索研究小学陶艺教学的可行性,并制定课题实施计划,聘请美术教育专家讲座,提高全体教师艺术理念。

2、 布置陶艺教室。准备陶泥原料,拉坯机、手转轮、泥工工具、作品展示台、上下水道等必备的教学用具。

(二) 课题实施阶段(2002.3——2002.12)

在这一阶段,我校将按课题方案组的要求,积极、有效地完成各项任务,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以尽快、尽好完成工作。

(三) 课题总结阶段(2003.3——2003.12)

接受课题验收、整理成果,完成结题报告。

六、预期成果

1、《走进陶艺》的陶艺教学简介。

2、小学陶艺校本教材。

3、小学陶艺教育论文集。

4、学生优秀陶艺作品集。

5、学生陶艺课随想集。

6、形成可供借鉴的适合小学生学生特点的陶艺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实施策略的课程模式。

七、课题的组织机构:

组长:王淑荣

副组长: 孔祥云、杨国忠、祁秀丽

组织成员:邬季阳、曹宇、高妍、王艳艳、

赵丽荣、鲁越

正阳小学陶艺研究室

2002年9月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