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意思 > 列表页

黄鹤楼的前两句的意思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0  分类: 意思 手机版

篇一:黄鹤楼 习题

《黄鹤楼》赏析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解释下面的词语。

历历:( ) 萋萋:( )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选择正确的一项( )

A.诗的前两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D. 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首联写出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

B.颔联抒发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颈联中“萋”与“凄”意思相近,寓意凋零的草木令人伤心。

D.尾联既表达了诗人丰富复杂的内心感受,又展示出黄鹤楼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4.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 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

《山居秋暝》赏析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解释下面的词语。

暝:( ) 王孙:( )

2.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空山”是指山中的植被都消失了。

B. “晚来秋”是说气候炎热秋天来晚了。

C. “竹喧归浣女”写洗好衣服的姑娘们来路过竹林传出了欢声笑语。

D.“春芳歇”意思是春天驻留在这儿。

3. 《山居秋暝》描绘出一幅雨后山村秋日晚景图,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下列说法中,对原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

A.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B. 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C.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D.尾联寄慨言志,写此景美好,是王孙们洁身自好的所在,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4、苏轼评价此作者的诗是“ ”。

篇二:阎伯理《黄鹤楼》加点字解释与课文翻译

《黄鹤楼》 阎伯理

1.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

隅:角落。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一座黄鹤楼。

2. 《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

尝:曾经。 驾:骑。 憩:休息。 遂:于是。 以:介词,用。 名:名作动,命名。

《图经》上说:“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军费祎成仙后,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用黄鹤来命名这座楼。

3.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

列:记载。 志:记。

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里,有关的事迹保存在《述异记》中。

4.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

巃嵸:高耸的样子。 上:顶端。 倚:靠。 河汉:银河。下:底部。

观看这座黄鹤楼,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的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

5. 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闼:大门。 霞敞:高大宽敞。 井邑:城乡。

两层的屋檐像鸟翼一样,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之景,俯下身子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

6.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亦:也。 形胜:山川胜迹。 最:名词,最美的地方。

这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最美的地方。

篇三:黄鹤楼案例2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案例

课前交流: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到这些图片你能想到哪首诗?

静夜思 咏柳 游子吟 望庐山瀑布

2接下来我来说题目,考考你。

草 赠汪伦 别董大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刚刚我们背过了这么多首,大家可以说是信手拈来,脱口而出,老师真佩服你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再学习一首古诗,你们准备好了吗?

一.导入揭题。

师:孩子们,你有过送别亲人,朋友的经历吗?

生答没有或有。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古人分别的情景,体会他们的情感。从古到今,离情别绪就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在古代,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文人送别,不仅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对方。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千古传颂的送别诗,揭示课题,读题。我们一起来感受李白的送别情怀。

二、小组合作理解题意。

师:接下来就请大家交流一下搜集的关于这首诗的背景资料。

汇报:

1,李白;字太白,有诗仙之称。

2,黄鹤楼;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合称江南三大名楼。有“天下绝景”之称,是历代文人墨客游乐作诗,相聚送别之地。

3,孟浩然:孟浩然是与李白同一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比李白大12岁,李白青年时期刚刚写诗的时候,孟浩然已经诗名满天下了。李白非常仰慕孟浩然的才华、人品。李白视孟浩然为老师、兄长、挚友。

4,请大家自己再读一读诗题,从诗题中哪个词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生: 送 。4,围绕着送字你读懂了什么? 生说

4:你在不经意间已经理解了诗题中最难的一个字“之”,之在这里就是去、到的意思。下面我领大家读读诗题。领读。现在你能完整的说一说诗题的意思了吗?说题意

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到广陵去。

师:过渡:读懂诗题,了解诗人,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两位潇洒飘逸的

诗人在黄鹤楼道别,成就一段佳话。 让我们走进古诗,见证这场深情送别。

三、小组初读,理解诗意。

1、小组检查读诗,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2、指名(4号)。 评:声音洪亮 口齿清晰 字正腔圆 节奏鲜明 富于韵律感

3、师:接下来让我们细读诗句,去感受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 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

温馨提示:

学习内容: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学习方式:

1、结合注释想一想每句诗是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汇报展示,深入理解诗意。

1、下面由我来理解前两句诗的含义。对于我的理解大家谁还有补充? 2,我想问一下大家“西辞”是什么意思?生答,2: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西辞:长江自西向东流入大海,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向东到扬州去,告辞时自然要面向西,因此被称为西辞。 (课件演示)

2:认真观察这幅简图,你还能理解诗句中哪个词的意思?说出你的想法。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孟浩然乘船顺流而下 ,所以诗中说下扬州 3:下面由我来汇报后两句诗的意思。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或补充? 4:后两句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孤帆 尽 唯,我领大家读一遍这首诗。(领读)

师小结:读懂诗句的意思,这是学好古诗的第二步。

五、深入理解,感悟诗情。

过渡:品读一些重点词语走进诗人的内心,体会诗人的情感,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

接下来就请小组成员结合重点词语和你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感。

班级汇报:

1:诗中哪个词告诉我们分别的时间生:烟花三月

1:农历的三月,已是公历的四月。我们生活的北方还是春寒料峭,但三月的江南早已是美景如画,你能想象出江南是怎样的美景吗? 生回答

1:想象中的江南很美,江南的春天更美!出示课件:

2:在唐朝,扬州是江南最迷人的城市,唐朝的诗人都向往到扬州一游。而三月,更是扬州最美的时候,瘦西湖畔,杨柳依依,桃红柳绿,烟雨迷蒙,游船,画舫在一池春水之上轻轻荡漾,真是令人赏心悦目。等到百花盛开之时,整个扬州城都沉浸在幽幽的花香之中。烟花三月的岂止是扬州啊。从黄鹤楼到扬州,长江两岸,莺歌燕舞,柳絮如烟,该有多少看不尽的风光!杜牧在江南春中这样赞叹,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一切是多么令人心醉,令人神往!

2:这真是——的江南三月啊!

生填词读句子 评价:(有声有色)

2:指名读这些词,再选择你喜欢的词语来赞美江南春色!

2: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烟花三月”吧,齐读“故人西辞黄鹤楼……” 3:想美景,别故人。李白开篇就提到了这个故人,指谁? 生:孟浩然 3:李白和孟浩然有着深厚的感情。李白曾经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说我太喜欢孟夫子了,你的人品,才华天下闻名。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孟浩然就是李白的偶像。这次孟浩然去扬州,不仅可以和老友崔国辅相聚,还可以去欣赏那繁花似锦的扬州,李白一生寄情山水之间,他对孟浩然的这次出游会是怎样的心情?生:向往,渴望……

3:我再领大家读读这两句诗。读出烟花三月的美景,读出李白的向往。 生齐读

4: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本该与好友携手同游,把酒言欢,吟诗作赋。然而此时,却是要送别好友,远去扬州呀。再美的景色,李白也无心欣赏,他看到的只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我们刚刚理解了孤帆是什么意思?同学们,春暖花开,正是人们踏青出游的好时候。长江又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浩荡长江东流水,船只来往径如梭。可诗人为什么说孤帆?

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

4:是因为只有这一条船上有——朋友。这真是 过境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此时李白的眼里只有——

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此时李白的心里只有——

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4:孤单的仅仅是孟浩然和这一叶帆船吗?

生:还有李白

4:李白,请问你为何孤单?(问本组3号)(3号答:美景虽然令人悦目,我却无心欣赏。毕竟送别令人伤怀。再问下面的同学:李白,你为何孤单?生:舍不得老朋友……

4:浓浓的思念就凝结在这一片孤帆之中,孤帆虽尽,但思念不尽,领读。 师:李白独立江边,目送老朋友离开,让我们随着李白的目光,一起读──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从李白的目光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李白很舍不得孟浩然。思念孟浩然。

师:只能看见长江水了,还在痴痴的凝望,如果你就是李白,此刻你在想些什么?

生:孟浩然,这一别,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

师:这深深的祝福、期盼、思念就像这长江水连绵不断,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师:配乐,展开想象,此时你就是李白,你就站在江边:(配乐)

A、朋友的小船已经离开了好一会儿了,你还在望啊,望着望着不禁吟诵-----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船已经越驶越远了,影子也渐渐模糊,可你仍在翘首凝望啊,望着望着不禁吟诵-----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黄鹤楼的前两句的意思)C、这船的影子已经消逝了,只看到滚滚的长江水流向天边,可你还是在望啊,你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扬州,望着望着不禁吟诵------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帆尽了,可水未尽,情更未尽!孩子们,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依依惜别 恋恋不舍 依依不舍 真挚深厚

5、李白的情深义重感动了我们,感动了孟浩然,感动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人们深深地喜欢上了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一起读整首诗。

六、小组展示拓展诗境,加深感悟

过度:下面我们请搜集拓展资料的小组进行汇报

1:到了第二年,李白想起这次送别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于是,他写下

江下行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2、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吗? 其他学生说

我为大家推荐下面流传千古的名句。大家一起大声地读出来吧。齐读 3,谁料想,这一别,今生再无缘相见,这一送,直至天人永隔。虽心心念

念,但却是无处可寻,多年后李白再到襄阳探访心中敬重的兄长,却只见是黄土一抔。孤坟一座。这怎能不是帆去远,心相随呀! 我带领大家再读这首诗,齐读

4,我提议大家和你的小组同学合作,搜集整理自己喜欢的送别诗、思乡诗、写景诗、抒情诗、边塞诗等,写在积累本上。

七、结束语:

师:一首诗就蕴藏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长长的历史,希望同学们多读诗、多积累诗。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有1,通过反复的诵读升华情感,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了解作者的情怀,爱上古诗这种文学形式。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汇报的形式,让孩子知道,他们原来也可以做的这样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努力。3,师生共同陶醉在那如诗如画的江南三月里,共同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得到文学的熏陶,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语言。

不足之处:教师的语言还需凝练,词汇还需丰富。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