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意思 > 列表页

日午树阴正这句的意思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9  分类: 意思 手机版

篇一: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修复的)

新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诤友(zhang) 关卡(qiǎ) 口角(ju?) 狡黠(xiá) ....

B.雇佣(yòng) 犒赏(kào) 园圃(pǔ)荫庇(yīn) ....

C.连累(lěi)蜿蜓(wān) 悲怆(chàng)伛偻(gōu) ....

D.信笺(jiān) 辟谣(bì)心血(xua) 避讳(huì)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提纲 渡假村 陈词滥调 蜂拥而至

B.幅员 黄梁梦 旁征博引 沤心沥血

C.循环 明信片 销魂勾魄 惹是生非

D.脉搏 萤光屏 山清水秀 心悦臣服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

B.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

C.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

D.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而应当正确地对待自己。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原始文化遗址水洞沟,人们发现了略加磨制的鸵鸟蛋穿孔饰件和骨片制成的骨锥,这是磨制技术的萌芽,在人类生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B.王艳毕业后去了深圳,按她的话说她现在只想挣很多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C.随着世界各国交往逐年增多,各国输出劳工、侨民的人数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全球侨汇金额猛增。

D.封龙山又叫飞龙山,位于石家庄市区22公里处,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见诸史册,汉唐以来一直是河北名山。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

②失去了希望,生命就会枯萎。

③人一切都可以没有,惟独不能失去希望。

④它是生命的源泉、阳光。

⑤黄金象征财富,但却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A.①④③⑤② B.⑤③①④② C.⑤①④③②D.①②⑤④③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对这样的作法,我们是应该支持呢?还是应该指责呢?

B.市第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D.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7.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传统交际用语,其中得体的一项是( )

A.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尊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称自己的父亲为

“家父、家严”。

B.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询问长辈年龄:“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D.肯定专家的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写了与楚汉相争时的项羽有关的事。

B.《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被列为“四书”之一。

C.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他所创作的90多部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堪称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D.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试题。

秦琼传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隧吊之。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

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

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循,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后归王世充,.

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

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粮尽,欲引去 引去:领兵去攻打 ..

B.众莫对 莫对:认为不对 ..

C.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 妻子:丈夫的配偶 ..

D.历二百余战,数重创 重创:身受重伤 ..

10.对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护儿遣使隧吊之称代“秦琼的母亲”

B.须陀回击,大破之 称代“贼卢明月”

C.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称代“秦琼”

D.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称代“子女玉帛”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秦琼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①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 ②独叔宝捍卫得免

③策其马谢世充 ④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⑤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 ⑥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和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对他看重有加。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他才改投在唐高祖的门下。

B.秦琼是一个忠义之士。当他认识到王世充并不是治平乱世的明主要去投靠唐高祖,他还冒着危险去向王世充辞行。

C.秦琼英勇善战,每逢敌军有骁将精兵耀武扬威时,秦王总是派他去攻取。他每战必胜,因此很是自负。

D.秦琼一生戎马倥偬,历经百余战,累官晋爵,多受封赏。去世后陪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第Ⅱ卷(共114分)

三、(24分)

13.把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

(2)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14.完成下列名句名篇及文常释义题。(10分)

(1)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在谈及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时,他引用了杜甫《望岳》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喻示我们同样需要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2)雅安地震发生时,不少人为救他人英勇赴死,感动天地,正如孟子所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大灾之后,有的亲朋离散,至今仍无音讯,让我们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

“, ”来为他们祝福吧。 (3)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4)“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方文山《东风破》歌词中的“酒暖回忆思念瘦”其语意近似李清照《如梦令》里的哪一句话: 。

(5)根据对联内容,填出对联所写的古代诗人的名字。

①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②质而纯,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1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问题。(6分)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沽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1)“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首联两句写出了一个 的环境,借以衬托诗人的心情。(2分)

(2)赏析颔联中的“看”和“想”二字。(4分)

四、(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试题。

一山昙花张晓风

“你们来晚了!”

我老是听到这句话。

旅行世界各地,总是有热心的朋友跑来告诉你这句话。

于是,我知道,如果我去年就来,我可以赶上一场六十年来仅见的瑞雪;或者如果一个月前来,丁香花开如一片香海;或者十天以前来,有一场热闹的庙会;一星期以前来,正逢热气球大赛;三天以前是啤酒节……

开头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忍不住跌足叹息,自伤命苦。久了,也就认了。知道有些好事情,是上天赏给当地居民的。旅客如果碰上了,是万幸,碰不上,是理所当然。凭什么你把花枝春满天当空月圆的好景都碰上了?

因此,我到夏威夷,听朋友说:“满山昙花都开了——好像是上个礼拜某个夜里。”心里也只觉坦然,一面促他带我们仍去看看,毕竟花谢了山还在。

到得山边,不禁目瞪口呆,果真是满满一山仙人掌,果真每棵仙人掌都垂下一朵大大的枯萎的花苞。遥想上个礼拜千朵万朵深夜竞芳时,不知是如何热闹熙攘的局面。而此刻,我仿佛面对三千位后宫美女——三千位垂垂老去的美女,努力揣想她们当年如何风华正茂…… 如果不是事先听友人说明,此刻我也未必能发现那些残花。花朵开时,如敲锣打鼓,腾腾烈烈,声震数里,你想不发现也难。但花朵一旦萎谢,则枝棵间忽然幽阒如墓地,你只能从模糊的字迹里去辨认昔日的王侯将相才子佳人。

此时此刻,说不憾恨是假的,我与这一山昙花,还未见面,就已诀别。

但对这种憾恨我却早已经“习惯”了,人本来就不是有权利看到每一道彩虹的。王羲之的兰亭雅集我没赶上,李白宴于春夜桃李园我也没赶上。就算我能逆时光隧道赶回一千多年去参加,他们也必然因为我的女性身份而将我峻拒门外。是啊,不是所有的好事都是我可以碰上的,哥伦布去新大陆没带我同行,莎士比亚《李尔王》的首演日我没接到招待券,而地球的启动典礼上帝也没让我剪彩……反正,是好事,而被我错过的,可多着哪!这一山白灿灿的昙花又算什么!

我呆呆站在山前,久久不忍离去,这一山残花虽成往事,但面对它却可以容我驰无穷之想象,想一周前的某个深夜,满山花开如素烛千盏,整座山燃烧如月下烛台,那夜可有人是知花之人?可有心是惜香之心?

凡眼睛无福看见的,只好用想象去追踪揣摩。凡鼻子不及嗅闻的,只好用想象去填充臆测。凡手指无缘接触的,也只得用想象去弥补假设——想象使我们无远弗届。

我曾淡忘无数亲眼目睹的美景,反而牢牢记住了夏威夷岛上不曾见识过的一山昙花。这世间,究竟什么才叫拥有呢?

16.作者对于“一山昙花”的态度经历了三次变化,请用恰当的词语填空。(每处不超过4个字)(3分)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

17.“我曾淡忘无数亲眼目睹的美景,反而牢牢记住了夏威夷岛上不曾见识过的一山昙花。”请你谈谈这句话的含义。(4分)

18.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上面一段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雪》,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请你从文章中选出一

处运用相同手法的句子,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19.本文结尾发人深省,请谈谈你对“这世间,究竟什么才叫拥有呢”的理解。(5分)

五、(12分)

20.简要概括下面一段文字所说明的构造成语的美学基本要求,不超过15个字。(4分)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瑰宝。成语往往由四个字或者三个字构成,如“置之度外”“想当然”。字数多的极少,如“牵一发而动全身”。成语句式整齐,如“稗官野史” “微言大义”“轻描淡写”“树碑立传”“面黄肌瘦”。至于“前呼后拥”“千军万马”“山清水秀”,平平仄仄,就是好听。四字成语里面很少有违背这个规矩的。唯一“不正经”的一句成语,就是“乱七八糟”,因为按照美学应该是“乱七糟八”,或者“七乱八糟”,结果它却偏偏是“乱七八糟”,所以就乱七八糟了。

21、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 (4分)

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22、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分)

【例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六、(60分)

23.作文(60分)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不要学花儿,

只把春天等待。

要学燕儿,

衔着春光飞来。

在高中生活(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日午树阴正这句的意思)即将开始的时候,这首小诗让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警觉?请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700字;⑤不得抄袭。

篇二:石家庄二中2011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石家庄二中南校区高一新生入学考试

语 文 试 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7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需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 一 部 分 积累与运用

(1~ 9题 共 4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 贫民窟(kū)缅怀 (miǎn) 白皙(xī)拈轻怕重(niān) ....

B. 桑梓(zǐ) 蜷伏(quán)儒雅(rú)挑拨离间(jiàn) ....

C. 凄怆(chuàng)勉强(qiǎng)华裔(yī) 锲而不舍(qì) ....

D. 匀称(yún) 重荷(ha)采撷(xi?) 奴颜婢膝(bì)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妙手偶得 坦荡如砥 嘎然而止 义愤填膺

B.不屑置辩夙夜忧叹 攘除奸凶 与日俱增

C.嗟来之食望文生义 根深底固 张冠李戴

D.惨绝人寰同舟共际 尖嘴猴腮 意兴阑珊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

B.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

C.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

D.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而应当正确地对待自己。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原始文化遗址水洞沟,人们发现了略加磨制的鸵鸟蛋穿孔饰件和骨片制成的骨锥,

这是磨制技术的萌芽,在人类生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B.王艳毕业后去了深圳,按她的话说她现在只想挣很多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C.随着世界各国交往逐年增多,各国输出劳工、侨民的人数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全球侨

汇金额猛增。

D.封龙山又叫飞龙山,位于石家庄市区22公里处,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见诸史册,汉唐

以来一直是河北名山。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初唐“四杰”是指杜牧、王勃、骆宾王、王维。

B.普希金,俄国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

C.茅盾,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

D.蒲松龄,清代小说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6.下面是一首校歌《菁菁校园》的一部分,用比拟的方法,补充完整。(6分) 菁菁校园

青春的理想,在这里蓊蓊郁郁地生长;

知识和力量,在这里 ;

烦恼和痛苦,在这里 ;

友谊和纯洁,在这里 。

7.各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

(1)一颗被渴望灼伤了许久许久的心灵,终于爬上了绿的窗台;一股萌动的生命拱破了地

皮,伸展着,蔓延着。于是季节开始泛青。 答: (3分)

(2)《墓碑》 葬你/于心之一隅/我就是你的墓碑了

答: (3分)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沽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1)“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首联两句写出了一个 的环境,借以

衬托诗人的心情。(4分)

(2)赏析颔联中的“看”和“想”二字。(4分)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7分) ⑴,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⑵ 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⑶ 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⑷,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⑸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⑹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渔歌互

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 二 部 分 文言文阅读

子罕弗受玉(10~12题 共8分)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

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各 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注释]1、子罕:人名,春秋时宋国国相。2、玉人:从事鉴别或加工玉器的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 子罕弗受( ) .

(2) 稽首而告曰( ) ..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各有其宝。

答:

第 三 部 分 现代文阅读( 13 ~28题 共50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16分)

沙尘暴敲响了警钟

①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保护环境,抑制环境恶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地球环境已实实在在地威胁着人类。因此,今年世界环保日的主题定为“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②今年入春以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连续发生了12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在气象学中,沙尘天气可分为浮尘、扬尘和沙尘暴三级。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公里之间,称为“扬沙”;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称为“沙尘暴”。

③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了土地沙化不断扩展。我国50—60年代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则已达2460平方公里。

④据国家环保部门的分析,沙尘暴骤起的主因之一,在于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内蒙古某地区草场放羊的密度,50年代为60万只羊单位,90年代初发展到246.5万只羊单位,超过草场极限载畜量26.5万只羊单位。50年代那水草丰美,牧歌声声,成片羊群如悠悠白云游动于草原的富有诗意的兴旺美景已不复存在。如今,一眼望去,是被啃光牧草、土地沙化的6万平方公里的荒漠。草场成为扬起沙尘暴的沙源。由于产羊绒获利大,牧民靠多养山羊增收,养羊125万余只,其中山羊达90万只。而一只山羊对草场的破坏力相当于20只绵羊对草场的危害。春天牧草刚反青,饥饿的山羊大军就将牧草一扫而光。这个地虽年产15万公斤羊绒,但由于过度放牧,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而急剧沙化。羊绒业是发展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

⑤“羊绒业是生态环境的绞刑架。”这句话有警示感,但它还未道出问题的实质。八年前联合国举行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针对沙漠化等全球七大环境危机所通过的《21世纪

议程》中有一个基本精神:富裕和繁荣的新概念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生活方式改变指的是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它深刻地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导致了环境恶化。换言之,将人类赖以生息的生态环境套上绞刑架的,正是当代盛行的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而包括羊绒业在内的任何产业,只要与大自然休养生息协调,就决不会充当环境的绞刑架。

⑥朱镕基总理最近在河北、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加快防沙治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如果只图眼前的经济高速增长,不顾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以竭泽而渔的方式,超负载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那么不要说经济增长能持续几年,恐怕要避免经济衰退都很艰难。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进入2000年之后,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在追求经济繁荣和生活富裕的同时,注意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13.根据第②段文字,把“扬沙”与“沙尘暴”的区别写在下面。

区别1 : (1分)

区别2 : (1分)

14.从文中看,今年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的原因在于:

(1) (2分)

(2) (2分)

15.第③段运用了和 的说明方法。(2分)

第④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2分)

16.从全文看,第⑥段划线句“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句中词语“警钟”指的是。(2分)

17.从文中看,防沙治沙根本且有效的途径是 。(2分)

根据这个途径,结合发生沙尘暴的原因,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措施。例如:以圈养为主,轮流放牧,来提高草地的再生能力。(2分)

(二)(16分)

说“宽容”

“宽以待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宽容具有强大的感化力。

我国战国时代,蔺相如出色地完成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于是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下触怒了居功自傲、心狭量窄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说“吾见相如,必辱之”。而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每见廉颇 ,“引车避匿”。终于感化了廉颇,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引车避匿”, 而是来个“两虎共斗”, 在那种形势下,势必给国家招来灭顶之灾。后人对他的赞佩,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

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时,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双方

都仗自己家人在朝为官,互不相让。当地官员也惧怕各家势力,无法公断。张英家人给他修书一封,让他出面干预。张英接信后,当即赋诗一首答复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信,悟出其中道理,当即让地三尺,以示不争。对方了解此事后,也觉惭愧,也让地三尺,这便是“六尺巷”的由来。

张英的做法不仅教育了家人,也感化了对方,退让三尺,海阔天空。他的做法对我们不也同样有很大的启发吗?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你看姑娘做得多好啊!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得理也让人,大度而包容,它的感化作用有多大啊!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却缺乏这种胸怀和气度,遇事斤斤计较,寸步不让。譬如在大街上骑车,一不小心撞了别人;乘公共汽车,人多拥挤,不注意踩了别人的脚。这时不是你说对不起、他说没关系,而是互逞一时之愤,用不能形诸笔墨的语言,恶语相侵,进而大打出手,终至两败俱伤。朋友,好好想一想,何必呢?为什么遇事不退一步呢?为什么对别人不宽容一下呢?

当然了,我们所说的宽容是有原则、有限度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有人侵犯党和人民利益之时,应挺身而出,绝不能姑息养奸,苟且偷安。这是不在话下的。

俗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对宽容气量的赞美。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18.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第1段的第_____句话。(2分)

19. 文中三个正面事例做为事实论据,选材的角度不同:蔺相如感化廉颇的事例,是古代事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例;张英感化邻居的事例,是古代事例,是为解决邻居间矛盾而宽容他人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例,是当代事例,是为公众利益而宽容他人的事例。(4分)

20. 第3段文字运用了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 第6段文字可分为两层,请说出如何划分。(2分)

22. 文中第8段的议论必不可少,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你再写出一个事实论据来证明本文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8分)

一山昙花张晓风

“你们来晚了!”

篇三:说木叶复习练习

必修五《说木叶》同步测试

一、课内双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袅袅(niǎo)得鱼忘筌(shuān) ..

疏朗(shū)翩翩起舞(piān) ..

B.皎皎(jiǎo)窸窸窣窣(suō) ..

褐绿(hè) 缠绵悱恻(mián) ..

C.灼灼(shuó) 四处漂泊(bó) .

触及(chù) 空气湿润(rùn) ..

D.寒砧(zhēn) 冉冉升起(rǎn) ..

凄清(qī) 笑声爽朗(shuǎnɡ) ..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本届巴西世界杯,东道主“五星”巴西队________,以1∶7惨败于德国队,遭受历史上最屈辱的重创。

②天灾人祸已然让人痛心,而随后一些不良媒体或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________的谣言,更是让人愤怒。

③陶潜提出读书要“不求甚解”,是否意味着读书就不需要________呢?我想二者并不对立,都是读书之法。

A. 不负众望 耸人听闻 咬文嚼字

B. 不孚众望 骇人听闻 咬文嚼字

C. 不负众望 骇人听闻 字斟句酌

D. 不孚众望 耸人听闻 字斟句酌

2.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什么把“说‘木叶’”作为标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标题定为“说‘木叶’”,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

B.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有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

C.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D.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也无不可。因为作者考虑到读者是中学生,力求写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所以采用这个标题。

3.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文章开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

B.“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一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

C.“‘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

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

D.“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木叶”就是“树叶”,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和“叶”是常见的,而“树叶”连用不常见。

4.对“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这句话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指代“木”,“木”就是“树”,二者是同一概念,

但两个词的形象色彩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所谓“暗示性”是特指词语的形象色彩。

B.“这”指代“木”,“木”具有木质材料的影子。人们一看到“木”,就想起树干,很少想到树叶。“木”是秋风叶落情景中的鲜明的形象。所谓“暗示性”,应该是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

C.“影子”是指躲在概念背后的“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是就诗歌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性特征而说的。

D.“影子”是指词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意味,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才能捕捉到“影子”,也就是课文所说的“语言形象一切潜在的力量”。

5.下列对文章1-4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B.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C.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叶”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D.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6.捕捉文中信息,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木叶”这个独创性的词语,源出于屈原《九歌》:“袅袅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之所以成为历代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对象,是因为历代诗人们受到屈原诗的影响和启发。

B.“落木”这个独创性词语,源出于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杜甫创造出了千古流传的形象鲜明的诗句。使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C.“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桑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诗中的“落叶”是碧绿柔软的,是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都有所不同。

D.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木叶”是风中飘零的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是典型的清秋性格。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列文段,问答问题。

从“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到“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原文见课本。

5.古代的诗人们在什么场合才用“木”而不用“树”

A.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分场合使用。

B.古代诗人想用时就会用,不分场合也不分季节。

C.古代诗人们不是随处都用的,要在秋风叶落的季节才用。

D.事实上古代诗人们把“木”当成“万年锭”,随时使用。

7.曹植《野田黄雀行》有“高树多悲风”的诗句,为什么诗人在这里用“高树”而不用“高木”?

A.作者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显示落木千山的空旷。

B.自屈原开始就准确的把“木”和“树”用在诗句中,曹植只是继承前人的用法。

C.其实用两者皆可,作者在写诗过程中根据个人喜好不同所用的词语也就不同。

D.作者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

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B.“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 ....

相去无几——距离不远,差别不大

C.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一面 ..

足以——完全能够用来,够得上

D.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

然则——连词,用在句子开头,相当于“那么”

9.从上述引文中,不属于“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一项是( )

答:①“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木”的第三个艺术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3. 对这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但很少用“树叶”。

B.我国古代诗歌中大量的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C.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D.中国诗歌的语言丰富多彩,“木叶”是其中的小小一例。

14.结合文段分析,请概括文中论述的“木叶”的艺术特征。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