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范文 > 政府政务 > 列表页

衡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03  分类: 政府政务 手机版

篇一:2015年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2月4日在衡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

四次会议上

市长

周海兵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处理破坏选举案、调整产业结构等多重压力叠加的严峻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努力拼搏,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5.56亿元(初步核算,下同),增长9.9%;完成财政总收入235.66亿元,增长1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7.01亿元,增长22.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5.51亿元,增长12.8%,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2∶46.8∶38.0,第三产

业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粮食再获丰收,衡阳县、耒阳市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国家“蔬菜优质种苗繁育基地”落户我市,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工业经济企稳回升,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4.7个百分点,我市连续四届荣获“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称号,常宁成为全省第二批特色县域经济(制造产业)重点县。三产增加值增长1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创近年来最好成绩。接待国内外游客和实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4.1%、20.2%,蔡伦竹海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明山获评国家森林公园。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7.1%、11.5%;存贷比优化为51.3%,较年初提高7.85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3%、11.5%;科技创新成效明显,衡变公司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市专利授权量达1900件。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市开工建设44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23.13亿元,平均每天1.2个项目和2.26亿元投资落地,均创历史新高。南岳机场正式通航;吉衡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怀邵衡铁路加快推进;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一期)开闸通航,湘江衡阳至株洲2000吨级航道工可获批,归阳千吨级码头启动征拆;娄衡高速、南岳高速东延线、武广衡山西站至南岳连接线加快建设;衡云、衡西干线等13条干线公路有序推

进,交通融城步伐明显加快,“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的立体交通基本成形。中国五矿水口山金铜、富士康(衡阳)工业新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华耀城、崇盛国际中心、红星美凯龙购物广场等项目推进迅速,龙头项目的带动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南华大学新校区、湖南高铁职院新校区(二期)、湖南工学院新校区(二期)和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有序推进,市铁一中和市九中搬迁工程顺利开工,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成功升为本科院校;“三馆两中心”、市中心医院异地新建、常宁歌剧院等项目进展顺利,项目惠民力度不断加大。

(二)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改革稳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全市新登记企业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70.8%、115.7%。企业改制攻坚克难,历时14年的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市本级集体企业改制接近尾声。财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预算公开有序推进,市本级“三公”经费明显下降。农村

衡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一流转五服务”工作逐步推广,耒阳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资产和农机具打包抵押贷款模式,常宁在全省率先成立林权交易管理中心,衡南入选“信息进村入户整建制推进试点县”,并乡(镇)工作在祁东、合村工作在衡阳县井头镇和长安乡完成试点。机制体制不断创新。市区两级管理职能调整

持续深化,完成园林绿化体制改革。公交改革深入推进,公交公司股权及管理全面优化调整。市本级7大投融资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资本市场实现重大突破,天雁机械在主板成功上市,5家企业在“新三板”成功上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衡阳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衡山科学城开创高端创新型园区建设、招商新模式,铁路口岸建设扎实推进。着力把工业园区打造为对外开放的主平台,白沙洲工业园、松木经开区和祁东归阳工业园、耒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提速,西渡高新区核心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首次突破50%。招商引资来势喜人,14家世界500强企业来衡考察洽谈,承接重大产业转移项目18个,实际到位内资255.17亿元、增长12.5%,实际利用外资9.0亿美元、增长18%,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9.43亿美元、增长62.4%。

(三)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围绕建设“宜居家园”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率提高到48.5%。扩容提质成效明显。大力推进来雁新城、滨江新区建设,着力打造衡阳城市新名片;高标准实施衡州大道、船山大道等6条城市主干道两厢提质改造;衡桂高速常宁连接线、S315线衡阳县城段、107国道耒阳城区段、322国道衡南段完成提质升级;船山东路、二环路等30条城市主次干道加快建设;南湖公园(一期)竣工开园,东洲岛、酃湖公园、幸福河

改造等全市人民翘首以盼多年的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城市规模和品位不断提升。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珠晖水厂厂区工程全面完成,衡阳县自来水公司6万吨新水厂加快建设;江东污水处理厂、城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常宁松柏镇污水处理厂竣工,城区污水处理率达85%。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扎实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创新渣土、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机制,城市重点部位摊点占道、户外广告杂乱、渣土污染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拆违控违工作成效明显;稳步推进殡葬改革,中心城区乱搭灵棚治丧行为基本杜绝;积极开展中心城区烟花爆竹限放工作。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扎实推进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关停并转涉重金属污染企业111家,完成重金属污染源治理项目47个,一年完成养殖场关停搬迁省定的两年任务;完成人工造林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9%;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集镇“五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推进。

(四)民生改善扎实有效。坚持财政收入改善民生的主导向,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66.7%。16项30个为民办实事任务全部或超额完成。新增城镇就业7.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被征地农民社保待遇分别实现“十连调”和“五连调”;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39万套,圆满完成省里下达的目标任务;

篇二:政 府 工 作 报 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3月4日在衡阳县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衡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白一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贯彻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明显成效,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对外影响力明显增强。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一)在加快发展速度中提升了经济效益。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28.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4.9%,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41.89亿元、45.56亿元、41.48亿元,增长5.6%、22.7%和13.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37亿元,增长76.1%,是历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财政总收入突破4亿大关,达4.0029亿元,增长17.5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9亿元,增长20.83%;实现税收2.84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0.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9亿元,增长18.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亿元,增长18.6%;各项贷款余额32.8亿元,增长14%。

(二)在优化产业结构中提高了发展质量。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32.5:35.3:32.2,二产业首次超过一产业的比重。工业经济地位凸显。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54.2亿元,增长25.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05亿元,增长31.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7%。工业园区加快发展,“一区一园四基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增强,共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个。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发展,恒生制药、荣阳鞋业、鼎谷一酒业、金利丰陶瓷、诚翔机械等24个项目相继投产。三安矿业230万吨二期大选厂机械设备安装完毕,尾矿库拆迁任务基本完成。衡利丰陶瓷投资2.5亿元的第二期四条生产线预计今年4月建成投产。恒生制药新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骨干企业累计完成技改项目75个,投资23.65亿元,增长64.66%。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争取省级高新技术项目立项3个,专利申请突破100件,拥有省级著名商标7个、省级名牌产品14个,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44.9%。农业经济形势稳定。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69.58亿元,增长5.7%。落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53.2万亩, 其中优质稻110万亩。种植经济作物31万亩,其中烟叶1.3万亩,实现烟叶“两税” 1050万元。完成长防林工程造林1.1万亩、“三边造林”整地1.3万亩。新增农机动力

6.9万千瓦,改善灌溉面积1.1万亩。出栏生猪218.6万头,出笼家禽1851万羽,水产品总量达5.2万吨。新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7家,累计达78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家。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3亿元,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1.65万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47个示范村来势良好。三产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4860余万元。万源湖景区、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被列入省市“251”工程项目库。硬化岣嵝峰景区公路8公里。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9万件,拉动消费5500万元。高标准建设农家店40个、物流配送中心3个。全县房地产市场交易总量达27.86万平方米,交易额2.56亿元。

(三)在加大投资力度中扩张了项目拉力。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重点项目143个,其中新建项目95个、续建项目48个,完成投资36.8亿元,是近年来计划实施项目最多、新开工项目最多、新竣工项目最多、项目投资额最多的一年。共争取项目资金12.99亿元,其中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28个,总投资2.34亿元。重点工程项目扎实推进。武广客运专线衡阳县段顺利竣工通车;衡邵高速、潭衡西高速衡阳县段路基土石方、通道涵洞完成97%;衡岳高速路基完成总量60%。界牌3.5万伏输变电工程、渣江变电站1万伏输出工程、3.5万伏渣洪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西渡22万伏变电站建设进入电气安装阶段。县城天然气供气进入试运行阶段。投资3亿元的衡阳新合作物流产业园已经省发改委立项。投资26.8亿元的10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已办好立项和工商税务登记,并争取到国家三部委“金太阳工程”项目首期资金支持。

(四)在夯实基础建设中改变了城乡面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完成7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4.47万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列为全国示范县。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0万亩、标准良田建设2万亩。实施土地开发项目15个,改造中低产田1.75万亩。完成通乡公路改造7.6公里,通村公路水泥硬化369公里,实现通水泥路村累计达到699个;新建农村客运站5个、改造危桥5座。县城建设亮点频现。县城污水处理厂通过环评验收,全面投入运行。县自来水公司4.2万吨扩能项目建成投产。高标准油化了县三中至英陂牌坊段、蒸阳大道城西段等主要干道。全面亮化了中洲公园、船山广场、明翰广场等重点区域。完成临江路、船山路、德庆路、槐花路及船山广场西侧等8处小巷改造。新增县城绿地面积2万平方米。英南新区建设拉开序幕,英南大道完成投资额的75%。县城乡建设投资公司全年共融资5361万元,争取银行到位资金4170万元。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完成金兰、关市两个乡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及14个村庄整治规划。曲兰镇被评为全市文明乡镇。

(五)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彰显了发展活力。各项改革纵深推进。林权体制改革完成林地勘界137.5万亩,发证面积9.56万亩。采取转包、转让、租赁、入股等形式,完成土地流转26.19万亩,其中安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面积3085亩、珍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面积2300亩。深入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完成华岳动力机械厂、合成药厂、船山公司等3家县直工业企业改制验收和遗留问题的处理,启动瓷泥经销公司等7家集体企业改制工作。成品油税费改革和交通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招商引资扎实开展。全县共审批外资项目11个,实际到位外资4578.1万美元,增长29.5%;引进内资项目65个,实际到位内资36亿元,增长14.3%。其中引进工业项目58个,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项目26个。回乡创业有新亮点。21家回乡创业企业落户建设,其中金城木业、雅典娜石英石有限公司、飞益达食品有限公司投资额均在5000万元以上。完成对外贸易出口总额805万美元,增长42.98%。向国外输出劳务人员400人,我县成为全省3家全国外派劳务基地县之一。

(六)在统筹社会事业中促进了民生改善。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55元,分别增长14.8%、12.9%。为民办实事工作33个项目全面完成。新增城镇就业4385人,增长7%;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率达100%。完成20个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建设;公开招聘221名中小学教师;蒸阳中学扩建有效缓解了县城大班额问题;全县本科上线人数再居全市榜首;职业教育创建了国家级骨干专业;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得到全面化解。县广电局引进资金2000万元,与省电广传媒合作组建了衡阳县广电网络公司。文化工作好戏连台,送戏下乡78场,建成农家书屋70个。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井头、演陂、金兰、金溪等四所卫生院新建和改造基本竣工,10所村卫生室投入使用。社会保障工作卓有成效。五大社会保险共征缴基金2.16亿元,发放社保资金2.3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累计登记参保10.85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80.69万人,参合率为93.36%,在全国首创推出“金穗惠农新农合医疗卡”。城乡社

会救助体系逐渐完善,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4250.36万元,救助受灾群众8万余人次,建设灾后重建房390栋,完成4所乡镇敬老院、5所村级五保之家改扩建。残疾人危房改造50户已入住新房,推介就业148人,康复受惠3462人。廉租住房一期工程98套已交付使用,二期工程346套即将竣工,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300户。落实移民后扶和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第七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全面推进。

(七)在加强民主法制中保持了大局稳定。继续实施农民普法“金钥匙”工程,“五五”普法有序开展。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广大群众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件,意见建议176件,政协委员提案142件,备案规范性文件18件。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政务中心办理各类事项11.48万件,集中收缴非税收入1.2亿元。坚决彻底打击黑恶势力。组织开展 “金剑行动”、“网上追逃”等专项行动,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232起,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群防群治体系进一步健全。不断畅通信访渠道,共接待处理群众信访1218件、3349人次,办理批示回复件3600余件,排查各类矛盾隐患和不安定因素315起。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四项考核指标均在省市考核指数之内。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成功处臵了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事件。狠抓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削减12.57%和31.37%。

2009年,我县多项工作进入国家、省、市先进行列,获得全国首批文明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水利工作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红旗单位、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等殊荣,在全市目标管理考核中,我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项目建设、新型工业化、为民办实事、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治安综合管理、财政税收等6项工作进入先进行列。同时,审计、监察、编制、人事、民兵预备役、统计、物价、通讯、邮政、烟草、气象、档案、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县志、人防、保险、农民负担监督、能源、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篇三:衡阳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衡阳市2008年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7年12月28日在衡阳市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彭崇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基本实现了市十二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0.6亿元(预计数,下同),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5%,五年年均递增11.83%。近两年经济增长速度实现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并连续刷新近30年来最高纪录。五年来,人均GDP由5724元增长到12279元,年均递增16 .5%。2007年,财政总收入达到50.1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6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5.20%和22.43%,为2002年的2.59

倍和2.24倍,年均分别递增21.02%和17.53%。财政总收入连续三年上了30亿元、40亿元和50亿元三大台阶。在财政总收入中,工商税收达39.8亿元,占79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2亿元,比上年增长70%,工业税收增量占全市税收增量的70%以上。

(二)重点产业进一步壮大,经济结构逐步改善。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2年的26.6∶35.8∶37.6调整为2007年的23.1∶41.5∶35.4。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五年累计实现增加值1190亿元,年均增长12.9%,共提供就业岗位115万个。一是工业主导作用增强。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11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2.3%。五大重点产业实现产值379亿元,比上年增长42%,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5.7%,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2.84个百分点。五年共完成技改投资200亿元,年均增长25%。预计2007年衡钢产值超过60亿元,水口山产值超过50亿元,全市年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8户,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35户,年税收过千万的企业超过40家。全市拥有11个省级技术中心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企业技术中心数居全省第一,五年开发新产品375项。实施10大重点节能工程,节能减排取得成效。二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推进19条优势产业带和养殖“双万工程”建设,全市共建设各类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34个,其中连片5000亩以上的基地51个,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基地69个,年出笼家禽10万羽以上的基地47个,

发展专业乡镇69个,专业村993个。农产品加工快速发展,规模企业达27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21家、市级69家。2007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三是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8%,五年年均增长13.3%。“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全面铺开。旅游业快速发展,2007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8%和24.7%。南岳成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并列入国家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蔡伦纪念园、石鼓书院、南岳第一峰、常宁印山、罗帅故居、夏明翰烈士故居、岣嵝峰森林公园、岐山森林公园等景点提质升级,湖湘文化馆、西湖爱莲阁、彭玉麟故居、欧阳故宅、衡阳抗战纪念城、衡阳保卫战纪念馆等新景点建成开放,初步打造了湖湘文化名城的城市品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了省检。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我市被列为全省四大物流一级节点城市之一。房地产业贡献增大,房产规费、不动产营业税达到2亿元。信息、物流、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

(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五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1.35亿元,组织实施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212项,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全市共完成建筑施工面积740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产值433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一是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城市化

率由21.3%上升到37%。市区建成区由61.8平方公里扩大到93平方公里。新建、改造红湘中路、解放路、蒸湘路、船山路、蔡伦大道、立新大道、白沙大道、东外环、东风路、湘江南路、黄白路等主次干道26条,背街小巷201条,日处理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产20万吨的自来水厂各1座。新建岳屏广场、莲湖广场、衡阳广场、石鼓广场、平湖公园、生态公园、南岳第一峰、湘江两岸及蒸水风光带等绿地设施和景观21处。市高新区加大了基础设施、环卫设施及市政公益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建成了高标准的路网、水、电、讯、气等公用设施,区内一期、二期及整个园区开发80%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任务已经完成,极大地提高了衡阳的城市品位。市区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8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7.9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8平方米。管道燃气用户达到5万户。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环卫、公交客运、社区管理改革顺利推进。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0亿元,加快了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耒阳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城市,衡南云集三年新造一个县城。二是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全市有工业园15个,规划面积97.64平方公里。五年来,全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32亿元,完成42平方公里园区、300公里以上园区标准道路和28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设。市高新区的汽车零配件和新材料产业、松木工业园的盐卤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初具规模,白沙洲工业园的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与深圳合作建设的湖南衡阳深圳工业园来势很好,深圳中航

已注入2亿元资金在衡注册成立公司,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建设已经启动。衡阳钢管深加工聚集区已引进项目4个,年产值可达18亿元。耒阳经济开发区、衡东新塘、大浦工业园、衡山经济开发区和衡阳县开发区等发展来势看好。三是交通面貌全面改善。耒宜、衡枣、衡大高速建成通车,衡炎、衡邵、潭衡西高速全面开工,衡岳、衡临高速的前期工作正抓紧进行。五年新建和改建干线公路200余公里。107国道市区绕城公路、S315鸡市段、S320常宁东段、衡南万云公路、衡枣高速祁东连接线和至罗帅故居红色公路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完工,S214市区至松柏段、S320耒阳西段、S316衡南九宝段和衡阳县西界公路等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到各县城的“1小时交通圈”。武广快速铁路建设进展顺利,湘桂复线、衡茶吉铁路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五年完成通乡公路930公里、通村公路通畅工程4500公里、通达工程1700多公里。建成了丁家桥、衡山千吨级码头和吊装能力达420吨的衡阳港大件码头等一批水上基础设施,建成了华新、酃湖、五里牌、云集等市县级汽车站和62个乡镇汽车站,水陆立体运输网络开始形成。四是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全面完成村庄布局规划,完成399个村庄整治规划。2006年以来,市、县两级财政累计拨付资金1.6亿元,兴办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开发项目3226个,累计投入3554万元用于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国土管理、土地经营、矿产资源管理与开发成效显著,电力设施进一步完善,确保了城乡生产生活需要。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