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调研报告 > 列表页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3  分类: 调研报告 手机版

篇一:宜良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宜良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县委十届十次全会“争科学发展之先,建昆明东部新区;创和谐社会之优,造宜良花乡水城”精神,摸清宜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探索未来5-10年农村实用人才需求,提出加强农村实用人地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为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更多农村实用人才,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农业局课题组就宜良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进行调查研究。

一、宜良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现状分析

宜良县位于云南省中部,距省会昆明55人公里,属昆明的近郊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国土总面积1625.77平方公里。全县下辖5镇2乡,111个村委会,822个村民小组,800个自然村,8.86万农户,31.64万农村人口,在册耕地面积23.7万亩,其中水田13.4万亩,旱地10.3万亩。

宜良县农村实用人才伴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壮大,人员由少到多,类别由单一到全面。1979

年以前,全县农村科技网有农业技术人员590人,主要是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业科技网从事粮食生产的农科人员。此后,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科技网络和人员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四级农科网变为三级农网,村级(原办事处)农科站人员也由多人变为一人。同时,在农村涌现出了大量土专家、田秀才和能工巧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得到发展壮大。据调查统计,至2011年3月,全县共有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864人。其中,女性201人,占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10.8%;少数民族200人,占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10.8%。国家专业技术人才298人,占农村实用人才的16%。其中,县级在职专业技术人员167人(高职8人,中职73人,初职40人,技术工人及其他人员46人);乡镇在职专业技术人员137人(高职10人,中职50人,初职73人,其他人员4人)。在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中,从事种植业人才775人,从事养殖业人才908人,从事农机175人。(见附表一)

宜良县乡(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调查表

表一单位:人

多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工作,认真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和“科技兴农”战略,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造就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较好地适应了农业发展需要。

(一)应对产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农村实用人才。在数十年里,种植业、养殖业一直是我县的传统骨干产业。为了适应产业需要,各级各部门加强对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一是在设立机构,充实人员。县、乡都有专门从事种、养业的机构和人员,村有固定人员,由政府给予定额补贴。二是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全县先后进行过三次农民技术职称评定:1982年首次进行农民技

术职称评定,评出农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21496人(不含建筑),占总劳动力的18%。其中,农科员909人,兽医员262人,农机员940人,种植业6197人,养殖业7149人,编织业3362人,农副产品加工业1941人,采集业736人。1992年第二次启动农村技术职称评定,共评定出人员1873人。其中技师67人,助理技师363人,技术员1188人,助理技术员219人。1998年第三次对农民技术职称进行评定,共评出人员1996人。其中高级技师9人,技师240人,助理技师649人,技术员1098人。对评出的人员由县财政给予定额补助。三是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县直相关部门,在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都组织大规模的业务技术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近10万人次。此外,还广泛开展绿证培训、农函大培训、“百万中专生工程”、“两百双后”培训,实施“阳光工程”,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造就了为数众多的农村实用人才。

(二)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领军人才。我县的蔬菜、花卉、鸭子、奶牛等重点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区域化生产格局,给农户带来了可观的规模效益。在产业发展中,一些经营能手为追逐更高经济效益,不断总结、

积累种养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成为所经营行业的佼佼者,引领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地顶尖人才。近年来,各级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狠抓落实。加之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承包土地大量流转,呈贡、晋宁等地一些种花、种蔬菜的老板纷纷涌入我县,承包土地经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成为农业上一支新骨干力量,而且带动了当地生产技术、生产效益的提高。

(四)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发展农村创业型人才。为鼓励农村中有文化、有头脑、有胆识的能人跳出农门,创办领办企业,各级各部门在用地、税收、信贷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连续多年对农业龙头企业给予政策扶持。我县鸭子、板栗、蔬菜等加工企业的老板,都是多年扶持成长起来的创业型人才,依靠他们推动着产业的发展。

(五)弘扬传统名牌,发展壮大农村乡土人才。我县一些传统的农产品,如烤鸭、板鸭、老酱、卤腐等制作,都是传统名牌产品,为拓展这些名特产业,通过县政府举办考鸭美食节和民间互相学习、传授技术,从而形成

篇二: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报告

玉屏侗族自治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调查分析报告

为全面掌握本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状况,摸清农村实用人才基本情况,进一步做好农村实(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根据省(市)农委和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县于2016年5月13日至6月20日开展了农村实用人才调查。此次调查涉及全县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及大龙开发区84个行政村,调查采用进村入户座谈与访问的方式,实行实名制,调查内容主要是农村实用人才的规模、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技术(职能)资格、培养渠道等。调查结果显示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偏少、文化程度偏低、结构不合理。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一些观点与建议。

一、农村实用人才现状

1、农村实用人才规模。按照属地原则,全县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及大龙开发区84个行政村有农业人口120349人,有农村实用人才2695人,占总农业人口的2.24%。其中,女性286人,占总实用人才的10.6%;中共党员462人,占总实用人才的17.1%;少数民族2420人,占总实用人才的89.8%。

2、农村实用人才年龄分布。2695名农村实用人才中,35岁以下的536人,36-40岁的308人,41-45岁的559人,46-50岁的575人,51-54岁的407人,55岁及以上的310人分别 1

占实用人才总量的20%、11.4%、20.7 %、21.3%、15.1%、11.5%。

3、农村实用人才结构。2695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农村生产型人才862人,农村经营型人才473人,技能服务型人才518人,农村技能带动型人才423人,农村社会服务型人才419人,分别占实用人才总数的32%, 17.6%, 19.2%, 15.7%, 15.5%。在农村生产型人才中,种植能手369人,占42.8%;养殖能手333人,占38.7%;农产品加工能手34人,占3.9%;农机操作能手126人,占14.6%。在农村经营型人才中,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者16人,占3.4%;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者73人,占15.4%;农村经纪人48人,占10.2%;个体规模工商业主336人,占71%。在技能服务型人才有518人。在农村技能带动型人才有423人。在农村社会服务型人才中,乡村教师32人,占7.7%;乡村医生80人,占19%;民间艺人18人,占4.3%;村两委成员(含大学生村官)289人,占69%。

4、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情况。2695名农村实用人才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90人,占3.3%;初中文化程度的2060人,占76.4%;高中(含中专)的430人,占16%;大专文化程度的96人,占3.6%;大学本科的19人,占0.7%;研究生及以上的0人。实用人才中,经过培训的人数有1092人。参加学历教育培训的31人,占培训人数的2.9%;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518人,占培训人数的47.4%;职业技能培训的543人,占 2

培训人数的49.7%。实用人才中,技师3人,占0.11%;助理技师2人,占0.08%;农民技术员127人,占4.71%;未取证技能人才的2563人,占95.1%。

二、农村实用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量偏少且行业分布不均衡。农村实用人才占农业人口的比重仅为2.24%,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行业分布来看,农村实用人才主要集中在生产型人才和技能服务型人才;其次就是农村经营型人才和农村技能带动型人才;农村社会服务型人才相对来说稍少。

2、文化程度偏低。实用人才中,高中及以下学历占多数,况且在高中及以下学历中以初中文化程度为多,这种状况不利于农村实用人才的素质提升,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靠的是自己多年的亲身实践摸索总结,虽然技术熟练和经验丰富,但多属于传统的农村实用技术,由于接受系统的国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很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吸收,对现代科技知识的运用能力明显欠缺。

3、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实用人才中,中老年为主,队伍老龄化,中青年人才短缺;女性占的比例较少,仅占实用人才总量的10.6%;无职称技术人才较多,占97%,初级职称人才占2.4%,中级职称人才占0.6%,高级人才没有,所以普通技能型人才多,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少;技术比较单一, 3

专业深度不够,种植养殖人才多,农村经纪人才和农产品加工能手人才少,新技能新知识接受不快,信息渠道不畅、信息意识不强等现象并存。

三、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农村实用人才是农业产业化与科技融合的直接实践者,他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农民富则国家强,只有不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把开发农村实用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一是强化宣传。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人才开发的意义和成果,不断扩大影响,使人们意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能带动广大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能带动实用技术成果的广泛推广,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向富裕,从而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思想认识。二是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要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推广典型经验上狠下功夫。要善于及时捕捉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的“土专家”、“田秀才”的典型事例,专门召开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典型经验交流会,由先进乡镇介绍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的经验,“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典型事例及其取得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些工作,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以科技促致富。

2、加强教育,注重培养,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经济发 4

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要利用我县农业广播学校、县电大、县职校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按需施教,培养急需实用人才。本着“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急需的农村实用人才。使广大农村青少年接受农村实用技术教育,让他们带着技术回家参加劳动,从而进一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使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

3、积极支持,热情帮助,使农村实用人才成为带动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农村实用人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劳动在农村,和当地群众结合最紧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具有示范作用,更具有感染力和辐射力。为充分调动实用人才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放手发展,并更好地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致富,在政策和待遇上要给予农村实用人才充分的倾斜,并通过评审农民职称,选拔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担任村委领导职务,使农村人才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4、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抓好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

(1)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人才的激励机制。鼓励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科研开发、咨询服务、技术推广。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兴办民办科研实体和开发型经济实体,扶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创业培训、科技立项、税费优惠、信贷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各部门要给予优惠和支持。对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 5

篇三:闽北山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投稿)

盘活农村实用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架护航 ――闽北山区农村实用人才的调研与思考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农村经济组织中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特长人员,或具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及其他从事社会事业管理的农村人才。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劳动在农村,创造在农村,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是农村生产力中最先进、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多年来,邵武市通过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土生土长?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为农村村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科技含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巩固和发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作用,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适应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客观要求。为此,结合闽北山区的实际,以邵武市为例,我们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现状分析

邵武市是典型的闽北山区的农业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0%左右,农村人才在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其岗位性质或职业特点,大致可以把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分为:主要包括:(1)获得农民技术职称或?专业技术证书?、?绿色证书?的农民专业技术骨干;(2)乡镇企

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3)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生产示范户、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中的骨干;(4)具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5)为农村科技成果转让、农产品销售、劳动技能等牵 线搭桥的农民经纪人;(6)带领农民致富取得明显成绩的农村村、组干部;(7)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取得明显成绩的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回乡知识青年;(8)其他人员:含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广播员,在外地打工经商对家乡公益事业有显著贡献或回乡创业,并在安置村(居)民就业方面成绩突出者等。具体划分为行政管理型人才、经营创业型人才、技术推广型人才、能工巧匠型人才等类型。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截止2006年12月31日,邵武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是:

1、农村实用人才总量。邵武市现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4829名,占全市农村人口的2.32%,平均每个行政村34个。2、农村实用人才结构。一是从业结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邵武市有农民技术员830人,其中有农民高级技术8人,农民技师126人,农民助理技师317人,农技员379人;技术推广型人才比例最大,共有2655名,占总量的54.88%,其中种植能手1547名、养殖能手557名、农机能手430名、加工能手121名,分别占生产能手的58.27%、20.98%、16.19%和4.55%;其次是经营管理型人才702人,占总量的14.54%,其中担任村主干及管理企业或经济实

体的有537人,村后备干部及相当能力的人才165人;再次是经营创业型人才有1055名,占总量的21.85%,其中农村经营人才732名、农村产品经纪人282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41名,分别占经营能人的69.38%、26.73%和3.89%;能工巧匠型人才比例最小,共有417名,占总量的8.63%,其中技能带动型人才374名、文体艺术类人才43名,分别占能工巧匠的89.69%和10.31%。二是年龄结构:从年龄来看,人才队伍老化问题逐渐显现,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呈?纺锤型?,以41岁以上的最多,共有3204名,占总量的66.36%;40岁以下的共有1625名,占总量的33.64%。三是性别结构:农村实用人才中女性占的比例较少,共有女性人才226名,占总量的4.68%,女性人才中以生产能手为主。

3、农村实用人才布局。经济基础较好、交通条件便利的乡村,实用人才比例较高;平原地区比例较高,山区、半山区比例较低。

4、农村实用人才成才渠道。邵武市农村实用人才中:一是中专及以上学历的1578人,占总量的32.68%,中专以下学历的有3251人,占67.32%;二是通过涉农机构培养的847人,占总量的17.54%,通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养的485人,占10.04%,通过各类职业学校培养的1131人,占23.42%,通过代际或师承培养的81人,占1.68%,通过其它途径培养

的2285人,占47.32%,这些实用人才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只有830人。

二、闽北山区农村实用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看来,闽北山区邵武市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同当今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总量不足。从调查数据来看,1万个农村劳动力中,拥有实用人才448名,且结构不够合理,分布不够平衡,现有农村实用人才占农业总人口的比例较低,且多数集中在农村种植、养殖行业,高学历、创新型、研究型人才奇缺,尤其是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军人才数量奇缺,远远不能满足邵武市农村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农村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延缓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

2、文化程度偏低。在统计出来的实用人才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少,受过技术培训的总数2544人,占总数的52.68%,多数是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自学成才的,多数只有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仅能从事一般性的技术操作和技术传播,农村实用人才这种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专业培训较少的情况,既影响了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也影响实用人才示范作用的发挥,制约着现代农业的深度发展。

3、人才流失严重。相对于城市,农村是一个发展严重滞后的区域,现有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为城市培训高素质的人才,即使愿意到农村基层,也会因为工作条件、

待遇、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下不去,留不住,积聚能力不强,一些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村青壮年实用人才?厌‘农’思‘工’?,成群结对流向沿海城市打工,就是留住的农村实用人才平时有各自的经济利益,既是合作主体又是竞争对手,人员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落后,普遍存在知识老化、年龄老化问题,农村急需人才与人才外流的矛盾凸显。

4、人才结构失衡。一是行业结构失衡。生产技能性人才最多,而对于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提升农民素质的经营人才和能工巧匠,比例较小,大多农村实用人才是通过?自学成才?和?学徒成才?等途径自然成长起来的?田秀才?、?土专家?,靠的是多年的实践积累后而逐步掌握一定的生产工艺和技艺,缺少专门的有针对性的系统化训练和培养,导致实用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难,知识结构更新难,跟不上新形势下技术革新、发展、变化的需要。二是性别结构失衡。女性实用人才仅占总数的4.68%,女性潜在的创造了未能达到充分体现。三是年龄结构尚待优化。全市40岁以上的实用人才占总数的66.36%,偏大的年龄构成,影响了使实用人才作用的持续发挥,也不利于对其进行的再培训,再提高;四是人才作用发挥缺乏普遍性。受?卖田、卖地、不卖手艺?、?教会徒弟打师傅?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有些实用人才存在有?艺?不愿传、有?技?不愿教的观念。有的虽参加了各类农业产业协会、技术协会,但参与?传帮带?等活动不够积极、不够主动,即使愿?帮?、愿?传 ?,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