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调研报告 > 列表页

阶梯调研测试,往事依依阅读答案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5  分类: 调研报告 手机版

篇一:《往事依依》一年级语文随堂练习及答案

涟水县黄营中学初一年级语文随堂练习

课 题:《往事依依》 1 编写:黄培兵审核:严汉如

班级 姓名日期等第

一、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涟漪( ) 徜徉( ) 水浒( )浩淼( ) 阴晴雨晦( )

二、阅读下面的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老师人情人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

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

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

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

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

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同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

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

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

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

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

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

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

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

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

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雕镂( ) 慷慨( ) 模糊( ) 镌刻( ) ....

2.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3.文中有两句是写自己的“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同的”和“几十年过

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这样写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4.本段写了两位国文老师的讲课,选材精当,请你分析一下两个例子的异同点。

5.本文饱含哲深情,富有哲理。读了本段文字,你在阅读方面受到了哪些启发?

涟水县黄营中学初一年级语文随堂练习

课 题:《往事依依》2编写:黄培兵审核:严汉如

班级 姓名日期等第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父亲留下书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多,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

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

床头枕边堆放着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xiá) 余常常是各

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说起来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亲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shì) 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

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有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

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

我们为此而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

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

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

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

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

临,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突然、居然)下床了!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

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病,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

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

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

却在65岁上离开了我们!

1.在文中拼音后的横线处写上汉字。

2.第一自然段中“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一句中的两个“书

香”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

3.第二自然段 “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中为什么要将“本”

字重叠使用?这里的“苦书”指的是什么?

4.选择适当的词填入文中的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涟水县黄营中学初一年级语文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课 题:《往事依依》 1 编写:黄培兵审核:严汉如

一、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二、阅读下面的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1、lòu kǎi mó juān2、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

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3、侧面表现老师课上得“入情入理”,突出其对“我”的激

励作用。4、同的是:讲的内容都是抒情诗,诗词的作者都是爱国诗人,讲课时老师都采

用诵读,都入情入心,学生都深受感染,“我”都牢记了讲课内容,并由此激发了爱好文学

的激情。不同的是: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所讲的内容是一古一今;讲

课的情状一个是情溢于胸,一个是情满双眸。(不要要求学生都讲到)5、比如文章要诵

读,读文章要注入自己的感情等等。

课 题:《往事依依》2编写:黄培兵审核:严汉如

1、暇嗜 2、世代读书的人家。很浓厚的读书学习得到风气。 3、“本”重叠使

用是强调父亲看的“苦书”多。指医书和中草药书。 4、居然表示料想不到的意思,

这样能写出我们对母亲康复的惊喜,也突出了父亲了是“挚爱妻子儿女”的。

篇二:于漪《往事依依》阅读答案

(12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于漪《往事依依》)

22、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2分)

23、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填表。(6分)

国文老师

朗读课文时的特点

学生们的感受

对我产生的主要影响

教古文的老师

代课

老师

24、仅根据上文内容,试简要归纳出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观。(2分)

25、联系实际,敞开心扉,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语文老师简要说说他的教课特点。

(2分)

参考答案:

22、回忆初中时听国文老师讲课而激起课处阅读兴趣的情景。

23、

国文老师

朗读课文时的特点

学生们的感受

对我产生的主要影响

教古文的老师

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

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开始爱读辛弃疾词

代课老师

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

对新文学更有兴趣,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24、讲课有感情、能培养学生兴趣&&

25、26、略

篇三:往事依依阅读答案

篇一:往事依依阅读答案

阅读《往事依依》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0—13题。(12)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

阶梯调研测试 往事依依阅读答案

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于漪《往事依依》)10、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2分)11文段中的“雕镂”和“镌刻”在注释中都解释为“雕刻”,既然意思相同,为什么不用同一个呢?谈谈你的理解。(2分)1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填表。(3分)13、仅根据上文内容,试简要归纳出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观。(2分)

14、联系实际,敞开心扉,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语文老师简要说说他的教课特点。(3分) 参考答案:10描写了两位国文老师生动的读书情景和对自己一生的影响11为了避免重复,使语言富于变化(1)。两词各有侧重,雕镂侧重于雕刻的精细,镌刻侧重于刻的印迹深。 (1)

12、(3分,答对2格得1分,不设0.5分。意思对即可,完全照搬原文扣1分。)

同学们全被深深地打动对新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3不设统一答案。答题要点:要以情动人,应以朗读为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4没有标准答案。(3分。按内容是否深刻、语言是否通顺分3、2、1给分*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篇二:往事依依阅读答案 篇三:往事依依阅读答案

《往事依依》的阅读答案 七上 语文课时特训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为什么都与书(画)有关?通读全文,作者在文中阐述了哪些读书的心得?请你具体说说作者的哪些读书心得能给你在读书上起_百度作业帮 《往事依依》的阅读答案 七上 语文课时特训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为什么都与书(画)有关?通读全文,作者在文中阐述了哪些读书的心得?请你具体说说作者的哪些读书心得能给你在读书上起到借鉴的作用. 语文叶_惠君00202014-11-11 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为什么都与书(画)有关?作者回忆的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学生时代是读书学习的时代,回忆起来,自然离不开读书.再说,读书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的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开启了“我”的心智,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作者在文中阐述了哪些读书的心得?自觉主动地、认认真真地多读书,读好书,学做人之理.篇四:往事依依阅读答案

阅读于漪的《往事依依》(节选),完成题目。(10分)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

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小题1】概括选文中“历历在目”的几件事。(4分) 【小题2】第①段中划线词 “搜索枯肠”用得好,说说理由。(3分)【小题3】小屋里一幅极普通的山水画,小时候的“我”为什么竟能百看不厌?(3分)

答案【小题1】①小时候看山水画,仿佛进入画中;②看《水浒传》插图,犹如身历其境。(或:小时候看画和《水浒传》插图,犹如身历其境。)【小题1】搜索枯肠表明许多事情竭力思索都想不起来,衬托出文中写的事情留给作者的印象非常深刻。【小题1】“我”用心看了,看画时融入了自己的想像,仿佛自己走进了画中,在山水间徜徉,享受到无限乐趣。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概括”,语言要简练,“几件事”,注意文中所“看”之“物”的不同,一幅一,一本书,可以从这个角度概括。考点:内容概括。点评:本题不难,文章短小,便于阅读,问题简单,便于解答。概括文章内容,首先要搞清作者说什么事,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然后按照作者思路去区分所说的事件不同,比如本文主要是讲作者小时候爱看书画,在这个大的内容里,有欣赏画有读小说,这样就概括出两件事来。【小题1】试题分析:阅读中对文章某词语某句子的理解“好处”,一般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什么意思,说了什么(字面的意思),二是有什么作用(含义)。考点:理解词语作用。点评:此题有难度,理由不好说,学生难于想到“衬托”。理解文章中的词句的含义及作用,是阅读理解文章的基本能力,答好这类题目,平时就要在阅读时读得细,深究词句,注意词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做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说明解答的理由。本题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来说学生缺乏语感,不知书面语与口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也不善于考察文章的语境。【小题1】试题分析:抓住短文中“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这句话就可以理解,因为“入神”,产生浓厚的兴趣。考点:理解人物情感。点评:本题不难,文章有关键句子,稍加理解便可答出。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