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2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

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

[摘要]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独自一人的创造。恩格斯以其广阔的胸怀,伟大的实践,渊博的知识,精深的造诣,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恩格斯在各个思想领域内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他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我们要全面地了解马克思的思想,就必须先好好研读恩格斯的著作,因为他是这一思想从形成到发展这一路上的见证者;我们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那更加不能够忽视恩格斯的作用。下面我们来说说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说,虽然是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但它并不是马克思一个人创立的,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对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很少作独立的、比较充分的研究。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著作在谈到恩格斯的作用时,都以“第二小提琴手”来定位。其根据当然是恩格斯本人在马克思去世一年之后即1884年10月15日致约?菲?贝克尔的信中所写下的一段文字:“我一生所做的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还做得不错。我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当现在突然要我在理论问题上代替马克思的地位去拉第一小提琴时,就不免要出漏洞,这一点没有人比我自己更强烈地感觉到。而且只有在更猛烈的狂风暴雨时期来到时,我们才会真正感受到失去了什么。”对“第二小提琴手”这一定位本身,我们也不能作简单的、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理解。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就其整体作用而言恩格斯位居马克思之后,这并没有错。但这并不妨碍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第二个我”的历史地位。所谓“马克思的第二个我”,是指恩格斯和马克思在社会认识领域共同实现划时代的飞跃,在社会改造领域协力探寻通向新世界之路而共同成就的理论业绩和实践业绩;是指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上所起作用与马克思的共同性、一致性、相互性和共有性。这一说法最早见之于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创始人之一、恩格斯的战友和学生威廉?李卜克内西所写的《我景仰的人》一文。他在追述恩格斯逝世后的心情时写道:“我们失去了一位思想界的伟人,失去了和马克思一起奠定科学社会主义基础并以社会主义策略教导无产阶级的人,失去了在24岁时就为我们写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一经典著作的人,失去了《共产党宣言》的合著者、帮助马克思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的马克思的第二个‘我’,失去了《反杜林论》这部深刻透彻的每个有思想的人都能理解的科学百科全书的作者,失去了《家庭的起源》和许多其他著作、文集、论文的作者,我们永远失去了我们的朋友、忠告者、领袖和战士。”当爱德华?伯恩施坦还未背叛马克思主义尚可称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的时候,在1895年他对两位导师在创建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有过较为精彩的论述。他写道:“历史将首先称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并把他同卡尔?马克思并列,尽管他总是谦逊地拒绝。历史将证明,他不仅从与那位永远值得怀念的友人、伟大天才的身上摄取光,而且也把光给了对方。”如果我们不因人废言,那应该承认伯恩施坦的这段话是说得相当中肯的。

正如列宁所说:“把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的名字作为现代社会主义创始人的名字并列在一起是很正当的。”可见,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贡献是

极其巨大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重阐发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原理

晚年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几篇著作和书信中,多次强调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分析了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特点并且以哲学为例详细论证了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及其几种表现,极大的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一)意识形态形成过程的特点

恩格斯在1893年《致弗兰茨?梅林》的书信中详细论述了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恩格斯认为思维领域有自己的形成规律,他指出“历史思想家在每一科学部门中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在这里,恩格斯认为思想(意识形态)是在思维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这一形成过程是经过人们头脑的“加工”,即在“人们头脑中经过了独立的发展道路”,这些思维材料是社会存在在各代人的头脑中经过反映和进一步的加工形成的,而后代历史思想家又在头脑中对这些思想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日益丰富的思想;而唯心主义者只是看到这一过程前后都是在头脑中独立发展的,没有看到这些思维材料是人们对不同社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属于这个或那个领域的外部事实作为并发的原因也能给这种发展以影响,但是这种事实又被默默地认为只是思维过程的果实,于是我们便始终停留在纯粹思维的范围之中,这种思维仿佛能顺利地消化甚至最顽强的事实。”

(二)阐明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恩格斯曾以哲学为例,详细阐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表现:首先,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可以继承历史上遗传下来的各种思想经验等材料,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并不一定仅仅是在这一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因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为前提。”而且,这个社会还可能吸收别的社会的意识形态,只不过不占主要地位;其次,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归根结底意识形态发展受经济基础决定,但这并不是说完全同步。“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就像十八世纪经济上相对落后英国的法国,在哲学上的成就大大超过英国,后来德国哲学超过英法同样体现这样的道理。这不仅不违背上述原理,反而正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体现,因为意识形态可以在经济基础上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过,归根结底英法德等国哲学

二、深刻揭示了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指明国家对意识形态诸要素的影响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指出政治上层建筑对意识形态的影响作用十分明显。恩格斯认为,“国家是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社会创立一个机关来保护自己的共同利益,免遭内部和外部的侵犯。这种机关就是国家政权”。 “但是,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来说是独立的力量,马上就产生了另外的意识形态。”国家利用政治权利对意识形态的哲学、宗教等诸要素施加影响以维护本阶级的统治秩序和利益。以哲学为例,恩格斯指出15世纪中叶“哲学的内容本质上仅仅是那些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在上一世纪的那些往往既是哲学家又是政治经济学家的英国人和法国人那里,这种情形是表现的很明显的?”在这里,哲学的本质内容不过是政治发展在思想上的反映,而且二者极为紧密,到了

很多人既是哲学家又是政治经济学家的程度;在宗教领域,政治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的影响表现的同样十分明

显。

(二)深刻论述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

恩格斯晚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不仅论述了政治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对意识形态的影响,还详细论述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这一论述扩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使它的理论更加具有系统性,而不是仅仅限制于单一的意识形态层面。恩格斯指出“因此,在现代历史中至少已经证明,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因此,至少在这里,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

在这里,恩格斯认为政治斗争为代表的上层建筑是从属于经济基础的,归根到底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在恩格斯那里市民社会是指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社会经济生活,具有经济基础的含义;而以往的黑格尔学派则认为是国家决定经济生活,他们认为市民的需要只有通过国家意志才能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仿佛是国家意志决定一切,他们没有看到国家意志包括市民的需要在归根到底的层面上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就像原始人不可能产生看电视的需要是一样的。恩格斯还指出了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大致有三种,国家可以和经济沿着同一方向走,这样会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国家也可以沿着经济发展相反的作用运动,最终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突破这种政治阻碍,确定新的政治制度以适应自己的发展,就像资本主义经济的私有制无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最终生产力的发展会突破这一政治体系,确定新的社会制度,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国家也可以阻碍经济沿着某些方向走,而推动它沿着另一方向走,这第三种情况是前两种作用的继续。

三、充分肯定了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

(一)阐明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恩格斯常常提到社会意识的历史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因为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这二者经常作为同义词使用。社会意识的历史作用就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这一点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社会意识不仅能够反映社会存在,而月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先进的社会意识,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引领社会历史的发展;另一种就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变革,阻碍历史的发展。否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仅会在理论上陷入形而上学的机械论,而且还关系到怎样对待整个马克思主义,丢掉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单独去理解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没有领会唯物史观的实质,本质上已经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脱离了这个基石最终会陷入自发论和工联主义。实践中,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青年派”却没有认识到社会意识的巨大作用,只看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并且公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到处宣传,还有党内部分老战士比如梅林同样对它的作用也估计的不足,产生了不良的后果。恩格斯很早就已经注意到“青年派”的错误,并且谦虚的承担了这个责任,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虽然没有重点论述这个问题,但在一系列论述中不止一次提到思想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的重要地位,只是资产阶级学者和“青年派”们没能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甚至发展到歪曲整个唯

(二)提出意识形态作用的“第二性”

唯物史观一直以来都肯定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然而其区别于以往唯心主义的就是它是在承认经济状况归根到底具有决定的作用的前提下而肯定意识形态作用的,唯物史观认为意识形态起第二性的作用。就如同恩格斯所说的:“物质存在方式虽然是起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恩格斯的这个简短论述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科学提法,也是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发展,一方面战胜了历来的各种唯心主义“思想至上”的逻辑范畴,体现了其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另一方面防止唯物史观演化为机械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就是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战胜唯心史观而最终陷入自我矛盾无法自拔。

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享有的崇高地位,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所作的宏伟建树,特别是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他卓越的理论活动和杰出贡献,已载入史册,是任何人也难以否定的。爱琳娜在为祝贺恩格斯70岁寿辰的文章中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两位生活和创造紧密交织着的人”。李卜克内西则说:“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他与马克思有如一个巨人与另一个巨人,是不能分开的。”完全可以说,没有马克思,恩格斯就不会被载入史册,同样,没有恩格斯,马克思就不可能完成其业绩。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 威·李卜克内西,《忆恩格斯》[A].《我景仰的人》[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第727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2009,第308页。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人民出版社,2009,第586页.

[6] 爱·伯恩施坦.《弗里德里希·恩格斯》[A].《智慧的明灯》[C].北京:人民

出版社,1983.

[7]《恩格斯逝世之际》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148页

[8]周仲秋,《论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上的角色定位》[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6卷第1期,2004

篇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绪论

1 .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声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 .马克思主义是 19 世纪的产物,现在是 21 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 19 世纪,但没有停留于 19 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 ―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实现的,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及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集中了亿万人民的智慧,汲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圭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3 .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这一说法不准确。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人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

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一观点正确。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第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的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它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激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分析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了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有很多局限性,主要在于: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和谈论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在于: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第二,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大众通过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第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 无产阶级。所以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 .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8、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答案要点:这个观点不全面。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阶级性);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创始人角度);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角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从理论品质角度)。

9、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

答案(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要点: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理论,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0.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答案要点] 这是错误的观点。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 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世界统一于存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

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但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则是不正确的。物质和运动是有区别的。物质是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则是表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畴。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者是有区别。

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这一观点不准确。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只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矛盾规律也即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说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矛盾分析法。

8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8. 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所谓重点论是指在分析解决矛盾时, 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两点论则是指在着重 抓重点的同时, 对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注。 重点论的对立面是均衡论, 两点论的对立面是一点论。 由于讲重点论是以承认非重点的存在为前提的, 因而它内在地包 含着两点论。

9 .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10 .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1 .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的认识过程;逻辑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的认识过程在思维中反映的次序和进程。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迁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通过思维舍弃历史细节:偶然性和偏差,才能抓住历史主流、必然性、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更深刻地反映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12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与辩证思维方法无关。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13 .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人类的思维。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有着本质区别,不能将二者相提并论,不应该得出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的意识的结论。首先,人 L 智能是通过物理

的、生物的手段对思维的模拟,尽管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和超过人的思维,但从根本上说,人工智能仍是思维和实践的产物,模拟者不能替代被模拟者,对人类思维活动一般过程和共性的模拟并不能代替思维活动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特殊性。其次,人工智能自身不具备社会性,它使用功能中的社会性是由人赋予和设定的,因而它不会自觉考虑实施指令而形成的社会后果。最后,人工智能没有自身的需求和解决需求的实践活动,因而也就缺乏促使自身的功能发展的内在动因,没有能动的创造能力;而人类思维则是随社会实践和自身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作为人脑的延长的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代替人的部分思维.减轻脑力劳动的负担,但作为人类实践所创造出来的工具在根本上是受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水平所决定的。

第二章

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两者关系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一,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第二,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存在变化了,社会意识也要或迟或早地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三,在阶级对抗或有阶级斗争存在的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起着阻碍或破坏作用。

1 .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当客观事物尚未进人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2 .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3 .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4 .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

5 .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第三章

1 .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人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2 .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 18 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3 .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江泽民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正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反思。 4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5 .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6 .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7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该命题的错误实质在于把经济基础说成是社会最终决定力量,不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7.“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错。因为:“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它与唯意志论构成了英雄史观的两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宿命论把决定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种神秘精神力量的体现而已。

7.“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18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7.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8 .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9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 .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此观点错误。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具体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价值则不同,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物质元素仅仅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它不

篇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最新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 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4、在19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英国宪章运动

C、 芝加哥工人起义

D、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 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D、 阶级斗争

6B)

A、 B、

C、

D、 ”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 辩证法

B、 历史观

C、 劳动价值论

D、 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 合理内核

B、 基本内核

C、 精髓

D、 核心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A、 德国 B、 奥地利 C、 中国 D、 俄国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 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与时俱进 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 科学性

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

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 吐故纳新 B、 科学严谨 C、 博大精深 D、 与时俱进

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

A、 实现共产主义 B、 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 实现人权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理论联系实际D、 实事求是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2 .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二、 多项选择题

1、.BCD)

A、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D、 马克思主义哲学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

A、 巴黎公社

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 1838

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3、)

A、 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 法国启蒙思想

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A、 康德 B、 黑格尔 C、 费尔巴哈

5)

A、 亚当?斯密 B、C、 马尔萨斯 D、 西斯蒙

6.ABC)

A、 昂利? ?傅立叶 C、 罗伯特?欧文 D、 托马斯?莫尔

7CD)

A、 辩证法 B C、 唯物史观 D、 剩余价值学说

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

A、 阶级性 B、 实践性 C、 客观性 D、 人民性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A、 李大钊的理论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

A、 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多项选择题答案】

1.BCD2.BCD 3.ABC 4.BC 5.AB 6.ABC 7.CD 8.AB 9.BCD 10.ABC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附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

7.B)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 8.C)

A.

C.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柏拉图的“

A.唯物主义C.唯心主义 D.怀疑论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D)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1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D)

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

C.循序渐进

D.理论联系实际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

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D)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 20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B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

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 22.B)

A.唯物主义决定论

C.

23.(B)

A.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24.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

能实现的,属于(D)

A.不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

25.度是(B)

A.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

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C.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

D.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

26.《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D)

A.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7.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B)

A.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

C.不可分性D.时空性

28.实践是指(D)

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9、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B)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3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D)

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

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

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单项选择题答案]

20.D21.B22.B23.B24.D25.B26.D27.B28.D29.B30.D

二、多项选择题

1.“”,这段话说明(AB)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E 静,皆动也。”ABC)

A.

B.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E.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CDE)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D.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E.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