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自然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03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一) 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什么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它与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形而上学唯物论消极被动的反映论的区别,引导学生通过对唯心论与旧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比较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基础与本质的原理。第二节主要解决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掌握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和认识的本质,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的意义。第三节重点讲授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非理性因素与科学研究的过程两部分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二)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要注意几重关系的把握。第一是从辩证法的角度阐述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说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内容的纵深发展。第二是在阐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同时着重强调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第三是通过对真理的客观性和两重性的原理的讲授引导学生了解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的意义。加深对科学认识和发展过程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的理解,深化对实践标准的正确理解。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的重要区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引进认识论,第一次正确地阐述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揭示了人类认识产生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创立了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进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人的认识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揭示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一. 认识的基础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就在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起点,实践对认识具有重要意

义。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观点。主体通过实践逐步认

识事物及其属性,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辩证关系,才能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消极被动的直观反映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只有通过实践,主体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把握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

实践决定了认识的对象和内容。客观事物首先作为实践的对象然后才能作为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说,客观事物必须进入人的实践范围才能被人们所认识。

从自然科学的起源看:原始社会率先发展的是天文学和力学。原因在于当时的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出来后,游牧部落对四季气候的变化、水源草地牧场等情况的了解和把握在生产劳动中的重要性,促进了古代天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丈量土地和兴修水利等农业的需求促进了古代力学的发展。从我国文字和数字的起源看,象形文字起源于生产劳动中对具体物象的观察临摹;数字则从计算的绳结木刻发展而来。音乐和舞蹈也是起源于生产劳动中,原始人在辛苦劳作丰收之后或在节日,为了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进行的各种祭神仪式和活动,后来才发展成为脱离生产劳动的精神生活的音乐和舞蹈。从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看:除了受生产实践的制约,越来越多地源于科学实验的实践形式。如对遥远的宇宙天体的观察、对已经绝迹的远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认识、对非常微小的微粒子的科学认识等等,都不可能在生产实践中直接接触和变革它们,只有通过科学实验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唯一桥梁。通俗地讲就是实践出真知。我们有许多知识和生活技巧和劳动技能都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学会:游泳、骑自行车、溜冰??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小孩子学走路时,再愚蠢的妇人也不会把孩子绑在床上,让他自己研究得能够飞跑了再下地,因为小孩子学走路就是在跌跌撞撞中学会的。我国古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王阳明曾经提出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格一物而知一物之理”,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他到一片竹林旁打坐几天几夜,结果一无所获。他不是从中得出唯物论的结论,而是从客观唯心主义转向主观唯心主义,提出“万事万物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王阳明为什么得不出唯物论的结论呢?因为他在竹林旁边的打坐不是去观察竹林的生长规律和在实践中了解竹子的各种特性,而是闭目“内省”的苦思冥想,当然不可能有结果。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没有否认间接经验即书本知识的重要性。由主体自己亲身经历的实践中产生的直接经验与作为书本知识的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辩证关系。我们的认识是由我们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的间接经验两部分构成的。把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现实中每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有限的,每代人都以前人认识的终点作为自己认识的起点,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是代代相传、代代发展的,正是有了这种继承,才有人类认识的发展和进步。每代人的认识都为人类的整体认识增加了新的内容。如果人类的认识都必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来,人类就只能永远停留在钻木取火、饮血茹毛的原始时代。间接经验是前人或古人实践经验和认识的结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尔基认为“书本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次,在我为间接经验,在他人为直接经验。书本知识是前人的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从人类认识的根本内容与根本源泉看,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学习书本知识并不违背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的观点。再次,有直接经验能够帮助主体更好地理解间接经验。书本知识毕竟是别人从实践中概括而来的,不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的获得的经验,学习抽象的书本知识,仍然必须注重强调实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大学生在学习抽象的书本知识的同时,必须通过各种实践手段(实验课、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等),把抽象的理论化的概念和原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化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识体系。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同样一个格言,老年人与年轻人的理解是不同的。因为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亲身经历不同,理解当然有差别。所谓经历,实际上就是亲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古人认为“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因为少年对人生的生离死别的直接经验少,为了写诗只好无病呻吟,写的无非是风花雪月。“而今识遍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则是老年人的境界,老年人尝遍了人生的甜酸苦辣,积累了太多的直接经验,对人世的生离死别能够用达观的、睿智的方式去坦然面对了,也就不会再发出多愁善感的慨叹了。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是由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的直接经验造成的。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看,我们既要注重学习书本知识,也要重视实践,正如我国宋代诗人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从认识的产生发展的根本源泉看,社会实践提出了需要和要求,才能推动认识的发展。社会实践的需要不断给认识提出新的课题,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和研究,解决新的问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恩选集》第四卷第505页)。社会实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人们就会以此作为研究对象,从而促进认识和科学的发展。主体的认识和科学因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又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我国大学的各专业设置和发展的情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和新兴学科的出现,都是在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产生的。社会实践提出要求,促进了各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新学科的产生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代科学发展为日益复杂的、庞大的、多层次的和多序列的知识体系,新兴学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知识急剧增加,人类的知识总量迅速上升,其根本原因就是社会实践的需要推动的。20世纪以来,由于航空事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空气动力学的迅速发展;由于利用原子能的需要,促进了原子物理学、基本粒子物理、放射化学、放射生物学的巨大发展;由于农业与医学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现代生物学进入分子水平的研究和遗传工程的发展等等。在科学认识发展中,当然我们不能排除科学家的“好奇心”和“科学兴趣”的作用,但这些都属于主观的心理因素,与社会实践需要的客观必然性的推动作用比较,是第二位的原因。社会实践的需要推动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要求科学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新的领域、新的课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社会实践为人们的认识的产生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望远镜、显微镜、电子计算机、高能加速器等工具仪器和设备,都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又成为后认识过程的工具和手段。人类的生理器官是有局限性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能力都有些动物比人类敏锐,但人类在实践中创造了射电望远镜、电子显微镜、雷达、声纳、遥感装置、高能加速器等等,比动物的感觉能力优越得多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帮助人类深入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大大拓宽了人类认识的视野。人类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社会实践,人的智力水平伴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不管是观察、记忆、想象、判断、推理的能力,还是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敏捷性,都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人的实践改变了客观现实,客观现实的改变又反作用于人脑,促进了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实践越深入、越广泛、越发展,人的认识能力和智力水平也伴随社会实践而不断发展。

2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是否真理,或者说包含了多少真理性,这在主观领域里是无法得到证明的。只有实践才具有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能力。在科学发展史上,有伽里略用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打破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自由落体速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的定律的记载。伽里略并不是一开始就采用实践的方法去否定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的。他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首先陷入了自相矛盾的两难问题。从逻辑上看,首先假设有两个铁球,A球为100磅的实心球,B球为1磅的空心球,当两个铁球同时做自由落体的运动时,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两球的运动速度相差100倍。但如果把两个铁球拴在一块,悖论就出现了:A球+B球=101磅,比A球重,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应该比A球快;但是力学常识表明A球+B球运动速度的计算是(A速+B速)/2,运动速度比A球慢。到底哪个公式才是真正反映物质运动速度的真理性的认识呢?逻辑上无法证明,最后伽里略才想到用实验去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意大利斜塔上的实验。实践的结果证明,100磅的实心球和1磅的空心球几乎是同时着地,实践的结果就这么权威性地打破了亚里士多德流传了一千多年的物理学的定律,表明了这个理论是错误的。可见,实践使对认识的检验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在自然科学中,实践检验的权威性十分明显,自然科学家都非常重视实验。所有的大学、科研机构所拥有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实验手段等等是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客观标准。社会科学的认识是否真理付诸于实践检验具有滞后性,无法像自然科学似的当场作出检验,比如我国的文化大革命和大跃进,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是真理性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历史阶段完结之后,看其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和促进的情况,才能总结经验和正确评价。但无论如何,历史终归历史才能评说,所谓历史评说,实际上就是社会实践的检验。评价我国改革开放的情况也是如此,主要看是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无论何种认识,正确与否都必须付诸于社会实践的检验。

3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正是为了改造世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认识,把握它是为了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终点和归宿。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指导我们去改造世界。我们今天在大学里学习各门科学理论,掌握各种技能,就是为了将来我们走向社会之后学有所用,学有所为。如果理论不能用于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德国诗人歌德说过: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是灰色的。为什么说理论是灰色的呢?因为理论只有在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时才有价值,如果理论只是束之高阁,不能用于指导实践,就是灰色的没有生命力的东西了。自然科学为生产实践服务,社会科学为社会实践服务。旧哲学不了解实践的真正含义和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就不能真正理解和科学揭示人类认识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就在于人的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社会实践。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提供了许多具体科学的佐证。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就是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皮亚杰反对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先天固有的、天赋的,他根据大量的实验和分析得出结论:人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基础都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即活动。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通过主体的活动,把外界的刺激同化到主体原有的认识结构之后,或者是顺应外界刺激调节主体原有的认识结构的过程,并通过对儿童的认识产生和发展

的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缺陷在于他提出的活动只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社会历史的实践创造。因此,我们吸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价值成果时也必须进行分析鉴别。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1)认识规定了实践的目的。

客观事物是无限多的,确立何种事物作为实践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由实践需要决定的。但实践提出的需要,又必须从理论上揭示、概括和阐述,充分显示其价值,才能成为现实的实践目标。比如我国在发展农业和改造传统农业方面,必须加大高科技的投入,这是由我国的人口众多和农业生产力落后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决定的。但是发展“三高”农业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能够获得多少经济效益,农民能够获取多少物质利益等的理论揭示、概括、阐述和宣传直接影响到农民愿意不愿意进行农业的改造和投入,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采用行政命令式推行农业产业结构和高科技含量的改造,农民对农业的改造认识不足就会导致热情不高,信心不足,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造,在社会实践的具体改造中就一定是步履艰难的。

人的社会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这是人的实践与动物的活动的本质区别。农民种田、工人做工、学生读书都是有目的的过程,农民种田要达到丰收的目的,取决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有季节气候、植物生长规律、土壤和化肥的使用等方面的正确认识,如果盲目蛮干,或者离开自然规律去搞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就不可能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工人做工要了解物质的性能特点及加工的技能手段,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学生读书如果不能掌握学习方法,死记硬背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人的实践活动带有自觉的能动性,就在于通过人脑的思维,有计划、有步骤、按预定的目标进行,才能达到实践的目的。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运动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也失败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能够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本质和特点有正确的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并且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中国革命才能获得成功。正如斯大林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也就是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做指导,革命的运动就不能获得成功。人的认识是否正确,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对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产生制约作用,直接影响到实践的目的。实践的目的性赋予人类活动自觉的品格,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越高,人类的实践活动越带有经过思考的计划性和按预定目标进行的特征。

(2)认识影响了实践的范围和过程。

实践的目标确定了,还要有相应的正确的手段方法和道路,实践不是盲目的过程,而是以认识为指导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人们在实践中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改造世界的过程。实践目标确定之后,采用何种手段、方法和道路,实践本身无法回答,有赖于主体对以往的实践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筛选,决定取舍。主体要受到条件的制约: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的制约,决定了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和探索规律;由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人的认识没有从客观事物本身出发,没有注重实事求是,而是以偏概全,就会影响到实践的范围和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成果,必须纳入实践的过程,采用类似反馈调节的办法和借助物质手段的操作,克服实践活动中的困难和障碍。因此,实践活动受到许多限制,它的范围和过程受制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正确与否和程度如何。

(3)认识影响了实践的结果。

主体是实践活动的发起者,实践主体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都要影响到实践的效果和成败。在实践过程中,主体的创造性、能动性、计划性都影响到实践的成败。实践的过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过程。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了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排除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干扰,使革命力量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尤其是阶级斗争人为地扩大化和左倾思潮的泛滥,导致了重大的失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表现得错综复杂,当我们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时,社会主义建设就能够顺利进行;当我

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产生了偏差时,社会实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认识影响了实践的结果。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实践中产生了认识,实践又要受认识的制约。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论、旧唯物论和不可知论的重要区别。“对这些以及其他一些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马恩选集》第四卷第221页)。

二 认识的本质

从意识的起源我们知道,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这是由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人脑的机能决定的。毛泽东把人脑当作是意识产生的加工厂,只有加工厂是无法生产产品的,还要有原材料也就是客观对象经过人脑的加工才能产生意识。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首先划清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有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在休谟的看来,人的认识来源于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事物和感觉是否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不可知的。他举了一个例子,一张桌子放在我们面前,我们离它的距离远近左右在视觉上都会产生差异,因而是不可知的。康德则割裂了自在之物(客观世界)的现象与本质,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自在之物的本质。他看到了人的认识中存在错觉,但把一切感觉等同于错觉,感觉就成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堵墙,阻碍了人的正确认识。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其次划清了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可知论的界限。唯物论认识论的核心是反映论,它们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都是可知论,都把人的认识的产生看作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对人的认识是怎样生产的问题上,也存在分歧。那么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呢?辩证唯物论认为,人类认识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起源是同步的。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劳动在人的认识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社会劳动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人类认识活动发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人类的活动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要求以活动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为基础,这就决定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必要性。在社会劳动中,人类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使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形成关于客体的知识。其次,社会劳动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认识器官的进化。从猿到人的进化首先是手和脚的分工,使原始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同时劳动促进了猿脑的变化,脑重量和脑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成为能够思维的人脑。其三,社会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推动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旧哲学对认识的本质的理解存在三种观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不可知论的怀疑论、旧唯物论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唯物论认识论与唯心论认识论的根本对立。唯物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唯心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出发,否认认识是物质的反映。列宁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概括为:唯物论认识路线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心论的认识论路线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根本对立。英国的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提出“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他把认识看作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是人的心灵的自由创造。德国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则认为,“绝对观念”派生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是“绝对观念”在人脑中的自我认识。唯心论在哲学基本问题上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表现在认识论上就形成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还存在辩证唯物认识论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认识论消极被动的反映论的区别。唯物论认识论的根本原则和核心都是反映论,但旧唯物论认识论的反映论主张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论认识论的反映论最大的特点是把人的认识看作是消极被动的单一的过程,比如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说”,把人的认识过程看作是照镜子一般,镜子只能消极被动直观地表现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人脑生产认识,就像照镜子一样只能是对自然物的外部特征的模仿。因此,旧唯物论认识论有两大缺陷:第一个缺陷是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离开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来理解人的活动,看不到人的社会性,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德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也提到了实践,

篇二:浅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特征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特征

姓名:caohaichuan 学号: 专业:

摘 要: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历久而恒新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并以其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界。在世界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全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使人们重新审视对自然的认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客观规律;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学术界研究中的一个永恒话题, 但由于人们的研究视角不同, 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各不相同的。有人侧重从本体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强调“自然对人的先在性”;有人侧重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强调“人对自然界的解释与征服”;有人侧重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强调“人对自然有必然的伦理关系”[1] 等等。然而从纯粹的自然界上看,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资源,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环境,是改善生态环境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是人类社会能够发展延续的前提条件,人类不能夸大自己改造自然的能力,更不能忽视自然界的力量,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当务之急,如今社会的发展显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和谐的迹象,不论是自然界本身,还是人类之间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都表现出很多不和谐的现象。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及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阐述。

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 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恩格斯说:“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无数的纲、目、科、属、种的动物,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的形态,而最后在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之外或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恩格斯指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马克思说:“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三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先机的身体。

(二) 从实践论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践是人与自然相联系的中介。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相分离、相对立的根本原因, 同时也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人与自然是对象性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任何的存在物都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即人与自然互为对象而存在的。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依赖自然界,然而自然界对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具有指导作用,人类不能任意的改造自然界,更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的活动是有目的性的,积极的,能动地改造自然,但是对于动物来说,它们只是消极地、被动地来适应自然环境。现实的自然界离不开人类。没有人类的生存实践,自然

界也就无法显示它的存在意义和生存价值。离开人类的活动,现实的自然界将会回复到原始的自然状态。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提到,只有工人的对象性活动,才能将潜在的使用价值变成现实的使用价值。

就人的本质来说,人作为社会关系的中和,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将自己的本质投射到对象中去,从对象化的客体中反观自身。人与自然的这种对象性关系,其实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认为主体,自然界为客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双向性的。一方面主体客体化的过程,人将自己的本质力量积淀、物化在客体中,以自己的活动改变自然界,实现自然的人化,确证自己是活动的主体。另一方面,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人在实践过程中,将客体的属性、本质、规律内化为自己本质力量,提供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离的。在现实生活中,人离开了自然界就无法生活,而脱离人的自然界也就不是人所赖以生活的自然界, 因而对于人来说也是根本不存在的自然界。另外, 从本体论上来说, 脱离人也就无法正确定义现实的自然界; 同样, 脱离自然界也就无法正确定义现实的人。因此, 马克思规定: “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 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是作为人的存在”[ 5] 。

二、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矛盾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对自然界的变化

不断适应的过程。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存在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对自然界过量的开发利用,导致了环境污染、海洋毒化、人口爆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我们自身的生存条件。人与自然的矛盾导致的危机已经从局部的演变成全球性的,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速度上都演变成全球性危机,例如温室效应。人与自然的矛盾表现为多种危机并存并且相互引发和影响,如人口引发环境问题;环境危机又向经济、政治危机传导。这种连锁反应,必将危害社会稳定性。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在发展中国家是人口过剩和能不能养活这许多人;发达国家表现为人口老化和环境污染及对资源的争夺。不管是从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来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存在的,只是可能会在某个时间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其实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过去人类为了从自然界中索取最大利益,而忽视自然生态问题,从而导致生态平衡失调,是的大自然变得异常,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于是人们重新开始审视自然界,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发展到今天,面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问题,提出许多的方案,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矛盾,然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很复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必须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等问题入手,综合各方因素致力解决环境问题。

篇三:绪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运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借鉴当代人文社科学术新成果,力图以作出自己的回答。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一、自然辩证法学科性质

? 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 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

? 自然辩证法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二、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中心线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范围: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内容: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4、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构成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 自然辩证法是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的创立

? 《自然辩证法》,1873年恩格斯形成提纲,至1895年去世,终未完成,实际建立了。 ? 马克思、恩格斯:以劳动以及与它一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为中介,把对自然界和社

会的认识与改造联结起来。

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进而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五、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有利于深化对人和自然、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认识

2、有利于理解科学,消除科学与人文冲突

3、有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4,有利于达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

5,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科学知识在自然哲学中

自然哲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前身,主要是思考人面对的自然界的哲学问题。

温度等。他用恨和爱交互占优势来解释世界变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循环论。 3,“自然”的涵义

“自然”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断地生长发育着的有机体。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

其一,生长着的

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自然

东西的生成。

其二,生长之物最初由之生长的那个内在东西。

其三,在自身中并作为自身所有的每一自然物的最初运动来源。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 特点: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

?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史渊源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1,德国古典自然哲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包括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古典自然哲学

2,批判和继承

优秀成果特别是黑格尔“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基本内核”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继承,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自然辩证法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

? 马克思恩格斯概括和总结了时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

分,建立起来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辩证法。

?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主要是恩格斯所阐述,集中体现在《自然辩

证法》,《反杜林论》等经典著作中。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基本思想和特征

? 基本思想:

? 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元素和基础

? 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 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 (人类和人类社会是自然发展的产物)

?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

? 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

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成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

主要特征:以实践论为基础

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二,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重大意义

第一,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第四,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二、生态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表现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恩格斯

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

1,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

2,人的能动性和人的受动性的统一

3,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

4,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本质特征)

(三)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据和科学基础

1、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 “生态危机”

(1)“生态危机”的概念

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主要表现

人口激增

? 自然资源消耗、短缺

? 土壤、森林、生物、矿物

? 环境污染

? 酸雨蔓延、臭氧层耗损、温室效应

2、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

? (1)作为人类“生存之科学”的生态学

? 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杂食性消费者的生态位上

? 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 (2)生态理念和生态规律

整体、循环、平衡、多样性等观念

3、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和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四)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

? 1、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

? 可持续发展是在全球面临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问题的情况下,人们从自身的生产、生

活行为的反思和对现实与未来的忧患中领悟出来的。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

发展的必要性、完整理解的发展、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

(2)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

在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3)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

危机、安全、未来的共同性→共同行动

(4)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

代际公平、代内公平

3、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

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 生态文明以生态自然观为指导,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