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案例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10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已越来越为科学研究的实践所证明。我们知道,古代天文学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按照这种学说,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转动,这就符合了圣经上的“上帝创世说”的需要,为基督教教义提供了依据。于是,托勒密的学说和基督教神学会合为一体了。“地球中心说”成了不容怀疑的“天启真理”。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和神学统治着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圣经成了检验真理的标准。谁要是宣传同圣经相反或不同的观点,统统被视为“异端邪说力”。因此,在一五四三年,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一书,他提出的“太阳中心说”,立即引起了教会的极端仇恨。教会还把坚持和宣传这一说的布鲁诺活活烧死。然而,真理的光辉是扼杀不了的,错误的理论迟早要为人们所摈弃。这就是科学研究的实践做出的最公正的裁判,牛顿的万有引力,刻卜勒的“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等科学的发展愈益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真理性,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还有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过程也生动地说明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断言:“物体自由落下的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速度越快。”一千多年来,人

们一直把这个说法当成不可改变的真理,没有人敢怀疑它。可是二十多岁的伽利略却大胆地向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怀疑。他想如果一磅重的东西和十磅重的东西同时下落,十磅的东西下落的速度会比一磅重的东西的速度高九倍,于是,他决定亲自实验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错误的。

一五八九年的一天,在意大利比萨城的斜塔下,人影浮动,议论纷纷。只见年轻的伽利略带了两个铁球,健步登上了五十多米高的斜塔顶上。这时塔下的人们望着伽利略的身影,有的沉思不语,有的嘲笑讽刺说:“他一定是疯了,让他去胡闹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还会错吗?”只见他两手各拿一个铁球(两个铁球大小一样,重量不等,一个是十磅重的实心球,一个是一磅重的空心球),伽利略高声喊道:“大家注意,铁球落下去了。“他同时张开两手。大家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地面上。实验的结果无情地证明了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从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即在真空中不同重量的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是一样的。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地位、权力、威望以及多数人的承认,都不是判定人的认识正确与否的尺度。只有实践(包括科学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错误的东西迟早要被实践推翻。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实践和真理的本性决

定的。首先,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因此,检验过程必须涉及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并能将其对照比较。其次,实践正好具备这个特点,即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它能按照被检验的理论的预想去行事,最后将实践结果与预想对照,从而知道预想是否与实践的客观结果相符合。

当然,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说实践的标准是绝对的,是指在各个历史阶段上,只有实践才是鉴别真理与谬误的客观标准;凡是经过实践检验为正确的思想、理论必然包含不能被推翻的成分,它将永远保留在人类认识发展的长河中,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任何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同时也必须看到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由于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都有局限。所以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篇二:马克思各章节案例分析

第一章

1,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案例:发现X1835

案例分析:

人类对宇宙之砖的不断认识过程。从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到发现了原子核结构,再到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特别是被暂命名为X1835的新粒子发现,这一切变化和过程说明了客观实在的物质具有无限可分性。 随着物理学对世界物质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也直接影响到哲学上对“物质”概念的理解。近代物理学曾把原子看成是不可再分割的“宇宙之砖”,这曾有力地支持了“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唯物主义观念。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物理学上的放射现象、电子和原子结构的发现,对传统的物质、运动、时空等旧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物质不是客观存在,只不过是人的感觉复合而已,曾一度使唯心主义喧嚣一时。为此,列宁曾在20世纪初专门写了一部哲学著作《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世界观,并系统阐述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样,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在物理学上,从原子核结构到夸克模型再到X1 835粒子的发现,说明了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但在对物质结构的无限分割中,始终不会改变“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的根本属性。由此可见,列宁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这既肯宗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既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又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人类对宇宙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过程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尤其是对“宇宙之砖”的不断精细化理解。本案例从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到发现了原子核结构,再到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特别是被暂命名为X1835的新粒子发现,可以看出宇宙的物质本质及其基本结构的无限可分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案例:

“光是什么?”17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状的物质组成。不久,惠更斯又提出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由于当时牛顿在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威信,“微粒说”占了上风。19世纪初,"波动说"又重新提出,并用实验有力地否定了牛顿的“微粒说”。当时,人们确信光是波,除了波,别的什么都不是。19世纪末,光电效应等一系列的实验向“波动说”提出了新的挑战。但由于光波说已牢固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致使许多学者在新的实验面前踌躇不前。而爱因斯坦却以一个"叛逆者"的姿态,尊重实验事实,敢于冲破禁区,创立

了光的量子学说。这个学说一发表,立即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议论纷纷。有一天,爱因斯坦的朋友别索问他:“光究竟是什么呢?是波还是微粒?要知道,两者不能并存!不是这个,就是那个。”爱因斯坦听完朋友的话,激动地说:“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为什么不可以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呢?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自然界喜欢矛盾……”事实证明爱因斯坦的话是正确的。正由于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论以及理论物理学方面的其他理论,他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奖。

分析:

自然界是喜欢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就如案例中所述,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联系的又是不联系的,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正是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成就了“最美的结合”。对立统一的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推动了人们认知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发展,也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案例一:赶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案例2:哭婆与笑婆

有时候,有个才婆婆总是不停地在一座庙跟前哭泣,睛天哭,雨天也哭。人们都叫他哭婆。一天,有个老和尚问他:“老人家,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卖布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下雨天的时候,又没有人去买小女儿的布鞋。她们挣不到钱,可怎么生活呀!一想到这些我就难过。人呀,怎么这么难?”说完,又悲悲怯怯地哭了起来。“老婆婆,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晴天,你小女儿的鞋店前门庭若市;雨天上街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儿的伞铺里跑。这样不是就不苦了吗?”老婆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听从他的劝告。从此,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哭泣婆变成了笑婆。

案例分析:

意识不仅的能动性不仅能对人有积极作用,有对人有消极作用,例如上面的例子中,秀才的意识对他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婆婆就产生了消极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 指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又反作用于物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

识不仅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而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是适应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意识虽然是物质的反映,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能动的力量。如果意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没有作用,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意识的能动作 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的有目的性 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时,总有基于某种实践需要,并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 动的计划。这就是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而且是人所特有的。

第二,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形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积极主动地进行加工制作,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性。意识的主观创造性,还表现在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不仅能够“复制”所反映的对象,而且还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和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意识的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目的、计划、蓝图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还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无论如何巨大,归根到底,它仍然受客观物质世界所决定和制约。意识能动作用的产生,意识能动作用的大小,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一刻也离不开物质运动及其客观规律决定作用。人的意识只能在物质 运动及其客观规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能动作用。

第二章

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案例: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故事。明代中期,在我国江南一个大官僚地主的庭院里,有个小亭子,亭子旁边长着一片茂密的竹子。这时,年轻的王阳明伙同一个姓杨的朋友坐在亭前,面对着竹子,全神贯注;目不旁视,静静地体会着关于竹子的道理。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到了第三天,姓杨的朋友累病了,被人抬下去了。王阳明依然面对竹子,静坐体会。第三天、第四天过去了,没有体会出关于竹子的道理来;第五天、第六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一点效果。到了第七天,王阳明也病倒了,同样被人抬了下去。面对竹子,静坐七天,关于竹子的道理,是一无所获。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本能地适应客观世界,因此,它只能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从而这种反映只能停留在低级的水平上。人不仅能适应环境,重要的是能够改造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不仅是人的认识对象,而且首先是人的实践对象。所以,人的认识不限于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而且能够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反映外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把握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我们说人的认识好像镜子反映外界事物,但与镜子反映事物又有很大不同,

镜子只能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人的认识则可以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事物的本质。像王阳明那样,在竹子面前静止地观看,只能看到竹子的青枝绿叶等表面现象,而通过变革竹子的各种实践活动,人们就可以逐步了解有关竹子的科学道理。

总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点:一是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的反映;二是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第谷是丹麦著名的天文学家,他长期观测行星绕日运动,三十年如一日,共观察750颗星,并记录了它们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终究未能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他的学生和助手开普勒,精于理论思维和数学推导,因而能够借助老师所积累的宝贵资料,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与此类似,法拉第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实验家,他积累了丰富的电磁感应的资料,但是他未能创造出自己的电磁理论。而麦克斯韦却在法拉第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麦克斯韦方程,麦克斯韦方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起构建了整个经典物理学。

案例分析: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要是说,认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更主要的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这样反映才具有选择性、创造 性,即能动性。总之,实践论既要强调认识的唯物论性质或客观主义原则,又要强调认识的能动性或主体性原则,并把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两件事包含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哲学道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不是消极地、自然地实现的,而是一个能动的飞跃过程。掌握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只是正确实现认识过程第一次飞跃的基础和前提,即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即对这些感性材进行改造制作,从大量的个别现象中抽出一般的、本质的东西来。因为,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性材料往往是精粗混杂、真伪并存、彼此相融、表里未辩的,所以需要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分析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即舍弃非本质的,不真实的东西,抓住本质的、主要的、真实的东西。综合的过程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即从总体上把握对象,从现象深入到本质。第谷虽然对行星绕日运动作了长期观察,并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即没有对这些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加工制作,所以,他终究未能揭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还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不能到达理性认识。

真理碰到鼻尖上也不能发现它,这成了第谷和法拉第平生的一大憾事。由此可见,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就要勤于思索,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思想上的懒汉永远不能完成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都是讲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案例:

“艺术”(ART)这个词在西文里本义是“人为”或“人工造作”。艺术与“自然”(现实世界)是对立的,艺术的对象就是自然。

就认识观点说,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就实践观点说,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劳动生产,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自然也有“人性”的意思,并不全是外在于人的,也包括人自己和他的内心生活。

人对自然为什么要加工改造呢?这问题也就是人为什么要劳动生产的问题。答案也很简单,劳动生产是为着适应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并且不断地日益改善和提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它既要有个的条件,又要有物的条件。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自然资禀、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物的条件包括社会类型、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社会实况和问题,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加工改造的对象;此外还要加上用来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所以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它和美感一样,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体。这样的例子很多,从古代到现在的画,从中国到外国的画,没有一副是完全脱离实际的,多多少少都有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只不过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抽象话,或者加一点作者的想法进去。其实,都是人(主体)对物(客体)的一种反映。

还有,我们知道的神话,寓言等,虽然都是假的。但是,他们也是人对物的一种反映而已。例如:《西游记》里面说的地狱和天庭都很像人间真实的生活啊,只是变变样子而已,是生活在人脑的反映。还有什么怪物,虽然很奇怪,但是,都是我们见过的动物的不同部分组成的。例如,我们喜欢的龙,就是不同动物的不同部分组成的啊。鳄鱼的头,蛇的身,壁虎的爪等组成的。

案例分析:

对于认识的发生,不同的哲学流派有不同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发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辨证结合起来,从实践出发,指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实践活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作用。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主体是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认识客体的。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存在着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存在着审美关系。主体与客体同时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表现在: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摹写,而是主体对客体的加工再现。主体不仅反映客体的现象,而且通过抽象思维反映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具有超前性,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做出预测。主体不仅可以反映客体,而且可以用认识做指导改造客体。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案例: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出自《列宁全集》第55卷)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

篇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方法论: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

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原则。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思维能否正确反映

存在。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意识第二性。主要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缺陷:1.机械性2.形而上学性3.不彻底性 为何马哲是唯物主义的最高阶段:1.马哲体系是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马义理论的基础和核心。2.马哲的性质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3.马哲是哲学史上的变革。马哲产生条件:1.社会历史条件。工业革命使生产力空前发展,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历史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

主义。3.自然科学前提。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等自然科学成果提供了前提。 马哲革命性变革体现在:哲学对象、内容、作用上。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运动:标志宇

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人脑机能和属性。包括三个阶段: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

应特性到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2.由只具有刺激感应性的低级生物到有感觉能力的高级动物。3.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起源:不仅源于自然,更重要的是还源于社会,是人交往和劳动的产物,

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指人能动的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表现为1.目的性和计划性2.创造性3.对客观世界的

改造作用4.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控制5.其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完成的。 意识的主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1.客观规

律第一位,能动性是第二位。 2.肯定并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认识并把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3.发挥主观能动性一不能无限夸大能动性而否认或

忽视尊重客观规律;二不能以尊重客观规律为理由,否认或消极看待主观能动性的价值。 联系: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相

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系统:指事物内部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并同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特征:整

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过程: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观点:1.任何事物都是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2.前进的发展是事物和世界

总过程的主导方向3.对这一思想观点的认识与否,是辩证法才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之一。 发展: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和上升的运动。

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马义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1.前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后用孤立片面。2.前变化、发

展的观点看世界,后静止。3.前认为事物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后否认内部矛盾,认为外力推动发展。 唯辩法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

定之否定规律。 矛盾:指事物内部包含着的既相互联系依赖渗透,又相互分离、排斥、否定的倾向。 内因与外因关系:在事物发展中,共同起作用,

但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通过内起作用。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 每一矛盾及其各个方面有其不同特点。两者既相

互区别又相联结。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 有条件的、相对的; 认识矛盾问题精髓意义:1.它提供了正确

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2.它是马义中国化及最新成果的重要哲学基础3.它是搞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矛盾的不平衡性: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2.矛盾

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其意义:1.工作中分清主次,集中精 力解决主要,切忌平均使用力量,没有主攻目标和方向。2.对单个矛盾和问题要全面分析,

抓住主要方面和重点不放,着力解决。3.对非主要及非主要方面不可轻视,解决好主要问题同时,应对此积极关注。 质: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

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事物特定质和特定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两的限度。 认识度的意义:1.是准确认识事物性质的前提2.认识度才能提

出指导实践的正确准则3.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能避免左倾或右倾错误。 量变与质变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质

变巩固原来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3.两者是相互渗透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辩证否定观含义:

1.否定是自我否定,不是外力作用2.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的扬弃的过程4.否定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 实践:人

们能动的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其特点: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认

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理论知

识能指导实践。认识的辩证过程: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2.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3.认识发展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真理:

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基本特征是客观性、具体性、历史性。真理的绝对性:1.任何真理

都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无条件、绝对的。2.人类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哲的物质世界。真理的相对性:1.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

一领域、某一过程的正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案例

反映,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因而是相对的。关系:二者相互渗

透、相互结合。相对向绝对辩证转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理由:1.这是由真理本性决定的。2这是由实践本性决定的3.坚持实践标准,并不排

除逻辑证明的作用,但实践检验是逻辑证明的基础。 价值:客体对主题的需要而言的某种积极效用性或积 极意义。 为何说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

的钥匙:1.劳动是人生命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前提2.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3.人类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规律都源于劳动及其历史发展。 社

会结构:指社会的基本构成部分之间相 互关联的方式。包括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 社会物质经济结构包括生产力、生产

关系两个子系统。 社会政治结构:指以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机构、政党、警察、法院、监狱等。 社会文

化结构:指一切观念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及其联结方式。 生产力:指人们征

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基本要素:1.劳动者2.以生产工具为主的生产资料3.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必然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

物质的社会关系。包括: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2.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地位和相互关系。3、产品的分配关系 生产力和关系的辩证:生产力是矛

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生产关系。前者的性质和水平决定后者性质,前变化与发展决定后,后反作用于前,能加速或延缓前的发展。 经济基础:指由一

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为何说经济基础特指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1.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能确

定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的性质和整个社会的性质2.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能明确区分不同的社会形态。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

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和设施的复杂系统。包括政治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 经基与上建辩证关系:1.经基决定上建,有什

么样的经基就有什么上建,经基决定上建的性质和基本内容。经基变化发展决定上建变化发展方向2.上建对经基具有反作用。 为何说生产力是社会发

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生产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生产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而最终决定上层建筑并推

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马义阶级观点:1.阶级的存在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向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无专不过是达到消

灭一切阶级和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来源于社会存在,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构成是复杂的,分个人意识和群体

意识,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最基本特点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科学理论,具有鲜明

的无产阶级阶级性、严密的科学性、革命的批判性。 人民群众:指对社会历史进程起决定作用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总和。 人民对

创造历史起决定作用:1.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观点:1.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2.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新时期贯彻群众路线意义:1.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体

现党的本质的内在要求2.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3.做好群众工作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

————————————————————— 政治经济学 商品使用价值: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为自然属性。 商品价值:指商品中凝结的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根本特征。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刺激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促使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优胜劣汰。消极作用:两级分化、资源浪费。 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1.形式不同。

2.目的不同3.内容不同。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特点:劳动力支配权归资本家;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

家。 不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可变资本: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创造出自身价值且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 剩余价值: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

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分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

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

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产生的条件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目

的和动机是追求剩余价值,实现该目的的手段是不断加强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家付工资实质:劳动不能作为

商品,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资本家付的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格,而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内容和类型:指不

断重复的生产过程。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是产品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积累

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即资本家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其影响因素: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率2.社会劳

动生产率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预付资本旦的大小。 商品价值: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组成。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

本的比率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的节约。 商业利润:指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

余价值,是通过购销差价实现的。 借贷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周转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置的货币资本转化来的资本。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

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生产集中:指生产要素起来越集中到少数企业手里,使得这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在市场上占据了较

大份额。 垄断:指少数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对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进行控制甚至独占,以获取高额利润。~是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其经济

实质。 垄断组织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跨国公司。垄断竞争新特点:1.竞争目的为获取垄断利润2.竞争

手段多样化3.竞争范围扩大。4.竞争激烈程度加剧。5.竞争对生产力能够造成更严重的破坏后果。 垄断利润来源于国内外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本形式:国有垄断资本、国私共有垄断资本、国私密切联系垄断资本。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资本循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资本周转: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固定资本:以机器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其价值按照磨损程度分若干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资本。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及劳动力形式存在,其价值一次就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资本。二者联系:都属于生产资本,都反映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二者区别1.周转方式不同2.周转速度不同3.价值回收方式不同4.实物更新方式不同。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因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上述情况,将长期存在;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 公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占有的经济形式。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我国现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国家或集体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和股份公司等。 非公经济:指公有制经济以外的一切经济形式。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相结合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表现在: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关系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各种利益结合起来,4.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合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具有二重性:就生产力而言,企业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就生产关系而言,企业是一定生产关系的 体现者。企业的社会性质取决于企业的所有制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由五方面构成: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五环节是相互联系、制约的有机整体。 经济运行机制指一定经济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 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组织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消费品市场和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 宏观调控:是以政府为主体,运用各种手段,从系统、综合和全局的角度,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的总体指导和调控。实质上是政府调节。目标是促进经 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手段有计划、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内容包括需求调控和供给调控。 社会保障: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特殊困难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其必要性在于1.这是建立社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2.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3.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主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质和社会互助等。 —————————————————————科学社会理论 科社含义:1.从社演变和发展的历史看,社义或共义有三含义,一指社会制度或形态,即社义和共义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二指社会运动,即为实现社义和共义的社会制度而进行的社会实践,三指思想理论。2.就其思想理论而言,科社有广狭义之分,广义指

整个马义,狭义是马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马哲、政经构成马义三组成部分。3.就一般意义言,科社是研究改变资义帝义世界、建设社义共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科社思想来源: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法圣西门、傅立叶、英欧文。 科社理基和在马义中的历史地位: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社的理论基石2.科社是马义的核心问题,处于核心地位。依据:一科社是马哲和政经的必然归宿,二科社是行动中的马义,三科社是无阶解运的旗帜,也是识别真假马义的锐利武器。 科社四次飞跃:由空想到科学、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到多国实践、由传统体制到现代体制的飞跃。 科社基本原理:1、社代资是社会发展的客观代规律。2、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是变革资义旧制度,建设共义新制度。3、通过革命斗争推翻资统治,建立无阶政权。

4、坚持共义政党的正确领导5无阶要同其他阶级、政党建立统一战线6坚持无阶国际主义7依靠无阶政权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科社理论核心:(两必然两决不会)资义必然灭亡,社义必然代替资义;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更高的新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无产阶级:指丧失生产资料、专靠出卖劳动力而获得生活资料的雇佣劳动者阶级。 资产阶级:指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的现代资本家阶级。 无阶特性:代表先进生产力、前途远大,革命最坚决、最彻底;最有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团结精神的阶级。 无产阶级革命:1.革命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2.斗争的基本形式主要经济政治、思想斗争3.取得政权道路暴力革命、和平发展4.农民是天然同盟军,民族解放斗争是无革命的间接同盟军。 无阶专政是资义社会无阶反对资阶斗争的必然结果。其历史任务:废除资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组织农民合作社,把农民吸引到社义方面来;不仅改造私有制的一切经济关系,且改造一切社会关系,进而改造人本身。其历史作用:处理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的需要;进行社义建设的需要;建设高度社义民主的需要。 共义社会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其基本特征:生产力充分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国家逐渐消亡;通过教育和训练,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发展中特社义:解放思想是法宝;改革开放是强大动力;科发、社会和谐是基本要求,全建小康社会是2020奋斗目标,是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特社义道路:在中共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义现代化国家。 中特社义理论体系:包括邓论、三代表、科发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特社义的真谛和要义:建设中特社义,总依据是社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科发观重要地位:是马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同马列毛、邓、三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发观基本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贯落科发观的要求:须更自觉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落科发观的第一要义;须更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落科发观的核心立场;须更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落科发观的基本要求;须更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贯落科发观的方法。 社义初段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义现代化国家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社义初段三步目标:1.到2020年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到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社义现代化。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