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08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一致性

一、杨淑琴 《大同世界与共产主义理想——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

合》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年 7 月

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契合点和学理的一致性,中国文化中有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以及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等等。而二者根本的契合点在于共产主义和大同世界的共同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与追求。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是中国人民梦想中的大同世界。共产主义指明了中国人传统理想社会现实的可能性和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共产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有道文化,能促使生命的觉醒和人性的解放,是对“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

相同点:第一,共产主义社会最终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促使人类解放和人性的觉醒,是最符合人性的美好社会。只有在共产主义这一社会形态中,人性才能彻底得到解放和舒展,人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第二,《礼记·礼运》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模式是儒家理想社会的经典表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有,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接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对大同社会的描述有两点特别值得重视:一是,大同社会是大道社会。二是,大同的精神境界。

不同点:孔子和马克思都指出了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前景。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他们的角度、方法乃至科学性上又有质的差别。大同理想具有空想性,停留在精神层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仅能唤起文人的无限遐想、慰藉劳苦者的心灵而已。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以及大同思想的精神境界能帮助我们完善对共产主义的理解。

二、陈蕾 《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路径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硕

士毕业论文

1、在共同理想方面实现二者融合

在中国,“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的完美社会,是巾国传统社会的顶级阶段。“大同” 一词出于儒家《礼记》中的《礼运》。“大同”社会的主要核心是:实现权利和财物的公有制、选择贤能的人才治理国家、讲诚信的人际关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和各尽其能的劳动态度。共产主义提倡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同”社会提倡“天下为公”,反对任何自私自利的行为。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特征是:社会生产力大大超过告时资本主义已达到的水平、生产资料社会公有、阶级不存在、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主张社会公有,人人平等。在儒家的“大同”社会巾,尤其强调每一个人都要有他的适当位置来为社会贡献力量。

2、在道德建设方面实现二者融合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规定了它内在的包含有功利性和道德性两种形式。道德性,马克思主义是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它认为物质是首要的而精神才是次要的。意识和精神对物质和存在有着很大的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也有很强的道义性。在马克思主义者眼中,共产主义信念与理想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可以为了信念、理想而奋斗,甚至可以不顾一切的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自我牺牲,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体现。

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中庸、重义轻利、“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第一种,中庸,顾名思义,持中、不偏不倚,主张凡是保持中立态度。这种道德方法一度深入

人心,体现了和平、和睦、和谐的道德观;第二种,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孔子已经将义利并举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孔子认为重利还是义,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荀子又形成了 “义利结合”,“义先利后”的义利观。第三种,“天人合一”的道德观。在儒家、道家两家看来,人道不同、天道不同,人与道德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的道德观,就是通过艰苦的道德修养以达到最高要求,经过不断更新,达到“天人合一”的融合。

3、在人的发展方面实现二者融合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是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石揭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规律和马克思的理想:自由个性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价值观的核心。

中国古代关于人和人的发展思想博大精深,“天人观”,是人的发展理论中的第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关系的学说中都肯定人是天地所生,人虽是自然界所生但人在自然界有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结合。

4、在生态观方面实现二者融合

《中痛》要求人们要积极地参与天地的生化,使自然更加美好,更易于人生存。传统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一种追求人类和自然共存的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不是主仆关系,而是把天地视为父母,把所有生命视为与自己相通的物体。

老子将“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天道观念是其政治论的基础。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大自然化育的万物之一。

马克思思想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自然辩证法,它所叙述的是自然界变化前进的基木规律。这其巾就包括关于人类的产生、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阐述。

三、史 野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结合问题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

2003年第1期

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通之处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唯物论。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唯物论的传统。荀子、王充、范缜、张载、王夫之等都有许多精湛的唯物论观点。

其二,辩证法。老子、《易传》、张载、程颐、王夫之等的学说中都含有比较丰富的辩证法。所以中国学者接触到西方哲学的辩证法并不感到陌生难解。

其三,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创造性贡献,但此前亦非全无端萌。中国思想史上有许多思想家谈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管子》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肯定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韩非、王充等也都肯定衣食丰足是道德觉悟的必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这些观点虽还不能称为唯物史观,但与唯物史观有相通之处。

其四,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中国封建时代还不具备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的条件。但是,先秦道家老庄学说中保存着对于原始社会的怀念,提出了对于阶级剥削的抗议。儒家学者宣扬“大同”理想,讲求“天下为公”。“大同”成为人民长期怀念的理想境界。所以,西方共产主义学说传入之时,进步人士欣然接受。

邵汉明同志亦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相通性归结为四个方面:其一,人本性。中国古代浓烈的人本意识集中体现在儒家学说中。这与马克思主义重视人、关心人、突出人的主体价值和主体作用的精神是一致的。

其二,理想性。中国古代先哲在创立各自思想体系的同时,大都要描绘一幅社会和人生的理想蓝图,以作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无论是儒家、墨家抑或是道家,都憧憬、向往和追求“天下有道”的社会,并都把“道”视为一种尽善尽美的有序的和谐状态。而马克思

主义所以肯定理想的感召作用,视全人类的解放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主张推翻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统治,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最后建立起“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

其三,实践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固然没有明确提出实践观念,但它所呈现出的力行意识实与此实践品格若合符节。特别是儒家人物大都是力行主义者或重行主义者。

其四,整体性。中国古代先哲长于用整体的观点和视野观察和把握事物,以致我们可以将传统思维方式归结为整体思维。此种思路和致思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倡导的辩证思维亦颇相吻合。辩证思维的特点即是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摒弃否认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认知方式。

张允熠先生将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学理上的相通性归结为“四个一致”:其一,二者在宇宙观上具有一致性。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其二,二者的致思趋向具有一致性。所谓致思趋向即认识路线。二者都承认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途径和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在实践中首先获取的是感性认识,然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其三,二者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具有一致性,因为“儒学重视从现实物质生活根源中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因”,因而与唯物史观“相通相合”。其四,二者的社会学说具有一致性,都向往“大同世界”。体现了它们之间具有共同的终极关怀。

蔡方鹿、田广清先生着重阐述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通与契合。蔡方鹿肯定民本主义、重民思想与“解放全人类”思想的契合、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目标的契合,“大公无私”与公有观念的契合,“一以贯之”之“道”与重视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契合,辩证思维传统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契合,知行统一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契合。田广清先生认为儒学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这些相通之处表现在:“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民本”思想与群众路线;“礼法结合,德刑相参”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两手抓:“选贤任能”思想与党的干部路线;“经世致用”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知行统一”观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修身”思想与批评自我批评作用;朴素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群体价值观与集体主义、爱(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国主义;重教化传统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谐观与安定团结;变革维新思想与改革开放;富民思想与共同富裕;广开言路思想与人民民主;为政清廉、节用裕民思想与大公无私、艰苦奋斗;强本抑末思想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崇文重教思想与科教兴国。

四、张敏《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中共中央党校 硕士学位论文 2012年6月

1、马克思主义所论证的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天下为公”的追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特别是它对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引起了深受外来资本压榨和盘剥的中国人的共鸣,产生了很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它符合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了中国先进人士的思想需求。《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老子所设想的大同社会的特征是财产公有、政治民主、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种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人类普遍幸福的大同世界,是我国历代仁人志士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马克思主义作为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学说,立足于唯物史观,从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入手,对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人性异化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并认为通过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和革命运动,终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到那时,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于分工的情形就会消失,脑力劳动和

体力劳动的对立也会消失,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个人能够全面自由的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集体财富极大丰富。在这样的状况下,社会就会真正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马克思主义重视人、高扬人的主体性,提出人的自由全面

发展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的观念相契合。“民本”传统由来已久,西周初年就有“敬天保民”的观点,老子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也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冯友兰先生说“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人的评价很高。人在宇宙中占了很高的地位,人为万物之灵。中国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人与天地参’,这个‘参’就是三,与天地叁就是灵魂天地并立为三。所谓‘三才’,就是天、地、人。这话在《中庸》里说过,说是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才可以与天地参。《荀子》上面也讲过,‘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智,夫始能参。’”“在中国哲学里,无论是唯心主义的传统,还是唯物主义的传统,都认为人与天地参,这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这些传统观念沉淀于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之中,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成为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的思想前提。

3、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思维具有相通之处。中国传统哲学包含着悠久的唯物论传统,肯定世界是物质的观点。认为“道”是世界上所有物质的基础,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荀子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的反映。虽然我国传统的哲学中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带有直观性和模糊性,但其思想坚持了唯物论的根本方向,在本质精神上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相符合的。中国传统哲学也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思想,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事物发展的矛盾规律的认识,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观点又反映出传统文化“尚变”的思想,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中对立统一、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相一致。虽然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带有一定的经验性,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为我们奠定了良好的认识世界的基础。

五、祁 程,郑忆石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契合及其变革》 理论导刊 2012.4

一、传统辩证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同构

中国传统哲学包含着深厚的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思想。这些朴素的传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层理论契机。

二、“大同”社会理想与“共产主义”价值追求相通

“共产主义”一词是外来的,但建立一个类似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在中国却是古已有之。所谓“大同”,就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财产共有,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社会财富的社会。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交互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价值契合点,即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都在不同层面上表现出对人的高度重视。在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突出重要地位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虽然有着层次上的差别,但在价值取向上却基本一致。所谓民本思想,是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认识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民众为发政施治之基础与标准的政治思想,其根植于尚农重农的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体。

四、“经世致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包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同中国古代“经世致用”的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字。

“经世致用”乃着重研究当前存在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学问。“经世致用”传统思想可上溯到孔子的经世哲学。

五、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的融通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在哲学形态与精神气质上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与融通性,很大程度在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认识论问题、特别是“知”和“行”的关系问题上反映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注重实践的传统,虽没有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但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几千年的“行知”思想都浓缩了不同层面意义的实践观思想。儒家知行观中,“知”主要是指人的道德知觉,而“行”则主要是指人的道德实践,“知”与“行”的关系彼此分离,形成了“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朴素的行知观,强调“行”即实践的重要性。

六、魏范青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契合》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9月

(一)中国传统的“重人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论具有相通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侧重于对人的高度关注,并将人放在价值观念指向的主体位置上。尽管中国的“重人主义”思想是根植于尚农和重农的封建社会心理深层结构之中。但重视民众巨大作用的基本精神,的确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论观点是相通的。

马克思承认人具有一般性,更强调人的社会性。他还进一步指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运动的指归。

(二)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与共产主义理论有相似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亦即大同、小康社会的理想,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性精华,也是最具有现实生命力的人文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人与劳动异化的前提下,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点,并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自由人联合体,是一种按需分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相互合作,以和睦为特征的新型社会,这样的社会无疑是高级的和谐社会。

(三)中国传统的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具有内通性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多以现实的社会政治为基本研究对象,致力于探索安邦定国之道,并形成了以重政务为特征的经世思想,这种经世思想强调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并通过实践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提出实践观念,但所呈现出来的知行观与实践的品格相符合。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实践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哲学。

七、董爱玲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与融合研究——从文化与人性层面的思

考》 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4年4月

第一节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层面的无神论思想

一、中国历史上无神论思想

同世界所有的宗教不同,唯有儒学和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宰一切的是人而非神。自儒学创始至今,可以说无神论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篇二: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中国共产党一直将它奉行为指导思想。在内地,几乎从初中开始的基础教育就开始涉及相关的内容,一直到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生必须上的政治课,都能看到它的存在。这本“马原”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人道一点的学校这门课应该是开卷考试,但我想大部分学校都还是闭卷考试,所以大家应该也都临时抱佛脚的多多少少背过。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重视的只是马克思主义里政治体制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却很少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存在的另外一些内容。可以说马克思主义长久以来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读,或许是统治阶级想让我们误读,也可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人为的弱化了这部分内容。

其实,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或是科学社会主义中,自由、民主和人权都贯穿其中,我们可以说自由、民主和人权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诉求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诉求就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对现代人类普世价值的认同。首先,什么叫普世价值呢?

普世价值泛指那些不分领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只要本于良知与理性皆为所有或几乎所有的人们认同的价值、理念。简单的说,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价值观,即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内容包括民主、自由、法制、人权等等。普世价值的核心是人权至上,国家有义务捍卫国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如生存的权利、免于恐惧的权利、生育的权利、知的权利、免于匮乏的权利、表达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普世价值观由三个基本要件组成:公平、正义、自由。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同学可能都会在心里冷笑,但是马克思主义者们的初衷的确如此,在新中国推行民主、自由。后期的政策如何,现在的体制又是怎样,那是执政者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本身是没问题的。这么久以来现代人对马克思都存在着多多少少的误解,但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推行的民主、自由和人权往往在我们现在的政治课本上是看不到的。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为什么要中国化

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原样照搬,并不能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也不能解决中国存在的种种问题。

在共产党成立的初期,怎么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本本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最后决定实事求是,用中国基本国情解读和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的。因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2、早期启蒙思潮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者努力的从传统文化中寻求认同,其中最为图书的就是侯外庐提出的“早期启蒙说”。

在侯外庐以前,梁启超、胡适等等都认为清代学术类似于西方的文艺复兴,这充其量知识一种现象形态的类比。而侯外庐用“启蒙”二字来论定16——19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才真正揭示了时代思潮的本质。侯外庐把早期启蒙思潮的理论形态归结为“个人自觉的近代人文主义”。他说:“在十六、七世纪之交,中国历史正处在一个转变时期,有多方面的历史资料证明,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因此,在社会意识上也产生了个人自觉的近代人文主义。”

首先是顾炎武,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即以众人统治代 代替一人统治,向世人传递了光芒四射的“民主”精神。其所谓“以天下之权寄之于天下之人”的政治理想,更体现了“市民的民主要求”。他要求“利民富民”,并从“利民”的角度提出“均贫富”,主张言论自由,侯外庐在总结顾炎武的“启蒙期个性解放的进步性”中,认为其“清议论”含有自由的内容,是近代言论自由的新民思想。

傅山主张“反奴性思想”,他认为诗文应“生于气节,”以是否利于国家和民族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一味的奉迎媚上。

黄宗羲,他从“民本”的立场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作者认为黄宗羲的这本着作中 “由人权的平等推论到法律的平等”、承认人性“自私自利”,肯定每一个人的个人利益。

王夫之提出 “均天下”主张,主张选贤使能,实际上就是反对君主专制、宣扬“人权” 思想。王夫之还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3、促进作用

③传统辩证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契合

中国人民求是务实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哲学“一两分合”的辩证思维传统,重民 和大同 的社会历史观等, "纵观中国哲学史, 可以看出, 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悠久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应该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相容相通之处, 这就是二者相互整合的整合点。

4、阻碍作用

①小农心态

从思想文化层面上看, 小农经济的文化心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危害最大, 任何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方针! 路线和政策都会被这种文化心态扭曲"如一些地方或单位! 企业人员的“优化组合”往往容易变成“任人唯亲”“ 拉帮结派”,“ 权力下放”往往容易变成不顾国家整体利益,保护落后的“地方主义” 或“小团体主义”,强调分配关系的“能力本位” 往往容易变成“身份本位” 或“等级本位” (即认为身份、等级就是能力) 也就是说, 大量触犯或不触犯法律的腐败行为正是由此繁衍出来的。曾经跟同学聊天,他说有外国同学问他为什么中国腐败那么严重,他说这是中国特色,其实这话还真的有他的道理。

②政治本位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是以儒家为主体, 儒、道、释相融合的哲学, 其中政治本位主义精神贯穿于始终"集中体现为官本位以及由此诱发的官僚主义"何谓官本位?官本位即官为本, 或者说官处于中心位置, 是说一切话只有当官的说了才是真理, 一切事只有当官的干了才是符合政策的, 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为了做官"。大家想想当年领导对记者说的“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百姓说话”的事件,就可以大体了解这是种什么思想。

③宗法制

“农业一一宗法”式的社会结构,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 在古代社会中, 血缘宗法关系严重地制约着社会政治! 经济制度"并且通过深层的心理积淀,仍然有形无形地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重血缘关系产生了“任人唯亲”的封建官僚政治, 并且各种环境都有这种血亲关系的影响, 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于是, 产生了“裙带”关系的复杂人情网络"中国这种人治文化的主要精神, 就是按个人意志去行使权力, 解决问题, 各种干部的私情、私欲、爱憎以及贵贱等级,亲疏关系就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具体的体现大家肯定不用我解释就自然想得到,一系列拼爹,干爹事件的心理层面的原因就是这样。 ④政治两极

在古代极权政治体制里, 政治斗争的残忍性,严酷性, 政治权术的诡诈性、隐秘性, 往往使

臣民产生一种祸福难测的政治恐惧和身不由己的政治裹挟感,长期置身于这种“政

治畏俱、 政治无奈、 政治至上、的政治氛围之中的国民历经几千年积淀成一种极具民族性的两极对立的政治思维方式, 即对政治现象习惯于进行忠奸、顺逆、正邪、善恶、君子小人等非此即彼的批判式思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滞后性, 又决定了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化转型不是一墩而就的, 两极对立的政治思维方式必然在较长时间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领域产生全方位影响。这种斗争思维与批判情结在文革中表现为“敌与我”“ 红与黑”“革命与反动”的势不两立的敌我对抗形式,这是一种绝对排斥的二元思维逻辑,总之就是, 只有排斥而无兼容。

篇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内在联系

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内在联系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可以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答案是因为这两者之间有的内部联系,这种内部的联系在很多方面可能体现出来。但最主要的两方面体现在一则是两者之间的哲学思想的一致性,二则是两者之间精神实质的一致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文化;结合

一、从哲学思想上是相通的

中国的传统哲学特点就是博大精深,而且具有鲜明的各族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哲学不仅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同样还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1.中国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唯物论,而中国古代哲学也有着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

第一,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世界本源问题的思考。我国古代就有把世界认为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特殊元素够成的,这种五行的思想不仅阐明了古人对世界来源和物质构造的思考,也反映了古人从物质角度去思考世界的,而不是从主观的唯心角度去考察和理解这个世界的本源。

第二,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规律问题的认识。古人在知识匮乏的年代,以当时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总结了许许多多的对世界的规律的认识。虽然有许多的认识再当今人看来是不尽正确的,愚昧的,但这都是古人对世界一种朴实的思考。证明了古人是从自身的

本文已影响